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街地理环境分析
Ⅰ 跪求超市调查报告 经济学寒假作业 高分在线等
目的:调查比较常州几种类型超市商品种类,商品价格,服务态度和商场环境等
调查对象:常州信特超市,常州欧尚超市,可的超市,苏果社区店
调查时间:十一长假
地点:常州信特超市,常州欧尚超市,可的超市,苏果社区店内
调查要点:超市商品种类,商品价格的高低,服务态度优劣,商场环境及主要消费人群
所要解答的问题:商品价格有没有差异?有多大?为什么有这些差异存在?这些超市到底靠什么站住市场?消费者应该怎样选择?超市应该怎样改进?
1、 商品价格有没有差异?有多大?为什么有这些差异存在?
商品价格是有差异的,有的商品甚至达到了一家比另一家高了84%。具体见下表:
单位(元)
卡夫奥利奥牛奶味饼干
卡夫趣多多巧克力曲奇饼干
双汇Q趣儿香辣风味香肠
欧尚
5.7
3.5
1.9
信特
6
4.7
2.2
苏果便利店
6
4.6
无
可的便利店
7.5
6
3.5
下面分别来分析这几个超市:
欧尚:国际品牌大超市,价格最便宜,种类最多。由于一般除在市郊,离居民区较远且很大,所以,消费者一次的消费量较大,但不会经常去。但欧尚是国际品牌,进货渠道丰富,数量庞大,所以可以薄利多销,价格很便宜。
简介:1961年,第一家欧尚商店在法国诞生,成为世界超市经营先驱者之一。目前,作为世界排名前十的零售业集团之一,欧尚已发展成为年营业额336亿欧元(2005年)投资额104,5万欧元,在世界13个国家及地区拥有大型超市370家以及超级市场718家,并在房地产及金融领域也有涉及(2007年1月31日),的世界五百强企业。至2006年末,欧尚员工人数超过175000人,顾客人数达9.77亿名,是目前法国主要的大型跨国商业集团之一,也是世界500强企业之一。至06年底,欧尚中国共有16家大型超市。
信特:常州本地超市,价格适中,种类较丰富。基本都是开在小区旁边,主要一般居民到那购买较为方便,价钱适中,东西没有大型超市多,但也较为丰富,特别一些本地产品,可以买到。
简介:1996年成立,现有连锁店35家,加盟店100多家,员工数1000人左右
苏果:江苏省著名超市,价格适中,种类一般。便利超市情况与信特大体相同,但是品种没有信特多,价格基本相同,略便宜些。选址一般也在居民区附近,方便人们购买。
简介:苏果超市成立于1996年7月, 2005年销售规模达到181.2亿元。2005年上半年销售额达95亿元,在中国零售连锁业的排名第六位。迄今已连续七年位居中国连锁企业前十名,并跻身中国500强企业第176强。2005年苏果的品牌价值评估达10.32亿,在南京,苏果超市占据着超市业态50%以上的市场份额,是江苏省超市零售业最大的商贸流通企业。现已成为集批发、配送、物流、加工、零售于一体的大型连锁企业。目前,门店总数1503家,网点覆盖苏、皖、鲁、豫、鄂、冀等六个省份,就业人员近5万人,有20000种以上的商品,
可的:上海超市,价格较贵,种类比较丰富。由于基本开在市中心繁华处,店面租金贵,而且是上海品牌,所以价格较贵,虽然店面较小,但品种丰富,品牌价位基本都比较高。
简介:上海可的便利店有限公司成立于一九九六年,现属农工商超市(集团)有限公司旗下的控股子公司,是光明食品(集团)有限公司大家庭中的一员。公司拥有集直营、委托和特许加盟三种经营模式为一体的专业便利店1200余家,分布在上海、杭州、苏州、吴江、昆山、张家港、常熟、常州等21个城市,形成了"以上海为中心,江、浙为两翼"的辐射态势,多年来公司规模及销售额持续保持稳健增长的水平,2007年营业总额28.31亿。服务作为现有便利店公司中成立最早的企业之一,可的连续几年被评为全国连锁百强企业,06年名列第六十五位, 03-06年连续四年入选上海企业TOP100强。2006年荣获上海市名牌。2008年3月荣获"上海市著名商标"。
2、 这些超市到底靠什么站住市场?
欧尚:作为国际大型连锁超市的代表,靠廉价、服务,站稳市场。价廉物美是消费者购物的需求,欧尚的商品价格确实较一般的超市要低。其次,欧尚超市所售商品的种类繁多,可以较大程度的满足人们的需求,欧尚超市的服务确实做得很不错,很规范,很有礼貌。服务水平不仅仅会影响顾客的消费,是体现了一个商场的文化。当然,占地很大的欧尚
信特:靠便利,价廉站稳市场。信特是常州本地商标,发展较多年,有一定的顾客群。而且,在此之前,很多大型超市未进驻,新特占据了很好的地理位置,基本交通都很便利,而且靠近居民区。
苏果:作为江苏省内首屈一指的连锁超市,苏果的配送和质量都有较高的保证,并且品牌效应也是不可忽略的因素,作为大型连锁,价格也自然较便宜。
可的:商品质量高,除在人流集中区,物品丰富,且24小时营业,为一些晚归的人提供便利。且可的的品牌意识很强烈,商品价格高,但都是听说过的牌子,买的也放心,有信誉保证。
Ⅱ 从地理环境分析闯关东的原因
关东指山海关以东,也就是整个东北地区,因为东北地区有广阔的黑土地,而人口很少,所以当时出于开发东北的考虑,国家政策性的闯关东,就如同现在的西部大开发
Ⅲ 壶瓶山的地理环境
湖南壶瓶山其地理位置在东经110°29′~110°59′ 和北纬29°50 ′~30°09 ′之间,东、南、西三面分别与石门县的太平镇、所街乡、罗坪乡、东山峰管理区及南北镇接壤,北与湖北后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湖北省五峰县渔阳关镇、长乐坪镇、湾潭镇及鹤峰县五里坪乡毗邻。 壶瓶山位于湘西北的壶瓶山国家自然保护区内,在区域地质上位于杨子地台的二级构造单元鄂黔对台褶带内。地层分布较全,主要有古生代的寒武纪、志留纪、泥盆纪和二迭纪的岩层出露,石灰岩、板岩和页岩为其主要成土母质。区内为云贵地洼湘西—黔东地穹之北缘,洞庭地洼之北隅,大巴穹东南角,其大地构造位置及性质,控制了区内地质、地貌的发展和演化。在晚元古代早期(距今约8亿年),保护区及附近地区被海水淹没,在晚元古代早期末,由于武陵运动的影响,地壳强烈上升,发生褶皱,出露水面。在燕山期和喜山期,地层再次发生强烈的褶皱,又有大规模的岩浆喷发和侵入,形成了一些背斜、向斜和断层,且地壳也在相对间歇性地不断抬升,而石门县的东部地区则相对下降,从而形成了壶瓶山的主体。
