廷布地理位置
① 世界主要首都及地理位置
中华人民共和国 北京 蒙古 乌兰巴托 朝鲜平壤韩国 首尔 日本 东京 菲律宾 马尼拉 印度尼西亚 雅加达 文莱 斯里巴加湾市新加坡 新加坡 Singapore 泰国 Kingdom of Thailand 曼谷 Bangkok 马来西亚 Malaysia 吉隆坡 Kuala Lumpur 越南 Socialist Republic of Vietnam 河内 Hanoi 老挝 Lao People's Democratic Republic 万象 Vientiane 柬埔寨 Kingdom of Cambodia 金边 Phnom Penh 缅甸 Union of Myanmar 内比都 Naypyitaw 不丹 Kingdom of Bhutan 廷布 Thimphu 东帝汶 Democratic Republic of East Timor 帝力 Dili 尼泊尔 Kingdom of Nepal 加德满都 Kathman 印度 Republic of India 新德里 New Delhi 孟加拉国 People's Republic of Bangladesh 达卡 Dhaka 斯里兰卡 Democratic Socialist Republic of Sri Lanka 科伦坡 Colombo 马尔代夫 Republic of Maldives 马累 Male 巴基斯坦 Islamic Republic of Pakistan 伊斯兰堡 Islamabad 阿富汗 Islamic State of Afghanistan 喀布尔 Kabul 塔吉克斯坦 Republic of Tajikistan 杜尚别 Dushanbe 吉尔吉斯斯坦 Kyrgyz Republic 比什凯克 Bishkek 哈萨克斯坦 Republic of Kazakhstan 阿斯塔纳 Astana 乌兹别克斯坦 Republic of Uzbekistan 塔什干 Tashkent 土库曼斯坦 Republic of Turkmenistan 阿什哈巴德 Ashgabat 伊朗 Islamic Republic of Iran 德黑兰 Tehran 伊拉克 Republic of Iraq 巴格达 Baghdad 科威特 State of Kuwait 科威特城 Kuwait 卡塔尔 State of Qatarc 多哈 Doha 阿拉伯联合酋长国 United Arab Emirates 阿布扎比 Abu Dhabi 巴林 Kingdom of Bahrain 麦纳麦 Manama 阿曼 Sultanate of Oman 马斯喀特 Muscat 也门 Republic of Yemen 萨那 Sanaa 沙特阿拉伯 Kingdom of Saudi Arabia 利雅得 Riyadh 约旦 Hashemite Kingdom of Jordan 安曼 Amman 巴勒斯坦 State of Palestine 耶路撒冷 Jerusalem 以色列 State of Israel 特拉维夫 Tel Aviv-Yafo 叙利亚 Syrian Arab Republic 大马士革 Damascus 黎巴嫩 Lebanese Republic 贝鲁特 Beirut 塞浦路斯 Republic of Cyprus 尼科西亚 Nicosia 土耳其 Republic of Turkey 安卡拉 Ankara 阿塞拜疆 Republic of Azerjan 巴库 Baku 格鲁吉亚 Georgia 第比利斯 T'bilisi 亚美尼亚 Republic of Armenia 埃里温 Yerevan 挪威 Kingdom of Norway 奥斯陆 Oslo 冰岛 Republic of Iceland 雷克雅未克 Reykjavik 瑞典 Kingdom of Sweden 斯德哥尔摩 Stockholm 芬兰 Republic of Finland 赫尔辛基 Helsinki 爱沙尼亚 Republic of Estonia 塔林 Tallinn 拉脱维亚 Republic of Latvia 里加 Riga 立陶宛 Republic of Lithuania 维尔纽斯 Vilnius 白俄罗斯 Republic of Belarus 明斯克 Minsk 俄罗斯 Russian Federation 莫斯科 Moscow 乌克兰 Ukraine 基辅 Kiev 摩尔多瓦 Republic of Moldova 基希讷乌 Chisinau 波兰 Republic of Poland 华沙 Warsaw 捷克 Czech Republic 布拉格Prague 斯洛伐克 Slovak Republic 布拉提斯拉发 Bratislava 匈牙利 Republic of Hungary 布达佩斯 Budapest 德国 Federal Republic of Germany 柏林 Berlin 英国 United kingdom of Great Britain and Northern Ireland 伦敦 London 爱尔兰 Ireland 都柏林 Dublin 丹麦 Kingdom of Denmark 哥本哈根 Copenhagen 荷兰 Kingdom of the Netherlands 阿姆斯特丹 Amsterdam 摩纳哥 Principality of Monaco 摩纳哥 Monaco 法国 French Republic 巴黎 Paris 比利时 Kingdom of Belgium 布鲁塞尔 Brussels 卢森堡 Grand Duchy of Luxembourg 卢森堡 Luxembourg 奥地利 Republic of Austria 维也纳 Vienna 瑞士 Swiss Confederation 伯尔尼 Bern 列支敦士登 Principality of Liechtenstein 瓦杜兹 Vaz 西班牙 Kingdom of Spain 马德里 Madrid 安道尔 Principality of Andorra 安道尔 Andorra la Vella 葡萄牙 Portuguese Republic 里斯本 Lisbon 意大利 Italian Republic 罗马 Rome 马耳他 Republic of Malta 瓦莱塔 Valletta 圣马力诺 Republic of San Marino 圣马力诺 San Marino 梵蒂冈 Vatican City 梵蒂冈 Port-au-Prince 南斯拉夫 Federal Republic of Yugoslavia 黑山社会主义共和国Montenegro波德戈里察(铁托格勒)Podgorica 斯洛文尼亚 Republic of Slovenia 卢布尔雅那 Ljubljana 克罗地亚 Republic of Croatia 萨格勒布 Zagreb 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 Bosnia and Herzegovina 萨拉热窝 Sarajevo 塞尔维亚社会主义共和国The Republic of Serbia贝尔格莱德 Belgrade 马其顿 Republic of Macedonia 斯科普里 Skopje 阿尔巴尼亚 Republic of Albania 地拉那 Tirana 