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拜地理位置视频
㈠ 迪拜的地理环境是怎样的
位于阿拉伯半岛中部、阿拉伯湾南岸,是海湾地区中心,与南亚次大陆隔海专相望,被誉为海湾的属明珠。海岸线长734公里,西北与卡塔尔为邻、西和南与沙特阿拉伯交界、东和东北与阿曼毗连。它沿海岸线呈西南到东北的走向,长30公里,最宽处10余公里。一条长约14公里的海汊将它分为两部分,东南部分称为迪拉,西北部叫巴尔杜拜。靠海汊的迪拉地段最为繁华。海汊从南到北,建有戈尔胡德桥、马克西姆桥和山代盍隧道,将西部连在一起。
迪拜的夏季(5~10月)酷热,气温有时高达40℃以上。11月至次年4月为冬季,气温一般在20~26℃,最低气温一般在11~13℃左右,历史最低气温为7℃。迪拜被称为“沙漠中的绿洲”。
㈡ 迪拜的地理位置在哪
迪拜位于阿拉伯半岛中部、阿拉伯湾南岸,是海湾地区中心。与南亚次大陆内隔海相望,与卡塔容尔为邻、与沙特阿拉伯交界、与阿曼毗连。迪拜常住人口约280万人,本地人口占15%左右,外籍人士来自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常住迪拜的华人有约34万人,其他外籍人士来自诸如埃及、黎巴嫩、约旦、伊朗、印度、巴基斯坦、菲律宾等。
地理位置
阿拉伯半岛中部,25°16.8'N,55°20'E
面积
3980平方公里
人口
262万(2014年)
方言
阿拉伯语,英语
气候条件
热带沙漠气候
著名景点
哈利法塔、帆船酒店、朱美拉清真寺、迪拜贸
机场
迪拜国际机场、阿勒马克图姆国际机场
时区
UTC+4
人口密度
658.29人/平方公里
GDP
1028亿美元(2016年)[2]
人均GDP
39236美元(2016年)
国家制度
君主世袭制
代表性建筑
哈利法塔(迪拜塔),帆船酒店
㈢ 迪拜的地理位置
迪拜基本位于中东抄地区的中央袭,位于面向波斯湾的一片平坦的沙漠之地。北边是沙迦酋长国,南边是阿布扎比酋长国,经纬度为:北纬25°15′47″;东经55°17′50″。面积为4114平方公里,位列阿拉伯联合酋长国中7个酋长国中的第二名。
迪拜位于中东地区的中央,是面向波斯湾的一片平坦的沙漠之地。面积约为4114平方公里,占阿联酋全国总面积的5.8%,继阿布扎比之后排名第二。人口约为3,102,511人(2018年4月),约占阿联酋全国人口的41.9%,为人口最多的城市。
(3)迪拜地理位置视频扩展阅读:
迪拜的地理环境:
地形地貌
迪拜城市内,以一条长约14公里东西流向的迪拜河(Du Creek)为轴心一分为二。北侧叫做德拉(Deira),南侧叫做布尔迪拜(Bur Du)。迪拜是由于把这个克利克作为港口使用才成立的城市,这2个地区作为从迪拜成立时开始的市区形成了旧街道。
气候
迪拜为亚热带气候,分为冬夏两季。夏季最高气温有时会达到50℃,尽管完全不下雨,但是经常会观测到100%的湿度,非常的高温多湿,是让人不舒服的夏季。相反,每年11月到3月期间的冬季又会让人感觉寒冷。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迪拜
㈣ 迪拜在地球什么位置
地理位置:迪拜来基本位自于中东地区的中央,位于面向波斯湾的一片平坦的沙漠之地。经纬度为:北纬25°15′47″;东经55°17′50″。
气候:迪拜为亚热带气候,分为冬夏两季。夏季最高气温有时会达到50℃,尽管完全不下雨,但是经常会观测到100%的湿度,非常的高温多湿,是让人不舒服的夏季。相反,每年11月到3月期间的冬季又会让人感觉寒冷。
人文:2018年,迪拜人口约为500万人,其中迪拜本地人口为100万,有80%是外国人。
