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地理信息 » 地理知识分析塔尔沙漠成因

地理知识分析塔尔沙漠成因

发布时间: 2021-02-17 13:10:55

『壹』 求塔尔沙漠形成演化通史。

据统计,地球上沙漠面积1535万平方公里,占陆地面积的. 3%,我国沙漠面积116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12.1%。而且这个数字似乎还在不断增大。那么,面积如此广大的沙漠究竟是怎样形成的呢?

传统的观念认为,沙漠是地球上干旱气候的产物。从地球上沙漠分布来看,也证实了这一观点。目前世界上的大部分沙漠都集中在赤道北纬15°〜35°间,如北非的撒哈拉大沙漠、澳大利亚的维多利亚大沙漠、南亚的塔尔沙漠、阿拉伯半岛鲁卜哈里沙漠,等等。这是因为地球自转使得这些地带长期笼罩在大气环流的下沉气流之中,气流下沉破坏了成雨的过程,形成了干旱的气候,造成了茫茫的瀚海大漠。

然而,这一理论并不能解释所有沙漠的成因,比如塔尔沙漠,它的上空湿润多水,而且当西南季风来临时,那里的空气中,水汽含量几乎可与热带雨林区相比,但它的地上却是沙漠遍野。美国的科研人员经过研究,认为尘埃是形成沙漠的主要原因。

科学家们发现,塔尔沙漠上空混浊不堪, 尘埃密度可超过芝加哥上空几倍,每平方公里上空平均飘浮尘埃达1吨半多,分布高度比城市上空要高。尘埃白天遮住了阳光,大气呈灰蒙蒙的,有些暗红色,夜间也不见群星。尘埃一方面反射一部分阳光,另一方面吸收一部分阳光,使本身增温而散热。白天因为尘层增温而地面缺少加热,空气就不能上升。夜间,尘埃以散热冷却为主,空气下沉,同时也减弱地面的散热。于是此地既无降雨条件,又无成露可能。尘埃在这里竟制服了湿气,使地面只能形成沙漠。

『贰』 塔尔沙漠成因

塔尔沙漠的成因很独特。第一是因为它处在印度低压的中心位置,西南季风围着它转就是不进去。第二就是因为历史上对当地的森林破坏很严重。

『叁』 请教:南亚塔尔沙漠的成因

印度半岛一来带夏季西南季自风的来源为索马里赤道气流,本身就是从南印度洋海域的低纬度信风变来的,再加上流经北印度洋和阿拉伯海南部,空气吸纳了大量水汽,因此雨季降水充沛。南亚的西南季风运行路线有两条,第一条是从阿拉伯海直接向恒河平原运动,在西高止山脉就被阻挡,过了西高止山脉就没什么水汽了。第二条是从孟加拉湾向东北运动,被喜马拉雅山阻挡而改道向西北,由于在恒河平原上长途跋涉,到达印度河流域后便势力衰微了。塔尔沙漠正好在两支西南季风都到不了的地方。简而言之,就是塔尔沙漠受地形阻隔印度洋水汽形成的。
希望我的回答能够帮到楼主!

『肆』 高中地理知识(荒漠化成因)(热带雨林)

1、世界上的荒漠主要分布在南北纬15°~50°之间的地带。其中,15°~内35°之间为副热带,是由高容气压带引起的干旱荒漠带(也就是你所说的受高压控制的);如撒哈拉沙漠。——纬度因素
北纬35°~50°之间为温带、暖温带,是大陆内部的干旱荒漠区(及温带荒漠)。如亚洲内部的荒漠,包括我国西北地区及中亚、西亚地区。——海陆因素
位于南北纬30°附近的大陆西岸(如美国的加利福尼亚、撒哈拉沙漠及智利等),则是由于寒流的影响。——洋流因素
位于山脉的背风坡,降水极少,且暖湿气流受山脉阻隔难以到达,经常形成荒漠(如喜马拉雅山北坡)——山脉阻隔
事实上,每一处荒漠的形成都是几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在分析时应综合考虑。
2、巴西热带雨林的成因
纬度:位于赤道低压带附近,全年高温多雨,为典型的热带雨林气候区
洋流:受巴西暖流的影响,降水丰富
地形,巴西高原呈喇叭形,喇叭口面向大海,受来自海上的暖湿气流影响,降水十分丰富
信风:东南信风从海上来,带来大量水汽

