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地理信息 » 湖南桑植县上河溪乡地理环境

湖南桑植县上河溪乡地理环境

发布时间: 2021-02-14 21:32:58

㈠ 常德的地理环境是怎样的

常德位于湖南省西北部,是江南著名的“鱼米之乡”,地处长江中游洞庭湖水系、沅江下游和澧水中下游以及武陵山脉、雪峰山脉东北端。常德市东据西洞庭湖,与益阳市的南县、沅江市湖汊交错;西倚湘西山地,与蜿蜒在张家界市慈利县、永定区及怀化市沅陵县的武陵山脉相承;北枕鄂西山地和江汉平原,与湖北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鹤峰县、宜昌市五峰县的山地以及荆州市松滋市、公安县、石首市的平原相连;南抵资水流域,乌云山脉是常德市与益阳市资阳区、桃江县、安化县之间的分水岭。

沅江又称沅水,是中南省份湖南的第二大河流,分南北两源,南源龙头江,源自贵州省都匀的云雾山,北源重安江,源自贵州省麻江县平月间的大山,两源汇合后称清水江,至銮山入湖南省芷江县,东流至黔城与潕水汇合处称沅江,流经会同、洪江、中方、溆浦、辰溪、泸溪、沅陵、桃源和常德等县市,至常德德山注入洞庭湖。干流全长1033公里(湖南568公里),流域面积89163平方公里,其中位于湖南省51066平方千米,多年平均径流量393.3亿立方米。

澧水是湖南省四大河流之一,澧水干流分北、中、南三源,以北源为主,北源源于湖南省桑植县杉木界,中源源于桑植县八大公山东麓,南源源于湖南永顺县龙家寨,三源于桑植县南岔汇合后东流。沿途接溇水、渫水、道水和涔水等支流,至津市市小渡口注入洞庭湖。干流全长388公里,流域面积18496平方公里(湖南15505平方公里),多年平均径流量131.2亿立方米。

常德市属于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向北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过渡的地带。气候温暖,四季分明,春秋短,夏冬长;热量丰富,雨量丰沛,春温多变,夏季酷热,秋雨寒秋,冬季严寒。

常德市年平均气温16.7℃,年降水量1200-1900毫米,无霜期272天,适宜水稻、棉花、油料等作物生长。由于受地形影响,该地气候呈现非地带规律。西部山区,东部比西部略低,石门东山峰农场年平均气温9.2℃,而石门等澧水河谷地带年平均气温16.8℃。中部丘陵区、太浮山与太阳山对峙形成向北敞开的簸箕形盆地,致使临澧、桃源一带冬季易受冷空气袭击。平原区安乡县年降水量在1500毫米以上。

㈡ 湖南桑植县有哪些大的乡镇

截至2005年12月31日,桑植县辖9个镇、22个乡、7个民族乡。
澧源镇
瑞塔铺镇
官地坪镇
凉水口镇专
龙潭坪镇
五道水属镇
陈家河镇
廖家村镇
利福塔镇
空壳树乡
汨湖乡
竹叶坪乡
走马坪白族乡
人潮溪乡
西莲乡
白石乡
刘家坪白族乡
芙蓉桥白族乡
麦地坪白族乡
马合口白族乡
长潭坪乡
淋溪河乡
洪家关乡
桥自湾乡
谷罗山乡
沙塔坪乡
苦竹坪乡
四方溪乡
芭茅溪乡
细沙坪乡
八大公山乡
蹇家坡乡
岩屋口乡
河口乡
上河溪乡
两河口乡
打鼓泉乡
洞街乡
天星山林场

㈢ 桑植县辖区有多少个乡镇

桑植县共下辖澧源镇、瑞塔铺镇、官地坪镇、凉水口镇、龙潭坪镇、五道水镇内、陈家河镇、容廖家村镇、利福塔镇9个镇,空壳树乡、汨湖乡、竹叶坪乡、人潮溪乡、西莲乡、白石乡、长潭坪乡、樵子湾乡、谷罗山乡、沙塔坪乡、苦竹坪乡、四方溪乡、芭茅溪乡、细沙坪乡、八大公山乡、蹇家坡乡、岩屋口乡、河口乡、上河溪乡、两河口乡、打鼓泉乡、上洞街乡、天星山林场22个乡,以及走马坪白族乡、刘家坪白族乡、芙蓉桥白族乡、麦地坪白族乡、马合口白族乡、淋溪河白族乡、洪家关白族乡7个民族乡,合计9个居民委员会,538个村民委员会。
桑植县:是贺龙元帅的故乡、红二方面军长征出发地,隶属国际旅游新城——湖南省张家界市。全县总面积3474平方公里,拥有28个民族,总人口38万人。桑植是一片绿色的海洋。拥有中国首批、湖南省首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八大公山原始森林,这里已被纳入中国“人与生物圈保护区(MAB)”和中国“具有全球意义的17个生物多样性关键地区之一”,以及全球200个重要生态区之一。

