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远连州地理环境
『壹』 清远连州的风土人情是怎样的
星子舞来火龙连州市星子镇舞火龙自的习俗由来已久,火龙由稻草汇扎成,能长能短,可大可小。龙头龙身插满点燃的线香,谓之“装龙”。如今当地人在龙头安上两支手电筒作“龙眼”,火龙浑身还装饰些会发光的“萤火棒”,更增添了人的视觉效果,变得闪烁缥缈迷离。而戏龙的龙珠,以一个大柚子上插满线香而成。舞火龙者九至二十人不等,皆赤膊上阵,多为青少年。此外还有鼓、锣、钹组成的“乐队”配合。香火龙跟随龙珠,随着“乐队”的节奏,穿街过巷舞起来,吸引观众点燃鞭炮参与“烧龙”。说是“烧龙”,其实是“烧人”——点燃鞭炮往舞龙者身上扔,甚至直接把点燃的鞭炮放在舞龙者光裸的背上。龙舞得越好,“烧龙”的人越多。民间认为,“烧龙”的鞭炮越多,龙越旺。舞龙者舞一个晚上,人人烧得浑身是泡。传说言,烧得泡越多人越旺。也有的舞龙者身边跟着一位“保镖”,以树枝或扇子扫落粘在舞龙者身上炸响的鞭炮。农历八月十五夜开始“接龙”,舞火龙便开始了。接连三晚,至八月十七夜舞完。之后把火龙送到村子附近的河边或池塘边,举行祭祀仪式后将其放进水中,谓之“送龙”。
『贰』 连州是属于哪个省
属于广东省。
连州市:
行政区类别:县级市。
所属地区:中国 广东省,清远市。
地理位置版:广东省北权部。
下辖地区:10个镇、2个民族乡。
面积:2663.33平方公里。
人口:38.22万人(2016年)。
著名景点:湟川三峡石刻、 连州市地下河、慧光斜塔等。
(2)清远连州地理环境扩展阅读
行政区划:
截至2014年,连州市辖10个镇(连州镇、保安镇、星子镇、龙坪镇、西岸镇、东陂镇、丰阳镇、西江镇、九陂镇、大路边镇)、2个民族乡(瑶安瑶族乡、三水瑶族乡),207个村、18个居委会。政府驻连州镇。
位置境域:
连州市位于广东省清远市西北部,小北江的上游,东南毗邻阳山县,西南连接连南县,西北与湖南省蓝山、江华两县相连,北与湖南省临武县交界,东北靠湖南省宜章县境,地理坐标北纬24°37′至25°12′,东经112°07′至112°47′,市境东西广68公里,南北袤65公里,边界线总长610公里,全市总面积2663.33平方公里,占广东省面积的1.26%。
『叁』 清远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
统筹城乡全面发展,追求区域协调发展,是清远一直以来矢志努力的方向。为破解区域发展不平衡,清远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以国际视野和战略思维进行考量,规划“三圈四带”布局,通过强化工业经济带动作用,加快绿色农产品基地和生态旅游休闲基地建设,协同推进现代农业和现代服务业发展,基本形成了布局合理、支撑有力、生态优良,产业集群、城镇群有机融合、南中北部竞相发展的新格局。同时,清远通过扎实推进和不断创新“规划到户,责任到人”扶贫开发方式,开创了科学发展的新局面。破解区域发展不平衡“清远模式”值得借鉴在争当山区科学发展排头兵、追求区域协调发展的路上,清远的发展可归纳为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放眼全省、全国乃至全世界而言的,清远不断解放思想、完善思路、打开山门,不断完善基础、优化环境、招商引资,不断参与国内、国际产业竞争和分工合作,经济总量不断做大,整体实力不断提升。有数据表明,从2004年到2008年,清远的GDP从排名全省的16位上升到第12位,人均GDP从第17位上升到第10位,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从第18位上升到第10位。单调的数据鲜活地表明:清远在实现对发达地区赶超中具有惊人的爆发力。相比发达地区发展来说,清远进一步实现了协调发展。第二个层次是对清远辖区而言的。随着由“寒极”变成投资热土,由农业城市实现工业城市嬗变的历史性跨越,清远的南、中、北部地区的发展因为地理位置、自然条件、开放水平等诸多的不同,发展速度也呈现出差异。针对这种情况,清远作出了“三圈四带”的经济布局,并且通过建设分别位于“三圈”中的佛山(清远)产业转移示范园、佛山禅城(清新)产业转移示范园、广东华侨工业园和广东民族工业园等方式,全市南、中、北部呈现出竞相发展、齐头并进的发展格局。