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合村地理位置
① 想办个养殖合作社所需得场所地理位置图,平面布局图如何得到呢
地理位置图可以用谷歌地球截图 平面布局图 你在你的地盘上规划你的房子而已
合作社的要求:摘自网络
可以直接到当地工商分局登记注册,对养殖合作社国家免收注册登记费。 其中, 要求成员最低 5 人以上,其中农民成员占 80%,如果成员比较多, 可以由乡镇农经站统一开成员身份证明。 要注册养殖专业合作社,要涉及环评 、卫生许可等前置审批。具体情况,需要养殖户直接到当地工商局咨询。
据了解,如果打算办养猪合作社要根依据《农村专业合作社章程》办理,为此本刊摘录部分内容予以刊登。
同时《农村养猪专业合作社建设参考》一文对养殖户也有些很好的建议可以参考。
农村专业合作社章程
第二章 设立和登记
第十条 设立农民专业合作社,应当具备下列条件:(一)有五名以上符合本法第十四条、第十五条规定的成员;( 二 ) 有符合本法规定的章程;(三)有符合本法规定的组织机构;( 四 ) 有符合法律 、 行政法规规定的名称和章程确定的住所;(五)有符合章程规定的成员出资。第十一条 设立农民专业合作社应当召开由全体设立人参加的设立大会。 设立时自愿成为该社成员的人为设立人。设立大会行使下列职权:(一)通过本社章程,章程应当由全体设立人一致通过;(二)选举产生理事长 、理事 、执行监事或者监事会成员;(三)审议其他重大事项。第十二条 农民专业合作社章程应当载明下列事项:(一)名称和住所;(二)业务范围;( 三 ) 成员资格及入社 、 退社和除名;(四)成员的权利和义务;( 五 ) 组织机构及其产生办法、职权、任期、议事规则;( 六 ) 成员的出资方式 、 出资额;(七) 财务管理和盈余分配 、亏损处理;(八)章程修改程序;(九)解散事由和清算办法;(十)公告事项及发布方式;( 十一 ) 需要规定的其他事项。第十三条 设立农民专业合作社,应当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提交下列文件,申请设立登记:(一)登记申请书;(二)全体设立人签名、盖章的设立大会纪要;(三)全体设立人签名、盖章的章程;(四)法定代表人、理事的任职 文 件 及 身 份 证明;(五 )出资成员签名、盖章的出资清单;(六 )住所使用证明;( 七 ) 法律 、 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文件。登记机关应当自受理登记申请之日起二十日内办理完毕, 向符合登记条件的申请者颁发营业执照。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定登记事项变更的,应当申请变更登记。农民专业合作社登记办法由国务院规定。 办理登记不得收取费用。
第三章 成 员
第十四条 具有民事行为能力的公民, 以及从事与农民专业合作社业务直接有关的生产经营活动的企业、 事业单位或者社会团体, 能够利用农民专业合作社提供的服务,承认并遵守农民专业合作社章程, 履行章程规定的入社手续的,可以成为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成员。但是,具有管理公共事务职能的单位不得加入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民专业合作社应当置备成员名册,并报登记机关。第十五条 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成员中, 农民至少应当占成员总数的百分之八十。成员总数二十人以下的,可以有一个企业、事业单位或者社会团体成员; 成员总数超过二十人的,企业、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成员不得超过成员总数的百分之五。
农村养猪专业合作社建设参考
在合作社登记设立阶段,应着重抓好三个建设:(一)组织机构建设。 《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第四章,对合作社组织机构的成立、职权、职责以及成员大会等均作了明确的界定, 成员(代表)大会是合作社的最高权力机构,理事会是执行机构,监事会是监督机构。 在组织机构建设上,要突出做好以下四项工作:
一是组建一个过得硬的理事会。
二是选配一名高素质的理事长。
三是选聘一名业务精的财会人员。 合作社是一个经济组织,离不开财务核算。 所以农民专业合作社必须聘请具有专业资格的财会人员。在合作社创办的起步阶段,如果没有合适的专业财会人员, 可聘请当地村级组织的报帐员担任,也可以委托乡镇财务核算中心代理做帐。
四是合理设置内部机构。合作社在内部机构设置上, 要根据每个合作社实际需要合理设置。对于一些较大型的合作社,可设置办公室、财务室、技术(供应)服务部、市场营销部等机构
② 温岭各镇街道 占地面积 地理位置 历史 经济等概况
温岭历史悠久。早在新石器时期就有人类繁衍生息。温岭市原名太平县,明成化五年(年)设县治。民国三年(1914年)因与山西、安徽、四川等省太 平县 同名,改称温岭县,县名取自境西温峤岭之别称“温岭”,沿用至今。1994年2月18日,经国务院批准,撤消温岭县,设立县级温岭市。属台州市。市政府驻 地太平镇。
温岭的经济开发历史悠久,境内有沈岙西周陶窑遗址,至唐末五代时期,陶瓷业发展已具有一定的规模,如山市镇下园山五代青瓷窑址群,占地就达3万平方 米。宋代泽国等地已出现有冶铸工业,所铸鼎具有相当工艺水平。长屿石矿开采也始于宋代。石矿开采、冶炼、陶瓷等工业生产为温岭市最早发工业经济基础。近十 多年来,温岭新兴工业迅速崛起,形成了以机械电器、水产食品、医药化工、皮塑、皮革、鞋帽服装等行业为主体、门类比较齐全的工业生产体系。摩托车、分马力 电机、工业流水线装备、各种泵类以及电动刮水器和电动洗涤器为主的汽车配件等畅销国内外。水产食品加工产品远销美国、加拿大、日本、香港等国家和地区,其 中虾仁的生产量和出口量均居全国首位,成为国内外闻名的“虾仁王国”。传统的手工艺术独具特色,饮誉海内外。
