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地理信息 » 喀拉拉邦地理位置

喀拉拉邦地理位置

发布时间: 2021-02-18 11:38:52

A. 西高止山脉的地理位置

西临海岸平原,地势陡峻,且当季风之冲,降水丰富,森林茂密,南部发育为热带雨林,成为重要的热带作物和茶树种植地带。东接德干高原,坡度平缓,
降水量在1,000毫米以下。有山口多处,为东西间交通孔道。
西高止山脉(卡纳达语:ಸಹ್ಯಾದ್ರಿ)是印度南部的一座山脉,位于德干高原的西部,呈南北走向,长度约1600公里,海拔平均为900米, 纵穿马哈拉施特拉邦、卡纳塔克邦和喀拉拉邦。西高止山脉东坡平缓,西坡陡峭。
西高止山脉的最高峰是Anai Mudi,海拔2695米,位于喀拉拉邦。另外还有:
在北段(马哈拉施特拉邦),:Kalsu 1646 米、Harishchandragarh 1424米和Mahabaleshwar 1438 m
在中段(卡纳塔克邦西南部):Kudremukh 1862 米、Mullayanagiri 1925 米
在南部,西高止山脉的南与其他小的山脉相连,特别是泰米尔纳德邦西北部的尼尔吉里丘陵。这些小山脉和丘陵与东高止山脉相连接,起到野生动物走廊的作用,通过此走廊,大象等动物可以在西边和西边的山脉之间自由穿梭。

B. 印度的人口分布在哪的地理

据印度政府1991年人口普查结果,近10年印度的人口增长率为23.5‰,1991年人口自然增长率为21‰。80%的人口居住于农村,人口密度平均每平方公里227人,恒河与亚穆纳河河间地区,每平方公里达400~600人,孟加拉湾三角洲平原地区,人口密度平均每平方公里高达1000人以上。但在自然条件较为恶劣的拉贾斯坦西北部沙漠地带、喜马拉雅山北部高山地区,以及德干高原中部,人口少到每平方公里只有4人,西部刻赤地区每平方公里也只有16人左右。独立以来,印度人口由农村大量向加尔各答、德里、马德拉和孟买等大城市移动。
印度全民有大小民族几十个,“部落民”300多。各民族约占全国人口总数的94~96%,“部落民”占人口总数的4~6%。主要民族有:印度斯坦族、占全国人口的46.3%;主要分布在北方邦、中央邦、拉贾斯坦邦和比哈尔部分地区。泰卢固族,占8.6%,主要分布在泰来尔纳都邦、安得拉邦和喀拉拉邦。孟加拉族,占7.7%,主要分布在西孟加拉邦、奥里萨邦和比哈尔邦。马拉特族,占7.6%,主要分布在马哈拉施特拉邦,拉特邦和中央邦。(5)泰米尔族,占7.4%,主要分布在泰米尔纳都邦,安得拉邦和喀拉拉邦。古吉拉特族,占4.6%,主要分布在古吉拉特邦。坎纳达族,占3.9%,主要分布在卡纳塔克邦及邻近各邦。马拉雅拉姆族,占3.9%,主要分布在喀拉拉邦及相邻诸邦。奥里雅族,占3.8%,主要分布在奥里萨邦。旁遮普族,占2.3%,主要分布在旁遮普邦。
印度土著部落民人数,约为3800多万,占人口总数的6.94%。百万以上的土著部落有9个,最少者,如安达曼部落只有几百人。他们主要聚居在东北地区、喜马拉雅山地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南部地区和岛屿地区。

C. Anchal在印度的具体位置

Anchal is a town in the province of Kerala, India. The town is 8 kilometers from Aayoor, 19 kilometers from Kulathupuzha, 12 kilometers from Punalur, and 7 kilometers from Philgiry and Thottam Mukku. Anchal is renowned for its high number of hospitals and ecational institutions.

