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地理环境有什么特点
⑴ 什么叫地理环境特征
地理环境
geographical
environment
它具有三个特点:(1)具有来自地球内部的内能和主要来自太阳的外部能回量,并在此答相互作用;(2)它具有构成人类活动舞台和基地的三大条件,即常温常压的物理条件、适当的化学条件和繁茂的生物条件;(3)这一环境与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密切相关,直接影响着人类的饮食、呼吸、衣着、住行。由于地理位置不同,地表的组成物质和形态不同,水、热条件不同,地理环境的结构具有明显的地带性特点。因此,保护好地理环境,就要因地制宜地进行国土规划、区域资源合理配置、结构与功能优化等。生物特别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地球表层。可分为自然环境(或自然地理环境)、经济环境(或经济地理环境)和社会文化环境。
⑵ 自然地理环境有哪些特性
自然地理环境:自抄然地理袭环境由地球表层中无机和有机的、静态和动态的自然界各种物质和能量所组成,具有地理结构特征并受自然规律控制的环境整体(系统)。根据其受人类社会的冲击和干扰的程度不同,可分为:天然环境(原生自然环境)、人为环境.
⑶ 地理环境的基本特征
地理环境是由地球表层各种有机物、无机物和能量构成,具有本身结构特征并受自然规律支配和控制的环境系统。
(一)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
地理环境是由气候、水文、地貌、生物和土壤等多个自然要素构成的。这些要素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彼此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并相互作用的,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表明地理环境具有整体性。整体性就是指组成地理环境的各要素之间存在着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如果其中一个要素发生变化,就会影响整个地理环境的变化。例如,我国西北内陆地区是欧亚大陆中心的一部分,由于离海洋远,海洋潮湿气流很难到达,又处于中纬度高空西风带下沉气流的控制之下,因此气候干旱、降水少、地表水严重缺乏、化学风化作用微弱,但是日温差大、物理风化作用强烈、风蚀作用盛行,因而岩石易崩解碎裂,形成大片的戈壁滩、岩漠和沙漠。由于降水少,蒸发强烈,促使地下盐分通过毛细管作用而在地表积聚,导致动植物数量少、种类贫乏。由此可见,地理环境是一个具有整体性的系统,其中一个要素的改变就会造成一系列的连锁反应,结果使环境整体发生变化。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并不等于均一性。整个地球的地理环境由无数个小的地理环境所组成,这样就出现了地理环境的多样性即差异性。出现差异性的原因是由于地理环境的各组成要素在时空分布上的不均一性造成的,并由于组成要素的不均一而使其相互作用所形成的整体在空间分布上也发生有规律的分异。例如,气候要素分布的不均一,在赤道地区全年高温多雨、植物生长茂盛、动植物资源都很丰富,形成热带雨林环境;而两极地区终年低温严寒,生物种类很少,形成冻原环境。
(二)地域分异的规律性
地域分异是指地球表层地理环境各组成成分(即要素)或自然综合体沿地理坐标方向或者其他一定方向,分异成相互有一定差别的不同等级单元的现象。自然综合体是地理环境的各种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并有规律地结合成具有内部相对一致性的整体。
地域分异规律的根据是以太阳能为主的外动力分布的地带性和与地球内动力作用的规律性。地域分异的空间区域具有四个不同的层次:一是全球规模的地理带;二是大陆和大洋规模的地理带;三是区域性的地理带;四是地方性的地域分异。
1.全球性地域分异
全球性地域分异有两种,即热力分带性和海陆对比性。由于太阳辐射强度随纬度的改变而有规律地变化,因此,地球表层由赤道向两极分异为热带、亚热带、温带和寒带。这种热力分带性在大陆和海洋都有明显表现。海陆对比性是海陆的分异造成的。地球表面分成四个大洋和六个大陆,构成陆地和海洋的两种不同地理环境,海洋和陆地在地质、地形、气候、水文、生物等方面都有很大的差异,形成明显不同的两大自然综合体。
2.大陆和大洋规模的地域分异
大陆的地域分异包括纬度地带性分异和干湿度地带性分异。纬度地带性规律是指地理环境各组成成分及自然综合体大体按纬线方向延伸并按纬度方向有规律地变化。它是太阳能按纬度呈带状分布所引起的温度、降水、蒸发、气候、风化、成土过程和植被等呈带状分布的结果。干湿度地带性是指海陆分布及其对比关系所形成的大陆性气候和海洋性气候、大陆内部和海岸植被类型以及地貌景观(即自然综合体)干湿度等方面的差异。在纬度地带性和干湿度地带性的共同作用下,在全球大陆上形成了一系列的水平自然地带。由于植被类型最能表现自然地带性的特征,因而陆地上的各个自然地带常以植被类型命名。可以划分出11个大陆水平自然地带,即热带雨林地带、热带稀树草原地带、热带及亚热带荒漠地带、亚热带荒漠草原地带、亚热带森林地带、温带荒漠地带、温带草原地带、温带阔叶林地带、亚寒带针叶林地带、苔原地带和冰原地带。
