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原的地理位置
❶ 清源镇的地理环境
境内清源来河由南向东穿行自10余公里。地势西南高,东北低。耕地面积63248亩。平均海拔2200米左右,最高海拔2452米,最低海拔2040米。年平均气温5.7℃,最热月(7月)平均气温17.4℃,最冷月(1月)平均气温-7.7℃。年总日照期2421小时,年平均降雨量543.7毫米。
❷ 清原道在韩的地理位置
清原郡韩国忠清北道的一个郡,郡的东部是忠清南道燕岐郡、南部与大田广域市接壤。内环忠清容北道道厅清州市,2014年7月1日解体为清州市一部分。
人口:12.4 万 (2001 年)
面积:814.4 平方公里
省份:忠清北道
❸ 清原怎么样,清原有什么好玩的地方
清原满族自治县隶属于辽宁省抚顺市,地处辽宁省东部山区,与吉林省梅河口市接壤,是辽宁省的东大门,属于两省四市七县交界地带[1] ,东与吉林省东丰县、梅河口市、柳河县毗邻,南与新宾满族自治县接壤,西与抚顺县、铁岭县交界,北与西丰县、开原市相连 。
清原名胜古迹众多,是旅游休闲的好去处
聚隆滑雪场
聚隆滑雪场位于辽宁省东部清原满族自治县湾甸子镇砍椽沟村浑河源国家森林公园内,拥有得天独厚的雪场建设条件和无可比拟的地理区位优势。一期占地15000亩,林地13500亩,配套设施建设用地1500亩。
项目的开发充分利用浑河源地区独特的地形、地貌、气候等自然条件,真正做到依山而建、浑然天成,大大减少造雪成本,完美再现设计理念,打造国内顶级、世界一流的超大型滑雪场,适宜开展滑雪、避暑、度假、休养等各种游憩活动。
❹ 清原满族自治县的地理环境
清原满族自治县抄植物有柞、杨、柳、楸、槐、椴、榆、桦、黄木皮椤等树种,还有少量的珍贵树种,如刺楸、曲柳、暴马等。人工栽培的树种多是落叶松、黑松、还有少量的红松、果松、樟子松、云衫等。
野生中药材已发现560种,采集较多的有细辛、桔梗、苍术、白头翁、五味子、车前子、龙胆草、柴胡、益母蒿、黄柏等。 截至2010年,清原满族自治县已发现的矿种有金、铜、铁、硫化铁、蛭石、理石、硅石、英石、石灰石、煤炭、云母、草炭土等20余种。全县已发现的矿点109个,其中金矿点33个,储金量约20吨;铁矿点5个,储量约4700万吨;石灰厂矿点3个,储量约8200万吨;硫化铁矿点3个,储量约1025万吨;草炭土矿点8个,储量约7000万吨。
❺ 各位,晚上好,请问请问清原镇在清原县内吗
清原县现在可以承办婚宴的地方有很多,上点档次的有开元四季(新开业的,最近没去,所以不版予评价)邮政酒楼,清原宾馆权,天成宾馆,彩原俱乐部,三星饭店等等.酒水自己出.饭钱大概在300到7,8百不等.一般的也就500多的就不错了.这里我个人觉得比较好的要数清原宾馆,环境好,档次相对较高,有很多设施和场景是专门为婚礼建的,比如旋转楼梯,比较宽敞的大厅,灯光什么的.还有地理位置也不错.所以比较值得去.
