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地理信息 » 亚欧大陆特殊的地理位置

亚欧大陆特殊的地理位置

发布时间: 2021-02-14 15:29:38

㈠ 欧洲的地理位置

欧洲位于东半球的西北部,北临北冰洋,西濒大西洋,南滨大西洋的属海地中海和黑海。大陆东至极地乌拉尔山脉(66°10′E,67°46′N),南至马罗基角(西经5度36分,北纬36度),西至罗卡角(9°31′W,38°47′N),北至诺尔辰角(27°42′E,71°08′N)。

欧洲的面积是世界第六,人口密度70人/km²,是世界人口第三的洲,仅次于亚洲和非洲,99%以上人口属欧罗巴人种,是人种比较单一的大洲。欧洲是人类生活水平较高、环境以及人类发展指数较高及适宜居住的大洲之一。

(1)亚欧大陆特殊的地理位置扩展阅读:

欧洲位于亚洲的西面,是亚欧大陆的一部分。它的北、西、南三面分别濒临着北冰洋、大西洋、地中海和黑海,东部和东南部与亚洲毗连,宛如亚欧大陆向西突出的一个大半岛。

欧洲东以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东南以里海、大高加索山脉和黑海与亚洲为界,西隔大西洋、格陵兰海、丹麦海峡与北美洲相望,北接北极海,南隔地中海与非洲相望(分界线为:直布罗陀海峡)。

欧洲大部分为温带海洋性气候,也有地中海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极地气候和高原山地气候等气候。其中温带海洋性气候最为典型。欧洲是世界面积排行第六的大洲,面积为1017万平方公里。

整个欧洲地势的平均高度为340米,地形以平原为主,南部耸立着一系列山脉,总称阿尔卑斯山系,其中勃朗峰海拔4807米,勃朗峰属法国境内,成为西欧第一高峰。

㈡ 亚欧大陆的地理中心是哪里

亚欧大陆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陆地,也是人类文明的发源地,如今更是人类经济发展最为活跃的大陆之一。关于这块古老大陆的“中心”,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认识。在一些地缘政治专家甚至一些政治强人看来,谁控制了亚欧大陆的中心,谁就能控制整个世界。那么,亚欧大陆的中心到底在哪里?

“新疆”说

关键词:亚欧大陆 几何中心

亚欧大陆地理中心,即亚欧大陆几何中心,位于中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北部塔城地区的托里县老风口,地理位置为:东经83°36′、北纬46°14′,是由中国科学院新疆地理研究所会同中国科学院院士、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著名地图与遥感地理信息学家陈述彭先生,依据彭纳投影技术的亚洲地图为基础,采用GIS技术于1992年精确测定的。

亚洲大陆地理中心(以下简称“亚心”),是由中国科学院新疆地理研究所“亚洲大陆地理中心旅游资源与开发”课题组1992年测定的。“亚心”是指在亚洲大陆范围内,处于均衡位置的那个点。它是一个特殊的地理位置,属于自然地理范畴。“亚心”测算是依据彭纳(ponne)投影的亚洲地图,并根据国际地理学会编制、美国出版的世界地图集和中国地图出版社出版的世界地图集确定亚洲大陆的边界,应用电子扫描仪扫描地图,实现图数转换,将图面分解成1728×1728个像元,运行制定的计算机程序,自动计算出大陆中心点的仪器坐标,并转换为中心点的地理坐标。经测算,“亚心”的地理坐标为东经87度19分52秒,北纬43度40分37秒,简写为东经87度20分,北纬43度41分,位置在乌鲁木齐市的乌鲁木齐县永丰乡包家槽子村。

