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地理位置交通优势
Ⅰ 武汉的综合交通枢纽优势
陆路来:处于中国东西南源北交通的中心使武汉成为中国四大铁路枢纽之一;中国多条重要干线高速公路与长江的唯一交汇点.
水路:长江黄金水道自不用多说,中国内河最大港口之一;长江最大支流汉江在此注入长江;汉江水路可直达陕西这样的西部地区 .
航空:中国目前唯一的航空运输综合改革试点城市,中国六大区域航空枢纽城市之一.
武汉是中国为数不多的综合交通枢纽城市之一,其优越的地理位置,发达的立体交通造就了中国最大的综合交通枢纽城市
Ⅱ 湖北武汉有什么地理优势
武汉是我国中部地区的中心,位于我国中部的优越条件加上河运条件优越,又是我国内中部地区的交通枢容纽,联系东西部和南北部,具有高安全性与高灵活性的军事基地建设条件。
政治上,武汉是湖北省的省会城市,是湖北省的行政中心。
经济上,武汉有较高的产业和经济基础,重工业发达,产业结构完善,也是湖北省的经济中心。
人文:武汉是湖北省的文化中心,拥有大量全国知名的大学院校,教育体系完善,人才队伍庞大,科研成果卓著,各种文化娱乐产业发达,是一座人文气息浓厚的城市。
经济上,它不如广州,但教育上文化上远远超过广州和其他同级别城市,是一座令人佩服的城市。
Ⅲ 武汉的地理优势
来过武汉就知道武汉是什么城市。。。。绝对不是教科书上写的那样
Ⅳ 对比上海.武汉的地理位置.交通特点和工业结构及形成条件
上海位于北纬31度14分,东经121度29分,地处太平洋西岸,亚洲大陆东沿,长江三角洲前缘,东濒东海版,南临杭州权湾,西接江苏、浙江两省,北界长江入海口,长江与东海在此连接。上海正当我国南北弧形海岸线中部,交通便利,腹地广阔,地理位置优越,是一个良好的江海港口。
武汉市位于江汉平原东部,长江中游与长江、汉水交汇处。东经113°41′-115°05′,北纬29°58′-31°22′。东端在新洲区柳河乡将军山,西端为蔡甸区成功乡窑湾村,南端在江夏区湖泗乡刘均堡村,北端至黄陂区蔡店乡下段家田村。市区由隔江鼎立的武昌、汉口、汉阳三镇组成,通称武汉三镇。周边与湖北省黄州、鄂州、大冶、咸宁、嘉鱼、洪湖、仙桃、汉川、孝感、大悟、红安、麻城等12个市、县接壤,形似一只自西向东的彩蝶。在我国经济地理圈层中,武汉处于优越的中心位置,与邻省的长沙、郑州、洛阳、南昌、九江等大中城市相距600公里左右,与京、津、沪、穗、渝、西安等特大城市均相距在1200公里左右。
目前,上海以“三港”建设为中心,即深水港、航空港、信息港
武汉,不太了解
Ⅳ 湖北省地理位置的优越性
湖北是南北交通枢纽,水陆两路运输非常发达,省会武汉的地势是两河三镇回,湖北一直是我国答的重工业基地,因为坐守长江天险自古都是兵家必争之地,湖北一线是中国第二战略线,解放后同苏联一度交恶,以防与苏联交战不利,当年重兵布防长江一线,假想苏军从东北打进来一直到中原地区后,我军将形成口袋形或钳形的防守阵势,俗称“关门打狗”,湖北一地正处口袋底部。
Ⅵ 武汉的地理位置具有哪些特点
1、武汉市位于湖北省东部、长江与汉水交汇处,地理位置为北纬29°58′—31°版22′,权东经113°41′—115°05′。武汉市东西最大横距134千米,南北最大纵距约155千米。
2、武汉地处江汉平原东部、长江中游,长江及其最大支流汉江在城中交汇,形成武汉三镇隔江鼎立的格局,市内江河纵横、湖港交织。
3、作为中国经济地理中心,武汉素有“九省通衢”之称,是中国内陆最大的水陆空交通枢纽和长江中游航运中心,其高铁网辐射大半个中国,是华中地区唯一可直航全球五大洲的城市。
(6)武汉地理位置交通优势扩展阅读
武汉的景点介绍:
1、黄鹤楼:黄鹤楼自古与江西滕王阁、湖南岳阳楼并称江南三大名楼,历代文人墨客也曾在此留下许多千古绝唱,虽历经重建,但黄鹤楼独特的雄伟气质却依旧壮丽,登楼远眺,武汉三镇风光尽收眼底。
