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地理信息 » 拉丁美洲与巴西地理知识点

拉丁美洲与巴西地理知识点

发布时间: 2021-02-18 11:06:57

Ⅰ 拉丁美洲的地理和自然环境有哪些特点

地质特征
拉美地区从北到南全长1.1万千米,总面积逾2070万平方千米,约占世界陆地面积的13.8%,相当于欧洲大陆的3倍。其中南美洲面积包括附近岛屿约为1797万平方千米,约占世界陆地总面积的12%。拉美地区大陆海岸线长4.5万千米,其中南美洲海岸线长约2.87万千米,多为与山脉走向一致的侵蚀海岸。
太平洋沿岸特别是南纬10°33°之间的一段海岸,是典型的拉丁美洲上升断层海岸陡崖,逼临深海几乎不存在过渡性的沿海平原和岸外大陆架深达6000米以上的秘鲁海沟和智利海沟。离海岸很近有的地方甚至不足100千米。哥伦比亚和厄瓜多尔的太平洋沿岸由于沉降受到海侵海岸线比较曲折形成较大的海湾,其中瓜亚基尔湾是南美洲太平洋沿岸最大的海湾。智利南部海岸属峡湾型,海岸曲折,岛屿杂列。墨西哥和中美洲的太平洋沿岸为阿尔卑斯褶皱外带火山众多,太平洋沿岸火山带的一部分沿海平原比较狭窄。墨西哥东海岸与美国南部海岸形成墨西哥湾这一带的沿海平原一直延伸至尤卡坦半岛,一般宽度为100千米至500千米,最宽达800千米。它是由大陆边缘近期上升出露的海底形成。在南美洲大陆北部加勒比海沿岸的西段南北走向的山脉与海岸垂直相交,海水沿山间纵谷侵入,形成伸向内陆的海湾如达连湾、委内瑞拉湾等。整个大西洋沿岸除巴西东海岸和布朗库角向北延伸的一段外,海岸外基本上是下沉海岸。岸外有较宽的大陆架,特别是亚马孙河口向西北延伸的一段海岸和南纬30°40°的一段大西洋沿岸是平直低浅的溺谷型海岸。河口处多形成喇叭形,三角港有的岸段如巴西南部海岸被淤沙封闭而形成泻湖。