“中亚”说 关键词:地缘政治

参考:网页链接

㈢ 欧洲的地理位置特点

欧洲的地理位置:
从海陆位置来说,位于亚欧大陆西部,是亚欧大陆向西伸出的一个大半岛,版北、西权、南三面为海洋所包围。
从经纬度位置看,最北端到北纬71°08′(诺尔辰角),最南端到北纬36°附近(马罗基角),绝大部分土地在北纬45°~70°间,即中纬度偏北的位置。这种中纬度大陆西岸的位置,在大气环流系统中属于西风带,因此使欧洲大部分地区终年盛吹西风。各地气候深受大西洋的影响,以温带海洋性气候及其向温带大陆性气候过渡的东欧型气候为主;最南部为亚热带气候,而缺失热带类型气候;北部边缘伸入北极圈,属极地苔原气候。欧洲的大陆轮廓呈一支离破碎南宽北窄的梯形,半岛和岛屿的面积约占总面积的33.82%,为世界各大洲之冠。海岸线十分曲折,陆地与海湾犬牙交错,再加上欧洲面积不大(l,016万平方公里),这就使欧洲各地距海都不远,东欧距海最远处也只有 1,600公里左右,因此更加深了海洋对大陆的影响,加强了欧洲气候的海洋性。海岸曲折、海湾众多,也为发展海上交通和渔业生产提供了便利条件。

㈣ 亚洲和欧洲的地理位置是什么

亚洲,全世界最大的洲,全称亚细亚洲,意味“日出之地”或“东方”。位于亚欧大陆东部,东、南、北三面分别濒临太平洋、印度洋和北冰洋。西亚西北部濒临地中海和黑海,西南部隔红海与非洲大陆毗邻,亚洲南部以帝汶岛与澳大利亚之间的海域同大洋洲分界,东北部以白令海峡同美洲大陆遥对。陆地面积4400万平方千米,占世界陆地总面积的29.4%。大陆最北点为切柳斯金角,再往北达北地群岛的北端(北纬81°),大陆最南点是接近赤道的皮艾角,岛屿上的最南点是努沙登加拉群岛的罗地岛(南纬10°45‘),大陆最东点是楚科奇半岛上的杰日尼奥夫角(西经169°40‘),最西点是小亚细亚半岛上的巴巴角(东经26°03‘)。
欧洲,全称欧罗巴洲。位于亚欧大陆西部。北濒北冰洋,西临大西洋,南隔地中海与非洲相望,西北隔格陵兰海、丹麦海峡与北美洲的格陵兰岛相对,东以乌拉尔山、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黑海、博斯普鲁斯海峡、马尔马拉海和达达尼尔海峡与亚洲为界。陆地面积1016万平方千米,占世界陆地总面积的6.8%。欧洲大陆地处中高纬度,最南点是西班牙的马罗基角(北纬36°00‘),最北点是挪威北部的诺尔辰角(北纬71°08‘),最西点为葡萄牙的罗卡角(西经9°31‘),最东点在乌拉尔山脉北端(东经66°10‘)。

㈤ 描述亚欧的地理位置

亚欧大陆欧洲部分的西部,北濒北冰洋,西临大西洋,南隔地中海与非洲相望。东部从文化上来划分以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里海、高加索山脉、博斯普鲁斯海峡、马尔马拉海和达达尼尔海峡作为亚欧大陆的分界线。欧洲大陆处于中高纬度,最南点是伊比利亚半岛的马罗基角(北纬36°),最北点是挪威北部诺尔辰角(北纬71°08′),最西点为伊比利亚半岛的罗卡角(西经9°30′),最东点在乌拉尔山北端(东经66°10′)。大陆东宽西窄,略呈三角形。 亚欧大陆亚洲部分的东部,东、南、北3面分别濒临太平洋、印度洋和北冰洋,西南亚的西北部濒临地中海和黑海。大陆最北点在泰梅尔半岛的切柳斯金角(北纬77°44′),最南点为马来半岛的皮艾角(北纬1°15′);岛屿的最北点在北地群岛(北纬81°),最南点在努沙登加拉群岛的罗地岛(南纬10°45′)。亚洲在各洲中所跨纬度最广,具有从赤道带到北极带几乎所有的气候带和自然带。大陆最东点为楚科奇半岛上的杰日尼奥夫角(西经169°45′),最西点为小亚细亚半岛的巴巴角(东经26°10′),所跨经度亦最广,东西时差11小时。还有就是亚欧大陆是一个整体,粗略描述就是在大部分在东半球和北半球,如果楼主是初一学生的话地理书上现在就应该有关于亚欧大陆的介绍,楼主有兴趣的话可以看看。还有若想更详细地了解的话可以买一些辅导资料,比如七年级湘教版地理《三年模拟五年中考》里面很详细,题也非常好,希望可以帮到你。

