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下地理知识点朗读
A. 初二下册地理读书笔记怎么写求高人
嘻嘻 带个录音机 把老师的话录下来 嘻嘻
B. 八年级地理读什么 气候 地形还有什么
八年级地理
第一章 辽阔的疆域1、从东西半球看,她位于东半球,从南北半球看,她位于北半球。
2、从大洲大洋位置看,她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的西岸。
3、从纬度位置看,大部分位于属于中纬度地区,属于北温带,南部少部分位于热带,没有寒带。
4、我国陆地领土面积约960万平方千米,居世界第三位,仅次于俄罗斯和加拿大。
5、我国陆上国界线长达20000多千米,相邻的国家有14个。
6、我国大陆海岸线长18000多千米,与我国隔海相望的国家有6个,分别是日本、韩国、菲律宾、文莱、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
7、我国濒临的海洋从北到南依次是渤海,黄海、东海、南海。
8、渤海有我国最大的盐场长芦盐场,东海有我国最大的渔场舟山渔场。
9、全国的行政区域,基本分为省、县、乡三级。
10、我国共有34个省级行政区域,包括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和2个特别行政区。
11、我国总人口为12.95亿,人口特点是人口基数大,人口增长速度快。
12、为了使人口数量的增长,同社会经济发展和资源环境条件相适应,我政府把实行集计划生育作为一项基本国策。
13、我国人口分布不均,东部地区人口密度大,特别是东南沿海更大;西部地区人口密度小。
14、我国人口分界线是黑龙江省黑河市到云南省腾冲市。
15、我国人口最多的河南省,面积最大的新疆省。
16、在我国56个民族中,汉族人口最多,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是壮族。
17、汉族的分布遍布全国各地,以东部和中部最为集中,少数民族的主要分布在西南、西北、东北地区。18 各民放分布具有大杂居,小聚居的特点。
20、我国在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建立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民族乡等。 第二章 中国的自然环境
21、我国西部地形多以山地、高原、盆地为主,东部则以平原和丘陵为主,地势的特征: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状分布。
22、第一阶梯青藏高原雄居西南,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号称世界屋脊。
23、一、二阶梯的分界线是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二、三阶梯的分界线是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
24、四大高原是:黄土高原、内蒙古高原、青藏高原、云贵高原 ;四大盆地是:四川盆地、柴达木盆地、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三大平原是: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
25、黄土高原的特征质地疏松,缺乏植被覆盖的地方水土流失严重,沟壑纵横,内蒙古高原的特征地面平坦,一望无垠,青藏高原的特征冰川广布 ,云贵高原的特征地面崎岖不平。
26、山区常见的自然灾害是崩塌、滑坡、泥石流 。
27、开以利用山区和时候,要特别注意生态环境建设。
28、山区包括山地、崎岖的高原和丘陵,约占全国陆地面积的 2/3 。
29、冬季,我国南北气温差别很大,夏季,大多数地方普遍高温。
30、1月0℃等温线大致沿秦岭——淮河一线分布。
31、冬季最冷的地方是黑龙江漠河 ,夏季最热的地方是新疆吐鲁番 。
32、号称我国“三大火炉”的是重庆、武汉、南京 。
33、划分温度带主要指标是活动积温 。
34、我国从北到南划分为5个温度带是寒温带、中温带、暖温带、亚热带、热带 。还有一个地高天寒、面积广大的 高原 气候区。
35、我国年降水量的总趋势是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
36我国降水最多的地方是台湾的火烧寮 ,降水最少的地方是吐鲁番盆地的托克逊 。
37、一个地方的降水量和蒸发量 对比关系,反映该地气候的湿润程度。
38、干湿地区的划分是依据气候的干湿 程度,我国四个干湿润是 湿润地区、半湿润地区、半干旱地区、干旱地区。
