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复杂的地理位置
⑴ 江西的地理位置处于那里呢
江西省位于北纬 24°29'14" 至 30°04'41"、东经 113°34'36" 至 118°28'58"之间 地处中国东南偏中部长江中下游南岸。
江西省,简称赣(gà),位于长江中下游南岸,中国东南部。东临浙江、福建,南连广东,西接湖南,北毗湖北、安徽而共接长江。因唐玄宗733年设江南西道而得省名,又因“章”“贡”二水汇合而成的赣江自南而北贯穿全境而简称赣。
江西省共设南昌、九江、上饶、景德镇、萍乡、新余、鹰潭、赣州、宜春、吉安、抚州等11个地级市,11县级市,70个县,19个市辖区。
江西自古以来物产富饶、人文荟萃,素有“物华天宝、人杰地灵”之誉。文物古迹、风景名胜众多,庐山、三清山、滕王阁、婺源、龙虎山、井冈山等闻名海内外。境内最大河流为赣江,自南向北纵贯全境,注入中国第一大淡水湖——鄱阳湖,江西森林覆盖率达63.1%,居中国第二。江西总面积16.69万平方公里,人口4503.93万(2012年),由11个地级市组成,省会南昌市。江西东邻浙江、福建,南嵌广东,西连湖南,北毗湖北、安徽而共接长。江西省境内除北部较为平坦外,东西南部三面环山,中部丘陵起伏,成为一个整体向鄱阳湖倾斜而往北开口巨大盆地。全境有大小河流2400余条,赣江、抚河、信江、修河和饶河为江西五大河流。
⑵ 江西地理概况有哪些
江西省,简称赣。因公元733年唐玄宗设江南西道而道省名,又因为江西省最大河流为赣江而得简称。全省共设南昌、九江、景德镇、萍乡、新余、鹰潭、赣州、宜春、上饶、吉安、抚州等11个设区市,99个县(市、区)。南昌市为江西省会。
江西省地处中国东南偏中部长江中下游南岸,东邻浙江、福建,南连广东,西靠湖南,北毗湖北、安徽而共接长江。江西为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闽南三角地区的腹地,与上海、广州、厦门、南京、武汉、长沙、合肥等各重镇、港口的直线距离,大多在六百至七百公里之内。古称江西省为“吴头楚尾,粤户闽庭”,乃“形胜之区”。
全省土地总面积16.69万平方公里,占全国土地总面积的1.74%,居华东各省市之首。境内除北部较为平坦外,东西南部三面环绕有幕阜山脉、武夷山脉、怀玉山脉、九连山脉和九岭山脉,中部丘陵起伏,成为一个整体向鄱阳湖倾斜而往北开口的巨大盆地。全境有大小河流2400余条,赣江、抚河、信江、修河和饶河为江西五大河流。鄱阳湖为中国最大的淡水湖,同时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候鸟栖息地。
江西处北回归线附近,全省气候温暖,雨量充沛,年均降水量1341毫米到1940毫米;无霜期长,为亚热带湿润气候,十分有利于农作物生长。全省生态环境良好,森林覆盖率达59.7%,居全国前列。矿产资源丰富,铜、钨、铀、钽、稀土和金、银被誉为江西省的“七朵金花”。
在中华文明的历史长河中,江西人才辈出,陶渊明、欧阳修、曾巩、王安石、朱熹、文天祥、宋应星、汤显祖、詹天佑等文学家、政治家、科学家若群星灿烂,光耀史册。
江西是中国革命的摇篮。八一南昌起义向国民党反动派打响了第一枪,毛泽东、朱德在井冈山创建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中央苏区的中心就在赣南的瑞金。江西为中国革命牺牲的有名有姓的烈士达25万人之多。
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资料显示,江西全省现有人口4139.8万人(包括外来人口,不包括外出人口和中国人民解放军现役军人)。
作为一个农业比重较大的省份,粮食、油料、蔬菜、生猪、蜜桔、淡水鱼类等农业品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随着农业科技推广和产业化经营步伐的加快,传统农业正迅速向现代农业转变。生态农业前景可喜,绿色农产品正成为重要增长点。治湖治江治山的“山江湖工程”被联合国专家誉为跨世纪工程和可持续发展的范例,养猪、制沼和种果相结合的生态农业方式在赣南实施取得良好效益,正逐步向全省推开。