Ⅱ 拉丁美洲的地理环境

拉丁美洲全称:拉丁亚美利加洲。
拉丁美洲是指美国以南的美洲地区,地处北纬32°42′和南纬56°54′之间,包括墨西哥、中美洲、西印度群岛和南美洲。拉丁美洲是一个政治地理概念,就美洲居民的语言而论,英语和拉丁语占统治地位,由于本区都隶属拉丁语族,因此,美国以南的众多国家,被称为拉丁美洲国家,这个地区被称为拉丁美洲。
拉丁美洲东临大西洋,西靠太平洋,南北全长11,000多公里,东西最宽处5,100多公里,最窄处巴拿马地峡仅宽48公里。北部有墨西哥湾和加勒比海。面积2 056.7万平方公里。人口5.77亿人(2008年)。主要是印欧混血种人和黑白混血种人,次为黑人、印第安人和白种人。
所属国家
拉丁美洲共有三十四个国家和地区:墨西哥、危地马拉、洪都拉斯、萨尔瓦多、尼加拉瓜、哥斯达黎加、巴拿马、古巴、海地、多米尼加、牙买加、特立尼达和多巴哥、巴巴多斯、格林纳达、多米尼加联邦、圣卢西亚、圣文森特和格林纳丁斯、巴哈马、圭亚那、法属圭亚那、苏里南、委内瑞拉、哥伦比亚、巴西、厄瓜多尔、秘鲁、圣基茨和尼维斯、玻利维亚、智利、阿根廷、巴拉圭、乌拉圭、伯利兹、安提瓜和巴布达。还有仍处于美、英、法、荷统治下的十多个殖民地。 拉丁美洲是指从墨西哥起的西半球南部的整个地区。它东濒加勒比海和大西洋,与非洲大陆最短距离约2494.4千米;西临太平洋;南隔德雷克海峡与南极洲相望;北界墨西哥与美国界河布拉沃河(即格兰德河),与美国为邻。它包括北美洲的墨西哥、中美洲和南美洲大陆。在历史上,这一地区主要是拉丁语系的西班牙和葡萄牙等国的殖民地,故称拉丁美洲。此外,加勒比海上的西印度群岛与拉美具有相同的历史遭遇,在地理划分上,习惯地把它同拉美划在同一范畴,统称拉丁美洲和加勒比。 从地理位置上看,拉丁美洲和加勒比的范围东起南美洲大陆的最东端、巴西东北部的布朗库角(西经34°46′),西至太平洋沿岸墨西哥和美国交界处(西经117°09);北起科罗拉多河墨西哥和美国交界处(北纬32°42′),南至南美洲大陆最南端的弗罗瓦德角(南纬53°54′)。而与弗罗瓦德角隔麦哲伦海峡相望的火地群岛
最南部的合恩角,则处在南美洲的最高纬度上(南纬55°59′)。这就是说,拉美陆地是从北纬32°左右到南纬55°左右,跨越南北两个半球,但其大部分处在南半球。它的主要部分处在赤道线下和南北两条回归线之间。赤道线穿过厄瓜多尔首都基多以北几千米处和亚马孙河入海口巴西的贝伦市不远的地方。南回归线穿过南美洲大陆第一大工业区圣保罗以北的郊区;而北回归线则穿过墨西哥湾,在靠近哈瓦那的纬度上。可以说,除乌拉圭外,拉美和加勒比地区国家均处在或部分地处在南北两条回归线之间。 拉美大陆半岛较少,主要有与中美洲交界的墨西哥的尤卡坦半岛(18万平方千米)、墨西哥北部的加利福尼亚半岛(14.3万平方千米)、南美洲北部的瓜希拉半岛(1.4万平方千米)和智利南部的泰陶半岛(1万平方千米)。拉美地区岛屿较多,岛屿面积约39万平方千米,主要分布在加勒比海北部、东部和南美洲大陆南端的沿海地区。加勒比地区岛屿由大安的列斯群岛、小安的列斯群岛和巴哈马群岛组成,其中最大的岛为古巴岛,位于大安的列斯群岛中,北距美国佛罗里达半岛180千米,面积11.086万平方千米。南美洲大陆南端沿海岛屿主要有隔麦哲伦海峡与大陆相望的火地群岛和位于南大西洋和南极洲之间水域的马尔维纳斯群岛(福克兰群岛),后者西距阿根廷领土500多千米,现今为阿根廷与英国有主权争议的岛屿。在亚马孙河入海口处有世界最大的由河水冲积形成的马拉若岛,面积近5万平方千米,植物生长繁茂,被认为是世界最大的生态旅游胜地,当地的一种长红色羽毛的鸟是当地的特有动物。此外,拉美一些国家在远离陆地的大西洋和太平洋上有一些群岛和岛屿。
在大西洋上,距巴西本土1100千米有特林达岛和马丁-瓦斯岛,距巴西本土900千米有圣佩德罗-圣保罗岛,距巴西最东端布朗库角345千米有被巴西辟为国家海洋公园的费尔南多-德诺罗尼亚岛。在太平洋上,有距南美洲大陆最远的智利的复活节岛(距智利海岸3700千米),岛上有上千尊每个重90吨的“毛阿依斯”人头巨石雕像以及至今未能破译的文字符号,给这个小小的岛屿增添了扑朔迷离的神秘色彩;距大陆600千米的胡安·费尔南德斯群岛,其中的马斯地岛是美洲最古老的陆地之一,因据传是《鲁宾逊飘流记》故事的发生地而久负盛名。此外,在太平洋上的重要岛屿还有智利的萨拉-戈麦斯岛;在距厄瓜多尔海岸900千米正处在赤道线下有加拉帕戈斯群岛,那里多种复杂的气候条件、起伏多变的地形地貌,形成了独特的多样化的生态环境和物种,为英国著名科学家达尔文的物种进化论假说和《物种起源》提供了重要依据。 人口与种族
拉美地区林业资源丰富,是森林覆盖面积较大的大陆。南美洲森林面积达920万平方千米,占全洲总面积的50%以上,约占世界森林面积的23%。墨西哥、中美洲和加勒比地区各岛屿的森林面积合计约70万平方千米。这一地区的热带雨林是现今世界最大的、保存最完整的,总面积550万平方千米,其中 330万平方千米在巴西境内,占地区热带雨林面积的60%,其余40%分布在法属圭亚那、苏里南、圭亚那、委内瑞拉、哥伦比亚、厄瓜多尔、秘鲁和玻利维亚境内。拉美地区动植物资源也极为丰富,据统计,亚马孙热带雨林中的动植物品种之多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仅植物品种就多达8.6万~9万种。生长着许多可供食用、药用和具有经济价值的资源,例如红木、檀香木、桃花心木、香膏木、蛇桑木、肉桂、金鸡纳树和各种椰树、棕榈树等;在安第斯山区和中美洲生长着一些名贵的云杉、雪松等经济林;沿海地带还生长着耐盐碱的红树、栲胶树等;在河漫滩地带生长着抗涝的树种和其他植物。 拉美和加勒比地区海岸线绵长,东西有两洋环抱,又面临墨西哥湾和加勒比海,渔业资源丰富,有许多天然渔场,如秘鲁、智利沿海,墨西哥湾和加勒比海,巴西沿海以及南大西洋等海域都是世界重要的渔场,盛产沙丁鱼、金枪鱼、鲈鱼、鲭鱼、鳕鱼以及多种虾类。捕鱼量居世界前列。此外,拉美地区内河盛产淡水鱼,其种类多达2500~3000种以上。