Anchal 是喀拉拉邦的一个镇,而喀拉拉邦(马拉雅拉姆语:,印地语:,拉丁字母转写:)回,印度西南答部的一个邦,濒临阿拉伯海,全邦面积为3.8万多平方公里,人口3184 多万。首府为特里凡得琅,官方语言为马拉雅拉姆语。

D. 喀拉拉邦的有关资料

喀拉拉邦
喀拉拉邦位于印度的西南端,濒临阿拉伯海。全邦面积为3.8万多平方公里。人口有2909多万(1991年),印度人口最稠密的邦。首府特里凡特琅。西临阿拉伯海,东靠西高止山,南北狭长,中段较宽。中部为马拉巴尔平原,间有起伏,南部几全为丘陵,北部沿海地带多沙丘。城市多沿海分布。热带森林气候,炎热多雨,年降水量平均为2,400毫米。森林约占总面积的三分之一。多热带种植园,产椰子、槟榔、胡椒、小豆蔻、橡胶、咖啡、腰果、茶叶、甘蔗等,均为重要的出口品。水稻年二、三熟,还有木薯、豆类和芝麻等。沿海有渔业。矿产有独居石、钛铁矿、金红石和锆石,尤以钛的输出重要。有农产品加工、食品、化工、化肥、采矿、冶炼、锯木、造纸、砖瓦等工业。造船和石油加工业发展迅速。
“喀拉拉”一词的来源,有几种不同的说法:有的认为,是由“椰林”和“土地”两个词合成,因这里椰子树很多,有“椰林国”之称。有的认为这个词的基本意思是“杰尔德尔”,即杰尔王统治的地方。此外,喀拉拉也称为马拉雅兰地区,“马拉雅兰”一词是由山和海两字复合而成,“喀拉拉”即处在山和海之间的地区。生活在这个地区的人叫做马拉雅利人或马拉巴人。语言为马拉雅兰语。
喀拉拉邦河流纵横,遍布南北,江河湖泊里,商船、渔船和游船络绎不绝,给当地人民提供了便利的水路交通。漫长的海岸线为喀拉邦与海外各地联系提供了方便。该邦几乎四季如春。温差甚微,气候宜人。
喀拉拉邦文化发达,是个艺术圣地,也是唯一完好地保存着梵文、古代印度医学、天文学、梵文、喻伽经等古代经典的地方。
该邦是印度重要的农作物种植邦,盛产椰子、甘蔗、橡胶、咖啡、茶叶、花生、香蕉、豆蔻等。粮食作物主要是水稻。渔业发达,鱼的产量居各邦首位。
印度在中国人眼里曾经是遥远而神秘的天竺,是《西游记》里说的一方生长着“黄金为根、白银为身、琉璃为枝、水晶为梢、琥珀为叶、美玉为华、玛瑙为果”的宝树,“无有众苦,但受诸乐”的西天乐土。但是近代以来,印度却离我们想象中的乐土有了越来越大的差距。尽管近年来印度的软件产业遥遥领先于某些发达国家名列世界第二,但是毕竟这里有广大贫苦的农村,印度女性61%以上是文盲,我们对印度的印象仅止于头戴面纱,眉心点着红痣的妇女和缠着红头巾,骑在大象身上的印度男人。不过如果你去了印度喀拉拉邦,你就会见识到一个完全不同的印度,一片似乎真正是我们现象中的人间乐土。
喀拉拉邦位于印度西南部,与斯里兰卡隔海相望。这里四季如春,盛产咖啡,橡胶,槟榔等热带作物,其实“喀拉拉”本身就是“椰子之乡”的意思,大片的椰子林在这里是很常见的风景,也是主要经济来源。
在这里你可以欣赏全印度最美丽的柯沃兰海滩风情,或者在宁静的内陆河里泛舟,欣赏河道两边遮天蔽日的棕榈树林,感受纯粹的热带风情。喀拉拉邦当地传统的文化、宗教、习俗也别具一格,最著名的卡塔卡利舞热烈奔放,舞者身着绚丽夺目的传统舞蹈服装,伴着印度特有的音乐风格翩翩起舞,美不胜收。当然我们熟悉而且期待的大象舞在喀拉拉邦也绝不会少。
不过喀拉拉邦最引人注目的除了自然风光,更多的还是那里的人们安宁幸福的生活状态。这里的宗教气氛非常宽松,多种宗教并存。清晨,你可以听到印度寺庙里的音乐声,穆斯林清真寺里的祷告声,以及基督教教堂的钟声同时响起,而且和谐共鸣。喀拉拉邦政府积极推行了大规模的改革,将财政预算的二分之一用于教育和公民健康事业。虽然整个印度的妇女识字率只有39.42%,但是喀拉拉邦的所有居民,包括女性,识字率高达95%,已经属于世界先进水平。倡导教育改革的是印度“民众科学运动”的一群科学家,他们志在将科学观念传播给普通大众,以平衡宗教的影响,推动社会发展。参加运动的有大学教授、院士、原子能专家、物理学家等等。他们利用的是节假日,从扫盲做起,还特别将没有地位的女性团结起来,唤醒她们的自觉,让她们也参加到社会生活中来。
社会改革的结果是让喀拉拉邦拥有一连串让人吃惊的数字。死亡率很低,识字率属于世界先进水平,出生率低于美国,而且还正在迅速下降,喀拉拉邦的人均寿命接近美国和西欧水平。在3000万人口、其中80%为农村人口的900多个乡里,图书馆有5000多个,出版3000多份报纸杂志。每个乡还有自己的报纸,派发到每家每户。“民众科学运动”的科学家们自豪地说:“在喀拉拉,没有人不读报,没有人不谈政治,没有人不唱歌。”
你可以在喀拉拉度过悠闲美妙的一天,在水稻田边散步,在内陆河泛舟,在棕榈树下乘凉,看着当地的孩子们欢快地玩耍。在这里,你知道自己旅游的快乐不是建立在当地人生活落后的基础上,你来这里并非为猎奇,你可以很坦然地和当地人共同享受这片热带土地上的风光,你知道在你快乐的同时,他们过的也很快乐。
地理概况:
印度西南端的邦,面积15000平方英里,属地有44条河流,首府特里凡得琅市。
气候:
热带气候,每年7月到9月是雨季,气温常年在23摄氏度到31度之间。
人口:
两千九百万
主要城市:
特里凡得琅市,柯钦市,卡利卡特市
主要物产:
橡胶,椰子,胡椒(世界上百分之四十的胡椒产于此地),小豆蔻,咖啡,茶叶,腰果,大米,橡胶叶子,槟榔
宗教:
58%印度教徒,21%穆斯林教徒,21%基督教徒