罗马尼亚 Romania 布加勒斯特 Bucharest 保加利亚 Republic of Bulgaria 索非亚 Sofia 希腊 Hellenic Republic 雅典 Athens 埃及 Arab Republic of Egypt 开罗 Cairo 苏丹 Republic of the Sudan 喀土穆 Khartoum 埃塞俄比亚 Federal Democratic Republic of Ethiopia 亚的斯亚贝巴 Addis Ababa 厄立特里亚 State of Eritrea 阿斯马拉 Asmara 吉布提 Republic of Djibouti 吉布提 Djibouti 索马里 Somali Republic 摩加迪沙 Mogadishu 利比亚 Socialist People's Libyan Arab Jamahiriya 的黎波里 Tripoli 阿尔及利亚 Democratic People's Republic of Algeria 阿尔及尔 Algiers 突尼斯 Republic of Tunisia 突尼斯 Tunis 摩洛哥 Kingdom of Morocco 拉巴特 Rabat 佛得角 Republic of Cape Verde 普拉亚 Praia 毛里塔尼亚 Islamic Republic of Mauritania 努瓦克肖特 Nouakchott 马里 Republic of Mali 巴马科 Bamako 塞内加尔 Republic of Senegal 达喀尔 Dakar 冈比亚 Republic of the Gambia 班珠尔 Banjul 几内亚比绍 Republic of Guinea-Bissau 比绍 Bissau 几内亚 Republic of Guinea 科纳克里 Conakry 塞拉利昂 Republic of Sierra Leone 弗里敦 Freetown 利比里亚 Republic of Liberia 蒙罗维亚 Monrovia 科特迪瓦 Republic of Cote d'Ivoire 亚穆苏克罗 Yamoussoukro 布基纳法索 Burkina Faso 瓦加杜古 Ouagadougou 尼日尔 Republic of Niger 尼亚美 Niamey 乍得 Republic of Chad 恩贾梅纳 N'Djamena 尼日利亚 Federal Republic of Nigeria 阿布贾 Abuja 加纳 Republic of Ghana 阿克拉 Accra 多哥 Togolese Republic 洛美 Lome 贝宁 Republic of Benin 波多诺伏 Porto-Novo 喀麦隆 Republic of Cameroon 雅温得 Yaounde 加蓬 Gabonese Republic 利伯维尔 Libreville 赤道几内亚 Republic of Equatorial Guinea 马拉博 Malabo 圣多美和普林西比 Democratic Republic of Sao Tome and Principe 圣多美 Sao Tome 中非 Central African Republic 班吉 Bangui 刚果 Republic of the Congo 布拉柴维尔 Brazzaville 刚果民主共和国 Democratic Republic of the Congo 金沙萨 Kinshasa 乌干达 Republic of Uganda 坎帕拉 Kampala 卢旺达 Republic of Rwanda 基加利 Kigali 布隆迪 Republic of Burundi 布琼布拉 Bujumbura 坦桑尼亚 United Republic of Tanzania 达累斯萨拉姆 Dodoma 肯尼亚 Republic of Kenya 内罗毕Nairobi 安哥拉 Republic of Angola 罗安达 Luanda 赞比亚 Republic of Zambia 卢萨卡 Lusaka 马拉维 Republic of Malawi 利隆圭 Lilongwe 莫桑比克 Republic of Mozambique 马普托 Maputo 马达加斯加 Republic of Madagascar
② 世界上主要国家的首都及地理坐标
国家首都或地区首府228个地理坐标(前面是纬度,后面是经度,有负号的代表南纬和西经)
大 洋 洲
澳大利亚 堪培拉 -35 20 59,149 02 29
新西兰 惠灵顿 -41 18 58,174 46 57
巴新几内亚 莫尔斯比 -9 28 53,147 11 25
所罗门群岛 霍尼亚拉 -9 25 52,159 57 24
瓦努阿图 维拉港 -17 44 25,168 19 15
新喀里多尼 努美阿 -22 16 33,166 26 56
斐济 苏瓦 -18 08 31,178 25 52
基里巴斯 塔拉瓦 01 19 46,172 58 43
瑙鲁 亚伦 -0 31 32,166 54 48
密克罗尼西 帕利基尔 06 57 37,158 12 32
马绍尔群岛 马朱罗 07 07 19,171 21 49
北马里亚纳 塞班岛 15 10 51,145 45 22
关岛(美) 阿加尼亚 13 28 00,144 44 47
图瓦卢 富纳富提 -8 30 59,179 12 01
瓦利斯 马塔乌图 -13 16 55,-176 10 29
西萨摩亚 阿皮亚 -13 49 53,-171 45 07
美属萨摩亚 帕果帕果 -14 16 26,-170 42 12
纽埃(新) 阿洛菲 -19 03 40,-169 55 56
诺福克岛 金斯敦 -29 02 02,167 57 11
帕劳 科罗尔 7 20 38,134 29 04
托克劳(新) 法考福 -09 21 54,-171 11 26
库克群岛(新)阿瓦鲁阿 -21 12 27,-159 46 24
汤加王国 努库阿洛法 -21 11 19,-175 15 22
波利尼西亚 帕皮提 -17 32 02,-149 33 42
皮特开恩 亚当斯敦 -25 03 58,-130 06 11
北 美 洲
格陵兰 戈特霍布 64 11 00,-51 43 17
加拿大 渥太华 45 24 42,-75 41 54
圣皮埃尔 圣皮埃尔市 46 46 49,-56 10 35
美国 华盛顿 38 53 24,-77 00 33
百慕大群岛 哈密尔顿 32 18 04,-64 47 57
墨西哥 墨西哥城 19 24 38,-99 07 50
危地马拉 危地马拉城 14 37 13,-90 32 00
伯利兹 贝尔莫潘 17 14 56,-88 46 26
萨尔瓦多 圣萨尔瓦多 13 42 24,-89 12 05
洪都拉斯 特古西加尔巴14 05 50,-87 12 40
尼加拉瓜 马那瓜 12 08 52,-86 16 19
哥斯达黎加 圣何塞 09 55 38,-84 04 55
巴拿马 巴拿马城 08 59 40,-79 31 08
巴哈马 拿骚 25 03 58,-77 20 21
特克斯 科伯恩城 21 27 20,-71 08 42
古巴 哈瓦那 23 07 00,-82 23 18
开曼群岛 乔治敦 19 17 44,-81 22 29
牙买加 金斯敦 17 59 34,-76 47 32
海地 太子港 18 32 22,-72 20 12