㈣ 湖南的地理环境

湖南地势属于云贵高原向江南丘陵和南岭山地向江汉平原的过渡地带。
湘西有海拔在1000-1500米之间山势雄伟的武陵山、雪峰山盘踞,是湖南省东西交通的屏障。雪峰山从城步苗族自治县至益阳境内是资水和沅水的分水岭,是湖南省东、西自然条件的分界线。
湘南有南岭山脉,峰顶海拔都在1000米以上,向东西方向延伸,是长江和珠江水系的分水岭,山间盆地较多,谷地为交通要道。
湘东有幕阜山、连云山、九岭山、武功山、万洋山、诸广山等山,海拔一般为500-1000米,均为东北—西南走向。湘中为海拔500米以下的丘陵,台地广布。这些盆地多为河谷沟通,并有河流冲积平地。
湘北为洞庭湖及湘、资、沅、澧四水尾闾的河湖冲积平原,海拔多在50米以下。
全省东、西、南三面山地环绕,逐渐向中部及东北部倾斜,形成向东北开口不对称的马蹄形。省内大于海拔2000米高点的分布与地势总特点基本一致,集中分布在东、南、西三面的山地之中。炎陵县的神农峰(酃峰)是省内地势的最高点,峰顶海拔2122.35米。东南部有桂东县的八面山,峰顶海拔2042米。湘南有道县的韭菜岭,峰顶海拔2009米。西南部有城步县的二宝鼎,峰顶海拔2024米。西北部有石门县的壶瓶山,峰顶海拔2099米。湖南地势的最低点,是临湘县的黄盖湖西岸,海拔只有24米,与省内最高点相差2000米左右。
湖南全省可划分为六个地貌区:湘西北山原山地区、湘西山地区、湘南丘山区、湘东山丘区、湘中丘陵区、湘北平原区。地貌按成因可分为:以流水地貌为主,占全省总面的64.76%,岩溶地貌次之,占25.97%;湖成地貌最小,仅占2.88%,水面积占6.39%。按组成物质(不含水域)分沉积岩(包括砂质岩、碳酸盐岩、红岩、第四纪松散堆积物)地貌为主,占全总总面积的57.75%;变质岩类地貌次之,占24.99%;岩浆岩类地貌,仅占8.87%。按海拔高度(含水域)分,以300米以下地貌为主,占全省总面积44.27%;300米到500米地貌次之,占22.58%;500-800米地貌占18.43%;800米以上地貌占11.72%。按形态分,山地(含山原)占全省总面积51.22%,丘陵占15.40%,岗地占13.87%,平原占13.11%,水面占6.39%。全省以山地和丘陵地貌为主,合占总面积的66.62%。
湖南省河网密布,流长5千米以上的河流5341条,总长度9万千米,其中流域面积在55000㎞²以上的大河11117条。省内除少数属珠江水系和赣江水系外,主要为湘江、资江、沅江、澧水四水及其支流,顺着地势由南向北汇入洞庭湖、长江,形成一个比较完整的洞庭湖水系。湘江是湖南最大的河流,也是长江七大支流之一;洞庭湖是湖南省最大的湖泊,跨湘、鄂两省。
湖南为大陆性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气候具有三个特点:第一、光、热、水资源丰富,三者的高值又基本同步。第二,气候年内变化较大。冬寒冷而夏酷热,春温多变,秋温陡降,春夏多雨,秋冬干旱。气候的年际变化也较大。第三,气候垂直变化最明显的地带为三面环山的山地。尤以湘西与湘南山地更为显著。湖南年日照时数为1300-1800小时,湖南热量丰富。年气温高,年平均温度在15-18℃之间。湖南冬季处在冬季风控制下,而东南西三面环山,向北敞开的地貌特性,有利于冷空气的长驱直入,故一月平均温度多在4-7℃之间,湖南无霜期长达260-310天,大部分地区都在280-300天之间。年平均降水量在1200-1700毫米之间,雨量充沛,为我国雨水较多的省区之一。