㈥ 亚欧大陆的形状及其位置

欧亚大陆是欧洲大陆和亚洲大陆的合称。这是因为,欧洲大陆和亚洲回大陆是连在一起的。
从板块构答造学说来看,欧亚大陆由欧亚板块、印度板块、阿拉伯板块和东西伯利亚所在的北美板块所组成。
另外,欧亚大陆亦有其他意思。它亦可以是前苏联解体后各个加盟共和国所在的地域的雅称。而传统上,欧亚大陆这一块大陆地有不同的种族居住,组成了欧洲、西亚、南亚、东南亚及东亚等多个不同的文化圈。
形状:参考信息:http://ke..com/view/274033.htm#7

㈦ 亚洲和欧洲的地理位置是什么

亚洲是亚细亚洲的简称。位于东半球的东北部,东濒太平洋,南临印度洋,北滨北冰洋,西达大西洋的属海地中海和黑海。大陆东至杰日尼奥夫角(西经169度40分,北纬60度5分),南至皮艾角(东经103度30分,北纬1度17分),西至巴巴角(东经26度3分,北纬39度27分),北至切柳斯金角(东经104度18分,北纬77度43分)。在各洲中所跨纬度最广,具有从赤道带到北极带几乎所有的气候带和自然带。所跨经度亦最广,东西时差达11小时。西北部以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博斯普鲁斯海峡、达达尼尔海峡同欧洲分界;西南隔苏伊士运河、红海与非洲相邻;东南面隔海与大洋洲相望;东北隔宽仅86千米的白令海峡与北美洲相对。亚洲面积4400万平方千米(包括岛屿),约占世界陆地总面积的29.4%,是世界上最大的一洲。亚洲大陆与欧洲大陆毗连,形成全球最大的陆块——亚欧大陆,总面积约5071万平方千米,其中亚洲大陆约占4/5。 欧洲位于亚欧大陆西部,是亚欧大陆向西伸出的一个大半岛,北、西、南三面为海洋所包围。
从经纬度位置看,最北端到北纬71°08′(诺尔辰角),最南端到北纬36°附近(马罗基角),绝大部分土地在北纬45°~70°间,即中纬度偏北的位置。这种中纬度大陆西岸的位置,在大气环流系统中属于西风带,因此使欧洲大部分地区终年盛吹西风。各地气候深受大西洋的影响,以温带海洋性气候及其向温带大陆性气候过渡的东欧型气候为主;最南部为亚热带气候,而缺失热带类型气候;北部边缘伸入北极圈,属极地苔原气候。欧洲的大陆轮廓呈一支离破碎南宽北窄的梯形,半岛和岛屿的面积约占总面积的33.82%,为世界各大洲之冠。海岸线十分曲折,陆地与海湾犬牙交错,再加上欧洲面积不大(l,016万平方公里),这就使欧洲各地距海都不远,东欧距海最远处也只有 1,600公里左右,因此更加深了海洋对大陆的影响,加强了欧洲气候的海洋性。海岸曲折、海湾众多,也为发展海上交通和渔业生产提供了便利条件

