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市经济地理位置
A. 济南经济情况
济南的经济发展缺乏朝气 缺乏活力,税收大户基本是能源大户,像电专子 新能源类的高新技术基属本没有像样的大企业,大集团。济南的公务员很受人追捧!但是其实我就是公务员每个月也仅仅2000-3000左右,所有加一块!!老百姓工资水平偏低,一般的国企工人工资在1000-2000稍微多一点!!房价偏高2手房还要在4500--5000左右!新开盘的均价在5000以上。
B. 济南市中心在什么位置
1、济南严格意义上的中心是泉城广场。这里是济南的文化,商业,经济,以及风景区集中地带,也是济南政府集中所在区域,还有影视文化公司等环绕着它。从济南人在济南的商业和文化气息以及有标志性建筑的地点来看,济南市的中心地带是济南泉城广场处。这里交通发达,是商业集中区,也是文化气息以及旅游较集中的地方。
2、济南中央商务区(Jinan Central Business District),又称济南CBD,位于经十路城市发展主轴上,处于济南市东部新城核心区域,北至工业南路、南至经十路、西至华阳路、东至奥体西路,总面积约3.2平方公里的中央商务区。
3、济南中央商务区的建设初步确定为“一轴、一心、三区”开发格局。发展定位为金融机构主聚集、省级总部企业主营业、高端服务业主发展区。
拓展资料:
泉城广场是山东省省会济南市的中心广场,坐落于济南市中心繁华地带。它南屏千佛山,北依大明湖,西临趵突泉,东眺解放阁。广场东西长790米,南北宽280米,占地面积330亩,约22万平方米,主体面积270亩。地上绿化面积8万平方米,水面面积约2万平方米,地面铺装达12万平方米。
自1999年建成以来,泉城广场多次接待党和国家领导人、国外友人以及全国各地代表团,也是举办的各类大型公益性活动和宣传活动的首选之地,已成为济南乃至山东省的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2002年8月,泉城广场正式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联合国国际艺术广场”称号,泉城广场成为中国第一家也是唯一一家获此荣誉的城市广场。
参考链接:网络_泉城广场
C. 中国山东济南地图上在哪个方向
中国山东济南地图上的东偏北方向
(3)济南市经济地理位置扩展阅读
济南市,简称“济”,别称“泉回城”,是山东省省会、答全国十五个副省级城市之一,环渤海地区南翼的中心城市,山东省的政治、文化、教育、经济、交通和科技中心。中国人民解放军北部战区陆军机关驻地,山东半岛城市群和济南都市圈核心城市、新一线城市。
济南因境内泉水众多,拥有“七十二名泉”,被称为“泉城”,素有“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的美誉,济南八景闻名于世,是拥有“山、泉、湖、河、城”独特风貌的旅游城市,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首批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史前文化——龙山文化的发祥地之一。
D. 济南的介绍
济南是山东省的省会,因地处古四渎之一“济水”(故道为今黄河所据)之南而得内名。南依泰山,北跨黄容河,地处鲁中南低山丘陵与鲁西北冲积平原的交接带上,地势南高北低。
济南境内河流主要有黄河、小清河两大水系。湖泊有大明湖、白云湖等。济南历史悠久,是国务院公布的历史文化名城。
(4)济南市经济地理位置扩展阅读:
济南之所以泉水众多,是因为它的独特地形地质构造。济南处在山东省的心脏地带,鲁中南低山丘陵与鲁西北冲积平原,正好把它夹在中间,为一平缓的单斜构造,高差达500多米,市区的地势自然也就随之南高北低,这种南高北低的地势,利于地表水和地下水向城区汇集。
济南地处中纬度地带,由于受太阳辐射、大气环流和地理环境的影响,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其特点是季风明显,四季分明,春季干旱少雨,夏季温热多雨,秋季凉爽干燥,冬季寒冷少雪。
