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北京地理知识
① 地理知识中有关北京
应该不是太阳直射角的关系--按照计算,北京7月份的正午太阳高度是大于5月份的。
我认为专应该是降水?
北京属是温带季风气候,降水冬春少,夏秋多。
在北京,5月份的平均降水量大概仅为30ML左右,而7月份达到接近200ML
降水较多就会削弱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使得光照减少。
② 有关北京的地理知识
中文名称: 北京
外文名称: beijing
行政区类别: 直辖市
所属地区: 中国华北
下辖地区: 东城区,西城区等
政府驻地: 北京
电话区号: 010
邮政区码: 100000-102629
面积: 16,410.54平方公里
人口: 1,695万人(2008年)
方言: 北京话
著名景点: 颐和园,长城等
车牌代号: 京
人类发展指数: 0.882
北京市面积16,807.8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1,254.2平方公里(中国城市第1名)。其中,山地面积10,418平方公里,占全市面积的62%;平原面积6,390平方公里,占全市面积的38%。
北京包含全中国56个民族。[9]其中汉族占95.7%,回族、满族、蒙古族和朝鲜族的人口均过万。根据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北京共有少数民族人口58.5万人,占4.3%;其中居住在城近郊区的少数民族人口为41.1万人,占在京居住少数民族人口总量的70.2%。在北京市18个区县中,少数民族人口数量分布最多的三个区县分别是朝阳区(11.5万人)、海淀区(10.1万人)和丰台区(4.9万人)。
北京CBD:众多世界500强企业中国总部所在地北京是综合性产业城市[11] 。综合经济实力保持在全国前列。第三产业规模居中国大陆第一。2008年,北京市地区生产总值10,48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9%。人均GDP达到63,029元人民币,在中国大陆仅次于上海市。北京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增加值分别达到98亿,2217.2亿和5405.1亿元(2006年),第三产业规模居中国大陆第一,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70%。当年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19978元,比2005年实际增长12.2%,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8620元,实际增长8.7%。北京居民具有较高的消费能力,2006年全年累计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为3275.2亿元,比上年增长12.8%。依据2005年国家统计局资料,北京居民的恩格尔系数已经降低到31.8%,按照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的标准,北京已达到“富裕型”社会,但贫富差距拉大问题在北京同样存在。
2009年“世界500强”中共有26家企业总部位于北京市[7],较去年增加5家。北京高居全球城市第三名,次于东京(51家)和巴黎(27家),总收入高达13,614.07亿美元,居全球城市第三名。截至2007年底,“世界500强”企业在京设立机构共有447家,其中“中国企业500强”总部位于北京地区的共有94家。
按2008年美国《财富》杂志排名
北京市城区的路网结构以矩形环状为主,道路多以此为依托,与经纬线平行网状分布。先后依托城市扩展,建设了二、三、四、五和六环路。截至2007年,全市道路总长25,765公里,其中城八区道路总长4,460公里,全市立交桥数共有381座,京哈、京沈、京津塘、京石、八达岭、京承、京开等多条高速公路流经北京。全市铁路总里程962公里,京秦铁路、京哈铁路、京沪铁路、京九铁路、京广铁路、京原铁路、京包铁路、京承铁路、京通铁路等多条铁路干线汇集于此。北京首都国际机场是亚洲第二大国际机场,目前已开通200多条国际国内航线,通往世界主要国家及地区和国内大部分城市,2007年吞吐旅客更超过5,000万人次。北京已与世界上所有国家和地区通邮,国内直拨电话可达所有城市,国际直拨电话可达200多个国家和地区。2007年末固定电话用户累计达到914.5万户,2007年末移动电话用户累计达到1,598.4万户。
北京站:位于东便门西侧。建于1959年,是全国铁路客运重要枢纽,北京第二大火车站。
北京南站:位于永外大街。2008年改建完成,成为亚洲最大的火车站,是京沪高速铁路的起点。
北京西站:位于莲花池东路。建于1996年,是全球最大火车站之一。
北京北站:位于西直门。建于1905年,是京张铁路上的车站之一。现北京北站于2008建设完成。
北京东站:位于百子湾。建于1938年。
北京是中国铁路网的中心之一,主要有北京到香港九龙的京九铁路,北京到上海的京沪铁路,北京到广州的京广铁路,北京到哈尔滨的京哈铁路,北京到包头的京包铁路,北京到原平的京原铁路,北京到通辽的京通铁路和北京到承德的京承铁路。大同到秦皇岛的大秦铁路也过境北京。在国际铁路运输方面,去往俄罗斯各城市和朝鲜首都平壤以及去往越南首都河内的列车均从北京发车。京津城际铁路于2005年7月4日开始修建,2008年8月1日正式开通。北京和天津两地的路程缩短为半小时。