Ⅲ 拉丁美洲和巴西地理环境特征和人文环境特征

西邻太平洋,东临大西洋。赤道横穿中部
主要气候为热带雨林气候,内终年炎热多雨和热容带草原气候,全年高温,干湿季分明
地形有两大地形区
亚马孙平原和巴西高原
主要河流是亚马孙河,水量大,支流多,无结冰期,含沙量小,年际变化量小等特点
巴西工业区主要分布在东部的巴西高原上,沿海地区。农业区主要以热带经济作物为主,咖啡,柑橘等
矿场资源主要是铁矿石资源丰富
人口主要分布在巴西高原上
主要的城市有圣保罗
里约热内卢
巴西利亚

Ⅳ 巴西的地理内容

巴西
1.南美洲位于西半球南部,西临太平洋,东临大西洋,北临加勒比海,西北角与中美地峡相连,南隔德雷克海峡同南极洲相望
2.巴西是拉丁美洲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国家,也是世界第五大国。
3.巴西的土著居民是印第安人。居民是由白种人、黑白混血种人、黑种人构成。在这个民族的大熔炉里,来自不同地域的文化相互融合、发展,形成了具有特色的拉丁美洲文化(文化融合的例子:桑巴舞、足球、狂欢节)。巴西通用语言为葡萄牙语,其他的拉美国家通用西班牙语
4.巴西境内的世界之最:最大的平原亚马孙平原、最大的高原巴西高原、流量最大流域面积最广的河流亚马孙河、有世界面积最大的热带雨林气候区、是世界热带面积最大的国家
5.主要地形区
主要地形区 面积占全国的比重 气候类型
巴西高原 2/3 热带草原气候
亚马孙平原 1/3 热带雨林气候 6.巴西铁矿储量大、质地优良,产量和出口量都居世界前列。东南部是铁矿石主要分布地区,伊塔比拉露天铁矿石巴西最大的铁矿山。在现代工业方面,钢铁、造船、汽车、飞机制造等已经跃居世界重要生产国家的行列。巴西是南美洲经济最发达的国家
7.由巴西和巴拉圭合资修建的伊泰普水电站是目前世界上已建成的水电站中规模最大的一座
农业是巴西重要的经济基础部门。热带经济作物,如咖啡、甘蔗、柑橘的产量居世界第一。咖啡豆、蔗糖、橘汁是重要的出口创汇产品
8.亚马孙热带雨林的作用:为全球提供新鲜空气,涵养水源、保护淡水资源,保护土壤、防止水土流失,提供良好的生境、维护生物多样性,提供木材、调节全球气候。
9.受破坏的原因:修路、砍伐优良木材、发展采矿业、开辟大型农牧场、垦荒。
10.带来的后果:亚马孙地区的开发,引起了深刻的环境问题。森林遭受破坏,水土流失严重,珍贵的野生动物遭劫,全球生态环境受到严重威胁。
11.措施:巴西政府在1990年向联合国环境发展大会提交了《巴西环境报告》,表明了改变以往以环境为代价的开发方式,转向可持续发展的新开发方式的决心。
12.1992年6月,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在巴西的里约热内卢召开,会议通过了以可持续发展为核心的《21世纪议程》,这标志着可持续发展观念被世人接受,并开始付诸实践
13巴西的人口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地区,而且大城市十分集中。人口过渡集中引发了一系列的城市问题
主要城市:圣保罗是巴西最大的城市和工业中心,也是世界特大城市之一;首都是巴西利亚;最大的