E. 本地治里的地理

本地治里联邦属地由四个分散在印度沿海、相互不连接的前法属印度地区组成,分别为孟加拉湾沿岸的本地治里、卡来卡(Karaikal)和雅南(Yanam),和位于阿拉伯海沿岸的马埃(Mahé),四处共组一行政区域,以最大的本地治里命名。本地治里地区及卡来卡地区皆为泰米尔纳德邦所包围,雅南地区被安得拉邦包围,而马埃则地区为喀拉拉邦所包围。四个地区的面积分别为:本地治里地区293平方公里、卡来卡地区160平方公里、雅南地区9平方公里、马埃地区30平方公里。四处地区于2001年合共有人口97万。
本地治里地处科罗曼德尔海岸。东濒孟加拉湾,其余三面紧靠泰米尔纳德邦的古德洛尔区。首府就位于本地治里城内。该区见不到山地和森林。主要的土壤类型为红色铁铝质土、黑黏土和海岸冲积层。Gingee河横贯全境,从西北向东南方流淌而去,另一条是Pennaiyar河,它形成该地区的南部分界线。
亚南区位于戈达瓦里河东段的左岸,四面与安得拉邦的东戈达瓦里区相邻。亚南全区由亚南镇和周围6个村庄组成,因当地行政管理之需与市并列,覆盖面积为30平方公里。
加里加尔位于纳加帕蒂纳姆以北16公里、特兰奎巴以南9公里处,是加里加尔地区政府所在地。加里加尔地区由加里加尔,Kottuchcheri,Nenga,Tirunallar,Niravi和Tirumalarajanpattinam组成。该地区是形成肥沃的卡维里三角洲的一部分,完全被厚度不等的厚实冲积层所覆盖,地势平坦,向东面的孟加拉湾微微倾斜。
马埃是一处重要的旅游目的地,距离本地治里630公里,面积为9平方公里。它坐落在印度半岛的西海岸,是一个繁荣的商贸中心。马埃西南方濒临阿拉伯海,北靠Ponniyar(Moolakadavu)河,其余与连绵不断、高度适中的钙质丘林地带接壤。