㈧ 亚欧大陆的地理分区

新亚欧大陆桥开发开放战略构想
90年代以来,亚太经济持续高速增长,世界经济重心东移亚太地区的趋势更加明朗,亚太地区与欧洲的经贸交流不断扩大。如何抓住这一历史性机遇,实施新亚欧大陆桥沿桥地带及东方桥头堡开发开放战略,是我国抢占21世纪世界经济发展制高点的一个重大战略问题。
(一)新亚欧大陆桥在世界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
新亚欧大陆桥东起江苏连云港、山东日照等沿海港口城市,西至荷兰鹿特丹、比利时安特卫普等欧洲口岸,是横跨亚欧两大洲,连接太平洋和大西洋,实现海——陆一海统一运输的国际大通道,新亚欧大陆桥的全线贯通,引起了国际社会和沿桥国家、地区的高度重视,许多国家和地区纷纷制定相应的措施和对策,以期利用这条国际经济走廊,加速经济发展。许多专家学者断言,新亚欧大陆桥的诞生,预示着世界经济在江河经济、海岸经济的基础上,将逐步进入一个新的经济时代一陆桥经济时代。
与西伯利亚大陆桥相比,新亚欧大陆桥具有明显的优势:第一,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优越。整个陆桥避开了高寒地区,港口无封冻期,自然条件好,吞吐能力大,可以常年作业。第二,运输距离短。新亚欧大陆桥比西伯利亚大陆桥缩短陆上运距2000~2500公里,到中亚、西亚各国,优势更为突出。一般情况下,陆桥运输比海上运输运费节省20~25%,而时间缩短一个月左右。第三,辐射面广。新亚欧大陆桥辐射亚欧大陆30多个国家和地区,总面积达5071万平方公里,居住人口占世界总人口的75%左右。第四,对亚太地区吸引力大。除我国(大陆)外,日本、韩国、东南亚各国、一些大洋洲国家和我国的台湾,港澳地区,均可利用此线开展集装箱运输。如果从50年代初期由日本经美洲大陆向欧洲运输集装箱算起,大陆桥问世已近半个世纪。但这仅仅是个开端,从发展趋势看,大陆桥运输前景广阔,开发潜力巨大。由于现代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包括火车、轮船等在内的交通工具的现代化、高速化、特别是时速超过500公里的磁悬浮列车的试运成功,对以铁路运输为主的大陆桥运输,必将产生不可估量的推动作用。还有集装箱运输的迅速普及,既为大陆桥运输提供了稳定的箱源,促进着大陆运输发展,又展示了大陆桥运输的巨大潜力。
当今时代,世界经济的显著特征是区域化、集团化、一体化,由此推动着国际贸易以惊人的速度增长。国际贸易的蓬勃发展,迫切需要改革传统的国际贸易运输方式,大力开展便捷、高效、可靠的大陆桥运输,以缩短运距,减少运费,加速货物运转。拥有世界人口40%的亚太地区,60年代中期以来,经济持续高速增长,对外贸易蓬勃发展,增长速度远高于欧洲,贸易额比重不断上升。到90年代初,该地区的国民生产总值已占世界的50%,贸易总额占世界的43%。1993年,日本、中国、台湾、韩国、香港、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家和地区均进入世界20大贸易区的行列,世界贸易中心正从大西洋移往太平洋。亚太地区与欧洲的经贸合作也越来越频繁,西欧已成为中国、日本的第三大贸易伙伴。新亚欧大陆桥区域经济发展具有明显的互补性:一方面,对于日本和西欧等发达国家来说,这一区域是一个人口众多、资源丰富的巨大市场,是它们输出资金、技术和管理的理想之地;对中国、中亚和东欧国家来说,通过沿桥开放,可以更好地吸收国际资本、技术和管理经验,加快经济振兴。另一方面,亚太地区经济的迅速增长,越来越需要开拓欧洲“市场:而欧盟为谋求发展也需要到亚太地区寻求贸易伙伴,选择投资对象,亚太与欧洲的双向辐射越来越明显。
由上可见,随着陆桥运输的发展,沿桥地区之间通过大陆桥进行的经济交流将日益增多,陆桥辐射作用将逐渐增大,从而促进沿桥地区的经济发展和市场繁荣,使交通优势变为流通优势。这必将有力地推动沿桥地带物流、人流,资金流、技术流、信息流的广泛交换,形成以陆侨运输体系为基础的产业链,促进沿桥城市经济和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最终形成以大陆桥为主轴,以沿线大、中城市为支撑点,以众多小城镇为网结,东西结合,双向开放,互相促进,共同发展,具有强大内聚力和辐射力的经济走廊,进而成为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汇融合的巨大经济带,重振丝绸之路的雄风。显然,新亚欧大陆桥的发展,为沿桥国家和亚欧两大洲经济贸易交流提供了一条便捷的大通道、对于促进陆桥经济走廊的形成,扩大亚太地区与欧洲的经贸合作,促进亚欧经济的发展与繁荣,进而开创世界经济的新格局,具有重要意义。
(二)不失时机地实施新亚欧
大陆桥开发开放战略
在实行沿海、沿江、沿边开放的大格局下,我国能源、资源十分丰富的中原、西北大地成为一个对外开放相对滞后的巨大空间,致使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不断加剧。抓住新亚欧大陆桥贯通的历史性机遇,不失时机地实施新亚欧大陆桥开发开放战略,对于加快我国沿桥地带的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推动陆桥经济带的崛起,促进我国南方与北方、东部与中西部地区的协调发展和全国生产力布局的合理化,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增强国际竞争能力,维护民族团结,都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