2、长江大桥:“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上世纪50年代建成的长江大桥,至今仍是世界桥梁史上的一大标志,也是武汉打卡地首选。
3、黎黄陂路:黎黄陂路建于1900年,是武汉著名的慢生活街区,保留了老汉口独特的生活气质,后经政府整修,变得更加洋气,潮流、小资的生活,更符合现在年轻人的喜好。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武汉
Ⅶ 武汉的地理位置重要吗
江城
江城是武汉市的简称,也是武汉的美称。来源于“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之古诗词。
而武汉市是湖北省省会,中国重要的中心城市,华中地区政治、经济、文化、金融中心。世界第三大河长江及其最大支流汉水在市区内交汇,将市区一分为三,形成汉口、汉阳和武昌三镇。全市现辖13个城区,3个国家级开发区,面积8467平方公里,人口831万人。
武汉作为楚文化发祥地之一,历史悠久,文化源远流长。早在新石器时代(一万多年以前),这里就有先民生息繁衍。据考证,位于武汉市北郊的盘龙城遗址,是距今3500年前的商代方国宫城。明清时代,汉口成为全国闻名的商埠,是当时四大名镇之一。近代武汉,作为民主革命的发祥地,谱写了光辉的历史篇章。
武汉风景秀丽,名胜众多。名闻天下的黄鹤楼,位居“江南三大名楼”之首。“江城明珠”东湖,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佛都古刹”归元寺,内藏惟妙惟肖五百罗汉。此外,还有古琴台、晴川阁、楚天台等古迹名胜,令人流连忘返。
综合经济实力
改革开放以来,武汉市经济发展十分迅速,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特别是1992年被确定为沿江对外开放城市后,经济规模和综合实力不断增强。1992-1998年经济年均增长率达16%,高出全国、全省平均水平,连续多年位居"中国城市综合实力50强"的第六位。
区位和资源
武汉地理坐标为北纬30°33"、东经114°19"。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常年雨量充沛,平均无霜期约250天以上,年平均气温16.3℃。武汉地形属残丘性冲击平原,大部分在海拔50米以下。
武汉位于中国经济地理中心,交通四通八达,历来有“九省通衢”之称,东去上海、西抵重庆、南下广州、北上京城,距离均在1000公里左右。
武汉有丰富的自然资源。武汉农业生产条件优越,水利资源丰富,被称为“百湖之市”。武汉有各类矿藏33种,矿点154处,潜在经济价值8400多亿元,尤其是冶金辅料和建筑材料丰富,并拥有全国最大的熔剂石灰岩、白云岩和石英砂岩基地,膨润土储量居全国第一位。
武汉的最显著的资源优势,可以概括为“二厚”。即“得水独厚”,武汉临江傍水,湖泊星罗棋布,水资源相当丰富,总量大大超过了现有工农业生产和城镇居民用水总量;“得中独厚”,武汉是我国经济地理的心脏,在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推动下,我国新的经济发展将形成东-中-西“H”型格局,武汉将成为重要的战略大支点。这种经济发展的强辐射效应必然带动武汉城市超常规发展。
产业结构及市场潜力
在新世纪里,武汉将着力推进产业和功能的深度开发,建立可持续发展的城市经济系统。推进产业深度开发,重点是大力发展通信及电子信息、生物工程及新医药、光机电一体化、新材料、激光、软件等产业,改造和提升钢铁、汽车、机械等产业,逐步把武汉建成全国重要的高新技术产业基地。
利用外资
改革开放以来,武汉牢牢抓住“开口”和“开放”的历史性机遇,充分利用国家各项优惠政策条件,适时制定“开放先导”方针,始终坚持“以开放促改革、以改革开放促发展”的策略,积极利用外资,初步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经济外向度进一步提高。