39、我国南北温差大的主要原因是纬度位置,冬季风
40、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分界线是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
42、季风气候的最大优点雨热同期,是但它会带来一些灾害性天气如寒潮、水旱灾害、台风。
43、我国最大的内河流塔里木河 ,河水主要来自于昆龙山、天山的冰雪融水 。外流河如长江,河水主要来自于天然降水。
44、世界上最长,开凿最早的人工河是京杭大运河。
45、黄河发源地巴颜喀拉山,注入渤 海。
46、具有“塞上江南”美称的是宁夏平原 。
47、黄河上中游的分界是河口 ,中下游的分界是孟津。
48、黄河下游河床逐渐抬高,成为“地上河 ”。
49、黄河在流经中游 河段后,产生的泥沙最多,原因是流经的地形是黄土高原。
50、长江发源于唐古拉山山脉,注入东海,它是我国长度 最长、水量 最大、流域面积 最广的河流,有“水能宝库 ”和“黄金水道 ”之称。
C. 求初二有创意的地理课前五分钟
①关注时事,你可以讲一下钓鱼岛问题,
从地理角度分析,比如: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位于我国台湾省基隆市东北约92海里处,
距日本琉球群岛约73海里,但相隔一条深深的海槽(冲绳海槽)从国际惯例来看,世界上海岸相向国家间以海槽划界早有先例。如澳大利亚和印度尼西亚之间1972年划分帝汶海陆架时,即以帝汶海槽划界;1969年国际法院关于欧洲北海大陆架划界的判词中也曾指出:“划定海域界限时,应把构成每一当事国陆地领土的自然延伸人海或海底的大陆架的一部分,尽量给予该国,而不侵占另一当事国的陆地领土自然延伸部分。”冲绳海槽比挪威海槽既宽且水更深,有充分的理由作为东海大陆架的分界。………………
②轻松点的,比如从地形和气候的角度分析新疆伊犁河谷的薰衣草:
新疆远离海洋,深居内陆,四周有高山阻隔,海洋湿气不易进入,形成明显的温带大陆性气候。气温变化大,日照时间长(年日照时间达2500-3500小时),降水量少,空气干燥。但是伊犁河谷气候温和湿润,虽然属于同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确实新疆最湿润的地区,年平均气温10.4℃,年日照时数2870小时。年降水量417.6毫米,山区达600 毫米。
伊犁河谷自然条件优越,农、牧业发展优势显著,农畜产品丰富。天然草场总面积约2000多万公顷,森林面积180万公顷,森林覆盖率6.69%
伊犁地区是由西北-东南走向的北天山山脉与西南-东北向的南天山山脉夹峙形成的西部宽东部窄,西部低东部高,开口向西的三角形区域。伊犁谷地在中国境内东西长360公里,南北最宽处275公里。两大山脉之间由东西向的中天山山脉分割成山、河谷、盆地相间的格局,形成了伊犁河谷、喀什河谷、特克斯河谷、巩乃斯河谷四大谷地。而喀什河、特克斯河、巩乃斯河最终汇成伊犁河,于是伊犁河谷成了伊犁地区最大的河谷。
每年春季湿润的西风气流进入伊犁河谷,由低向高处爬升,气流由暖变冷,在山前地带形成丰富的降水,迎风坡可达到600-800毫米,而西部的河谷平原区的平均降水也在200-350毫米,所以伊犁河谷是新疆最湿润的地区。夏季丰富的降水和春季天山融雪使伊犁河谷不仅水源丰富,而且丰水时间很长。在伊犁河谷的平原地带,河流两岸平整的冲积平原为农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使伊犁河谷享有粮仓之称。伊犁河谷北、东、南三面环山,北面有西北--东南走向的科古琴山、婆罗科努山;南有北东东--南西西走向的哈克他乌山和那拉提山;中部还有乌孙山、阿吾拉勒山等横亘,构成“三山夹两谷”的地貌轮廓。三列山系向东辐合于东部的依连哈比尔尕山汇,使伊犁河谷形成向西开敞的喇叭形谷地,可以大量接受来自大西洋的湿润水汽。因此,伊犁地区降水丰沛,气候湿润,山清水秀,物产富饶,是著名的 “新疆羊”、“伊犁马”的故乡。伊犁现有6个省级自然保护区,其数量约占新疆自然保护区总数的三分之一,这里是开展生态旅游最理想的场所。
我们上课的时候地理老师经常讲钓鱼岛问题,但是是高中,有些东西可能初中没有涉及到,所以在收集资料的时候还是注意下吧。
D. 谁有和高中地理有关的有声读物下载
博物http://www.zcom.com/m/bowu/?i.zcom.com
这个是有来声的
中国自国家地理http://www.zcom.com/m/zhongguoguojiadili/11330/
建议你下载这个软件。
例外BBC的国家地理是全球最权威的。
http://my.hoopchina.com/lisham/blog/4003885.html
望参考。
E. 朗诵的要领是什么
朗诵,就是用清晰、响亮的声音,结合各种语言手段来完善地表达作品思想感情的一种语言艺术。
