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地理信息 » 地理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必要什么前提

地理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必要什么前提

发布时间: 2021-02-16 18:52:07

地理环境对社会存在的发展起什么作用

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在社会形成和发展中的作用.社会生产实践和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努力实现人类社会与自然界的协调发展.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社会历史是自然历史过程.
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即社会存在,包括地理环境、人口因素和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
地理环境是指人类生存和发展所依赖的各种自然条件的总和,地理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场所,为人类提供生活资料和生产建设的资源.
地理环境是人类物质生活的必要条件之一,但是并不起最主要的决定作用.
所谓人口是一个包括人口数量、质量、人口的构成、人口的发展、人口分布和迁移等各种因素的综合范畴.人口因素也是社会生活的必要条件之一,对社会的发展起着影响和制约的作用,人口因素对社会发展不能起直接的决定作用.
1)社会存在是指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是人类物质生活要素与条件的总和,包括物质资料生产方式、地理环境、人口因素三个基本的方面.
2)物质资料生产方式是指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体,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是社会存在的核心和基本的方面
地理环境是指与人类社会所处地理位置相联系的各种自然条件的总和,是人类进行物质生产所必需的物质生活条件.
人口因素是指人口的数量、质量、构成、分布、及其变化规律.
3)人口是构成社会生产的基础和主体,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人口因素对社会发展起着有利或不利、促进或延缓的作用;但它不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决定性因素.“人口决定论”片面夸大人口因素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是错误的.
地理环境、人口因素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原理,要求我们在现代化建设中,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使经济发展与资源、人口、社会发展协调一致.

⑵ 人口因素和地理环境是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必要前提。()

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是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必要前提和必要条件.

⑶ 地理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等举实例

1人类滥砍滥伐使河流径流不稳导致洪涝灾害
2人类滥砍滥伐造成滑坡
3人类滥砍滥伐造成泥石流
4过度开采煤炭燃烧煤炭造成酸雨
5过度排放硫磷等物质造成赤潮
6过度樵采过度放牧过度开垦水资源的不合理应用造成荒漠化

⑷ 地理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必要前提之一,这是什么观点

c
人类赖以生存抄和发展的地理环境袭,是指以人或人类为中心事物,周围其他生物和非生命物质的总和。既包括受人类影响较轻微,仍然保留着天然生态特点的天然环境,也包括人类长期社会劳动创造的或受人类影响较大,其生态特点发生变化的人工环境。

⑸ 简答地理环境在社会发展中有什么作用

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是指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条件的总和。地理环境、人专口因素和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属式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

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永恒的必要条件,也是加速或延缓社会发展的基本因素,但它们不能决定社会制度的性质和发展方向,它们必须转化为现实的生产要素,纳入生产过程,才能影响社会的发展,其作用的大小决定于社会生产发展的状况。

(5)地理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必要什么前提扩展阅读

地理环境是人们的物质生活的必要条件之一,人类生存依赖着地理环境。这种依赖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地理环境是人类生存的场所。第二,地理环境为人类提供生活资料和生产建设的资源。

人类生存既然依赖地理环境,地理环境就必然影响社会的发展。这种影响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第一,地理环境通过对生产的影响,加速或延缓社会的发展。

第二,地理环境还可以通过对军事、政治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不同国家社会的发展。如中国地大物博、人口众多的特点,对于抗日战争坚持持久战、取得最后胜利具有重要意义。但对社会发展不起主要的决定作用。

⑹ 怎样理解地理环境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1、地理环境影响民族文化。

从人类总体历史发展来看,地理环境对于文明的形成及文化的传承都有关键性的作用。如黄河流域孕育了古老的中华文明,尼罗河流域孕育了古埃及文明。

2、地理环境影响区域气候,恶劣的地理环境阻碍社会的发展。

地理环境影响副热带高气压带及信风带控制的大陆中心和大陆西岸,由于常年受到副高下沉气流及来自内陆的信风控制,因此,气候极其干燥。撒哈拉沙漠区域由于水分不足,地表径流浅或全无,物理风化强烈,风成作用盛行,形成大片沙漠、砾漠,植被稀疏,阻碍了经济的发展。

3、地理环境是社会存在与发展的必要条件。

地理环境既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场所,又为人类提供生活资料和生产建设的资源。例如长江、黄河为中国人的生存提供了丰富的水资源、河流资源和交通资源,促进了中国水运、贸易的发展。

4、地理环境对国家政权的形成有着重要的影响。

如自古以来,地形平缓,依山傍水,周围地势险要是选择政权所在地的重要条件之一。地理条件在中国古代是中国统一集权封建国家形成的一个有利条件,著名古都洛阳、长安均是地势条件优良的城市,历代以来多次被定为都城。