就清远各个地区而言,也进一步实现了协调发展。第三个层次是针对富裕和部分贫困人口而言的。这二者的发展不平衡,不仅仅存在于城市,更存在于农村,不仅仅南部地区有,中部和北部地区更甚,其有一定的区域性,也有一定的分散性。为此,清远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自力更生、开发扶贫”的方针,注重贫困村的帮扶规划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规划、短期扶持与稳定脱贫、开发式扶贫与救济式扶贫、扶持发展与提高素质相结合,坚定不移地推进扶贫开发“规划到户责任到人”工作,举全市之力打一场扶贫开发攻坚战。同时,动员全社会力量,积极参与扶贫开发。加强组织领导,落实责任;做好宣传发动,构建“大扶贫”工作格局;整合资源,集中力量实现脱贫;坚持分类指导,不断创新扶贫开发的方式方法,务求实效。通过安居扶贫、就业扶贫、产业化扶贫、贫困村互助资金、“大禹杯”竞赛活动、对口帮扶、移民扶贫、老区建设等,清远扶贫工作不断形成新举措,开创新局面,有效减少了贫困人口。在科学发展、破解区域和城乡发展不平衡方面,清远层层推进,步步为营,非常值得重视和借鉴。科学布局带动全市经济齐头并进为了打造一座新型工业化的生态新城,清远提出打造“绿色经济强市、岭南宜居名城、华南休闲之都”的科学发展总体战略目标。但现实与目标之间的桥梁如何搭建?清远清醒地认识到,当前面临着发展方式转变、环保要求提高、资源成本上涨、各地竞争加剧、人才资源匮乏、扶贫任务艰巨等多方面的挑战。如何破解这一系列的难题?对此,清远进行了一番辩证思考:市委书记陈家记强调,作为后发地区,“好”与“快”同样重要,没有“快”就没有“好”,没有“好”也没有“快”,必须突破“好”与“快”非此即彼的误区,真正认识到科学发展就是“好”与“快”的统一。为了抓住发展机遇,清远根据中央和省委要求,紧密联系本地发展实际,经过反复论证,提出了“三圈四带”的发展思路,通过强化工业经济带动作用,加快绿色农产品基地和生态旅游休闲基地建设,协同推进现代农业和现代服务业发展,基本形成布局合理、支撑有力、生态优良,产业集群、城镇群有机融合的经济发展新格局。“三圈四带”的新构思,是在综合考虑各个区域拥有的自然条件、区位优势等前提下提出的,奠定了清远未来经济发展格局。这也是清远市政府以世界的眼光,跳出清远找坐标,跳出清远谋发展,以国际视野和战略思维考量发展,牢牢把握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趋势,用卓越的智慧用好方方面面的资源,进一步提高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从而为清远科学发展注入新的动力。清远市市长徐萍华介绍说,首先是南部经济圈,包括市区、高新区、清城区、佛冈县以及清新县南部、清西平原。这个经济圈是全市的中心区域,是全市经济发展的主力军,也是主战场,面临的主要任务就是强势快速发展。发展的方向是着力推进产业优化升级,发展高端产业,充分发挥辐射带动作用。其次是中部经济圈,包括英德、阳山和清新北部。这片区域发展的基础较好,资源也比较丰富,发展的方向是重点打造好发展的软硬环境,承接好珠三角产业的梯度转移。再次是北部“三连”经济圈,包括连州、连山和连南。这片区域有两个少数民族自治县,是全省重要的生态保护区,但工业基础比较薄弱。发展的方向主要是以共建民族工业园为载体吸引投资,打造精品产业,同时承担好生态屏障的功能。“四带”就是北江沿岸经济带、清连高速经济带、京珠高速经济带、清佛公路经济带。其中,北江沿岸经济带,结合生态优势、资源优势以及现有的产业优势,着力打造污染少、效益高、结构优为特色的生态工业发展带;清连高速经济带、京珠高速经济带、清佛公路经济带,是标准的公路带经济。通过“三圈四带”经济发展新布局,清远南中北部呈现出竞相发展、齐头并进的发展格局,近年来全市各县(市、区)都实现了两位数以上的增长,其中清新的增速更是位于全省67个山区县之首。创新扶贫思路迈开共同致富步伐通过布局“三圈四带”,在全市范围内实现统筹兼顾,整体协调推进。