众所周知,前苏联解体后,中亚各国的对外经济贸易格局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目前,陆桥运输已进入中亚地区,充分利用交通优势和地缘优势,开拓中亚各国市场,是进一步扩大我国的对外经贸合作。努力提高对外开放层次的需要,也是许多亚太国家、欧盟国家日益关注的热点问题。
我国大陆沿海港口处在日本与亚洲“四小龙”等国家和地区的世界著名大港形成的半环带包围之中。在这一半环带内,分布着神户、大皈、东京、名古屋、北九州、釜山、高雄、基隆、香港、新加坡等世界排名前20位的大港。我国大陆沿海港口无论在地理位置上,还是在港口政策方面,均处于不利地位。新亚欧大陆桥的开通与发展,将从根本上优化我国沿海港口区位,为其开展国际贸易运输创造了有利条件,从而极大地提高了我国大陆沿海港口城市的国际地位。东部沿海经济带的发展实践表明,对外开放是推进改革和培育市场经济的催化剂。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由沿海、沿江、沿边向沿桥地带的延伸,必将促进这一地带的改革进一步深化,开放进一步扩大,进而加快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步伐。因此,在继续搞好“三沿”开发开放的同时,大力开发开放新亚欧大陆桥沿线地带、京九铁路路沿线地带,有助于推动我国东、中、西部地区的持续、快速、协调发展。
(三)大力培育东方桥头堡
近年来,发展新亚欧大陆桥为纽带的经济带,正日益受到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这就需要制订一系列配套政策,促进跨地区、跨行业企业集团的发展,大力培育东方桥头堡和沿桥中心城市群,积极而稳妥地推进沿桥地区的发展。
改革开放17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形成了一些区域性的发展中心。广州、深圳经济的急剧增长,形成了经济贸易中心,有力地带动了华南地区经济的迅速崛起;上海作为全国最大的经贸中心和港口城市,加之浦东的开发开放,为长江经济带发展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而新亚欧大陆桥东端尚未形成这样的发展态势,东方桥头堡(连云港、日照)发育滞后的问题相当突出,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陆桥经济带的发育进程。显而易见,只有尽快建设好开放度高、功能齐全、经济实力强大、对外联系广泛的东方桥头堡,才能加快陆桥地带的内陆型经济向国际意义上的陆桥经济转换。因而,我们要从战略高度重视沿海经贸中心的建设,力争逐步转弱为强,尽快形成与陆桥经济带开发开放相适应的东方桥头堡。
桥头堡是大陆桥运输的起点或中转地,它承担着陆桥国际联运和国内外贸易水陆中转的任务,是联结国内外两个市场的国际化、多功能的大型海港城市。桥头堡一般应具备四个条件:一是地理位置要优越;二是港口条件要好;三是经济腹地要宽广;四是城市发展的空间要充足,功能要多样化。随着大陆桥运输的发展和辐射功能的增强,在大陆桥两端必然会并入多个港口和交通枢纽。因此,大陆桥桥头堡往往由一组相邻的港口城市群组成,西伯利亚大陆桥东桥头堡就是由纳霍德卡、东方港等港口所组成;新亚欧大陆桥的西桥头堡则由鹿特丹、安恃卫普、汉堡等港口城市组成。
人们之所以认为鹿特丹是亚欧大陆桥的西桥头堡,主要是它具有以下特征:一是地理位置优越。鹿特丹位于欧洲西海岸中部的莱茵河三角洲,处在世界上最繁忙的两大运输线——大西洋海上运输线和莱茵河水系运输线的交接口,素有“欧洲门户”之称;二是典型的组合大港。鹿特丹港区水深6.7~21米,码头长度达90公里,航道无闸,不冻不淤,外港码头可停泊巨型货轮和超级油轮,年吞吐量3亿吨左右;三是服务设施十分完善。从60年代起,鹿特丹一直保持着世界第一大港的地位,但仍然不断加强泊位建设,更新设备,强调为世界上每一个货主提供特别服务;四是港城一体化。鹿特丹是一个典型的港城一体化的国际城市,城中有港、港中有市,不仅是重要的国际贸易中心,而且拥有一条包括炼油、石油化工、船舶修造、港口机械、食品等部门的临海、沿河工业带,具有现代港城的多种功能。鹿特丹的发展,拓宽了我们对桥头堡的认识,对建设东方桥头堡有着重要的借鉴作用。
随着我国港口、铁路建设的迅速发展,新亚欧大陆桥(中国段)的运输通道与东方桥头堡也在不断壮大。80年代中期,山东省日照市的日照港、岚山港和新(乡)日(照)铁路段投入运营,黄淮流域又增添了一条东西交通大动脉和新的出海口岸。特别是1994年11月,侯月铁路全线贯通,形成了东起日照,西至古城西安,跨越京沪、京九、京广、焦枝、同蒲五大南北干线,与陇海线相平行的又一条东西大动脉,新亚欧大陆桥东部呈现出双通道、日照和连云港双桥头堡的格局。1995年7月,国家正式确立山东省日照市为新亚欧大陆桥东方桥头堡,并将根据连云港、日照的港口条件、功能和发展方向,搞好整体规划,联合打通对外开放的通道,促进陆桥经济带的持续快速发展。近10年来,江苏省和连云港市高度重视桥头堡的建设,提出打“桥牌”战略,实施江苏省经济发展战略的北移。山东省和日照市则提出充分发挥新亚欧大陆桥东方桥头堡的龙头作用,加快山东沿桥地带的开发开放步伐,实现山东经济发展战略的南移和全省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面对沿桥开发开放的历史性机遇,我们必须进一步把连云港市和日照市逐步建设成为我国沿海中部的国际性海陆运输“枢纽”,广大内陆腹地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发展外向型经济的“窗口”,形成带动新亚欧大陆桥沿线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龙头”,才能真正担负起时代赋予东方桥头堡的历史使命。
本文选自高振刚主编的《新亚欧大陆桥战略研究》
这样可以么?