Ⅳ 拉丁美洲地理知识点整理

  1. 南北狭长分布。副抄热带高气压带袭控制,寒流降温减湿

  2. 2.热带草原和热带雨林。西侧热带草原,赤道低气压带和信风带控制。东侧热带雨林,暖流影响,信风迎风坡。

  3. 30-40地中海气候;40-55温带海洋性气候。成因就是这两种气候类型的正常成因。

  4. 气候适宜,地形平坦,海洋运输便利,殖民者最先到达,开发早;经济发达

  5. 水量大,季节变化小,支流众多

  6. 气候温和,草类茂盛;地广人稀,土地租金低;距海港近。

  7. 暖流;信风迎风坡

Ⅵ 七年级下册地理巴西和美国知识点

我的个人总结(看完照做后,美国和巴西就不成问题了……)
巴西
【巴西高原】
巴西的二分之三是巴西高原,巴西高原主要是热带草原气候(这点要注意),
运动员们常在巴西高原训练,(结合生物的一些知识点得知在缺氧的高原训练可以增多红细胞与血红蛋白的含量,故运动远们体质优秀)所以巴西足球不错,有“足球王国”的美称;
在巴西高原上可以发展优秀的畜牧业,因此巴西还出口牛肉;
在巴西高原上铁矿丰富,利于发展工农业,所以巴西高原上工业部门全,发展快、机械化程度高;
而巴西为了保护亚马孙平原的热带雨林,而不在亚马孙平原发展农业,只在巴西高原上发展农业,种咖啡、香蕉、甘蔗、剑麻;
结合以上知识点,又可推出巴西的人口、城市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和澳大利亚一样)
【亚马孙平原】
巴西的三分之一是亚马孙平原,主要为热带雨林气候
热带雨林广,有“动植物王国”的美称,且热带雨林区还分布着较稀疏的印第安人(黄种人)
亚马孙河和是全世界流域面积最广,水量最大的河流(注意:最长的河流是非洲的尼罗河!),有“河海”之称,河口为喇叭状注入大西洋(注意:巴西最大,世界第二的伊泰普水电站不在亚马孙河,因为亚马孙河流经的几乎都是平原,落差不大,不利于用来发电!)
【人口&城市】
巴西使用葡萄牙语(注意:拉丁美洲使用西班牙语的国家最多)、主要以白人为主。
巴西利亚巴西首都,但是最大的城市还是圣保罗(前首都),里约热内卢是巴西第二大城市,最大港口城市。
选择题必考知识点:巴西是南美洲最发达的国家,却不是发达国家(南美洲无发达国家!真可怜)

美国
(知识点忒多,我简单总结)课本上只重点讲了本土,所以我也只总结本土地理
1.美国跨三个温度带(北寒带、北温带、热带)、两个大洲(北美洲、大洋洲)
2.地势特点:(本土)东、西高,中部低(又是和澳大利亚一样)
3.密西西比河自北向南注入墨西哥湾
4.略微记一下美国本土农业代分布(生产专业化、地区专业化),美国是农业大国,但因热带面积不足,所以要进口热带作物
5.美国工业分布是重、难点(发展早:东北部、阳光地带:西部和南部)
6.城市就稍稍巩固一下

哈哈哈哈哈
祝你取得好成绩!
以后有什么地理的问题记得找我哦……

Ⅶ 有拉丁美洲人文地理较全的总结没

通常情况下,拉丁美洲人在交谈时,彼此间的距离很近。如果想在那个地区开展业务的话,就要学会接受这种距离很近的谈话方式。在整个拉丁美洲,午饭是正餐。是否付小费视所在国情况而定。在大部分的中美与南美地区,人们通常在到达和离开时握手。人们的名片要用英语和当地语来印刷。会晤迟到30分钟是常有的事。拉丁美洲人民是热情友好的,他们喜好请客。送礼是他们的传统风俗,向女士赠送的礼物可以是香水和名牌物品;至于男士们,则可以送他们一些新奇的小玩意儿、或男人们随身携带的小物品,当然最好是名牌的。不管男女,都可向他们送具有你本国艺术特点或有历史意义的物品。当你被邀请到拉丁美洲人的家共进正餐时,花或酒均可作为礼品带去。一般情况下,均要祝酒,但要由主人先祝。要穿戴适当的衣着(夹克和领带),即使天气很热,也要这样做。

阿根廷:男人们在长久的分别后,会紧紧地拥抱,妇女们则用双手握手,并互吻脸颊。有必要提前安排会晤时间。不要以个人性物品作为礼物,比如领带、衬衣等。如果在阿根廷人家受到款待,要安排商店为女主人送去花或糖果。阿根廷人特别喜爱客人对他们的孩子、饭菜及家庭致以褒奖之词。不要讨论有争议的问题,如政治和宗教。但可毫无顾忌地谈论体育——尤其是足球和当地公园里的美丽景色。