在想方设法解放生产力,通过发展经济增加社会财富,以工业反哺农业,以城市扶持农村的同时,针对各个地区存在的贫困现象,清远大力实施“靶向疗法”“规划到户,责任到人”的扶贫开发方式,更直接、更精确地配置机关、企事业单位扶贫资源,减少资源消耗,实现定点清除贫困;同时把握重点,采取“一村一策、一户一法”等措施,开展定单位、定人、定点、定责帮扶,重点将干部结对帮扶、产业发展扶持、教育培训安排、危房改造资金直补和保障措施落实到户,因地制宜,有效减少贫困人口。对于扶贫开发,实现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一直都是清远市委、市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市委书记陈家记就多次到帮扶农户家访贫问苦,与村干部及贫困户共谋发展生产、脱贫增收大计。他还分别资助村5000元、3户贫困户各1000元用于发展生产,由村专业合作社负责技术指导,3户贫困户均扩种2亩冬瓜,每户可增收6000元。同时,给予该村安排20万元贫困村互助资金,用于全村贫困互助发展生产。市长徐萍华也多次到村入户,给予3个挂扶贫困户每户1000元的慰问金,资助贫困户曾国平购买新的碾米机头,使其又可以走村串户为村民碾米,大大增加了家庭收入,对其余两户贫困户则鼓励其子女上技工学校,并为其解决学费和生活费。书记和市长的身体力行,起到了极大的示范带头作用,通过实施扶贫开发“规划到户、责任到人”工作,实行干部与贫困户结对帮扶,各帮扶单位和干部积极为贫困户出谋划策,选定切实可行的帮扶项目,增加贫困户收入,加快贫困户脱贫的步伐,取得了极大的成效。到5月止,全市落实挂扶单位867个,干部帮扶31383户,财政投入资金2483.7万元(市财政1000万元,县级财政1483.7万元)。其中市直单位已对接83个,2991户,分别占任务数73.5%、58%;县直单位已对接722个,干部帮扶25133户,分别占任务数的95%、96%。同时,清远精心谋划,创新了扶贫开发“规划到户、责任到人”的思路、机制和方式。抓好“五个突出、五个结合”:突出抓生产发展,注重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突出抓贫困劳动力素质提高,注重与省委“双转移”战略相结合;突出抓产业扶贫,注重与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相结合;突出抓整村推进,注重与对口帮扶工作相结合;突出抓固本强基,注重与“十百千万”干部下基层驻农村相结合。为了解决贫困户发展生产缺乏起步资金的难题,清远市财政每年安排500万元以上用于建立贫困户互助资金组织,循环使用,滚动发展。互助金运作主要有互助资金+专业合作社+贫困户、互助资金+大户(村干部)+贫困户、互助资金+全员股份、互助资金+龙头企业+贫困户、互助资金+龙头企业+整村推进等五种模式。在去年25条试点村的基础上,今年清远再选定20条村开展互助资金工作。同时大胆开拓创新,扩大扶贫资金受益范围,把贫困户互助资金推广到农民专业合作组织,选择5-8个具备条件的专业合作组织,开展贫困户互助资金试点,由专业合作组织利用互助金带动贫困户发展生产,增加收入,确保到2012年,全部被帮扶对象实现稳定脱贫。清远的这一举措得到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省委书记汪洋的肯定,在之前举行的全省“规划到户、责任到人”扶贫开发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他要求推广清远的扶贫开发互助金运作模式。落实《纲要》缩小与珠三角差距如果说谋划“三圈四带”的经济布局和实施“规划到户,责任到人”扶贫开发,是促进清远地区城乡和区域协调发展的有力举措的话,那么把清远置身整个广东来谋划,缩小与珠三角地区的差距就成了题中之义。作为广东省先行先试的纲领性文件,《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的横空出世,也为清远赶超珠三角带来了极大的机遇。