『伍』 塔尔沙漠的形成原因

历史上,这块地方不是沙漠,那么这沙漠是怎么来的呢?于是有人认为,尘埃是形成塔尔沙漠的主要原因。科学家们发现,塔尔沙漠上空的空气浑浊不堪,尘埃密度超过美国芝加哥上空几倍,白天遮住了阳光,大气灰蒙蒙的,略呈暗红色,夜间也不见群星。尘埃一方面反射一部分阳光,另一方面又吸收一部分阳光,使其本身增温而散热。白天,因为尘埃弥漫使得地面不被加热,空气就不能上升。夜间,尘埃以散热冷却为主,空气下沉,同时也减弱了地面的散热。于是此地既无降雨条件,又无成露的可能。尘埃在这里竟制服了湿气,使地面只能形成沙漠。那么,这么多的尘埃又源于何处呢?有的学者指出,塔尔沙漠的尘埃最初是人类制造的,人类是破坏生态环境,制造沙漠的真正凶手。
王树声地理教学研究室编著,山东省地图出版社出版的《区域地理》30页(2009年1月第二版)提到:塔尔沙漠形成的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
1、冬季受副热带高压控制,降水少;
2、夏季风西南风无法到达;
3、历史上对印度河流域的过度开发导致对森林植被的破坏。
1、3点都没什么太多争议,而2里提到西南风无法到达,让人难以理解。我怎么觉得反而是因为印度河平原地势低平,没有对西南风起到抬升作用,导致西南风长驱直入,到达喜马拉雅山南坡形成降水,而沿途是雁过无痕。

『陆』 塔尔沙漠的成因是什么 介绍详细一点

塔尔沙漠 (Thar Desert)印度西部和巴基斯坦的沙漠面积约20万平方公里。亦称为大印度沙漠,位于印度西部拉贾斯坦邦。夏季季风的湿润气流在它的东边不远经过,但是却没有一滴雨水降落到这个沙漠来。
历史上,这块地方不是沙漠,那么这沙漠是怎么来的呢?于是有人认为,尘埃是形成塔尔沙漠的主要原因。科学家们发现,塔尔沙漠上空的空气浑浊不堪,尘埃密度超过美国芝加哥上空几倍,白天遮住了阳光,大气灰蒙蒙的,略呈暗红色,夜间也不见群星。尘埃一方面反射一部分阳光,另一方面又吸收一部分阳光,使其本身增温而散热。白天,因为尘埃弥漫使得地面不被加热,空气就不能上升。夜间,尘埃以散热冷却为主,空气下沉,同时也减弱了地面的散热。于是此地既无降雨条件,又无成露的可能。尘埃在这里竟制服了湿气,使地面只能形成沙漠。那么,这么多的尘埃又源于何处呢?有的学者指出,塔尔沙漠的尘埃最初是人类制造的,人类是破坏生态环境,制造沙漠的真正凶手。
王树声地理教学研究室编著,山东省地图出版社出版的《区域地理》30页(2009年1月第二版)提到:塔尔沙漠形成的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
1、冬季受副热带高压控制,降水少;
2、夏季风西南风无法到达;
3、历史上对印度河流域的过度开发导致对森林植被的破坏。

