锡米岛的地理位置
① 斯里兰卡的地理位置
斯里兰卡是印度自洋上的岛国,位于北纬5度55分至9度50分,东经79度42分至81度53分之间,在南亚次大陆南端,西北隔保克海峡与印度半岛相望。南北长432公里,东西宽224公里,国土面积为65610平方公里。
斯里兰卡,全称斯里兰卡民主社会主义共和国,旧称锡兰,是个热带岛国,位于印度洋海上,英联邦成员国之一。中国古代曾经称其为狮子国、师子国、僧伽罗。
(1)锡米岛的地理位置扩展阅读:
斯里兰卡的地理位置决定了斯里兰卡与世界的关系:它深受印度次大陆影响,岛屿良港的优良条件让它一度被擅长航海贸易的西方殖民者觊觎,广袤的海域将它与东西方区域连结。
尽管被划入南亚,但人类学家认为斯里兰卡更接近于东南亚范畴。其信奉的佛教与缅甸、泰国、柬埔寨、老挝、越南部分地区和中国云南部分地区等同属上座部佛教,也称南传佛教、小乘佛教,与汉传佛教和藏传佛教同属世界三大佛教流派。
斯里兰卡有悠久历史的国际参与,是南亚区域合作联盟的创始成员,也是英联邦,G77,不结盟运动和联合国的成员。还是当前惟一在人类发展指数被评为“高”的南亚国家。
② 关岛的具体地理位置是
关岛具体地理位置为太平洋西部,马里亚纳群岛最南端。
关岛是太平洋马里亚纳群专岛南端的岛屿,属在北纬13°26′、东经144°43′。面积549平方公里。,查首府阿加尼亚,在岛屿西部。地势南高北低,西南面的闪电山是最高峰,山基深入最深海沟,陆地海拔407米。
关岛毗邻北马里亚纳群岛联邦,东距美国洛杉矶9800公里,西距中国上海3010公里。
(2)锡米岛的地理位置扩展阅读:
关岛南北长48公里,宽6~13公里,面积549平方公里。东距火奴鲁鲁(檀香山)5863公里,为美国与日本、菲律宾间的联络站,扼控西太平洋海、空交通要冲,战略地位重要。关岛世居查莫罗人。
关岛位于西太平洋马里亚纳群岛最南端,距夏威夷大约7000公里。关岛是美军重要的军事基地,面积549㎞²,美军基地占地约全岛的1/4左右,被称为美军在太平洋上“不沉的航空母舰”。
③ 墨西哥的地理位置
【国 名】 墨西哥合众国( The United States of Mexico,Los Estados Unidos Mexicanos)
【面 积】 1,964,375平方公里
【人 口】 9748万( 2000年2月),印欧混血种人和印第安人分别占总人口的90%和10%。官方语言为西班牙语,居民中92.6%信奉天主教,3.3%信奉基督教新教。
【首 都】 墨西哥城(Ciudad de Mexico)。面积1525平方公里,人口2000万(含卫星城),海拔2240米。5月平均气温12-26C,1月平均气温6-19C。
【国家元首】 总统比森特·福克斯·克萨达(Vicente Fox Quesada),2000年12月1日就职,任期6年。
【简 况】 位于北美洲南部。北邻美国,南接危地马拉和伯利兹,东临墨西哥湾和加勒比海,西南濒太平洋。海岸线长11122公里,其中太平洋海岸7828公里,墨西哥湾、加勒比海岸3294公里。有300万平方公里经济专属区和35.8万平方公里大陆架。著名的特万特佩克地峡将北美洲和中美洲连成一片。全国六分之五为高原及山地。东、西、南三面为马德雷山脉所环绕,内部为墨西哥高原,东南为地势平坦的尤卡坦半岛,沿海多狭长平原。
墨西哥气候复杂多样。高原地区终年温和,平均气温10-26C;西北内陆为大陆性气候;沿海和东南部平原属热带气候。大部分地区分旱(10月至4月)、雨(5月至9月)两季,雨季集中了全年75%的降水量。
墨西哥是美洲文明古国,玛雅文化、托尔特克文化和阿兹台克文化均为墨西哥印第安人创造。1519年西班牙殖民者入侵。1810年9月16日伊达尔戈神父发动起义,开始独立战争。1821年墨宣告独立。1824年10月正式成立联邦共和国。1910年爆发资产阶级民主革命。1917年颁布资产阶级民主宪法,宣布国名为墨西哥合众国。革命制度党从1929年起连续执政71年。2000年7月,国家行动党赢得大选,同年12月上台执政。
