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旅游资源和地理环境的联系
『壹』 河南地理概况有哪些
河南省位于祖国中东部的中原腹地,因大部分地区在黄河以南,故名“河南”,简称“豫”,又有“中原”、“中州”之称。全省总面积约16.7万平方公里,人口近1.1亿。有着得天独厚的地理和自然条件的河南,以其特殊的战略地位、丰富的农副产品资源、品种繁多的矿藏物产、四通八达的陆路交通、光辉灿烂的历史文化、快速发展的经济成为中国重要的省份之一。
河南是一个旅游资源大省,以拥有丰富的古文化旅游资源而著称。对于广大海内外旅游者,特别是对那些醉心探寻东方文化和华夏文明源流的旅游者来说,河南就如同一座浩瀚的天然历史博物馆,一本看得见、摸得着、进得去的中国历史文化教科书。蕴藏在这里的东方文化内涵丰富精深,风貌珍贵独特。
河南在中华民族文化乃至东方文化的形成与发展史上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大量的史书记载和多年的考古发掘证明,至少在8000年前,我们的祖先就在这里开创了人类文明的先河,从公元前21世纪中国第一个王朝—夏代到公元13世纪的金代,这3500年间,先后有20多个朝代的200多位帝王建都或迁都于此,留下了难以尽数的名胜古迹。堪称“国宝”的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就有96处,地下文物居全国第一,馆藏文物130万件,约占全国的八分之一。中国七大古都中的洛阳、开封、安阳三大古都都在河南,还有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郑州、南阳、商丘、浚县等。郑州新郑黄帝故里、登封少林寺、巩义宋皇陵、洛阳龙门石窟、白马寺、偃师玄奘故里、开封宋都御街、包公祠、安阳殷墟、羑里城(《周易》发源地)、三门峡虢国墓地车马坑、函谷关、南阳武侯祠、张衡墓、医圣祠、商丘阏伯台(火的发源地)、燧人氏墓、花木兰祠、淮阳太昊陵等大量名胜古迹,都是既有丰厚的历史文化内涵又有观赏价值的著名旅游景观。省会郑州和洛阳、开封等古都,现在都有新的景点出现。河南博物院是1998年5月才建成启用的,不仅馆藏丰富,而且建筑宏伟独特,许多稀世文物珍品都在这里向旅游者展示。已经进入世界文化遗产行列的洛阳龙门石窟的周围环境也得到很大改善。开封清明上河园是宋代名画《清明上河图》的立体再现,旅游者置身其间,能够一览千年古都的繁华街市和风俗民情。
河南是中国姓氏的重要发源地,在中国《百家姓》的姓氏中,至少有一百多个姓氏源于河南。其中,包括有“陈林半天下,黄郑排满街”之称的海外四大姓氏均起源于河南。近些年来,随着寻根旅游的兴起,到河南寻根谒祖的海外友人络绎不绝。河南还堪称是中国功夫的故乡,嵩山少林寺是博大精深的少林武术的发源地,温县陈家沟是中华太极拳之根—陈氏太极拳的故乡。因此我们说,探文化源,寻姓氏根,已成为近年来河南旅游活动中的“重头戏”。
河南不仅拥有丰富的人文旅游资源,还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景观。黄河流经河南700多公里,其间从中游到下游,既有三门峡水库的碧波荡漾,又有郑州黄河游览区的波澜壮阔,更有开封高出地面14米的“悬河”奇观。黄河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已成为长江以北最大的水面,宽3公里,长132公里,出现高峡平湖的壮丽景观。近年来开辟的“大黄河游”和“黄河漂流”,被游客誉为“充满野趣和史诗般的辉煌。”郑州嵩山、洛阳龙门、信阳鸡公山、焦作云台山、济源王屋山、鲁山石人山、林州林虑山都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加之近几年陆续开辟、推出的新乡八里沟、嵩县白云山、焦作青龙峡等名山秀水,更吸引着大批国内外游客。