㈨ 亚欧大陆有哪些主要代表地区

欧亚大陆桥是为货物从生产地至消费地之间的流通而搭建的物流桥。这座陆桥建成于20世纪90年代,东起江苏连云港,西至荷兰鹿特丹。

中国有三条亚欧大陆桥、四条通道方案,具体如下:

1、大连方案,又称连满欧亚联运大通道。以大连为上岸港,把我国大陆、香港、日本、东南亚各国供俄罗斯和西北欧的货物,经哈(尔滨)大(连)铁路、滨(哈尔滨)洲(满洲里)铁路,由我国最大的陆路口岸、内蒙古的满洲里出境,沿西伯利亚大铁路,经俄罗斯的莫斯科到俄边境城市布列斯特分流,再经波兰的华沙、德国的柏林、到荷兰的鹿特丹港。此方案铁路贯通我国东北三省和内蒙古北部,经大连、沈阳、哈尔滨3个特大城市和若干中小城市,横跨松辽平原,工农业发达。

2、绥芬河方案,又称绥满欧亚联运大通道。以国内货物或日本、香港过境货为主,海运到俄罗斯的纳霍德卡港或海崴战港,经铁路至黑龙江省的绥芬河,途经哈尔滨和内蒙古的满洲里,然后到俄国的札拜卡力斯克——塔尔斯克铁路与西伯利亚大铁路连接,到布列斯特分流,直至西抵鹿特丹港。此方案,中国境内的铁路横贯东北最北部;途经黑龙江省和内蒙古的兴安盟、呼伦贝尔盟,沿线资源丰富,工业发达。