④ 荷属东印度群岛地理位置有什么特点
荷属东印度群岛位于亚澳大陆、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间,由爪哇、苏门答腊、内婆罗洲等3000多个岛屿组容成,是控制两块大陆、两大洋海上交通的咽喉要地,并盛产石油(年产石油约800万吨,是日本石油年产量的20倍)、橡胶、锡、生铁、煤等战略物资。
⑤ 西斯兰卡国家地理位置
斯里兰卡,全称斯里兰卡民主社会主义共和国,旧称锡兰,是个热带岛国,位于印度洋海上,英联邦成员国之一。中国古代曾经称其为狮子国、师子国、僧伽罗。
斯里兰卡的经济以农业为主,而该国最重要的出口产品是锡兰红茶。该国亦为世界三大产茶国之一,因此国内经济深受产茶情况的影响。在自由化进程中,增长速度持续加快。斯里兰卡最大优势在于矿业和地理位置,它是一个宝石富集的岛屿,世界前五名的宝石生产大国,被誉为“宝石岛”。所以在经济初期阶段,矿业让它有不少初期发展优势,每年宝石出口可以达5亿美元的出口值,红宝石、蓝宝石及猫眼最出名。
斯里兰卡在僧伽罗语中意为“乐土”或“光明富庶的土地”,有“宝石王国”、“印度洋上的明珠”的美称,被马可·波罗认为是最美丽的岛屿。
斯里兰卡有悠久历史的国际参与,南亚区域合作联盟的创始成员,联合国的一员,英联邦,G77,不结盟运动。它是目前唯一在南亚国家评为“高”在人类发展指数。斯里兰卡分为9个省和25个县。9个省分别为西方省、中央省、南方省、西北省、北方省、北中央省、东方省、乌瓦省和萨巴拉加穆瓦省。
⑥ 锡兰岛的地理环境
斯里兰卡岛是梨抄形,在印度袭洋之中,东北边是孟加拉国湾。中部为高原,有亚当峰。 斯里兰卡属于南亚季风区,气候为热带季风气候。 斯里兰卡岛总面积65610平方公里,位于亚洲南部,主体经纬度为北纬8度,东经80度,是南亚次大陆南端印度洋上的岛国,风景秀丽,被誉为“印度洋上的珍珠”、“宝石之国”和“狮子国”。西北隔保克海峡与印度半岛相望。接近赤道,终年如夏,年平均气温28℃。各地年平均降水量1283—3321毫米不等。
⑦ 七大洲四大洋的具体位置
七大洲:
亚洲:位于东半球的东北部,亚欧大陆的东部,是世界第一大洲.东起白令海峡同北美相望,西至地中海滨.北临北冰洋,南滨印度洋。
非洲:北濒临地中海,东北是红海东部是印度洋,西部是大西洋.赤道穿过其大陆中部。
欧洲:位于亚洲西部,北临北冰洋,西临大西洋,南滨地中海.东部以乌拉尔山-乌拉尔河-里海-高加索山脉-黑海-土耳其海峡-爱琴海与亚洲的分界。
北美洲:西半球的北部,西濒太平洋,北靠北冰洋,东临大西洋.西部隔白令海峡与亚洲相望,南以巴拿马运河与南美洲分界。
南美洲:西半球南部,西、北、东三面分别临太平洋、加勒比海和大西洋.南隔德雷克海峡同南极洲相望,西北以巴拿马运河与北美分界。
大洋洲:位于亚洲和南极洲之间,西南临印度洋,东临太平洋,并与南、北美洲遥对.地跨东、西半球和南、北半球。
南极洲:位于地球最南端,绝大部分在南极圈内,被太平洋、大西洋和印度洋所包围。
四大洋:
太平洋:第一大洋.位于亚洲、大洋洲、美洲和南极洲之间,北端的白令海海峡与北冰洋相连,南至南极洲。
大西洋:是世界第二大洋,位于南、北美洲和欧洲、非洲、南极洲之间.东经苏伊士运河沟通印度洋,西通过巴拿马运河与太平洋相通。
印度洋:是世界第三大洋,位于亚洲、大洋洲、非洲和南极洲之间。
北冰洋:位于地球的最北面,位于亚洲、欧洲和北美洲北岸之间,是四大洋中面积和体积最小、深度最浅的大洋。
(7)锡米岛的地理位置扩展阅读:
亚洲:面积4400万平方千米,约占世界陆地总面积的29.4%,是世界第一大洲。共有48个国家和地区。人口41.643亿,约占世界总人口的60%,居世界第一位。
非洲:面积约3000万平方千米,约占世界陆地总面积的20.2%,是世界第二大洲。共有56个国家和地区。人口10.325亿,占世界总人口的12.3%,居世界第二位。