壶瓶山自然保护区地处武陵山脉东北端,居云贵高原向东部低山丘陵过渡地带,属中山山地地貌和河谷地貌。境内群峰起伏、层峦迭嶂、地势陡峭、沟壑纵横,且多数山峰单面峻脊,具有半阴坡、半阳坡的多方向性。海拔1000m以上的山峰有266座。海拔最低处石家河220m;壶瓶山主峰以海拔2098.7m的高度成为“湖南第一高峰”。相对高差1878.7m。
壶瓶山群峰起伏,层峦迭嶂,所有的山岭均属武陵山脉北支的太清山系。海拔1000m以上的山峰多 达160余座,其中壶瓶山主峰及双尖子山海拔逾2000m,为湖南省境内地势最高处。境内山地主脉呈东西方向延伸,支脉走向与之近于垂直。西北为顶平山,向东经门坎岩、野猫尖、棋梁尖,主脉沿湘、鄂边界,止于北溪河西岸的雷打石,海拔由1900m,向东依次降至1000m。主要支脉金竹山、斤钣山、芦竹山、狮子脑、阳高山等,参差错落,主峰高度亦多在1000m以上。保护区西南,主脉起自湘、鄂边境的高家界,向东经西牛圈、阴坡、黄连棚、止于失妻河(金家河下游)西崖岸的梯儿岩,海拔由1700m,向东亦依次降至1000m。其支脉不明显,南侧多为古岩溶作用形成溶蚀剥夷平面,表现为四周陡立,顶部平坦,海拔1000m以上的山原。 新构造运动是地质时期中最年轻的构造运动,通常指新第三纪以来的活动构造。壶瓶山保护区境内新构造运动较为强烈,其中主要表现为地壳的大幅度抬升,同时因抬升幅度的差异,还产生了一些由地块之间的断裂、错位所反映出来的活动断层。因山体抬升至今尚未止息,故以幼年期地貌最为普遍,主要表现为:
由多级夷平面形成的高山陡岭:从多数山顶和山原面高度分布情况看,具有三至四级不同高度的山顶剥夷面。多级剥夷面的存在,反映了本区自燕山运动使地壳发生褶皱后,新生代以来地壳运动一直以抬升为主,而在抬升过程中上升强度曾发生过多次间歇性的变化。地壳运动形成三级剥夷面在由石碾子沟口经泉坪、葫芦隔至顶坪的途中均可看到,此外,在海拔700~750m处,尚可见到一级缓坡地带,高于石碾子沟河面以上约250m左右,但面积不大。
河流下切,形成幽深峡谷:上、下深溪河、高桥河及其上游纸棚河的支流四蹬溪、石碾子沟、金家河的干流上、下游等,均为下切很深的峡谷深涧。谷底几乎全部为河床所占据,宽度不足100m,有时10~20m宽,两岸崇山夹峙,森然可怖。四蹬溪由神景洞经茅坡至冉家湾的东西两岸,纸棚河、高桥河自高家界经西牛圈、大坡至景观门以及李坪吴家缺一线的南岸,岩壁如墙,上接云端,下临谷底,沿河绝少人居,也难见可耕之地。就境内在多数山峰与附近河谷的高程对比,可知本区河流下切的深度已达700m以上。如纸棚河与石碾子沟汇合处现代河面高程仅485m,而其南岸上黄连棚灰岩山原面高程1200~380m,垂直切割深度达715~795m;高桥到失妻河汇合处现代河面高程295m,而东南岸洞上和大瓜溪一带高程达1100m左右,垂直切割深度超过800m;杨柳河与上深溪河汇合处河面高程457m,而其西北岸桐木山高程1242m,垂直切割深度达785m;云麓附近的深溪河面高程363m,而附近紫高山东南峰顶高程1158m,垂直切割深度795m。在一般情况下,河流的下切是随流域地壳抬升而加强的,故河流垂直深度反映了地壳抬升的幅度,根据以上的数据,可以推知保护区大部分地区在第四纪时期内(而且仅在现代河流形成之后)地壳抬升的总高度估计达800m。另外 ,由于境内多数河流的峡谷段,在现代河面以上400m内均为陡立的谷坡,所以地壳最近的抬升幅度即达400m。
当然,由于境内各处的汇水条件与岩性、构造等自然因素不同,河流下切的强度并非到处一致。顶坪、黄连棚、六里荒顶等处,因古岩溶作用形成的地下水通道较为发育,故现代流水侵蚀作用表现微弱,因而保存了许多尚末受河流切割的原始剥夷面;而其它多数地区,如门坎岩以东的松林堡、棋梁尖、土峰垭、双尖子、壶瓶山、鹰子尖、云雾山等,分水岭高地已遭河流的强烈切割,分离为众多的山峰及狭窄的分水山脊。
河流下切作用的发展不平衡,还表现在主支流切割深度的差异上。毛竹河、深溪河、金家河、北溪河、高桥河等干流,因水量大,河流下切能力强,河流下切达四百多米,但它们的许多小支流溪沟,则因水量太小,下切能力大为减弱,因此不能保持同样的速度下切,因而形成主河谷深切而支流河谷高悬的不配套情况。许多支流的上游尚保持着早先塑造的宽谷,宽谷以下的以瀑布或跌水转入为现代河流下切形成的峡谷,形成支流河床纵剖面上的“裂点”。有些支流或因水量稍多,或因岩性较为软弱,已由溯源侵蚀作用将“裂点”推进到支流的上游。如南坪支流苏铺河,其上游在苏铺以上的后池湾一带仍为发育在灰岩台地中的宽谷,海拔700~900m,苏铺以下形成跌水。该裂点位于河口以上的2km,高于所汇入的南坪河现代河面约400m。又如北溪河支流鄢家河,其上游在山茶圆、惜粮坪、山羊溪一带均为宽谷,海拔1100~1200m,其下游则形成垂直陡落的河流裂点。北溪河另一支流西河,现代河流下切形成的峡谷已切入其上游的花子台、芦家湾、熊家湾一带的宽谷中,形成典型的“谷中谷”地形;而另一些支流,则因水量较小或因岩性坚硬,根本赶不上主流下切速度,使河流“裂点”仍保留在干支汇合口附近,从而形成悬挂在主河谷陡坡上的一系列“瀑布”和“悬谷口”。这种“瀑布”和“悬谷口”在深溪河、毛竹河、高桥河、纸棚河沿岸,到处可见。其中尤以深溪河上的香车潭瀑布和纸棚河上的隔人潭瀑布最为著名,落差均在30m以上,临河倾泻而下。