1980年我市批准设立第一家中外合资企业、向国际资本市场迈出重要的第一步,特别是1992年国家批准我市为沿江对外开放城市以来,我市利用外资不仅规模不断扩大,而且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领域不断拓宽。武汉良好的投资环境和可观的投资回报,吸引了包括世界500强企业在内的大批国际知名跨国公司的投资。外商投资武汉的信心不断增强。
教育与科技
武汉是华中地区的科技文化教育中心,科技教育综合实力位居全国大中城市第3位,仅次于北京和上海。
基础设施与城市功能
Ⅷ 武汉交通地理位置特点与城市形成、发展的关系。
简称汉,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湖北省省会,中国15个副省级城市之一,是全国七大中心城市之一,全市常住人口897万人。为华中地区最大都市,
中国华中地区的金融中心、交通中心、文化中心,长江中下游特大城市。武汉城市圈的中心城市。世界第三大河长江及其最长支流汉水横贯市区,将武汉一分为三,形成了武昌、汉口、汉阳三镇隔江鼎立的格局,唐朝诗人李白在此写下“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因此武汉自古又称“江城”。
在清代末期、中华民国时期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初期,武汉经济繁荣,一度是中国内陆最大城市,位居亚洲前列,曾有“东方芝加哥”的美誉。武汉更是中华民国的诞生地,著名的武昌起义便发生在这里。
武汉其行政区划沿革非常具有历史特色,可以说是从明代直到辛亥革命乃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历史的一个缩影。武武汉在湖北省位置汉可以看作两市(汉口、武昌)一县(汉阳)的合并(故有“武汉三镇”之说)。其中汉口和武昌从明朝后期起就分别发展成相当规模的城市。在1927年到1949年,这三地分别对应着汉口特别市(过去的直辖市)、武昌市(湖北省省会)和汉阳县。1927年,国民政府迁都武汉,
首次将汉口、武昌、汉阳合并为京兆区,总称武汉,开三镇合并先河。因此,武汉可以说是一个直辖市、一个省会城市和一个县的紧密联合体。
武汉淡水资源十分丰富。亚洲第一大河长江及支流汉水在城中交汇。此外武汉城内还有大大小小数十个属于长江水系的淡水湖(如果算上郊区就有一百多个湖泊,故又得名“百湖之市”)。其中武汉东湖是中国最大的城中湖,湖岸线全长110多公里,水域面积达33平方公里,是杭州西湖水域面积的6倍。在武汉城区面积中,水域面积占了约四分之一。
铁路:
武汉是湖北省的省会城市,位于长江、汉水的交汇处,有京广线、襄渝线、汉丹线、焦枝线、枝柳线及武大线等组成的铁路交通网络
水运:
武汉客运港是长江沿线上最大的客运港口,运务繁忙,长江仅在湖北省境内就有一千多公里,而且境内湖泊众多,因此航运比较发达
公路:
有107、316、318国道通过武汉,另外还有武汉通往其他周边城市的高速公路,组成了一个连接南北的公路交通网络
Ⅸ 分析武汉的交通优势(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陆路:处于中国东西南北交通的中心使武汉成为中国四大铁路枢纽之一;中国多条版重要干线高速公路与长权江的唯一交汇点.
水路:长江黄金水道自不用多说,中国内河最大港口之一;长江最大支流汉江在此注入长江;汉江水路可直达陕西这样的西部地区 .
航空:中国目前唯一的航空运输综合改革试点城市,中国六大区域航空枢纽城市之一.
武汉是中国为数不多的综合交通枢纽城市之一,其优越的地理位置,发达的立体交通造就了中国最大的综合交通枢纽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