F. 喀拉拉邦的地理

喀拉拉邦河流纵横,遍布南北,江河湖泊里,商船、渔船和游船络绎不绝,给当地人民提供了便利的水路交通。漫长的海岸线为喀拉邦与海外各地联系提供了方便。 特里凡得琅市,柯钦市,卡利卡特市

G. 印度地理位置最偏远邦

印度地处北半球,位于北纬8°24′~37°36′、东经°7′~97°25′之间

。印度是南亚地区最大的国家,面积为298万平方公里,居世界第7位。
区划
印度行政区划中的一级行政区域包括有28个邦(省)、6个联邦属地及1个国家首都辖区。每一个邦都有各自的民选政府,而联邦属地及国家首都辖区则由联合政府指派政务官管理。此外,虽然印度在南极洲并没有拥有土地,但在当地亦建有二个科学基地:Dakshin Gangotri及Maitri基地。
印度28个邦名列表
安得拉邦 阿鲁纳恰尔邦 阿萨姆邦 比哈尔邦 恰蒂斯加尔邦 果阿邦 特里普拉邦
曼尼普尔邦 喜马偕尔邦 梅加拉亚邦 喀拉拉邦 古吉拉特邦 贾坎德邦 北安查尔邦
旁遮普邦 卡纳塔克邦 米佐拉姆邦 奥里萨邦 哈里亚纳邦 锡金邦 泰米尔纳德邦
拉贾斯坦邦 马哈拉施特拉邦 那加兰邦 中央邦 查谟-克什米尔邦 北方邦 西孟加拉邦

首都
印度首都为新德里(New Delhi),连同德里人口共1675.3万(2011年)。德里位于印度恒河支流亚穆纳河(又译朱木拿河)畔,为中央直辖区,包括新、老德里和郊区乡村在内,面积1485平方千米(其中城区面积446.3平方千米),是全印度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和铁路、航空枢纽。

