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信息反编码
1. 数据的几何校正与地理编码
精确的几何位置和地理编码是地面定位和制图的基础。针对几何畸变及其校正的复杂性(郭小方,1998;郭小方和王润生,2000),一些新型传感器均采用机上记录的GPS数据建立空间拓扑关系,生成IGM(Input Geometry)文件。该文件包含两个波段,主要用于记录和存储地图信息,其中一个波段记录纬度信息,另一个记录经度信息。根据应用最终图件的要求,在IGM的基础上生成最后输出产品的GLT(Geographic Look⁃up Table)文件,利用该GLT文件逐航带进行几何校正和进行地理编码。
GLT文件其实质就是地理校正产品。在GLT图像中正值表示该处像元位置精确,负值表示该处位置是利用最近领域方法插值或抽样而成。利用GLT文件可以解决在地面控制点难以选择地区如大沙漠、戈壁滩以及植被覆盖区的几何校正以及地理精确编码的问题,同时也是航空与航天遥感数据几何校正与地理编码的发展的一种趋势,并已经运用到如MODIS数据、ASTER数据、SeaWIFS数据以及航空数据如HyMap、AVIRIS、CASI等传感器。
在东天山数据处理中,前期主要是利用GLT文件进行几何校正。由于没有设地面基站GPS,难以进行差分处理,定位精度差,条带间错位明显,所校正的数据难以满足1:5万地质制图以及应用需要。通过仔细深入分析GLT校正的数据所存在的问题,有目的地有选择性地对每一航带进行人机交互式处理,再次进行镶嵌和进一步的利用1:5万地图进行校正,提高和改善图像的几何精度,满足制图的需要。
4.3.2.1 基于机上GPS数据的几何校正
本次共获取了东天山3180km2的数据,计24航带。澳大利亚HyVista公司提供了机上GPS数据、每扫描行的参数文件以及IGM文件、GLT文件等,具体见表4-3-1。
表4-3-1 导航及几何纠正的文件列表
表4-3-2 飞行平台姿态参数记录表(*·log)
分别利用澳方提供的GLT文件对该区24航带进行校正。由于航带是斜飞,利用ENVI 3.5软件根据IGM文件生成的GLT文件对影像进行校正后,航带间难以拼接,出现过度重叠。在与澳方协商后,重新由澳方对GLT文件进行了改进。从IGM文件能够生成不同要求的地理校正产品GLT文件,但由于所提供的GLT文件像元分辨率大小不一致,必须分别对24航带进行抽样或插值处理,这增加了后续处理的工作量。
分别利用澳方提供的修改后GLT文件对该区24航带进行校正。GLT图像文件分别记录每一像元点的地理信息,对于每一航带,分别利用GLT图像文件逐像元对数据进行几何校正。从图4-3-6可见,错位的构造、公路和岩层等均被校正到地物原有状态。
4.3.2.2 航带间的校正
采用机上IMU记录数据所生成IGM再到GLT文件对数据进行校正,所产生的几何误差较大,初步估计可达30像元,一般在10~20像元内(杨凯,2003),航带间同一地物错位或位置变形,究其主要原因是由于本次飞行没有设GPS地面基站,机上GPS数据的精确度达不到1:5万应用要求。
图4-3-6 利用GPS的GLT图像文件对数据进行校正
仔细研究航带间的错位,发现部分存在系统的平移现象,但绝大多数无规律的位置变形,需要进一步地逐航带进行校正,以便于航带间的镶嵌。在利用GLT文件校正的基础之上,利用图像对图像的方法对每一分区从中间航带开始,选择相同地物地面点逐航带进行配准,以改善或尽可能地消除错位和位置的形变,利用数据制图的需要。图4-3-6是校正前后的效果图,在1:5万制图要求的误差范围内,错位现象得以纠正。