多米尼加 圣多明各 18 28 45,-69 53 27
波多黎各 圣胡安 18 26 00,-66 03 06
美属维尔京 阿马里 18 20 36,-64 55 56
英属维尔京 罗德城 18 25 37,-64 37 19
圣基茨 巴斯特尔 17 18 00,-62 43 51
安圭拉(英) 瓦利 18 13 10,-63 03 42
安提瓜 圣约翰 17 06 56,-61 50 42
蒙特塞拉特 普利茅斯 16 40 48,-62 11 17
瓜德罗普 巴斯特尔 15 59 54,-61 43 20
多米尼克 罗索 15 17 58,-61 23 18
马提尼克 法兰西堡 14 36 34,-61 03 17
圣卢西亚 卡斯特里 14 00 14,-60 59 03
圣文森特 金斯敦 13 12 18,-61 16 04
巴巴多斯 布里奇顿 13 05 50,-59 36 36
格林纳达 圣乔治 12 03 10,-61 44 56
特立尼达 西班牙港 10 39 34,-61 28 44
安的列所 威廉斯塔德 12 06 17,-68 56 00
阿鲁巴 奥拉涅斯塔德12 31 28,-70 01 35
南 美 洲
哥伦比亚 波哥大 4 36 39,-74 04 58
委内瑞拉 加拉加斯 10 29 28,-66 54 06
圭亚那 乔治敦 6 48 20,-58 09 16
苏里南 帕拉马里博 5 49 24,-55 10 15
法属圭亚那 卡宴 4 56 05,-52 19 49
厄瓜多尔 基多 -00 13 23,-78 30 43
秘鲁 利马 -12 05 35,-77 02 43
巴西 巴西利亚 -15 47 32,-47 53 53
玻利维亚 苏克雷 -16 30 00,-68 08 51
智利 圣地亚哥 -33 28 08,-70 38 32
阿根廷 布宜诺斯 -34 36 44,-58 25 03
巴拉圭 亚松森 -25 18 01,-57 38 14
乌拉圭 蒙得维的亚 -34 53 38,-56 09 25
马岛 斯坦利 -51 41 46,-57 50 57 亚 洲
中国 北京 39 54 20,116 23 30
蒙古 乌兰巴托 47 55 17,106 54 20
朝鲜 平壤 39 01 55,125 45 13
韩国 汉城 37 31 56,126 57 27
日本 东京 35 40 07,139 49 27
老挝 万象 17 57 46,102 36 53
越南 河内 21 01 27,105 51 17
柬埔寨 金边 11 33 30,104 54 44
缅甸 仰光 16 47 01,96 09 25
泰王国 曼谷 13 43 51,100 31 16
马来西亚 吉隆坡 03 09 02,101 42 27
新加坡 新加坡 01 17 56,103 49 30
文莱 斯里巴加湾 04 56 27,114 56 55
菲律宾 马尼拉 14 36 02,120 58 57
印尼 雅加达 06 12 42,106 50 42
东帝汶 帝力 08 33 34,125 34 47
尼泊尔 加德满都 27 42 10,85 19 06
锡金 甘托克 27 19 58,88 36 45
不丹 廷布 27 28 22,89 38 13
孟加拉国 达卡 23 42 36,90 24 25
印度 新德里 28 37 58,77 13 11
斯里兰卡 科伦坡 06 55 39,79 50 54
马尔代夫 马累 04 10 27,73 30 39
巴基斯坦 伊斯兰堡 33 43 05,73 03 37
阿富汗 喀布尔 34 31 43,69 10 18
伊朗 德黑兰 35 41 46,51 25 22
科威特 科威特城 29 19 46,48 00 14
沙特 利雅得 24 38 25,46 43 30
巴林 麦纳麦 26 12 53,50 35 16
卡塔尔 多哈 25 16 55,51 31 03
阿联酋 阿布扎比 24 28 35,55 25 14
阿曼 马斯喀特 23 36 52,58 35 28
也门 萨那 15 21 07,44 12 26
伊拉克 巴格达 33 19 55,44 25 06
叙利亚 大马士革 33 31 09,36 18 48
黎巴嫩 贝鲁特 33 53 14,35 30 48
约旦 安曼 31 56 58,35 55 58
巴勒斯坦 耶路撒冷 31 46 26,35 13 31
以色列 特拉维 32 02 42,34 46 11
塞浦路斯 尼科西亚 35 10 03,33 22 25
土耳其 安卡拉 39 55 45,32 51 12
乌兹别克 塔什干 41 18 19,69 16 07
哈萨克 阿斯塔纳 51 10 48,71 26 48
吉尔吉斯 比什凯克 42 52 12,74 35 16
塔吉克 杜尚别 38 33 56,68 46 32
亚美尼亚 埃里温 40 09 34,44 30 32
土库曼 阿什哈巴德 37 57 01,58 22 48
阿塞拜疆 巴库 40 23 00,49 53 34
格鲁吉亚 第比利斯 41 42 35,44 47 33
③ 急急急!关于不丹的地理问题
一、不丹地形特点
不丹的地势北高南低,全国除南部小范围的杜瓦尔平原外,山地占全国总面积的95%以上,素以山国著称。不丹各地的海拔高度相当悬殊。东南部地区的马纳斯河(the Manas Chhu)海拔高度只有97米,是全国海拔最低的地区;而北部喜马拉雅山脉的大多数山峰海拔高度都在6000~7000米以上,库拉康日山(Kula Kangri)海拔高度达到7554米,是全国海拔的最高点。
不丹的地势高低悬殊,从北至南,逐渐下降。随着气候的垂直变化和受印度洋季风气候影响程度的不同,全国大致可划分分3个主要地形区,即北部高山区、中部河谷区和南部丘陵平原区。
(一)北部高山区
北部高山区亦称大喜马拉雅山区,位于不丹最北面,沿中国西藏边界延伸,高度一般在海拔5000米以上,年降雨量不足500毫米。本区山势高峻,冰峰林立,地形险要,大多数雄伟山脉高达5000多米,并常年处在雪线以上。终年被冰雪覆盖的山峰有马桑甘峰、卓莫拉日峰、瓦吉拉峰、梅拉卡尔春峰、波德拉峰、梅拉拉峰等。著名的卓莫拉峰等超过7000米的四座高峰均位于此,是中国与不丹之间的天然屏障。本区气候严寒,空气稀薄,含氧量少,并有冰川发育。本区除部分高山草甸可供放牧外,大部分地区地表荒漠,几无人烟。
(二)中部河谷区
中部河谷区又称内喜马拉雅山,由喜马拉雅山脉向南延伸的支脉及其间的谷地构成,面积约为不丹总面积的1/2,海拔2000~5000米。本区地形起伏较大,平均比差约1500~2000米,山岭河谷南北纵横,东西交通不便。绵亘于不丹中部的黑山山脉(the Black Mountain),海拔达到4900多米,把不丹从地理上分割为东、西两大部分,构成了不丹东、西部之间的一道天然障碍。
中部河谷区气候温和,降水适中,年平均气温约8℃,年降水量为500~1000毫米。山岭普遍为针叶或针、阔叶混杂的高山温带森林,林下藤蔓植物繁茂。本区多谷地,有不丹著名的廷布河谷(the Thimphu Valley)、帕罗河谷(the Paro Valley)、普那卡河谷(the Punakha Valley)、布姆塘河谷(the Bumtang Valley)、扎西岗河谷(the Trashigang Valley)等著名谷地。这些谷地地形开阔,气候宜人,土地肥沃,特产丰富,人口稠密,是不丹重要的经济区和政治文化中心。
(三)南部丘陵平原区
