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地理信息 » 乌鞘岭地理环境

乌鞘岭地理环境

发布时间: 2021-02-16 22:52:43

A. 我国各地区的自然环境和人文地理特点有何

北方地抄区 北方地区是指中国东部季风区的北部,主要是秦岭-淮河一线以北,大兴安岭、乌鞘岭以东的地区,东临渤海和黄海。包括东北三盛黄河中下游五省二市的全部或大部分,以及甘肃东南部,内蒙古、江苏、安徽北部。面积约占全国的20%

B. 乌鞘岭的地理位置

天祝地势险要,古时为军事要塞。乌鞘岭东望陇东,西驱河西,是历来兵家必争之地。汉、明长城在乌鞘岭相会,蜿蜒西去。

C. 兰州的地理环境

兰州市属温带大陆性气候。年平均气温10.3℃。夏无酷暑,冬无严寒,是著名的避暑胜地。年平均日照时数为2446小时,无霜期为180天,年平均降水量为327毫米,主要集中在6~9月。
甘肃深居西北内陆,海洋温湿气流不易到达,成雨机会少,大部分地区气候干燥,属大陆性很强的温带季风气候。冬季寒冷漫长,春夏界线不分明,夏季短促,气温高,秋季降温快。省内年平均气温在0~16℃之间,各地海拔不同,气温差别较大,日照充足,日温差大。全省各地年降水量在36.6~734.9毫米,大致从东南向西北递减,乌鞘岭以西降水明显减少,陇南山区和祁连山东段降水偏多。受季风影响,降水多集中在6~8月份,占全年降水量的50%~70%。全省无霜期各地差异较大,陇南河谷地带一般在280天左右,甘南高原最短,只有140天。海拔多数地方在1500米到3000米之间,年降雨量约300毫米(40—800毫米之间)。各地气候差别大,生态环境复杂多样。 植物
甘草、当归、党参、麻黄、秦艽、鬼臼、祖师麻、玫瑰等中药材。
动物
野生动物有187种,珍稀动物有:黑鹳、藏雪鸡、金钱豹、蓝马鸡等。 2011年,兰州市实现生产总值1360.03亿元,比上年增长15.0%。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40亿元,增长5.2%;第二产业增加值656.55亿元,增长16.3%;第三产业增加值663.48亿元,增长14.3%。三次产业比例为2.95:48.27:48.78。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521.16亿元,增长20.25%,占兰州市GDP的比重为38.32%。
2012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1564.41亿元,比上年增长13.4%。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45.14亿元,增长7.6%;第二产业增加值744.70亿元,增长12.2%;第三产业增加值774.57亿元,增长14.8%。三次产业比例为2.89:47.60:49.51。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617.9亿元,增长18.57%,占全市GDP的比重为39.49%。
2013年,兰州市实现生产总值1776.28亿元,比上年增长13.40%。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49.12亿元,增长5.80%;第二产业增加值820.42亿元,增长13.50%;第三产业增加值906.74亿元,增长13.60%。三次产业比例为2.76:46.19:51.05。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753亿元,增长23%,占兰州市GDP的比重为42.4%。文化产业增加值达到41.06亿元,增长38.74%,占兰州市GDP的比重为2.31%。 2011年农作物播种面积328.63万亩,其中粮食作物播种面积 197.12万亩,比上年增长1.12%,玉米双垄全膜覆盖栽培面积43.05万亩。粮食总产量42.39万吨,比上年增长4.98%;其中:夏粮16.97万吨,较上年下降6.14%;秋粮25.42万吨,比上年增长13.94%。蔬菜播种面积75.47万亩,增长3.13 %;蔬菜产量209.23万吨,增长5.63%。
2012年农作物播种面积333.36万亩,其中粮食作物播种面积195.25万亩,比上年下降0.95%,玉米双垄全膜覆盖栽培面积42.23万亩。粮食总产量44.20万吨,比上年增长4.27%;其中:夏粮17.14万吨,较上年增长1%;秋粮27.06万吨,比上年增长6.45%。蔬菜播种面积81.85万亩,增长8.45 %;蔬菜产量229.29万吨,增长9.59%。
2013年农作物播种面积345.19万亩,其中粮食作物播种面积196.26万亩,比2012年增长0.52%,玉米双垄全膜沟播面积42.83万亩。粮食总产量46.86万吨,比上年增长6.02%;其中:夏粮17.53万吨,比上年增长2.27%;秋粮29.32万吨,比上年增长8.40%。蔬菜播种面积88.49万亩,增长8.11%;蔬菜产量251.58万吨,增长9.72%。
2013年末拥有农业机械总动力159.53万千瓦,完成机耕127.59千公顷、机播80.93千公顷、机收44.18千公顷。兰州市新增有效灌溉面积1.19万亩,农用化肥施用实物量14.58万吨。 2011年,兰州市实现工业增加值497.25亿元,比上年增长15.2%。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465亿元,增长15%。规模以上市属工业实现增加值76.5亿元,增长11.9%。规模以上工业产品销售率96.76%,比上年回落0.63个百分点。
2012年,全市实现工业增加值562.42亿元,比上年增长11.8%。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538.15亿元,增长11.5%。规模以上市属工业实现增加值104.99亿元,增长24.3%。规模以上工业产品销售率94.8%,比上年回落1.9个百分点。
