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工业区地理知识点
Ⅰ 介绍一下日本的工业区和大的工业城市
日本的主要工业部门有电子、钢铁、汽车、电机、造船、石油化学、纺织等,工业产值占工农业总产值的9 0 %。工业临海分布是日本经济地理的一大特点,工业生产7 3 %集中在太平洋沿岸地区。从本州的东京湾到九州的北部是日本最重要的工业地带,其中以东京区(东京—横滨)、大阪区(大阪—神户)、名古屋区和九州北部区为四个最重要的工业区。东京—横滨工业区以造船、飞机制造、汽车制造、冶金、化学和轻工业最发达,首都东京是最大工业中心;近年来东京附近的千叶成了以钢铁工业为主的重工业中心。大阪—神户工业区是全国最大纺织工业基地,化学、冶金、造船、机械制造等工业很发达。名古屋工业区历来以面粉、纺织、陶瓷等工业部门为主,现在新发展了汽车制造等工业。九州北部工业区是在本地煤炭资源的基础上,进口矿石和废铁而发展起来的日本最早的钢铁工业基地,现在仍然是日本最大的钢铁产地,北九州的八幡是全国最大钢铁工业中心。横须贺、神户、长崎、大阪是主要造船工业中心。四国北部的别子以产铜闻名。北海道造纸工业发达。
东京:首都。位于关东平原南端,东京湾的西北岸。人口8 4 0 万,包括郊区人口为1 1 8 9 万多,是日本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工业以印刷、橡胶制品、皮革制品、精密仪器等最发达。对外贸易多经横滨。
大阪:日本第二大城市,人口2 6 4 万。为大阪工业区的核心,以机器、化学工业为主,造船、石油化学工业也很发达。附近有卫星城1 0 余座。
名古屋:人口2 0 9 万。工业发达,年产值仅次于东京和大阪。毛纺织和陶瓷
工业居全国首位。
横滨:人口2 7 7 万。日本最大海港之一,是东京的外港。对外贸易额约占全国1 /4 。
京都:人口1 4 8 万。日本的故都和著名的文化、游览和工业城市。以出产丝织品、艺术陶瓷器及其它手工艺品著名。
神户:人口1 3 6 万。是日本最大海港之一,是大阪的外港。对外贸易额约占全国3 /1 0 。工业以造船为主。
北九州:人口1 0 6 万。扼下关海峡,由门司、八幡、小仓、若松、户(火田)等市镇合并而成,为九州北部重要的工业区和交通中心,门司有海底隧道(长3 4 9 0 米)与对岸下关相通。
横须贺:人口4 2 万。位于东京湾西南岸的三浦半岛,扼东京湾口。工业以船舰制造为主,还有机械制造、食品加工等。
札幌:人口为1 6 2 万。北海道的政治、文化中心和铁路枢纽。工业以食品加工和印刷为主。城西3 5 千米的小樽为其外港。
Ⅱ 关于日本的地理知识
特征:大力发展海上航运,进口原料,出口工业产品,积极开拓国际市场,从而使本国经专济得到调整发属展。日本是世界上经济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
条件:1、充分利用工业革命带来的机遇和条件,大力发展工业。2、日本为岛国,有许多天然的优良港口,为进出口工业带来了便利。
实行工业立国的政策。
Ⅲ 地理七年级下日本知识点
7下地理日本知识点(一)
日本群岛位于北太平洋西侧,是太平洋西缘一系列弧形岛屿的一部分。包括北海道、本州、四国、九州四个大岛和附近3000多小岛(包括无人岛)组成。
日本群岛
日本群岛位于西太平洋隔海与中国、朝鲜、俄罗斯相望,属日该国。领土由北海道、本州、四国、九州四个大岛及附近的1000多个小岛组成,海岸曲折,多良港。
(一)多山的地形包括山地和丘陵的山区,占日本面积的3/4.只有沿海零星分布着一些小平原。本州东南部东京湾的关东平原,是日本最大的平原。在山地中分布着许多活火山,号称“圣岳”的富士山,海拔3776米,也是一座活火山,为日本第一高峰。山顶白雪皑皑,山坡林木茂密,风景秀丽,是游览胜地。日本多地震海啸。
日本矿产贫乏,只有硫磺储量较多,但森林和水力资源十分丰富。土地资源不多,地狭人稠。
(二)海洋性季风气候岛国各地距海都很近,深得海洋的调节。日本与亚洲大陆相比,季风气候的海洋性特征十分明显,气温年较差比同纬度的大陆各地为小,降水则较多。盛行东南风的夏季,太平洋一侧雨水尤多;盛行西北风的冬季,日本海沿岸大雪纷飞。6—7月有梅雨天气,夏秋之交常受台风侵袭。
