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地理信息 » 对独龙族所处地理环境的推断正确的是

对独龙族所处地理环境的推断正确的是

发布时间: 2021-02-17 16:51:53

⑴ 通过实验、观察、类比、推理等方法得出正确的结论是化学学习的方法之一.对下列反应的推断或解释正确的是

A.白色沉淀可能为AgCl,某溶液中加入硝酸酸化的氯化钡溶液,溶液中可能含银离子或硫酸根离子,但二者不同时存在,故A错误;
B.硝酸具有强氧化性,与CaSO3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NO,故B错误;
C.同温同压下,用pH试纸测定相同浓度的碳酸钠和硫酸钠溶液的酸碱性,碳酸钠溶液显碱性,硫酸钠溶液显中性,是因为碳酸根离子水解显碱性,故C正确;
D.氯气氧化碘离子为碘单质遇淀粉变蓝,不是氯气和淀粉的显色反应,故D错误;
故选C.

⑵ 某纯净物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无其他生成物).对该物质组成的推断正确的是()A.

纯净物在氧气来中完全燃烧,生成二氧自化碳和水,二氧化碳中的碳元素和水中的氢元素一定来自于该纯净物,而二氧化碳中的氧元素和水中的氧元素可能完全来自于氧气,也可能来自于该纯净物和氧气;
由分析可知,该纯净物中一定含有碳元素和氢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
故选:AB.

⑶ 某物质中含有一种元素。下列对该物质的推断正确的是( )

该物质可以是纯净物,例如:O2;也可以是单质,例如:O2;也可以是混合物,例如:O2和O3的混合物;但一定不是化合物,因为不含两种及以上的元素。
故选4。

⑷ 中国的独龙族的风俗习惯和怎样来历

一、风俗习惯

1、独龙族无论是饮酒、吃饭和吃肉,家庭内部都由主妇分食,客人来临也平均分给一份。入夜后男子在火塘边喝酒念祝词,然后将酒碗抛在火塘上的竹架上,以碗口朝天为吉兆。

2、独龙族非常好客,如遇猎获野兽或某家杀猪宰牛,便形成一种远亲近邻共聚盛餐的宴会。此外,独龙族还有招待素不相识过路人的习俗,对过路和投宿的客人,只要来到家中都热情款待。认为有饭不给客人吃,天黑不留客人住,是一种见不得人的事。

3、有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的良好传统习尚,视偷盗为最可耻的行径。在独龙族进行一些原始的祭祀活动时,游客不能参观祭祀活动。

4、独龙族原有原始群婚的习俗,现已不存在。男女均散发,少女有纹面的习惯。独龙族人相信万物有灵,崇拜自然物,相信有鬼。

二、来历

独龙族的族源及民族的形成,时至今日还没有较为清楚的脉络及线索,但从语言系属上来看,作为汉藏语系藏缅语族的独龙族,应当来源于氐羌族群。

归纳其民族内部所流传的传说,则主要有两种:一认为独龙族是土著民族。二认为独龙族最初居住在怒江一带,后因出猎偶然来到独龙江河谷,看到这里不仅有宽阔的猎场,而且还有较为平坦的台地,便陆续迁居至此,并逐步由北向南发展。

在独龙族约15个氏族中,有8个氏族的传说都说来自怒江。而且从语言以及过去曾有过的文面习俗等文化特征来看,独龙族与贡山的怒族也很相近。

(4)对独龙族所处地理环境的推断正确的是扩展阅读:

独龙族的分布:

独龙族是我国人口较少的少数民族之一,根据2010年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独龙族总人口为6930人。独龙族分布在云南省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其中,处在独龙江河谷的独龙江乡又是县内独龙族最主要的聚居区。与其相邻的维西县和西藏察隅县察瓦洛乡也有少量分布。

云南省怒江州贡山县独龙江乡不但是中国独龙族最主要的聚居区,也是中国独龙族民族文化传承保护区(已于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还是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三江并流”世界自然遗产的核心区之一。


⑸ 如图是我国某山脉东、西坡地质剖面图.读图回答1-2题1.结合图例,推断甲处岩石形成处的古地理环境是( 

A、我国贺兰山附近是位于西北地区,没有丰富的水能资源,故不符合题意;
B、根据回每上升100米,气温答下降0.6°C,根据图中的海拔高度计算从山麓到山顶的高度差大约是2000米,计算温差大约是12度,所以山麓比山顶大约高12度,故不符合题意;
C、绿洲农业指干旱荒漠地区,依靠地下水、泉水或者地表水进行灌溉的农业.我国主要分布在沙漠地区(如我国西北部).根据图中的地点银川判断是我国的西北地区,附近的山脉应该是贺兰山,故正确;
D、根据图中的地点银川判断是我国的西北地区,附近的山脉应该是贺兰山.我国农牧界线是东北大兴安岭东麓-辽河中上游-阴山山脉-鄂尔多斯高原东缘(除河套平原)-祁连山脉(除河西走廊)-青藏高原东缘,故不符合题意.
故选:C.