资源优势
海 洋 温岭的海域面积14960平方公里,海洋资源丰富。海洋捕捞量多年来居浙江省前列。盛产大小黄鱼、带鱼、鲳鱼、鳓鱼、马鲛、海鳗、墨鱼等数十种经济鱼类。 以及竹节对虾、红虾、梅虾、梭子蟹等海产品。温岭积极开发可供养殖的70万亩浅海和20万亩滩涂,主要有真鲷、黑鲷、鲈鱼、青蟹、鳗鱼、甲鱼等海淡水珍品 和缢蛏、对虾、化蚶、海葵、跳鱼、牡蛎等贝壳类海产品。淡海岩礁的野生生物品种常见的有50种。
矿 藏 温岭矿藏资源以花岗岩为主,主要分布于交陈、上马、石塘一带沿海,已初步探明储量有10亿多立方米
水 果 温岭被命名为“中国高橙之乡”。温岭高橙系柚与甜橙的自然杂交种,是温岭市特有的地方传统水果,已有500多年的栽培历史。经已故国家一级教授浙江大学吴耕民先生的专门考证,确定为葡萄柚的原生种。
明圣牌温岭高橙是选育出的温岭高橙之精品,耐贮藏,果实个大形美、色泽橙红,单果重400克左右,风味独特,果汁丰富,甜酸适中,清香可口,略带苦 味,贮藏至翌年4-6月,风味尤佳,最长可贮至8-9月。是鲜销、加工集一体的优良地方特色品种。果实营养价值高,富含多种维生素,还原糖、氨基酸、矿物 质和橙皮甙等多种营养成分,其特有的苦味是柠碱和诺米林,具有清肝明目、健脾益胃、生津活脉、醒酒降压、减肥健美等功效,常吃能助长发育,延缓衰老过程, 阻止致癌物产生,高血压、冠心病及其他慢性病患者食之更有益。我国著名画家刘海粟曾多次品尝温岭高橙后写道:“耄年口渴, 极嗜高橙。” 1998年, 该产品被评为台州市优质农产品。目前,温岭高橙栽培面积1000公顷,年产量5250吨。温岭的柑桔、枇杷、杨梅等水果出量大质优,素负盛名。
区划人口
辖太平、城东、城西、城北、横峰 5 个街道,泽国、大溪、松门、箬横、新河、石塘、滨海、温峤、城南、石桥头、坞根 11 个镇,人口 116 万,是全国人口密度最高的县市之一。
风景名胜
国家 AAAA 级旅游区——长屿硐天
国 家 4A 级旅游区长屿硐天总面积为 16.18 平方公里,由八仙岩、双们硐、宗国寺和野山四大景区组成。系南北朝以来人工开凿石板后形成的石文化景观,历经 1500 余年,共留下了 28 个硐群, 1314 硐体。为数众多的石硐,硐套硐,硐硐相联,硐硐串通,形成了千姿百态的石壁长廊,组成了一幅雄、险、奇、巧、幽的壮丽画卷,虽是人凿,宛若天成。
省级风景名胜区——方山—南嵩岩景区
世界地质公园方山——南嵩岩景区,系北雁荡山余脉,是以侏罗纪火山地貌为基础集危崖绝壁、奇峰深谷、飞瀑溪涧、田园风光等自然景观于一体,并有悠久历史的宗教活动历史,能够满足科学教育、旅游审美、度假游憩、宗教活动等级别较高的山岳风景名胜区。
新千年曙光首照地——石塘
千年阳光镇石塘,石屋、石街、石巷、诗级错落有致,风格独特,更有古老的渔村风俗——大奏鼓、岛礁、沙滩,处处风光入画。南北沙镬、水桶岙、洞下沙滩,奇岩怪石、碧海金沙,各领风骚,形成了独特的滨海旅游线。
经济社会
改革开放以来,温岭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形成了机制灵活、市场活跃、民资丰厚等鲜明的区域经济发展特色,是浙江省优先培育的中等城市,省 17 个扩权县之一,先后获“ 全国农村综合实力百强县(市)”、“中国明星县(市)”、“全国农民收入先进县市”、“全国科技先进县市”、“全国质量兴市先进县市”和全省目前唯一的 “国家级可持续发展实验区”等称号。 2004 年, 全市实现生产总值 291.8 亿元,增长 13% ,居全省第 4 位;财政总收入 20.32 亿元,增长 13.8% ,居全省第 7 位,其中地方财政收入 10.46 亿元,增长 20.3% ,居全省第 10 位;农民人均纯收入 7026 元,增长 6.6% 。社会经济综合发展指数和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位居全国百强县市 33 位和 11 位。 2005 年第一季度全市生产总值 64.44 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 11.2% ;今年 1-5 月份财政总收入 9.77 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 5.02 亿元,同比增长 1.8% 。
③ 福建长汀县地理位置
长汀县,是闽、粤、赣三省的边陲要冲,是福建的边远山区,是客家首府。长汀是福建新石器文化发祥地之一,全县有200多处新石器遗址。汉代置县,唐开元二十四年(公元736年)建汀州,成为福建五大州之一。自盛唐到清末,长汀均为州、郡、路、府的治所。是海峡西岸经济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著名的革命老区和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与湖南凤凰一起被国际友人路易·艾黎誉为“中国最美丽的山城之一”,融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于一体。 长汀县为福建省龙岩市下辖的一个县,总面积3089.9平方千米。地处福建西部,闽赣边陲要冲。这里千山竞秀,群峦叠嶂,为武夷山脉南段,是福建的边远山区,著名的革命老区和历史文化名城。户籍人口49.24万人,通行闽西客方言长汀话。县人民政府驻汀州镇。全县辖11个镇、7个乡:濯田镇、汀州镇、大同镇、古城镇、新桥镇、馆前镇、童坊镇、河田镇、南山镇、四都镇、涂坊镇、策武乡、铁长乡、庵杰乡、三洲乡、宣成乡、红山乡、羊牯乡。 地理位置 长汀县位于北纬25°18′40″~26°02′05″之间,东经116°00′45″~116°39′20″,地处武夷山南麓,南与广东近邻,西与江西接壤。