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地理信息 » 昭通的经济地理环境

昭通的经济地理环境

发布时间: 2021-02-14 19:22:43

㈠ 详细阐述昭通的区位、经济及未来发展

昭通特殊的地理位置
第一,独特的区位优势,要求昭通在重协区与第三亚欧大陆桥的对接中有所作为。昭通素有“咽喉西蜀、锁钥南滇”之誉,处于国家规划的“樊西-----六盘水经济开发区”腹心地带,是滇、川、黔、渝三省一市经济文化的交汇地区。随着昭通机场、内昆铁路和水麻、昭待高等级公路的建成通车,长江第一港--水富港升级改造进度加快,立体交通网络逐步形成,独特的区位优势使昭通正在成为云南连接长江经济带和成渝经济区的重要门户,是内地入滇乃至南下东南亚、南亚的便捷通道,也是长江经济带对接东盟的重要桥梁。作为昆明经济圈、长江经济带、成渝经济区和金沙江下游经济圈的交汇地带,昭通应该在第三亚欧大陆桥的战略构建和重协区的建设发展中,找准定位、夯实基础、有所作为,真正成为滇、川、渝、黔经济合作和融入第三亚欧大陆桥经济带的门户和通道。
第二,赶超的发展态势,夯实了昭通在重协区与第三亚欧大陆桥的对接中的桥头堡地位。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昭通沐浴着改革开放的春风,经济建设持续发展,各项事业繁荣进步,城乡面貌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2001年8月撤地设市以来,昭通各级各部门围绕加快发展这一主题,致力于夯实发展基础,实现了国民经济较快发展,综合实力逐步有序推进。2007年,全市生产总值增长11.2%,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增长25.1%,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5.7%,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为又好又快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今年以来,昭通广大干部群众,团结一心、顽强拼搏,克服了严重雪凌、地震、洪涝灾害等困难,上半年生产总值、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城乡居民收入等主要经济指标保持两位数增长。尤其是深入实施行政问责、首问负责、限时办结、服务承诺“四项制度”,积极打造“今日昭通效率”,优化投资发展环境,到昭通洽谈投资的客商络绎不绝,赶超式发展的氛围日益浓厚。可以说,昭通已初步具备了服务重协区、服务周边大中城市的发展理念和实践基础,具备了在构建第三亚欧大陆桥中承载产业转移和建设大物流中心的基本条件。

㈡ 请问昭通是不是好穷的,谢谢,能顺便介绍一下那边的情况吗不要百度百科的内容,谢谢你了。

你的问题,其实也很模糊。比如,怎么样算穷? 介绍什么情况? 这些回你不说明,人家怎么回答。答而且,拿“穷”来说,一个人一个看法。 客观的说,昭通经济是比较落后的。市内的那些高大建筑物,宽阔的马路,随意可见的名牌车,比起那些“发达的城市”,这方面要差的多。当然,因为在国内,很多人都以建筑物等来评判一个城市的发展水平,这也许是适合国内,但不适合国外。而且,昭通处在云南,这里由于地理位置特殊,主要是指地震,加之城市人口密度不大,所以之前的建筑物,都不会很高。 云南在中国的位置,比较偏,发展也比较慢,昭通和其他地州,都处于发展的初步阶段。但其实也是好事,内地发展倒是起来了,可环境也破坏了。 相对来说,人比较淳朴一点,但也只是相对,没有绝对的。
就这样吧,其他的也不知道你想要知道什么。
不必追问,我可能不会再来看了。

㈢ 云南昭通怎么样

昭通,云南省辖地级市,位于云南省东北部,地处云、贵、川三省结合处; 金沙江下游沿岸;坐落在四川盆地向云贵高原抬升的过渡地带;属南温带季风气候。辖区国土面积2.3万平方公里,辖1区10县,常住人口547.5万(2016年末)[1]。

“早期智人化石”,距今约10万年,称作“昭通人”,公元前250年,秦孝文王以蜀郡太守李冰开凿焚道。1950年,设昭通专区。1970年,改为昭通地区。1981年,设立县级昭通市。2001年,设立地级昭通市。

昭通历史上是云南省通向四川、贵州两省的重要门户,是中原文化进入云南的重要通道,云南文化三大发源地( 大理昭通昆明)之一,素有小昆明之称为中国著名的“南 丝绸之路”的要冲,素有“锁钥南滇,咽喉西蜀”之称。著名景点有:大山包、中国西部千里大峡谷、念湖、牛街古镇等。