南部丘陵平原区由喜马拉雅山山麓丘陵地带和杜瓦尔平原组成,海拔2000米以下。
喜马拉雅山山麓丘陵地带,又称亚喜马拉雅山区。该地带从杜瓦尔平原徐徐崛起至600米许,然后地势逐渐升高,起伏增大,再以陡峻悬崖升至1500米以上。该地区较大的河流有阿莫河(the Amo Chhu)和马纳斯河等。年降雨量为1200~2000毫米。河谷地带多为交通要冲,是进入不丹腹地的门户。
杜瓦尔平原是印度阿萨姆平原的北延部分,南北宽约30~50公里,最低处海拔仅150米,地势平坦开阔。杜瓦尔平原大致可分成南北两部分。偏北部分紧靠丘陵,地形受北方高山山嘴影响,地面堆积着粗砾石、漂石、卵石、粗圆砾石以及沙石等沉积物。溪流河床宽而河堤矮,旱季易断流。偏南部分的地形与南面的阿萨姆 ——孟加拉平原相似,河流流速较缓,河道固定,土壤肥力中等,草、竹以及娑罗双树林等亚热带植物生长茂盛,并辟有部分农田。
南部丘陵平原地区气候湿热多雨,属亚热带气候,年平均气温约14℃,年降水量2000~5000毫米,每年6~9月为雨季,雨季降水集中,常酿成洪灾。区内河流流量较大,河床平坦,但河水浅,不能通航。本区气候宜于动植物生长,山麓丘陵地带植被繁茂,多系热带、亚热带雨林,林中多野生动物。东部的马纳斯河流域。是不丹著名的动物保护区。本区经济作物以粮食生产为主,并盛产柑橘、香蕉、凤梨等热带水果。
二、冰川
不丹冰川主要存在于不丹北部高山区,覆盖着不丹领土总面积10%的土地。
不丹冰川是不丹河流重要的可再生水资源,每到冬季,冰川凝聚了大量的新雪,夏天一到就慢慢融化,每年可给不丹带来大量的清新水源。同时,冰川也曾给不丹带来了严重的灾难,冰川的融化会使河流出现季节性涨水,常常造成洪灾和潜在灾难。
三、主要河流和河谷
不丹层峦叠嶂,河流密布,降水丰富,河水补给充足。不丹全景主要有阿莫河、旺河、普纳昌河和马纳斯河四大水系。这些河流多数发源于喜马拉雅主脉地区,顺着河谷由北南下,流经不丹和印度的阿萨姆平原后,注入布拉马普特拉河(Brahmaputra)属常流河。随着地形的变化,上、中、下游河段各具特点。总的来看,上游河段因地处高寒地带,河水主要来源于融化的冰雪和夏季的少量降水,因而河床窄,落差大,水流急,水温低,不能通航。中游河段河床变宽,河水流速减缓,但河水浅,仍不具备通航条件。下游河段地处南部丘陵和平原地区,支流汇集,河水流量增大,河床较宽,流速较缓,有些河段可以通航。但由于地势较低,每到雨季,洪水泛滥严重。
(一)主要河流
马纳斯河(the Manas Chhu)——又名当梅河(the Drangme Chhu),位于不丹东部,境内长150公里,流域面积达18375平方公里。它起源于中国西藏地区塔拉山,从卡门地区进入不丹,在不丹南部同其支流芒德河(the Mongde chhu)和奔汤河(the Bentang chhu)汇合后注入印度布拉马普特拉河。马纳斯河河面宽,水流急,落差大,最宽达48米(扎西岗河段)。该河系高山河流,上、中、下游海拔高低悬殊。该河有两条主要支流,即奔汤河(长149公里)和芒德河(长151公里)。马纳斯河及其支流排泄了整个不丹东部的全部水量,是不丹最大的河流。
普纳昌河(the Punatsang Chhu)——又名散科什河(the Sankosh Chhu),位于不丹西部,境内长220公里,流域面积达10725平方公里。它起源于加莎城堡上面的雪山和鲁纳纳(Lunana)地区,朝东南方向流注,至普那卡附近折而往南,流入贾莫纳河(the Jamona chhu)。上游的几条支流,如莫河(the Mochhu)、帕河(the Pachhu)、普那卡河(the Punakha chhu)在普那卡附近汇合。在普那卡以南,河床变宽,最宽处达约300米。但在旺迪颇章以南,河道受陡峭峡谷的影响,突然变窄。普纳昌河及其支流排泄了卓莫拉山和库拉康日山之间的大喜马拉雅山脉的全部水量,是不丹的第二大河流。
旺河(the Wang Chhu)——又名莱吉河(the Raigye Chhu),位于不丹西部,境内长368公里,流域面积达3600平方公里。它起源于卓莫拉山脉和林格西地区,由哈河(the Ha Chhu)、帕罗河等几条支流组成。这些支流也是通往中国西藏亚东地区的主要通道。帕罗河全长75公里,起源于卓莫拉峰以南的雪山,流经都基宗和开阔的帕罗谷地。哈河在贾普查城堡以西注入汪河。旺河河床狭窄,高低悬殊,水流湍急。该河的河床在扎西却宗河段海拔高度为2100米,而在杜瓦尔平原临近出口的地方,其海拔高度仅为90米。莱吉河的水量约为普纳昌河水量的1/2,是不丹的第三大河流。
阿莫河(the Amo Chhu)——又名托尔萨河(the Torsar Chhu),位于不丹西部,流域面积达1400平方公里。它起源于中国西藏的江孜地区,由春丕谷亚东偏南向东南方向经不丹流入印度。该河水流湍急,水量充足,甚至在冬季,水深平均至少达1米以上,且波涛汹涌。进入杜瓦尔平原后该河河道扩大,且成辫子状。不、印公路和不丹的南部边境重镇彭错林市就坐落在阿莫河的左岸。阿莫河在不丹境内长70公里,水量大约是普纳昌河水总量的1/3,为不丹的第四河流。
(二)主要河谷
不丹境内山多,河流多,因此,河谷也多,并且,一个河谷就是不丹的一个经济区,河谷在不丹的经济发展中处于重要位置。不丹的主要河谷就有不少。
哈宗河谷(the Haa Valley)——位于不丹的西部,平均海拔约3000米,面积约40 平方公里。谷地狭长,呈西北——东南走向,哈河穿流其间,两岸土地肥沃,谷壁温带针叶林茂盛。哈宗位于谷地中段,1957年以前,哈宗是不丹同中国西藏地区之间的贸易中心。现在,哈宗是不丹军事中心之一,不丹皇家军二中队、旺楚克洛宗军事学校和印军驻不丹军事顾问团司令部均驻于此地。当塘(Damthang,又称达姆塘)位于谷源,是不丹通往中国西藏西部重镇亚东的交通要冲。
哈宗河谷盛产水稻、大麦、棉花、豆类及多种水果和蔬菜等农作物,是不丹的主要产粮区之一。
帕罗河谷(the Paro Valley)——位于不丹的西部,在哈宗河谷以东,平均海拔 2300米,谷地面积约55平方公里。该谷地在帕罗宗以北分为两条支谷,向南延伸至旺河。该谷地土质肥厚,物产丰富。不丹政府在此建有农场、农艺场和养殖场等。谷壁温带针叶林茂盛。主要矿产资源为石墨和石灰石等,其中石墨贮量达1500万吨。谷地交通较为发达,帕罗市位于谷地中央,并与延布、都基宗、契卡、哈宗等均有公路相通。不丹皇家政府在帕罗宗建有民族博物馆、师范学院和国内惟一的国际机场。帕罗河谷在历史上是不丹的权力中心,不仅对不丹历史产生过重大影响,而且在不丹的文化史上也占有重要位置。现任国王吉格梅·辛格·旺楚克登基前曾任帕罗省长。
帕罗河谷是不丹最美丽的河谷之一,同时也是不丹的宗教和旅游胜地。著名的帕罗宗、都基宗、仁蓬宗(这里的宗指的是城堡)均坐落在谷内。在廷布市未设首都之前,不丹国民议会常常在仁蓬宗举行会议。都基宗建于1639年,距今已有300多年历史,是阿旺·纳姆加尔法王设计并经手建造。位于该谷地的基楚寺为中国唐代西藏王松赞干布所修建,是不丹古老而著名的寺庙之一,一直是不丹朝圣者的圣地。
帕罗河谷盛产水稻、玉米、小麦、棉花、柑橘、苹果等农作物,是不丹的主要产粮区之一。