此外,高桥河支流石碾子沟、上深溪河在庙湾以下的锅铲湾、大棚以下的弯把潭以及云麓附近的后山溪下游、回打坡以南的黄连河等,均以蜿蜓曲折的曲流形成切入由各种岩层组成的基岩中,两岸山咀层层交替,横亘谷中,形成“交锁山咀”。这种原先在夷平面上业已形成的曲流,迭置地刻切到基岩中而形成“深切曲流”,也是地壳抬升、河流下切的重要标志之一。
由差异性抬升所派出来的断层在地貌上有明显反映:壶瓶山岩层的整体性、连续性较好,地史时期似未发生巨大断裂。据地质部门的调查,境内仅发现两条延伸不太远的高角度断层,因为这两条断层,使夷平面明显错位,故其形成时代仍属夷平面形成之后,为由新构造运动使地块抬高幅度表现出差异性时所产生的,因而这些断层在地貌上的反映至今仍然很明显。
一条断层贯穿南坪北部,西起二屋场,由风口跨过唐家河,向东经观音岩南麓、彭家沟、茶圆坪、过古树垭、板桥湾、东至九姊妹西北,并延伸到湖北五峰县境内。另一条断层沿小木料以北陡崖,向东北经后峪至李坪西北的陡坡。此断层仅在保护区西南,延伸不远,断层走向70°,断层面近于直立,向西可能延伸为由龙洞流出的后河峡谷。断层南盘下降,北盘上升,沿断层线两侧地面的垂直断距达300m以上。后河深窄峡谷及后峡谷地即顺应此断层发育。在后河北岸,万人井、阴睛山南坡,形成高达300m以上的断层陡崖,同时使黄连棚、万人井与小木料、李坪等处原应同属一级的灰岩剥夷面错断,形成相对高差300m以上的两级山原面。 保护区境内灰岩、白云岩等碳酸盐类岩石的分布面积占总面积的60% 以上,因气候温暖,降雨充沛,岩溶地下水交替强烈,故在可溶性岩石分布地区发育了若干岩溶地貌形态,其中以地下形态为主,地表形态则主要由于古岩溶作用而残留的,亦以负向形态为主,正向形态发育不充分或不典型。现代河谷坡上许多地表岩溶形态,则不仅由于岩溶作用,很大程度上也是地表流水侵蚀切割及重力崩坠作用的结果。现将保护区境内岩溶地貌的主要形态类型,分述如下:
溶蚀台地:为古代溶蚀准平原经地壳抬升而成的较高夷平面,通常形成顶面平坦却高耸在周围地区之上的山原面。因所处构造的地形部位不同,这些溶蚀台地所处的高度在900~1900m范围内。顶坪、黄连棚及六里荒山顶等地保存较好。
溶蚀盆地:由古岩溶准平原经地壳差异性抬升、或原先即为古溶蚀盆地面而经抬升形成,通常中间低平或向下侧敞开,周围为高耸的山峰或陡坡包围,呈盆状地形。分布范围在海拔700~1700m之间,面积多在1km2上下,低洼处通常堆积着很厚的第四系洪坡积物及古代风化残积物。境内这类溶蚀地有李坪(海拔650~700m),大洞坪(海拔1000~1100m)、寒池坪(海拔1100~1300m),大小黄连坪(海拔1400~1500m)、鸦雀坪(海拔1700~1900m)。这些溶蚀盆地除鸦雀坪因地高天寒而寂无人居外,其余均为民居和农田分布较为集中之地。
峰林和峰丛:境内峰林的发育较为分散,通常形成于岩层产状较为平缓的地段,又常位于河谷两岸,因为这里受河流侵蚀、溪沟切割强,重力崩坠作用较易发生。由灰岩组成的陡立谷坡上常常保留着一些孤立的岩柱,它们受水流的冲刷和溶蚀后,形成各种奇特的孤峰和林峰。鸡公咀附近的毛竹河东岸,悬崖顶部发育了圆筒状峰林,海拔高度约600m,柱高约40m,直径25m,顶部呈穹状突起,侧壁近于直立,由层面缓倾的寒武系厚层灰岩经流水作用雕琢而成。附近灰岩陡壁上尚可见到受流水切割已初步分离,但一侧又与陡壁相连的雏形岩柱。鸡公咀以南、毛竹河东岸的观音山,为一耸立于灰岩平台上的尖塔状孤峰,海拔高度500m,柱高约30m,基底直径约10m,亭亭玉立于毛竹河拐弯处的凸岸上部。它是灰岩块沿两组节理面逐次崩坍剥落后残留部分,溶蚀作用尚未深入地进行,故侧面棱角分明,与索溪浴一带的砂岩峰林有些相似。
四蹬溪上游的铜人岩,亦为发育于下寒武统灰岩中的尖塔状峰林。位于西岸陡崖上部的“观音”石柱, 形如石笋,尖部尖削,高约20m,径5m,东岸在神景洞下方的童子,形状较为低矮,大小共3座、高者15m,低者约5m,它们都位于河流下切形成套谷的岸坡转折部分,悬崖上部的坚硬灰岩两侧受溪沟切割,后方又沿节理发生分割、崩落成后形成的,溶蚀作用似乎也不起主要作用。高桥河南的景观门、鱼鸟山一趟神及药铺河南岸的吴家缺一带,陡立的谷坡因受支流溪沟切割,沿河分离出一座座尖峭的锥状峰林,顶部已经分离,但基部实际上仍连在一起,峰顶高度也由外侧向河谷渐渐降低。
棋梁尖一带岩层向北倾斜,在湖南境内的一侧正为陡峻的剥蚀坡。现代河及沟谷使这个地处湘鄂边界的分水山脊受切割,而成为一系列耸立于陡峭基座上的峰林,尖峰连袂而起,形如九迭屏风,山色苍黛斑驳,与漓江“九马画山”类似,属灰岩峰丛地貌。又称“七娘尖”,清代朱焕春描写这里景色是:“仙子何年下九霄,七娘分列逞容妖。随时折屐深惆怅,雨洗烟鬓黛未消”。可见秀丽媚人的峰林景色在古代即已著名。
溶沟与石芽:溶沟和石芽是地表流水对可溶性岩石表面的溶蚀作用形成的,在保护区境内许多灰岩类分布地区均可见到,尤其是在各溶蚀盆地中,可以见到发育比较充分的溶沟和石芽,它们乃是古岩溶作用和现代地表水溶蚀作用而成的遗传形态,大多属于半裸露型。
溶洞:溶洞属地下岩溶地貌形态。原先发育于溶蚀基准面附近的水平洞穴,因新构造运动的影响而被抬升到不同的高度。以神景洞;深溪河西的滴水潭溶洞、月亮洞、猪娘洞;毛竹河、下深溪河东岸的谷坡溶洞群以及管山和窝坑一带的群仙洞(笮背洞)和水屋坑洞等为代表。
Ⅳ 长沙哪一条古街“差评”最多那么值不值一去呢
湖南长沙虽然相比武汉成都等没有交通等方面的优势,但也有着不少的标签来吸引游客:娱乐城市,美食城市,旅游城市等,其实长沙还是一个历史文化名城,可惜的是因为那场大火,几乎把长沙的很多古韵和建筑都毁之一炬。现有的古街,都是后来复建的,虽然很多人吐槽长沙没有了真正的古街了,不过太平街却这条“古街”却依旧成为了很多游客必去的一条街。
马家巷
但是不管本地人如何评价它,不管“差评”如何多,不可否认的是,太平街已经成为了长沙的一个地标,一个旅游景点,就如同武汉户部巷一样,你们是否有去打卡呢?