二十多年来,河南省旅游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2002年,河南省接待入境旅游者40多万人次,旅游创汇1.46亿美元;国内旅游人数6300多万人次,国内旅游收入409.13亿元。目前,河南省有郑州、洛阳、开封、濮阳、济源、登封等12个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有少林寺、关林、白马寺、龙门石窟、清明上河园、包公祠等21个国家AAAA级景区。全省有星级酒店和旅游涉外饭店338家。其中,五星级酒店3家,四星级酒店15家,三星级酒店113家。河南是全国重要的交通枢纽。郑州、洛阳、南阳三个民航机场每周有800多个航班往返全国各主要城市,其中包括香港、澳门和台北。郑州新郑机场的飞行区等级为4E级,是内陆地区的一流航空港,已批准为国际机场。河南公路交通四通八达,高速公路网把省会郑州与九朝古都洛阳、七朝古都开封、四朝古都安阳、曹魏古都许昌紧密相连,形成了以郑州为中心的“十”字型高速公路架构,郑州至以上各城市之间的行车时间大都在50~100分钟之间。以郑州、洛阳、商丘为枢纽的铁路交通网连接京广、陇海、焦柳、京九四大铁路干线,郑州火车站每天有218趟旅客列车通向全国各地。
近几年,河南省政府对发展旅游业十分重视,已把旅游业作为全省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和支柱产业优先发展。郑州、开封、洛阳、三门峡沿黄旅游线位于我国东西部旅游发展的结合部,交通便利,旅游资源丰富,产业体系协调配套,作为旅游重点发展区域的优势十分明显。河南省政府决定将其建成国际知名国内著名的、辐射带动全省旅游业发展的黄金旅游线,以“三点一线”丰富的古文化资源为依托,突出古都、名寺、祖根、功夫特色,重点开发文化观光、寻根朝敬、休闲度假和生态旅游项目。同时,要以太行山、伏牛山、桐柏大别山为重点和主体,大力发展休闲度假、生态观光以及特种旅游项目,加速全省旅游产品结构的调整。
『贰』 试论述旅游和地理环境的关系
你好,你这个问题不是一句两句能说明白的,建议你阅读《旅游地理学》,这是我的专业书之一,对于你这个问题帮助很大。谢谢
『叁』 旅游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相互影响,复相互依存的关制系。
1、地理环境为旅游活动提供了载体,没有一定的地理环境,旅游活动根本无法得以顺利的开展。
2、旅游活动会进一步的影响地理环境,不合理科学的旅游活动开展会对地理环境造成严重的破坏。
3、科学发展开发旅游资源,规范游客的旅游活动有助于地理环境的未定和永续利用。
『肆』 河南有哪些旅游资源(从人文资源和自然资源分析)
楼主,你这个定义就很广泛了,全国旅游看三南不是白说的……版
世界文化遗产3处:洛权阳龙门石窟、安阳殷墟、郑州“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
国家5A级景区8处:少林寺、龙门石窟、云台山、清明上河园、殷墟、神农山、白云山、尧山—中原大佛景区。
世界地质公园4处:嵩山、云台山、王屋山—黛眉山、伏牛山。
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10处:鸡公山风景名胜区、洛阳龙门风景名胜区、嵩山风景名胜区、王屋山─云台山风景名胜区、尧山(石人山)风景名胜区、林虑山风景名胜区、青天河风景名胜区、神农山风景名胜区、桐柏山-淮源风景名胜区、郑州黄河风景名胜区。