4.3.2.3 匀光处理
航空飞行中由于飞行方向的差异,地形的阴影、太阳光照度以及地物的方向反射特性等因素的影响,造成不同航带间对比度和亮度变化,航带间明暗不一,拼接缝明显(图4-3-7(a)),影响图像的美观与后期制图。在镶嵌中需对不同航带图像进行匀光处理,使不同航带间亮度、反差与色别统一,过渡自然。
图像间的亮度差异一般存在4种方式:①亮度变化是椭圆形的,向四边变暗的程度呈不均匀地弥散于图像中;②中央亮,向四周均匀变暗;③图像亮度的变化从一边到对边是逐渐变化的;④中央特别亮,向四周不均匀变暗。该区数据多数属于第三种方式。在保留图像数据整体灰度特征、纹理特征的基础上,通过选择与之匹配的模型,用自动或手工方式进行灰阶调整达到匀光的效果。在调整过程中,使模型模拟变化与图像变化的趋势最好地匹配,充分达到色度与色别过渡自然,地物走向一致,延伸自然,图像美观(图4-3-7(b))。
图4-3-7 6个航带镶嵌匀光前后图像对比
4.3.2.4 图像地理编码与制图
在消除航带间位置变形与错位、分区镶嵌与匀光的基础上,采用1:50000比例尺地形图对数据进行校正和进行地理编码,统一把图像纠正到1:50000比例尺地图的坐标系统中。为减少人工计算控制点所带来的误差,增加图像地理编码的准确度,提高配准的精度,将该试验区涉及的1:50000比例尺地形图进行扫描,校正后拼接,生成全区的数值化地形图,然后采用图像对图像的方式,选择同名点地物对镶嵌后的影像图进行几何精校正和地理编码。
在此基础上,分别对影像图按1:50000比例尺制作,添加注记、进行影像的修饰与整理。
2. 地理信息系统 多边形的链式编码
首先是 像元来 即 3 1
然后是下一个 像元和自这个像元的位置关系 可以是 顺时针 也可以是逆时针
顺时针3 1 +方向 7 1 7 1 7 1 7 1 3 3 1 0 2 4 4 5 5 4 5 6
逆时针3 1 +方向 2 1 0 1 1 0 0 6 4 4 6 0 7 7 5 3 5 3 5 3
3. 请问深圳市居住证一般要怎么办理房屋地理信息编码要怎么查
申办《深圳市居住证》还应当按如下规定提交文件资料:
(一)以从业提出申内请的,提交容合法注册单位提供的就业证明或者申请人所投资的经济组织的工商登记注册证明;
(二)以拥有物业提出申请的,提交申请人所居住房屋的《房地产权证》或者其他产权证明资料;
(三)以人才、海外人才身份申请居住证的,提交市政府有关部门出具的证明材料。经审核符合条件的分别发给人才类居住证、海外人才类居住证;
(四)以创业或者文化艺术创作提出申请的,提交市政府有关部门出具的项目确认材料;
(五)以学习提出申请的,提交办学机构出具的学习证明;
(六)市政府规定应当提交的其他资料。
房屋地理信息编码查询你可以拨打160 他会自动转入人工服务 你报房屋的具体位置就可以 然后让他们把短信发给你就行了。
4. 在地理信息系统中,什么是地理编码(Geocoding)和地址匹配
地理编码(Geocoding)又称地址匹配(address-matching),指建立地理位置坐标与给定地址一致性的过程内。也是指在地图上容找到并标明每条地址所对应的位置。地理编码是GIS中比较重要的一个功能。
地址匹配,或地理编码,就是一个通过地址中某路段的起始,终了位置,并同时考虑到单双号因素,以确定地理位置的过程.
