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霞镇地理位置
A. 巫霞的地理位置和形成。
巫峡[1]自巫山县城东大宁河起,至巴东县官渡口止,全长46公里,有大峡之称。
形成:长江切穿巫山而形成,也就是流水侵蚀作用形成
B. 上清溪的地理位置
在福建泰宁东北部,金湖上游。全长50多公里,景色秀丽新奇,幽静可人。其中崇际至长兴15公里为深山峡谷地带,赤壁丹崖把溪流挤逼为歪歪扭扭的曲线,两岸人迹罕至,森林茂密,方圆几十里内仍保持原始状态,形成弯多、滩急、潭深、山高、林密、峡逼的特点。
一路上主要旅游景点有“鲤鱼跳龙门”、“金钟长鸣”、“五老看仙”、“阳光三叠”、“孔雀开屏”、栖鹰崖、落霞壁和“海市蜃楼”等。天为山欺,水求石放,山重水复,别有天地。明代,礼部主事池显方有《上清溪游记》,称“转一景如闭一户焉,想一景如翻一梦焉,会一景如绎一封焉,复一景如逢一故人焉”,“兹奇果逾九曲”。
溪谷中还常见鸳鸯、野鸭嬉水,不避游人。
1983年,开发上清溪旅游项目,竹筏游览四季可行,水多时还可开展橡皮舟漂流探险活动。
上清溪藏于深山幽谷之间,是经6500万年地质运动形成的峡谷深切曲流。在荒无人烟的赤石翠峰之间,乘一竹筏顺溪而下,只见两岸奇岩跋扈,溪涧千回百转,涧鸟幽鸣,百草芬芳。正如明朝礼部主事池显方形容上清溪移步换景的绝妙境界:“转一景如闭一户焉,想一景如翻一梦焉,会一景如绎一封焉,复一景如逢一故人焉”。在丹山碧水中回转,如入上清仙境,一切世俗尘埃都被涤荡得干干净净,真正离凡尘最远、和心灵最 近,唯此方能感受“山中方一日,世上已千年”的无限灵趣。
C. 会稽山的地理位置
《山海经·海经第八卷·海内东经》曰:会(kuai)稽(jī)山在大内(楚)[越]南。
会稽山在绍兴城南6公里,是大禹娶妻容、封禅之地,大禹陵所在。会稽山与我国古代开国圣君、治水英雄大禹有着不解的渊源,它是大禹娶妻、封禅的地方,同时也是大禹的陵寝所在地,顾恺之说会稽山“千岩竟秀,万壑争流,草木蒙笼其上,若云兴霞蔚”。晋朝贵族王羲之、谢安等定居绍兴。南朝诗人王藉咏会稽山的诗句“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传诵千古。
D. 大坪镇的地理位置
南部县大坪镇位于县西北边陲,距县城110公里,东与神坝镇接壤,南与丘垭乡相连,西与桐坪乡毗邻,北与太霞乡相接
E. 玉龙雪山的地理位置
玉龙雪山位于云南省丽江市玉龙纳西族自治县,是中国最南的雪山,也是横内断山脉的沙鲁容里山南段的名山,北半球最南的大雪山。南北长35公里,东西宽13公里,面积525平方公里,高山雪域风景位于海拔4000米以上, 以险、奇、美、秀著称于世,云下岗峦碧翠;有时霞光辉映,雪峰如披红纱,娇艳无比。山上山脚温差大,地被迥异,生意索然到生机勃勃,判若两个世界。
F. 黄山的地理位置
黄山市位于安来徽省最南端自,介于东经117°02′-118°55′和北纬29°24′-30°24′之间。南北跨度1°,东西跨度1°53’。
