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地理信息 » 地理信息数据采集处理

地理信息数据采集处理

发布时间: 2021-02-18 05:30:22

地理信息系统的数据如何采集

主要有三种途径
一种是数字化,就是把野外测量好的数据或者地图数字化后版的数据利权用手工输入的办法录入,是现在精确度最高的建库方法
第二种是从老MIS系统挂接,但这只限于属性数据
第三种是通过遥感影像,这是最廉价最高效的采集方式,但是由于现在地物识别技术有待发展,所以准确度有限,比如管线地理信息系统,里面的水管啊,气管啊就不能有遥感来实现入库

㈡ 地理信息数据处理员是什么工作,请指教

地理信息数据处理员,每天打交道的都是矢量数据、栅格数据,都是一些软件操作处理(CAD、ArcGIS...),属于技巧性工作不是技术性工作。具体前途嘛,个人认为一般。经过经验积累可以向管理型人才转型。

㈢ 二维地理信息系统用什么采集数据信息系统

地图数据
测量数据
遥感数据
GPS数据等

㈣ 地理信息系统有哪些采集数据的方式

应该说主要有几种途径,一是对原始纸质数据、电子数据(表格、图形文件、遥感影像、航片等)的矢量化,二是利用卫星、飞机、各种采集仪器(全站仪、GPS数据采集车等)直接采集数字化的数据。

㈤ 基于ArcGis的基础地理信息数据采集处理方法研究

1 引言

为专题或应用型GIS(如电力GIS、电信GIS和城市网格化管理系统等)采集数据是目前测绘技术应用的主要领域。与GIS数据采集最密切的测绘技术是数字化测图技术,它们的最大区别是,前者在采集地理实体几何数据的同时,还要调查其属性信息。 另外,为了保证采集数据的可靠性和完整性,为GIS采集的数据必须经过检验和进一步的处理才能进入GIS,一方面地理实体的空间位置、几何形状和一些属性信息等需要参照地理底图才能检验其正确性,例如某些地理实体与周围地理要素的相对位置关系是否正确等;另一方面有些地理实体的几何图形和属性信息需要参照地理底图才能确定,例如一些地理实体的几何图形需要参照周围地理要素才能绘制完整,有些地理实体的位置描述等不便编码的属性信息需要参照地理底图才能较好地确定;有些地理信息则需要直接从地理底图上采集。可见,GIS数据采集是一项远比数字化测图技术复杂的工作,因此,根据专题或应用型GIS的特点和要求,研究其数据采集技术具有重要的意义。

目前,为电力GIS、电信GIS和城市网格化管理系统等GIS采集数据最常用的方法是,用全站仪或GPS采集地理实体的空间数据,同时填写地理实体的属性信息表,这种方法速度慢且容易出错,所以工作效率低下。另外,考虑到AUTO CAD具有较强的图形绘制和编辑功能,目前大部分数字化测图内业处理工作都是在基于AUTO CAD开发的软件下进行的,本文参照数字化测图技术提出了基于AUTO CAD数字化采集GIS数据的方法。其工作流程如表1所示:

表1:基于AUTO CAD数字化采集GIS数据的工作流程

第一步
外业采集数据
外业采集

第二步
数据转入AUTO CAD

内业处理

第三步
检查与处理数据

第四步
数据转出AUTO CAD

该方法需要解决以下3个问题:一是地理实体属性信息的编码,二是实体信息在AUTO CAD图形数据库中的存放方法,三是数据从AUTO CAD转入GIS的方法。

2 属性编码

地理实体的属性信息是用来描述地理实体的属性(如名称、质量、数量和等级等)特征的信息[1],这些属性信息可以分为数字的(如描述实体各种数量属性的面积、长度等)和文字的(如实体的名称、性质等),其中文字的属性信息又可分为可编码的(如实体的性质和质量)与不可编码的(如宗地的四至等实体的位置描述信息),在文字形式的属性信息中,可编码的属性信息占大多数。

在为GIS采集数据时,为了避免填写实体属性信息调查表,便于进行数字化调查,需要把实体可编码的属性信息进行编码(不可编码的属性信息可在内业处理时参照地理底图和已调查的属性信息确定),这也是GIS管理地理信息的要求。编码的实质就是把文字形式的属性信息转换成数字编码(代码)以便于计算机处理,也是GIS定性查询信息的主要依据和手段[1]。

本文以城市部件调查为例介绍实体属性信息编码的方法。属性编码除了遵循“科学性、唯一性、完整性、可扩充性、适用性和规范性”等一般的原则外,应该尽可能减少代码的位数,以便于记忆和外业使用。例如,城市部件的归属或管理部门可参照表1进行编码。