一个大型的政府GIS要求能够将任何数据移植到空间坐标系中,这个过程包括对数据的准确分类和注册,以及使所有的数据能够与一个空间坐标系建立关联;从而保证数据库中的每一个对象被准确无误地叠加在地图上,建立空间信息与非空间信息之间的联系。因此,地理编码在城市空间定位和分析领域内具有非常广泛的应用,如满足城市规划建设以、公安部门119、110报警系统等基于位置的服务要求。
参考:卢毅敏 面向电子政务的地理信息系统研究
5. 地理信息系统
在农用地分等中需要对地块(图斑)进行空间定位、面积测算、类型调查以及权属确认等,图件是辅助农用地分等最重要的技术手段,这些图件包括土壤图、地形图、土地利用现状图、坡度图等。这些图件如果采用手工方式绘制,操作起来费时费力,更新时也极其不方便。采用GIS技术可以轻松地完成这些工作。GIS技术在农用地分等中的应用贯穿于工作的整个过程。该工作实质上是针对农用地这一特定空间对象所做的多因素叠加综合分析,以及基于此分析的进一步数据挖掘。在农用地分等中,GIS技术主要应用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数据库建设
1.数据采集、检验与编辑
主要用于获取数据,保证农用地分等工作中的数据在内容与空间上的完整性、数据值逻辑上的一致性等。而这一过程的工作量超过全部分等工作量的一半。该过程主要采用自动化扫描输入与遥感数据集成的方法,扫描后的数据进行自动化编辑与处理后成为工作的基础数据(底图)。
2.数据处理
农用地分等工作中,数据的初步处理主要包括数据格式化、转换和综合。由于各地采用的专业软件不同,在开始工作前必须对各种来源的数据进行数据格式、坐标系统和比例尺的统一,使之满足农用地分等工作的具体要求,同时为分等成果数据的共享打下基础。数据的格式化是指不同数据结构之间的转化;数据比例尺的变换涉及数据比例尺缩放、平移、旋转等方面,其中最为重要的是投影变换;数据综合包括数据平滑、特征集结等。
3.数据的存储与组织
这一部分工作在农用地分等工作中表现为空间数据与属性数据的对接,是一个数据集成的过程,也是建立分等数据库的关键步骤,涉及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的组织。在地理数据组织与管理中,最为关键的是如何将空间数据与属性数据融合为一体。采用GIS软件系统将二者分开存储,通过唯一标识码(单元编码)连接起来。
以上部分构建了分等数据库,是农用地分等工作开展的前提和基础。而在农用地分等过程中同样应用了GIS技术,主要表现为采用GIS技术的空间分析技术提取和传输空间信息。
(二)在分等计算过程及省级汇总中的应用
1.空间叠加
农用地分等中同一个图斑受多种因素(主要表现为10个分等因素,涉及土壤图、地形图、坡度图、水文图等图件叠加)覆盖,需要采用叠置分析方法,按照面积或者中心权重进行运算。通过叠置分析将同一地区、同一比例尺的数据层进行叠置,生成一个新的数据层(含有分等相关属性的图层),实现了各个图斑具有多重属性和各叠置层目标属性的统计计算。
2.缓冲分析
在因素量化的过程中大量采用了缓冲区分析方法计算确定某一因素的影响范围。将点、线、面等因素,根据各自的衰减方式计算得出缓冲区多边形,采用叠置分析的方法将分值赋予各个图斑。这是GIS重要的和基本的空间分析功能之一。
3.空间分析与计算
在实现三级分等成果的联动追溯查询中还使用了包括泰森多边形分析在内的多种分析方法,解决市级图斑与县级图斑、省级图斑与市级图斑的一对多关系。泰森多边形可用于定性分析、统计分析、邻近分析等。如用离散点的性质来描述泰森多边形区域的性质;用离散点的数据来计算泰森多边形的数据;判断一个离散点与其他离散点相邻时,可根据泰森多边形直接得出。
4.地形分析
主要是利用等高线内插生成DEM或DTM模型描述地表起伏状况,用于提取各种地形参数,如坡度、坡向等数据。
(三)在数据库管理信息系统中的应用
1.用户管理
用户管理主要指用户的添加、删除和用户属性的编辑。该程序是系统安全运行的重要保证。通过菜单或工具栏,用户可以进行关联查询,通过省或市的数据查询县级数据,或者通过市、县的数据查询该数据相对应的省、市数据;还可查询汇总图中的某个分等单元是由工作底图中的哪些分等单元综合而成。
2.综合查询
综合查询指对图形数据和属性数据的提取和显示,主要有单目标查询、多目标查询和条件查询。单目标查询指通过鼠标选择某个分等单元,以查看其所有的属性。多目标查询指由多边形框选择多个分等单元,然后在列表中查看每个分等单元的属性。条件查询指使用界面提供的SQL语句编辑工具生成一个SQL条件语句,然后根据它来查找与条件相符合的目标,并把他们突出显示。