⑹ 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的地理环境

贡山县大小河流众多,地势险陡,天然落差大,雨量充沛,水能资源极为丰富,大小河流42条年径流量577亿立方米,总径流量达84.5亿立方米。水能蕴藏量1368.6万千瓦。

⑺ 独龙族的服饰与其地理环境有什么关系

云南是一个多民族的边疆省份,自古以来就是众多民族声息繁衍之地,也是各民族沿横断山脉南北迁徙的走廊,少数民族成份居全国前列。因此,云南民族众多,人口在 5000 人以上的世居民族有:彝族 白族 哈尼族 壮族 傣族 苗族 僳僳族 回族 拉祜族 佤族 纳西族 瑶族 藏族 景颇族 布朗族 普米族 怒族 阿昌族 德昂族 基诺族 蒙古族 布依族 独龙族 水族 满族等 25 个,其中独有少数民族 15 个。少数民族人口 1415.3 万,占全省人口的 33.41 %。

一 由于历史 自然和地理的原因,各民族从聚居分布 居住地域 经济社会发展 生产生活等方面呈现出多样性的特点

(一)全省没有一个单一的民族县(市),各民族分布具有“大杂居 小聚居”的特点。

云南特有的立体地形和气候条件,形成了各民族的居住特点。从垂直分布看,各民族居住地以山区为主;从平面分布看,又主要集中在农村 山区 边境及边远地区。全省没有民族成份单一的县(市),每个县(市)一般有 5 - 10 个世局少数民族,每个民族一般聚居在 5 - 10 个县。因此,全省共有 8 个自治州, 29 个自治县, 79 个民族自治地方县和 197 个民族乡,是全国民族自治地方最多的省份。长期以来,云南各民族大杂居与小聚居交错,以村寨或村寨连片聚居,保持本民族语言 服饰和风俗习惯,相互之间不易被同化融合,但又相互影响。

(二)新中国成立前,云南各民族还分别处于原始社会末期 奴隶社会 封建领主制 封建地主制等不同社会发展阶段,被称为“一部活的社会发展史”,具有经济社会发展多样性的特点。

由于历史、自然地理等方面的原因,各民族之间乃至一个民族内部发展极不平衡,半个世纪以来,在党的民族政策的关心和扶持下,经过云南各族人们的拼搏奋斗,曾经是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领主制、封建地主制多种经济形态并存,生产力水平极为薄弱的云南各民族,实现了历史性的跨越。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省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民族政策,采取特殊措施,促进了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政治、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⑻ 向红色溶液X中通入气体Y,溶液逐渐褪色,下列对X、Y的推断正确的是()A.若X为品红溶液,则Y可能为C

A、二氧化碳通入品红试液无颜色变化,二氧化硫具有漂白性通入红色内褪去,故A不符合;容
B、臭氧具有强氧化性能氧化有机色素,臭氧通过含酚酞的NaOH溶液,红色褪去,故B符合;
C、碘化氢具有还原性能还原氯化铁生成氯化亚铁,红色褪去,但气体不一定是碘化氢,还原性气体也可以反应如二氧化硫、硫化氢等气体,故C不符合;
D、二氧化硫气体通入含少量KMnO4的H2SO4溶液,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溶液褪色,还原性气体都可以和高锰酸钾溶液反应使之褪色,如二氧化硫、硫化氢气体等,故不符合;
故选B.

⑼ 据地理位置推断,下列关于钓鱼岛的叙述,正确的是()A.盛产棉花、甜菜等经济作物B.全年炎热干燥C

钓鱼岛位于台湾岛的东北方向,该地区适宜不适宜种植甜菜,故A错误;
钓鱼岛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特点是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故B错误;
钓鱼岛位于东海,周边海域海域资源丰富,故C正确;
钓鱼岛由于距太平洋较近,夏季能够受到台风的影响,故D错误.
故选:C.

热点内容
鹿特丹港国家地理 发布:2021-03-15 14:26:00 浏览:571
地理八年级主要的气候类型 发布:2021-03-15 14:24:09 浏览:219
戴旭龙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发布:2021-03-15 14:19:37 浏览:408
地理因素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发布:2021-03-15 14:18:30 浏览: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发布:2021-03-15 14:16:36 浏览:425
工地质检具体干些什么 发布:2021-03-15 14:15:00 浏览:4
东南大学工程地质考试卷 发布:2021-03-15 14:13:41 浏览:840
中国地质大学自动取票机 发布:2021-03-15 14:13:15 浏览:779
曾文武汉地质大学 发布:2021-03-15 14:11:33 浏览:563
中国冶金地质总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网 发布:2021-03-15 14:10:10 浏览: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