㈣ 昭通成为云南第二大城市的条件和不利因素

昭通市成为云南省第二大城市完全是可能的,因为世界级的溪洛渡水电站是当今世界第三大的水电站,你看一个小小的葛洲坝、小浪底都促使了当地经济的跨越式崛起,更不消说世界第三大的溪洛渡水电站了,永善撤县建市是迟早的事情,而且昭通市未来的财政税收将以此为巨大来源,也将促使昭通市跨越式发展,重新崛起成为云南省的第二大城市也不再只是梦想,另外还有水富县的向家坝水电站、鲁甸县的白鹤滩水电站都是世界级的超大型的水电站,昭通市前进的步伐势不可挡;由于昭通市地处云、贵、川、渝三省一市的集结咽喉地带,随着中国-东盟自贸区的逐步成熟,昭通市必将承担起物流集散枢纽中心的任务和角色,前途也是大有可观的;至于永善想超越昭通,我想只不过是人均GDP大能够超越,而象地区GDP总值、城市规模、地区角色--永善还是难以取而代之的,因为永善的地理条件和城市建设环境都不如昭通优越,而一个新兴地区想取代一个老城市,必须首府迁徙(有的人说昭通水富已经超越昭通市,这纯属一厢情愿,因为昭通市府都没有搬到水富,谈何超越),所以永善也不可能扮演这个重要的角色,只是人均收入方面的超越罢了,故昭通还是昭通,区县也还是区县,谁叫昭通的坝子就适合地区大城市的承载建设呢(注:昭通市府就位于云南第二大的昭鲁坝子上)。

㈤ 昭通未来的发展

云南今年提出建设绿色经济强省,昭通如何针对这一目标,抢抓机遇,调整思路,加快发展? 当年,英国崛起、欧洲国家崛起、美国崛起的时候,世界各国都没有提到环境这个问题。如今,发展低碳经济是人类必须面临的一个选择,我曾经多次强调过这一观点。昭通市在未来发展当中,一定要坚持走现代农业、新型工业和第三产业发展的道路。 要坚持节能减排,发展绿色产业。昭通现在大力发展旅游和白酒产业,就是倡导绿色经济发展。我提出一个“白酒金四角”的概念,即茅台、五粮液、泸州老窖和昭通白酒的所在地在地理上构成了一个四边形。生产茅台、五粮液所用的水都是从昭通境内流出去的。昭通某些区域的气候和资源条件其实非常适合酿酒,这是一个污染比较低而经济价值比较高的绿色产业。 我们要发展一些高附加值、低消耗的非污染工业。有个服装厂,从开始谈判到能够投入生产只要三个月时间,这就是一个高附加值、低消耗的产业。我们要大力发展这样的“飞来产业”。 要大力发展物流产业。昭通区位优势明显,我们发展现代物流产业的前景巨大,现在已经规划建设了十大物流专业市场,有两个已经基本建成。下一步在金融方面也要取得一些突破,要多引进一些外地的商业银行,逐步确立昭通区域金融次中心的地位。围绕绿色概念来思考,其他还有很多方面都是大有作为的。 朱德华:昭通的招商引资现状如何?投资领域是哪些?外资比例占多大?未来在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方面有什么打算? 王敏正:一个地区要发展,光靠资本的原始积累是一个特别漫长的过程,必须有外来资金的推动。近年来,昭通采取有力措施,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取得了显著的成效。我们2008年就搞了两次大型招商引资活动。一次是“三百浙商进昭通”活动,一次是针对浙商以外的商家。2009年我们引进的外来资金达到了近90亿元,比2008年增长了98%,翻了近一番。这个数字对昭通来说是个大数字,我们的GDP总量也就是302亿元,而投资达到了250亿元,这是一个经济发展的先导性指标,估计今后还会呈现不断增强的趋势。 为了营造良好的招商引资环境,我们明确提出了打造“今日昭通效率”。全市上下紧紧围绕省人民政府实施行政问责、首问责任、限时办结、服务承诺“责任政府四项制度”的有关要求,立足实际、开拓进取,着力打造“今日昭通效率”,主要内容体现为“四零四最”,即“服务受理零推托、服务事项零积压、服务质量零非议、服务对象零投诉,审批事项最少、交易成本最低、社会环境最优、办事效率最高”,全力营造一流的投资发展环境。我市自2008年3月开始,组织相关部门对全市行政审批事项进行认真梳理和分析研究,把减少行政审批事项、缩短审批时限、提高行政效率作为打造一流软环境的中心和核心,对行政审批事项进行彻底清理。现在昭通市级行政审批事项精减至79项,多数审批时限压缩法定时限的1/2以上、部分审批时限力争压缩法定时限的2/3以上的目标。据了解,昭通市是全国目前行政审批事项最少的地级市。