交通长汀区位优势明显,水、电、路、通讯等基础设施日趋完善。龙赣铁路、龙长高速公路、319国道和省道洋万线在城区交汇,直达赣、湘、鄂、川和福建各地,承西启东的交通枢纽作用日益突出。长汀至厦门港350公里,距连城机场81公里,长汀至广州、深圳当天可达,特别是长汀至京九铁路140公里,龙赣铁路与京九铁路相接,已开通“铁海联运”,2006开通了龙岩直达北京的“海西号”,长汀至北京只要23个小时。龙长高速公路与福、厦、漳、泉相通,这使长汀成为闽南、粤北与内陆省份商品流通和经济走向的“黄金通道”。 物产资源 长汀资源丰富。主要矿产资源:金属矿有稀土、钨、铁、锡、金、银等,其中稀土储备量居全省之首;非金属矿有石灰石、白云石、大理石、辉绿石、玄武石、高岭土、叶蜡石,钾长石、硅质石、黄铁石、磷矿、煤、矿泉水、温泉等,其中高岭土、花岗岩、辉绿石、玄武石、钨矿等资源较为丰富,有较好的开采和利用价值。林地面积17.87万公顷,森林覆盖率达74%,林木蓄积量1000多万立方米。全县可开发水资源10万千瓦,截止2008年,已开发4.2万千瓦,水资源开发潜力巨大;境内地下水资源和地热资源丰富,河田温泉属国内罕见,温度高达80℃,日流量达4000吨以上。河田鸡曾选送长安,列为斗鸡之一;“汀州八干”之首的豆腐干,加工精细,代代相传;圆金柑甘甜可口,被列为优质水果;玉扣纸闻名遐迩,远销海内外;具有500多年历史,被誉为“济世圣品”的“惊风化痰丸”远销东南亚;红娘酒、毛边纸、红菇、香菇、笋干、板栗、咸梅、柿饼、蚊香等特产,更是名不虚传。 长汀县经济 全年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9.84亿元,比上年增长10.2%。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1.88亿元,增长4.0%;第二产业增加值7.83亿元,增长17.2%;第三产业增加值10.13亿元,增长12.6%。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9.47亿元,增长28.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0亿元,增长17.7%。财政总收入1.56亿元,增长24.3%。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660.1元,增长7.1%;农民人均纯收入3369元,增长8.8%。
项目开发:全年累计开发新项目42个,实施项目69个,储备项目35个。列入市“三个一百”项目中16个投资项目完成投资7.48亿元,增长25.3%,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90.1%,其中6个省、市重点项目完成投资4.33亿元;18个新增长点项目新增产值3.57亿元,增长11.6%。全年共签订外引内联合同项目69项,总投资20.8亿元,新办境外投资企业12家,总投资2102万美元。
农业:全年全县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9.9亿元,增长4.4%。共获得10个绿标、12个无公害使用标志,成为全省拥有绿标和无公害食品使用标志最多的县。远山公司被确定为国家重点扶贫龙头企业、省级农牧产业化龙头企业,“远山”商标被评为福建省著名商标。推广“牧-沼-果”生态种养模式,全县已拥有国家权威机构认证的绿色食品生产基地4个、面积达1866.67公顷,标准无公害生猪规模养殖场23个,年提供无公害瘦肉型商品猪8.7万头,河田鸡养殖大户315户,出笼无公害精品河田鸡189万羽。全县种植粮食作物3.44万公顷,总产量16.29万吨。增长2.6%。种植烤烟0.60万公顷,收购烟叶22.6万担,实现税收2400万元,烟农收入达1.2亿元,创历史最好水平。
工业经济:全县全年实现工业总产值达20.6亿元,增长22%。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完成产值11.6亿元,增长44.9%,占全县工业总产值的56.3%,获得全省县域经济发展十佳县市第一名。纺织产业被列入省第一批加快产业集聚重点培育的产业集群名单,2005年实现产值11.8亿元。全县现有纺织企业190家,拥有20万纱锭、2万线锭、2500台织布机、1.6万台针织机、1.7万台电平车,从业人员达4万多人。稀土产业完成产值5379万元。机械产业初具雏形,落户凯鲍汽车、舒驰电动车等项目7个,全年完成产值1亿多元,增长73%。
旅游业:全年全县共接待各类游客7.9万人次,旅游收入2032万元,分别增长3.3%、12.3%。红色旅游线路被列入国家30条精品旅游线路之一,省苏维埃旧址等7个景点被列入国家100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成功举办龙岩市第三届旅游节·长汀红土地文化节大型活动,并获得“中国客家菜之乡”称号。
社会事业:完成职专新校区建设和搬迁。县“120”急救中心大楼及县疾病防控中心相继建成。全年建成投产水电站7座,装机容量1.3万千瓦。城区电网改造完成投资2480万元,农村电网改造面达到95.3%。投入资金2000万元,完成水土流失治理面积9226公顷。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步伐加快,明晰产权面积15.69万公顷,占任务的99.4%。农村路网建设完成200多公里,再创历史新高。年末全县常住人口40.8万人,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5.6‰以内。完成中低产田改造1067公顷,实施土地整理1537.93公顷,新增耕地215.13公顷,连续6年实现耕地占补动态平衡。全县7939户、20673名农村贫困人口列入低保,基本实现应保尽保。实施农村劳力各类培训1.6万多人次,新增转移就业1万多人。</SUP>