廷布河谷(the Thimphu Valley)——位于帕罗宗以东,平均海拔2300米,谷地面积约45平方公里。该河谷谷地狭长,呈南北走向,廷布河穿流其间,两岸物产丰富,谷壁为温带针叶林所覆盖,著名的廷布市坐落在河谷中央的廷布河畔的一块冲积台地上。廷布市以前是不丹国王的夏宫,1955年成为首都,现已成为不丹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国家各行政机构均设于此。廷布市规模宏大,结构考究,有著名的腾错林皇宫、皇家别墅广场等等。廷布市以北2公里的塔巴,设有不丹最早的广播电台;廷布市以北5公里处的辛托卡,是不丹全国的宗教中心。林格西宗位于河谷最西北边缘,从那里可以看见常年积雪巍巍山峰的美丽景色。
普那卡河谷(the Punakha Valley)——位于廷布宗以东,平均海拔约2000米,谷地面积约100平方公里,谷地平坦开阔,气候温和,谷地较低处为亚热带松林所覆盖,较高处(海拔3000米以上)为温带常绿栎林。不丹著名的古都——普那卡宗位于谷地中央,稍北分两条支谷颇河和莫河延伸,宗以南与旺迪颇章谷地相连。谷地风景优美,气候宜人。
普那卡宗的西北面为加莎宗,周围有优良的牧场和闻名遐迩的温泉。加莎宗以它生产的黄油、肉和乳酪制品而闻名于世。
普那卡河谷盛产水稻、小麦、玉米、豆类、棉花以及多种水果和蔬菜。
莎河谷(the Shar Valley)——亦称旺颇章河谷(the Wangdi Phodrang Valley),位于普那卡宗以南,平均海拔约2000米,面积约150平方公里,是不丹最大的河谷。该河谷宽阔平坦,气候较干燥,谷壁植被稀疏,多裸岩和草地。板岩贮量约为1600万立方米,居民大多从事牧业和石板、石器雕刻等。旺堆颇章宗和达加纳宗坐落在这一河谷。该河谷以它宽阔而优良的牧场而闻名全国,是不丹饲养业很发达的地区。皇家政府在这个河谷修建有牛奶场、乳酪厂和农场,为不丹其他地区提供了大量的乳制品,对改善不丹人民生活起着重要作用。
芒得河谷(the Mongde Valley)——亦称同萨河谷(the Trongsa Valley),位于莎河谷以东,平均海拔约2300米,面积约30平方公里,是不丹较小的河谷之一。该河谷谷地狭长,呈南北走向,谷口开阔平坦,气候燥热,谷壁部分地段多裸岩和草地,其余为温带针叶林所覆盖,著名的同萨宗坐落在河谷北面的山脊上,是不丹的重要城市。同萨宗的首领曾统治过整个不丹东部好几个世纪。现代不丹王国的一世国王乌颜·旺楚克在1907年就任国王以前,是同萨宗的首领。同萨城堡是不丹最大,也是最壮观的城堡。此外,同萨宗还是不丹著名的佛教圣地,建有喇嘛庙200余座,朝圣者甚众。
布姆塘河谷(the Bumtang Valley)——位于同萨宗的东北面,平均海拔约2750 米,面积约50平方公里。该谷宽阔平坦,呈东北——西南走向,土地肥沃,物产丰富,气候较干燥,干旱地段多草甸,间有稀疏落叶松和灌木林。布姆塘宗坐落在这个既辽阔又美丽的河谷里。这里辟有大型农场,面积达5000亩以上,是不丹的重要粮仓。该河谷放牧条件好,1976年,不丹政府在这里建有绵羊和牦牛饲养场,是不丹的重要牧区之一。
布姆塘地区还是不丹的宗教圣地。据传,中国西藏王松赞干布于15世纪在这个河谷修建了著名的强巴(Jampa)寺庙,而伟大的印度圣人莲花生在这座寺庙里完成了他的“奇特功绩”。因此,这个河谷在不丹人民的心中占据着一个非常特殊的位置,在不丹的宗教史上也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
库尔托河谷(the Kurto Valley)——位于布姆塘河谷以东,扎西岗河谷的西北面,隆子宗就坐落在这个河谷。该河谷以它生产的纺织品,图案既复杂又精美,特别是马特拉毛料更有名。此外,这个河谷有两个温泉和许多寺庙。
松加尔河谷(the Shongar Valley)——位于库尔托河谷以南,扎西岗河谷以西。该河谷土地肥沃,水草丰茂,是不丹的重要牧区之一。孟加尔宗就坐落在这个河谷。
扎西岗河谷(the Trashigang Valley)——位于不丹的东部,平均海拔850 米,面积约10平方公里,是不丹海拔最低的河谷之一。谷地呈东北——西南走向,马纳斯河穿流其间,两岸热带植物茂盛,盛产水果和蚕丝,是不丹热带农作物和水果的主要种植区,手工纺织业亦较发达。1959年以前,该河谷同中国西藏地区有着广泛的贸易往来,采用以物易物的方式,以大米、玉米、干辣椒、丝绸、油漆等物品换取西藏地区的食盐、羊毛和茶叶等物。东部重镇扎西岗宗和羊孜宗坐落在这个河谷,是通往中国西藏门隅地区的交通枢纽,在扎西岗市西南的杨普拉建有一中型机场。
肯河谷(the Kheng Valley)——位于布姆塘河谷以南,松加尔河谷以西。这个河谷以它所生产的手工业品、特别精制的竹编工艺品和金属制品而闻名全国。仁工宗就坐落在这个河谷。
乞朗河谷(the Chirang Valley)——位于不丹南部,土地肥沃,气候宜人,盛产柑橘,手工造纸业比较发达,特别是用月楂树纸浆全凭手工生产的薄纸最为有名。这个地区人口稠密,大部分人属尼泊尔族人。乞朗宗就坐落在这个河谷。
桑契河谷(the Samtse Valley)——位于不丹西南部,是不丹的工业区之一。最近几年,这个河谷的小型工业发展较快,兴建了许多小工厂。桑契宗、著名的彭错林和楚卡水电站等均位于该河谷。彭错林是不丹的南大门,是不丹通往印度的交通要道,也是不丹重要的工业城镇。楚卡电站兴建于1975年,装有4台8.4万瓦发电机,总发电量为33.6万瓦,总投资为28.8亿卢比,是不丹国内最大的水力发电站,90%的电力出口印度,是不丹政府重要的出口创汇来源。
四、不丹主要山脉和山峰
(一)主要山脉
不丹是一个多山的国家,其境内有不少雄伟的山脉,除喜马拉雅山主脉外,还有不少支脉。这些支脉,大多呈南北走向,地势北高南低,山脉北端大多海拔5000~7000多米,并常年在雪线以上。其主要山脉有:
喜马拉雅(Himalaya)山脉主脉——喜马拉雅山是世界上最大的山系,分布在不丹、尼泊尔、中国、巴基斯坦、印度等国境内,东西长约2450公里。在不丹境内主要位于不丹北部,呈东西走向,长约400公里,海拔4800~7300多米。山脊为不丹与中国的分界线,沿山脊有6000多米的高峰20余座,山峰终年积雪,是中国与不丹两国的天然屏障,只有极少数山口可供通行。由于本区域长冬无夏,积雪深厚,通行条件极差,交通经常中断。主脉南侧有少数谷地可供放牧,其他则为石质荒漠和冰川。
顿嘎山脉——该山脉是喜马拉雅山脉南侧支脉,位于不丹东部,呈南北走向,长约110公里,宽约35公里,海拔300~4500米,为古汝河与古隆河的分水岭。该山脉北高南低,山顶较平,山峰一般在3500米左右,河谷较深。
汝东山脉——该山脉是喜马拉雅山脉南侧支脉,位于不丹东部,呈南北走向,长约100公里,宽约30公里,海拔600~4500米,为木江普曲河与古汝河的分水岭。该山脉北高南低,山脊平缓。
尤多山脉——该山脉是喜马拉雅山脉南侧支脉,位于不丹中部,呈南北走向,长约90公里,宽约30公里,海拔1200~4500米,为马纳斯河与木江普曲河的分水岭。该山脉南端止于这两条河的汇合处,地势南北高,中间低。
黑山山脉——该山脉是喜马拉雅山脉南侧支脉,位于不丹中部,呈南北走向,长约120公里,宽约65公里,海拔1500~4500 米,是不丹境内喜马拉雅山支脉中最大的山脉,也是普纳昌河与马纳斯河两大水系的分水岭。该山脉南北高,中间低,黑山山峰海拔4916米,是内喜马拉雅山地区的最高峰。
朵炯山脉——该山脉是喜马拉雅山脉南侧支脉,位于不丹西部,呈南北走向,长约80公里,宽约35公里,海拔600~4500米,是莱吉河(Raigye Chhu)与普纳昌河的分水岭,地势北高南低,东坡较西坡平缓开阔。首都廷布以及普那卡、旺迪颇章等重要城市分别位于该山脉东西两侧。