表2 城市部件归属部门代码表

序号
单位类别
大类
单位编码
专业部门名称

1
行政机关
1
01
城管大队




2
事业单位
2
01
园林绿化局




3
企业单位
3
01
自来水公司




为了节省计算机空间,有时可将两个属性联合起来进行编码,用一位数字表示两个属性。例如,部件的状态和现势性是指现状使用情况,分完好、破损、占用、丢失四种情况填写。现势性则是指部件在使用还是废弃了,可参照下表编制代码。

表3 部件现势性与状态代码表

现势性
状态
编码
颜色

在用
完好
1
红色

在用
破损
2
黄色

在用
丢失
4
青色

在用
占用
6
紫色

作废
破损
3
绿色

作废
丢失
5
蓝色

作废
占用
7
白色

作废
完好
8
灰色

外业调查时在测量部件位置的同时,可用如下代码格式确定其属性信息

㈥ 地理信息系统功能的数据采集与编辑

数据采集与编辑是GIS的基本功能,主要用于获取数据,保证地理信息系统数据库中的数专据在内容属与空间上的完整性、数值逻辑一致性与正确性等。
可用于地理信息系统数据采集的方法与技术很多。大多数GIS的地理数据来源于纸质地图,常用的方法是数字化扫描,如手扶跟踪数字化仪。随着技术的发展,信息共享与自动化数据输入成为地理信息系统研究的重要内容。自动化扫描输入与遥感数据集成最为人们所关注。随着扫描技术的应用与改进,实现扫描数据的自动化编辑与处理仍是地理信息系统数据获取研究的主要技术关键。交互式地图识别是自动化扫描输入方法的一种较为现实的途径。
遥感数据集成是另外一种新型数据采集方式。遥感数据已经成为GIS的重要数据来源,与地图数据不同的是,遥感数据输入到GIS较为容易,但如果通过对遥感图像的解释来采集和编译地理信息则是一件较为困难的事情。因此,GIS中开始大量融入图像处理技术,许多成熟的GIS产品(如MAPGIS)中都具有功能齐全的图像处理子系统。
地理数据采集的另一项主要技术进展是GPS技术在测绘中的应用。GPS可以准确、快速地确定人或物在地球表面的位置,因此,可以利用GPS辅助原始地理信息的采集。

㈦ 请问:我是学地理信息数据采集与处理的,大专学历,干测绘工作8年,已经评的助工,什么时候可以评工程师

国家规定,助理工程师满四年就可申请评任工程师。但必须通过相应的英语考试和计算机考试,还必须有学术论文等相应技术文章才够资格。

㈧ GPS在数据采集中的应用和处理参考文献

GPS在空间数据获取中的作用
GPS(globalpositioningsystem)是美国第二代卫星导航定位系统(第一代卫星导航系统是美国的子午卫星导航系统,即多普勒定位系统),它是以卫星为基础的无线电测时定位导航系统,可为航空、航天、陆地、海洋等方面的用户提供不同精度的在线或离线的空间定位数据。
空间信息系统(spatialinformationsystem,简称SIS)的根本任务,是采集、存贮、管理、分析和应用空间数据,其中空间定位数据是基础。而GPS正具有提供空间定位数据的功能。主要用于实时、快速地提供目标,包括各类传感器和运载平台(车、船、飞机、卫星等)的空间位置。
SIS(或GIS)中存贮和管理的信息,是能进行空间定位且反映分布特征的地理信息,各种地理目标(对象)的质量和数量特征信息是加载在目标的空间位置信息上的,而且地理信息无时无刻都在发生变化,因此,GIS中的地理信息的现势性和精确性就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GPS就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方法之一,即直接采用GPS方法对SIS中的数据进行更新,这是一种较实用、简便、快速和低廉的空间数据更新方法。
已于前述(第五章),遥感(RS)是SIS的重要数据源,也是SIS数据更新的重要手段。而RS中的目标定位一直依赖于地面控制点,如果要实时地实现无地面控制的遥感目标定位,就需要将遥感影像获取瞬间的空间位置(X,y,Z)和传感器姿态(p,<u,x)用GPS/INS(惯性定位系统)方法记录下来。对于中低精度定位,采用伪距法;而对于高精度定位,则要采用相位差分法。这也是GPS在空间数据获取中的应用。
GPS的构成
GPS由三大部分构成,即空间卫星部分、地面监控部分和用户接收机部分。
一、空间卫星部分
如图6.1所示,GPS由24颗卫星组成,其中有3颗备用卫星,这就是21+3模式,它们分布在6个轨道面上,每个相邻轨道的升交点赤经相差60’,轨道倾角i=55’,轨道形状近似圆形,卫星距地面高度约20200km,运行周期了’11h58~,每天运行两周多一点。卫星分布能保证地面上任何位置和任何时间都可观测到4颗以上的星,最多可观测到11颗星。这就提供了在时间上连续的全球导航能力。
卫星发播两个载波信号,L1’1575.42MHz,L2=1227.60 MHz。在载波Ll上调制有两种测距码及每秒50比特的航导电文,码频率为1.023MHz的伪随机噪声码称为粗码(C/A码);另一种为精密测距码称为精码(P码),它是码频率为10.23MHz的伪随机