二、朗诵的作用
1.提高阅读能力,增强艺术鉴赏
2.朗诵可以有效地培养对语言词汇细致入微的体味能力,以及确立口语华语网表述最佳形式的自我鉴别能力。
3.通过朗诵,可以陶冶性情,开阔胸怀,文明言行,增强理解。
三、朗诵的重要性
从字面看,朗,即声音的清晰。响亮;诵,即背诵。朗诵是口语交际的一种重要形式。因此,要想成为口语表述与交际的高手,就不能漠视朗诵。
四、朗诵前的准备。
1.选择朗诵材料。华语网(www.Thn21.com)
选择材料时,首先要注意选择那些语言具有形象性而且适于上口的文章。要根据朗诵的场合和听众的需要,以及朗诵者自己的爱好和实际水平,在众多作品中,选出合适的作品。
2.把握作品的内容
准确地把握作品内容,透彻地理解其内在含义,是作品朗诵重要的前提和基础。要做到正确、深入的理解;深刻。细致的感受;丰富、逼真的想象。
五、朗诵要领:
发音:气息沉、吸气深、吐气稳、下巴掉、笑肌提、牙关开、咽腔张
形体:身体要直,重心要稳,上胸要开,双肩要松,面部自然,精神振奋
形体:沉肩、展胸、降隔、张肋、托腹、送腰、提臀
美声八字;通,实,圆,亮,纯,松,活,柔
六、朗诵和朗读的区别
朗读是用清晰、响亮的声音把文章读出来,以传达文章的思想内容。
朗诵则是用清晰、响亮的声音把文章背出来,以传达文章的思想内容。
可见,朗诵的要求比朗读要高,它要求不看作品,面对观众,除运用声音外,还要借助眼神、手势等体态语帮助表达作品感情,引起听众共鸣。
七、朗诵和演戏的区别
朗育不同于演戏,朗诵常常伴随有手势、姿态等体态语,但朗诵时的姿态或手势不能过多、过火。毕竟,朗诵不同于演戏,演戏时,演员不直接和观众交流,他扮演剧中人物,模仿剧中人物的语言、动作,他只和同台的演员进行交流,而朗诵者直接交流的对象是听众,他主要是通过声音把感情传达给听众,引起听众共鸣,手势、姿态等只不过是帮助表达感情的辅助性工具,不宜过多、过火。
F. 让同学们每天坚持读地理笔记的好处
让同学们每天坚持读地理笔记的好处。使同学们能了解我们国家的大好河山。每个地方的文化和特点。同学们就会积累丰富的地理知识。
G. 谁有读书郎初二上下册生物地理教学资源
初一上册生物第一单元、第一章、第一节、生物的基本特征
生物的基本特征:(1)新陈代谢 (2)生长发育 (3)繁殖
(4)遗传和变异 (5)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应激性)
(6)除病毒等少数种类外,生物都由细胞构成
(7)生物都能适应一定的环境,也能影响环境
第二节、生物学的研究方法
1、科学探究的方法:观察法、实验法、测量法、调查法
2、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交流
第二章、第一节、显微镜的构造和使用
1、显微镜的构造:目镜物镜(放大物象)、粗准焦螺旋(升降镜筒、快、找到像)转换器(调换物像)、细准焦螺旋(升降镜筒、慢、清晰像)、载物台(放置玻片)、通光孔(光线通过)、压片夹(固定玻片)遮光器(调节光线强弱)、反光镜(反射光线、调节光线强弱)
2、显微镜的使用步骤:对光、安放装片、观察、整理和存放
第二节、细胞的结构功能
1、细胞的定义: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2、观察洋葱表皮细胞步骤:擦、滴、撕、展、盖、染、吸
3、观察口腔上皮细胞步骤:擦、滴、刮、涂、盖、染、吸
4、动物细胞的结构: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
5、植物细胞的结构: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液泡(植物有叶绿体)
6、动植物细胞的结构区别:植物细胞有细胞壁、液泡、叶绿体
7、细胞各部分的功能:细胞壁(保护支持)细胞膜(控制物质的进出)
细胞核(内含遗传物质)液泡(内含细胞液)叶绿体(光合作用的场所)
细胞质(流动加速物质交换、内有叶绿体、线粒体等)线粒体(呼吸作用提供能量)
第三节、细胞的分裂分化
1、细胞的分裂和生长使得生物体由小长大;细胞分化使生物体有简单到复杂
2、细胞分裂的结果:细胞数目增多; 细胞分化的结果:形成组织
3、动物体的四大组织:上皮组织(保护分泌)神经组织(产生传到兴奋)肌肉组织(收缩舒张)结缔组织(支持连接营养保护)
4、植物体的五种组织:营养组织、表皮组织、输导组织、机械组织、分生组织
第四节、生物体的结构层次
1、绿色开花植物的六大器官:根、茎、叶、花、果实、种子
2、植物体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
3、动物体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动物体
第三章、第一节、生物圈与栖息地
1、生物圈的范围|大气圈的下层、整个水圈、岩石圈的上层