巴西:巴西的常用语是葡萄牙语。巴西人民在表达他们的感情方面不会感到任何不好意思。他们会在大街上拥抱。不分男女,在见面和分手时要握手。妇女们碰到一起时,则将脸颊贴在一起,同空气接吻。如同大多数的拉丁美洲人一样,巴西人对时间和工作都漫不经心。不要在会谈一开始时,马上进入正题,除非东道主这样做。巴西人待客是不断地向客人提供小杯的浓咖啡。如果在巴西人家里受到款待,有礼貌的做法是在第二天送去花及感谢信,要注意花不能是紫色的(那是死亡的表示)。

墨西哥:去墨西哥的人出发之前不要过低估计墨西哥城的高海拔、烟雾及交通状况的严重性。稍不注意饮用水,就会出现腹泻,这在当地被称作“蒙特祖马的复仇”。然而,所有这些都会因为当地友好的、宽厚的以及随和的商业气氛而变得不那么重要。墨西哥人会对来访者尽量想说一些西班牙语的愿望感到高兴。一般情况下,人们见面时握手是很受墨西哥人欢迎的。

Ⅷ 日本,巴西的地理知识

日本(日文:日本国,前660年2月11日—)是位于亚洲大陆东岸外的太平洋岛国。 西、北隔东海、黄海、日本海、鄂霍次克海与中国、朝鲜、俄罗斯相望,东濒太平洋。领土由北海道、本州、四国、九州四个大岛和3900多个小岛组成。日本包括北海道、本州、四国、九州4个大岛和其它6800多个小岛屿。日本境内多山,山地成脊状分布于日本的中央,将日本的国土分割为太平洋一侧和日本海一侧,山地和丘陵占总面积的71%,国土森林覆盖率高达67%。富士山是日本的最高峰,海拔3776米。富士山被日本人尊称为:圣岳.日本的平原主要分布在河流的下游近海一带.,多为冲积平原,规模较小,较大的平原有关东平原、石狩平原、越后平原、浓尾平原、十胜平原等.政府以资本扶持工业与企业、强大的劳动力、高科技的发展以及较低的军事预算比例(占GDP的1%),帮助日本经济高速发展,并成为当今仅次于美国的科技强国及全球第三大经济体系。农业作用不显著。日本全国横跨纬度达25°,南北气温差异十分显著。北海道与本州的高原地带属亚寒带,本土地区属温带,而冲绳等南方诸岛则为亚热带。此外,日本所处位置令她受到季候风及洋流交汇的影响,因此四季分明、降水充沛。巴西联邦共和国是拉丁美洲最大的国家,人口数居世界第五,面积居世界第五。其国土位于中南美洲与大西洋之间,经纬度坐标 南纬 15°45', 西经 47°57' ,所处时区 UTC/GMT -3 小时 (西三区) ,和北京时差 比中国北京时间晚 11 个小时。巴西的地形主要分为两大部分,一部分是海拔500米以上的巴西高原,分布在巴西的南部,另一部分是海拔200米以下的平原,主要分布在北部的亚马逊河流域和东南沿海。全境地形分为亚马逊平原、巴拉圭盆地、巴西高原和圭亚那高原,其中亚马逊平原约占全国面积的1/3。有亚马逊、巴拉那和圣弗朗西斯科三大河系。大部分地区属热带气候,南部部分地区为亚热带气候。亚马逊平原年平均气温25~27度,南部地区年平均气温16~19度。巴西矿产资源丰富,已探明铁矿砂储量650亿吨,产量和出口量居世界第二位。铀矿、铝矾土、锰矿储量居世界第三位。。核电、通讯、电子、飞机制造、军工等已跨入世界先进国家的行列。 咖啡、蔗糖、柑橘生产居世界第一位,可可、大豆为第二位,玉米居第三。粮食基本自给,但需进口一小部分小麦。畜牧业发达。

热点内容
鹿特丹港国家地理 发布:2021-03-15 14:26:00 浏览:571
地理八年级主要的气候类型 发布:2021-03-15 14:24:09 浏览:219
戴旭龙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发布:2021-03-15 14:19:37 浏览:408
地理因素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发布:2021-03-15 14:18:30 浏览: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发布:2021-03-15 14:16:36 浏览:425
工地质检具体干些什么 发布:2021-03-15 14:15:00 浏览:4
东南大学工程地质考试卷 发布:2021-03-15 14:13:41 浏览:840
中国地质大学自动取票机 发布:2021-03-15 14:13:15 浏览:779
曾文武汉地质大学 发布:2021-03-15 14:11:33 浏览:563
中国冶金地质总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网 发布:2021-03-15 14:10:10 浏览: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