H. 喀拉拉邦介绍一下

喀拉拉邦位于印度的西南端,濒临阿拉伯海。全邦面积为3.8万多平方公里。人口有2909多万(1991年),印度人口最稠密的邦。首府特里凡特琅。西临阿拉伯海,东靠西高止山,南北狭长,中段较宽。中部为马拉巴尔平原,间有起伏,南部几全为丘陵,北部沿海地带多沙丘。城市多沿海分布。热带森林气候,炎热多雨,年降水量平均为2,400毫米。森林约占总面积的三分之一。多热带种植园,产椰子、槟榔、胡椒、小豆蔻、橡胶、咖啡、腰果、茶叶、甘蔗等,均为重要的出口品。水稻年二、三熟,还有木薯、豆类和芝麻等。沿海有渔业。矿产有独居石、钛铁矿、金红石和锆石,尤以钛的输出重要。有农产品加工、食品、化工、化肥、采矿、冶炼、锯木、造纸、砖瓦等工业。造船和石油加工业发展迅速。
“喀拉拉”一词的来源,有几种不同的说法:有的认为,是由“椰林”和“土地”两个词合成,因这里椰子树很多,有“椰林国”之称。有的认为这个词的基本意思是“杰尔德尔”,即杰尔王统治的地方。此外,喀拉拉也称为马拉雅兰地区,“马拉雅兰”一词是由山和海两字复合而成,“喀拉拉”即处在山和海之间的地区。生活在这个地区的人叫做马拉雅利人或马拉巴人。语言为马拉雅兰语。
喀拉拉邦河流纵横,遍布南北,江河湖泊里,商船、渔船和游船络绎不绝,给当地人民提供了便利的水路交通。漫长的海岸线为喀拉邦与海外各地联系提供了方便。该邦几乎四季如春。温差甚微,气候宜人。
喀拉拉邦文化发达,是个艺术圣地,也是唯一完好地保存着梵文、古代印度医学、天文学、梵文、喻伽经等古代经典的地方。
该邦是印度重要的农作物种植邦,盛产椰子、甘蔗、橡胶、咖啡、茶叶、花生、香蕉、豆蔻等。粮食作物主要是水稻。渔业发达,鱼的产量居各邦首位。
印度在中国人眼里曾经是遥远而神秘的天竺,是《西游记》里说的一方生长着“黄金为根、白银为身、琉璃为枝、水晶为梢、琥珀为叶、美玉为华、玛瑙为果”的宝树,“无有众苦,但受诸乐”的西天乐土。但是近代以来,印度却离我们想象中的乐土有了越来越大的差距。尽管近年来印度的软件产业遥遥领先于某些发达国家名列世界第二,但是毕竟这里有广大贫苦的农村,印度女性61%以上是文盲,我们对印度的印象仅止于头戴面纱,眉心点着红痣的妇女和缠着红头巾,骑在大象身上的印度男人。不过如果你去了印度喀拉拉邦,你就会见识到一个完全不同的印度,一片似乎真正是我们现象中的人间乐土。
喀拉拉邦位于印度西南部,与斯里兰卡隔海相望。这里四季如春,盛产咖啡,橡胶,槟榔等热带作物,其实“喀拉拉”本身就是“椰子之乡”的意思,大片的椰子林在这里是很常见的风景,也是主要经济来源。
在这里你可以欣赏全印度最美丽的柯沃兰海滩风情,或者在宁静的内陆河里泛舟,欣赏河道两边遮天蔽日的棕榈树林,感受纯粹的热带风情。喀拉拉邦当地传统的文化、宗教、习俗也别具一格,最著名的卡塔卡利舞热烈奔放,舞者身着绚丽夺目的传统舞蹈服装,伴着印度特有的音乐风格翩翩起舞,美不胜收。当然我们熟悉而且期待的大象舞在喀拉拉邦也绝不会少。
不过喀拉拉邦最引人注目的除了自然风光,更多的还是那里的人们安宁幸福的生活状态。这里的宗教气氛非常宽松,多种宗教并存。清晨,你可以听到印度寺庙里的音乐声,穆斯林清真寺里的祷告声,以及基督教教堂的钟声同时响起,而且和谐共鸣。喀拉拉邦政府积极推行了大规模的改革,将财政预算的二分之一用于教育和公民健康事业。虽然整个印度的妇女识字率只有39.42%,但是喀拉拉邦的所有居民,包括女性,识字率高达95%,已经属于世界先进水平。倡导教育改革的是印度“民众科学运动”的一群科学家,他们志在将科学观念传播给普通大众,以平衡宗教的影响,推动社会发展。参加运动的有大学教授、院士、原子能专家、物理学家等等。他们利用的是节假日,从扫盲做起,还特别将没有地位的女性团结起来,唤醒她们的自觉,让她们也参加到社会生活中来。
社会改革的结果是让喀拉拉邦拥有一连串让人吃惊的数字。死亡率很低,识字率属于世界先进水平,出生率低于美国,而且还正在迅速下降,喀拉拉邦的人均寿命接近美国和西欧水平。在3000万人口、其中80%为农村人口的900多个乡里,图书馆有5000多个,出版3000多份报纸杂志。每个乡还有自己的报纸,派发到每家每户。“民众科学运动”的科学家们自豪地说:“在喀拉拉,没有人不读报,没有人不谈政治,没有人不唱歌。”
你可以在喀拉拉度过悠闲美妙的一天,在水稻田边散步,在内陆河泛舟,在棕榈树下乘凉,看着当地的孩子们欢快地玩耍。在这里,你知道自己旅游的快乐不是建立在当地人生活落后的基础上,你来这里并非为猎奇,你可以很坦然地和当地人共同享受这片热带土地上的风光,你知道在你快乐的同时,他们过的也很快乐。
地理概况:
印度西南端的邦,面积15000平方英里,属地有44条河流,首府特里凡得琅市。
气候:
热带气候,每年7月到9月是雨季,气温常年在23摄氏度到31度之间。
人口:
两千九百万
主要城市:
特里凡得琅市,柯钦市,卡利卡特市
主要物产:
橡胶,椰子,胡椒(世界上百分之四十的胡椒产于此地),小豆蔻,咖啡,茶叶,腰果,大米,橡胶叶子,槟榔
宗教:
58%印度教徒,21%穆斯林教徒,21%基督教徒