江西相继建设了一批大中型骨干企业,形成了汽车、机械、电子、化工、冶金、建材、食品、纺织、医药等多门类的工业体系,布局日趋合理,支柱产业和优势产业茁壮成长,主要工业品产量成倍增长,一批工业企业和产品接近或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年,新中国自己制造的第一架飞机在洪械厂诞生,毛泽东主席笔写信嘉勉,称赞“这在建立我国的飞机制造工业和增强国防力量上都是一个良好的开端”。现在江西是我国重要的歼击机、教练机、直升机生产基地之一。凤凰系列照相机,为国内市场占有率最大的国产相机,被誉为“民族相机工业的一朵奇葩”。江铃汽车、昌河汽车、冰箱压缩机等产品市场份额不断扩大。贵溪建有全国最大的铜冶炼厂,年生产能力20万吨,德兴铜矿是亚洲最大铜矿。景德镇陶瓷,国之瑰宝,素以“薄如纸、明如镜、白如玉、声如磬”等独有的特色享誉中外。
通过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多方筹集资金,江西持续加大对水利、能源、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的投入,集中力量建成了一大批骨干工程,基础设施大为改善,为新世纪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1996年通车的京九铁路,从南至北穿越江西26个县、市、区,在江西境内长达700余公里,占全线总长近1/3。已建成昌九、昌樟、温厚、九景、黎温等多条高速公路,总里程达659公里。全省现有4个民用航空港,开通了至北京、上海、香港等地的几十条航线。
江西大力实施“科教兴赣”战略,初步建成了支撑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教育和科技体系。全省教育投资逐年增加,有效改善了中小学的办学条件。基本实现了九年义务教育的和扫除壮年文盲的目标。职业教育发展迅速。全省共有普通高校32所,培养了大批各类人才。南昌大学已通过国家教育部考核进入全国高等教育“221”工程。在加强科技应用研究、加快成果转化方面,做了大量富有成效的工作。文化事业异彩纷呈。广播电视事业飞跃发展。考古发掘取得了重大成果。体育运动生机勃勃,成绩斐然。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在江西取得了丰硕成果,为经济社会发展和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全面的思想保证、充分的智力支持和良好的舆论环境。坚持用井冈山精神教育广大干部群众,先后建立和合名了一批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其中八一南昌起义纪念馆、安源路矿工人运动纪念馆,井冈山革命纪念馆以及瑞金中央革命根据地纪念馆被列入首批全国100个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
江西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旅游业正日益成为江西经济新的增长点。庐山、井冈山、龙虎山、三清山以及被誉为江南三大名楼之一的滕王阁,已成为来赣客人必游之胜景。
江西有着辉煌的过去,有着蓬勃发展的现在,也必将有一个更加美好的未来。
⑶ 江西所有大型煤矿有哪些
江西因地质条件复杂,瓦斯浓度高,大都是小型煤矿。少数几对超过45万吨的煤矿,都是原丰城、萍乡等老局的煤矿,寥寥无几,归属江西煤炭集团。略举几例说明:
丰城曲江煤炭有限责任公司 年设计原煤产能90万吨,洗选加工能力45万吨,被誉为“江南第一井”。
(曲江公司是安源实业股份有限公司控股的子公司,主要从事煤炭开采、精煤加工和瓦斯抽采与利用。 曲江矿井为我国江南第一大矿井。设计年生产能力为90万吨,服务年限为54.8年;2003年4月建成投产,总投资7.4亿元。 曲江井田东西走向长9KM,南北倾斜宽4.8KM;探明煤炭工业储量9695万吨(其中:可采储量6408万吨),瓦斯储量12.3亿立方。