Ⅳ 太平街17号院周边环境怎么样生活便利吗
城市:北京
楼盘抄名称:北京太平袭街17号院
别名:陶然亭社区网
公交线路:4号线陶然亭站
规划信息:其占地面积为0,容积率0,绿化率28,共0栋楼,停车位
周边配套:幼儿园:虎坊路幼儿园分园 中小学:北京市宣武区阡儿路小学、育才小学 大学:宣武区幸福时装专业学校 商场:华普超市 医院:友谊医院 天桥医院 邮局:陶然亭邮电所 银行:建设银行 农业银行 其他:陶然亭公园
(所载信息仅供参考,最终以售楼处信息为准。)
搜狐焦点网,为您提供房产信息,房产楼盘详情、买房流程、业主论坛、家居装修等全面内容信息
Ⅵ 谁能告诉我太平街的规划图
太平街是长沙古城保留原有街巷格局最完整的一条街。整治后的太平街历史文化版街区不仅保留了贾谊故居权、长怀井、明吉藩王府西牌楼旧址、辛亥革命共进会旧址、四正社旧址等文物古迹和近代历史遗迹,也给乾益升粮栈、利生盐号、洞庭春茶馆、宜春园茶楼等历史悠久的老字号注入生机。街区沿主街有门店87个,经营面积近3万平方米,以名老字号、字画、民族工艺品、文化休闲产业、特色旅游产品为主,吸引了西泠印社书法篆刻大师李伏雨、李早父子、脸谱艺术大师曾金贵、书画家陈羲明等一批著名人士入驻设立工作室.
Ⅶ 厦门的地理位置及区位分析
自然地理
厦门市位于东经118o04′04〃、北纬24o26′46〃,地处我国东南沿海——福建省东南部、九龙江入海处,背靠漳州、泉州平原,濒临台湾海峡,面对金门诸岛,与台湾宝岛和澎湖列岛隔远古时为白鹭栖息之地而称“鹭岛”。宋太平兴国年间,因岛上产稻“一茎数穗”又名“嘉禾屿”。 地处我国东南沿海——福建省东南部、九龙江入海处,背靠漳州、泉州平原,濒临台湾海峡,面对金门诸岛,与台湾宝岛和澎湖列岛隔海相望。厦门由厦门岛、鼓浪屿、内陆九龙江北岸的沿海部分地区以及同安等组成,陆地面积1565.09多平方公里,海域面积300多平方公里。是一个国际性海港风景城市。
厦门的主体——厦门岛南北长13.7公里,东西宽12.5公里,面积约128.14平方公里,是福建省第四大岛屿。厦门港是一个条件优越的海峡性天然良港,其海岸线蜿蜒曲折,全长234公里,港区外岛屿星罗棋布,港区内群山四周环抱,港阔水深,终年不冻,是条件优越的海峡性天然良港,历史上就是我国东南沿海对外贸易的重要口岸。
厦门属亚热带气候,温和多雨,年平均气温在21℃左右,夏无酷暑,冬无严寒。年平均降雨量在1200毫米左右,每年5至8月份雨量最多,风力一般3至4级,常向主导风力为东北风。由于太平洋温差气流的关系,每年平均受4至5次台风的影响,且多集中在7至9月份。
全市人口中以汉族居多,另有回、满、壮、畲、苗、及高山等20多个少数民族。由于地理环境和历史背景的因素,拥有众多的归侨、侨眷及厦门籍侨胞和港、澳、台同胞。
http://ke..com/view/7614.html?wtp=tt#3
Ⅷ 太平古镇的地理环境
太平古镇位于古蔺河与赤水河交汇处,距县城古蔺35公里。与贵州省习水市醒民乡隔河相望,为古蔺出川入黔的东大门,镇中心地理坐标为北纬N28°08′ 东经E106°02′。截至2011年2月,景区幅员104平方公里。
1935年中国工农红军在川、滇、黔三省边境地区进行了举世闻名的“四渡赤水”战役。“四渡赤水”战役历时72天,其中在古蔺转战就达54天。太平是红军长征二、四渡赤水的重要渡口和三次转战的地方。
为了传承发扬红军长征精神,太平古镇于1958年建立了中国工农红军四渡赤水太平渡陈列馆,馆内珍藏陈列了红军部队印鉴、医书、面盆、马灯、号谱等珍贵文物700余件。太平古镇因此成为中国以红军长征为主题的影视拍摄基地,《长征》、《战地黄花》、《四渡赤水》等电视剧和电影在此拍摄。 1、泸州叙永(高速)—古蔺德耀镇—黄荆
2、泸州—合江—赤水两河口(十丈洞)――太平古镇—黄荆
3、泸州叙永(鱼凫古镇)-—古蔺箭竹(大黑洞景区)――大寨(生态观光园)--桂花乡—-黄荆老林――古蔺县城――太平古镇(四渡赤水纪念地)――二郎(美酒河景区)――习水――合江――泸州
4、泸州—合江尧坝古镇—赤水两河口(十丈洞)――太平古镇—黄荆老林――桂花乡――大寨(生态观光园)――箭竹(大黑洞景区)――泸州
5、泸州—合江尧坝古镇—赤水两河口(十丈洞)—黄荆老林――德耀镇――古蔺县城――太平古镇(四渡赤水纪念地)――二郎(美酒河景区)――习水――合江――泸州
Ⅸ 求关于长沙历史文化街区的调查报告
第一章:总 则
太平街历史街区保护与整治规划,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为指导,通过对太平街历史街区的文物古迹及传统民居的实地调查,在详细考察街区的历史变迁,综合分析街区区个性特征,深入挖掘地方文化特色的基础上,按建设部和国家文物局颁布的《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编制要求》制定。
保护与整治规划的目的在于指导太平街历史街区的保护整治工作全面展开,统筹安排历史街区内的各项建设工程,改善居民的生活环境,保持历史街区的社会经济活力,在整体保护的基础上积极推进特色文化旅游的开发和经营。
本规划受长沙市人民政府委托,由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心和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承担编制任务。
1.规划依据
1.1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2002年)
1.2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1989年)
1.3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实施细则》
1.4 《湖南省文物保护条例》
1.5 《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建设部(1994)14号令