④ 我国34个省份地理位置
省级行政区名称和简称的命名比较复杂,现根据有关材料汇总如下。省级行政区名称后面( )里的字是它的简称。
一、四个直辖市
1、北京(京)
北京有据可查的第一个名称为“蓟”,是春秋战国时燕国的都城。辽金是将北京作为陪都,称为燕京。金灭辽后,迁都于此,称中都。元代改称大都。明成祖朱棣从南京迁都于此,改称“北京”。名称一直沿用至今。1949年设为直辖市。
取全称中的“京”字作为简称。
2、天津(津)
唐宋以前,天津称为直沽。金代形成集市称“直沽寨”。元代设津海镇,这是天津建城的开始。明永乐2年(1404年)筑城设卫,始称天津卫,取“天子经过的渡口”之意。1949年设为直辖市。
取全称中的“津”字作为简称。
3、上海(沪)
上海之称始于宋代,当时上海已成为我国的一个新兴贸易港口,那时的上海地区有十八大浦,其中一条叫上海浦,它的西岸设有上海镇。1292年,上海改镇为县。这是上海这一名称的由来。1949年,上海设为直辖市。
古时,上海地区的渔民发明了一种竹编的捕鱼工具“扈”,当时还没有上海这一地名,因此,这一带被称为“沪渎”,故上海简称“沪”。春秋战国时上海是楚春申君黄歇封邑的一部分,故上海别称“申”。
4、重庆(渝)
重庆古称“巴”。秦时称江州。隋称渝州。北宋称恭州。重庆之名始于1190年,因南宋光宗赵敦先封恭王,后登帝位,遂将恭州升为重庆府,取“双重喜庆”之意。1997年,重庆设为直辖市。
隋时,嘉陵江称渝水,重庆因位于嘉陵江畔而置渝州,故重庆简称“渝”。
二、五个自治区
1、内蒙古自治区(内蒙古)
蒙古原为部落名,始见于唐代记载。1206年,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各部,建立蒙古国。元灭后,蒙古族退居塞北。明清形成内、外蒙古之称。晚清以后,泛指大漠以南、长城以北、东起哲里木盟、西至套西厄鲁特所以盟旗为内蒙古。
取全称中“内蒙古”三字作为简称。
2、维吾尔自治区(新)
辖区古称西域。西汉设西域都护府。东汉魏晋改都护为长史。唐代设伊、西、庭三州和安西、北庭两个都护府。17世纪中叶以后,清朝平定了准噶尔部叛乱,在天山南北设伊犁将军。清光绪10年(1884年),改为新疆省,意为“故土新归”。1955年,设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取全称中的“新”字作为简称。
3、西藏自治区(藏)
元时称西藏地区为“乌思藏”。“乌思”是藏语“中央”的意思,“藏”是“圣洁”的意思。明代设立两个都指挥使司。清代称西藏东部为“康”(喀木),中部为“卫”,西部日喀则一带为“藏”(包括阿里),因其在中国西部,故称西藏。1965年设立西藏自治区。
取全称中的“藏”字作为简称。另一说认为简称源于故称“乌思藏”。
4、宁夏回族自治区(宁)
公元5世纪处,匈奴贵族赫连勃勃自以为是夏后氏后裔,故将建立的割据政权定国号为“夏”。宋代,党项族拓拔氏首领李元昊称帝,定都兴庆府(今银川),立国号“夏”,创立文字,建西夏王朝。13世纪,元灭西夏,取“平定西夏永远安宁”之意,在这里设宁夏行省,始有宁夏之名。1958年设宁夏回族自治区。
取全称中的“宁”字作为简称。
5、广西壮族自治区(桂)
宋设广南西路,简称广西路,“广西”一名产生。元设广西两江道。明设广西省。1958年设广西僮族自治区,1965年改为广西壮族自治区。
因自宋至清,广西的行政中心在桂州(或桂林府),故广西简称“桂”。另一说认为广西秦时曾设桂林、象郡、南海三郡,而历史上广西2/3地域属桂林郡,故广西简称“桂”。
三、两个特别行政区
1、香港特别行政区(港)
宋代以前,这里是海上渔民捕鱼歇息的地方。宋元以后,岛上有个小村,叫“香港村“,为转运南粤香料的集散港,香港因此得名。1997年成立香港特别行政区。
取全称中的“港”字作为简称。
2、澳门特别行政区(澳)
名字最早记录于明朝史书,叫做“蚝镜”(濠镜),意为海湾如明镜,盛产“蚝”。后又称做“澳”,即船只停航寄泊的地方,故称“蚝镜澳”,因隶属广东香山,亦称“香山澳”。“门”字的来历有多种说法,一说是本地内港的妈祖庙,隔海同湾仔的银坑相望,形成的海峡象门;另一说是本地南面的氹仔、小横琴、路环、大横琴四岛离立对峙,海水贯流其中呈十字门状;再一说是本地南台山(妈阁庙山)和北台山(莲峰山)相封成门。总之,既是澳,又是门,故曰澳门。1999年成立澳门特别行政区。
取全称中的“澳”字作为简称。
四、23个省
1、黑龙江省(黑)
1671年为抵御沙俄东侵,清政府在黑龙江沿岸修筑黑龙江城(黑河旧城),设置黑龙江将军,管辖黑龙江流域。1907年改为黑龙江省。
取全称中的“黑”字作为简称。一说简称源于河流黑龙江。
2、吉林省(吉)
吉林一名源于“吉林乌拉”,满语意为“沿松花江的城市”。1673年建城。1676年置吉林将军。1907年将其辖区改称吉林省。
取全称中的“吉”字作为简称。
3、辽宁省(辽)
秦汉魏晋时代,在辽河以东设辽东郡,以西设辽西郡。北宋时,在今河北、辽宁一带,契丹族建立辽国。辽金时代设置辽阳府。元设辽阳行省。明设辽东都司。清设辽东将军。后因辽河流域为清朝发源地,取“奉天承运”之意,改为奉天省。1929年,取“辽河流域永远安宁”之意,改称辽宁省。
取全称中的“辽”字作为简称。一说因境内有辽河,故简称“辽”。
4、河北省(冀)
战国时,黄河以北的齐国土地称为河北。汉设河北县。唐设河北道。辖区与今有出入。1928年设河北省。
辖区相当于我国最早的地理著作《禹贡》中的冀州,故简称“冀”。
5、山西省(晋)
战国至秦汉时,崤山、函谷关以西的地区称为山西。元时,称太行山以西为山西,设河东山西道宣慰司,这是山西作为政区名称的开始。明处设山西省。
辖区为春秋时晋国地,故简称“晋”。
6、青海省(青)
因境内有青海湖,故得名青海省。据《水经注》记载,早在公元前5世纪时,这里就称青海了,也有写作西海的。唐以后多以青海为正名。1928年设青海省。