❻ 清原满族自治县的介绍
清原满族自治县隶属于辽宁省抚顺市,地处辽宁省东部山区,与吉林省梅河口市接壤,是专辽宁省的东大门,属于两省属四市七县交界地带1,东与吉林省东丰县、梅河口市、柳河县毗邻,南与新宾满族自治县接壤,西与抚顺县、铁岭县交界,北与西丰县、开原市相连2,地理坐标为东经124°20′06″—125°28′58″,北纬41°47′52″—42°28′25″,全县总面积为3932.96平方公里。3截至2010年,清原满族自治县辖9个镇、5个乡,共188个行政村,总人口336169人,有满族、汉族、朝鲜族、回族、蒙古族、锡伯族等29个民族3。2010年,清原满族自治县地区生产总值(GDP)达940296万元,比2005年的224300万元增长4.2倍,年均递增33.2%。
❼ 宁夏固原市清源县在哪
一、清原属于辽宁省
二、清原满族自治县隶属于辽宁省抚顺市,地专处辽宁省东部山区,与吉林属省梅河口市接壤,是辽宁省的东大门,属于两省四市七县交界地带 ,东与吉林省东丰县、梅河口市、柳河县毗邻,南与新宾满族自治县接壤,西与抚顺县、铁岭县交界,北与西丰县、开原市相连,地理坐标为东经124°20′06″—125°28′58″,北纬41°47′52″—42°28′25″,全县总面积为3932.96平方公里。
❽ 清原县的历史简介 100字左右
清原满族自治县隶属辽宁省抚顺市,位于抚顺市北端,东与吉林省东丰县、梅河口市、柳河县毗邻,南与新宾满族自治县接壤,西与抚顺县、铁岭县交界,北与西丰县、开原市相连。地处东经124°20′至125°29′,北纬41°48′至42°29′之间。全县下辖9个镇、5个乡:清原镇、红透山镇、草市镇、英额门镇、南口前镇、南山城镇、湾甸子镇、大孤家镇、夏家堡镇、土口子乡、北三家乡、敖家堡乡、大苏河乡、枸乃甸乡。面积约4000平方公里,乡村总人口约26万人。有汉、满、蒙、回、朝鲜等13个民族。县人民政府驻清原镇。
全县有林面积366万亩,森林总蓄积量2129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66.7%,林下资源极为丰富,其中山野菜年自然生长量达2万多吨、野果2.4万吨、野生食用菌5000吨、野生编织植物10万吨;野生药材近560种,资源量达17万吨。
县内矿产资源丰富,已发现和探明的金、铜、铁、水晶石、硅石等25种,其中主要矿产储量:金17吨,铜37万吨,铁1646万吨。
清原是浑河、清河、柴河、柳河四大河流发源地,已建成水库55座,可开发水力水电容量28.24万KW。
全境内山峦重叠,景色宜人,旅游资源丰富。境内长白山余脉的滚马岭,已建成集观光、森林浴、滑雪为一体的省级浑河源头森林公园。红河风景区被人们誉为“东北小三峡”,游玩于山水之间,别具情趣。
清原交通便利,沈吉铁路贯穿县境;县城距抚顺市98公里,距沈阳146公里,境内有各级公路32条,总长971公里。通讯实现了光缆化、程控化,移动通讯网遍及城乡,有线电视网覆盖全县城乡。
[编辑本段]自然地理
地形地貌
本县地处辽东山地丘陵区,地势东南高,西北低。吉林哈达岭山脉在县境北部呈东北西南走向。最高峰莫日红山海拔1013米。南部为连绵起伏的群山峻岭,属龙岗山山脉,海拔在800米左右。中部为浑河谷地,平均海拔在200-400之间,起伏不平,是本县主要耕作区。
气候特点
清原县处在中温带亚湿润区内,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雨热同季,四季分明。冬季漫长寒冷,夏季炎热多雨,年平均气温3.9-5.4度,最冷出现在1月,最热出现在7月,一月平均气温-16℃,最低气温-37.6℃;七月平均气温22.8℃,最高气温36.5℃。大于10度的年活动积温2497.5-2943.0度。无霜期120-139天,平均日照2433小时,年降水量700-850毫米,降雨量集中在6、7、8月份,植物生长季在4-9月。