河南不仅有悠久的历史,更有迷人的自然风光。在全国19个世界地质公园中,占全国面积仅1/60的河南就占了4个,分别为嵩山、云台山、伏牛山和王屋山-黛眉山。在河南广阔的土地上,点缀着嵩山、云台山、尧山(石人山)、白云山、芒砀山、伏牛山、鸡公山、太行山大峡谷、牛尾山(伏牛山之尾)等名山大川,绽放着洛阳牡丹和开封菊花等奇花异草,千百年来,吸引着一代又一代中外友人前来旅游观光。
『伍』 请概括郑州旅游资源的地理环境特点
少林寺、嵩山、嵩阳书院:据郑州市100公里。主要景观有常住院、塔林专、初祖庵、二祖属庵和达摩洞等。
中岳庙:位于郑州西南80公里的登封市境内。始建于秦,是祭祀太室山神的场所。
观星台:在郑州西南70公里的登封告成镇北。是我国现存最古老的一座具有测景、观星和记 时功能的天文建筑。
黄河游览区:位于郑州市西北30公里处,地处黄河、嵩山之间,黄河在这里冲出最后一个峡口进入平原,形成悬河。
商城遗址:位于郑州市区内,面积25平方公里。
宋陵:位于郑州西70公里,为中国中部地区最大的皇帝陵墓群。
黄帝故里:位于郑州南35公里轩辕丘,是黄帝出生的地方。
『陆』 简述中原旅游区的地理环境与资源特征。
很大的题目呀。
你注意结合中原的自然地理、气候环境,历史文化和人文特征来论述吧。
旅游主要是自然景观、人文历史资源,但另一方面,人类活动与自然的互动产生的资源非常多,如黄河旅游,就应该属于此类。
『柒』 旅游业发展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一、旅游抄业对地理环境带来的积极影响
1,促进环境质量的改善,浙江千岛湖林场。
2,推动野生动物和环境的保护、如国家森林公园,野生动物园,
二,负面影响
1,对动植物影响。2007狂欢火把节,在云南各地展开,场面盛大,持续十天之久。火把用幼松制成。
2,对水体的污染
3,对吸引物的破坏,如莫高窟旅游,过多的游客涌入,室内的温度,湿度,二氧化碳的浓度及墙体表面温度湿度都会发生变化,从而对壁画及彩塑的颜料层的破坏引起变色
4,对旅游景观的破坏,对旅游地的开发,导致旅游景观的变化,如景区内的路面,建筑物,对景观的人为重塑。
『捌』 旅游和地理的之间存在的联系
旅游与地理
我国是世界上风景旅游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旅游资源当中的自然风光资源都是以自然地理景观为基础的。其中种类很多。
自然风光资源就使指那些具有美感和欣赏价值,能够吸引人们参观游览的自然风光。我国辽阔的疆域,巨大的家纬度差异和背倚亚欧大陆,面向太平洋的地理位置,呈网格状分布的地貌格局,以及地形的高差,形成自然地理地域分异中的水平地带交错,加深了自然条件的复杂性和多样性,是形成我国类型多样、千姿百态的自然风光资源的地理基础。自然风光资源以名山奇峰、秀水胜景、天象气候、珍禽异兽、观赏植物为旅游业发展增光添彩。
1、山岳风光。我国多山,山岳风光是以其形体给旅游者以雄伟、高大、庄重、深邃、奥秘、秀丽、奇绝等丰富的美感。一般说,这里植被茂密,空气清新,气候变化多端,可以进行消夏避暑、观光旅游、登山健身、科学考察等多种活动。根据美学形象和观赏效果,结合成因,山岳风光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花岗岩山岳风光,花岗岩坚硬耐蚀,三维节理发育,球状风化现象十分普遍,常常形成许多别具风格的奇山怪石景象,例如海南崖县“南天一柱”,黄山“莲花峰”、“仙人指路”、九华山“观音峰”等。我国自北向南均有分布,著名的有黄山、千山、普陀山、天台山、莫干山、三清山等。
①喀斯特山水风光。喀斯特地貌天然造型极为丰富,常见的有:峰林、孤峰、石林、天生桥、地下河、溶洞等。我国有石灰岩面积130万平方千米。占全国总面积的14%,以喀斯特山水著称的云南、贵州、广西分布面积最广,发育最典型。这里有桂林山水、漓江风光、云南的路南石林、四川型纹的石海洞乡、广东肇庆七星岩等。同时南方喀斯特区几乎无山不洞,例如广西阳朔月亮山、贵州安顺的龙宫洞、柳州的万华洞等,北方如北京十渡、北岳恒山等。我国还有一种特殊的喀斯特地貌——石灰华,串状起伏,形如梯田,凹处积水滋生出各种藻类,呈现出斑斓多彩的色调,景象异常壮丽,以四川松潘境内的黄龙寺附近最为典型。