取全称中的“青”字作为简称。一说认为因境内有青海湖故简称“青”。
7、山东省(鲁)
战国至秦汉时,崤山、函谷关以东的地区称为山东。金时,在开封以东地区设山东东路、山东西路,这是山东作为政区名称的开始。清初设山东省。
辖区为春秋时鲁国地,故简称“鲁”。
8、河南省(豫)古称
古称黄河以南地区为河南。汉设豫州部。唐置河南道。宋置河南路。元置河南江北行省。明初设河南省。
辖区相当于《禹贡》中的豫州,故简称“豫”。
9、江苏省(苏)
清康熙6年(1667年)设江苏省,取两江总督驻所江宁(今南京市)和巡抚驻所苏州(今苏州市)两府首字组成江苏省。
取全称中的“苏”字作为简称。
10、安徽省(皖)
1667年,取当时的政治中心安庆(今安庆市)和经济都会徽州(今歙县)二府首字组成安徽省。
安庆府是春秋时皖国故地,别称为皖,故安徽简称“皖”。一说认为因境内最早的名山天桂山古称皖公山,故简称“皖”。
11、浙江省(浙)
浙江即江流盘回曲折之意。战国时浙江指今天的富春江、钱塘江和新安江。东汉将浙江分为浙东、浙西两个地区。唐以后这两个地区转化为政区名称。明初设浙江省。
取全称中的“浙”字作为简称。一说认为因富春江、钱塘江和新安江古称浙江,故简称“浙”。
12、福建省(闽)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在此设闽中郡。汉时称福建为闽越国。唐开元年间设福建节度使,管辖福、建、泉、漳、汀五州,福建是前两州的名字组成的。元设福建行省。明设福建省至今。辖区古为闽越族聚居地,故简称“闽”。一说因境内有闽江,故简称“闽”。
13、江西省(赣)
唐代设江南西道,简称江西道,江西由此得名。宋设江南西路。元设江西行省。后皆设江西省。
因赣江纵贯全省,故简称“赣”。
14、湖南省(湘)
唐代在洞庭湖以南,包括湘姿二水流域设湖南节度使,始出现湖南一名。宋置荆湖南路,简称湖南路。元明两代设湖南道。清代设置湖南省。
因湘江纵贯全省,故简称“湘”。
15、湖北省(鄂)
宋代自洞庭湖以北至荆山,西包沅澧二水流域设荆湖北路,简称湖北路,湖北一名产生。元明两代设湖北道。清代设置湖北省。
清代湖北的行政中心宜昌,为隋以后鄂州的治所,故湖北简称“鄂”。
16、广东省(粤)
宋置广南东路,简称广东路,由此出现广东一名。元设广东道。明设广东省。
辖区汉初为南粤之地,故简称“粤”。
17、台湾省(台)
台湾一名源于西拉雅族的台窝湾支族。台湾在秦汉时称“东鳀”。三国时称“东夷”。元时称“瑠求”。明万历年间正式在公文上使用台湾一名。清光绪11年(1885年)设台湾省。
取全称中的“台”字作为简称。
18、海南省(琼)
因其位于南中国海域,境内最大岛屿又称海南岛,故名海南省。1988年建省。
因秦以后称这一带为琼台、琼州或琼崖,故简称“琼”。
19、甘肃省(甘或陇)
甘肃一名始于11世纪西夏王朝设置的十二监军之一,治所在甘州(今张掖县),辖甘州、肃州(今酒泉)二州,取二州首字组成甘肃。元设甘肃行省,明代并入陕西省,清代恢复省治。
取全称中的“甘”字作为简称。一说认为西夏时行政中心在甘州,故简称“甘”。
由于甘、陕两省间有陇山,甘肃古时别称陇西,故又简称“陇”。
20、陕西省(陕或秦)
陕西一名,源于周代周、召二公“分陕而治”,今陕县张汴塬一带古称陕塬,当时的陕西就是陕塬以西的泾渭平原。唐安史之乱后设陕西节度使,陕西始转化为政区名称。宋设陕西路。元设陕西行省。清设陕西省。
取全称中的“陕”字作为简称。
又因辖区春秋时为秦国地,故又简称“秦”。
21、四川省(川或蜀)
辖区秦时设蜀郡。汉设益州部。唐设剑南道,又分剑南东川、剑南西川两节度使。宋设西川路和峡路,后将西川、峡二路分为益州、梓州、利州、夔州四路,合称“川峡四路”,简称“四川路”,四川一名由此产生。元时合并四路,设为四川行省。自此,四川省治沿用至今。
取全称中的“川”字作为简称。
又因辖区西部古为蜀国地,故又简称“蜀”。
22、贵州省(贵或黔)
宋代以前设矩州,因当地语音“贵”“矩”难分,故也写做贵州,元初正式命名为贵州。明设贵州布政使司。清设贵州省。
取全称中的“贵”字作为简称。一说认为因境内有贵山,故简称“贵”。
辖区东北部秦时属黔中郡,唐属黔中道,故又简称“黔”。一说认为境内有黔灵山、黔灵河,故简称“黔”。
23、云南省(云或滇)
因在云岭以南,故名云南。西汉时设云南县。三国蜀汉时设云南郡。元设云南行省。明设云南布政使司。清设云南省。
取全称中的“云”字作为简称。
又因行政中心昆明一带,属战国时滇国地,故又简称“滇”。一说因境内有滇池,故简称“滇”。
综上所述,省级行政区名称的命名大致可归纳为以下几类:
一、地理位置命名:如河北、河南、山东、山西、湖北、湖南、西藏、海南、陕西、云南、江西、广东、广西等。
二、古代官府名称或辖区名称命名:如安徽、甘肃、江苏、福建、四川等。
三、赋予一定纪念意义的命名:如重庆、天津、新疆、宁夏、辽宁等。
四、以境内中心城镇命名:如吉林、上海、北京等。
五、以境内河湖名称命名:如浙江、青海、黑龙江等。
六、与民族名称相关的命名:如内蒙古、台湾等。
七、其他:如贵州、香港、澳门等。
简称的命名,大致可归纳为:
一、以历史名称命名:如沪、渝、桂、冀、晋、鲁、豫、鄂、粤、琼、秦、蜀等。
二、以境内河湖山脉名称命名:如赣、湘、贵、浙、陇等。
三、以全称中的一或多个字代替。
四、综合上述几类情况命名:如闽、皖、黔、滇、黑、辽、青、藏、甘等。
⑤ 文梁村在什么地方
文梁村,地处复桂中座落北回归制线,隶属广西上林县白圩镇。
文梁系白圩镇乃至上林县闻名的农业大村,村民近2000人,分6个生产队。这里土地广袤且肥沃,地理位置独特,春冬气候宜人,夏秋日照时间长适合农作物生长。出产大米米质松软可口,香而不腻。全村耕地面积三千余亩,水塘面积近千亩。其中稻田面积超过两千亩。结合发达的水利灌溉系统,这里盛产优质水稻、糖蔗以及各种生鲜水产。长期以来,一直是白圩镇优质水稻种植示范基地,在该镇对外输出优质大米过程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
⑥ 合村并居的简介