5、地理环境可以提升经济效益。

优越的地理环境可使一个国家或民族获得较高的劳动生产率,从而加快社会发展速度;恶劣的地理环境可使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劳动生产率较低,从而延缓社会发展速度。

⑺ 哲学单选题: “地理环境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必要前提之一”,这是

A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历史唯物主义认为:在客观历史进行中回,环境创造人,人又创答造环境。它既强调了环境的重要,又不把环境看作决定性的因素。
地理环境决定论是错误的。它夸大自然环境对社会生活和社会发展的作用,以自然规律代替社会规律则是错误的。地理环境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经常的、必要的外部条件,对社会发展具有影响作用,但它不是社会发展、国家制度的决定因素,不能决定社会性质和社会制度的更替。而且它的作用和影响还受着社会的生产水平和社会制度的制约。

⑻ 自然环境对人类生存和发展有什么作用

人类在自然界中一切求生存、求发展的活动,都会引起自然界相应的变化。在人类改造自然时,如何使自然界的演化更加有利于人类社会的发展,这就是人与自然协调所需要解决的问题。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并不是简单地维持或恢复某种自然平衡,而是通过人类变革自然的活动,使自然界能为人类社会的持续发展提供一个有利的环境。

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必要性可以从理论和现实两个方面加以说明。

从理论分析上讲,一是人与自然界存在着对象性的关系;二是从系统的观点考察人工自然时,所得出的关于自然平衡及人工自然发展的规律性。我们应充分认识人工自然扩大所可能带来的不利后果,要时刻警惕自然对我们的报复。要正确看待人与自然的关系,人既不应该做自然的奴隶,也不应该让自然成为人类的奴隶,人与自然之间需要的是协调的发展。既要反对片面地夸大能动性的无节制开发的征服论,又要反对片面夸大受动性的消极适应自然的宿命论,应坚持实践中能动性与受动性的辩证统一。

从历史的角度看,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问题早在人工自然出现的时候就已存在,只是在低水平的生产条件下并不突出。事实上人工自然的创造一开始就与天然自然存在着矛盾和某种不协调。恩格斯曾讲过:“美索不达米亚、希腊、小亚细亚以及其他各地居民,为了得到耕地,把森林都砍完了,但是他们梦想不到这些地方今天竟因此成了荒芜不毛之地,因为他们使这些地方失去森林,也失去了积聚和贮存水分的中心。”这样的悲剧今天在许多地方仍在不断发生。

早在19世纪时,恩格斯就曾警告说:“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会对我们进行报复。”但当时,多数人都陶醉于工业文明给人类带来的益处,在思想和行动上都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

从现实的角度看,自20世纪以来,大工业的发展,把人工自然扩大到空前的范围,人对自然平衡的干预已超出自然界的再生能力和自我调节能力,使不同水平的自然平衡濒临可能自我修复的极限。人类所面对的生态环境正朝不利于人类生存发展的方向演化,从而引出了所谓“全球性问题”。“全球性问题”的概念最早是20世纪70年代由世界著名咨询机构——罗马俱乐部提出的。一般是指由下列问题交织在一起的综合性问题:人口问题、粮食问题、不可再生的资源问题、工业化问题、环境污染问题。它们被看成是“五个最终决定和限制我们星球增长的基本因素”。

提出全球性问题的意义在于,在西方世界陶醉于高增长、高消费的“黄金时代”,清醒地提出了一个不是一个国家,而是所有国家,所有人民,不仅仅是现在,而且也是将来需要面对的选择。历史的教训和现实的忧患都一再告诉我们: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是必要的。