2013年,兰州市实现工业增加值614.45亿元,比上年增长14.10%。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575.1亿元,增长14.2%。规模以上市属工业实现增加值122.5亿元,增长23.9%。规模以上工业产品销售率95.02%,比上年提高0.22个百分点。 2011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总额950.57亿元,比上年增长57.21%。其中,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完成856.35亿元,增长45.64%。在城镇固定资产投资中,房地产开发投资159.67亿元,增长34.99%。
在固定资产投资中,第一产业5.34亿元,占0.56%,比上年增长17.77%;第二产业272.26亿元,占28.64%,比上年增长24.79%;第三产业672.97亿元,占70.80%,比上年增长53.66%。全社会新增固定资产410.05亿元,比上年增长6.65%。
2012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额1239.18亿元,比上年增长42.34%。其中,房地产开发投资223.3亿元,增长39.85%。
2013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额1316.86亿元,比上年增长27.42%。其中,房地产开发投资286.81亿元,增长28.43%。
固定资产投资中,第一产业投资10.71亿元,比上年增长0.38%;第二产业投资363.07亿元,比上年增长15.26%;第三产业投资943.08亿元,比上年增长35.18%;三次产业投资额比重:0.81:27.57:71.62。全社会新增固定资产664.78亿元,比上年下降15.57%。 2011年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39.7亿元,比上年增长17.4%。
2012年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49.12亿元,比上年增长17.1%。
2013年全年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43.87亿元,比上年增长14.70%。 2011年地区性财政收入350.63亿元,比上年增长17.26%;一般预算收入86.49亿元,增长27.85%。一般预算支出175.48亿元,增长19.43%。
2012年地区性财政收入406.08亿元,比上年增长16%。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03.73亿元,增长19.93%。公共财政预算支出202.43亿元,增长15.36%。
2013年地区性财政收入394.82亿元,比上年同期下降2.77%。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24.52亿元,增长20.04%。公共财政预算支出242.32亿元,增长19.61%。 2011年末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3833.55亿元,比上年增长18.47%。各项贷款余额2917.88亿元,比上年增长23.68%。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1480.16亿元,比上年增长14.21%。
2012年末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4589.26亿元,比上年增长19.71%。各项贷款余额3672.85亿元,比上年增长25.87%。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1743.18亿元,比上年增长17.77%。
2013年末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5499.15亿元,比上年增长19.83%。各项贷款余额4407.71亿元,比上年增长20.01%。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2021.56亿元,比上年增长15.97%。 2011年承保总额达13319.38亿元,比上年增长7.2%;保险业务收入52.43亿元,增长3.88%;支付已决赔款13.84亿元,增长23.35%。
2012年承保总额达11462.4亿元,比上年下降13.94%;保险业务收入59.66亿元,增长13.79%;赔付支出16.34亿元,增长18.11%。
2013年承保总额达13759.57亿元,比上年增长20.72%;保险业务收入65.9亿元,增长10.46%;赔付支出23.25亿元,增长42.28%。 科技高新区
兰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是国务院1991年批准的首批27家国家高新技术产为开发区之一。高新区现有企业1097户,其中高新技术企业280户,外商投资企业269户。技工贸总收入每年以30%左右的速度增长。
经济开发区
国家级兰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创建于1993年3月,2002年3月15日经国务院正式批准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是甘肃省首家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是甘肃省和兰州市重点开发建设的外向型经济区域,是以国际标准建设、按国际惯例管理的经济技术开发区。