㈥ 如何介绍昭通

昭通位于云南省东北部,与贵州、四川两省接壤,地势南高北低,最低海拔267米,回最高海拔4040米,总面积23021平方公里。昭通答历史上曾是云南通向川黔两省的重要门户,是中原文化进入云南的重要通道,为我国著名的“南丝绸之路”的要冲,素有“锁钥南滇,咽喉西蜀”之称。
昭通主产天麻、苹果、燕麦、烤烟等昭阳区、鲁甸县为平坝区,其余皆为山区,民众生活水平较低,经济落后。近连年昭通正处于快速发展时期,城市建设得到很大发展。褐煤储存量巨大,是昭通不可多得的自然资源。

㈦ 昭通市哪个县经济好

楼主您好:来
昭通地区积极发展要说源好的话,就是水富县,独特的区位优势。水富位于川滇两省交汇的腹心地带,地处长江经济带、成渝经济带和昆明经济圈三大经济区域交替处。
立体的交通优势。水富港是云南第一大港,也是“万里长江第一港”已完成。扩建后千吨级船只沿重庆、武汉、上海等城市可直航大海。内昆铁路进入云南省的第一站便是水富县。
另外水富县的工业发展也迅猛,诸如云天化集团、路红集团、天力煤化集团。等公司聚集于此,。
是昭通县份发展最好的,估计以后发展还会加速,超过昭阳区。
希望回答对你有帮助,
三哥(昭通网)

㈧ 谁能描述一下云南省昭通市昭阳区凤凰镇的地理环境,自然和人文方面,还有环境问题,月详细越好,谢谢了

昭阳区凤凰镇1988年建镇,辖双院子村和凤凰村,2006年撤销凤凰镇,原辖区划归新成立的凤凰街道办事处管辖。下面,我分别列出2002年原凤凰镇的数据和2010年现凤凰街道办事处的数据。

》》》》》》》》》》2006年前的凤凰镇
[地理位置]位于市镇中部,凤凰山北麓,凤霞路终点处。镇驻凤凰自然村望海楼东侧,中沟河东岸,海拔1908米,面积12.08平方千米,距市政府驻地3.5千米。东与守望乡相连,西、南和蒙泉乡接界,北跟南城街道办事处毗邻。
[历史沿革]1988年8月,区乡体制改革时从南城办事处划出双院子乡、凤凰乡成立,以驻地凤凰山命名。
[自然环境]地处湖积盆地,地势东高西低,最高海拔双院子东侧1950米,最低海拔凤凰村南1900米。东部多属山地,西部多为水田,中沟河从北向南流经境内西部,汇入昭鲁河。镇北住户为昭通卷烟厂,镇南住户为农户,呈线状分布于213国道线两旁,有建筑面积43.95万平方米,镇北设有农贸市场。自然气候冬春干旱,夏秋湿润。平均气温11.5℃-12℃,年降水量740毫米,年日照数1900-2000小时,无霜期220-223天。土壤为黄壤、水稻土。主产玉米、水稻、马铃薯。经济作物以烤烟为主。有林业用地173公顷;森林覆盖率14.28%。有果园477公顷,其中苹果园434公顷、梨园3公顷、葡萄园40公顷。境内风景名胜点有:列为区级文物保护单位的烈士陵园,有昔为“昭阳八景”中的“凤岭飞霞、恩汉蜃影”之称的凤凰山、望海楼。
2002年,有中学1所,小学2所,教职工100多人,在校学生2000来人。医务室1个。境内驻有昭通卷烟厂、昭通塑料厂、火化场等单位。
[行政区划]2002年辖凤凰、双院子两个办事处,5个村委会,2个自然村,17个村民小组。
[人口和民族]到2002年末,总户数2101户,其中农业户1771户;总人口7842人, 其中农业人口6906人;总人口中男4049人,女3793人。合计:汉族2044户,7701人;回族22户,62人;苗族10户,36人;彝族20户,27人;白族1户,1人;壮族1户,1人;其他少数民族3户,14人。
[经济概况]2002年有劳动力4505人;耕地228.2公顷,其中水田77.9公顷、旱地150.3公顷;生产粮食848吨;生产蔬菜282吨、水果118.8吨;大牲畜存栏110头、出栏20头,生猪存栏2870头、肥猪出栏4320头、羊存栏22只;乡镇企业220个,从业人员635人、增加值683万元、总产值2330万元、营业收入2359万元、利润总额345万元、利税总额401万元,其中集体1个、从业人员70人、增加值159万元、总产值530万元、营业收入530万元、利润总额77万元、利税总额90万元,个体219个、从业人员565人、增加值524万元、总产值1800万元、营业收入1829万元、利润总额268万元、利税总额311万元。