大洋的地域分异是贯穿整个大洋的,按形成因素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大洋表层纬向自然带,这主要是太阳能按纬度分布不均引起大洋的温度、盐度和含氧量不同,以致海洋生物也有相应的区别,从而引起大洋表层自然综合体沿纬线延伸、按纬度有规律地变化。另一类是大洋底层自然区域,它是水圈和岩石圈相互接触所形成的水下自然综合体。水下自然综合体随海底地形、深度及距岸远近而发生有规律的变化。
3.区域性地域分异
区域性地域分异主要包括大地构造-地貌分异和垂直带性分异。大地构造-地貌分异是指与一定大地构造单位相对应的区域地貌分异,表现为大规模的山脉、高原、平原或者中小规模的山脉、高原、平原的一定组合。垂直带性分异是指达到一定高度的山体,随着高度的增加,气温逐渐降低,水分状况也发生变化,从而使自然环境及其成分如植被、土壤等发生变化。垂直带随高度的变化和更替很快,如珠穆朗玛峰南坡在海拔1600 m以下为热带山地雨林带,往上变为亚热带、暖温带、寒温带、寒带、寒冻带,至5500 m以上成为高山冰雪带。
4.地方性地域分异
地方性地域分异是在自然地带内部,由于地方地形、基岩和地面组成物质以及地方气候的影响,地理环境各组成成分及自然综合体的局部分异现象。
(三)自然区划
为了掌握自然条件的分布规律,分析地域间的一致性和差异性,通常需要根据地域分异规律对自然区域进行划分。把具有显著变化的界线确定出来,从而将地域划分为内部自然条件相似性最大、差异性最小,而与外部相似性最小、差异性最大的区域,并按区域等级的从属关系,得出一定的区划等级系统,这项工作称为自然区划。简单地说,自然区划就是根据地理环境或其中某一成分的相似性和差异性,将地域划分为若干区域单位,并探讨和研究其特征及发生、发展、分布的规律,以便合理地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合理地进行生产布局和采取适当的措施改造自然。
自然区划有一定的等级系统。大陆内部综合自然区划较通用的等级系统由高级单位到低级单位主要有热量带和大自然区、地区及亚地区、地带及亚地带等。热量带主要与太阳辐射的纬度分布有关;大自然区为最大一级的大地构造-地貌分异单位;地区、亚地区是热量带内的湿润分异单位,主要根据干燥度差异划分;地带、亚地带是地区内的地带性分异,主要根据土壤和植被类型的地带性分异来划分。例如,我国可划分为三个大自然区:东部季风森林区、西北干旱荒漠草原区和青藏高寒草甸草原区。其中,东部又可划分为东北湿润半湿润温带地区、华北湿润半湿润暖温带地区、华中-华南湿润亚热带地区和华南湿润热带地区等。
⑷ 地理环境有什么特点
地理环境是能量的交错带,位于地球表层,即岩石圈、水圈、土壤圈、大气圈和生物圈相互作内用的交错容带上,其厚度约10~30千米。它具有三个特点:
(1)具有来自地球内部的内能和主要来自太阳的外部能量,并在此相互作用;
(2)它具有构成人类活动舞台和基地的三大条件,即常温常压的物理条件、适当的化学条件和繁茂的生物条件;
(3)这一环境与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密切相关,直接影响着人类的饮食、呼吸、衣着、住行。由于地理位置不同,地表的组成物质和形态不同,水、热条件不同,地理环境的结构具有明显的地带性特点。因此,保护好地理环境,就要因地制宜地进行国土规划、区域资源合理配置、结构与功能优化等。
⑸ 自然地理环境具有什么特点,并作简要说明
阐述抄一地的自然地理环境袭特征主要从一下几方面入手:
1)气候背景;
2)地形特征;
3)土壤与植被特征;
3)在自然地域分异中,水平地带与垂直地带情况。
4)地质环境;
5)河流与水系情况;
6)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如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华北平原的旱、涝、盐、碱、风沙的危害;人类活动破坏草原使草场退化,风沙漫延等。
望采纳O(∩_∩)O~
⑹ 各种地理环境有什么特点
1环境最基本的特征来 环境具有三个最自基本的特征:整体性、区域性、变动性。 1、整体性――指环境的各个组成部分和要素之间构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 2、环境的区域性――在于各个不同层次或不同空间的地域,其结构方式、组成程序、能量物质流动规模和途径、稳定程度等都具有相对的特殊性,从而显示出区域的特征。 3、环境的变动性――是指在自然和人类社会行为的共同作用下,环境的内部结构和外在状态始终处于不断变化的过程中 2自然地理环境的特性 1、气候多变,季风影响显著 。 2、地势西高东低,地貌复杂,以山地为主。 自然地理环境:自然地理环境由地球表层中无机、有机的、静态和动态的自然界各种物质和能量所组成,具有地理结构特征并受自然规律控制的环境整体(系统)。 由大气、水、岩石、生物、土壤、地形等地理要素组成,这些要素通过水循环、生物循环、岩石圈物质循环等过程,进行着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形成了一个互相渗透、互相制约和互相联系的整体。