北美洲:面积约2400万平方千米,约占世界陆地总面积的16.2%,是世界第三大洲。共有37个国家和地区。人口5.287亿,约占世界总人口的8.1%,居世界第四位。
南美洲:面积约1800万平方千米,约占世界陆地总面积的12%,是世界第四大洲。共有13个国家和地区。人口3.02亿,约占世界总人口的5.6%,居世界第五位。
南极洲:面积1400万平方千米,约占世界陆总面积的9.4%,是世界第五大洲。南极洲仅有一些来自其它大陆的科学考察人员和捕鲸队,无定居居民。
欧洲:面积约1000万平方千米,约占世界陆地总面积的6.8%,仅大于大洋洲,是世界第六大洲。共有37个国家和地区。人口7.4亿,约占世界总人口的10.4%,居世界第三位。
大洋洲:面积约900万平方千米,约占世界陆地总面积的6%,是世界上最小的一个洲。共有24个国家和地区。人口2900万,约占世界总人口的0.5%,是除南极洲外,世界人口最少的一洲。
补充:因为北极没有陆地,所以不能算洲。
七大洲的地形特征:
欧洲:地势低平,地形以平原为主,是世界上海拔最低的一洲。
非洲:地形以高原为主,起伏较小。称为“高原大陆”。
南极洲:覆盖着很厚的冰雪,平均海拔超过了2000米,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一洲。
南北美洲:地形由山地,高原和平原三大地形区组成。西部是高大的山地,中部有广阔的平原,东部是高原。
大洋洲:大洋洲的地形也是由三大地形区组成,西部是广阔的高原,中部是平原,东部是山地。
亚洲:亚洲的地形比较复杂,主要特点是中部高,四周低。中部高原、山地面积广大,约占全洲面积的四分之三。平原分布在大陆的周围地区。
四大洋是地球上四片海洋(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的总称。也泛指地球上所有的海洋。海洋面积为36100万平方公里,太平洋占49.8%,大西洋26%,印度洋20%,北冰洋4.2%。
世界海洋面积太平洋占将近一半,其他三大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占一半。由于海洋学上发现南冰洋有重要的不同洋流,于是国际水文地理组织于2000年确定其为一个独立的大洋,成为五大洋中的第五大洋。但在学术界依旧有人认为依据大洋应有其对应的中洋脊而不承认南冰洋这一称谓。
其中,海洋36110万平方公里占地球表面积2/3以上达71%分为四大洋;陆地14890万平方公里占地球表面积29.2%不到1/3,分为七大洲。南极洲1400万平方公里无人居住。人类居住的陆地面积实际为13500万平方公里,占地球表面积26.47%,四分之一多一点。约相当于13个中国国土的面积。
⑧ 印度的地理位置是
印度地理位置
印度印度地处北半球,位于北纬6度44分至35度30分、东经68度7分至97度25分之间。印度是世界第七大国,总面积约317万平方公里。印度从北到南全长3,214公里,从东到西全长2,993公里,印度半岛亦是南亚的主体。
印度地理是多样的:从雪山山脉到沙漠,从平原到雨林,从丘陵到高原,风光应有尽有。印度囊括了位于印度板块的印度次大陆的绝大部分,以及印度-澳洲板块的偏北部分。印度拥有海岸线7000多公里,其中大多数位于亚洲南部半岛,伸入印度洋。印度西南部与阿拉伯海接壤,东部和东南部与孟加拉湾接壤。
肥沃的印度恒河平原覆盖了印度北部,中部和东部的绝大部分。而德干高原占了印度南部的绝大部分。印度西部是塔尔沙漠,这是一个岩石和沙尘的混合沙漠。印度的东部和东北部边境线涵盖了喜马拉雅山脉。由于与巴基斯坦的领土纠纷,印度的最高点存在争议。按照印度的说法,其最高点(在有争议的克什米尔地区)是乔戈里峰,海拔8611米。印度无争议的最高点是干城章嘉峰,海拔8598米。
印度西北部与巴基斯坦和阿富汗接壤,北部与中国,不丹和尼泊尔接壤,东部与缅甸接壤,印度西孟加拉邦的东部是孟加拉国。印度南部是斯里兰卡、马尔代夫等岛国。