㈤ 湖南省有哪些风土人情与当地地理环境有关

例如湘西,湘西的地理环境和当地的风土人情有关系,沈从文写的边城里,那个古镇就在湘西,那里,人们单纯热心肠,因为那里利益冲突不大,和外界交流不多,农民,渔夫天生都是憨厚。

㈥ 桑植县的地理环境

桑植县地形复杂,地势北高南低,北部和东北部属中山和高山地区,中部、南部和西南部属中山和丘陵岗地。县境内有10426个大小山头,最高点八大公山主峰斗篷山海拔1890.4米,最低点竹叶坪乡柳杨溪河谷海拔154米(已淹没于江垭水库)。
桑植县大地构造单位属新华夏结构体系,扬子准地台的一部分。由于受八面山褶制约,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广泛分布为中山、低山地貌。全县地层主要属三迭系中统,寒武系下统,震旦系下统等,以三迭系和志留系为主。 2009年,桑植县生产总值为329043万元,增长13.7%,比2008年加快0.6个百分点。
2010年,完成生产总值39亿元,同比增长14.5%。实现财政总收入2.6亿元,同比增长20%,
2011年,全年完成生产总值45亿元,同比增长13.5%左右。实现财政总收入3.23亿元,增长20%。
2012年,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3.5%,由24.78亿元增加到56.83亿元。
2013年,全年完成生产总值60亿元,增长7%。实现财政总收入4.35亿元,增长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4950元,增长12%;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850元,增长13%。 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比较完整。2009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86458万元,同比增长5.7%。林业产值11134万元,同比增长4.6%,完成造林520公顷。畜牧业产值28570万元,同比增长8.5%。渔业生产保持增长,水产品总产量为821吨,同比增长7.6%,其中养殖产量213吨,减少4.9%。
2010年,实现农业增加值5.1亿元,同比增长5%。实施整村推进、产业扶贫,0.49万农村贫困人口基本解决温饱。
2011年,实现农业增加值5.2亿元,增长3.5%。投入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资金1.1亿元,解决了2.13万人安全饮水问题;完成了排岔口35KV变电站扩容和71个村农网改造;修建了通乡油路13公里、通村水泥路100公里。
2012年,农业总产值达到11.72亿元,年均增长4%。农民人均纯收入由1890元增加到3200元,年均增长11%。烟叶、蔬菜、茶叶、油茶、畜牧水产基地规模逐步扩大,产业化水平不断提高。土地流转面积达8.8万亩。
2013年,实现农业增加值7.81亿元,增长3.5%。完成烟叶种植5.13万亩,产烟12.8万担;大鲵人工驯养繁殖40万尾;发展商品蔬菜2.6万亩;新建良种茶园5000亩;新造油茶1.5万亩。 2009年,实现工业增加值6.34亿元,同比增长17.9%。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经济效益显著。年末桑植县在统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7个,同比增加10个。
2010年,完成工业增加值7.7亿元,同比增长16%,其中规模工业增加值6.03亿元,同比增长20%。万元规模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6%,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实现“十一五”目标。
2011年,完成工业增加值8.9亿元,增长16%,其中规模工业完成工业增加值7.2亿元,增长20%。
2012年,工业增加值达到12.02亿元,年均增长15%,其中规模工业增加值达到9.1亿元,年均增长17.4%。
2013年,完成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7.55亿元,增长11%,新增规模以上企业3家。绿色综合产业园基础设施完善。 2010年,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3.36亿元,同比增长18%。“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实施。
2011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5.7亿元,增长18%。“万村千乡”市场工程扎实推进。
2012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18.1亿元,年均增长16.7%。实现旅游总收入12.42亿元,年均增长30%。
2013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0.7亿元,增长15%。旅游收入、接待人次分别增长20%、12%。中国银行桑植支行正式营业,省级金融安全区创建达标。

㈦ 湖南省桑植县现在有多少乡镇桑植县现在有多少个乡镇

12个镇,11个乡。
桑植县辖瑞塔铺、澧源、利福塔、廖家村、龙潭坪、五道水、人潮溪、官专地坪、陈家河、八属大公山、凉水口、桥自弯12个镇,竹叶坪、空壳树、上洞街、河口、上河溪、沙塔坪6个乡以及走马坪、刘家坪、洪家关、芙蓉桥、马合口5个白族乡共11个乡。