I. 经济发展一般,发展模式也不合理的喀拉拉邦,为何是印度最发达的邦

经济发展并不是非常好的喀拉拉邦是印度最发达的邦,这主要是因为喀拉拉邦非常重视教育以及它独有的地理位置的优势,使这个邦在体现着不一样的印度文化。

正是因为喀拉拉邦的自然风景优美以及它独有的一个文化特色,所以才能够吸引更多的人前来观览,这也是发展他们经济的一个方式,同时也是因为这个邦特别注重每个人的文化教育的培养,培养每一个人的文化水平,从而进一步的来发展自己的邦。如果每个人有机会的话,那么一定要去这个邦去亲身体验一下。

J. 有谁能提供点地理资料啊

主要分布:东部恒河三角洲及恒河沿岸,恒河平原,印度河平原
看看下面资料吧
据印度政府1991年人口普查结果,近10年印度的人口增长率为23.5‰,1991年人口自然增长率为21‰。80%的人口居住于农村,人口密度平均每平方公里227人,恒河与亚穆纳河河间地区,每平方公里达400~600人,孟加拉湾三角洲平原地区,人口密度平均每平方公里高达1000人以上。但在自然条件较为恶劣的拉贾斯坦西北部沙漠地带、喜马拉雅山北部高山地区,以及德干高原中部,人口少到每平方公里只有4人,西部刻赤地区每平方公里也只有16人左右。独立以来,印度人口由农村大量向加尔各答、德里、马德拉和孟买等大城市移动。
印度全民有大小民族几十个,“部落民”300多。各民族约占全国人口总数的94~96%,“部落民”占人口总数的4~6%。主要民族有:印度斯坦族、占全国人口的46.3%;主要分布在北方邦、中央邦、拉贾斯坦邦和比哈尔部分地区。泰卢固族,占8.6%,主要分布在泰来尔纳都邦、安得拉邦和喀拉拉邦。孟加拉族,占7.7%,主要分布在西孟加拉邦、奥里萨邦和比哈尔邦。马拉特族,占7.6%,主要分布在马哈拉施特拉邦,拉特邦和中央邦。(5)泰米尔族,占7.4%,主要分布在泰米尔纳都邦,安得拉邦和喀拉拉邦。古吉拉特族,占4.6%,主要分布在古吉拉特邦。坎纳达族,占3.9%,主要分布在卡纳塔克邦及邻近各邦。马拉雅拉姆族,占3.9%,主要分布在喀拉拉邦及相邻诸邦。奥里雅族,占3.8%,主要分布在奥里萨邦。旁遮普族,占2.3%,主要分布在旁遮普邦。
印度土著部落民人数,约为3800多万,占人口总数的6.94%。百万以上的土著部落有9个,最少者,如安达曼部落只有几百人。他们主要聚居在东北地区、喜马拉雅山地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南部地区和岛屿地区。

热点内容
鹿特丹港国家地理 发布:2021-03-15 14:26:00 浏览:571
地理八年级主要的气候类型 发布:2021-03-15 14:24:09 浏览:219
戴旭龙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发布:2021-03-15 14:19:37 浏览:408
地理因素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发布:2021-03-15 14:18:30 浏览: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发布:2021-03-15 14:16:36 浏览:425
工地质检具体干些什么 发布:2021-03-15 14:15:00 浏览:4
东南大学工程地质考试卷 发布:2021-03-15 14:13:41 浏览:840
中国地质大学自动取票机 发布:2021-03-15 14:13:15 浏览:779
曾文武汉地质大学 发布:2021-03-15 14:11:33 浏览:563
中国冶金地质总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网 发布:2021-03-15 14:10:10 浏览: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