3.空间量算
空间量算包括空间位置、长度、面积的度量和图层的管理。图层管理包括图层的添加和删除、图层的移动、图层数据的表现形式和图形信息的提示方式。
4.图形操作
对图形的操作主要指对图形的浏览,主要有缩放、漫游、全图显示、导航图的显示、分等单元的突出显示、前景色及背景色的设置以及图层的分色显示。
5.数据分析
数据分析主要指数据的统计和分析。数据可以是当前的选择集,也可以是某个图层的全部对象。选择分类的字段,如镇、自然质量等,可对选择统计的对象进行和、最大值、最小值、计数等的统计,并以表的形式表达出来。
6.文件操作
文件操作主要是外部数据的输入和输出。主要分为两个方面,即所有图层的基本信息(包括图层的名称、类型、保存的路径等)导入工作环境和各图层文件的生成。图层信息的入库通过程序代码自动录入。
6. 数据编码的基本内容包括哪些
数据编码数据的基本内容是:
通过编码可建立数据间的内在联系,便于计算机识别和管理。地理信息系统中主要的数据编码是服务于空间信息分析的地理编码。
即为识别图形点、线、面或格网位置及属性而建立的编码方法,包括拓扑编码和坐标编码。
前者是表示空间数据位置相邻逻辑关系的编码方法;后者是表示空间数据位置在某一坐标系统下的量度,可以是隐式的(对格网数据)或显式的。
(6)地理信息反编码扩展阅读:
常见编码方案:
1、单极性码
在这种编码方案中,只适用正的(或负的)电压表示数据。单极性码用在电传打字机接口以及PC机和TTY兼容的接口中,这种代码需要单独的时钟信号配合定时,否则当传送一长串0或1时,发送机和接收机的时钟将无法定时,单极性码的抗噪声特性也不好。
2、极性码
在这种编码中,分别用正和负电压表示二进制数“0”和“1”。这种代码的电平差比单极码大,因而抗干扰特性好,但仍需另外的时钟信号。
3、双极性码
信号在三个电平(正、负、零)之间变化。一种典型的双极性码就是信号反转交替编码。在AMI信号中,数据流遇到“1”时使电平在正和负之间交替翻转,而遇到“0”时则保持零电平。
4、归零码
归零码(Return to Zero,RZ),即码元中间信号回归到零电平,比如从正电平到零电平的转换表示码元“0”,而从负电平到零电平表示码元“1”。
5、双相码
双相码要求每一位中都要有一个电平转换。因而这种代码的最大优点是自定时,同时双相码也有检测错误的功能,如果某一位中间缺少了电平翻转,则被认为是违例代码。
6、非归零电平编码
非归零电平编码(Non-Return to Zero Level,NRZ-L),即不使用0电平,用正电平表示“1”,负电平表示“0”。
7、非归零反相编码
非归零反相编码(Non-Return to Zero Inverted,NRZ-I),即当“1”出现时电平翻转,当“0”出现时电平不翻转。这种代码也叫差分码。
8、曼彻斯特码
曼彻斯特码(Manchester),高电平到低电平的转换边表示"0",低电平到高电平的转换边表示"1",位中间的电平转换边既表示数据代码,也作定时信号使用。曼彻斯特编码用在以太网中。
9、差分曼彻斯特码
差分曼彻斯特码(Differential Manchester),也叫做相位编码(PE);常用于局域网传输。在曼彻斯特编码中,每一位的中间有一跳变,“0”表示位的开头有跳变,“1”表示位的开头没有跳变,位中间的跳变既作时钟信号,又作数据信号。
10、多电平编码:
码元可取多个电平之一,每个码元可代表几个二进制位。
11、4B/5B编码
这是兆位快速以太网的光纤分布式数据接口(FDDI,Fiber Distributed Data Interface)中采用的信息编码方案。这种编码的特点是将欲发送的数据流每4bit作为一个组,每四位二进制代码由5位编码表示,这5位编码称为编码组(code group),并且由NRZI方式传输。
7. android开发反向地理编码问题,希望好心人帮忙解答!很重要啊
随便用一家地图的SDK就行了
百#度,高#德,谷#歌....api 都就有这个
摇一摇获取当前位置,就是通过经纬度编码出来的
8. 地理反编码失败怎么办
地理反编码失败一般是将经纬度写反了,(CLLocationCoordinate2D){纬度、经度}方式。
地理编码指的是将地址信息建立空间坐标关系的过程。又可分为正向地理编码和反向地理编码。
目前在地图上接触到的几个类:
CLLocationManager:定位管理器,用来设置管理定位,设置定位的精度、定位频率、后台运行等。
CLGeocoder:主要用来编码与反编码。
CLLocation:用于表示位置信息,包含地理坐标、海拔等信息,包含在CoreLoaction框架中。