孔桑炯洞山脉——该山脉是喜马拉雅山脉南侧支脉,位于不丹西部,呈南北走向,长约90公里,宽约60公里,海拔1000~4500米,是阿莫河与莱格河的分水岭。该山脉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山势陡峻,河流切割严重,河谷开阔平缓,著名的廷布、帕罗、哈宗谷地位于该山脉的中段。
其他山脉——在不丹还有一些著名而海拔较低的山脉,如色里拉(3658米)、乞里拉(4087米)、则里拉(3552米)、多尔楚拉(3174米)、佐东什(4918米)、佩里拉(3370米)、尤托拉(3354米)、当拉拉(3811米)、润滚拉山等。这些山脉都是以著名的山口或山峰而命名的。位于不丹、锡金边界的东恰山在不丹境内延伸一条不太短的山嘴。它的走向不规则,方向多变,但总的是向南,形成了西面提斯塔河和东面托尔萨河的分水岭。它的高度由北向南逐渐减低,并在不丹西南部与杜瓦尔平原合成一体。
(二)主要山峰
不丹山峰多,海拔高,其中,海拔6000米以上的山峰大多位于中不边境喜马拉雅山脉地区,且长年被冰雪所覆盖。此外,还有其他一些著名山峰,其中有些位于中不边境地区,有些位于不丹境内腹地,海拔2000~6000米不等。
④ 介绍下不丹的地理位置
国名: 不丹王国(Kingdom of Bhutan)
国庆日:12月17日(1907年)
行政区划:全国划分为4个行政区、20个宗(县)。
气候:山地气候
名胜:喇嘛教圣地普那卡宗
工业:木器、竹器、纺织、肥皂、地毯等
农业:大米、玉米、小麦、大麦、青稞等
矿产:煤、铜、铁、铅、锌、白云石等
民俗:佩绶带以表示身份高低
人口:75万(2005年12月)。
民族:不丹族占80%,其余为尼泊尔族等。
语言:西部不丹语言“宗卡”和英语为官方用语,南部操尼泊尔语。
宗教:居民多信奉喇嘛教噶举派(国教)。
首都:廷布(Thimphu)是全国的政治、宗教中心。地处喜马拉雅山南麓,旺河从城市穿过。城市海拔2500多米,人口约5万(2002年)。
外交:不丹同中国虽未建交,但两国关系友好。1984年起中不边界会谈每年一次,轮流在北京与廷布举行。
货币: 努扎姆
国旗:呈长方形,长与宽之比为3∶2。由金黄色和桔红色的两个直角三角形组成,中间一条白色的飞龙,四个爪子各抓一颗白而亮的宝珠。金黄色象征国王的权力和作用;桔红色是僧侣长袍的颜色,象征佛教的精神力量;龙象征国家权力,又指这个国家的名字,因为不丹可译为“神龙之国”。龙爪上握有白珠,象征威力和圣洁。
国徽:呈圆形。圆面上两条龙腾空而起,象征权力和尊严。龙的周围是燃烧的火焰,圆面中心是十字形图案,它是大自然雷电霹雳的象征。圆面外圈的白色圆环的上部,用藏文书写着“光荣的不丹是不可战胜的”。
【简况】位于喜马拉雅山脉东段南坡,其东、北、西三面与中国接壤,南部与印度交界,西南部与锡金毗邻,为内陆国。北部山区气候寒冷,中部河谷较温和,南部丘陵平原属湿润的亚热带气候。
公元7世纪起曾为吐蕃王朝属地,9世纪成为独立部落。12世纪后,藏传佛教竺巴噶举派逐渐成为执掌世俗权力的教派。18世纪后期起遭英国入侵。1907年建立不丹王国。1910年1月英国同不丹签订《普那卡条约》,规定不丹对外关系接受英“指导”。印度独立后于1949年8月同不丹签订《永久和平与友好条约》,规定不丹对外关系接受印“指导”。1961年以来,不丹国王多次公开表示要保持自己国家的主权和独立。1971年不丹加入联合国,1973年成为不结盟运动成员,1985年成为南亚区域合作联盟成员。
【国家元首】国王吉格梅?辛格?旺楚克(Jigme Singye Wangchuck),兼任陆军统帅。1972年7月24日即位,1974年6月2日加冕。
国名: 不丹王国(Kingdom of Bhutan)
国庆日:12月17日(1907年)
行政区划:全国划分为4个行政区、20个宗(县)。
气候:山地气候
名胜:喇嘛教圣地普那卡宗
工业:木器、竹器、纺织、肥皂、地毯等
农业:大米、玉米、小麦、大麦、青稞等
矿产:煤、铜、铁、铅、锌、白云石等
民俗:佩绶带以表示身份高低
人口:75万(2005年12月)。
民族:不丹族占80%,其余为尼泊尔族等。
语言:西部不丹语言“宗卡”和英语为官方用语,南部操尼泊尔语。
宗教:居民多信奉喇嘛教噶举派(国教)。
首都:廷布(Thimphu)是全国的政治、宗教中心。地处喜马拉雅山南麓,旺河从城市穿过。城市海拔2500多米,人口约5万(2002年)。
外交:不丹同中国虽未建交,但两国关系友好。1984年起中不边界会谈每年一次,轮流在北京与廷布举行。
货币: 努扎姆
国旗:呈长方形,长与宽之比为3∶2。由金黄色和桔红色的两个直角三角形组成,中间一条白色的飞龙,四个爪子各抓一颗白而亮的宝珠。金黄色象征国王的权力和作用;桔红色是僧侣长袍的颜色,象征佛教的精神力量;龙象征国家权力,又指这个国家的名字,因为不丹可译为“神龙之国”。龙爪上握有白珠,象征威力和圣洁。
国徽:呈圆形。圆面上两条龙腾空而起,象征权力和尊严。龙的周围是燃烧的火焰,圆面中心是十字形图案,它是大自然雷电霹雳的象征。圆面外圈的白色圆环的上部,用藏文书写着“光荣的不丹是不可战胜的”。
【简况】位于喜马拉雅山脉东段南坡,其东、北、西三面与中国接壤,南部与印度交界,西南部与锡金毗邻,为内陆国。北部山区气候寒冷,中部河谷较温和,南部丘陵平原属湿润的亚热带气候。
公元7世纪起曾为吐蕃王朝属地,9世纪成为独立部落。12世纪后,藏传佛教竺巴噶举派逐渐成为执掌世俗权力的教派。18世纪后期起遭英国入侵。1907年建立不丹王国。1910年1月英国同不丹签订《普那卡条约》,规定不丹对外关系接受英“指导”。印度独立后于1949年8月同不丹签订《永久和平与友好条约》,规定不丹对外关系接受印“指导”。1961年以来,不丹国王多次公开表示要保持自己国家的主权和独立。1971年不丹加入联合国,1973年成为不结盟运动成员,1985年成为南亚区域合作联盟成员。
【国家元首】国王吉格梅?辛格?旺楚克(Jigme Singye Wangchuck),兼任陆军统帅。1972年7月24日即位,1974年6月2日加冕。
⑤ 不丹国只有一个城市吗
不丹4个城市:廷布市,旺度波德朗,彭错林市,帕罗市
不丹地处喜马拉雅山的南版坡,全国多山地,自然地理情况权复杂,人口居住分散。人口7万左右。不丹全国共分为4个行政区、20个宗(县) 、202个格窝,5000多个自然村。不丹的主要城市
廷布市(Thimphu City)不仅是不丹的首都,也是全国的最大城市,位于富饶的旺河河谷,海拔2500米。
旺度波德朗(Wangdi Phodrang)
彭错林市(Phuntsholing Town)位于不丹西南不丹与印度边界。
帕罗市(Prao Town)——帕罗宗政府所在地。
⑥ 中国西北的邻国是哪些
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尼泊尔、不丹。
中国西北地区(the Northwestern District of China),又称西北、中国西北、西北地区,是当今中国四大地理分区之一。地理区划上的西北地区包括陕西省、甘肃省、青海省、宁夏回族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5个省或自治区。
(6)廷布地理位置扩展阅读:
一、哈萨克斯坦