山东省的农村建设一直走在全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前列。早在2001年山专东省人民政府出台的关于规范属“小城镇建设”的第47号文件里就对“合村并点”进行了说明。2008年开始实施合村并点试点的德州市认为,长期以来存在的村庄数量多、规模小,带来的“三高两难”是制约农村发展的瓶颈,不改变传统农村治理结构,就很难打破城乡二元分割,实现城乡统筹发展。
三高是什么?一是村级组织运转成本高,基层负担重。按每村年平均5000元计算,仅全市财政承担的村级工资费用就近4000万元。二是空心村比例高,土地浪费严重。全市农村人均居民点用地达257平方米,高出国家标准107平方米,空心村比例达80%,有的村庄房屋空置率高达50%。三是基础设施建设成本高,公共服务水平低。医院、学校、超市等基础设施,因村庄过于分散而低水平重复建设,国家的扶持资金分散到各村,就像撒胡椒面,收效甚微。
两难又是什么?一是村级管理水平低,带领群众增收致富难。许多村选不出党支部书记,有的村就是“矬子里拔将军”。二是民主管理难。大家族在村中的人口比例多,家庭宗派治村的痼疾难以割除。
⑦ 良渚文化村秋荷坊,地理位置怎么样
“良渚文化村”位于杭州市西北部良渚组团核心区,距离杭州市中心16公里,距离良渚遗址保护区2公里。既紧靠著名的文化遗址,又有距杭州市区中心最近的丘陵绿地和水网平原相结合的生态环境。区内能明显地看到中心聚落、次中心聚落、普通聚落这种级差式的聚落结构,以及像莫角山这样的大型城址,汇观山、反山、瑶山这类出土大量精美王器的祭坛墓地,塘山这类大型城市防护工程的土垣遗址。良渚遗址现有遗址点119处,其中包括宫殿、祭坛、墓地、工场、农耕区、土垣、城址、村落各类遗存。其原始地理环境和遗址保存的完整性、密集度全世界罕见,是今天研究和探讨东方文明起源的重要对象,在人类文明史上具有唯一性和特别的重要性。良渚遗址所反映出来的以原创、首创、独创外拓为特征的”良渚精神”,是中国文明传统中最有价值的部分之一,不仅开创了曾经盛极一时的“良渚社会”,而且对当今世界仍具有极大的教育和启发意义,值得全人类保存和借鉴。反山、瑶山遗址的发掘被评为”七五”期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汇观山遗址和莫角山遗址被评为”八五”期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1999年,国家文物局明确提出了建设国家遗址公园的工作思路。2000年,浙江省确立了”以申报《世界遗产名录》为目标,以建设良渚国家遗址公园为中心”的遗址保护方针。2002年,良渚遗址管理区管理委员会委托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建筑历史研究所编制《良渚国家遗址公园项目建议书》
遗址
和《良渚国家遗址公园规划》,计划通过5年左右的时间,使遗址展示区基本成型,再通过若干年的努力,将良诸国家遗址公园建设成为长江下游新石器时代最重要的史前文化展示园区遗址1遗址现场展示区以良渚遗址不可移动文物的现场展示为目标。通过展示遗址的现状与环境,显示中国长江流域史前文化形象。莫角山(反山)台城宫殿展示:部分复原莫角山遗址宫殿群和反山显贵者墓葬遗址,展示早期·城塘山土垣展示:展示早期水文地理、水利灌溉技术或军事防御体系、军事斗争,以及人口、社会剩余劳动、部落或早期国家关系等。祭祀与原始宗教文化展示:以瑶山、汇观山、文家山祭坛墓葬复合遗址为主,展示中国最早的系统化祭祀仪、葬制、天(太阳)人关系等。原始村落展示:以庙前、姚家墩等遗址为重点,再现早期村落形态。展示早期定居生活方式、村落规划、生活设施结构、”村民”关系等。原始在耕展示:展示早期生活资源分布、长江流域原始农耕的特征、大型犁耕与生产率的变更、早期田园景致等。原始手工业与贸易展示:再现原始制陶、琢玉、髹漆、丝织业方式、早期贸易的发生等。原始生态展示:展示古气候及其生恋环境、复原涅地和早期人居环境等。2遗址博物馆区良渚圣地座落于”中国良诸文化村内,建设有良渚文化博物馆.形成集展示、教学、研究、信息交流为一体的国际性学术中心。是良渚国家遗址公园的导入及游客中心,为”中国良渚文化村”的主要子项目之一。
⑧ 西港村的地理位置
德清县禹越镇西港村坐落在美丽富饶的杭嘉湖平原的北端。是禹越镇的西大门,与德清县的新安镇隔河相邻,南面与经济高速发展的余杭区接壤,北与栖丰村交界。
⑨ 江夏区的地理位置
江夏区位于江汉平原向鄂南丘陵过渡地段,中部高,西靠长江,东向湖区缓斜,以第四系红色粘土组成的网状平原为主,其两侧为平坦的冲积平原,东侧为梁子湖底地。三种地貌形体基本平。丘陵地形主要分布在区境北部,呈东西向带状,横刻在网状平原和冲积平原之中。江夏区东部和西部为滨湖平原,地面高程约20~40米,中部和北部有成片海拔150米左右的岗丘。境内有大小山体118座,其中海拔在100米以上的有52座,八分山海拔272.3米,是区境内最高点。
地貌按成因类型可分为三大类。堆积地形的主要表现形式是冲积平原,主要分布于区境的沿江沿湖地区。剥蚀堆积地形的主要表现形式是冈状平原,主要分布于区境中部,即长江三级阶地,高程为30~40米,高差为15~25米,坡度6~7米,构造剥蚀地形的主要表现形式是丘陵,分布于纸坊、金口、乌龙泉、凤凰山、黄龙山等地,质地由古生界页岩、石英砂岩、硅质岩、灰岩等组成,高程为100~272米,呈东西向长条状分布。 2004—2006年,江夏区连续3年跻身全省县域经济先进县(区)行列,并在2008-2012年连续5年获得湖北省县区级综合经济水平第一名。江夏区大力发展县域经济、实施”1+8”城市圈战略,建设成为具有滨湖生态特色的武汉南部新区,形成”中国光谷”高新技术辐射基地,先进制造业转移基地,现代都市农业基地,休闲度假旅游观光基地,力争到2011年,财政收入达到20亿元以上。
