当前位置:首页 » 地理信息 » 地理环境如何影响西方的饮食

地理环境如何影响西方的饮食

发布时间: 2021-02-18 12:42:07

㈠ 欧洲人饮食习惯和自然环境的关系:欧洲地处 纬度大陆

先说说西欧的自然环境。西欧地处温带、亚欧大陆西岸、北大西洋东岸,大内部分地区为平原地形,气候容上受中纬西风带和北大西洋暖流影响显著,属温带海洋性气候,全年温暖湿润,冬夏温差小,昼夜温差小。受气候和温度带影响,西欧部分土地适合生长小麦,但大部分地区更适合牧草的生长。欧洲陆地轮廓曲折,受海洋影响大,西北欧的北海渔场鱼类丰富。西南欧地中海沿岸盛产亚热带水果。
西欧人的饮食、民族习俗、交通方式、对外扩张的文化与其地理环境有很大的关系。举几个例子:饮食上,欧洲人以面包、肉、乳为主食,西北欧对海鱼的依赖都收到其地理环境深远影响;对外关系上,欧洲地理环境单一,物产种类少,无法与天朝相比,欧洲一直希望通过与海外通商解决日常生活资料的供给,如香料、茶叶、瓷器等。

㈡ 地理环境对饮食文化的影响

因为不同的地理环境是具有不同的气候,而不同的气候就会使人的口味不一样,也就造成了饮食文化的区别。你就像我们的东辣西酸南甜北咸。

㈢ 欧洲人的饮食结构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欧洲西部地形以平原为主,气候类型为温带海洋性气侯,适合牧草生长,所以适合发展畜版牧业,所以他们权通常以牛羊肉为食.环境因素主要包括空气,温度,水等,与此有关的是气候.如图:

㈣ 饮食习惯与自然地理环境的关系

饮食文化受地理因素影响,而地理环境分为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地理环境 ,它们对一个地域饮食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产生着不同程度的影响。我国幅员辽阔 ,地理环境的地域差异大 ,这是形成我国丰富的饮食文化和众多各具特色地方菜系的重要原因。

1
主食差异
南米北面:我国南方气候湿热,盛产水稻,因此,以大米为主食;北方气候相对干冷,适宜小麦等作物生长,因此,以面粉为主食。

2
口味差异
南甜北咸:南方多雨,光热条件好,盛产甘蔗,比起北方来,蔬菜更是一年几茬。南方人被糖类“包围”,自然也就养成了吃甜的习惯。我国北方地处温带季风气候区,冬季寒冷干燥,夏季温和多雨,气温年较差大,在过去,即使少量的蔬菜也得过冬,同时又不舍得一时“挥霍”掉,北方人便把菜腌制起来慢慢“享用”,这样一来,北方大多数人也养成了吃咸的习惯。

东辣西酸:山西人能吃醋,可谓“西酸”之首。他们吃饭前,往往先把醋瓶子拿过来,每人喝三调羹醋用以“解馋”。山西等地的“西方人”何以爱吃酸?打开中国地图,可知这些地区,特别是黄土高原、云贵高原及其周边地区的水土中含有大量的钙。因而他们的食物中钙的含量也相应较多。这样,通过饮食,易在体内引起钙质淀积,形成结石。这一带的劳动人民,经过长期的实践经验,发现多吃酸性食物有利于减少结石等疾病。久而久之,他们也就渐渐养成了爱吃酸的习惯。

我国流传有“贵州人不怕辣、湖南人辣不怕,四川人怕不辣”之说。喜辣的食俗多与气候潮湿的地理环境有关。我国东部地处沿海,东北的朝鲜族当地气候湿润多雨,春天多阴湿寒冷,而四川虽不处于东部,但其地处盆地,更是潮湿多雾,一年四季少见太阳,因而有“蜀犬吠日”之说。这种气候导致人的身体表面湿度与空气饱和湿度相当,难以排出汗液,令人感到烦闷不安,时间久了,还易使人患风湿寒邪、脾胃虚弱等病症。经常吃辣可以驱寒祛湿,养脾健胃,对健康极为有利。

3
食材差异
晋朝张华在《博物志》中说:“东南之人食水产,西北之人食陆畜”道出了我国饮食文化因地理环境的影响产生差异的现象。我国东部濒临太平洋、受夏季风影响明显,降水丰沛,水产养殖也发达,人们就地取材;久而久之形成了“东南之人食水产”;而西北内陆地区距海遥远,降水稀少,畜牧业发达,久而久之形成“西北之人食陆畜".习俗。