2、生物圈通常指海平面以上约10千米海平面一下约10千米,但绝大多数生物生活在陆地以上和海洋表面以下各约100米厚的范围内。
3、生物生存的基本条件:阳光、空气、水分、适宜的温度、稳定的营养供给以及生存空间。
第三节、环境对生物的作用
1、影响生物生活的环境因素可分为:非生物因素、生物因素
2、非生物因素包括:阳光、空气、温度水分等
3、生物因素指生物与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既有互助又有斗争。
第三节、生物对环境的适应与作用
1、生物的灭绝是一种自然现象,人类对环境的破坏大大加速了生物灭绝的速度。
2、不同的生物具有不同的适应能力,植物一般生活在0~35℃,大多数动物一般生活在-2~50℃范围内。
3、生物耐受范围最大的是可生存范围,其次是可生长范围、最小是可生殖范围
第二单元第一章、第一节、植物的主要类群
1、植物可分为藻类植物、蕨类植物、种子植物
2、藻类植物:大多生活在水中,大多为单细胞个体,无根茎叶的分化,提供氧气的量多,大气中近90%的氧气由藻类植物提供。
3、蕨类植物:有真正的根茎叶分化,有输导组织,孢子繁殖,适应陆地生活得能力较强,是绿色植被的重要组成部分。
4、种子植物:用种子繁殖,最高等的植物类群,分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
5、裸子植物:种子裸露无果皮包被 被子植物:种子外有果皮包被
第二节、蒸腾作用
1、概念:水分以气态从植物体内散发到体外的过程,叶是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
2、叶片的结构:表皮(分上下表皮,属于保护组织;由表皮细胞和保卫细胞构成表皮细胞无叶绿体,保卫细胞有叶绿体,保卫细胞围成气孔) 叶肉(上是栅栏组织,叶绿体多;下是海绵组织,叶绿体少;栅栏组织海绵组织都属于营养组织) 叶脉(输导和支持,由输导组织和机械组织构成)
3、影响蒸腾作用的因素:光照(强-强)温度(高-强)湿度(大-弱)空气流动(快-强)
4、水分去向:植物吸收的水1~5%用于组成植物体和维持生理过程,其余绝大部分都通过蒸腾作用散失了。
5、蒸腾作用意义:促进植物体吸收水分;促进水和无机盐的运输;有效散热
第三节、光合作用(储存能量)
1、实验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暗处理→叶片部分遮光→酒精脱色(隔水加热)→漂洗→染色→漂洗→观察
2、原料:二氧化碳、水 条件:有光 场所:叶绿体 产物:有机物、氧
3、反应式:二氧化碳+水→有机物(储存能量)+氧气(箭头上写:光能;下写:叶绿体)
第四节、呼吸作用(释放能量)
1、原料: 有机物、氧 条件:有无光均可 场所:任何活细胞 产物:二氧化碳、水
2、反应式:有机物(储存能量)+氧气→二氧化碳+水+能量
第五节、绿色植物的作用
是能量转化器,是空气净化器(能净化空气、杀菌等)、是天然蓄水池,
第二章、第一节、动物的主要类群
1、根据脊柱的有无可分为:脊椎动物(鱼类、鸟类、哺乳类)和无脊椎动物(环节、节肢)
2、环节动物:身体由许多环状体节构成(蚯蚓、沙蚕、水蛭)
3、蚯蚓的呼吸:湿润的体壁 蚯蚓的运动:肌肉和刚毛的配合
4、节肢动物:身体由体节构成,是地球上种类和数量最多、分布最广泛的动物
5、节肢动物分纲|:甲壳纲(虾)多足纲(蜈蚣)蛛形纲(蜘蛛)昆虫纲(蝉)
6、蝗虫的身体结构:P82,自己背
7、鱼类的特点:终生生活在水中,身体梭形、体表大多覆盖鳞片,用鳃呼吸,用鳍游泳,侧线感知水流测定方向,有脊柱,变温动物。
8、鸟类的特点:有喙无齿、前肢成翼,被覆羽毛,身体流线型,双重呼吸(肺、气囊),骨轻便牢固,直肠极短,有脊柱,体温恒定
9、哺乳动物的特点:体表被毛,牙齿分化,食性复杂,大脑发达,胎生哺乳,体内有膈,用肺呼吸,有脊柱,体温恒定
第二节、动物的运动
1、哺乳动物的运动系统组成:骨骼、骨骼肌;其中骨骼由骨和骨连结构成
2、骨连结的形式:不活动的连结、半活动的连结和活动的连结(关节)其中关节是主要形式
3、关节的组成:关节囊、关节腔、关节面;关节面由关节头和关节窝构成,关节面表面有关节软骨,关节腔内有滑液,关节囊内有韧带。
4、骨骼肌由肌腱和肌腹构成
5、熟记屈肘、伸肘、自然下垂、提重物时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的状态
6、一块骨骼肌一般要至少跨过一个关节、附着在两块骨上,运动中关节起支点作用
第三节、动物的行为
1、根据行为的获得途径可分为: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
2、先天性行为是生来就有的,由遗传因素决定的;学习行为是在遗传因素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获得的。一般动物越高等,形态结构越复杂,学习行为越复杂