②丹霞山风光。红色砂岩造型以广东仁化的丹霞山最为典型,故称“丹霞地形”红色砂岩胶结、固结程度较差,岩石硬度较小,易风化侵蚀,也便于人工斧凿或雕刻,例如四川乐山大佛、广元摩崖石刻等。我国红色砂岩主要分布在南方,著名的风景区除丹霞山外,福建武夷山市的武夷山、江西贵溪的龙山、四川青城山、安徽齐云山、四川乐山等。河北承德避署山庄四周的山岳也是丹霞风光。
③火山地貌风光。火山是一种地质活动的产物,火山地貌景观中火山锥、火口湖、堰塞湖、温泉、熔岩洞穴等。对游人具有很强的吸引力。我国火山地貌主要分布在东北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区,以及台湾和雷琼地区与西南地区,著名的长白山景区天池,镜泊湖和黑龙江德都得五大连池、台湾大屯火山群、广东湛江湖光岩、云南腾冲打鹰山等。
④其他名山风光。我国还有发育在其他岩层上的名山。庐山是由沉积岩形成的垒式断块山,张家界和天子山主要有石英砂岩夹薄层砂质页岩构成,五台山由前寒武纪成积岩构成,中越嵩山主体由石英砂岩构成,武当山主要由火山碎屑岩构成,峨眉山主要由成积岩断块隆起而成。
2、河湖泉瀑。水是自然界最活跃的物质。山得水而活,水得山而幽。自然风光中的山水景象历来是自然界中最妩媚、动人的画卷。
①河山峡谷风光。我国江河众多。著名的长江三峡气势磅礴;黄河波澜壮阔,气势雄伟;漓江碧水清彻见底;明丽的富春江碧波帆影;天下奇观的钱塘江潮汹涌澎湃;四时长丰的珠江,沿岸林木葱茏,山清水秀。
湖泊水库。我国湖泊星罗棋布。以天然景色取胜的大深湖泊有著名的五大淡水湖、长白山天池、云南滇池、台湾日月潭以及高原湖泊等。园林湖有杭州西湖,嘉兴南湖、武汉东湖、人工湖有三门峡、刘家峡、十三陵等。
②瀑布风光。我国瀑布很多。贵州有黄果树瀑布,吉林白头山天池有长白瀑布,云南路南有大叠水瀑布等。他们个个状如万马奔腾,使风景区充满无限活力。
泉水风光。我国山间、平地都有泉涌。多数温泉、矿泉所在之地山川秀丽,风景如画,是旅游胜地,也是疗养、沐浴的好去处,例如陕西的华清池、广东的从花温泉,山东崂山的矿泉水。
③海岸、沙滩、岩岛风景资源。我国大陆海岸线曲折绵延,海滩众多,海岸类型多样,不仅有沿岸、沙岸、泥岸,还有热带红树林海岸和珊瑚海岸。在海湾的顶部常分布着空气清新、阳光和煦、滩缓细沙的海滩,为优良的海滨浴场和避暑胜地。例如大连、青岛、北戴河、威海、普陀、鼓浪屿、鹿回头、天涯海角等早名扬远外,还有烟台、连云港、南通、北海等广阔海滨游览休息地有待开发利用。我国辽阔的海疆拥有5000多个岛屿,台湾岛、海南岛、崇明岛为我国三大岛;舟山群岛、澎户列岛、庙岛群岛以及南海海域的东沙、西沙、中沙、南沙是我国著名的群岛。大连市西的小龙岛,岛上蝮蛇触目皆是,成为著名的蛇岛,此岛附近另有一鸟岛。台湾的兰屿,构成了海滨风景资源的雄厚基础,加以温暖的气候条件,有较长的旅游季节。所以,我国海岸、沙滩、岛屿风光,有着广阔的开发前景。
3、气象气候风光资源。气象风光是指在日照、温度、水分等因素的作用下形成的天气和气候现象,如云、雾、虹、雨、雪、冰、淞、冷、暖等都是可供观赏和游乐的独特景观。我国地域辽阔,地形复杂,气候类型多样,因而气象气候旅游资源非常丰富,从南到北,从东到西,各地都有不同特色的气象气候景观。南北跨越五个气候带,地势高差数千米,就形成了气候类型多样垂直差异特点,可促进旅游季节均衡发展。我国自古就有因时制宜安排游览活动的优良传统,例如春戏桃柳、夏赏风荷、秋临丹桂、冬咏寒梅之类。在冬季西北和被服要开展滑雪、冰灯节、滑冰、爬山、骑马、狩猎等活动;南方可开展游园、泛舟、垂钓、冬泳等活动。我国东北林海雪原的雪景,冰城哈尔滨的冰雕,华山、黄山、庐山的云海,峨眉山的宝光,太白山的积雪等,都是著名的气象气候旅游资源。