D. 中国的四大高原、三大平原、四大盆地、三大丘陵名称及地理位置分别是什么

1、四大高原:青藏高原、云贵高原、黄土高原、内蒙古高原。
2、四大盆地分别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南部的塔里木盆地、北部准噶尔盆地、四川盆地、青海西北部的柴达木盆地。
3、三大平原: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
4、三大丘陵:山东丘陵、辽东丘陵、东南丘陵(包括江南丘陵,两广丘陵以及浙闽丘陵)。
1、青藏高原:青藏高原是中国最大、世界海拔最高的高原,分布在中国境内的部分包括西南的西藏、四川省西部以及云南省部分地区,西北青海省的全部、新疆南部以及甘肃省部分地区。内蒙古高原东起大兴安岭,西至马鬃山,南沿长城,北接蒙古,为蒙古高原的一部分。
2、云贵高原位于中国西南部,西起横断山脉,北邻四川盆地,东到雪峰山。它包括云南省东部、贵州全省、广西壮族自治区西北部和四川、重庆、湖北、湖南等省边境,面积达30多万平方千米。
3、黄土高原在中国北方地区与西北地区的交界处,它东起太行山,西至乌鞘岭,南连关中北部,北抵长城,主要包括山西、陕西北部,以及甘肃、青海、宁夏、河南、内蒙古等省部分地区,面积40万平方公里,占世界黄土分布70%,为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
4、塔里木盆地是中国最大的内陆盆地,位于天山山脉和昆仑山脉之间。南北最宽处520千米,东西最长处1400千米。面积约40多万平方千米。准噶尔盆地位于新疆北部。盆地呈不规则的三角形,地势东高西低。盆地中部有广阔的沙漠,西北部因受海洋湿润气流的影响,降水略多。
5、柴达木盆地是中国三大内陆盆地之一,属封闭性的巨大山间断陷盆地。位于青海省西北部。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盆地,柴达木盆地的平均海拔为4000米。四川盆地是中国著名红层盆地,中国各大盆地中形态最典型、纬度最南、海拔最低的盆地。位于四川省东部、贵州北部、云南东北部,长江上游,面积26万余平方千米,占四川省面积的46%。
6、东北平原 东北平原位于我国的东三省境内,又分为松嫩平原,辽河平原以及三江平原三部分,是三大平原中面积最大的,达35万平方千米,它被誉为黑土地,这里土地肥沃,气候适宜,是我国十分重要的粮食产区。
7、华北平原 也称黄淮海平原,是黄河,淮河,海河冲积成的。华北平原以西就是黄土高原,只有一山之隔,因此近年来经常受沙尘暴的影响;另外,华北平原由于产业分布原因,空气污染也比较严重。但是处于我国腹地,经济较好,是重要的粮食产区。
8、长江中下游平原位于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上海等省市,海拔在50米以下,由长江冲积成的,河网密布,水量充足,适于水稻等粮食生产,因此素有“鱼米之乡”的美誉。
9、青藏高原是中国最大、世界海拔最高的高原,分布在中国境内的部分包括西南的西藏、四川省西部以及云南省部分地区,西北青海省的全部、新疆南部以及甘肃省部分地区。内蒙古高原东起大兴安岭,西至马鬃山,南沿长城,北接蒙古,为蒙古高原的一部分。
10、云贵高原位于中国西南部,西起横断山脉,北邻四川盆地,东到雪峰山。它包括云南省东部、贵州全省、广西壮族自治区西北部和四川、重庆、湖北、湖南等省边境,面积达30多万平方千米。
11、黄土高原在中国北方地区与西北地区的交界处,它东起太行山,西至乌鞘岭,南连关中北部,北抵长城,主要包括山西、陕西北部,以及甘肃、青海、宁夏、河南、内蒙古等省部分地区,面积40万平方公里,占世界黄土分布70%,为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
12、山东丘陵位于黄河以南,大运河以东的山东半岛上,面积约占半岛面积的70%。它是由古老的结晶岩组成的断块低山丘陵。
13、辽东丘陵位于辽宁省的东南部,西临渤海,东靠黄海,南面隔渤海海峡与山东半岛遥遥相望,仅西北和北部以营口、鞍山、抚顺、宽甸至鸭绿江江边一线与辽河平原和长白山地相连,成一半岛,面积约3.35万平方公里。
14、云贵高原以东、长江以南的东南地区,丘陵地貌分布最广泛、最集中,统称“东南丘陵”。其中,位于长江以南,南岭以北的称为江南丘陵;南岭以南,两广境内的称为两广丘陵;武夷山以东、浙闽两省境内的称为浙闽丘陵。