4、社会行为:营群体生活,行为就有社会性,群体内部往往有明显的组织,成员之间有明确的分工,有些哺乳动物群体内还有明显的等级。
5、群体的信息交流方式:声音、形体姿态、动作、气味
第四节、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促进物质循环,为人类提供食品等,仿生学,生物反应器等
第三章、第一节、病毒
1、形状:球形、杆形、蝌蚪形2、营养方式:异养(寄生)3、繁殖方式:自我复制
4、结构:无细胞结构,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遗传物质构成
5、分类:动物病毒、植物病毒、细菌病毒(噬菌体)
6、与人类关系:有害(患病)有益(疫苗等)
第二节、细菌
1、形状:球菌、杆菌、蝌蚪菌2、营养方式:异养(寄生,腐生)3、繁殖方式:分裂生殖
4、细胞结构:一般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未成形的细胞核
特殊结构有的细菌有鞭毛和荚膜
5、细菌在遇不良环境是会形成休眠结构芽孢,一旦遇适宜环境再形成细菌
6、与人类关系:有益(抗生素,酸奶,甲烷等)有害(患病、食品腐败等)
第三节、真菌
1、形态:有单细胞个体(酵母菌)有多细胞个体(蘑菇、霉菌等),多细胞个体由菌丝构成
2、细胞结构: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有的酵母菌有液泡)
3、营养方式:异养(有寄生有腐生)
4、繁殖方式:孢子生殖(有的酵母菌出芽生殖)
5、与人类关系:有益(食用、酿造,青霉素,农业害虫防治等)有害(患病、食品腐败等)
第四节、细菌真菌的作用
1、促进二氧化碳等物质的循环 2、促进氮循环:固氮作用、固氮微生物P119
第四章、生物的分类
1、分类学之父:林奈-双名法 2、分类依据:生物的形态结构、生活习性
3、分类单位(由大到小):界、门、纲、目、科、属、种
4、分类单位越大,包含生物越多,共同特征越少;分类单位越小,包含生物越少,共同特征越多。初一下册生物第四单元 生物圈中的人(七年级下)
人的由来
1、人类的起源和发展
现代类人猿与人类的关系接近
人类的进化过程:
树上生活
森林古猿
下地生活
直立行走
2、人的生殖
1)概念:产生生殖细胞,繁殖新个体的过程,也是种族延续的过程。
2)分娩
发育:受精卵 胚胎 胎儿 婴儿
营养:胚胎发育初期所需要的营养来自卵黄;胚胎在子宫里的发育所需要的营养通过胎盘从母体获得。
3、青春期
青春期发育:
形态特点:身高、体重迅速增长
大脑
功能特点 心脏 结构、功能完善化
肺功能
第二性征的发育主要受到性激素的调节
青春期形态发育的显著特点是身高和体重迅速增长;
青春期发育的突出特征是性发育和性成熟。
3、青春期的卫生:
1)二、人体的营养
1、食物中的营养物质
1)蛋白质:构成人体细胞的基本物质,为人体的生理活动提供能量;
糖类:人体最重要的供能物质,也是构成细胞的成分;
:供能物质,单位质量释放能量最多;但一般情况下,作为备用的能源物质,贮存在体内;
维生素:不参与构成人体细胞,也不提供能量,含量少,对人体生命活动起调节作用,
维生素A:促进人体正常的发育,增强抵抗能力,维持人的正常视觉。
缺乏时,皮肤粗糙,夜盲症
维生素B1:维持人体正常的新陈代谢和神经系统的正常生理功能。
缺乏时,神经炎,脚气病
维生素C:维持正常的新陈代谢,维持骨骼、肌肉和血管的正常生理作用,增强抵抗力。
缺乏时,坏血病,抵抗力下降
维生素D:促进钙、磷吸收和骨骼发育。
缺乏时,佝偻病(如鸡胸、X形或O形腿等)、骨质疏松症
水:约占体重的60%~70%,细胞的主要组成成分,人体的各种生理活动都离不开水。
无机盐:构成人体组织的重要材料,如:钙、磷(构成骨骼和牙齿)、铁(构成血红蛋白)
2、消化和吸收
1)消化系统的组成
消化道:口腔 咽 食道 胃 小肠 大肠 肛门
消化系统 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等
消化腺:唾液腺、胃腺、肝脏、胰腺、肠腺
分泌消化液,肝脏是人体最大的消化腺,分泌胆汁,参与消化
2)小肠的结构特点:
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
肠壁构造(由内向外):黏膜、黏膜下层、肌肉层、浆膜
小肠适于消化、吸收的特点:1)最长;
2)内表面具有皱襞和小肠绒毛(大大增加了消化和吸收的面积);
3)小肠绒毛内有毛细血管、毛细淋巴管,绒毛壁和毛细血管、毛细淋巴管的管壁都很薄,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这种结构有利于吸收营养物质;
4)有各种消化液。