3、天津方案,可称津蒙欧亚联运大通道。货运集装箱从天津新港上岸,经天津、北京、山西的大同、内蒙古的二连入蒙古国,经乌兰巴托北入俄境与西伯利亚大铁路接轨,到布列斯特分流,西抵鹿特丹港。该方案铁路经过华北平原、工农牧业均较发达,煤炭、电力、天然气资源丰富,途经京、津都是特大城市。

4、连云港方案,又称新欧亚大陆桥。东起江苏省连云港,经河南郑州、陕西西安、甘肃兰州、新疆乌鲁木齐,从阿拉山口出境,经中亚塔吉克斯坦等国到新西伯利亚与西伯利亚大铁路接轨,经莫斯科到布列斯特分流,西抵鹿特丹港。该方案地理位置适中,覆盖西部省区较多,除在兰州以北要翻越乌鞘岭外,该道路横穿中国中部,经江苏、安徽、河南、陕西、甘肃、新疆6个省区,顺行范围大,沿线工农业较发达。

在1991年“亚欧大陆桥与中国社会经济发展战略研讨会”上,北京大学杨吾扬教授等专家对上述四条通道科学比较后指出:

大连方案可取之处较多。其铁路在我国和俄罗斯(原苏联)境内的距离均较长,我国境内铁路及大连港的通过能力和吞吐能力均较强,两国都看重此线,开展大陆桥运输基础比较可靠,条件比较优越。

绥芬河方案虽然系海陆联运,竞争力较强,1908年已开通。但海参崴港是座冻港,天寒地冻时每年有2—3个月结冰期。绥芬河口岸过货能力现已饱和,目前运力紧张而且由于经中国的运距短,所以按现行运价对我不利。

天津方案全程运距最短,在中俄境内的距离也最短,运费应最省,但是北京--天津的铁路运力非常紧张,增加运输比较困难。况且,目前在蒙古境内的收费标准较高,对中俄两国都不利。

连云港方案优点是铁路在中国境内的距离较长,达4100多公里,可以收取较多的过境运费。但有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亟待解决。如:目前我国境内兰新铁路是单线,石油运量较大,缺水严重,运力比较紧张;陇海铁路宝鸡--天水也是单线,运输的能力小,经常塌方断道,是进出西北的卡脖子地段;徐州以东的陇海段亦为单线。境外因苏联解体,中亚变成了很多国家,许多问题协调困难;铁路建设与集装箱方面的技术问题因穿越不少山洞而受阻。

㈩ 亚欧大陆的地理位置

欧亚大陆是欧洲大陆和亚洲大陆的合称。这是因为,欧洲大陆和亚洲大陆是连在一专起的。
从板块构造学说来看,属欧亚大陆由欧亚板块、印度板块、阿拉伯板块和东西伯利亚所在的北美板块所组成。

另外,欧亚大陆亦有其他意思。它亦可以是前苏联解体后各个加盟共和国所在的地域的雅称。而传统上,欧亚大陆这一块大陆地有不同的种族居住,组成了欧洲、西亚、南亚、东南亚及东亚等多个不同的文化圈。

热点内容
鹿特丹港国家地理 发布:2021-03-15 14:26:00 浏览:571
地理八年级主要的气候类型 发布:2021-03-15 14:24:09 浏览:219
戴旭龙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发布:2021-03-15 14:19:37 浏览:408
地理因素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发布:2021-03-15 14:18:30 浏览: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发布:2021-03-15 14:16:36 浏览:425
工地质检具体干些什么 发布:2021-03-15 14:15:00 浏览:4
东南大学工程地质考试卷 发布:2021-03-15 14:13:41 浏览:840
中国地质大学自动取票机 发布:2021-03-15 14:13:15 浏览:779
曾文武汉地质大学 发布:2021-03-15 14:11:33 浏览:563
中国冶金地质总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网 发布:2021-03-15 14:10:10 浏览: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