㈨ 什么是地理信息系统的空间数据采集与处理

空间数据的采集可以通过:实地调查,测量,现有地图,航空影像,遥感影像图专片以及过去的资料获取属。
处理手段主要有:误差修正(设定容许值,连接接点,重建拓扑关系)边界匹配,数据格式的转换,投影变化,坐标变换,图像纠正,图象解译,精度评价。这些是主要流程

㈩ GIS数据处理的前途必须学会的技术

就业前景最好的朝阳专业——地理信息系统

经典学科 悠久历史
地理信息系统脱胎于经典的地理学专业,如今已是一个集空间卫星遥测、遥感、空位技术,地面自动化测量技术,计算机图形图像信息处理技术与地球科学完美结合于一体的现代高新科学技术体系。
地理信息系统一直是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重要基础性的手段和技术方法体系。在原始社会,我们的祖先将当地的地形做成类似今天的河盘的模型,用来指导他们的狩猎,农业社会洪水泛滥后土地的再划分形成了地理信息系统雏形,工业社会则更把土地和不动产的精准管理交给了地理信息系统;现代管理信息社会中,地理信息系统作为信息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渗透到国家经济建设,国防建设,国防事业,任命生活的方方面面,成为不可或缺的专业。
北京林业大学自上世纪五十年代初建校就开设立测量学的课程,并紧随时代科技发展的步伐相继开设了航空摄影测量,遥感,GIS GPS 等课程,招收了博士,硕士研究生和访问学者,2002年设置了地理信息系统本科专业,2003年获准招收了地图学与地理系统硕士生,2004年获准林业装备工程博士点授予权,可在三个一级学科中培养博士后流动人员。

全新的课程 精良的装备
本专业关注国内外GIS 学术和技术前沿,开设基础性,前沿性,能力性培养课程,把学生的就业与发展看成是最大的事情,除开设一般数、理、外、地学课程外、测重在测量学、GPS、GIS、遥感等方面打好专业基础,通过北京市、教育部、国家林业局重点开放实验室的先进设备,指导学生具备良好的地理数据的采集的能力、图形图像的数据处理能力、地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分析的能力。另外长期坚持用中科院遥感所、地理所、林科院资信所、测科院GIS所、RS所、GPS所联合办学,资源共享,优势互补。

成熟的师资 丰硕的成果
尽管地理信息系统在北林是全新的专业(任何高校招生不超过七届),但北林大在地理信息系统的教学和科学研究中一直处于带头地位。师资队伍平均年龄40岁,80%具有博士后经历和博士学位,100%为教授或副教授。近年来坚持国家863计划,中国生态环境重大计划,国家生态科学基金,968等项目十余项,科研经费达1000余万元,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等省部级奖励七项。

多源的就业 美好的前景
2004年英国自然杂志发表文章称纳米技术、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生物技术将是新世纪最有统治力的技术,因此,选择地理信息技术就是选择时修,就是选择IT。毕业生除大半考取研究生外,其余可以在国土资源、房地产管理、农业、林业、水利、交通、解放军、武警、公安、石油、矿业、地质、防火、信息测绘等设计、研究、生产、规划、教学部门找到待遇不错的职业。近两年,国家信息化发展的战略把地理信息系统专业人才的需求推向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因此,每一个献身地信专业的年轻人都会把个人理想建立于国家事业的基础上,选择你热爱的,热爱你选择的。有人估计,中国地理信息系统人才的饱和要到2005年之后,这对你来说还不够吗?

热点内容
鹿特丹港国家地理 发布:2021-03-15 14:26:00 浏览:571
地理八年级主要的气候类型 发布:2021-03-15 14:24:09 浏览:219
戴旭龙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发布:2021-03-15 14:19:37 浏览:408
地理因素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发布:2021-03-15 14:18:30 浏览: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发布:2021-03-15 14:16:36 浏览:425
工地质检具体干些什么 发布:2021-03-15 14:15:00 浏览:4
东南大学工程地质考试卷 发布:2021-03-15 14:13:41 浏览:840
中国地质大学自动取票机 发布:2021-03-15 14:13:15 浏览:779
曾文武汉地质大学 发布:2021-03-15 14:11:33 浏览:563
中国冶金地质总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网 发布:2021-03-15 14:10:10 浏览: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