4
饮品差异
东北人爱喝酒、南方人爱喝茶、青藏爱喝酥油茶、西北人爱喝砖茶等等这些也是与自然环境分不开的。

㈤ 地理环境影响人们的饮食习惯,也决定了社会经济的发展.读“欧洲人的饮食结构深受自然环境的影响”图.完

从图中得知,该地吃西餐、位于中纬度大陆西岸、地形以平原为主,畜牧业发达回,该答地为欧洲西部;欧洲的西部的主要气候类型是温带海洋性气侯,气候冷湿,适合牧草生长,畜牧业发达,所以他们通常以牛羊肉、牛排、奶酪等为食.故AB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㈥ 地理环境对南北方饮食文化差异造成怎样的影响

我国南北方的饮食习惯不同。南方人爱米饭,北方人喜面食,其实这与南北方的农业生产结构不同有关。我国南方的气候高温多雨、耕地多以水田为主,所以当地的农民因地制宜种植生长习性喜高温多雨的水稻。而我国北方降水较少,气温较低,耕地多为旱地,适合喜干耐寒的小麦生长。所谓“种啥吃啥”,长此以往,便养成了南米北面的饮食习惯。
从菜量来看,南方多数是小而精。北方是多而粗,南方一年四季蔬菜丰富,北方到了冬季就数大白菜最多,要不就是大棚的蔬菜,但是品种相对还是少了些。尤其在农村可能差别更大。
北方的农作物主要是小麦和高粱,还伴有各种杂粮,一般以面食为主,如馒头、花卷、包子、饺子、馄钝、烙饼、面条等,北方菜系比较粗犷且清淡,主要以酱(酱骨架之类的),红烧(红烧肉之流),炖(小鸡炖蘑菇之类)等烹饪技巧为主,煎炸煮焖烩炒,样样俱全,讲究一日三餐或稠或稀,或干或汤,粗细搭配,粗粮细作,细粮精制。
由于北方独特的水土和地理环境,使得醋成为餐桌上必不可少的调味品。像山西的饮食文化,有着浓郁的黄土高原气息和传统的生活特色,山西人嗜好吃面,兼喜汤饭,汤料丰富而鲜美,构成了山西这个由杂麦王国到面食王国的血脉渊源。
南方主要农作物为水稻,一般以米饭为主食。南方人对事物做工精细,如面食,南方的馒头包子等,是香嫩细滑,个头不大。海南面食种类繁多,做法也多样,有汤粉,卤面,炒面,炒粉类。
由于沿海地区的环境因素,海南人爱吃海鲜,家家户户的饭桌上必有一条鱼,虾蟹贝类也是海南人的最爱。海南的吃法崇尚鲜嫩、清淡,很多食物为清蒸,水煮,做的过程中放极少的调料,吃的时候再配以调料蘸着吃。以海南的白切鸡为例,做法独特。就是把鸡放在清水里煮,加点盐,大概于八分熟的鸡口感最嫩滑,还有特别的调料,就是用鸡汤拌上葱蒜等作为调料,有的地方还有山茶油或香麻油调配姜丝、蒜茸、桔汁、精盐等制成的佐料,别有一番风味。
南方的粥也与北方有很大的差别,北方的粥比较单一,但南方人,不仅粥里放菜,就连火腿、蛋,肉沫一鼓脑往里放,甚至粽子都裹香肠、鸡蛋等。据说由于天寒地冻的关系,北方人做菜都喜欢一锅炖,就像吃火锅,而南方喜欢把菜分开炒。这就形成了南方独特的饮食文化。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任何地区的文化都是一定地域内社会历史发展的产物,有着很深的社会根源和地理根源。在一定地理环境下食物资源和生产活动决定着人们的饮食方式的差异。
这深刻说明复杂多样的地理形势和气候环境为中国饮食文化多样化提供了空间条件和自然基础。通过以上分析,也可以使我们更深刻地了南北方的饮食文化特点和差异,南北差异的融会贯通,便形成了中华民族当今丰富多彩的饮食文化,并将流传千古。

㈦ 世界饮食文化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破坏生态平衡的因素有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自然因素包括水灾、旱灾、地震、台风、山崩、海啸等。由自然因素引起的生态平衡破坏,称为第一环境问题。人为因素是生态平衡失调的主要原因。由人为因素引起的生态平衡破坏,称为第二环境问题。
人为因素造成的第二环境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三方面:

