鼎湖山地理环境水文
1. 某个地区地理位置,自然环境:地形、地貌、水文、气候特征、当地风玫瑰图等资料信息从哪找
上网络呀!里面可以提供一个地区的各种地理资料。
2. 水文特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有追加!
水文特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① 河流的侵蚀和堆积形成流水地貌;
② 河流水量的大小和变化影响气候;
③ 河流开发影响经济发展
3. 山区城市对自然地理环境有什么影响
自然地理环境的五要素是
水文
气候
地形
生物
土壤(你可以就这五点写)
若该地有发展工业,影回响与一楼那位同答学说的差不多,破坏植被。如果是在季风地区山区城市面临的最大问题大概就是交通不便,所以为了对外联系便利,可能会修筑梯田,对河流和大气会造成污染
为了发展农业,则会造成水土流失,暴雨季节引发滑坡泥石流等灾害,自然会开坡
4. 东南亚的,地理位置和人文地理特征,水文特征,地形
东亚:西高东低,阶梯式,高原山地平原相间,综合性地形 日本:山地岛国,山脚沿海夹杂少版量小平原,普遍权
自然地理:气候(光照、降水、热量),地形地貌,河流(水文水系特征)湖泊,土壤,植被
南亚指亚洲南部,这个地理分区东边是东南亚,北边是中国和中亚地区,西边是西亚地区,南边为印度洋.
地形为北边高,南边低.分为北边的高山地形,中部的平原地区和南部的高原地区.
水文特征,河流的流量较大,有明显的高峰期在雨季和枯水期在热季.因为处于热带所以没有结冰期.
气候为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暖干燥,分为明显的干季,热季和雨季.
土壤为红壤,砖红壤为主.
生物上植被为热带季风林河热带雨林.北部山区的植被有明显的地带性分布规律.
5. 珠江三角洲的水系与地形特征
珠江三角洲是广东省平原面积最大的地区。珠江三角洲地貌的形成,是由西、北、版东三江汇聚珠权江所挟带的泥沙,沿流途经数千年的沉积而在中下游形成40~60米厚度的冲积平原。并陆续在新会、顺德、番禺、东莞和南海的西樵山及广州以南的桂岛等地出现较大的居民点。
随着自然环境的变迁,由西江、北江两个三角洲构成的古珠江三角洲逐渐连成一片,并与其后成陆的东江三角洲相连从而形成现代的珠江三角洲。而由于珠江三角洲处在北回归线以南,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日照时间长,因而农牧渔业的发展具有得天独厚之势。
(5)鼎湖山地理环境水文扩展阅读:
地理位置:
从20世纪初开始,中外地质、地理、水文、水利工程学界便对珠江口是否存在三角洲的问题众说纷纭,后来,否定说一度占了上风,其主张者不乏重量级的中外学者。
如瑞典水利专家柯维廉只承认广州至澳门一带有沙堆积的小规模三角洲,称为“广州三角洲”,而当时在中山大学任教的瑞士教授德罗菲斯和哈安姆则干脆宣称没有珠三角,后来成为著名地质学家的陈国达也是当时“否定说”的支持者。
6. 如何查询地方县的自然环境概况(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水文条件)等等。我要找的是河北省邢台市南和县的。
政府网站,或网络网络!