3)食物的消化:在消化道内将食物分解成为可以吸收的成分的过程。
物理性消化: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和胃、肠的蠕动,将食物磨碎、搅拌,并与消化液混合。
化学性消化:通过各种消化酶的作用,使食物中各种成分分解为可以吸收的营养物质。
唾液淀粉酶 酶(肠液、胰液)
淀粉的消化(口腔、小肠):淀粉 麦芽糖 葡萄糖
酶(胃液、胰液、肠液)
蛋白质的消化(胃、小肠):蛋白质 氨基酸
胆汁(肝脏) 酶(肠液、胰液)
的消化(小肠): 微粒 甘油+酸
4)营养物质的吸收:营养物质通过消化道壁进入循环系统的过程。
消化道各段对营养物质的吸收:
胃:少量的水、酒精(非营养)
小肠(主要的吸收场所):葡萄糖、氨基酸、甘油、酸、大部分水、无机盐和维生素
大部分成分从小肠绒毛的毛细淋巴管( 淋巴管 血液循环)吸收;
其他从小肠绒毛的毛细血管进入血液循环。
大肠:少量水、无机盐和一部分维生素
3、关注合理营养和食品安全
1)合理营养 按时进餐
不偏食、不挑食、不暴饮暴食
均衡摄入五类食物(平衡膳食宝塔)
2)食品安全 蔬菜瓜果必须清洗干净
不吃有毒的食物(馊饭菜、发芽的马铃薯)
买经检疫合格的食品
保持厨房和炊具的干净
三、人体的呼吸
1、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
1)、呼吸道的组成:
呼吸道:鼻腔 咽 喉 气管 支气管
呼吸系统 气体进出肺的通道,清洁、湿润、温暖吸入的气体
肺:气体交换的场所
2)、肺
(1)位置:胸腔内,左右各一
(2)结构:肺泡外面包绕着毛细血管,肺泡和毛细血管的壁都很薄,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适于气体交换。
(3)功能:气体交换
2、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
1)呼吸运动包括吸气和呼气两个动作。
2)人在平静呼吸时,肋间外肌、膈肌、肋骨、胸骨、胸廓和肺的变化:
3)原理:呼吸肌收缩和舒张 胸廓扩大和缩小 肺被动地扩大和回缩 形成压力差
吸气和呼气
4) 体内气体的交换:
(1)原理:气体的扩散作用
二氧化碳
(2)肺泡内的气体交换:血液 肺泡
氧气
氧气
(3)组织里的气体交换:血液 组织细胞
二氧化碳
3、空气的质量与健康
1)空气的质量影响人体健康 大气中的污染物危害人体健康极大
有害物质能引起呼吸系统的疾病
2)了解当地的空气质量 当地空气污染的原因
测算空气中的尘埃粒子
四、人体内物质的运输
1、流动的组织-血液
1)血液的组成和功能
血浆 成分:水、蛋白质、葡萄糖、无机盐等
功能:运载血细胞,运输养料和废物
红细胞
血细胞 白细胞
血小板
血红蛋白:红细胞中含有的一种红色含铁的蛋白质。
特性:在含氧高的地方与氧结合,在含氧低的地方与氧分离
血液的功能:运输、防御保护、调节体温
2、血流的管道—血管
1)血管的种类、结构与功能
3、输送血液的泵-心脏
1)心脏的结构和功能:位于胸腔中部,偏左下方
由心肌构成
有四个腔:左心室 主动脉
右心房 上、下腔静脉
右心室 肺动脉
左心房 肺静脉
瓣膜:房室瓣(位于心房和心室之间,只朝向心室开) 保证血液按一定的方向流动
动脉瓣(位于心室与动脉之间,只朝向动脉开)
心脏的功能:血液循环的动力器官
**:心房、心室与瓣膜的活动关系:
血液循环
(1)血液循环的概念和途径:
概念:血液在心脏和全部血管所组成的管道中进行的循环流动。
分为体循环和肺循环:
体循环:左心室 主动脉 各级动脉 身体各处 各级静脉 上、下腔静脉 右心房
毛细血管
----------------------------------------------------------------------------------------------------------------------
肺循环:左心房 肺静脉 肺部的毛细血管 肺动脉 右心室
(2)的初步护理:
毛细血管:血液呈红色,自然止血,应消毒;
动脉:血色鲜红,血流猛急,在受伤动脉近心端进行止血;
静脉:血色暗红,血流缓和,在受伤静脉远心端进行止血。
4输血与血量
1) 血型的发现:1900年,兰德斯坦纳发现了ABO血型
2)血量:占体重的7~8%
3)输血:血型:A型、B型、AB型、O型
输血:以输同型血为原则
人体内废物的排出
1、尿的形成与排出
1)概念:体内物质分解时产生的二氧化碳、尿素和多余的水分等废物排出体外的过程。
途径:1)皮肤:以汗液的形式排出水、无机盐、尿素
2)呼吸系统:以气体的形式排出二氧化碳、水
3)泌尿系统:以尿液的形式排出水、无机盐、尿素
2)泌尿系统的组成
肾脏:形成尿的场所
输尿管
膀胱 排尿的通道,膀胱有贮尿的作用
尿道
3)肾单位的结构与功能
肾小球:由入球小动脉分出的数十条毛细血管弯曲盘绕而成,另一端汇集成出球小动脉