使环境因素发生改变
人类的生产活动和生活活动产生大量的废气、废水、废物,不断排放到环境中,使环境质量恶化,产生近期或远期效应,使生态平衡失调或破坏。此外,是人类对自然资源不合理的利用,譬如盲目开荒、滥砍森林、草原超载等。

使生物种类发生改变
在生态系统中,盲目增加一个物种,有可能使生态平衡遭受破坏。例如美国於1929年开凿的韦兰运河,把内陆水系与海洋沟通,导致八目鳗进入内陆水系,使鳟鱼年产量由2000万㎏减至5000㎏,严重地破坏了水产资源。在一个生态系统中减少一个物种,也有可能使生态平衡遭受破坏。中国大陆50年代曾大量捕杀过麻雀,致使一些地区虫害严重。究其原因,就是由於害虫的天敌麻雀被捕杀,害虫失去了自然抑制因素。

信息系统的破坏
生物与生物之间彼此靠信息联系,才能保持其集群性和正常的繁衍。人为向环境中施放某种物质,干扰或破坏了生物间的信息联系,就有可能使生态平衡失调或遭受破坏。例如自然界中有许多雌性昆虫靠分泌释放性外激素引诱同种雄性成虫前来交尾,如果人们向大气中排放的污染物能与之发生化学反应,则性外激素就失去了引诱雄虫的生理活性,结果势必影响昆虫交尾和繁殖,最后导致种群数量下降甚至消失

㈧ 地理环境对我们的饮食习惯有哪些影响

俗话说靠山吃来山,靠海吃海。源首先是对原材料、农作物方面的影响,比如泰国是临海国家,大部分以吃鱼为主,那里临海有海洋性气候,所以有时也可以吃小麦;法国也是临海,法国土地肥沃,所以那里种葡萄的很多,大量的海风使法国成为了温带海洋性气候,那里适合畜牧、种植,使它的园艺业及其发达!
其次是对气候的影响,进而影响到我们的饮食习惯。我国东部地处沿海,东北的朝鲜族当地气候湿润多雨,春天多阴湿寒冷,四川地处盆地,潮湿多雾,一年四季少见太阳,这种气候导致人的身体表面湿度与空气饱和湿度相当,难以排出汗液,令人感到烦闷不安,时间久了,还易使人患风湿寒邪、脾胃虚弱等病症。吃辣椒浑身出汗,汗液当然能轻而易举地排出,经常吃辣可以驱寒祛湿,养脾健胃,对健康极为有利(对当地人而言)。另外,东北地区吃辣还与寒冷的气候有关,吃辣可以驱寒。所以这些地方的居民有了吃辣椒的习惯。

㈨ 世界饮食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喜食辣的地来方多与潮湿的地理环自境有关,如四川、湖南、湖北、江西、贵州等地,究其原因,可分析如下:潮湿的环境易使人患风湿症、脾胃虚弱症,而常吃辣的食品,可以驱寒祛湿,养脾健胃,对健康有利;

在黄土高原与云贵高原地区生活的人多喜食醋, 究其原因与其水土中含有大量的钙元素有关。黄土高原与云贵高原水土中含有大量的钙,常期生活在这里的人,通过饮食易在体内引起钙质沉积,形成钙结石,而多吃酸性食物有利于减少结石病的发生;

鲁菜多以山珍海味为原料,风格华丽壮观,讲究气势与排场,究其原因与山东依山临海,多山珍海味,且齐鲁大邦乃礼仪之乡,重孔孟之道,显外观华贵!!

川菜以辛辣香为特点,究其原因见上所析;

苏菜系列浓淡别致,色、形、昧俱全,究其原因与其河湖众多,海域辽阔、土肥水丰,果菜肥美,四季连绵上市,供应不绝,加之江南又历来是文人墨客汇集之地,故有其色;

热点内容
鹿特丹港国家地理 发布:2021-03-15 14:26:00 浏览:571
地理八年级主要的气候类型 发布:2021-03-15 14:24:09 浏览:219
戴旭龙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发布:2021-03-15 14:19:37 浏览:408
地理因素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发布:2021-03-15 14:18:30 浏览: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发布:2021-03-15 14:16:36 浏览:425
工地质检具体干些什么 发布:2021-03-15 14:15:00 浏览:4
东南大学工程地质考试卷 发布:2021-03-15 14:13:41 浏览:840
中国地质大学自动取票机 发布:2021-03-15 14:13:15 浏览:779
曾文武汉地质大学 发布:2021-03-15 14:11:33 浏览:563
中国冶金地质总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网 发布:2021-03-15 14:10:10 浏览: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