矿井属立井单水平分区式上下山开拓、中央并列式通风,开采水平标高-850M;采煤方法为走向长壁,开采煤层倾角11-13°,平均厚度2.8M;煤种属主焦煤,原煤发热量在5200大卡以上。 曲江矿井属高瓦斯、“双突”矿井。历年来,公司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坚持“管理、装备、培训并重”的原则,积极开展瓦斯综合治理,积极开展矿井质量标准化建设,着力完善矿井通风系统、降温系统、防火注浆系统、瓦斯抽采系统、瓦斯监测监控系统;与此同时,依靠科技进步,发展采掘机械;坚持以人为本,改善作业环境。 曲江公司地理位置优越,投资环境良好。近年来,公司依托资源优势,发展循环经济,先后投资、引资建成了瓦斯发电厂(年发电能力4000万度)、矸石砖厂(年生产能力5000万块)等综合利用型工厂,均获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矿井地理位置及开采范围 井田位于江西省丰城市城区曲江镇境内。纬度(x)3127023.56;经度(y)39382052.919。矿山中心坐标为东经115°47'04",北纬28°13'18"。曲江井田地势低平,位于丰城矿务局坪湖矿和建新矿的深部,赣江从西南向东北流经井田中南部,北部以-650标高为界,南到浙赣铁路北侧煤层剥蚀线,东起侏罗系地层B4煤层剥蚀边界线,西至9~11勘探线B4煤层不可采边界。曲江矿井与丰城矿务局坪湖、建新两矿相邻,开采坪湖、建新两矿深部的B4煤层。井田东西走向长9km,南北宽5.5km,面积50km2。曲江矿开采的B4煤层最下部标高为-1250m左右。矿区地面标高+20.1~+90.8m,曲江公司主井井口座标:X=3127068.475、Y=39382031.027、Z=+37.500。交通情况 曲江公司交通十分便利。矿区内有公路可与丰高公路、昌樟高速公路、320国道及105国道相通;赣江从其东南侧约4Km自南而北入鄱阳湖,其水路运输上至吉安、赣州,下至鄱阳湖;矿区内的上(塘)张(家山)铁路专用线在张家山站与浙赣铁路衔接,已有铁路、公路、水路多种运输渠道,交通十分便利曲江矿井隶属于安源实业股份有限公司,设计单位为江西省煤矿设计院,由原江西省煤炭厅审批,批准文号:江西省煤炭厅赣煤规(2000)216号《对丰城矿区曲江井初步设计中(G4版)关于采区设计修改的审查意见》,江西省煤炭T赣煤规(1997)153号文,中煤规(2000)第97号文,丰曲煤工(2000)39号文等。曲江公司于1987年进行可行性研究,1989年立项,经原国家JI委批准;1997年动工,2003年4月投入生产。地质储量8663.0万吨,可采储量6407.05万吨,设计生产能力为90万吨/年,设计服务年限为54.8年。2004年生产原煤67万吨;2005年生产原煤83.6万吨;2006年生产原煤83万吨;2007年生产原煤90.9万吨;2008年生产原煤60.4万吨;2009年核定生产能力81万吨/年,实际生产原煤82.9万吨。设计开采煤层为B4煤层,截止2009年末我矿地质储量约8528.8万吨,可采储量6048.6万吨。)
尚庄煤矿位于江西省丰城市尚庄街道办事处境内,有铁路、105国道、昌樟高速公路直达矿区,交通十分便利。矿井建于1958年,1968年10月正式建成投产,设计能力为21万吨/年,后于2003年6月实施政策性破产重组,现核定能力为45万吨/年。
江西云庄矿业有限责任公司,位于丰城市尚庄街办云庄村委会境内,由丰城矿务局与江西富达盐化有限责任公司合资兴建的股份制企业。丰城矿务局占股份51%,江西富达盐化有限责任公司占股份49%。公司注册资本为2000万元。矿井设计生产能力为15万吨/年,矿井地质储量为429.7万吨,可采储量为319.4万吨。主采煤层B4,矿井服务年限15.2年,采用斜井开拓,中央并列式通风方式,单水平上下山开采。云庄矿井自2007年5月开工建设, 矿井各生产系统和安全设施已按初步设计和安全设计专篇要求建成完工。项目初步概算为8868万元,经公司第一届董事会第二次会议批准同意,调整概算为12631万元,实际完成133714万元。于2009年12月1日建成并投入试生产。