黄山为安徽省地级市,地处皖浙赣三省交界处,被称为“三省通衢”,西南与江西省景德镇市、婺源县交界,东南与浙江省开化、淳安、临安县为邻,东北与安徽省宣城市的绩溪、旌德、泾县接壤,西北与池州市的石台、青阳、东至县毗邻。
(6)山霞镇地理位置扩展阅读:
行政区划
截至2018年,黄山市下辖屯溪区、黄山区、徽州区3个区,歙县、休宁县、黟县、祁门县4个县,包括55个镇、46个乡、4个街道,市政府驻屯溪区。
黄山市文明的源头可以追溯到距今5000多年前。从歙县、祁门等地出土的文物表明,今黄山市一带早在旧石器时期就已有先民生活。而在新石器时代,那里的先民们已创造原始土著文化。
G. 神农架的地理位置在哪
神农架位于湖北西部边陲,东与湖北省宝康县接壤,西与重庆市巫山县毗邻;南依兴山、巴东而濒三峡,北依房县、竹山且近武当。总面积约3000平方公里。神农架既是一个风景区,又是一个行政区。神农架林区面积3250公里,林地占85%以上,森林覆盖率为68.5%。
神农架山脉是从秦巴山脉东端起,自西南向东北延伸。地貌具有山川交错、脊岭连绵、高低悬殊的特征。境内最高海拔3105.4米,最低海拔398米,随海拔增高,依次迭现暖温带、中温带、寒温带多种气候类型。在区内形成了立体景观带。
独特的地理环境和立体小气候,使神农架成为中国南北植物种类的过渡区域和众多动物繁衍生息的交叉地带。这里有数不清的奇山异谷、奇水异泉、奇树异木、奇花异卉、奇草异菇、奇禽异兽、奇洞异穴、奇景异观、奇传异闻,并正在建设规模宏大、风格独特的国家森林公园。神农架是世界同纬度地区唯一的一块绿色宝地,对于森林生态学研究具有全球性意义。
由于其特殊的地理环境,这里蕴藏着许多古老、珍稀和特有的植物。
神农架的野生动物种类繁多,据调查,脊椎动物有334种,其中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有金丝猴、华南虎、金钱豹、白冠长尾雉、金雕、大鲵等54种。这里是现存金丝猴分布区的最东端,目前全区共有金丝猴800-900只。此外,白熊、白麝、白鹿、白蛇等白化动物,也多有发现。
现有旅游资源特点
神农架范围大,景点多,在众多的风景旅游区中独树一帜。其资源主要特色有:
1、 雄峰幽谷,神秘色彩,引人探胜。
神农架山体庞大,群山巍峨,地势高耸,有为数众多的、极具特色的高山,如金猴岭、武山、送郎山、老君山、燕子垭、天门垭、巴东垭等。神农架不仅以群山巍峨著称,还以沟谷纵横见美千条峡谷皆彩屏高挂,碧水中流,人游其间如临画廊。神农架的沟谷地貌多种多样,既有长狭型,如长达15公里的红坪画廊,将三瀑四桥五潭六洞七塔八寨三十六峰浑然融为一体。
其旅游景观概括起来有三:
其一是保存比较完好的原始森林群落,原始的自然风貌和古老珍稀的动植物种类给人经神秘之感。置身于原始森林,林内古木参天,盘根错节,藤萝萦绕,厚苔铺地。加上兽鸣鸟啼,更显得幽深古奥,夏天到这里观光躺在软绵绵的草甸下,仰望蓝天白云,聆听阵阵林涛,别有一番情趣。
其二是神农架确有许多难解的科学之谜,诸如“野人”之谜,白化动物之谜,高山潮汐和盛夏冰洞之谜,驴头狼之谜等等。愈加增强了它的神奇色彩。英、美两国的传教士,最早对神农架资源的科学价值发兴趣,采集的植物标本,令科学界震惊。