南和县位于河北省南部,地处太行山东麓冲积平原,是邢台市管辖。全县总面积的?405平方公里,耕地44万亩,总人口35万人,辖3镇5个乡,218个行政村4个街道。
南亚和县,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欠发达地区位于东部发达地区和西部边缘,在北京,天津,石经济辐射圈。西邢台市,京广铁路,107国道18公里,7公里,距京深高速公路,两个连接线通过;赵
数据来源于网络地图,最终结果以网络地图数据为准。
辛,南石,宁鸡公路从北到南,邢临,兴庆龚道和邢临,高速公路横穿东西,南与北京 - 上海高速铁路在南和规划,已被列入省十大十五“规划中,连接京广,京九和黄骅港兴港铁路贯穿南,全境。
南县历史悠久,人杰地灵。新石器时代早期的人类住区有西汉生成的南和县。历史的唐代宰相,宋静,右副明代御史朱斯特恩,著名的人,现代著名画家白寿章。
BR />南华县有丰富的资源,显着的特点。县平坦,土壤肥沃,水资源丰富,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县,“不求天”和“畿南粮仓”的历史。国家商品粮基地县,河北省蛋鸡养殖基地,蔬菜生产基地,:西葫芦乡。
在最近几年中,我们已经确定了三个连锁行业第一“的战略,按照”建设三个公园三对接“的思想,规划和实施的西部和高开区标准件,紧固件底座,钢铁产品的城市,工业园区和中小企业孵化园大厦西,南沙河市产业对接,100,建设金鑫建材工业园区,北高开区,邢台县板材市场对接,建设兴东板建材工业园。特别是依靠周围邢台钢铁制品业上做文章,显然是第南部和未来的主导产业,并取得了显着的成绩。目前,县域经济已形成蔬菜,木制品,面制品,钢铁制品,食用油,纸制品及其他特殊行业。
7. 湘潭市的自然环境特点(主要指地质、地形地貌、气候、水文、植被、土壤等方面)。
一、地理位置湘潭位于湖南省的中部偏东地区,地跨东经111°58′—113°05′,北纬27°21′—28°05′。东西横宽108公里,南北纵长81公里,总面积5015平方公里。市域既居长、株、潭“金三角”的一角,又处岳、衡、邵连成的“大三角”腹地二、地势地貌 湘潭市总的地貌轮廓是北、西、南地势高,中部、东部地势低平,但地势起伏较为和缓,反差强度不大,近80%的面积在海拔150米以下。地貌类型多样,山地、丘陵、岗地、平原、水面俱备。在全部土地总面积中,山地607.76平方公里,占12.12%;丘陵965.41平方公里,占19.25%;岗地1607.39平方公里,占32.05%;平原1406.81平方公里,占28.05%;水面427.59平方公里,占8.53%。 三、气候特征 湘潭属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夏秋干旱,冬春易受寒潮和大风侵袭。光能资源比较丰富,历年平均日照时数1640-1700小时。热量资源富足,平均气温16.7-17.4℃。降水量较充沛,但季节分布不均,年际变化大,全年降水量为1200-1500毫米。 四、生物资源 湘潭市现有森林植被以人工林为主,树种类型多样,用材林有杉木、马尾松、樟木、稠木、楠木、百乐等16种;经济林有油茶、油桐、棕、乌桕、桑、茶叶、桃、李、梅等15种;引进树有湿地松、国外松、火炬松、水杉、池杉、意大利杨、黑荆等。农作物资源丰富,可供栽培的粮食、油料、纤维及其他经济作物上千种。湘潭县的“寸三莲” 以优质高产驰名中外,市郊的寸辣椒、矮脚白菜、项蓬长冬瓜等久负盛名。湘潭市的动物种类繁多,其中不少是产业动物,有的已被开发利用。养殖的主要经济鱼类达到40多种,畜禽中的沙子岭猪、壹天石羊为优良的地方品种。 五、土地资源 湘潭位于衡山山脉的小丘陵地带,地貌以平原、岗地、丘陵为主,土地资源具有耕地、水面和丘陵地较多较好的优势。现实有耕地12.2万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24.3%,全市人均占有耕地447平方米。土地质量好,利用率高,水稻土、红壤、菜园土分布较广,有利于以水稻为主的种植业和大农业的开发。 六、水资源 湘潭四季分明,雨量丰沛,年降雨量一般在1500毫米左右。全市水资源总量多年平均为37.75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31.45亿立方米,地下水6.3亿立方米。湘江和涟水、涓水都流经湘潭。 七、矿产资源 湘潭境内已发现和查明的矿产有36种,已探明储量的有16种。储量较大的石灰石、矽沙、白云石、石膏、滑石、方解石、磷矿石、海泡石等。此外,有锰、铁、石英沙、钾长石、重晶石等其他金属矿。上述矿藏中以石灰石、矽沙、锰、石膏、白云石等开发利用较好。http://ke..com/view/21265.htm