CLPlacemark:定位框架中地标类,封装了详细的地理信息。
CLLocationCoordinate2D:他是一个结构体,用来表示经纬度。
9. 什么是地理编码作用是什么
地理编码是为识别点、线、面的位置和属性而设置的编码,它将全部实体按照预先拟定的分类系统,选择最适宜的量化方法,按实体的属性特征和集合坐标的数据结构记录在计算机的储存设备上。
作用:
1、提供了坐标定位引擎,帮助用户通过地面某个地物的坐标值来反向查询得到该地物所在的行政区划、所处街道、以及最匹配的标准地址信息。通过丰富的标准地址库中的数据,可帮助用户在进行移动端查询、商业分析、规划分析等领域创造无限价值。
2、提供的专业和多样化的引擎以及丰富的数据库数据使得服务应用非常广泛,在资产管理、规划分析、供应物流管理和移动端输入等方面为用户创造无限的商业价值。
(9)地理信息反编码扩展阅读:
相关地理定位服务:
GIS:
地理信息系统是一个决策支持系统,它具有信息系统的各种特点。地理信息系统与其他信息系统的主要区别在于其存储和处理的信息是经过地理编码的,地理位置及与该位置有关的地物属性信息成为信息检索的重要部分。
在地理信息系统中,现实世界被表达成一系列的地理要素和地理现象,这些地理特征至少由空间位置参考信息和非位置信息两个部分组成。
地理信息系统首先是一种计算机系统:该系统通常又由若干个相互关联的子系统构成,如地理数据采集子系统、地理数据管理子系统、地理数据处理和分析子系统、地理数据可视化表达与输出子系统等。
这些子系统的构成影响着地理信息系统硬件的配置,功能与效率、数据处理的方式和产品输出的类型等。
GPS:
由于GPS技术所具有的全天候、高精度和自动的测量特点作为先进的测量手段和新的生产力,已经融入了国民经济建设、国防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各个应用领域。
RS:
"遥感",顾名思义,就是遥远的感知。地球上的每一个物体都在不停地吸收、发射和反射信息和能量。其中的一种形式-电磁波,早已经被人们所认识和利用。
人们发现不同物体的电磁波特性是不同的。遥感就是根据这个原理来探测地表物体对电磁波的反射和其发射的电磁波,从而提取这些物体的信息,完成远距离识别物体。
各种卫星通过不同的遥感技术实现不同的用途,如气象卫星是用于气象的观测预报;海洋水色卫星用于海洋观测;陆地资源卫星用于陆地上所有土地、森林、河流、矿产、环境资源等的调查。
雷达卫星是以全天候(不管阴天、云雾)、全天时(不管黑天、白天)以及能穿透一些地物(如水体、植被及土地等)为特点的对地观测遥感卫星。
10. android 反地理编码问题
刚好之前的项目用到这个问题了,贴下之前的代码,希望能帮助到您,谢谢。
这个方法就是根据经纬度得到地理信息的方法。
GeoCoder geocoder = GeoCoder.newInstance();
geocoder.reverseGeoCode(new
ReverseGeoCodeOption().location(mCenterLatLng));
geocoder.setOnGetGeoCodeResultListener(new OnGetGeoCoderResultListener()
{
@Override
public void
onGetGeoCodeResult(GeoCodeResult geoCodeResult) {
//ToastUtil.showToast(geoCodeResult.getAddress());
}
@Override
public void
onGetReverseGeoCodeResult(ReverseGeoCodeResult reverseGeoCodeResult) {
//
ToastUtil.showToast(reverseGeoCodeResult.getAddress());
//将实时的反地理编码信息设置到前台UI控件进行显示
if
(reverseGeoCodeResult.getAddress() != null ||
!reverseGeoCodeResult.getAddress().equals("")) {
address.setText(reverseGeoCodeResult.getAddress());
} else {
address.setHint("定位失败,请重试或手动输入地址");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