E. 北方的地理环境

北方的地理环境:

地形

北方地区地形以平原为主,兼有高原和山地。

东北平原是中国最大的平原,位于长白山和大兴安岭、小兴安岭之间,由松嫩平原、三江平原和辽河平原三部分组成,土壤为肥力最好的黑土,被誉为“山环水绕,沃野千里”。

华北平原位于燕山以南、太行山以东、淮河以北,东面濒临海洋。华北平原是地质历史时期黄河、海河所挟带的泥沙沉积作用形成的冲积平原,土壤为黄土。

黄土高原位于太行山以西、乌鞘岭以东、内蒙古高原以南大致以长城为界、秦岭以北之间的地区。这里的黄土是地质历史时期风力沉积作用堆积而成的。那时,强劲的偏北风吹扬起沙尘南下。随着风力减弱、沙土沉积、形成了平坦高耸的黄土塬。后来随着黄土高原的植被遭到大规模破坏、疏松的黄土遭受冲刷,导致水土流失严重,形成了沟壑纵横的黄土丘陵(黄土川、黄土梁、峁)

气候

编辑

中国北方地区主要是温带,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特点是一年四季分明,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北方地区年降水量多在400-800毫米,降水集中在 7、8两月,多暴雨,此时河水暴涨,河流易泛滥成灾; 而每年的春季少雨,常有干旱(春旱严重,夏季暴雨)。

1992年以来,除1998年外,其它年份2到4月北方降水量一直在多年平均值以下。这时,在拉尼娜现象影响下,中国北方地区偏北气流盛行,而东南暖湿气流相对较弱,再加上冷暖空气配合不利,此消彼长,一直没能在北方地区形成理想的降雨条件,由此出现了持续少雨干旱的天气。

资源

编辑

粮食

北方地区气候雨热同期,适宜农作物生长。一些省份是产粮大省,如黑龙江(总产最高)、吉林(单产最高)、河南、山东、辽宁等省。

东北地区主要种植玉米、水稻、大豆、高粱、春小麦等农作物,华北地区主要种植冬小麦、玉米、大豆等农作物。

东北地区主食为大米,出产优质的东北大米。华北地区主食为面食。

北方地区盛产温带水果,比如苹果,梨,桃,杏,柿,枣,葡萄等。地方特产也很丰富,著名的有“东北三宝”(人参,鹿茸,貂皮)、洛阳牡丹、兰州白兰瓜等。

矿产

北方地区矿产资源十分丰富。东北地区盛产石油、天然气、煤炭、金属、木材等等,华北地区则煤炭储量极为丰富。

F. 求天祝县的地理位置 自然资源概况

天祝藏族自治县地处甘肃省中部,武威市南部;位于河西走廊和祁连山东端,东经102°07′~103°46′,北纬36°31′~37°55′之间。东西宽142.6千米,南北长158.4千米,面积7149平方千米,占甘肃省的1.54%,武威市的21.51%。东有景泰县,西邻青海省门源、互助、乐都3县,南接永登县,北靠凉州区、古浪县,西北与肃南县交界。兰新铁路和312国道穿境而过。县城华藏寺镇东南距省城兰州145千米,距中川机场80千米,西北距武威市135千米。县辖8镇11乡、17个居民委员会、172个村民委员会、758个村民小组。2005年末,全县总人口53871户、212957人,有藏、汉、土、回、蒙古、满、东乡、裕固、维吾尔、苗、壮、保安、撒拉等22个民族, 其中少数民族82702人,占全县总人口的38.84%。人口密度每平方千米30人。