》》》》》》》》》2010年的凤凰街道办事处
【地理位置】
位于昭通城区南部,东连太平街道办事处、守望乡,西接旧圃镇,北临龙泉街道办事处,南靠永丰镇,镇驻双院子,海拔1910米,面积32.11平方千米。
【历史沿革】
2006年1月25日,由原南城街道办事处、西城街道办事处、凤凰镇,蒙泉乡的龙山寨、黑泥地、学庄、母鹿、荷花5个村民委员会,守望乡的甘河村民委员会的大院子自然村1、2、3村民小组,马贵闸村民委员会的凤凰山脚自然村8、9村民小组,太平乡的水塘坝村民委员会碑天自然村1、2村民小组,合并设凤凰街道办事处。
【自然环境】
地势北、东高,南、西低,最高海拔凤凰山2139米,最低海拔黑泥地村北1900米。北部为城区,城区以东西向的云兴街、陡街、西街为界,管辖南部街道,界北部为龙泉街道办事处。东部多属山地,有大小凤凰山、元宝山、金家坡。南部、西部为农业区,土壤为黄壤、黄棕壤、黑泥土,适合种植蔬菜、经济林木果、三大粮食作物等,有常用耕地15614.2亩,有林地2473亩。年均气温11.5~12℃,无霜期187~250天,年平均降雨700mm量,年日照1897小时。利济河、中沟河从北向南流经境内西部,汇入昭鲁河。自然气候冬春干旱,夏秋湿润。
辖区内驻有省、市、区单位及企业共1115家,个体5600家,昭阳区行政办公中心(区委、区纪委、区人大、区政府、区政协)区检察院、中级人民法院、区法院、区民政局、农业局、公安处、区公安局、武警消防支队、交通局、交警大队、卷烟厂、烟草公司等单位驻境内。
人文地理
辖区内历史悠久,人文荟萃,有新旧“昭阳八景”之称的“恩波蜃影”的望海楼,“宝山环翠”的圆宝山,“凤岭飞霞”的凤凰山,总面积达395亩的“望海文化水体公园”,史学界称之为“滇中瑰宝”的汉孟孝琚碑和“乐土安邦”的晋霍承嗣墓壁画以及荷花范氏古墓群,清“钦赐国子监学正”魏定一撰书的杨氏墓志铭。古迹和新辟景观还有张希鲁故居、李松甫故居、龙绳祖故居(俗称“龙二公馆”)、名扬史学界的国学大师姜亮夫故居,文庙、陕西庙、凤阁庙、福禄宫、毛货街清真古寺,孙氏宗祠、姜氏宗祠,凤凰山烈士陵园,圆宝山体育场、市中心体育馆等建筑。
【行政区划】
管辖西街、昭阳、海楼路、团结、凤霞、迎丰、文渊街、南菜园、画苑、昭阳、南顺城、昭苑、南温泉、凤凰、双院子、龙山寨、母鹿、黑泥地、联盟、和平、荷花、学庄22个社区居民委员会,218个居民小组。
【人口和民族】
2010年末,总户数34781户、101848人,其中农业户11020户、38172。辖区内居住有回、苗、彝、白、壮等10余个少数民族。
【经济状况】
2010年,农村经济总收入为9854.689万元,其中,农业收入为2211.8786万元,牧业收入为3914.6734万元;农村经济纯收入为7821.5574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为2050元;粮食总产量为4908441公斤,人均有粮129公斤,粮食种植面积达到13600亩,其中旱作8700亩,水稻4900亩。本年度,全办生猪存栏9561头,牛栏422头,羊存栏95只,家禽存栏69715只,犬存栏3413只。出栏肥猪19826头,出栏菜牛41头,出栏菜羊194只,出栏家禽196086只。禽蛋产量23.4吨,牛奶产量98吨。肉奶蛋产量吨2168.84吨。