《纲要》明确珠三角为“探索科学发展模式试验区”的战略地位,以广东争当改革开放、科学发展排头兵为标杆,以开放的视野、世界的眼光,对珠三角地区新一轮的改革发展进行了部署,多个试验田、先行区、示范区等建设,为促进珠三角地区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转变发展方式、继续推进科学发展;同时《纲要》要求珠三角率先建立更加开放的经济体系,加速粤港澳的一体化进程,全面加强与世界主要经济体的经贸关系,参与国际分工。不管是主动接受珠三角的辐射带动,还是主动参与分工合作,落实《纲要》,对接珠三角,对清远而言都是个千载难逢的机遇。作为最邻近珠三角的地级市,清远境内已基本形成以京广铁路、京珠高速、广清高速等为主骨架的水、陆、空立体交通网络,是连接珠三角与内陆城市的重要枢纽;正在规划和建设中的广乐、二广、佛清从等高速公路,武广铁路客运专线特别是连接清远的珠三角城际轨道将使清远与广州的“同城效应”充分显露。而随着清远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已具备了融入珠三角经济圈的经济基础;另外,清远被省列为重点发展区,将使清远成为承接珠三角辐射带动的重要地区。清远已明确要抢抓新一轮发展机遇,在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分工中明确自己定位,主动对接《纲要》,加快从交通、产业、城市、观念、体制等方面融入珠三角,在更高层次上实现又好又快发展,成为珠三角后花园,珠三角先进制造业配套基地和新兴产业的成长地,成为“绿色经济强市,岭南宜居名城,华南休闲之都”。交通对接。首先,加快高速公路和城际轨道建设,推动广清高速扩建、二广、广乐和佛清从四条高速公路清远段于今年动工建设,汕湛、汕昆高速清远段于“十二五”期间动工建设,争取“十二五”期末,形成总里程1088公里的“五纵三横”高速公路网;加强协调配合,推动延伸至清远的城际轨道今年内动工,缩短与珠三角的时空距离,推进与广州的同城化。其次,加快水路和空港快线建设和完善白云机场清远候机楼服务功能。产业对接。充分发挥紧邻珠三角的区位优势,结合“双转移”工作,依托省示范性产业转移园———佛山(清远)产业转移工业园以及佛山禅城(清新)产业转移工业园、广东华侨经济产业园、广东民族工业园等重点园区,通过科学规划产业布局、完善园区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设施等措施,主动接受珠三角产业转移,进一步做大建材、有色金属、生物制药等产业规模,主动融入珠三角现代产业体系分工配套之中,成为珠三角地区先进制造业的配套基地。城市对接。通过做活山、水、绿、文、人等文章,着力保护和发展良好的生态环境,完善城市功能配套等措施,将清远建设成为珠三角的后花园,成为珠三角地区休闲度假的首选目的地和吸引广州及珠三角地区居民落户清远。
『肆』 清远的地理位置和特点
在广东省的西北部,南接广州、北界湖南、东连韶关、西邻广西,乃“三省通衢”之地,辖英德市、连州市、清新县、佛冈县、阳山县、清城区和连南、连山两个少数民族自治县,是广东省面积最大的地级市。
清远以山地丘陵为主,大龙山、瑶山、云开大山与北江、连江、滃江、潖江在这里交汇,从而孕育出雄奇险陵的高山峡谷,松涛如海的原始森林、纯如深闺的湖泊温泉,以及豪放古朴的瑶、壮民族风情。飞霞风景名胜区、广东第一峰、清新温矿泉、宝晶宫、英西峰林、连州地下河、湟川三峡、三排瑶寨、大旭山瀑布群等等,正是清远风光的代表之作。
清远紧连广州和珠江三角洲,距广州市区仅60公里,广清高速公路、清连一级公路、京珠高速公路、106、107国道贯通全市,距广州新机场才30公里,令清远之旅轻松畅快。这几年,清远作为珠三角的后花园,吸引了大量游客,带动了旅游业大发展,二00二年二月被评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同时被广东省旅游局列入“广东旅游四大美人”之一,现正在创建国家山水园城市,发展潜力巨大。
清远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旅游事业,确定了“着眼大区域、发展大旅游”的发展战略,重新整合包装五条生态旅游热线,推出一系列旅游优惠政策,清远旅游将迎来第二次发展高潮。欢迎广大游客、商客前来旅游观光、投资开发,共同营造这个属于大家的、美丽的珠三角后花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