㈧ 张家界的地理环境

张家界市,地处北纬28°52′—29°48′、东经109°40′—111°20′之间,是湖南省西北部一个正在开发、建设,以发展张家界旅游业为特征的新兴省辖地级市,北邻湖北省。
张家界市位于湖南省西北部,地处云贵高原隆起与洞庭湖沉降区结合部,介于东经109度40分至111度20分、北纬28度52分至29度48分之间,东接石门、桃源县,南邻沅陵县,北抵湖北省的鹤峰、宣恩县。市界东西最长167公里,南北最宽96公里。张家界市总面积9653平方公里,占湖南省面积的4.5%。 张家界市的地层复杂多样,造化了当地的特色景观。主要有山地、岩溶、丘陵、岗地和平原等,山地面积占总面积的76%,其中最具特色的是石英砂岩峰林地貌,为世界罕见。城市地势西北高,沿澧水向东南倾斜。
在市域另一个突出的表现是由于地壳上升,溪流向下切割作用加大,来不及将河流拓宽,而使河谷形成隘谷、峡谷。河的谷底极窜成线形,两壁陡峻,滩多水急。张家界市澧水源头、娄水上游、茅岩河段,就是这种河谷地貌。 张家界市境内溪河纵横,水系以澧水和溇水为主,澧水干流在桑植县南岔以上有北、中、南三源。北源为主干,发源于桑植县杉木界;中源出八大公山东麓;南源出永顺县龙家寨,三源在龙江口汇合后往南经桑植县、永定区、慈利县等河流最后流入洞庭湖,干流流贯张家界市的长度是313公里,流域面积8135平方公里。
溇水是澧水的最大支流,发源与湖北鹤峰,向东南流经桑植、慈利注入澧水,干流全长250公里,在张家界市境内的流域面积为2565平方公里河流穿行与石灰岩高山深谷之中,此外镜内还有一部分河流流向沅水,流域面积1428平方公里。市境内大于5平方公里的河流212条,其中一级支流48条,二级支流101条,三级支流54条,四级支流8条。
澧水是湖南省四大河流之一,位于湖南省西北部,流域跨湘鄂两省。澧水干流分北、中、南三源,以北源为主,北源源于湖南省桑植县杉木界,中源源于桑植县八大公山东麓,南源源于湖南永顺县龙家寨,三源于桑植县南岔汇合后东流。沿途接渫水、道水和涔水等支流,至澧县小渡囗注入洞庭湖。干流全长407公里,流域面积18496平方公里(湖南境内15736平方公里),多年平均径流量131.2亿立方米。 张家界地处北中纬度,属中亚热带山原型季风性湿润气候,光热充足,雨量充沛,无霜期长,严寒期短,四季分明,历年平均日照、气温和降水量分别为1440小时、16度和1400毫米左右,历年平均无霜期在216天至269天之间。受地形、地貌等因素的影响,境内气候复杂多变,干旱洪涝、大风冰雹等自然灾害也比较频繁。年均气温17℃,1月平均气温5.1℃,7月平均气温28℃,年降水量1400毫米。
张家界气候适中,地处北中纬度,属中亚热带山原型季风湿润气候。因此,雨量丰沛(历年平均降水量为1400毫米),阳光充足,无霜期长,严寒期短,年平均气温16.6℃左右。夏季8月极端气温在37.2℃左右 ,冬季最冷月平均气温为4.3 ℃(以1月最冷,极端气温在零度左右到4.5℃)。张家界市区海拔183米,景区平均海拔1000米,由于此差异,昼夜温差可达10℃。

㈨ 湖南桑植县全部乡镇

上河溪有哪个村姓张

热点内容
鹿特丹港国家地理 发布:2021-03-15 14:26:00 浏览:571
地理八年级主要的气候类型 发布:2021-03-15 14:24:09 浏览:219
戴旭龙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发布:2021-03-15 14:19:37 浏览:408
地理因素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发布:2021-03-15 14:18:30 浏览: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发布:2021-03-15 14:16:36 浏览:425
工地质检具体干些什么 发布:2021-03-15 14:15:00 浏览:4
东南大学工程地质考试卷 发布:2021-03-15 14:13:41 浏览:840
中国地质大学自动取票机 发布:2021-03-15 14:13:15 浏览:779
曾文武汉地质大学 发布:2021-03-15 14:11:33 浏览:563
中国冶金地质总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网 发布:2021-03-15 14:10:10 浏览: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