水文状况
清原县境内河流、水库众多,辽河的一级支流浑河、清河、柴河与松花江的源头之一柳河发源与清原县境内,境内河流密布、水源充沛,共有主、支流103条,总流长183公里,水质清纯甘洌,出境水断面全部达到国家二类水质标准。清原县担负着涵养和供应沈阳、抚顺、铁岭、辽阳、鞍山、盘锦、营口等辽宁中部城市群及吉林省海龙、辉南、桦甸、吉林市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用水的重要使命,是辽宁省重要的水源涵养林和用材林基地,全国九大重点水源地之一。
浑河在境内主河道全长111.9公里,为清原县的最大水系,占境域内总面积的59.8%,占下游大伙房水库的51%。清河、柴河、柳河水库的库容都超二亿立方米。
自然资源
矿产资源:境内矿产资源丰富,品种多,分布广,开发潜力较大。已发现和探明的有金、铜、铁、硫化铁、蛭石、硅石、萤石、钾长石、大理石、石灰石、水晶石、云母、粘土、草炭土等25个矿种。现有主要矿产储量:金17吨,铜37万吨,铁1646万吨,石灰石5934万吨,大理石2.2亿立方米,硫化铁67万吨,草炭土605万吨。
水资源:清原是浑、清、柴、柳四大河流发源地。年平均降雨量810.8毫米,地表水流量10.5亿立方米。现已建成中小型水库55座,库容10,450万m3,据初步勘查设计,全县水能资源理论蕴藏量4.8万kw,开发水力发电站21座,装机容量28.24万kw,年设计发电量59521万kw.h。目前已建成水电站7处,其中红河二级水电站装机5000kw,年发电1481万kw.h。
森林资源:全县有林面积366万亩,其中人工林169万亩。主要有柞、桦、杨、红松、落叶松等202个树种。森林总蓄积量2,129万立方米,林木年生长量70万立方米,年采伐量22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67.7%。 清原已成为辽宁省重点商品材基地和水源涵养林基地。
野生植物资源:清原山多林密,野生资源种类繁多,用途广泛。山野菜主要品种有蕨菜、刺嫩芽、猴腿、广东菜、大叶芹、水芹菜桔梗等,年自然生长量2万多吨;野果有山梨、山核桃、山里红、山荆子、山葡萄、猕猴桃、山李子等,年自然生长量2.4万吨;野生食用菌有小灰蘑、榛蘑、松树伞、黄粘团、榆蘑、趟子蘑、扫帚蘑、大腿蘑等,年自然生长量5000吨;野生编织植物有胡枝子、白柳条、油条等,年自然生长量10多万吨。
中药材资源:清原特产名贵中药材有山参、园参、牛黄、鹿茸、林蛙、蝮蛇、五味子、月见草、刺五加、贯众、细辛、党参、木通、龙胆草、黄柏、马兜铃、贝母、紫草、黄芪等560种,资源量达17万吨。
[编辑本段]地名由来
清原远在清代曾为各县边境之地,匪贼常出没于此,所以当时的统治者,在建县设治时,为正其本,清其源,故命名为清源,后因与山西省的清源县重名,便于一九二八年改“源”为“原”。命名清原,含有“大地清平”之意。
[编辑本段]历史沿革
清原战国时属燕国的辽东郡,秦及汉初袭旧。
西汉昭帝始元五年 (公元前八十二年)为玄菟郡高显县地,后属平州玄菟郡;三国西晋隶属无变。东晋南北朝属前燕、前秦、后燕。
从北燕至隋为高句丽所据。
唐初属新城地。
唐高宗总章元年始属安东都护府。后为渤海扶余府的辖境。
辽初属优州,会同二年(938年)始为东京道咸州东境地。
金初此地属东京咸平县。天德二年(1150年)起属咸平路成平县。
元初属开元路开元府,至元二十四任(1287年)属辽阳行省开元府,元真二年(1296年)属辽阳行省开元路。
明洪武始属辽东都指挥使司开元三万卫所辖。正统三年(1438年)清河以南属建州卫地,其余所属不变。
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后金政权建立后,此地为明、后金割据区。