哈萨克斯坦共和国( The Republic of Kazakhstan, Қазақстан Республикасы) 简称哈萨克斯坦 (Kazakhstan, Қазақстан),是一个位于中亚的内陆国家,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内陆国。国名来自其主体民族哈萨克族。位于亚洲中部。北邻俄罗斯,南与乌兹别克斯坦、土库曼斯坦、吉尔吉斯斯坦接壤,西濒里海,东接中国。
二、吉尔吉斯斯坦
吉尔吉斯共和国(Kyrgyz Republic, Кыргызская Республика),简称吉尔吉斯斯坦(Kyrgyzstan,Кыргызстан),是一个位于中亚的内陆国家。北边与哈萨克斯坦相接,西边则为乌兹别克斯坦,西南为塔吉克斯坦,东边紧邻中国。比什凯克是吉尔吉斯斯坦的首都和最大城市。
三、塔吉克斯坦
塔吉克斯坦共和国(塔吉克语:Ҷумҳурии Тоҷикистон,英语:The Republic of Tajikistan),简称塔吉克斯坦,位于阿富汗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和中国之间,是中亚五国中唯一主体民族非突厥族系的国家,也是中亚五国中国土面积最小的国家。
四、尼泊尔
尼泊尔为南亚内陆山国,位于喜马拉雅山南麓,北邻中国,其余三面与印度接壤。全国分北部高山、中部温带和南部亚热带三个气候区。北部冬季最低气温为-41℃,南部夏季最高气温为45℃。
五、不丹
不丹王国(藏语拼音:Zhugyü),简称“不丹”,位于中国和印度之间喜马拉雅山脉东段南坡(属青藏高原南底)。面积3.84万平方千米,人口783689(2016年12月)。
⑦ 不丹的地理环境怎么样
位置境域
不丹位于亚洲南部,是 喜马拉雅山东段南坡的内陆国家,西北部、北部与 中国西藏接壤,西部、南部和东部分别与印度 锡金邦、 西孟加拉邦、中国 山南交界,总面积38394平方千米。
气候环境
不丹北高南低;南部山区属 亚热带气候,湿润多雨,年降水5000~6000毫米;中部河谷区,气候温和,年降水760~2000毫米;海拔180~7550米。
水文环境
不丹境内河流均由北向南,主要有阿穆曲河、旺曲河及莫曲河等。
⑧ 不丹这个国家是在哪个洲的谁能介绍一下
不丹王国(Kingdom of Bhutan)简称不丹,是位于中国和印度之间喜马拉雅山脉东段南坡的内陆国,该国的国名当地语言叫“竺域”(或作“朱玉”Druk Yul,藏文:vBrug-yul,),意为雷、龙之地。不丹王国(The Kingdom of the Bhutan )在梵语中意为“西藏的边陲”别称:神龙之国(不丹人自称“竺域”,意为“龙”)、森林之国、花卉之国 、云中国度。据日经BP社,该国2010年人均GDP为1978.28美元,世界排名122位。
人口
695822人(2010年)。人口增长率约为12.5‰,不丹族约占总人口的50%,尼泊尔族约占35%。不丹语“宗卡”和英语同为官方语言。藏传佛教(噶举派)为国教,尼泊尔族居民信奉印度教。
首都
首都廷布(16张)廷布(Thimphu)是全国的政治、宗教中心。地处喜马拉雅山南麓,旺河从城市穿过。城市海拔2500多米,42465人(2005年)。
国旗
呈长方形,长与宽之比为3∶2。由金黄色和桔红色的两个直角三角形组成,中间一条白色的飞龙,四个 不丹国旗
[1]爪子各抓一颗白而亮的宝珠。金黄色象征国王的权力和作用;桔红色是僧侣长袍的颜色,象征佛教的精神力量;龙象征国家权力,又指这个国家的名字,因为不丹可译为“神龙之国”。龙爪上握有白珠,象征威力和圣洁。不丹自8世纪即为吐蕃(西藏)领土,元朝统一西藏后,成为中国的领土,到清朝时才分裂出去,但作为清朝的藩属国,深受藏族文化的影响。
国徽
不丹国徽
呈圆形。圆面上两条龙腾空而起,象征权力和尊严。龙的周围是燃烧的火焰,圆面中心是十字形图案,它是大自然雷电霹雳的象征。圆面外圈的白色圆环的上部,用藏文书写着“光荣的不丹是不可战胜的”。
政治
1998年,第四世国王吉格梅·辛格·旺楚克不再兼任政府首脑,将政府管理权移交给大臣委员会。2001年,成立宪法起草委员会,启动制宪工作。2006年,第四世国王吉格梅·辛格·旺楚克让位于其子吉格梅·凯萨尔·纳姆耶尔·旺楚克。2007年12月,举行首次国家委员会(上院)选举。2008年3月,举行首次国民议会(下院)选举,标志着不丹开始向君主立宪制转变。2008不丹颁布首部宪法。
议会
实行两院制,由国王、国家委员会(上院)、国民议会(下院)组成,拥有立法权。上院由25名议员组成,均为非党派人士,其中20名由各宗选举产生,其余5名由国王任命知名人士担任。下院由47名议员组成,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两院议员任期5年。2007年12月,产生首届国家委员会(上院)。2008年3月,产生首届国民议会(下院),组成为:繁荣进步党(Druk Phuensum Tshogpa)45席,人民民主党(People's Democratic Party)2席。现任国民议会议长吉格梅·楚提姆(Jigme Tshultim)。根据不丹宪法,经三分之二议员同意,议会有权对国王提出退位动议。如动议获议会四分之三投票通过,则应举行全民公投以决定国王是否退位。国王在位年限不得超过65岁。
政党
(1)不丹和平繁荣党(Bhutan Peace and Prosperity Party),不丹和平繁荣党2007年7月成立,8月15日正式注册,主张保守和忠于君主制度。领导人为吉格梅·廷里 (2)不丹人民民主党(People's Democratic Party of Bhutan),2007年3月建立,9月1日注册,该政党主要关注民主和人权,属中左翼社会民主党类型政党,领导人为桑加伊·恩格杜普
军事
武装力量主要由皇家陆军(包括皇家卫队)和皇家警察组成实行义务兵役制,国王是武装力量最高统帅。皇家陆军于1963年由民兵武装组织改编组建,兵力约9000人(2007)。现任首席作战指挥官是巴图·泽林中将。皇家卫队正式组建于1961年,主要负责王室成员的安全保卫工作。皇家警察正式成立于1965年,隶属于不丹内政与文化部,主要职能是维护社会治安并担负边界警卫和消防任务。不丹的全部军费、大部分装备和给养由印度提供。
政府
根据不丹宪法,在国民议会选举中获多数议席的政党领导人将由国王任命担任首相,负责组阁。首相任期不得超过两届,各政府部门大臣人选通过首相推荐由国王任命。经三分之一以上议员同意,国民议会可对政府提出不信任动议,如动议获国民议会三分之二以上投票通过,则国王有权解散政府。2008年3月,繁荣进步党在首次大选中赢得压倒性胜利。4月9日,该党主席吉格梅·廷里(Jigmi Thinley)就任首届民选政府首相。11日,新政府10位大臣就职,包括:工程与人员安置大臣益西·金巴(Yeshey Zimba)、经济大臣坎杜·旺楚克(Khan Wangchuk)、财政大臣旺迪·诺布(Wangdi Norbu)、外交大臣乌金·策林(Ugyen Tshering)、卫生大臣藏莱·杜克帕(Zangley Dukpa)、内政与文化大臣明朱尔·多尔吉(Minjur Dorji)、教育大臣塔库尔·鲍德耶尔(Thakur S Powdyel)、农业大臣佩玛·嘉措(Pema Gyamtsho)、信息与通讯大臣南达拉尔·拉伊(Nandalal Rai)及劳动与人力资源大臣多尔吉·旺迪(Dorji Wandi)。 政府还设有11个直属机构:皇家文官委员会、国家计划委员会、国家环境委员会、国家劳动局、皇家货币局、国家技术培训局、皇家管理学院、法律事务局、不丹研究中心、地方发展委员会、国家文化事务委员会。
司法