E. 济南地理环境
1929年7月正式设立济南市。位于北纬36度40分,东经南一带。117度00分,南依泰山,北跨黄河,属于北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日照充分,年平均气温14摄氏度,年平均降雨量650到700毫米。 下辖六个区、三个县、一个县级市,总面积达8227平方公里,2007济南全市年末户籍总人口607.4万,暂住人口85.5万。
地理概貌 济南位于山东省的中西部,是京沪铁路、胶济铁路与邯济铁路的交汇点,南面与列入“世界自然文化遗产”清单的泰山毗邻,北与被称为“中华民族母亲河”的黄河相依。
济南地处鲁中南低山丘陵与鲁西北冲积平原的交接带上,地势南高北低。地形复杂多样,大体可分为三带;北部临黄带,中部山前平原带,南部丘陵山区带。济南境内河流较多,主要有黄河、小清河两大水系。还有南北大沙河,玉符河等河流。湖泊有大明湖、白云湖等。
行政区划
市中区:面积280.19平方公里 人口56.22万
历下区:面积100.89平方公里 人口59.87万
槐荫区:面积150平方公里 人口34.7万
天桥区:面积249平方公里 人口57万
历城区:面积1298.57平方公里 人口93.51万
长清区:面积1178平方公里 人口53万
平阴县:面积826平方公里 人口35万
商河县:面积1162平方公里 人口60.97万
济阳县:面积1076平方公里 人口53万
章丘市:面积1855平方公里 人口98万
气候状况 济南地形复杂多样,南为泰山山地,北靠黄河,地势南高北低。济南地处中纬度,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春季干燥少雨,夏季炎热多雨,秋季天高气爽,冬季严寒干燥,四季分明。
济南市地处中纬度地带,由于受太阳辐射、大气环流和地理环境的影响,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其主要气候特征是:季风明显,四季分明;冬冷夏热,雨量集中。
季风明显,四季分明。我国是世界上季风气候十分典型的国家,而济南市则是季风气候明显区域之一。冬季亚洲大陆北部形成了蒙古高压,济南市被变性极地大陆气团所控制,常受来自北方冷空气侵袭,寒冷晴朗,雨雪稀少,多偏北风。夏季受热带、副热带海洋气团影响,盛行来自海洋的暖湿气流,天气炎热,雨量充沛,光照充足,多偏南风。春季和秋季是冬季转夏季、夏季转冬季的过渡季节,风向多变。一年之中,在不同季节,全市处在不同大气环流控制之下,构成了春暖、夏热、秋爽、冬寒四季变化分明的气候。济南市冬季长达136~157天,一般在11月上旬至次年3月下旬;夏季为105~120天,一般在5月下旬至9月上旬;春、秋季最短,都不足两个月。
冬冷夏热,雨量集中。冬季济南市受蒙古冷高压控制,盛吹寒冷的偏北风,一般6~8天有一次冷空气侵入,使气温不断降低。冬季最冷月平均气温在0℃以下,极端最低温度平均在-20℃以下(平阴县为-18.9℃,长清县为-19.1℃,济南市北郊为-19.7℃,济南市东郊为-22.5℃,章丘县为-24.5℃),低于-10℃的严寒日数98%集中在冬季。最大冻土深度为45厘米左右,最大积雪深度为20厘米左右。冬季降水量在20~25毫米,仅占全年总降水量的3.0~3.7%,整个冬季雨雪稀少,北风频吹,干燥寒冷。夏季炎热,季平均温度在26℃左右,极端最高温度超过40℃,日最高气温≥40℃的酷热日数均出现在夏季。夏季不仅炎热,且多降水,雨热同季。夏季降水量全市各县区平均都在400毫米以上,全年60%的降水量集中在夏季,7月份降水日数平均在15天左右,日降水量≥50毫米的暴雨日数集中在7、8两月,占全年暴雨日数的70%。