『柒』 塔尔沙漠、亚欧陆块北纬沙漠,在成因上有没有区别

塔尔沙漠 (Thar Desert)印度西部和巴基斯坦的沙漠面积约20万平方公里。亦称为印度大沙漠,位于印度西部拉贾斯坦邦。夏季季风的湿润气流在它的东边不远经过,但是却没有一滴雨水降落到这个沙漠来。
科学家们发现,塔尔沙漠上空的空气浑浊不堪,尘埃密度超过美国芝加哥上空几倍,白天遮住了阳光,大气灰蒙蒙的,略呈暗红色,夜间也不见群星。尘埃一方面反射一部分阳光,另一方面又吸收一部分阳光,使其本身增温而散热。白天,因为尘埃弥漫使得地面不被加热,空气就不能上升。夜间,尘埃以散热冷却为主,空气下沉,同时也减弱了地面的散热。于是此地既无降雨条件,又无成露的可能。尘埃在这里竟制服了湿气,使地面只能形成沙漠。那么,这么多的尘埃又源于何处呢?有的学者指出,塔尔沙漠的尘埃最初是人类制造的,人类是破坏生态环境,制造沙漠的真正凶手。
塔尔沙漠形成的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
1、冬季受副热带高压控制,降水少;
2、夏季风西南风无法到达;
3、历史上对印度河流域的过度开发导致对森林植被的破坏。
亚欧陆块北纬沙漠形成的两个主要原因,就是干旱和风。加上人们滥伐森林树木,破坏草原,令土地表面我去了植物的覆盖,沙漠便因而形成。沙漠的形成,除了干旱气候条件与滥伐森林树木,破坏草原外,还要有丰富的沙漠物质来源,风是制造沙漠的动力,沙是形成沙漠的物质基础, 而干旱则是出现沙漠的必要条件。风吹跑了地面的泥沙, 使大地裸露出岩石的外壳,或者仅仅剩下些砾石,成为荒凉的戈壁。 那些被吹跑的砂粒在风力减弱或遇到障碍时堆成许多沙丘,掩盖在地面上,形成了沙漠。地球上南北纬15°~35°之间的信风带,气压较高,天气稳定,雨量较少,空气干燥,是容易形成沙漠的场所。就社会原因来说,有滥伐森林、 破坏草原、 战争或其他原因破坏了干旱地区的水利工程等等。

『捌』 塔尔沙漠的成因

塔尔沙漠系因副热带高压所笼罩,空气多下沈增温,使地表对流作用受阻,不易致雨。另外来自沙漠西部的风,气流先经过阿富汗和俾路支的干旱高原,下降到本区时不能造成雨泽,自东部溯恒河而上的季风沿途失去水汽,然后下降至旁遮普,空气下沈增温,无法致雨。

那么,这么多的尘埃又源于何处呢?

有的学者指出,塔尔沙漠的尘埃最初是人类造成的,后来沙漠又加剧了它的密度。于是有人提出:人类才是破坏生态环境,制造沙漠的真正凶手!正如200年前法国哲学家夏托·布赖恩的预言一样:

“野蛮时期是森林、草原,到了文明时期却成了沙漠。”持这一观点的人还以世界上最大的沙漠——撒哈拉沙漠的演变为证据来进一步说明。

撒哈拉沙漠的大部分地区在远古时代曾是一片植物茂盛的肥沃土地,绿叶葱翠,百花艳丽,禽兽成群,万木竟荣……1957年考古学家在撒哈拉沙漠找到的8000年前的岩壁画,以及后来找到的阔叶树种和化石,都为其提供了证据。后来,由于人类破坏了原有生态,才“制造”了沙漠,干旱的气候不是元凶,它只是提供了形成沙漠的适宜条件。

但也有人不完全同意上述观点,认为撒哈拉沙漠的形成最初是很缓慢的,直至公元前5000年,不知从什么地方飞来铺天盖地的黄沙,才使此地变成了辽阔无边的沙漠瀚海。然而若问这不期而至、突如其来的黄沙又是从哪个天国飞来的呢?遗憾的是,没有人能确切地回答出来。

『玖』 塔尔沙漠形成的原因

王树声地理教学研究室编著,山东省地图出版社出版的《区域地理》37页提到:塔尔内沙漠形成的原因主要容有三个方面:
1、夏季副热带高压控制,降水少;
2、夏季风西南风无法到达;
3、历史上对印度河流域的过度开发导致对森林植被的破坏。

热点内容
鹿特丹港国家地理 发布:2021-03-15 14:26:00 浏览:571
地理八年级主要的气候类型 发布:2021-03-15 14:24:09 浏览:219
戴旭龙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发布:2021-03-15 14:19:37 浏览:408
地理因素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发布:2021-03-15 14:18:30 浏览: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发布:2021-03-15 14:16:36 浏览:425
工地质检具体干些什么 发布:2021-03-15 14:15:00 浏览:4
东南大学工程地质考试卷 发布:2021-03-15 14:13:41 浏览:840
中国地质大学自动取票机 发布:2021-03-15 14:13:15 浏览:779
曾文武汉地质大学 发布:2021-03-15 14:11:33 浏览:563
中国冶金地质总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网 发布:2021-03-15 14:10:10 浏览: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