2008年完成江夏区生产总值162.2亿元,比上年增长17.8%。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1.49亿元,比上年增长6.1%;第二产业增加值77.63亿元,比上年增长30.6%;第三产业增加值53.08亿元,比上年增长13.1%。三次产业占生产总值的比重由上年的23.34∶40.70∶35.96,调整为19.41∶47.86∶32.73。全区年末全区从业人数28.68万人。 江夏区交通便利,京广铁路、107国道纵贯南北,京珠、沪蓉高速公路在此交汇,武咸城际铁路七月底交付使用,各等级公路网络遍布全区。
2012年,江夏区公路里程累计达3069千米,其中高速公路116千米,一级公路163千米,二级公路304千米,三级公路112千米,四级公路2374千米。区内航道3条92.5千米。江夏区营运车辆拥有量达9442辆,比上年增长17.0%,其中,规模性货运企业23家,营运货车9120辆。全年完成货运量1.0亿吨,货运周转量35.6亿吨每千米,增长13.5%。客运企业4家,客运车辆322辆,6407客座,开通线路16条。全年完成公路客运量1.2亿人次,客运周转量3.3亿人每千米,增长11.0%。 2012年,江夏区有10个文体社团组织,文体团队130个,业余文艺骨干5200余人。全年组织开展了十多次大型区级文体活动,全区各地组织文体活动达500余场。江夏区五里界锦绣村文化共享工程基层点被文化部评为“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公共电子阅览室示范点”;民俗舞蹈《龙凤呈祥》入选“第三届中国秧歌节”开幕式文艺晚会;江夏画派中国画研究院被列为湖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舒安藠头制作工艺》、《五里界界豆制作工艺》被市政府公布为第四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郑立国作品《长江万里图》、《黄河万里图》被湖北省博物馆、武汉市博物馆收藏。全区拥有文体产业及文体经营单位401家,从业人数3960人,资产8.6亿,年总收入约6.3亿元。
江夏赤壁说,记载于北魏郦道元的《水经注》一书。此书是从长江上游往下游记载的。当记到江夏赤矶山附近江段时,书中云:“江水左经百人山南,右经赤壁山北,昔周瑜与黄盖诈魏武大军所起也。江水东经大军山南。”这段记载,断定了诈魏武火烧赤壁的地理位置。 2008年,全区全年举办群众性体育比赛72次,参加体育比赛运动员3280人,获市以上体育比赛奖牌37枚,体育普及率为68%。
2012年,江夏区体育馆拥有座位2449个,拥有全面健身体育场地总面积达60.8平方米,路径场地面积14.3万平方米,人平1.2平方米。全区成立有老年协会、棋类协会、信鸽协会、登山协会、钓鱼协会。拥有社会体育指导员590人,国家一级运动员1人。全区拥有体彩71家,彩票年收入4417万元。 2012年,江夏区医疗机构共有361家,其中,局属医疗卫生机构28家(医直医疗卫生机构9家、乡镇街卫生院〈社区服务中心〉13家、分院6家)。全区在职职工2182人,在职职工中卫生技术人员1761人,按学历分类研究生19人、本科554人、专科742人、中专及高中371人、高中以下75人;按职称分类高级技术职称136人(正高职称14人、副高职称122人),中级技术职称786人,初级技术职称835人(师级职称537人)。全区其他医疗机构333家(村卫生室258家、个体医62家、厂矿医务室5家、学校医务室8家),共有医务人员615人,其中:村医492人、个体医98人、厂矿医17人、校医8人。全区医疗机构编制床位数1357张,实有床位数1473张,每千人口拥有的床位数是2.3张。全年传染病发病率为230.14人/10万,免疫接种率为99%,食品卫生监督覆盖率为100%。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91.8%。
⑩ 无锡的具体地理位置
无锡地处长江三角洲中心,东邻上海,西望南京,南接浙皖,北临长江,中抱太湖,全市总面积4788平方公里,人口近440万,其中市区面积1659平方公里,人口215.9万。现辖江阴、宜兴两个县级市和崇安、南长、北塘、锡山、惠山、滨湖、新区七个区。
无锡属亚热带季风海洋性气候,温和湿润,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15.5C,年平均降雨量1000毫米,全年无霜期230天左右,年平均日照时数2000 小时左右,水美土肥,物产丰富,是全国著名的鱼米之乡。
无锡的市树香樟,市花梅花、杜鹃,市歌《太湖美》。
无锡是江南历史名城
无锡,别称梁溪,是中国八大古文化区之一,已有三千余年的历史。商末,周太王长子泰伯南奔,定居梅里(今无锡梅村镇),建“勾吴”国。战国时,楚春申君黄歇封于吴,都邑设无锡。汉高祖5年(公元前202年)正式设无锡县。1951年,分设无锡市和无锡县,无锡市由江苏省辖,无锡县属苏州地区。1983年实行市管县体制,辖江阴、无锡、宜兴三县。2001年,锡山市(原无锡县)撤市建锡山、惠山两区。无锡历史悠久,人文荟萃,孕育了众多文化名人和艺术巨匠,有晋代大画家顾恺之、唐代大诗人李绅、元代大画家倪瓒、明代旅游家徐霞客,近代有外交家、思想家薛福成,科学家徐寿、徐建寅父子,现代有科学家周培源、钱伟长,经济学家孙冶方、薛暮桥,国学大师钱钟书,美术大师徐悲鸿,民间音乐家华彦钧等。目前无锡籍两院院士有近70名,在全国各城市中名列前茅。
近年来,无锡紧紧围绕建设文化大市目标,大力发展文化事业,人的素质和城乡文明程度明显提高。今后几年,无锡将大力加强精神文明建设,使全市文化综合实力居于全省前列。
无锡是经济中心城市
19世纪中期无锡已是全国“四大米市”之一,也是闻名遐迩的“丝市”、“布码头”。20世纪初,无锡诞生了以荣氏家族为代表的一批工商业巨子,成为我国民族工商业发祥地之一,获得了“小上海”的美称。七十年代初,无锡的乡镇工业在全国率先崛起。改革开放后,无锡的经济总量始终位居全国大中城市前十位,成为全国15个经济中心城市和13个较大城市之一。目前,无锡以约占全国万分之五的土地、千分之四的人口,创造了全国1.6%的经济总量。