自然资源 全市土地资源总面积8154平方公里。山地丘陵3000多平方公里,平原5000平方公里。全市有棕壤、褐土、潮土、沙姜黑土、水稻土、风砂土6个土类。粘土、石灰岩、白云岩、质优量大,但尚未被充分地开发利用。“济南青”辉长岩和“柳埠红”花岗岩已远销欧亚非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有待于扩大生产规模。矿产资源丰富,主要有铁、煤、花岗石、耐火粘土以及铜、钾、铂、钻等多种有色金属、稀有金属和非金属等。特别是石灰岩品位高、储量大。花岗石的黑色花岗石,质地纯正,为国内独有。林木资源分乔木、灌木两大类,共有60多科,300多种。南部山区盛产苹果、黄梨、柿子、核桃、山楂、板栗等,并产有远志丹参、枣仁、野菊、香附等多种药材。北部临黄平原的大枣也有很高的产量。另外,白莲藕、大葱、玫瑰花、芦苇等植物也有较高的产量,并在省内外享有盛名。水资源15.9亿立方米,可利用量14.7亿立方米。
本页数字均为1985年土地普查数据。1985年,济南市总面积为5633.78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2684平方公里。全市耕地率47.6%,高于全省47%、全国平均10.4%的水平。平阴、长清、历城及章丘南部山区中有耕地1508.3平方公里,占总耕地面积的56.2%,因地势较高,田块支碎,耕地质量较差,耕作困难,农作物产量较低。北部平原地区有耕地710.9平方公里,占总耕地面积的26.5%,该区土壤肥沃,土层深厚,是粮菜精种高产区。因城镇及工矿企业的排污,使土壤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沿黄、沿清地带有低洼耕地465平方公里,占总耕地面积的17.3%,这部分耕地有内涝危害。全市人均占有耕地0.07公顷,低于全省人均0.1公顷、全国人均0.13公顷的水平。全市城镇工矿、交通用地842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15%。林地面积736.4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13.1%,人均0.02公顷。荒山荒地面积949.8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16.9%。
水资源 由降水及黄河侧渗补给形成的全市天然水资源总量为16.07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6.41亿立方米,占总量的38%;地下水9.66亿立方米,占总量的62%。在现状水利设施及其正常运用条件下,结合天然水资源的特点,可以拦蓄提引的水量,即多年平均可利用量为11.92亿立方米。占天然水资源总量的74.2%;其中地表水4.29亿立方米,地下水7.63亿立方米。1985年,国民经济各部门实际需水量12.48亿立方米。其中,工业生产及城镇生活用水3.3亿立方米,占26.4%;农业灌溉及农村生活用水8.94亿立方米,占71.6%
F. 济南市共有几个区 有详细的地图划分吗
截至2018年,济南辖8个市辖区、2个县。市辖区:市中区、历下区、天桥区、槐荫区、历城区、长清区、章丘区、济阳区;县:平阴县、商河县。
济南位于山东省的中部,地理位置介于北纬36°01′~37°32′,东经116°11′~117°44′,南依泰山,北跨黄河,地处鲁中南低山丘陵与鲁西北冲积平原的交接带上,地势南高北低。
地形可分为三带:北部临黄带,中部山前平原带,南部丘陵山区带。济南是中国东部沿海经济大省——山东省的省会,全省政治、经济、文化、科技、教育和金融中心,重要的交通枢纽。
四周与德州、滨州、淄博、莱芜、泰安、聊城等市相邻。总面积7998平方公里,市区面积3303平方公里。
(6)济南市经济地理位置扩展阅读:
历下区下辖13个街道:泉城路街道、大明湖街道、东关街道、建筑新村街道、千佛山街道、趵突泉街道、解放路街道、文化东路街道、燕山路街道、甸柳新村街道、姚家街道、智远街道、龙洞街道,78个社区、21个村。历下区政府驻解放东路99号。
2007年,辖区下设四里村街道、大观园街道、杆石桥街道、魏家庄街道、泺源街道、六里山街道、二七新村街道、七里山街道、舜玉街道、舜耕街道、王官庄街道、白马山街道、七贤街道、十六里河街道、兴隆街道、党家街道和陡沟街道共辖17个街道办事处。