⑺ 福集镇的地理环境
泸县福集镇位于四川南部、泸州西北。镇中心位置北纬29°09′11.22″ ,东经105°22′35.80″。东邻方洞镇,西接富顺县,北与嘉明镇、喻寺镇相连,南与天兴镇、泸县玉蟾街道办事处接壤。2015年,福集镇总面积82.4平方公里。
2013年,福集镇实现生产总值(GDP)42.4亿元,增长28.4%;财税收入总额达1.6亿元,同比增长23%,其中地方公共财政5243万元,比2012年增长11%;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33.9亿元,比2012年增长28.9%;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3.5亿元,比2012年增长24%;农民人均纯收入10158元,比2012年增长18%;引进国内市外资金15.84亿元,比2012年增长20%。
2014年,福集镇实现生产总值(GDP)35.7亿元,比2013年增长15.4%;财税收入总额达1.05亿元,其中地方公共财政4968万元;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47.4亿元,比2013年增长45.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4.4亿元,比2013年增长14.2%;农民人均纯收入11142元,比2013年增长14.2%;引进国内市外资金13.3亿元,比2013年增长33%。 2013年,福集镇推进水稻高产创建和2500亩高粱高产创建,发展规模种植大棚蔬菜500亩,精品露地蔬菜500亩,建成高标准的智能温室展示棚7740平方米、育苗棚3000平方米、连栋大棚3600平方米,培育优质龙眼、枇杷、葡萄种植基地和生态水产养殖基地近4000亩,开办规模化养殖场4个,成片规模种植人头芋300亩。通过发展特色种植养殖业实现产值近3亿元,带动农民人均增收450元。推广优质猪、林下鸡、生态鱼等产业化养殖,出栏生猪13.2万头,外销仔猪13.1万头,发展良种优质母猪1550 头。2013年,农业实现产值7.7亿元,增长18.7%。
2014年,福集镇实现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3%以上,粮食总产达5万吨,生猪出栏13.82万头,仔猪外销12.4万头,山地鸡出栏7万羽,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40%以上。新增养鱼面积200亩、蔬菜3500亩,新发展花木基地0.1万亩,实现林业总产值1亿元。 2013年,福集镇实现工业产值51.988亿元,增长21.6%;实现工业增加值20.807亿元,增长21%;实现利润3.184亿元,增长26%;其中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42.313亿元,增长19.3%;实现增加值16.854亿元,增长19.6%;实现销售收入42.228亿元,增长20%;产销率99.8%;实现利润2.365亿元,增长31%;工业技改投资20.893亿元,增长13%;万元生产总值(GDP)综合能耗下降6%。
实现招商引资市外国内到位资金9.6亿元。
2014年,福集镇实现工业产值46亿元,增长19%;增加值15.1亿元,增长18.5%;利润3亿元,增长13%;其中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38.6亿元,增长19%;增加值12.1亿元,增长18.2%;销售收入38亿元,增长19%;利润2.3亿元,增长11%;工业投入25亿元,其中工业技改投资23亿元。 2012年第一季度,福集镇实现一般预算性收入2179万元,其中国税收入451万元,地税收入1703万元。
2013年,福集镇实现财税收入总额达1.6亿元,同比增长23%,其中地方公共财政5243万元,同比增长11%。
2014年,福集镇完成财税收入总额达1.05亿元,其中地方公共财政4968万元;完成工业入库税金0.98亿元,增长17%。
⑻ 地理环境具有哪些特点
(1)具有来自地球内部的内能和主要来自太阳的外部能量,并在专此相互作用;
(2)它具属有构成人类活动舞台和基地的三大条件,即常温常压的物理条件、适当的化学条件和繁茂的生物条件;
(3)这一环境与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密切相关,直接影响着人类的饮食、呼吸、衣着、住行。由于地理位置不同,地表的组成物质和形态不同,水、热条件不同,地理环境的结构具有明显的地带性特点。因此,保护好地理环境,就要因地制宜地进行国土规划、区域资源合理配置、结构与功能优化等。
⑼ 中国地理环境和自然地理环境各有什么特点
中国气候较好,有世界最大的高原气候,大部分是北温带,东西跨度长,昼夜时差大,但是无论是地理位置,还是纬度位置,都非常优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