迪拜的教育一般分为早教、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早教对应幼儿园教育,基础教育对应小学、初中和高中教育,高等教育对应的就是大学教育。
(4)迪拜地理位置视频扩展阅读
语言:
迪拜的官方语言是阿拉伯语,政府的文件也用阿拉伯语书写,但是英语、印地语、乌尔都语、塔加洛语也在日常对话中被广泛使用。
地方特产:
习惯:阿拉伯、迪拜的人们有喝咖啡的习惯。他们一般用咖啡和海枣来招待客人。有的家庭会将咖啡壶作为传家宝。
饮食文化:存在一种将蔬菜、鸡肉和面包放在一起煮着吃的料理。还有一种是用骆驼奶为原料的,骆驼奶制巧克力。
㈤ 迪拜塔的地理位置在哪
中东,阿拉来伯半岛,阿联酋首府源 近日已达630米,高度和层数已超越台北的101大楼,正式成为全球第一高楼。这个耗资10亿美元建筑的完工时间将由原定的2008年年底推迟至2009年9月。为防止竞争者超越,迪拜塔的最终高度一直没有公布
㈥ 关于迪拜的地理知识点,发达原因,地理位置,地图(区位图,地形图)
迪拜酋长国是阿拉伯联合酋长国的第二大酋长国,位于出入波斯湾霍尔木兹海峡内湾的咽喉地带。同时迪拜市也是阿联酋第二大城市,位于阿拉伯半岛中部、阿拉伯湾南岸,是海湾地区中心,被誉为海湾的明珠。近20多年来,迪拜利用“石油美元”建成了一系列现代化配套基础设施,大规模的建设也使得迪拜成了奢华的代名词。然而,随着迪拜世界债务危机,人们也开始怀疑用石油美元堆积起的城市是否也会成为一个泡沫。
迪拜市
迪拜市是阿联酋第二大城市。近20多年来,迪拜利用“石油美元”建成了一系列现代化配套基础设施。凭借这些设施和优越的地理位置,以及传统的转口贸易优势,迪拜大力发展非石油产业,经济、社会发展迅速,现已成为本地区最重要的贸易、交通运输、旅游和购物中心。
迪拜位于阿拉伯半岛东部,北濒波斯湾,海岸线长734公里。西北与卡塔尔为邻、西和南与沙特阿拉伯交界、东和东北与阿曼毗连,人口226万,面积为4,114平方公里。迪拜实行开放的政策,目前迪拜的常住居民中有80%为外来人口,来自150多个国家,中国人大约有7万。 气候 迪拜的夏季(4-10月)酷热,气温高达45℃以上,局部沙漠地区有小沙暴。11月至次年3月为冬季,气温不低于7℃。12月至2月为雨季,全年降雨稀少,年均不足100毫米。
迪拜拥有世界上第一家七星级酒店、世界最高建筑迪拜塔(哈利法塔,又称迪拜大厦或比斯迪拜塔)、全球最大的购物中心、世界最大的室内滑雪场,源源不断的石油和重要的贸易港口地位,为迪拜带来了巨大的财富,如今的迪拜成了奢华的代名词。除了各种奢侈商品、名牌汽车,这里的建筑处处显示着蓬勃发展的迪拜丝毫不掩饰的雄心。据统计,迪拜近年来用于工程建设的资金高达1000亿美元,而据世界银行的估计,整个伊拉克的重建资金也只有530亿美元。全球五分之一的起重机在这里运转,共有25万建筑工人在这里工作。在资金源源不断注入以及奇思妙想创造下,30年前还只是沙漠边上一个小港的迪拜,如今吸引了来自全球的建筑设计师,他们创造了最大的人工岛———“棕榈岛”,最奢华的酒店———BurjAlArab,这里正在成为世界顶尖建筑设计师的天堂。如今的阿联酋迪拜正在变成一个世界艺术建筑的大都会。世界上许多著名的建筑师都云集到迪拜这座沙漠中的城市,并设计了各种前卫的博物馆和大厦。
迪拜实在是个十分矛盾的城市。原本以为,应是一片一望无垠的大沙漠,整个城市应是笼罩在黄色的基调中,绿色原本只应是点缀。没想到,刚踏下飞机,一整片的绿就劈头盖脑的向你涌来,到处是绿树成荫,鸟语花香。城市的天空格外的蔚蓝和清澈,朵朵白云都可以看得格外的清晰。你在走近一看,那些大树,那些小花全都是长在沙漠上的。在如此松软的黄沙上,这些绿色的生命是如何扎根成长的呢?所以说迪拜是矛盾的,最最没有生命的黄沙,最最生机勃勃的绿林,最最古老的宗教,最最现代的建筑都融合在了一起。