肾单位 肾小囊:肾小管的盲端膨大部分凹陷而成,囊壁分内、外两层,内层紧贴肾小球,外层与肾小管相连
肾小管:肾小囊内外两层之间的囊腔与肾小管相通
4)尿的形成
(1)肾小球的滤过作用:
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以外的血浆成分都可以滤过,形成原尿
(2)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对人体有用的物质,包括大部分水、全部葡萄糖和部分无机盐
(3)肾小管的分泌作用:肾小管上皮细胞分泌氨等物质,形成尿液
**区别:血液、血浆、原尿和尿液
2、人粪尿的处理
1)人粪尿的价值:作为农家肥。特点是:肥源广、养分全、肥效持久、能改良土壤。
2)人粪尿的无害化处理 方法: 建沼气池
高温堆肥
建生态厕所
作用:杀死各种病菌、虫卵,分解有机物和其他有害物质。
六 、人类生命活动的调节
人体堆外界环境的感知
1)人的视觉和听觉
(1)眼球的结构与功能
外膜 角膜:外膜的前部,无色透明,可透光
巩膜:白色,保护眼球内部的作用
虹膜:中膜的前部,有颜色,中央是瞳孔,通光
眼球壁 中膜 睫状体:虹膜稍后部,内有平滑肌,能收缩舒张,调节晶状体的曲度
脉络膜:占中膜2/3的后部,有血管(营养眼球)、色素细胞(遮光并使眼球内部形成“暗室”)
内膜:视网膜,内有大量感光细胞
房水
内容物 晶状体:双凸镜,依靠韧带与睫状体相连
玻璃体
附属结构:眼肌、眼睑、睫毛、结膜、泪器(泪腺、泪点、鼻泪管)
(2)视觉的形成:
经折光 沿着视神经传导
外界光线 在视网膜上成像 产生神经冲动 视觉中枢(形成视觉)
(3)眼的卫生保健:
近视:由于眼球前后径过长,或晶状体曲度过大,物像落在视网膜的前方
矫正:戴凹透镜
远视:由于眼球前后径过短,或晶状体曲度过小,物像落在视网膜的后方
矫正:戴凸透镜
沙眼:由沙眼衣原体感染眼睑内面的结膜
耳的结构和功能:
外耳 耳郭 收集、传导声波
外耳道
鼓膜:接受声波,产生振动
(1)中耳 鼓室:有咽鼓管与咽部相通,保持鼓膜内外大气压的平衡
听小骨:三块,将鼓膜的振动传导至内耳
半规管
内耳 前庭
耳蜗:内有听觉感受器,能接受刺激产生神经冲动
(2)听觉的形成
沿外耳道 沿着听小 沿着与听觉
声波 鼓膜 产生振动 耳蜗 产生神经冲动 听觉中枢 骨传导 有关的神经 (形成听觉)
2、神经系统的组成
1)神经系统的组成 中枢神经系统:脑、脊髓
周围神经系统:脑神经、脊神经
2)神经元的结构、功能:
(1)结构 细胞体
突起 轴突:一条,长而分支少
树突:数条,短而呈树状分枝
轴突 集结成束,上结缔组织膜
髓鞘 神经纤维(末端的细小分支为神经末梢) 神经
(2)功能:感受刺激,产生兴奋,传导兴奋(兴奋是以神经冲动的形式传导的)
**区别 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脑和脊髓
神经中枢:在中枢神经系统的灰质里,功能相同的神经元细胞体汇集在一起,调节人的某一项相应的生理活动,叫神经中枢。
3、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
反射的概念:动物(包括人)通过神经系统,对外界或内部的各种刺激所产生的有规律的反应反**区别于:应激性
射弧的概念:参与反射的神经结构
组成: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书P81)
膝跳反射的过程:扣击部位:膝盖下位的韧带
现象:小腿突然跳起
感受器:股四头肌及肌腱内的感觉神经末梢
神经中枢:位于脊髓灰质中
效应器:(下肢的)股四头肌及其内的运动神经末梢
3)反射的类型 简单的反射
复杂的反射
激素调节
1)、人体主要内分泌腺的位置和名称:
垂体、甲状腺、胰岛、肾上腺、性腺、胸腺
2)、激素:由内分泌的腺细胞所分泌的、对身体有特殊作用的化学物质。
3)、垂体:分泌生长激素、促甲状腺激素、促性腺激素,可以调节其他内分泌腺的活动。
4)、生长激素、甲状腺激素、胰岛素:
5)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的关系:人体的生命活动的调节主要受到神经系统的调节,但也受到激素的调节
7、人类活动队生物圈的影响
分析人类活动破坏生态环境的实例
人类活动改善生态环境-“三北”防护林
人类活动破坏生态环境 森林遭到严重滥伐
沙尘暴危害严重
大量捕杀野生动物
何时还太湖清澈秀美的原貌
环境污染: 概念:指人们在生产或者生活中排放的有害物质,对环境的影响
酸雨对生物的影响
类型 大气污染 温室效应和臭氧破坏
水污染:太湖水出现水花
固体废弃物污染:废旧电池对生物的影响
土壤污染:白色垃圾、工业废渣
噪音污染
拟定保护生态环境的计划
H. 急急急!求高中地理历史政治的知识点,内容朗诵,注意!是可以下载听的音频,我要全册!
我有的,亲,你是哪个省的?