(三)发达的资本主义经济日本是发达的、西方式的资本主义国家,国民生产总值仅次于美国和中国,占世界第三位。主要工业部门有钢铁、机械、电子、化学、纺织等。汽车、船舶和电子产品等都居世界前列。日本工业的特点是现代化程度高,对外依赖性大,分布偏于“三湾一海”(东京湾、伊势湾、大阪湾、濑户内海)地区。日本是典型的加工贸易国,能源和原材料基本上依靠进口,很大一部分的产品则需要出口。京滨区(东京—横滨)、阪神区(大阪—神户)、名古屋和北九州,是日本的四大临海工业区。近年来,电子等新兴工业,因原料和成品都较轻便易运,但需要洁净的环境,所以有向九州、本州北部和北海道扩展的趋势,并把九州岛建立为“硅岛”,成为日本新兴的电子工业基地。
日本农业以水稻为主。渔业居世界前列。北海道附近海域有寒暖流交汇,是世界四大渔场之一。
总结:东京是日本首都和海、陆、空交通枢纽和经济、文化中心。大阪是重要海港和日本第二大城市。横滨是重要港口和重工业中心,第三大城市。
7下地理日本知识点(二)
由于海底地壳隆起、海面上升,日本列岛最终形成。日本列岛南北两端,均由大陆架和大陆断续相连。也就是说,当时的“日本”还不是“列岛”。
日本群岛位于亚洲东部边缘,在北纬31°~46°之间,由北海道、本州、四国和九州四个大岛及附近3,900多个小岛组成,呈向太平洋凸出的弧形列岛。在第四纪时,由于日本海和台湾海峡的沉降而形成今日的弧形列岛。日本全部面积为37.7万平方公里,其中四大岛为36万平方公里。日本群岛的地理位置,是形成日本这个自然综合体的前提。
地形
日本群岛在水平地形上的特点是:岛势狭长,海岸曲折,海湾众多,因而群岛的任何地方离海岸都在100公里以内。日本地表崎岖多山,平原面积狭小,山地和丘陵在群岛的地形中最占优势,据统计,日本国有75%的面积为山地和丘陵,其中纯山地即占全国土地的60%.山地的走向和排列多与海岸平行,分内外两带,内带位于日本海一侧,主要包括奥羽、越后、飞驒等较大山脉;外带位于太平洋一侧,主要包括北上、阿武隈、关东、木曾、纪伊、四国、九州等山脉。日本群岛的平原和低山仅占日本面积的13%,临近东京湾的关东平原是本国最大的平原,面积1.6万平方公里,海拔仅50米,其前身为东京湾的海底,如今是日本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此外,还有名古屋附近的浓尾平原,大阪、京都一带的畿内平原等。
地震带
日本群岛是属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的一环,素以多火山地震著称于世。全境火山可分为8列,即千岛火山脉、那须火山脉、鸟海火山脉、富士火山脉、乘鞍火山脉、白山火山脉、阿苏火山脉和雾岛火山脉。其中雾岛火山脉从九州南部向西南延至琉球群岛,并与台北大屯火山遥相连系。圆锥形的火山是日本最普遍、最重要的一种型式,富士山是其典型代表,此山原是一座活火山,已有百余年未见活动,山顶积雪、四时不化,有日本阿尔卑斯之称。此外还有盾状火山,但不如圆锥状普遍,海拔1,592米的阿苏山,即是一座典型的盾状活火山,火山口至今还常喷出大量的烟气和火山灰。日本是一个多地震的国家,地震带分为两列,日本海沿岸的称内侧地震带,太平洋沿岸的称外侧地震带。大地震多发生在外侧地震带,危害性最大的地震区是在大阪、名古屋和东京附近一带地区。1923年9月1日的关东大地震,引起海啸,死伤17万多人。
总结:在亚洲大陆的东部边缘,经过激烈的地壳变动,呈弧状南北走向的日本列岛的基本构架开始形成,并在更新世几经变化,而引起这种变化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冰川的消长。
7下地理日本知识点(三)
温带是冷暖气流相互角逐的地区,气温、降水的季节变化和非周期变化都很显著。尤其是北半球温带地区的大陆面积宽广,地形复杂,气候类型更多。
气候