1.6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编制要求》建设部、国家文物局(1994)533号文
1.7 《城市紫线管理办法》(建设部令第119号)
1.8 《长沙市城市总体规划(2001-2020年)》
1.9 《长沙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送审稿)(2004年)
1.10《长沙市中心区E片控制性详细规划》
1.11长沙市规划管理局《长沙市太平街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设计要点》(长规函〔2004〕65号)
1.12长沙市文化局《太平街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要点》
2.规划范围
2.1 本次规划的范围北至五一路、南到解放路,西至卫国街,东到三泰街、三兴街,规划总用地面积为12.57公顷。
2.2 其中重点规划地段为沿太平街、西牌楼、马家巷、孚家巷、金线街、太傅里两侧的历史街区核心保护区,用地面积为5.07公顷。
3.规划原则
在全面保护太平街历史街区风貌的前提下,发挥历史街区的潜在优势,突出特色,充分利用现存的历史遗产、人文资源,综合发展旅游事业,发展城市经济,彻底改善居住环境,提高居民生活水准。
通过本次规划,促进太平街历史街区的保护更新和协调发展,统筹安排各项开发建设项目,为改造更新提供技术指导。
3.1 文化内涵导向原则
充分挖掘太平街历史街区和长沙的传统民俗文化,建立民间文化保护机构,全面提升太平街历史街区的文化吸引力。
3.2 地域特色原真性保护
对传统建筑的修复以及新建建筑的设计,应建立在对本地建筑文化严谨调查的基础上,充分体现地域文化真实而的独特魅力。
3.3 保护与发展互动原则
在对历史街区的物质性遗产保护的同时,应充分利用对本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并积极进行文化产业的挖掘,对传统建筑进行积极有效的保护性利用,在一定程度发掘历史遗产的社会经济价值。
4.规划目标
4.1 规划确定太平街历史街区是以生活居住、旅游观光、商业服务、文化经营为主要职能,集中体现长沙民国传统人文风貌的历史文化街区。
4.2 本次规划主要保护太平街历史街区的清代街巷格局,民国的民居风貌,长沙市街的生活气息,充分体现太平街历史街区的三大文化特征:
屈贾文化纪念地:主要通过对贾谊故宅保护与贾谊祠园林的恢复建设,以及相关文化设施如太傅书院等的建设,展现楚辞汉赋博大精深及屈原、贾谊、陶侃三人事迹中的人文魅力。
商业民俗传承地:通过保护太平街、西牌楼的传统商业建筑,恢复若干老字号,以及对金线街两边长沙民俗作坊的开发展示来体现太平街历史街区商业民俗的文化内涵。
辛亥革命策源地:保护太平街历史街区中与辛亥革命有关的文物古迹,挖掘其在长沙近代史上的重要意义,建立建设小型的博物馆。
5.规划内容
5.1 本次规划的内容包括保护与整治两大部分。
5.2 保护规划主要包括:分级保护的范围划定与保护要求,历史街区的风貌景观保护,历史街区建筑高度控制、各级文物古迹及传统民居宅院的保护、土地利用与道路交通调整规划等。
5.3 整治规划主要包括:保护与更新模式、沿街重要界面立面整治、重点地段详细设计等。
6.保护框架的构成要素
太平街历史街区保护框架的构成要素由人工环境和人文环境两部分组成。归纳如下表,需要针对各自的特点进行相应的保护。
太平街历史街区保护要素构成表
人工环境 街巷格局 主要街道成鱼骨状,街巷普遍较窄,保持民国初年格局。
文保单位 贾谊故居、“四正社”旧址、鲁班庙旧址、辛亥革命“共进会”旧址、孚嘉巷42号、乾益升粮栈
历史建筑 老通义油漆号、杨福和豆豉鞭炮庄、利生盐号、杨隆泰钉子铺、洞庭春茶馆等
特色构筑 金线街麻石路面、常怀井
景观大树 散布在各条街巷上的胸径超过20厘米的大树
人文环境 节庆习俗 春节、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过小年、除夕、春龙节、花朝节、观音菩萨诞辰、上巳节、龙王节、天贶节、乞巧节、中元节、灶王节、老郎神寿诞
革命事迹 两湖暴动、长沙起义
地方特产 湘绣、湘菜、湘莲、湘粉、菊花石雕、浏阳豆豉、菌油、棕编、白沙液酒、铜官陶瓷、浏阳夏布、浏阳纸伞、浏阳花炮、红继木
历史人物 屈原、贾谊、陶侃、焦达峰
奇闻掌故 吕洞宾与金线街、陶侃射蟒
7.保护框架的空间构成
根据太平街历史街区的价值及其环境要素构成,可以将太平街的空间框架划分为“五街三片一点”,即以五条特色街道串起来的三片传统居住街坊(见保护框架规划图)。
“五街”是指:
太平街传统商业街、金线街传统风貌街、西牌楼传统餐饮街、马家巷和孚嘉巷传统居住巷。
“三片”是指:
马家巷孚嘉巷传统居住街坊:以马家巷、孚嘉巷为中心,东面到太平街,西面到卫国街,南到金线街的以传统居住风貌为主要特色的地块。
三泰街传统居住街坊:此居住街坊位于太平街以东,西牌楼以北,三泰街以西。
太傅里传统居住街坊:此居住街坊以太傅里位于太平街以东,西牌楼以南,西兴街以西。
“一点”是指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贾谊故居。
第三章:保护等级与范围
8.历史街区分级保护
根据现状特征以及国家对历史街区保护的相关规定,在本次规划中,将太平街历史街区的保护范围划分为二个层次:历史文化风貌区(包括历史文化街区核心保护区和建设控制地带)、环境协调区。
8.1历史文化风貌区
历史文化风貌区根据保护对象性质和措施的不同分为两部分:历史文化街区核心保护区和建设控制地带。
8.1.1 保护范围
历史文化街区核心保护区是指从沿太平街(北起长沙食品城,南至金线街口)、马家巷(东起太平街,西至卫国街)、孚嘉巷(东起太平街,西至长沙港务招待所)、西牌楼(西起太平街,东至三泰街)、太傅里两侧传统民居集中的区域。以“保护范围规划图”上的历史文化街区核心保护区范围划定为准。本次规划历史文化街区核心保护区面积为5.07公顷。