清初,康熙起奉天府属开原县。
清代为开原、兴京两县相间之地。
民国初年底开原县境,后因此地位于柳河、兴京、海龙三县交界处,距县城较远,难以控制,便于民国十四年(1925年)析开原、海龙、柳河、兴京以及铁岭五县各一部分,置设治局,同年八月升为县。
民国十七年(1928年)七月正式定名为清原县。
民国十八年(1929年)乐北政务委员会成立,改奉天省为辽宁省,清原县直隶辽宁省为三等县。
伪满大同元年(1932年)三月公布省公署官制,复改辽宁省为奉天省,本县仍隶奉天省为丙类县。
东北光复后,建立了共产党领导下的县人民政府。
1946年国民党占领此地,本县为安东省所辖。
1948年清原县重新解放,划届辽东省管辖。
1954年清原县又划归辽宁省所辖。
❾ 辽宁清原县属于哪个市
现属辽宁省抚顺市管辖,县人民政府驻清原镇。
清原县远在清代曾为各县边境之地,匪贼常出没于此,所以当时的统治者,在建县设治时,为正其本,清其源,故命名为清源,后因与山西省的清源县重名,便于一九二八年改“源”为“原”。命名清原,含有“大地清平”之意。
清原于1925年(民国14年)设治。1928年设治完竣,正式建县。设治当时由新宾县划入1个区20个村,铁岭县划入6个村,开原县划入2个区30个主村,海龙县划入两个半乡,柳河县划入半个区10个村。全县共设8个区96个村。清原县位于辽宁东部,县城距省会沈阳146公里。县境西至东经124°20′06″,东至东经125°28′58″,南至北纬41°47′52″,北至北纬42°28′25″。中心位置(县城)在东经124°55′,北纬42°05′。全境地势东南高,西北低,中部起伏不平。最高海拔为1100.1米,最低海拔为136.2米。东与吉林省梅河口市相邻,东南与吉林省柳河县接壤,东北与吉林省东丰县和辽宁省西丰县搭界,北与开原县毗邻,南与新宾县相连,西与西北同抚顺县、铁岭县相接。县境东西两极间96公里,南北两极间75公里。全县总面积为3932.96平方公里。其中山地占82.7%,平地占13.8%,水面占3.5%,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称。
1985年,全县总户数85601户,其中农业户55208户。总人口345102人,比1949年增长1.5倍。1949年非农业人口为19049人,1985年增至99820人。1985年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87.7人。全县共有11个民族。其中满族176048人,汉族162711人,朝鲜族5176人,回族794人,蒙古族222人,锡伯族113人,壮族19人,白族7人,黎族5人,鄂伦春族4人,高山族3人。
本县辖区为10个镇11个乡。镇有清原镇、红透山镇、斗虎屯镇、南口前满族镇、大孤家满族镇、夏家堡满族镇、草市镇、南山城镇、湾甸子镇、英额门镇。乡有苍石满族乡、红土庙满族乡、猴石满族乡、南八家满族朝鲜族乡、土口子满族乡、北三家满族乡、甘井子乡、敖家堡乡、大苏河乡、杨树崴乡、枸乃甸乡。乡镇下辖349个村36个街道。
本县属中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冬寒夏热。年平均气温为5.3℃。7月份最热,平均气温22.9℃;1月份最冷,平均气温-16℃。极端最高气温37.2℃,极端最低气温-37.6℃。无霜期130天左右。东部南部高寒山区无霜期110至120天。初霜一般在9月中旬出现,终霜在5月中旬。11月中旬土地封冻,3月下旬至4月上旬化冻,4月下旬化通。最深冻土层169厘米左右。全年总日照时数为2419小时。春夏多西南风,秋冬多西北风。一般风力3至4级,最大风力7至8级。年平均降雨为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