2003年,全市实现国内生产总值(GDP)1900亿元,同比增长15%,人均生产总值超过5200美元,跃上了工业化进程的一个新台阶;财政收入265亿元,增长26%;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893亿元,增长66%;其中工业投入520亿元,增长91%。近年来,私营个体经济得到较快发展,2003年私营个体经济完成增加值593.1亿元,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上升到31.2%。无锡已经基本形成了以高档纺织、特色冶金、机电、汽车零部件等为重点的五大支柱产业,支柱产业在工业总量中的比重超过50%;形成了以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材料等为重点的高新技术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在工业总量中的比重逐年提高;形成了以无锡小天鹅、锡柴、阳光、威孚、红豆等为重点的规模企业。上市公司已达21家,全市上市公司总数和融资总额均列全国地级市首位。形成了以小天鹅洗衣机、协新呢绒、红豆服装等为重点的名牌产品,全市41只产品的国内市场占有率达到20%以上。
无锡是对外开放的先行区
1985年无锡就被批准为沿海开放城市,对外开放起步早、进展快,开放型经济已成为全市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无锡开放型经济迅猛发展,成为全国经济最活跃的城市之一,一批世界著名跨国公司在无锡投资兴业。 “日资高地”、“韩资板块”、 “台资团队”、“港资群体”竞相涌现。2003年,全市协议注册外资50亿美元,到位注册外资27亿美元,新批超亿美元项目15个,城市建设、服务业利用外资同比增长2倍以上。外贸工作取得新进展,全年实现进出口总额143亿美元,增长47.6%,其中出口73.2亿美元,增长42.4%,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分别占出口总额的59.8%和33.9%。全市已形成3个国家级开发区和5个省级开发区,利用外资约占全市总量的3/4以上,成为全市对外开放的龙头。据权威机构认定,无锡是“中国投资环境最优城市”、“中国最具竞争力的城市”、“中国最具发展前途”的城市之一。
无锡是著名旅游胜地
无锡地处太湖之滨,集江、河、湖、泉、洞之美于一体,自然风光优美,人文景观荟萃,是全国10个重点旅游城市之一。近年来,无锡加快构筑大旅游格局,努力打响“太湖”品牌。目前无锡、江阴、宜兴都进入了“中国优秀旅游城市”行列,有5个四A级景区和2个三A级景区。2003年全市接待境内外游客1809万人次,其中海外游客43.8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达到180亿元。
无锡犹如太湖之滨一颗璀灿的明珠,著名的旅游胜地美不胜收。碧波荡漾太湖水,悠悠流淌古运河,太湖佳绝、人文荟萃,浓缩成“无锡旅游十八景”: 鼋渚春涛、寄畅清韵、灵山胜境、锡山晴云、中视影城、运河古风、二泉映月、泰伯遗迹、善卷洞天、霞客故里、蠡湖烟绿、鹅鼻揽江、梅园香雪、宜兴竹海、薛家花园、太湖仙岛、东林书院、龙头马迹等。
2003年,无锡获“国家园林城市”光荣称号。
无锡是区域性交通枢纽
境内京沪铁路、新长铁路、沪宁高速公路、京沪高速公路、沪宜高速公路、宁杭高速公路、沿江高速公路等纵横交错,是上海到成都、黑龙江至海南、上海到北京三条高速公路的交汇点,是连接南北、沟通东西的重要节点。京杭大运河在无锡穿城而过。江阴港是长江出海口的重要换装港之一。随着无锡机场的通航,宁杭、沿江高速公路的建成以及京沪高速铁路的建设,无锡的交通枢纽地位将更为明显。近年来,无锡按照“城市现代化、农村城镇化、城乡一体化”的总体思路,加大了城市化推进力度,全市城市化水平2003年已超过60%。自被省委、省政府确定为重点发展的特大城市之后,无锡市迅速掀起了新一轮城市建设的热潮。2001年1月,经国务院批准,撤销了锡山市,进行了城区行政区划调整,扩大了城区面积,并构画了由主城、副城、卫星城组成的开放型、组团式城市发展规划,提出了“一年一个样,三年大变样”的奋斗目标,力争三年内投入200亿元资金,实施十大建设工程,使城市建成区面积扩大到150平方公里,形成现代化特大城市、山水城市、湖滨城市的基本框架和形象风貌。
无锡的明天更美好
新世纪初,是无锡率先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重要历史时期,无锡市争创全省“两个率先”先导区和示范区的总体目标、主要任务和实施步骤已经明确。主要设想是,到2005年,全市国内生产总值净增1000亿元,达到2600亿元以上;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7000美元左右;财政收入翻一番,达400亿元以上;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递增10%和6%以上。到2010年,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富裕程度达到或接近世界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在省内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把无锡建设成为一个“大而强、富而美”的现代化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