在海湾地区,迪拜被认为是这一地区最重要的贸易中心之一。 首先,迪拜位于阿联酋海岸线的中部,约400英里长,其位置具有非常重要的战略性和竞争性。在阿拉伯湾西南部的这一重要位置一方面使迪拜在连接各航线中扮演活跃的贸易角色,另一方面又可以大大方便东西部之间的的海上运输。 其次,迪拜实行自由和稳定的经济政策,在各国之间以及国际工商界赢得良好的声誉,这就鼓励了本国资本和外国资本投资于商业、工业和服务业等各个经济领域。 第三,迪拜通过建设完善的基础设施、提高政府服务效率和提供公共服务等措施,进一步加强了其在国际贸易中的战略地位。这些高效的便利化措施有效地促进了各经济部门的增长、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总之,迪拜酋长国的经济建立在两类经济活动的基础之上,即:非石油贸易和石油的生产与出口。在过去的三十年,由于占据海湾独特的战略性地理位置、一系列基础设施项目的完工以及根据国际最高标准实施的一系列贸易便利化措施,迪拜的贸易和工业经历了快速的增长。如今迪拜已经成为这一地区最重要的进口、出口和转口贸易中心。同时,迪拜也在致力于大力加强其工业基础的建设,以进一步实现其经济的多元化。为此,迪拜在杰布拉里自由区建立了一些重工业项目,活跃的私人经济也建立了一些中小规模的制造工厂,并在某些商品上实现了自给自足,有些商品甚至已经超过当地市场的需求并出口到海外市场。
其经济成分有:
石油,如今,迪拜石油仅提供6%的GDP,而且预计到2010年将会开采完。
非石油工业,阿联酋全国最大的两个非石油工业项目均在迪拜,即迪拜铝厂和迪拜干船坞。
港口货运
贸易加工
旅游业
房地产业
电信和水电
高科技产业等。
迪拜人有无穷的魄力,什么都要称得上世界之最。世界唯一的七星级酒店、世界第八大奇迹、世界最高大楼、世界最大的人工室内滑雪场、世界最大的游乐园、世界最大的办公大楼…… 迪拜酒店金帆船酒店 。
2009年当地时间11月24日,迪拜酋长国最大的企业“迪拜世界”宣布,将推迟6个月偿还债务,令全球金融市场为之巨震。美国三大股指分别下跌了1.48%-1.73%,亚太股指更是一片惨淡,日本跌3.22%,香港4.84%,韩国4.69%,上证综指2.36%。然后是资源市场。金价、油价分别重挫了1.1%和2.4%,白银则下跌了2.5%。
迪拜是中东地区的转口贸易中心,其非石油贸易占阿联酋国家的70%,依靠设立自由贸易区和免税吸引外商,其旅游业发达进而带动大量房地产投资。因此,专家认为,迪拜的贸易、港口经济和休闲、旅游等非石油经济增长性比较稳定,迪拜债务危机在未来两三年内有望解决。
㈦ 迪拜在哪个地方,为什么在世界地图找不到
迪拜位于阿拉伯半岛中部、阿拉伯湾南岸,是海湾地区中心。与南亚次大陆隔海相望,与卡塔尔为邻、与沙特阿拉伯交界、与阿曼毗连。
在世界地图中找不到,可能是由于比例尺较大,而迪拜的范围较小的原因。迪拜面积3980平方公里,而中国陆地面积9600000平方公里,中国在地图是一只“公鸡”的话,迪拜连“芝麻”也算不上,自然就看不到找不着了。
拓展资料
迪拜是阿拉伯联合酋长国人口最多的城市,中东地区的经济和金融中心,也是中东最富有的城市,被称为中东北非地区的“贸易之都”。
主要的支柱产业包括物流、贸易、金融、及旅游行业。人口262.2万人(2014年),约占全国人口的41.9%,为人口最多的酋长国。迪拜的经济实力在阿联酋也排第一,阿联酋70%左右的非石油贸易集中在迪拜,所以习惯上迪拜被称为阿联酋的“贸易之都”,也是中东地区的经济和金融中心。