G. 济南的地理特点
济南地形可分为三带:北部临黄带,中部山前平原带,南部丘陵山区带。境内主要山峰有长城岭、跑马岭、梯子山、黑牛寨等等。山地丘陵3000多平方千米,平原5000平方千米。最高海拔1108.4米,最低海拔5米,南北高差1100多米。
济南之所以泉水众多,是因为它的独特地形地质构造。济南处在山东省的心脏地带,鲁中南低山丘陵与鲁西北冲积平原,正好把它夹在中间,为一平缓的单斜构造,高差达500多米,市区的地势自然也就随之南高北低,这种南高北低的地势,利于地表水和地下水向城区汇集。
济南地下是可溶性灰岩,在漫长地质变迁年代,经过多次构造运动和长期溶蚀,形成了大量溶沟、溶孔、溶洞和地下暗河,成了能够储存和输送地下水的地下管网。济南南部山脉大量的地下水,沿着石灰岩地层潜流,纵横交错,一路向北,遇到了北郊组织紧密的岩浆岩的阻挡,如同一面天然设置的石墙,将水脉阻断拦蓄。
最终,拦蓄在这里的大量地下水,凭着强大压力,沿地下连接地表的许多裂缝和通道,一股脑的涌出地面,于是就出现了天然涌泉。也正是这样的地质构造,使得济南虽然处在河北平原和鲁北平原地震带上,但地下的震动,却可以被地下水最大限度的有效缓冲。
(7)济南市经济地理位置扩展阅读
济南地处中国华东地区、山东中西部、华北平原东部边缘,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北部战区陆军机关驻地,山东半岛城市群核心城市,北连首都经济圈、南接长三角经济圈,东西连山东半岛,是环渤海经济区和京沪经济轴上的重要交汇点,环渤海地区和黄河中下游地区中心城市之一。
济南因境内泉水众多,拥有“七十二名泉”,被称为“泉城”,素有“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的美誉,济南八景闻名于世,是拥有“山、泉、湖、河、城”独特风貌的旅游城市,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首批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史前文化——龙山文化的发祥地之一。
H. 济南的地理位置具体是什么
济南位于山东省中西部,南依泰山,北跨黄河,背山面水,分别与西南部的聊城、北部的德州和滨州、东部的淄博、南部的泰安和莱芜交界。济南市位于北纬36°40′,东经117°00′,南依泰山,北跨黄河,地处鲁中南低山丘陵与鲁西北冲积平原的交接带上,地势南高北低
I. 济南的地理位置
济南市位于北纬36度40分,东经117度00分,南依泰山,北跨黄河,地处鲁中南低山丘陵与鲁西北冲积平原的交接带上,地势南高北低。地形可分为三带:北部临黄带,中部山前平原带南部丘陵山区带。济南境内河流主要有黄河、小清河两大水系。湖泊有大明湖、白云湖等
济南城内原来百泉争涌,分布着久负盛名的趵突泉、黑虎泉、五龙潭、珍珠泉四大泉群,有美泉100多处,享有“七十二名泉”之美称。现大多数名泉都已见底,不知何时才能再见涟涟水波。趵突泉有“天下第一泉”之美称,喷高三尺已不复见,然奇泉不可不看,更有易安与李攀龙,非去不可。黑虎泉,找一个人少的早上,漫步泉旁,看泉眼如珠冒起,听黑虎泉奔涌之畅快,亦属一乐事。
大明湖、千佛山与趵突泉,并称为济南三大名胜。大明湖湖面宽阔,由众泉汇流而成,夏日湖上荷花映日,绿柳成荫,赶上荷花节期间去大明颇有一番风味。千佛山为佛教名山,古名历山,有舜耕历山之说,登山远眺,明湖如镜,黄河似带,泉城风貌,尽收眼底。
济南市是中国东部沿海经济大省--山东省省会,全省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及教育中心,也是国家批准的副省级城市和沿海开放城市。全市总面积8177平方公里,市区面积3257平方公里。