㈨ 云南的 地理位置 气候环境 经济怎么样,详细说下

云南的地理位置和气候
云南省地处中国西南边陲,北回归线横贯本省南部。
云南东部与贵州省、广西壮族自治区相邻,北部与四川省相连,西北隅紧倚西藏自治区,西部同缅甸接壤,南部与:老挝、越南毗连。从整个位置看,云南北依广袤的亚洲大陆,南临辽阔的印度洋及太平洋。云南省与邻国的边界线总长为4060公里,其中中缅段为1997公里,中老段为710公里,中越段为1353公里。
云南省气候特点
云南地处低纬高原,由于大气环流的影响,冬季受干燥的大陆季风控制,夏季盛行湿润的海洋季风,属低纬山原季风气候。
全省气候类型丰富多样,有北热带、南亚热带、中亚热带、北亚热带、南温带、中温带、高原气候区共七个气候类型。云南气候兼具低纬气候,季风气候,山原气候的特点。
其主要表现为:
一是气候的区域差异和垂直变化十分明显;
二是年温差小、日温差大
三是降水充沛,干湿分明,分布不均。何以云南地高而天不寒?何以云南冬特暖?
造成云南冬暖,有地和天方面的原因。首先,云南东有乌蒙山等高大山脉堵住从北方南下然后西进的西伯利亚冷空气。但这并不够,云南上空冬季盛行从西南亚来的干暖偏西气流。这种气流愈高愈强(高空还有西风急流)。因此,山脉下堵,西风气流上阻,天地合力,终于把冷空气拒于云南高原之东。云南冬季中既经常沐浴于温暖的西风气流之中,自然就温暖如春了。而桂林等我国东部地区,由于经常“浸泡”在频频南下的冷空气海洋之中,自然就比较寒冷了。这也就是为什么同纬度上我国东部地区都是亚热带气候,而云南河谷中却有热带气候的原因所在。冬季到云南,东部地区北风呼啸南下,大片地区剧烈降温时,云南却仍然风和日丽,宛如生活在另一个洞天福地世界之中。

云南不仅动植物资源丰富,也是我国地方气候特色丰富的省份。
滇南西双版纳地区因为冬季十分温暖,冬夏温差大大减小,而雨、旱季节却非常鲜明,因此当地和南邻中南半岛一样,全年不分春夏秋冬,而是分为干季(11-3月),热季(4-5月)和雨季(6-9月),即变为一年三季了。

云南绝大部分地区植物繁茂,可是横断山北部因为山脉最高,多重高山造成的焚风效应使金沙江竟然出现局部干旱河谷。例如德钦县境内的奔子栏年雨量只有336毫米(西南仅85公里的贡山年雨量1667毫米)。云南省经济发展现状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云南的经济社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仅1998年到2007年全省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9.2%,云南经济发展迅速,2007年底云南省GDP达到4260.48亿元人民币,增长12.1%。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836.33亿元,增长6.6%;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1814.19亿元,增长17%;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1208.96亿元,增长10.7%。人均GDP达到7582元,提前二年实现人均1000美元的阶段性目标。

一、地级城市经济实力日显突出

热点内容
鹿特丹港国家地理 发布:2021-03-15 14:26:00 浏览:571
地理八年级主要的气候类型 发布:2021-03-15 14:24:09 浏览:219
戴旭龙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发布:2021-03-15 14:19:37 浏览:408
地理因素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发布:2021-03-15 14:18:30 浏览: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发布:2021-03-15 14:16:36 浏览:425
工地质检具体干些什么 发布:2021-03-15 14:15:00 浏览:4
东南大学工程地质考试卷 发布:2021-03-15 14:13:41 浏览:840
中国地质大学自动取票机 发布:2021-03-15 14:13:15 浏览:779
曾文武汉地质大学 发布:2021-03-15 14:11:33 浏览:563
中国冶金地质总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网 发布:2021-03-15 14:10:10 浏览: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