4、生物景观旅游资源。植物是构景中不可缺少的。据调查,我国有高等植物32000多种,仅乔木就有2000多种。许多植物种属为我国所独有。故我国有“世界树木宝库”之称。云南省素称“植物王国”,植物种类约占全国一半。而西双版纳则被誉为“植物王国皇冠上的绿宝石”,那里有100多种世界植物“大全”上没有记载过的品种,可谓无奇不有。例如贵州的鸽子树珙桐、公孙树银杏、活化石水杉等。还有一些树木,因历史悠久,或造型奇特,而成为游览探胜的对象,如黄山游客松。
我国有鸟类1160多种,占世界的13.5%;兽类420多种,占世界的11.3%,两栖和爬行动物500多种,占世界12%;陆栖动物占世界10%,动物资源极其丰富。我国珍贵稀有的动物有寒温带、寒带的丹顶鹤、东北虎、紫貂;温带草原、半荒漠、荒漠地带的高鼻羚羊、野骆驼、野马等,多分布于青藏高原和川、甘等地的高原草甸;寒漠中的珍稀动物野牦牛、蓝马鸡等,山地森林又大熊猫、金丝猴等珍稀动物。我国四川西部、北部山地和陕西南部秦岭海拔2000-4000米的高山箭竹林中,是世界唯一有大熊猫生存的地区,大熊猫非常珍贵,是中国的国宝。热带森林中有长臂猿、孔雀、野象等珍贵动物。珍贵的水生动物有扬子鳄、白鳍豚、文昌鱼等。
5、风沙、戈壁和黄土高原景观资源。我国是世界上沙漠面积最广的国家之一。“黄沙西海际,百草北连天”,这是唐代诗人岑曾描绘新疆沙海莽莽的诗句。沙漠、戈壁、雅丹等干旱地貌构成了特殊的。具有吸引力的观光旅游资源的一个类型。沙漠主要集中在西北地区,例如腾格里沙漠南端宁夏中卫沙坡头的鸣沙,甘肃敦煌月牙泉和鸣沙山,新疆乌尔禾“风尘”,将军戈壁上“魔鬼城”等均是沙漠、戈壁景观;而黄土塬、梁、峁、黄土柱、黄土溶洞、黄土天生桥则是独特的黄土侵蚀景观。它们都是诱人的旅游资源,吸引着众多的猎奇、探险者和研究者前往一睹风采。
6、其他。我国一些地区,还有较特殊或典型的地学旅游资源。例如泥石流和地幔现象,前者以云南东川蒋家沟为代表,后者以河南鹤壁上峪村附近保存最完整,吸引着不少游人。同时底层下面也埋藏了丰富的动物化石,著名的山东临沂山旺村,是我国第一个古生物化石重点保护区,四川自贡市已建成一座恐龙化石博物馆。
『玖』 旅游活动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及影响
相互影响,相互依存的关系。
1、地理环境为旅游活动提供了载体,没有一定内的地理环境,旅游容活动根本无法得以顺利的开展。
2、旅游活动会进一步的影响地理环境,不合理科学的旅游活动开展会对地理环境造成严重的破坏。
3、科学发展开发旅游资源,规范游客的旅游活动有助于地理环境的未定和永续利用。
『拾』 地理环境对郑州旅游资源的影响
根据旅游资源的本质属性,一般将旅游资源分为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内资源,其中许多旅游资源容的形成都与当地的自然环境紧密相关。
我国地形复杂多样,山地、盆地、高原、丘陵、平原等类型齐全;气候变化类型较多,即有湿润的季风气候,又有干旱的大陆气候,还有典型的高原山地气候,呈现多种气温、降水、风的组合状态;水文特征变化多端,即有常见水文特征,也具备多种特殊水文现象,形成瀑布、冰汛等多种景观;土壤种类繁多,变化多样;生物种类多,具有多种特有动植物资源,如熊猫、扬子鳄等。
总之,我国各个自然要素变化多端,不同自然要素会形成不同独特组合,加强了我国旅游资源的多样性、非凡性等特点,使我国具有多种独特的旅游资源。如果考虑到我国独特的人文底蕴,那么旅游资源的这些特性将更加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