其三是神农架传说为炎帝神农氏搭架采药的地方。
2、珍稀动物、花海药国,无与伦比。
神农架优越的地理位置,茂密的森林,丰富的植被,复杂的气候和多样的地形使它同时成为一座野生动物的乐园,众多的珍稀物种,在当今世界实属罕见,神农架的植物花卉不仅种类繁多,而且分布面广。
3、奇洞怪石,飞瀑流云,美不胜收。
神农架由于喀斯特地貌,境内洞穴密布,叠转迂回,千奇百怪。有万燕栖息的燕子洞,时冷时热的冷热洞,一日三潮的潮水洞,盛夏冰封的冰洞,常年刮风的风洞,雷响出鱼的鱼洞,吞烟吐雾的云雾洞,树蛙成群的青蛙洞,悠扬悦耳的音乐洞,绝壁生花的水帘洞,水晶宫似的三宝洞,神秘离奇,令人惊叹。其中尤以阳日镇的扇子瀑布,潮水河的潮汐瀑布,小当阳的老人瀑布,香溪源的仙女瀑布,沿渡河的鱼泉瀑布等最为有趣。
现有旅游产品情况
1、自然景观旅游产品
神农奇峰, 神农异石, 神农飞瀑, 神农秀水, 神农晨曦, 神农晚霞, 神农云海, 神农洞穴, 神农古木, 神农倩桥, 神农风情, 神农冬景, 神农秋色, 神农古道
2、自然资源类
珍稀动物,植物宝库,神奇草药,白化动物,野人之谜,土特产品
3、人文景观及社会文化资源旅游产品
神农文化,汉民族史诗《黑暗传》,古风犹存的文化遗迹,阳日湾古刹--净莲寺,九冲河佛踪--天观庙,地史变迁的痕迹----化石山,古建筑艺术的残存--石刻与木雕,南方丝绸之路--川鄂古盐道,劳动妇女的创作--民间刺绣,神农架民歌赏析,古老的艺术之花--堂戏
4、民俗风情:如婚俗、丧俗、食俗、生产习俗等
婚俗:有“求婚”、“认亲”、“拜年”、“择期”、“哭嫁”、“迎亲”、“启程”、“宴亲”、“夺床”、“省亲”十个过程。反映了土家人丰富的感情和思想观念。
丧俗:打丧鼓和唱丧鼓歌,是神农架丧俗的主要特色。土家人认为人死亡是很自然的事,用不着伤心,丧事被当作一件喜事来办的,所以也有“白喜事”之称。
食俗:神农架食俗中以酒俗最为繁多,往往令客人酒足饭饱,尽兴而归。有“门杯”、“赶麻雀”、“还杯”、“转杯”、“下楼梯”、“跳杯”、“敬杯”、“斟杯”等规矩,反映了神农架山民的好客与豪爽。
劳动习俗:作为一种田歌形式,薅草锣鼓是神农架田间劳作的主要娱乐之一。“早晨来时雾沉沉,只听锣鼓未见人,双手拨开云和雾,满山都是种田人”这首民间歌谣形象地描绘了这种劳动场面……
5、民间故事、民间传说
香溪源的传说,炎帝神农进山来,茶叶,青苔,骨碎补,猴毛七,“姜”的得名,青丝发、云雾草、老龙衣,炎帝赐剑斩恶龙,头顶一颗珠
6、风味小吃
香菇炖土鸡,岩耳炖土鸡,懒豆腐,腊肉,泡菜,野菜系列,苞谷酒
H. 雁荡山在什么地理位置
雁荡山地理位置
以山水奇秀闻名,素有“海上名山”、“寰中绝胜”之誉,史称“东南第一山”。因山顶有湖,芦苇茂密,结草为荡,南归秋雁多宿于此,故名雁荡。
雁荡山系绵延数百公里,按地理位置不同可分为北雁荡山、中雁荡山、南雁荡山、西雁荡山(泽雅)、东雁荡山(洞头半屏山),通常所说的雁荡山风景区主要是指乐清市境内的北雁荡山。由于处在古火山频繁活动的地带,山体呈现出独具特色的峰、柱、墩、洞、壁等奇岩怪石,称得上是一个造型地貌博物馆。