高等法院为最高司法机构,但国王拥有最高司法权力,包括受理最高上诉案件。高等法院于1968年在廷布设立,包括首席法官在内共有8名法官,其中2名由国民议会选出,任期5年;其余由国王指派,任期由国王决定。各宗设有地方法院,由国王任命的宗长和地方法官负责处理地方诉讼案件。现任首席大法官为索南·多杰(Sonam Tobgye)。
寺院团
是宗教事务的唯一仲裁机构,由中央寺院团和地方寺院团组成。全国约有5000名僧人,享受政府提供的财政资助。坎布为最高宗教领袖,由寺院选举并经国王批准的一名高僧担任,享有穿着与国王同样颜色披肩的特殊权力。坎布下有4名大僧人辅助。
编辑本段经济
资源
有白云石、石灰石、大理石、石墨、石膏、煤、铅、铜、锌等矿藏。水力资源丰富。不丹水电资源蕴藏量约为2万兆瓦(MW),目前仅约2%得到开发利用。森林覆盖率约占国土面积的72%。1995年,不丹国民议会规定,不丹森林覆盖率至少应保留到60%。
农牧林业
可耕地面积占国土总面积的16%,主要农作物有玉米、稻子、小麦、大麦、荞麦、马铃薯和小豆蔻。畜牧养殖较普遍。主要树种有婆罗双树、橡树、松树、冷杉、云杉、桦树等,以丰富的名木花草闻名遐迩。盛产水果。苹果、柑桔等大量向印度和孟加拉国出口。 静谧的乡村
农业是不丹支柱产业。上世纪50年代实行土地改革后,98%以上农民拥有土地、住房。粮食基本自给。目前,农业约占不丹GDP23%(2005/06财年),农业人口占总就业人口63.3%。近年来,不丹第二、三产业比重快速上升,2005/06财年分别约占GDP35%和42%。向印水电出口及相关建筑业成为不丹经济支柱之一。
民俗
垃圾桶
不丹全国只有一个机场,没有铁路,森林覆盖率达72%。不丹林木品种多,品位高,木材蓄积量约6.7亿立方米,但不丹没有滥伐现象,而是适度科学合理开发。山民砍一株树需要特别许可,国有林区伐木必须经过严格审批。在首都廷布附近的三界冈,我们碰到一名叫干金的中学生。他告诉我们,其父正在山里砍树。他们家有亲人亡故,政府准许砍一棵树做经幡竖杆,另外,还可以砍一些枯枝用于火葬。不丹政府还规定每年6月2日为全国植树日,要求所有公民都参加植树,绿化祖国。 不丹百姓的环保意识很强。小事最能说明问题,走在不丹西部重镇帕罗干净的街道上,笔者要扔废纸,在一家商店门前找到一个垃圾桶,从垃圾桶进口朝里看时发现非常干净,桶中竟然没什么垃圾,笔者在不丹的另外几处都发现了类似的情况。垃圾桶的“容貌”也折射出该国公民的环保意识。
丹丁村
佛教是不丹的国教,75%的不丹人信奉佛教,25%的人信印度教。很多人家中都摆着佛龛。记者驱车来到首都廷布附近的多迪那村,采访了一个名叫丹丁的村民。他属于这个国家占人口比率3%―4%的穷人。他住在矮小的房子里,共约12平方米左右。笔者低头穿过房门进入里间,里面非常拥挤,一张床铺抵住两面墙壁。虽然房间小,但佛龛占据了屋子最显眼的位置,佛龛上铺着黄色的台布,金色的佛像置于其上,酥油灯长期点亮,这是房间里最神圣、气派的地方。丹丁早晚一天数次膜拜,非常虔诚。
服饰
身着不丹传统服饰的当地居民
走在不丹首都廷布的街头,能看到不丹女子身穿齐脚踝的“基拉”裙;男子都宽衣肥袖,上身穿着名为“果”的传统长袍,挽着雪白整齐的袖口,下着齐膝裙和长筒袜。据当地人说,肥大的衣袖可兼作口袋,把东西往衣袖里一塞,用手捏住袖口,里面的东西就不会掉出来。男子的服装上既没有扣子,也没有兜,只靠一根宽腰带束紧衣服,因此形成了不丹男子“开阔的胸怀”,袖子里装不下的东西可以放在怀里。成年人将身上带的“零碎”都堆在怀里。学生上学不用背书包,所有文具和书本都揣在怀里,衣服鼓鼓囊囊的。 不丹人的服装体现了他们崇尚悠闲的生活态度。当地朋友对我说,由于长期受佛教教义的熏陶,宽厚待人、与世无争的思想早已渗入当地人的生活中。锁和钥匙在不丹几乎已无用武之地,这是因为不丹的社会治安良好,犯罪率极低,人们外出很少锁门。与世无争的性格并不表明国民孱弱。不丹森林茂密,黑熊、雪豹等猛兽多,当地男子的怀中都少不了匕首。而且,上至国王大臣,下至平民百姓,个个都是射箭高手,一些不丹高级官员上班时甚至还随身佩带长剑。
五彩经幡
无论是山边路旁,还是房顶门前,不丹各地随处可见一片片迎风招展的五彩旗,场面蔚为大观,古朴中透出几分神秘和怪谲。当地人说,国民信奉藏传佛教,这些五彩旗其实是印着经文的经幡。以前,这种长三尺、宽1尺的经幡上都印有“嗡、嘛、呢、叭、咪、哞”六字箴言和龙、虎等图案,旗子的边沿为蓝、白、红、绿、黄五种颜色,象征蓝天、白云、火焰、绿水和土地,代表了宇宙的“五大元素”———地、水、火、风、空。 松枝上五彩经幡随风飘动
据说,古代西藏高原的吐蕃王朝兴盛时期,统治者对那些战功卓著的勇士,除了赏赐大量牛羊和金银珠宝外,还要赐哈达。勇士把哈达挂在自家四周,以示英武,久而久之人们都以挂哈达为美。佛教兴起后,一些僧侣聪明地借用这种盛行的方式在当地推广佛教。他们宣称,只要信徒在布帛上印上经文,制成经幡悬挂起来,每当经幡被风吹动,就等于将经文向上天诵读了一遍,与口诵有同样积善修行的功效。于是,这种方式得到许多不识字的牧民的推崇,风行至今。 现在,人们为了方便,不丹当地的大部分经幡干脆做成五彩旗,不印图案和文字。每到喜庆生辰、逢年过节甚至乔迁新居时,人们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挂经幡,以祈求神灵的庇佑。有趣的是,不丹人经常把经文塞进木桶里,让其顺水飘流。在当地人看来,木桶因水流而动,也是自己向神诵经的一种方式。 在这个深信神灵无处不在的国度,类似牛头马面、鹰嘴猴脸的面具成了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每年到了重大的宗教节日,不少不丹人载歌载舞时,都要身穿鹅黄色的丝缎裙,脚蹬绣花牛皮靴,头戴各式各样“面目狰狞”的面具。当地人称,这些面具是原始宗教的产物,有的是表示对大自然的虔诚,有的是为了赶走妖魔鬼怪,有的则是祈求来年上天能赐予好收成。
辣椒为主菜
辣椒成为主菜
不丹人的生活习惯和中国人相似,他们也吃饺子。但是,不丹菜之辛辣比中国的川菜有过之而无不及。不丹人把辣椒当蔬菜,而不是调料。家家房顶上都晒满红辣椒。日常生活中,不丹人不仅吃任何菜都会加上大把干辣椒,而且还喜欢将不切碎的生辣椒凉拌,直接当沙拉吃。
自然地理
面积3.8万平方公里,地处喜马拉雅山南坡。北部及东北、西北与中国为邻;南部与印度接壤。 不丹旧都-普那卡宗
境内多山,北高南低;南部山区属亚热带气候,湿润多雨,年降水5000~6000毫米;中部河谷区 ,气候温和,年降水760~2000毫米;海拔180~7550米。河流均由北向南,主要有阿穆曲河、旺曲河及莫曲河等。蓝绵羊、兰花、野罂粟和罕见的雪豹就在这个与世隔绝的环境中生长,这里还有传说中的喜马拉雅雪人。茂密的高海拔橡树林,甚至有老虎爪的印痕。南亚虎通常出没于低海拔的森林地带,但在不丹,它的踪迹却可能出现在海拔三四千米的雪线之上。
⑨ 不丹属东亚吗
属于南亚国家。
不丹王国,简称不丹,位于中国和印度之间的内喜马拉雅山脉东段南坡容,是一个内陆国。不丹的国名当地语言叫“竺域”,意为“雷龙之地”。
不丹位于亚洲南部,是喜马拉雅山东段南坡的内陆国家,西北部、北部与中国西藏接壤,西部、南部和东部分别与印度锡金邦、西孟加拉邦、阿鲁纳恰尔邦(中国藏南)交界。面积38394平方公里。
资料来源:http://ke..com/view/7805.htm?fr=aladd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