丰城局建新煤矿位于江西省丰城市355°方向直线距离约10公里处,隶属丰城市上塘镇管辖。其范围为东邻坪湖煤矿,西以建新二井、八一煤矿的无煤区为界;北起B4煤层露头线,南至禄塘、毛眼塘水库一线。走向长约3.5公里,倾斜宽3.63公里,面积约13平方公里。建新煤矿始建于1958年,1959年12月正式投产。经多次建设,到目前矿井原煤生产能力达80万吨/年以上。
坪湖煤矿,1958年建矿,1960年投产,已经有53年的开采历史,坪湖煤矿隶属丰城矿务局管辖,座落于赣江西岸,距省会南昌约50公里,属鄱阳湖生态经济圈范畴。有赣粤高速、105国道、320国道三条国家级公路在矿区附近交叉而过;有专用铁路线直达矿区;距赣江水陆码头7公里。有着良好的交通地理环境。是江南著名的主焦煤生产基地。1960年投产,距今已有50余年的开采历史,目前原煤生产设计能力为60万吨。
⑷ 江西省算是中国的哪个地理位置
江西位于中国东南部,长江中下游南岸,地处华东地区,界于东经113°34′36″-118°28′58″,北纬24°29′14″-30°04′41″之间,东邻浙江、福建,南连广东,西靠湖南,北毗湖北、安徽而共接长江。
江西为长江三角洲经济区、珠江三角洲经济区和海峡西岸经济区的中心腹地,其资源丰富、生态优良,有中国第一大淡水湖—鄱阳湖,也是亚洲超大型的铜工业基地之一,有“世界钨都”、“稀土王国”、“中国铜都”、“有色金属之乡”的美誉。
(4)江西复杂的地理位置扩展阅读
江西省的气候属中亚热带温暖湿润季风气候,年均温约16.3-19.5℃,一般自北向南递增。赣东北、赣西北山区与鄱阳湖平原,年均温为16.3-17.5℃,赣南盆地则为19.0-19.5℃。夏季较长,7月均温,除省境周围山区在26.9-28.0℃外,南北差异很小,都在28.0-29.8℃。
极端最高温几乎都在40℃以上,成为长江中游最热地区之一。冬季较短,1月均温赣北鄱阳湖平原为3.6-5.0℃,赣南盆地为6.2-8.5℃。
全省冬暖夏热,无霜期长达240-307天。日均温稳定超过10℃的持续期为240-270天,活动积温5000-6000℃,对于发展以双季稻为主的三熟制及喜温的亚热带经济林木均甚有利。唯北部地形开敞,特大寒潮南侵时有不利影响。
⑸ 江西南昌的地理位置
南昌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江西省的省会,中国35个特大城市之一,自古以来就有“回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的答美誉。它有着2200多年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命名的“历史文化名城”。南昌不仅是生态环境优美的“江南水乡”,还是中国共产党之“军旗升起的地方”。多次荣获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全国文明城市”、“全国卫生城市先进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称号。
⑹ 江西地理位置是什么呢
江西地处来于北纬24°7′至自29°9′,东经114°02′至118°28′之间。政府驻地于有世界动感都会,文明花园城市之称南昌市。江西省境内除北部较为平坦外,东西南部三面环山,中部丘陵起伏,成为一个整体向鄱阳湖倾斜而往北开口巨大盆地。全境有大小河流2400余条,赣江、抚河、信江、修河和饶河为江西五大河流。江西区位极为优越、交通非常便利。
⑺ 江西地理概况有哪些
江西省,简称赣。因公元年唐玄宗设江南西道而道省名,又因为江西省最大河流为赣江而得简称。全省共设南昌、九江、景德镇、萍乡、新余、鹰潭、赣州、宜春、上饶、吉安、抚州等11个设区市,99个县(市、区)。南昌市为江西省会。