日本群岛属温和湿润的海洋性季风气候,冬无严寒,夏无酷暑,雨量丰沛。最冷月一月平均气温除本州北部和北海道低于0℃外,其余均在0℃以上;最热月出现在八月,在海洋气团的影响下比较凉爽,平均气温大部分地区在20℃以上。雨量丰富,年降水量在800~2,500毫米之间;以日本海沿岸和南部沿海最多,年降水量1,500~2,000毫米,最高可达3,000毫米以上;濑户内海沿岸和北海道北部、中部降水较少,但也有700~900毫米。群岛降水不但丰富,而且季节分配也比较均匀,但每年有两次高峰,一在六月中旬到七月中旬,为梅雨期;另一次在九月,为热带气旋雨。此外,在日本海沿岸冬雨较多,而太平洋沿岸则夏季多雨。
河流
日本河流短小湍急,多峡谷瀑布,水利资源丰富。降水较多,河水丰富,有较多的河水供工农业生产使用;同时,由于地形崎岖多山,富水力资源,水能蕴藏量达5,000多万千瓦,这对于矿物燃料资源贫乏的日本来说,意义重大。但日本多数河流的航运价值不大。
自然植物
自然植物种类丰富,森林面积很大,热带性植物较多,且与温带性植物混生,还有许多固有植物,这也是日本自然地理的一个重要特征。由于日本地貌、气候、土壤复杂,在第三纪中新世以前日本与亚洲大陆相连,使日本有可能拥有亚洲大陆的一切植物种属;再加上日本没有受到冰河之灾,较好地保存了古代的植物种属,因而日本列岛植物种类丰富,约有1,000个属,5,500多个种。日本植物中还有很多特有种,在北海道和奥羽地方还有热带性植物与温带性植物混生的现象,例如在北海道就杂有热带性的桂树和花椒树。日本森林面积的比重很大,约占全国土地面积的68%.温带针叶林有松、杉和落叶松;温带落叶阔叶林中主要有栎属、山毛榉属、槭、栗、公孙树等;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主要为山茶树、樟科、棕榈科等;南部多樱树。
总结: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控制,气流下沉,因而除大陆西部沿海受寒流影响外,夏温十分炎热,下沉气流不利兴云致雨,所以气候干燥;冬季受西风影响,温和湿润。
Ⅳ 地理读图7.14,看看日本工业区主要有哪些分布有什么特点
京滨工业区、阪神工业区、濑户内工业区、北九州工业区
主要分布在濑户内海沿岸和太平洋沿岸
Ⅳ 有关日本的地理知识点(核电站地震方面的)
日本来本土原始构成属于是火山源喷发形成的火山岛国,日本多火山地震的原因是因为其地处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的交界处,地壳运动较活跃,日本每年平均有上千次地震发生,但多在5级以下。虽然日本的地理环境决定不能发展 核工业。但是日本本土由于属于火山岛所以资源非常稀缺,而发达的工业必须要有足够的能源作为支撑,然而,若日本以常规能源来发展经济,就只能大量进口石油和煤炭,这样又大大增加了工业成本,不利于经济发展,所以又要发展核工业。
Ⅵ 日本地理知识
你赚到了,别府市依山伴海,富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景色。而且,约有2700处温泉泉源遍布于内市区约50平方公容里的范围之内。别府,位于九州岛,在纬度上跟山东半岛差不多,所以在气候上与青岛差不多,都是海滨城市,气候不会很难适应的。
Ⅶ 地理 从市场分布的角度来看,日本工业结构有何特点为什么
日本的工业主要分布在日本海和濑户内海沿岸,因为日本是一个岛国,资源缺乏,所以主要的工业材料只有从海上通过航运进口所以日本的工业分布在日本海和濑户内海沿岸,有利于减少成本。
Ⅷ 读日本工业分布图,完成以下问题.(1)从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两个方面描述日本的地理位置特点.纬度位置
(1)从图中看出 日本的纬度位置是大部分地区位于北半球中纬度(30°N-50°N之间);其海陆位置版是东临太平洋,西权临日本海,是一个岛国.
(2)日本工业集中分布在太平洋和濑户内海沿岸;其这样分布的原因是该国工业原料依赖进口,产品依靠国际市场,临海布局便于进口原料和出口产品.
故答案为:(1)日本大部分地区位于北半球中纬度;东临太平洋,西临日本海,是一个岛国;(2)太平洋;濑户内海;工业原料依赖进口,产品依靠国际市场,临海布局便于进口原料和出口产品.