而印度位于印度次大陆,主要由三个地理区组成:在北部的喜马拉雅山区的高山区(其中就有海拔8,598米的印度最高峰康城章加峰)、中央平原/恒河平原印度(Indo-Gangetic Plain)以及南部的德干高原。
多条河流发源于或流经印度,例如有恒河、布拉马普特拉河、亚穆纳河、戈达瓦里河以及奎师那河(Krishna River)。印度河上流的一小段也位于印度境内。印度南方是热带季风性气候,北方则是温带气候。干旱、季风性气候造成的下雨形成的突发性洪水,严重的雷暴雨、地震等是印度的主要自然灾害。
参见:http://ke.haosou.com/doc/1889706-1999391.html#1889706-1999391-5
⑨ 中国的地理位置
中国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北起漠河附近的黑龙江江心,南到南沙群岛的曾母暗沙。西起帕米尔高原,东至黑龙江、乌苏里江汇合处。陆地面积960万平方千米,陆上边界2万多千米。领海由渤海(内海)和黄海、东海、南海三大边海组成,东部和南部大陆海岸线1.8万千米。
中国陆地边界长达2.28万公里,东邻朝鲜,北邻蒙古,东北邻俄罗斯,西北邻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西和西南与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不丹等国家接壤。
南与缅甸、老挝、越南相连。东部和东南部同韩国、日本、菲律宾、文莱、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隔海相望。
(9)锡米岛的地理位置扩展阅读:
地理特点:
地形多种多样。在中国辽阔的大地上,有雄伟的高原、起伏的山岭、广阔的平原、低缓的丘陵,还有四周群山环抱、中间低平的大小盆地。陆地上的5种基本地形类型,中国均有分布,这为中国工农业的发展提供了多种多样的条件。
山区面积广大。通常人们把山地、丘陵和比较崎岖的高原称为山区。中国山区面积占全国总面积的2/3,这是中国地形的又一显著特征。
山区面积广大,给交通运输和农业发展带来一定困难,但山区可提供林产、矿产、水能和旅游资源,为改变山区面貌、发展山区经济提供了资源保证。地势是地表高低起伏的总趋势。
⑩ 为什么斯里兰卡的地理位置十分重要
斯里兰卡位于印度洋中北部,一边是马六甲海峡,另一边是波斯湾、亚丁湾,扼守波斯湾向东输出石油的通道,也是东西方海运的必经之道,所以战略地位非常重要。
这里是世界上最繁忙的海上贸易航线,非常有利于经济发展。斯里兰卡园其独特的地理位置,被称为“东方海上十字路口”。
而且斯里兰卡的自然资源也非常丰富,是世界三大产茶国之一,是世界前五的宝石生产国。
(10)锡米岛的地理位置扩展阅读
斯里兰卡,梵语古名Simhalauipa,驯狮人,《汉书·地理志》称“已程不国”,《梁书》称“狮子国”。《大唐西域记》作“僧伽罗”,即梵语古名Simhalauipa的音译。斯里兰卡的主要民族至今在汉语里仍称“僧伽罗人”,其语言称“僧伽罗语”。
在佛教典籍中,斯里兰卡古称“赤铜鍱”。古代传播到斯里兰卡的佛教派别以地名命名,被称为“赤铜鍱部”。这个部派是现代南传上座部佛教的始祖。
1815年起作为皇家殖民地由英国统治,正式名称为“Ceylon”,汉译“锡兰”。此英语名称来自葡萄牙语的“Ceilão”。1948年锡兰独立成为“锡兰自治领”。
1972年锡兰废除君主制,改称“斯里兰卡共和国”。
“斯里兰卡”在僧伽罗语里义为“美好神圣的土地”,其中的“兰卡”实际上就是佛经中的“楞伽”,《楞伽经》即讲述佛陀到达楞伽岛教化说法,故以地名为经名。
由于历史原因,斯里兰卡的众多机构以及产品都仍以“锡兰”为名。2011年斯里兰卡政府宣布将在所有政府可以控制的机构名称中将“锡兰”改为“斯里兰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