建设控制地带范围包括北至五一路、南到解放路,西起卫国街,东达三泰街、三兴街的整个太平街历史街区,以“保护范围规划图”上的建设控制地带范围划定为准。本次规划建设控制地带面积为12.57公顷。
8.1.2 保护要求
对于历史文化街区核心保护区,要求确保此范围以内的建筑物、街巷及环境不受破坏,如需改动必须严格按照保护规划执行并经过上级城市规划主管部门审定批准。各种修建需在城镇建设部门及文管会等有关部门严格监督下进行,其建设活动应以维修、整理、修复及内部更新为主。其建设内容应服从对文物古迹的保护要求,其外观造型、体量、色彩、高度都应与保护对象相适应,较大的建筑活动和环境变化应由上级城市规划主管部门组织专家评审会通过方可执行。
1) 古街市应保持原有的空间尺度,地面铺装应逐渐恢复传统特色,采用麻石条铺砌;原有电线杆、有线电视天线等有碍观瞻之物应逐步转入地下或移位;街道小品(如果皮箱、公厕、标牌、广告、招牌、路灯等)应有地方传统特色,不宜采用现代城市做法。
2) 街巷两侧建筑功能应以传统民居和传统商业建筑为主,鼓励发展传统商铺茶肆和产商结合的手工作坊,建筑的门、窗、墙体、屋顶等形式应符合风貌要求,色彩控制为黑、白、灰及黄褐色、原木色。
3) 传统民居选择相对完整地段成片加以维修恢复,保持原有空间形式及建筑格局,古井、古树及反映居民生活之特色庭院、应予以保留并清理恢复,不符合风貌要求的建筑应予以改造或拆除。
4) 对本区内保留的传统民居建筑应加强维修,建筑色彩应取黑、白、灰、黄褐色等其他长沙传统民居的色彩加以统一控制,建筑装饰、建筑形式应采用民居形式的坡顶青瓦白脊房,建筑门、窗、墙体、屋顶及其它细部必须严格按规划管理确定的长沙传统民居特色细部做法执行。建筑功能主要为居住建筑或民居旅馆。
5) 建筑物一层檐口高度控制为2.8~3.5M,二层檐口高度控制为6.5 M。
对于建设控制地带,此范围内的各种修建性活动应在规划、管理等有关部门指导并同意下才能进行,其建筑内容应根据文物保护要求进行,以取得与保护对象之间合理的空间景观过渡。在此保护范围内的一切建设活动均应经规划部门、文物管理部门等批准,审核后才能进行。
1) 建筑形式以坡屋顶为主,体量宜小不宜大,色彩以黑、白、灰为主色调,最大建筑高度为四层;对任何不符合上述要求的新旧建筑必须搬迁和折除,近期拆除有困难的都应改造其外观和色彩,以达到环境的统一,远期应搬迁和拆除。
2) 该范围内各种修建性活动应在规划、文物管理部门指导并同意下进行,其建筑内容应根据文物保护要求进行,建筑功能应以居住与公共建筑为主。
8.2环境协调区
为了最大限度地保证太平街历史街区历史风貌地完整性,根据历史街区四个方向的不同情况,划分出环境协调区。
8.2.1 保护范围
环境协调区的范围规划为:西起湘江之滨,东到三泰街、三兴街道路红线外50米,北起五一路南侧红线,南至解放路红线外50米。具体保护范围以“保护范围规划图”上的环境协调区范围划定为准。本次规划环境协调区面积为23.98公顷。
8.2.2 保护要求
在此范围内的新建建筑或更新改造建筑,必须服从“体量小、色调淡雅,不高,不洋、不密、多留绿化带”的原则。其建筑形式要求不破坏古镇风貌的前提下,可适当放宽,该保护范围内的一切建设活动均应经规划部门批准、审核后方能进行。
对整个区域协调区,新建筑应鼓励低层,原则上不超过6层,街坊内部建筑高度应严格按照“高度控制规划图”执行,禁止不符合上述要求的任何新的建设行为,对不符合要求的已有建筑,应停止其建设活动,并在适当的条件下予以改造。
9.建筑及院落分级保护
经过对太平街历史街区现存建筑的详细调查和评估后,将太平街历史街区的优秀建筑及宅院分为三级进行保护:一级——文物保护单位、二级——不可移动文物、三级——优秀历史建筑。
9.1文物保护单位(一级)
9.1.1 保护范围
保护等级为一级保护的范围:划定已经公布批准的各级文物保护单位本身和其组成部分的四至界线以内为绝对保护区。太平街历史街区内目前共有1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贾谊故居。
9.1.2 保护要求
所有的建筑本身与环境均要按文物保护法的要求进行保护,不允许随意改变原有状况、面貌及环境。如需进行必要的修缮,应在专家指导下按原样修复,做到“修旧如故”,并严格按审核手续进行。绝对保护区内现有影响文物原有风貌的建筑物、构筑物必须坚决拆除,且保证满足消防要求。
建筑形式:不能随意改变现状,不得施行日常维护外的任何修建、改造、新建工程及其它任何有损环境、观瞻的项目。在必须的情况下,对其外貌、内部结构体系、功能布局、内部装修、损坏部分的整修应严格依据原址原样修复,并严格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和其它有关法令、法规所要求的程序进行,并保证满足消防要求。
高度控制:保持现状或根据原状恢复。
9.1.3文物保护单位的建设控制地带
不容许在建设控制地带内有超过文物保护建筑的一般建、构筑物,现状存在的应坚决拆除。该范围内各种修建性活动应在规划、管理等有关部门指导并同意下才能进行,其建筑内容应根据文物保护要求进行,以取与保护对象之间合理的空间景观过渡。在此保护范围内的一切建设活动均应经规划部门、文物管理部门等批准,审核后才能进行。
9.2 不可移动文物
根据长沙市不可移动文物和长沙近现代历史建筑保护单位的划定,及现场对历史建筑的调查审定,本次规划共划定不可移动文物6处。分别为马家巷17号(共进会旧址)、孚嘉巷12号(四正社旧址)、太平街67号(乾益升粮栈旧址)、孚嘉巷14号(鲁班庙旧址)、孚嘉巷42号、金线街麻石路面。
9.2.1 保护要求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规定,对于不可移动文物建筑的立面、结构体系、基本平面布局、建筑高度和有特色的内部装饰不得改变,其他部分允许改变。建筑维护修缮应优先采用旧料来更换损毁构建,修缮的原则是“只修不建,修旧如旧”。