境内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处于青藏高原、黄土高原和内蒙古高原的交汇地带,属青藏高原东北边缘,海拔在2040~4874米之间。地貌以山地为主,山脉纵横,沟谷交错,多崇山峻岭。位于县境中部的乌鞘岭横亘东西,是古丝绸之路的咽喉要道,河西走廊门户,也是内陆河和外流河的分水岭。河流广布,水资源丰富,分为石羊河水系(内陆)和黄河水系(外流)两大水系。地表水年径流量10.24亿立方米, 地下水补给量4.2亿立方米。

以乌鞘岭为界,岭南属大陆性高原季风气候,岭北属温带大陆性半干旱气候,年均气温-8~4℃,气候带的垂直分布十分明显,小区域气侯复杂多变,常有干旱、冰雹、洪涝、霜冻、风雪等自然灾害发生。

全县有耕地31.8万亩,草原587万亩,天然林地286.9万亩。主要农作物有小麦、油菜、豌豆、青稞、马铃薯、大麦、蔬菜等。主要畜种有白牦牛、岔口驿马、高山细毛羊、绒山羊、黄牛、犏牛、驴、骡等。主要树种有云杉、松、柏、桦、杨等乔木和柳、金露梅、沙棘、杜鹃、小檗、锦鸡儿等灌木。珍贵野生动物有雪豹、石羊、雪鸡、蓝马鸡、马鹿、麝、猞猁等。野生中药材主要有鹿茸、麝香、党参、黄芪、羌活、大黄、秦艽、冬虫夏草等。矿产资源丰富,已探明的矿石有22种,产矿点134处。有色金属矿主要有铁、锰、镍、铜、铅、锌、金、钛、稀土等;非金属矿主要有煤炭、石膏、磷、重晶石、石灰石、石英石、白云石、粘土、高岭土、油页岩等。

G.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20分)材料一 黄土高原位于太行山以西,乌鞘岭以东,秦岭以北,长城以

(1)自然地理背景:黄土高原生态系统脆弱,抵御自然灾害能力较低。黄土土质疏松,植被覆盖率低,夏季暴雨集中。
人类活动:毁林开荒,破坏植被,耕作制度不合理,露天开矿破坏生态,不合理的基础设施建设。
(2)土地退化,耕地质量下降,农业减产;河流含沙量增加,河床淤积;生态环境恶化,诱发或加剧自然灾害。
(3)淤地坝、修梯田、造林种草、建水库、轮封轮牧、轮作套种、开展土地复垦工作等。(开放题,答案合情合理即可)

H. 甘肃的地理环境是怎样的

太原位于山西省境中部,太原盆地的北端,华北地区黄河流域中部 ,地处南北同蒲和石太铁路线的交汇处。区域轮廓呈蝙蝠形,东西横距约144公里,南北纵约107公里。

I. 乌鞘岭滑雪场的雪质怎么样

上个月去的,我觉得雪质是很好的,毕竟雪场与马牙雪山毗邻,雪山高耸入云,积雪终年不化,所以雪质还是不必担心的

热点内容
鹿特丹港国家地理 发布:2021-03-15 14:26:00 浏览:571
地理八年级主要的气候类型 发布:2021-03-15 14:24:09 浏览:219
戴旭龙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发布:2021-03-15 14:19:37 浏览:408
地理因素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发布:2021-03-15 14:18:30 浏览: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发布:2021-03-15 14:16:36 浏览:425
工地质检具体干些什么 发布:2021-03-15 14:15:00 浏览:4
东南大学工程地质考试卷 发布:2021-03-15 14:13:41 浏览:840
中国地质大学自动取票机 发布:2021-03-15 14:13:15 浏览:779
曾文武汉地质大学 发布:2021-03-15 14:11:33 浏览:563
中国冶金地质总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网 发布:2021-03-15 14:10:10 浏览: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