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地理信息 » 高中地理湿地的知识

高中地理湿地的知识

发布时间: 2021-02-15 12:50:17

㈠ 湿地的作用高中地理

湿地是指地表过湿或经常积水,生长湿地生物的地区。湿地生态系统 是湿地植专物、栖息于湿地的动物、微属生物及其环境组成的统一整体。

湿地具有多种功能: 提供水资源和多种物质资源;为野生动物提供栖息地,保护生物多样性;调节径流,减轻洪涝灾害;清除和转化毒物和杂质,改善水质;调节小气候,使当地气候保持比较湿润;湿地还可以形成优美的风光,旅游资源;具有重要的教育和科研价值。

祝你学习进步!

㈡ 从地理的角度讲,湿地都包括什么

湿地这一概念在狭义上一般被认为是陆地与水域之间的过渡地带;广义内上则被定为地球上除海洋(容水深6米以上)外的所有大面积水体。他们具有不可替代的生态功能,因此享有“地球之肾”的美誉。
地球上有三大生态系统,即:森林、海洋、湿地。
“湿地”,泛指暂时或长期覆盖水深不超过2米的低地、土壤充水较多的草甸、以及低潮时水深不过6米的沿海地区,包括各种咸水淡水沼泽地、湿草甸、湖泊、河流以及泛洪平原、河口三角洲、泥炭地、湖海滩涂、河边洼地或漫滩、湿草原等。
湿地的类型多种多样,通常分为自然和人工两大类。自然湿地包括沼泽地、泥炭地、湖泊、河流、海滩和盐沼等,人工湿地主要有水稻田、水库、池塘等。

㈢ 高中地理题:银川湿地对当地环境最突出的贡献是什么

生物的多样性 涵养水源 水土的保持 调节局部小气候 研究价值

㈣ 高中地理湿地地区会发生水土流失吗这道题不可以选a吗

不会,因为湿地水草旺盛,所以不会发生水土流失。

㈤ 想问下关于湿地类型的问题(高中地理必修三的)

高山溪流:山地小河。

高山火山湖:火山形成的洼地。高处流水注入洼地而形成的湖泊

牛轭湖:由河流截弯直形成的湖泊

泛洪平原,河泛平原都是河流泛滥冲积形成的平原。

㈥ 湿地成因高中地理答题的术语描述,并说明此成因对应何种湿地类型,谢!!

2012-10-20 21:15 1234XYZ007
回答就是非常标准的,你也没有说明到底是那个地方的湿地,具体的也不好回答,版但是一权般都是答案:纬度高气温低蒸发弱,地势低平排水不畅,河湖众多,冻土分布不利于下渗。 什么类型也跟不好说

㈦ 关于湿地的一个高一地理问题

不是
那臭水泡 还一直有水呢啊

精确地给湿地下定义是困难的,不仅因为其广泛的地理分布,而且因为其水文条件的广泛差异。

湿地是地球上一种重要的生态系统。它处于陆地生态系统(如森林和草地)与水生生态系统(如深水湖和海洋)之间。换言之,湿地是陆生生态系统和水生生态系统之间的过渡带,(Ecotone)。湿地结合了陆地生态系统的属性,但又不同于二者。

湿地的水文条件是湿地属性的决定性因子。湿地既不像陆生系统那样干,也不像水生系统那样有永久性深水层,而是经常处于土壤水分饱和或有浅水层覆盖。湿地与陆生系统的分界在土壤分饱和范围的边缘;而与深水系统的交界一般定为水深2m约相当于挺水植物可以生长范围边界。水的来源(如降水,地表延流,地下水,潮汐和泛滥河流),水深,水流方式,以及淹水的持续期和频率决定了湿地的多样性。

水对湿地土壤的发育有深刻的影响。 湿地土壤通常称为湿土或水成土(Hydric Soil)。 美国水土保持局给水成土下的定义是:“在生长季足够长时间内,在不排水的条件下是饱和的、淹水的或成塘的,形成有利于水生植物生长和繁殖的无氧条件的土壤。

湿地由于其特殊的水文条件和水成土,支持了独特的适应此条件的生物系统。湿地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和很高的生产力。植被往往是湿地辨识的重要标志。

对于湿地,有广义的和狭义的两种定义。水饱和或淹浅水、水成土和水生植被三者都具备的土地称湿地,这是狭义的定义,如美国1956年的定义。三者只要有主要是水文条件具备的土地就是湿地,这是广义的定义,如美国1979年的定义。看来,狭义的湿地定义有些偏窄广义的湿地定义又嫌太宽。看来,只要有周期性淹水和水成土的土地就可以称为湿地。

三个条件都存在的湿地是沼泽。沼泽只是湿地的一种主要类型。没有土壤水饱和或土壤覆盖浅水层就不是湿地。没有土壤的岩岸,没有水成土的新水库,及非土壤基质的河滩都不在狭义湿地范畴之内。某些地方(如低洼地)暂时不存在水生植被,但存在有利于水生植物生长的湿土条件,也应属于湿地之列。

3.本研究使用的湿地定义

鉴于我国对湿地尚无定义可言,本研究起动之前曾邀集国家环保局自然保护司官员和有关专家举行了小型座谈会,讨论了湿地定义问题。根据座谈意见,参考国外的定义,结合我国具体情况,提出了一个供本研究使用的湿地定义。这个湿地定义是:

“湿地是水位经常在或接近地表或为浅水所覆盖的土地,以水成土和土壤水分饱和为其主要特征。”

全国湿地统计面积定为1km2以上。

㈧ 用高中地理知识谈谈如何保护湿地

高中课本上重点讲复东北湿地制.
该区域湿地面临的主要问题是过度开垦以及过度樵采,导致林间湿地和沼泽面积大幅度减少.
1 具体措施:建立湿地自然保护区.
2 制定相关法律法规,提高保护意识.
3 坚持可持续发展,开展生态农业,保护湿地.
4 植树造林、退田还湖,保护水源和生物多样性.
5 加强管理,合理利用.

㈨ 高中地理:湿地破坏问题

盐碱化过程要有两个条件:一是气候干旱和地下水位高(高于临界水位);另一是地势低洼内,没有排容水出路。湿地就是在地形低洼地方形成的,排水不畅。所以水分之初的主要途径就是蒸发,当气候干旱,湿地的地下水位下降时,水分蒸发,水中的盐类物质留在土壤表层,导致盐碱化发生。

热点内容
鹿特丹港国家地理 发布:2021-03-15 14:26:00 浏览:571
地理八年级主要的气候类型 发布:2021-03-15 14:24:09 浏览:219
戴旭龙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发布:2021-03-15 14:19:37 浏览:408
地理因素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发布:2021-03-15 14:18:30 浏览: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发布:2021-03-15 14:16:36 浏览:425
工地质检具体干些什么 发布:2021-03-15 14:15:00 浏览:4
东南大学工程地质考试卷 发布:2021-03-15 14:13:41 浏览:840
中国地质大学自动取票机 发布:2021-03-15 14:13:15 浏览:779
曾文武汉地质大学 发布:2021-03-15 14:11:33 浏览:563
中国冶金地质总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网 发布:2021-03-15 14:10:10 浏览: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