济南地形复杂多样,南为泰山山地,北靠黄河,地势南高北低。济南地处中纬度,属于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日照充分,年平均气温13.6℃,1月最冷,平均气温-1.9℃,7月气温最高,平均气温27℃。年平均降雨量614毫米。
济南历史悠久,是国务院公布的历史文化名城。济南风景秀丽,泉水众多,被誉为"泉城"。济南的市树是柳树,市花是荷花。
截止2001年末,济南常住人口达到569万人,人口密度为696人/平方公里,人口自然增长率为3.84%。
济南具有2000多年的历史,是闻名世界的史前文化-龙山文化的发祥地,区域内新有石器时代的遗址城子崖,有先于秦长城的齐长城,有现在中国最古老的地面房屋建筑汉代孝堂山郭氏墓,单层古塔四门塔,有被誉为“海内第一名塑”的灵岩寺宋代彩塑罗汉等。济南山灵水秀,人才辈出,历代文人墨客多聚于此,唐代著名诗人曾在这里写下了“济南名士多”的佳句。
济南自然风光秀丽,自古素有“泉城”之美称。尤以趵突泉、黑虎泉、五龙潭、珍珠泉四大名泉久负盛名,自古享有“家家泉水,户户垂杨”之誉。济南拥有的泉水之多,流量之大,景色之美,独步天下.这些泉,纵横分布,错落有致,既有趵突、黑虎、珍珠、五龙潭四大泉群,又有郊区泉群,誉称72名泉.趵突泉为72名泉之首,泉水分三股而淌。泉北有宋代建筑“泺源堂”,西南是明代建筑“观澜亭”,池东为“来鹤桥”,桥南立木牌楼,横额上书“洞天福地”、“蓬山旧迹”。清高宗乾隆南下游览,观趵突泉后大为兴奋,当即题“游湍”,封“天下第一泉”,留《趵突泉游记》石刻碑文。趵突泉东北侧有金线泉。泉中金线忽 隐忽现,弯曲多变,明亮有光,奇妙有致。金线泉以东为漱玉泉,绿柳飘指,清
水碧波,金鱼戏水,十分优美。泉北,有幽雅恬适、翠竹婆娑的“李清照纪念堂”。漱玉泉东北,峡壁下奇石峭立中,马跑、浅井、洗钵泉等,似绿带携为一体。黑虎泉在金线泉东,深凹如洞穴,泉水汩汩上涌,幽深清澈,绿如翡翠,清似琼浆,叮咚过洞前石雕虎头三个,飞溅于方池。附近有琵琶泉,常年流水淙淙,似琵琶乐声不断,又有九天泉,似九天仙女梳洗,花莲泉,似亭亭玉立出水芙蓉等14处美泉。72名泉,千百年来,有的新生,有的湮没,众泉如翡翠,济南大绿毯上镶嵌,日夜叮咚,光彩闪耀。众泉汇流成的大明湖周围千佛山、五峰山、灵岩寺云山等构成了“一城山色半城湖”的独特风光。山光水色在这里得到了最好的结合,这就是有“泉城”之称的济南。
参考资料:
J. 济南在中国的什么方位
济南在中国东边,所在地按中国区域划分是属于华东地区。
济南位置:
济南位于山东省中西部,南依泰山,北跨黄河,背山面水,分别与西南部的聊城、北部的德州和滨州、东部的淄博、南部的泰安和莱芜交界。
济南市位于北纬36°40′,东经117°00′,南依泰山,北跨黄河,地处鲁中南低山丘陵与鲁西北冲积平原的交接带上,地势南高北低。
华东地区介绍:
华东地区,简称“华东”。建国初期,华东区曾为中国六大行政区之一,为当时一级行政区,于1954年撤销,辖区相当于现在的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福建、山东和台湾等地,江西省当时属中南区。
1961年,华东经济协作区成立,包括上海、江苏、浙江、安徽、江西、福建、山东等地,1978年后撤销。
(10)济南市经济地理位置扩展阅读
中国疆域的宽广,从地形、气候、人文、经济和政治各个角度分析,有各种类型的地理区域,各种地理区域类型可以划分为自然带、亚地带、自然大区、自然区等等亚区。
中国一般分为七大地理地区:
东北(黑龙江省、吉林省、辽宁省);
华东(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安徽省、福建省、江西省、山东省、台湾省);
华北(北京市、天津市、山西省、河北省、内蒙古自治区);
华中(河南省、湖北省、湖南省);
华南(广东省、广西壮族自治区、海南省、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
西南(重庆市、四川省、贵州省、云南省、西藏自治区);
西北(陕西省、甘肃省、青海省、宁夏回族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