Ⅸ 日本地理知识概括有哪些
日本地理位置:
日本地处亚欧大陆东部,东临太平洋,西隔东海、黄海、朝鲜海峡、日本海,与中国、朝鲜、韩国、俄罗斯相望,西南部的九州长崎与中国上海市仅相距460海里。全国由本州、四国、九州和北海道4个大岛及6800多个小岛组成,是一个从东北向西南延伸的弧形岛国。
日本属于东9时区,东京时间比北京时间早1小时。北纬约20度-46度,面积372,000kmm,南北长2,500km,由许多大大小小的岛屿组成。日本主要的岛屿是北海道、本州、四国和九州四岛。
日本国土约四分之三是山地与丘陵、缺少平地、使农业用地、城市用地的利用受到限制,在这狭窄的平地上生活着1亿3千万人。
日本的总面积为:377,835平方公里,其中土地面积37万多平方千米,水域面积3,091平方公里,领海面积310000平方公里。日本是世界上填海造陆最多的国家,填海造陆的面积多达1600平方公里。
1.行政区划:
日本全国分为47个一级行政区:一都(东京都)、一道(北海道)、二府(大阪府、京都府)、四十三县。部份市因人口较多,在当地影响较大,而被指定为政令指定都市、中核市、特例市。都道府县下的行政区划为市町村,此外还有郡、支厅、区、特别区等行政单位。
2.主要城市:
日本的首都是东京,东京也是全球最大的都市圈。日本的皇居、国会议事堂、内阁、最高裁判所、各省厅、各国驻日大使馆、大企业的本部、日本银行、证券公司、百货商店、报社及电视台都集中在东京。目前在东京特别区内和东京周边已经形成了众多副都心。
3.河流和平原:
日本的河流大多发源于中部山地,向东西两侧流入太平洋和日本海。由于日本东西狭窄,加之山势陡峭,河流多短而急促。在梅雨和台风季节,水量增大,容易形成洪水。为此,日本修筑了大量的堤防和水库,用于防洪。河水广泛用于生活用水、农业和工业用水、水力发电。
日本的平原主要分布在河流的下游近海一带,多为冲积平原,规模较小,较大的平原有关东平原、石狩平原、越后平原、浓尾平原、十胜平原等。
4.海岸线和海洋:
日本海岸线全长33,889公里。由于日本是一个岛国,因此其海岸线十分复杂。西部日本海一侧多悬崖峭壁,港口稀少,东部太平洋一侧多入海口,形成许多天然良港。
在东部太平洋一侧自南向北均被日本暖流(黑潮)环绕、东北部形成千岛寒流(亲潮),西部日本海一侧是对马暖流和里曼寒流。在寒流和暖流交汇处,鱼类资源丰富,成为天然渔场。
(9)日本工业区地理知识点扩展阅读
多火山多地震的国度:
日本的国土约有四分之三为山体所覆盖。本州中部地区被称为“日本屋脊”,许多山脉的海拔超过3,000米。
位于山梨县和静冈县的交界处的富士山,海拔3,776米,是日本海拔最高的山。山梨县境内的北岳,海拔3,193米,是日本的第二大高峰。位于长野县和岐阜县境内的奥穗高岳海拔3,190米,横跨山梨县及静冈县的间之岳海拔同为3,190米,并列成为第三高峰。
由于地处环太平洋火山带,日本从最北端到最南端有多个火山区—通常认为有7个。在所有的火山中,约有110座为活火山。尽管日本仅占世界陆地面积的1/400,但在全球1,500座左右的活火山中,日本几乎占了1/10。
尽管火山会因其大规模的喷发而造成巨大的危害,但同时也创造出大量的旅游资源。例如,日光、箱根和伊豆半岛等一系列旅游胜地便以其温泉和诱人的火山美景而闻名遐尔。
日本群岛下面的地壳极不稳定,蕴涵着极其丰富的能量。因此,日本也是最易遭受地震灾害的国家之一。以日本的建筑行业为首的各行各业,也纷纷在减震避灾材料上大花心思,以求达到预防灾难或者减小灾难危害的目的。
参考资料网络——日本地理
Ⅹ 地理问题,关于日本 濑户内海沿岸的主要工业区有___________
京滨工业区、阪神工业区、中京工业区、北九州工业区和濑户内海工业区.前四个是老的,新形成的工业区中,规模最大的是:广岛、山口、爱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