迪拜拥有世界上第一家七星级酒店(帆船酒店) 、世界最高的摩天大楼(哈利法塔)、全球最大的购物中心(迪拜世界贸易中心)、世界最大的室内滑雪场(阿联酋贸),重要的贸易港口(Jebel Ali港、Rashid港),和著名的迪拜国际金融中心(DIFC)。
㈧ 迪拜在地图上的位置
迪拜位于阿拉伯半岛中部、阿拉伯湾南岸,波斯湾、沙迦的西南、阿布扎比的东北,与南亚次大陆隔海相望,并往陆地内延伸。哈塔(阿拉伯语:حتا)作为迪拜的外飞地,为阿曼所包围。
迪拜海岸线长734公里,它沿海岸线呈西南到东北的走向,长30公里,最宽处10余公里。一条长约14公里的海汊将它分为两部分,西南部分称为迪拉。
东北部叫巴尔迪拜靠海汊的迪拉地段最为繁华。海汊从南到北,建有戈尔胡德桥、马克西姆桥和山代盍隧道,将西部连在一起。
(8)迪拜地理位置视频扩展阅读:
富有的迪拜
虽然许多迪拜核心贸易基础建设系为了支持石油工业,但石油、天然气占迪拜营收已低于5%,石油产量约每天50,000至70,000桶(7,900至11,100立方米)
大多来自海上油田,天然气占营收约2%,迪拜石油储量显著下降,预期仅能再开采20年。
房地产及营造业(22.6%)、贸易(16%)、转口港(15%)及金融服务业(11%)为迪拜经济最主要产业。
迪拜,以及交叉于迪拜河的德拉(独立的时候),是西方厂商的重要通商港口。许多的城市新金融中心都设在港区,成为1970年代与1980年代的重要贸易中心。
直到1990年代,迪拜市区仍允许黄金自由贸易,因印度的黄金进口受限,所以迪拜成为走私黄金到印度的地点。
㈨ 迪拜属于哪个国家_迪拜在地图上的位置(地图)
迪拜属于阿拉伯联合酋长国这个国家。
迪拜(阿拉伯语:دبي、Dubayy;英语:Du),是阿拉伯联合酋长国人口最多的城市,也是该国七个酋长国之一迪拜酋长国的首府,2018年,被GaWC评为年度世界一线城市第九位。
迪拜基本位于中东地区的中央,位于面向波斯湾的一片平坦的沙漠之地。经纬度为:北纬25°15′47″;东经55°17′50″。面积为4114平方公里,位列阿拉伯联合酋长国中7个酋长国中的第二名。北边是沙迦酋长国,南边是阿布扎比酋长国,东边与阿曼苏丹国相邻。
(9)迪拜地理位置视频扩展阅读:
迪拜地形地貌:
迪拜城市内,以一条长约14公里东西流向的迪拜河(Du Creek)为轴心一分为二。北侧叫做德拉(Deira),南侧叫做布尔迪拜(Bur Du)。迪拜是由于把这个克利克作为港口使用才成立的城市,这2个地区作为从迪拜成立时开始的市区形成了旧街道。
迪拜市街的西边与南边是沙漠地带,西端是山岳地带,但是像哈达那样的绿洲也个别存在。
气候:
迪拜为亚热带气候 ,分为冬夏两季。夏季最高气温有时会达到50℃,尽管完全不下雨,但是经常会观测到100%的湿度,非常的高温多湿,是让人不舒服的夏季。
相反,每年11月到3月期间的冬季又会让人感觉寒冷。另外,冬季也发生过沙尘暴。但是,冬季的平均气温为20℃左右,非常的舒适,也是观光旅游的旺季。
㈩ 阿联酋的地理位置
阿联酋位于阿拉伯半岛东部,北濒临波斯湾,海岸线长734公里。西和南与沙特阿回拉伯交界答,东和东北与阿曼毗连,是由阿布扎比、迪拜、沙迦、哈伊马角、富查伊拉、乌姆盖万和阿治曼7个酋长国组成的联邦国家。
西北与卡塔尔为邻、西和南与沙特阿拉伯交界、东和东北与阿曼毗连,总面积为83600平方公里。
(10)迪拜地理位置视频扩展阅读;
阿联酋农业不发达。全国可耕地面积32万公顷,已耕地面积27万公顷。主要农产品有椰枣、玉米、蔬菜、柠檬等。
阿联酋粮食依赖进口;渔产品和椰枣可满足国内需求;畜牧业规模很小,主要肉类产品依赖进口。近年来,政府采取鼓励务农的政策,向农民免费提供种子、化肥和无息贷款,并对农产品全部实行包购包销,以确保农民收入,阿农业得到一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