附表:太平街历史街区不可移动文物汇总表编号 名称 地址 建筑面积 建筑年代 房屋性质 进数 备注
13 共进会旧址 马家巷17号 450 公私合用 二
18 四正社旧址 孚嘉巷12号 260 公房 二
09 乾益升粮栈旧址 太平街67号 500 公房 四
16 鲁班庙旧址 孚嘉巷14号 270 清末民初 公房 一
14 孚嘉巷42号 孚嘉巷42号 480 民国 公房
37 金线街麻石路面。 金线街
9.3 优秀历史建筑
经过对太平街历史街区的历史遗存详细踏勘和审核后,本次规划共划定优秀历史建筑25处。
9.3.1 保护要求
对于优秀历史建筑建筑的立面、结构体系和建筑高度不得改变,建筑内部允许改变;建筑修缮的重点是恢复其传统建筑与院落的布局,在细部做法上采用长沙地区的典型做法、样式材质等,可以在对当地建筑的特色提炼下,对无法恢复原样的部分做一定的创意性设计。
第四章:高度控制规划
10. 高度控制
为维护街区的历史文化风貌,需要对街区的建设进行高度控制。具体如下:
文物保护单位:维持原有建筑高度,不容许在保护范围及建设控制地带内有超过文物保护建筑的一般建、构筑物,现状存在的应坚决拆除。
重点保护建筑和优秀历史建筑:维持原有建筑高度。周边20米范围内有高度超过重点保护建筑和优秀历史建筑的建、构筑物,应降低层高或拆除。
控高二层区域:建筑高度控制为二层坡屋顶传统建筑。建筑二层檐口高度不超过6.5m,屋脊总高不超过8m;结合现状特点,允许建国以前传统风貌建筑维持原高。
控高四层区域:位于本次历史街区规划范围内,建筑高度控制在四层及四层以下,四层檐口高度在12.5米以下,总高度不超过14米。
控高六层区域:规划范围西向外至湘江岸边,北至五一路南侧红线,东、南道路红线外50米范围内,建筑高度控制在六层及六层以下,总高度不超过20米。
各控高区域的具体范围详见高度控制规划图。
附表:高度控制区域汇总表
区域名称 面积(hm2) 比 例
维持原高 1.04 4.04%
控高二层 8.43 32.73%
控高四层 8.19 31.79%
控高六层 8.10 31.44%
11. 景观视廊控制
为了保证湘江风光带与太平街历史街区的交融,新开辟的通向湘江的回龙街两侧应控制高度为二层。
为了保证金线街传统风貌的完整性,金线街南侧的新建建筑须有一定的高度控制,即沿街道红线南侧15米的范围内控制高度亦为两层。
第五章:土地利用规划
12.用地调整目标
根据保护与发展历史文化风貌区的原则,通过对现状土地使用的合理调整,以达到科学合理地使用土地,从而更好地保护历史文化街区的风貌,同时改善居民生活环境,发展文化及旅游事业,为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与发展注入新的生机。
从用地功能结构上将整个规划区划分二个节点、三条轴线、五个区域。
节点:规划有两处,分别位于太平街的南北两头入口处。北节点规划为公共服务中心节点,结合救火会旧址,设立一处“文夕”大火纪念广场;南节点规划为文化休闲广场,主题为长沙市井万象。
轴线:一条是太平街特色商业轴,以经营长沙传统特产和展示太平街传统特色经营为主;一条是金线街地方文化轴,以经营长沙传统文化产品和手工作坊参与展示为主;一条是西牌楼休闲餐饮轴。
区域:分为三片传统居住街坊,一片传统园林区,一片文化创意区。传统居住街坊有马家巷传统居住街坊、三泰街传统居住街坊、太傅里传统居住街坊。传统园林区为结合贾谊故居进行更新复原的旅游区。文化创意区为结合孚嘉巷西口的整治而新建的以文化创意产业为主的商业区位。
详见功能结构规划图。
13.用地调整措施
太平街历史街区仍以居住用地为主,恢复传统民居街坊,商业用地主要沿太平街、西牌楼两侧布置。文化娱乐用地主要沿金线街两侧、孚嘉巷西侧布置。广场空间主要设置在太平街北头、南头。公共绿地均布于各居住街坊内部,调整设立一处新的幼儿园,各居住街坊内部设置托儿所和老年人活动中心,在太平街北部东侧设小区级的老年人活动中心和诊所一处。
附表:规划用地平衡表
用地性质 面积(m2) 比例
居住用地 38864 30.91%
商住用地 8088 6.43%
餐饮服务业用地 3659 2.91%
公共服务设施用地 1437 1.14%
公园 2019 1.61%
医疗卫生用地 450 0.36%
商业用地 17853 14.20%
金融保险业用地 7320 5.83%
旅馆用地 3146 2.50%
文化娱乐用地 6663 5.30%
影剧院用地 656 0.52%
图书展览用地 3166 2.52%
科研设计用地 913 0.73%
文化创意产业用地 3534 2.81%
文物古迹用地 9058 7.21%
市政公用设施用地 431 0.34%
绿化用地 2833 2.25%
广场用地 2128 1.69%
道路用地 11429 9.09%
社会停车场库用地 2072 1.65%
合计 125719 100.00%
第六章:社会生活规划
14.人口规划
太平街历史街区现有常住人口7359人,暂住人口1569人,共2953户,居住用地面积约5.7公顷,人均居住用地面积只有约14.1平方米,居住密度偏大。住宅建筑面积约142000平方米,居住人口密度为6.3人/100平方米,达到了居住舒适标准中的经济型标准:4-7人/100平方米,但偏拥挤。
用地规划中约五分之二的街区作为市级公共设施用地、道路广场用地和绿地,保留其它部分历史街区作为居住用地,仍以居住为主,考虑到街区居住建筑保留现状多为二层,另有较多居住用地控高为四层,按容积率为1.5,人均居住建筑面积25平方米(处于经济型与舒适型标准之间,为4人/100平方米)的标准进行规划,则街区人口规划为约4500人,1500户,人均居住用地面积约为16.8平方米。
根据规划需迁出居民约4400人,1450户。
15.公共服务设施规划
规划对原来建筑外部空间功能进行梳理打通,构成多级网状的外部交往空间,形成主要道路 巷道 内部小广场 私人院落的公共空间结构。