北雁荡山以奇峰、瀑布著称,有八大景区,面积逾450平方公里,其中以东南部的灵峰、灵岩、大龙湫最为有名,并称为“雁荡三绝”。
游雁荡山一定要看灵峰夜景,这才是雁荡山的精灵所在。白天看似普普通通的山峰此时都披上神秘的盛装,惟妙惟肖,再加上导游给你天花乱坠地一吹,如入仙境一般。
位置:位于浙东南沿海的乐清市中、北部,与楠溪江风景区毗邻。
行政区划:隶属于温州下辖的县级乐清市,雁荡山风景区中心响岭头距温州市区80公里。
景观:集云道院、杨八洞、西祭、东祭、玉甑峰、凤凰山、三折瀑、小龙湫、龙鼻洞、卓笔峰、独秀峰
雁荡山因“岗顶有湖,芦苇丛生,结草为荡,秋雁宿之”而得名,总面积450平方公里,500多个景点分布于8个景区,以奇峰怪石、古洞石室、飞瀑流泉称胜。
灵峰、灵岩、大龙湫三个景区被称为“雁荡三绝”特别是灵峰夜景,灵岩飞渡堪称中国一绝,人视为雁荡山的“明庭”。元代文学家李孝光云:“峭刻瑰丽,莫若灵峰;雄壮浑庞,莫若灵岩。”正道出了“二灵”审美风格上的区别。以灵岩古刹为中心,后有灿若云锦的屏霞嶂,左右天柱、展旗二崖对峙,壁立千仞。
因“浑庞”而生肃穆,人处其中,顿觉万虑俱息。灵峰使人情思飞动,灵岩则使人心境沉静。但人又怕沉静太过,于是就有“灵岩飞渡”的准杂技表演。其实,灵岩也有许多奇巧的景点,如天窗洞、龙鼻水、龙湫、玉女峰、双珠瀑等,只是都被藏掖到隐蔽处去了c。
人皆知藏拙,不知藏巧更须具一副手眼,灵岩知此中三昧,才成其为博大。雁荡风景以峰、洞、岩石、泉、门、嶂称胜。奇峰怪石,悬崖叠嶂,耸峙嵯峨;古洞石室,茂林幽谷,曲折迂回;飞瀑流泉,碧潭清涧,如带若练;雁湖日出,百岗云海,一向为游客所赞赏,至于灵峰夜景,灵岩飞渡更为神奇幻绝。
雁荡山还有一个特点,欲观山景,不必耗费级大的体力去攀登陡峭的山径,只消沿着一条平坦的石子路,缓缓行走,各种姿态的奇峰怪石就可以收于眼底,这是因为这些山峰多是平地拔起之故。可谓是游者之福也。
参考资料:http://www.5u6u.com/html/2006050915354270.html
I. 张掖丹霞地貌的地理位置
位于甘肃省河西走廊中段的张掖市,古为河西四郡之一张掖郡,取“张国臂回掖(答腋),以通西域”之意。张掖,在中国第二大内陆河黑河的滋润下,孕育了广袤的绿洲,方才孕育了河西走廊文化。境内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景观,有着美不胜收的原生态城市湿地,气势磅礴的彩色丹霞地貌,中国最美的油菜花海,亚洲最大的万匹军马驰骋,独特的裕固族风情,祁连山草原风光,沙漠冰川奇景……雪山、冰川、森林、草原、湖泊、碧水、沙漠相映成趣,既具有南国风韵,又具有塞上风情,所以有“不望祁连山顶雪,错将张掖当江南”这样的佳句。
张掖丹霞地貌奇观形成于200万年前,位于张掖市临泽、肃南县境内,面积约510多平方千米,仅次于中国最大的赤水丹霞。她是中国发育最大最好、地貌造型最丰富的地区之一,特别是窗棂式、宫殿式丹霞地貌,是丹霞地貌中的精品。彩色丘陵色彩之缤纷、面积之大冠绝全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