江西省地处中国东南偏中部长江中下游南岸,东邻浙江、福建,南连广东,西靠湖南,北毗湖北、安徽而共接长江。江西为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闽南三角地区的腹地,与上海、广州、厦门、南京、武汉、长沙、合肥等各重镇、港口的直线距离,大多在六百至七百公里之内。古称江西省为“吴头楚尾,粤户闽庭”,乃“形胜之区”。
全省土地总面积16.69万平方公里,占全国土地总面积的1.74%,居华东各省市之首。境内除北部较为平坦外,东西南部三面环绕有幕阜山脉、武夷山脉、怀玉山脉、九连山脉和九岭山脉,中部丘陵起伏,成为一个整体向鄱阳湖倾斜而往北开口的巨大盆地。全境有大小河流2400余条,赣江、抚河、信江、修河和饶河为江西五大河流。鄱阳湖为中国最大的淡水湖,同时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候鸟栖息地。
江西处北回归线附近,全省气候温暖,雨量充沛,年均降水量1341毫米到1940毫米;无霜期长,为亚热带湿润气候,十分有利于农作物生长。全省生态环境良好,森林覆盖率达59.7%,居全国前列。矿产资源丰富,铜、钨、铀、钽、稀土和金、银被誉为江西省的“七朵金花”。
在中华文明的历史长河中,江西人才辈出,陶渊明、欧阳修、曾巩、王安石、朱熹、文天祥、宋应星、汤显祖、詹天佑等文学家、政治家、科学家若群星灿烂,光耀史册。
江西是中国革命的摇篮。八一南昌起义向国民党反动派打响了第一枪,毛泽东、朱德在井冈山创建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中央苏区的中心就在赣南的瑞金。江西为中国革命牺牲的有名有姓的烈士达25万人之多。
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资料显示,江西全省现有人口4139.8万人(包括外来人口,不包括外出人口和中国人民解放军现役军人)。
作为一个农业比重较大的省份,粮食、油料、蔬菜、生猪、蜜桔、淡水鱼类等农业品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随着农业科技推广和产业化经营步伐的加快,传统农业正迅速向现代农业转变。生态农业前景可喜,绿色农产品正成为重要增长点。治湖治江治山的“山江湖工程”被联合国专家誉为跨世纪工程和可持续发展的范例,养猪、制沼和种果相结合的生态农业方式在赣南实施取得良好效益,正逐步向全省推开。
江西相继建设了一批大中型骨干企业,形成了汽车、机械、电子、化工、冶金、建材、食品、纺织、医药等多门类的工业体系,布局日趋合理,支柱产业和优势产业茁壮成长,主要工业品产量成倍增长,一批工业企业和产品接近或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年,新中国自己制造的第一架飞机在洪械厂诞生,毛泽东主席笔写信嘉勉,称赞“这在建立我国的飞机制造工业和增强国防力量上都是一个良好的开端”。现在江西是我国重要的歼击机、教练机、直升机生产基地之一。凤凰系列照相机,为国内市场占有率最大的国产相机,被誉为“民族相机工业的一朵奇葩”。江铃汽车、昌河汽车、冰箱压缩机等产品市场份额不断扩大。贵溪建有全国最大的铜冶炼厂,年生产能力20万吨,德兴铜矿是亚洲最大铜矿。景德镇陶瓷,国之瑰宝,素以“薄如纸、明如镜、白如玉、声如磬”等独有的特色享誉中外。
通过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多方筹集资金,江西持续加大对水利、能源、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的投入,集中力量建成了一大批骨干工程,基础设施大为改善,为新世纪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1996年通车的京九铁路,从南至北穿越江西26个县、市、区,在江西境内长达700余公里,占全线总长近1/3。已建成昌九、昌樟、温厚、九景、黎温等多条高速公路,总里程达659公里。全省现有4个民用航空港,开通了至北京、上海、香港等地的几十条航线。