规划安排一处新的幼儿园、一处新诊所、一个老年人活动中心、一处小型影剧院。同时加强垃圾箱、公共厕所等公共设施的统一管理和标准化设置。
太平街和西牌楼街作为主要旅游服务性质的商业街道,同时要保持一定的为居民日常生活服务的商业设施。
风貌的要求。
本着“方便居民生活、有利旅游发展、提高环境质量、促进持续发展”的规划思路考虑技术要求。结合长沙的历史街区特点,因地制宜,寻找最佳的技术途径,节省用地和投资及运行费用。技术上安全可行,维护管理方便,提高规划的可操作性,便于专业部门实施。。
况统零售商业风貌轴、西牌楼为传统餐饮服务风貌轴、金线街为传统商业居住风貌轴。
强化历史街区的入口标志空间,保护街区内部的标志性景观。在西牌楼东口与三泰街交接处恢复原有的明藩王府西牌楼,孚嘉巷西巷口复原太平门,马家巷和金线街的街巷口建坊门,太平街南、北入口建设广场空间,作为历史街区标志性入口。街区内部利用救火会旧址建设“文夕”大火纪念广场,突出朱昌琳故居和贾谊故宅作为街区内部的标志性游览景观特征。
第十章:建筑保护与更新模式
30. 保护更新模式
建筑的保护与更新模式规划是本着保护太平街历史街区风貌和传统空间格局的要求,充分考虑现状和可操作性的原则,按建筑的等级分类及其质量、风貌等的综合调查评估,对历史文化街区内的建(构)筑物提出分级保护和整治的方式措施:
修缮:针对文物保护单位和不可移动文物,对其残缺损坏的部分进行修补,对文物整体进行日常的维护保养。原则是修旧如故、只修不建。具体办法参照文物保护单位的管理办法。
修护:针对优秀历史建筑,对其进行不改变外观特征和内部结构格局的修理维护,其使用性质的改变需报上级政府部门组织的专家评审通过方能进行。
改善:对一般历史建筑和历史环境要素进行不改变其外观特征的维护、改建活动。
整修:针对一般建筑中与历史风貌有冲突的建构筑物和环境要素进行的改建活动。
暂留:针对质量较好,但与古镇风貌冲突很大且不处于核心风貌保护区的紫线范围内的一般建筑,由于经济社会原因而暂时无法更新拆除的,暂时保留,建议远期更新拆除。
拆除:针对风貌极差、质量极差的一般建筑,或该建筑原址曾经有重要的古迹遗址,则根据规划需要将其拆除,进行新的建设活动或对古遗迹进行复建,或开辟为绿化及开敞空间。
对文物建筑(包括文物保护单位和不可移动文物)、优秀历史建筑、一般历史建筑、一般建筑、障碍建筑等相对应的保护和整治措施列表如下:
附表:保护与整治策略表
类型 文物建筑 优秀历史建筑 一般历史建筑 一般建筑 障碍建筑
保护与整治
方式 修缮 修护 改善 整修 暂留、拆除
附表:核心保护区范围内的保护与整治模式
31. 规划原则与目标
本着在社会中确认、尊重和弘扬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原则,对享用这些遗产的特殊习俗做法予以尊重,努力确保和支持创造、保养和承传这些遗产的社会群体以及物质性的承载环境,保证这些遗产不仅作为历史资料得到静态的保存,还要使其在现实社会生活中得到应用与发展。
31.1 规划原则
作为人类特殊的文化遗产,根据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目标,其保护应遵从以下原则:
1) 原真性原则,作为盛行于特殊历史时期被特殊群体所珍视的文化遗产,因其独特的内涵而受到人们的关注和保护,只有保证其内涵包括与内涵统一的形式的历史真实性即原真性,才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得以存在的依据。
2) 发展性原则,由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殊社会性,在其保护过程中必须注重遗产随社会环境条件的变迁而进一步得到发展,从而确保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命力。
3) 尊重性原则,需要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由于所依托群体的特殊性,在进行保护时,必须尊重享用这种遗产所必须遵从的习俗和仪式。
4) 共享性原则,保护是为了促进人们之间的交流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必须加强遗产在社会中的宣传、教育和弘扬。
31.2 规划目标
使这种代代相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随着其所处环境、与自然界的相互关系和历史条件的变化而不断得到创新、发展,从而保持人类的文化多样性和促进人类的创造力。
使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社会中得到确认、尊重和弘扬,确保全社会对非物质遗产的享用,同时对享用这种遗产的特殊方面的习俗予以尊重。
作为人类的共同遗产,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可以密切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以及促进他们之间进行交流和了解,促进各国人民和各社会集团更加接近以及确认其文化特性。
32.重要无形文化保护项目规划
通过对太平街历史街区及长沙城的无形文化的传承现状及载体环境的调查、分析、以及特色性与可发展性评价,确定了以下的重要无形文化保护规划项目:
32.1太平街非物质文化规划恢复内容
规划恢复项目 无形文化内容 地 点
恢复老景点 西牌楼 西牌楼街东口
太平门 孚嘉巷西口
恢复老字号 利生盐号 太平街
乾升益粮栈 太平街
杨福和豆豉鞭炮庄 太平街
洞庭春 西牌楼
汉新和纸号 金线街
和记多绸布庄 太平街
晋康纸行 金线街
福裕祥南货店 太平街
德昌酱园 太平街
永茂和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