⑼ 自然环境对我们人类生存和发展有哪些作用..急、、

自然环境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的基础和前提,是社会物质生活和社会发展的经常的必要的条件。自然环境或者说地理环境、自然条件、自然基础,它包括在历史上形成的与人类社会活动相互起作用的那些自然条件如地理位置、地形、气候、土壤、水文、矿藏、植物、动物等及其交互作用下形成复杂的综合体。自然环境是人类创造活动的舞台,是人类创造活动重要的对象。自然环境通过人类劳动对社会发展起重要作用。自然环境具有自然、社会双重属性,以人类劳动为中介,自然环境在各个不同阶段对社会发展都产生重要影响。自然条件在经济上可以分为两大类,生活资料的自然富源和劳动资料的自然富源。马克思指出,在文化初期,第一类自然富源具有决定性意义;在较高发展阶段,第二类富源具有决定性意义。地理环境是生产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发展的内在力量。马克思强调一切社会生产力都可归结为自然力。 一、自然环境对农业发展的影响 自然环境对农业的影响是不容置疑的,尤其是地形、气候更是对农业起决定作用。非洲由于气候干早,土地中只有很少一部分可用作耕地,牧地比重也不高。亚洲耕地在土地总面积中占很大部分。欧洲由于地势相对低平,气候温暖湿润,适合农业生产的耕地占很大部分。 世界主要产粮大国法国、美国、加拿大、印度均得益于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法国是一个以平原为主的国家,且平原土层肥厚,大部分地区属温带海洋性气候,气候温和,雨量适中,便于推行农业生产,总之,广阔的平原、温润的气候、稠密的水系,为农业生产创造了十分有利的条件,从而使法国成为世界重要的农产品生产国和出口国。美国中部平原面积广大,地势低平,土壤肥沃,大部分地区属温带和亚热带,非常宜于农耕。因而美国是世界上主要的粮食出口国。同样作为第二大粮食出口国的加拿大也是如此。这些主要粮食生产国除了气候、土壤条件优厚外,平原面积辽阔也是重要因素。 广阔的平原有利于农业专业化、机械化发展,有利于形成规模效益,小块分散零星的土地则难以做到这一点。一些国家粮食匾乏和自然条件恶劣有关,非洲大部分地区位于南北回归线之间,是一块炎热、干旱的大陆。非洲很大部分是沙漠。其中包括世界第一大沙漠撤哈拉沙漠,沙漠周边是十分珍贵的可耕地,上边骄阳似火,下边大地千裂,经常颗粒无收,极大制约了其粮食的生产。虽然还有其他诸多因素的作用,但自然环境显然是在一定程度上对农业生产起了决定性作用。 二、破坏自然环境导致的毁灭性影响 经济活动作用于自然环境,自然环境又对经济活动产生影响。遵循自然规律对经济活动发展起促进作用,否则将对经济活动产生毁灭性的冲击。当代日益严重的生态危机、资源危机给人类上了一堂又一堂地理环境决定论的课。 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也品尝着由于偏重经济效益而环境遭到破坏所结出的苦果。中国东部发展迅速,西部内陆仍较落后,政府倡导东部支援西部,而在历史上,东西部的关系并非如此。历数各个朝代的东西部关系发现,一直到唐朝安史之乱前,东西部之间的差距都不大,从秦到唐前期,西部甚至是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那时的西部,地肥水美,草木茂盛,物产丰富,人口众多。由于过度开发,森林减少,草场退化,土地荒漠化,地力下降,灾害增多,渐渐沦为生态性贫困,丧失了经济中心的地位。 三、重视自然环境作用,走经济可持续发展道路 无论是远古时代,还是知识信息时代,人类都在自然环境的怀抱里生存,自然环境的重要作用是不容置疑的。因此,我们每走一步都要记住,我们统治自然界,决不像站在自然界之外的人似的。相反地,我们连同我们的肉、血和头脑都是属于自然界和存在于自然之中的,我们对自然界的全部统治力量,就在于我们比其他一切生物强,能够认识和正确运用自然规律。所以.我们必须重视地理环境的作用,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道路,顺应自然之道的发展才是人类经济发展的大道,才能为人类发展保留充满诗意的栖居空间。

⑽ 地理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必要前提之一,这是什么观点

A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历史唯物主义认为:在客观历史进行中,环境创造人,人又创造环境。它既强调了环境的重要,又不把环境看作决定性的因素。
地理环境决定论是错误的。它夸大自然环境对社会生活和社会发展的作用,以自然规律代替社会规律则是错误的。地理环境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经常的、必要的外部条件,对社会发展具有影响作用,但它不是社会发展、国家制度的决定因素,不能决定社会性质和社会制度的更替。而且它的作用和影响还受着社会的生产水平和社会制度的制约。

热点内容
鹿特丹港国家地理 发布:2021-03-15 14:26:00 浏览:571
地理八年级主要的气候类型 发布:2021-03-15 14:24:09 浏览:219
戴旭龙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发布:2021-03-15 14:19:37 浏览:408
地理因素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发布:2021-03-15 14:18:30 浏览: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发布:2021-03-15 14:16:36 浏览:425
工地质检具体干些什么 发布:2021-03-15 14:15:00 浏览:4
东南大学工程地质考试卷 发布:2021-03-15 14:13:41 浏览:840
中国地质大学自动取票机 发布:2021-03-15 14:13:15 浏览:779
曾文武汉地质大学 发布:2021-03-15 14:11:33 浏览:563
中国冶金地质总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网 发布:2021-03-15 14:10:10 浏览: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