江西大力实施“科教兴赣”战略,初步建成了支撑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教育和科技体系。全省教育投资逐年增加,有效改善了中小学的办学条件。基本实现了九年义务教育的和扫除壮年文盲的目标。职业教育发展迅速。全省共有普通高校32所,培养了大批各类人才。南昌大学已通过国家教育部考核进入全国高等教育“221”工程。在加强科技应用研究、加快成果转化方面,做了大量富有成效的工作。文化事业异彩纷呈。广播电视事业飞跃发展。考古发掘取得了重大成果。体育运动生机勃勃,成绩斐然。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在江西取得了丰硕成果,为经济社会发展和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全面的思想保证、充分的智力支持和良好的舆论环境。坚持用井冈山精神教育广大干部群众,先后建立和合名了一批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其中八一南昌起义纪念馆、安源路矿工人运动纪念馆,井冈山革命纪念馆以及瑞金中央革命根据地纪念馆被列入首批全国100个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
江西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旅游业正日益成为江西经济新的增长点。庐山、井冈山、龙虎山、三清山以及被誉为江南三大名楼之一的滕王阁,已成为来赣客人必游之胜景。
江西有着辉煌的过去,有着蓬勃发展的现在,也必将有一个更加美好的未来。
⑻ 江西的地理位置气候地形及河流
江西,中国省级行政区,简称“赣”(gàn),别称赣鄱大地,是江南内“鱼米之乡”,古有容“吴头楚尾,粤户闽庭”之称。因公元733年唐玄宗设江南西道而得省名,又因省内最大河流为赣江而简称赣。
江西地处中国东南部,北纬24°29′14″至30°04′41″,东经113°34′36″至118°28′58″之间,东邻浙江省、福建省,南连广东省,西接湖南省,北毗湖北省、安徽省而共接长江,属于华东地区。
江西全省面积16.69万平方公里,辖11个地级行政区、100个县级行政区(县、县级市、市辖区)、1个国家级新区,省会为南昌市。
江西省的地形地貌以江南丘陵、山地为主;盆地、谷地广布;北部为鄱阳湖平原。全境有大小河流2400余条,赣江、抚河、信江、修河、饶河为江西五大河流。鄱阳湖是中国第一大淡水湖。江西处北回归线附近,全省气候温暖,雨量充沛,年均降水量1341毫米到1940毫米;无霜期长,为亚热带湿润气候。
⑼ 我想了解江西的地理位置,行政区划及周围的邻省
江西省,简称赣(gàn),位于长江中下游南岸,中国东南部。东临浙江、福建,南连广东,西接湖南,北毗湖北、安徽而共接长江。因唐玄宗733年设江南西道而得省名,又因“章”“贡”二水汇合而成的赣江自南而北贯穿全境而简称赣。
江西省共设南昌、九江、上饶、景德镇、萍乡、新余、鹰潭、赣州、宜春、吉安、抚州等11个地级市,11县级市,70个县,19个市辖区。
江西自古以来物产富饶、人文荟萃,素有“物华天宝、人杰地灵”之誉。文物古迹、风景名胜众多,庐山、三清山、滕王阁、婺源、龙虎山、井冈山等闻名海内外。境内最大河流为赣江,自南向北纵贯全境,注入中国第一大淡水湖——鄱阳湖,江西森林覆盖率达63.1%,居中国第二。江西总面积16.69万平方公里,人口4503.93万(2012年),由11个地级市组成,省会南昌市。江西东邻浙江、福建,南嵌广东,西连湖南,北毗湖北、安徽而共接长。江西省境内除北部较为平坦外,东西南部三面环山,中部丘陵起伏,成为一个整体向鄱阳湖倾斜而往北开口巨大盆地。全境有大小河流2400余条,赣江、抚河、信江、修河和饶河为江西五大河流。http://ke..com/view/782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