8. 鼎湖山的地理环境
位于肇庆市城区东北公里。它由10多座山组成,总面积11.33平方公里。主峰海拔1000米。鼎湖山得名有二说:一是因山顶有湖,湖水清澈,四时不竭而称顶湖山;二是山的中峰园秀,两峰分立左右,山麓诸峰三歧,远望如三足鼎峙,加上山顶有湖,宛若古鼎,而称鼎湖山。是岭南四大名山之一。鼎湖山唐代已是岭南佛教圣地。溶自然和人文于一体,分天溪、云溪和天湖三大景区。众多文物古迹分布在天溪、云溪,天湖为新辟自然景区。天溪景区有:明代建筑庆云寺,为岭南四大名刹之一。该寺有“镇山三宝”舍利子、白茶花树、《龙藏经》(“文化大革命”时期散没);还有大铜钟、平南王王座、千人锅、咏梅百首诗碑和清慈禧太后敕赐“万寿庆云寺”竖匾;飞水潭瀑花飞溅,潭水清澈,亦是天然游泳场所。云溪景区有:唐代智常禅师创建的白云寺和跃龙庵;老龙潭、涅槃台、白鹅潭、浴佛池、水帘洞天等。天湖景区是利用原始林群落中的山溪幽谷,让游人沿溪而上,涉水、攀崖、穿丛林,到山顶的天湖,寻幽探险。
鼎湖山由几列同向(北东东—南西西)的山脉组成,山势自西北向东南逐渐降低,按高度大致可以划分为四级,第一级高程在800米以上,主峰鸡笼山海拔1000.3米,它的左右诸峰均是800米以上的高峰。第二级高程为500~800米,这级高峰以石仔岭为东南界,在石仔岭的西北或其左右诸峰,高均在500米以上,石仔岭海拔598米。第三级高程为250~500米,在石仔岭东南诸峰,高程均不超过500米,主峰三宝峰海拔491.3米,其他峰高多在300~400米之间,第四级高程在250米以下,属山前的丘陵密集地带,它在树木园、地质疗养院、米塔岭一线的东南,包括塘娥岭、后龙山、米塔岭诸山。
鼎湖山与北岭山的构造基本相同。鼎湖山的走向为北东东—南西西的单斜、褶皱、断裂山地。山地内部山体密集、峰峦重叠,起伏大,断层陡崖发育,层状地貌清楚。有名的鼎湖断裂带自北东向南西横穿山地中部与北岭断裂带相接,为形成山地中的瀑布奇景和险峻壮观的山势提供了良好条件。
在山地中的各山峰坡度多在30°~40°,局部在60°以上,少于15°的很少。从鸡笼山向东南经石仔岭、三宝峰到坑口,直线距离4.4公里,高程由1000.3米降至8米,比降达22.5%。
山上水蚀地形明显,沟谷深切,山脊狭窄,V型谷深100~300米,沟谷之间的山脊成棱状,最窄处仅有3~5米,剥夷面发育了500、300~400、150~200、80~100米等多级。发源于鸡笼山的山溪有南北两支,均自西北向东南流,横切山地构造走向线,在岩层断裂的地方往往发育成断崖和阶梯状河谷,谷底基岩出露或乱石成尽,从而使溪流发育了众多的激流、瀑布、深潭奇景,南支云溪有老龙潭、三昧潭、水帘洞天等;北支天溪,水流出天湖后,阶梯状河床明显发育,其中落差最大的飞水潭,断崖高达40米。两溪为同向山脊相隔,成为山地自西北向东南的分水岭。
9. 水文特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水文特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① 河流的侵蚀和堆积形成流水地貌;
② 河流水量的大小和变化影响气候;
③ 河流开发影响经济发展
10. 鼎湖山地理环境
鼎湖山地理环境
鼎湖山位于北纬23°10’,东经112°31’。因地球上北回归线穿过的地方内大都是沙漠或干草原,所容以鼎湖山又被中外学者誉为“北回归线上的绿宝石”。在地理上位于欧亚大陆东南部,东濒太平洋,南临印度洋,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摆脱了回归干燥带的影响,形成了特有的繁茂森林景观,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沙漠,半沙漠地带上的一颗明珠。
鼎湖山地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日照长,太阳辐射丰富,既无严冬又无酷暑,终年温暖。另外,由于夏季盛行湿热的东南或偏南气流,台风频繁光顾,带来了充沛的降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