你如果找不到,你可以到淘宝买
I. 八年级地理怎样背
大量需要记忆的东西总是让考生头痛,下面的几种记忆方法也许会对考生有帮助。特征记忆法对于内容相似的知识,通过细致地观察和全面地比较后,找出所要记忆内容中特别容易记住的特征。回忆记忆法将学过的内容,经常地、及时地尝试回忆,在回忆过程中加强记忆。形象记忆法对于较抽象的内容,可用图、表等形象地描绘出来。讨论记忆法在学习过程中有不够理解的地方,不妨先按照自己的意见与同学讨论,在讨论过程中正确的东西就比较容易记住。诀记忆法将记忆内容编写成口诀或歌谣,是一种变枯燥为趣味的记忆方法。练习记忆法一些可以通过动手来记忆的内容可以自己亲自练习、检测、实验,增强记忆效果。骨架记忆法先记住大体轮廓,然后逐渐记住每一细节,由粗到细进行记忆。对比记忆法在记忆相类似的事物时,可将两种事物进行对比,找出异同。归类记忆法把要记忆的内容列出提纲,分门别类整理归纳,然后进行记忆。重点记忆法记住整个内容中的公式、定理、结论、基本概念、重要句子等重点,作为记忆的“链条”来联系全部内容。理解记忆法只有深刻理解了的知识才能牢固地记住它。推理记忆法利用一事物引出接近的事物或引出有因果关系的事物来记忆。网络记忆法如能把所学的各知识点连成线,组成面,编成网的话,那么各部分知识之间的联系也就清晰可见了。不过学习没有捷径,一些所谓的捷径往往会使你走很多的弯路,所以还是要靠自己的去努力!怎样提升记忆力?经常有同学抱怨自己记忆力不好,刚学过的东西过目就忘,读书效率低,其实这多是学习方法不当而导致的。一些同学对今天要看什么书、要完成什么任务,心中没有一个底,信马由缰,结果当然可想而知。曾有人作过这样一个试验:要求两个班的同学回答一个非常简单的问题:学校教学楼的阶梯有多少个台阶?甲、乙两个班的同学上、下课都是经过同样的阶梯,甲班的同学由于没有事先布置任务,结果没有一个同学回答上来;乙班的同学由于布置了这个任务,100%回答正确。这个试验给了我们很大的启示,那就是学习要有明确的目标。所谓目标学习法,就是在学习过程中要有明确的目标和具体的学习任务。以语文学习为例,我们可以把每篇课文的学习任务目标化、具体化或者量化,分几个单元时间分别完成。 不妨这样一试。在第一单元时间,专门学习课文中的标点符号,弄清楚各标点在课文中的作用和用法。不懂的地方通过问老师或查资料,在短时间内突破标点符号这个知识点。第二单元时间,目标定在掌握课文中生字的读音、笔划、形体结构等。第三单元时间,专门划出词语、精美的句子和成语,理解其含义,字词的来源,这样既巩固了知识,又扩大了知识面。第四单元时间可分析文章结构,归纳段落与全文的中心,学会分析与概括的思维方法。 第五单元时间用来大声朗读课文和背诵课文。这样,一篇课文的知识就被各个击破,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这种目标教学法同样适合于其他学科的学习。下面我向您介绍一下我在背诵的时候的一些经验,您可以参考我首先把课文分成好多小段,一个小段就是一个语意群,或是一个完整的事件,总之是按照您所熟悉的方法分,不必拘泥于形式。然后就是将这些小段逐个突破。每一段先明了它的整体意思,然后逐句背诵。就是看一眼句子,再出声把它背着说出来。每句都完成了以后,就试着把整段出声背着说出来。再对照原文,看有没有错误的地方。每一段都这样背完以后就可试着把整篇文章背着说一遍,过程同背一段的是一样的。如果一篇文章太长,就可以考虑把它先分成几大块,把每块都当成上面所说的一整篇文章来对待。以上只是以背诵课文为例为您介绍了我的背诵方法,其实好的方法有很多,每种方法都适合于不同的人,您需要借鉴别人的方法,更需要找到最适合您的方法。同时请记住一点记忆力是需要不断的锻炼的,只要您坚持背诵,记忆力就会越来越好。
采纳吧,打字很辛苦
J. 与朱元思书 朗读节奏
与朱元思书
吴均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专许里,奇山异水,天下属\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