北京的风味小吃历史悠久、品种繁多、用料讲究、制作精细,堪称有口皆碑。清代《都门竹枝词》云:“三大钱儿卖好花,切糕鬼腿闹喳喳,清晨一碗甜浆粥,才吃茶汤又面茶;凉果炸糕甜耳朵,吊炉烧饼艾窝窝,叉子火烧刚卖得,又听硬面叫饽饽;烧麦馄饨列满盘,新添挂粉好汤圆……”这些小吃都在庙会或沿街集市上叫卖,人们无意中就会碰到,老北京形象地称之为“碰头食”。京味小吃的代表有豆汁儿、豆面酥糖、酸梅汤、茶汤、小窝头、茯苓夹饼、果脯蜜饯、冰糖葫芦、艾窝窝、豌豆黄、驴打滚、灌肠、爆肚、炒肝等。
③ 谁知道北京市的一些基本地理知识要基本数据,不要太复杂
北京地理概貌
北京位于北纬39度分,东经116度20分,地处华北平原西北边缘,西北毗邻山西、内蒙古高原、南与华北大平原相接,东距渤海150千米;市中心海拔43.71米;总面积16808平方公里,市区面积1040平方公里。北有军都山,西有西山,山地占全市面积的62%;东南是永定河、潮白河等河流冲积而成的、缓缓向渤海倾斜的平原。山地有煤、铁等多种矿物和花岗石、大理石等优良建筑材料。
北京平原的海拔高度在20~60米,山地一般海拔1000~1500米,与河北交界的东灵山海拔2303米,为北京市最高峰。境内贯穿五大河,主要是东部的潮白河、北运河,西部的永定河和拒马河。北京的地势是西北高、东南低。西部是太行山余脉的西山,北部是燕山山脉的军都山,两山在南口关沟相交,形成一个向东南展开的半圆形大山弯,人们称之为"北京弯",它所围绕的小平原即为北京小平原。综观北京地形,依山襟海,形势雄伟。诚如古人所言:"幽州之地,左环沧海,右拥太行,北枕居庸,南襟河济,诚天府之国"。
北京全市土地面积16807.8平方公里。其中平原面积6390.8平方公里,占38%。山区面积10417.5平方公里,占62%。
北京的气候为典型的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夏季炎热多雨,冬季寒冷干燥,春、秋短促。年平均气温10~12摄氏度,1月-7~-4摄氏度,7月25~26摄氏度。极端最低-27.4摄氏度,极端最高42摄氏度以上。全年无霜期180~200天,西部山区较短。年平均降雨量600多毫米,为华北地区降雨最多的地区之一,山前迎风坡可达700毫米以上。降水季节分配很不均匀,全年降水的75%集中在夏季,7、8月常有暴雨。
北京市人口发展呈六大特点
北京市第五次人口普查主要数据显示,北京市总人口已达1381.9万人,比1990年增加300万人,其中有70.4%的新增人口源自外来人。
数据表明,10年间北京人口发展呈现六大特点:一是人口自然增长得到有效控制,1999年11月1日至2000年10月31日,全市出生人口8.1万人,人口出生率为6.0‰,死亡率为5.1‰,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9‰,“低出生、低死亡、低增长”格局得到有力巩固;二是人口地区分布由城区向近郊区扩散,与1990年“四普”相比,近郊区人口增幅最高,增长60.2%,而远郊区县只增长12.7%,城区人口反而减少了9.5%;三是家庭户规模不断缩小,目前全市平均每个家庭户人口为2.9人,比1990年的3.2人减少了0.3人,2~3口人组成的家庭已占主流;四是人口老龄化不断加剧,截至2000年11月,北京65岁及以上人口达115.5万人,占全市总人口的8.4%,比1990年上升了2.1个百分点;五是城镇化水平发展较快,全市目前居住在城镇的人口为1017.6万人,占总人口的77.5%,比1990上升4.1个百分点;六是市民文化素质提高,全市6岁及以上人口中受过大学(包括大专)教育者达到232.8万人,占全市人口的17.5%,每10万人中受过高等教育的由1990年的9300人上升到2000年的16843人,增加近1倍,同时,人口文盲率已由10年前的10.9%下降为4.9%。
北京市“五普”办主任、北京市统计局副局长顾兖州说,近10年来,北京市的人口自增率一直保持在一个较低水平上,北京市人口规模扩大的主要原因是外来人口大幅增加所致,据统计,10年间,外来人口增量占总人口增量的70.4%。另据普查数据显示,北京目前人口性别比为109,高于世界公认的103~107的一般范围,顾兖州指出,外来人口性别结构的失衡是北京市人口性别比偏高的主要原因。
④ 用地理知识比较北京和上海
北京的经纬度为:东经116度25分,北纬39度55分
上海的经纬度版为:东经121度26分权,北纬34度30分
陕西的经纬度为:东经108度57分,北纬34度16分
与北京的经度大致相同的一个城市有济南:东经117度0分,北纬36度39分
与上海的纬度大致相同的一个城市有浙江宁波:经纬度为:东经121度34分,北纬29度52分
好,全部都在这里了,
⑤ 跪求~!!从地理角度解读北京—介绍北京地理环境
地理方位
北京中心位于北纬39度54分,东经116度23分。位于华北平原西北边缘。北京与天津相邻,并与天津一起被河北省环绕。北京的西、北和东北,群山环绕,东南是缓缓向渤海倾斜的北京平原。北京平原的海拔高度在20-60米,山地一般海拔1000-1500米,与河北交界的东灵山海拔2309米,为北京市最高峰。境内贯穿五大河,主要是东部的潮白河、北运河,西部的永定河和拒马河。北京的地势是西北高、东南低。西部是太行山山脉余脉的西山,北部是燕山山脉的军都山,两山在南口关沟相交,形成一个向东南展开的半圆形大山弯,人们称之为“北京弯”,它所围绕的小平原即为北京小平原。综观北京地形,依山襟海,形势雄伟。诚如古人所言:“幽州之地,左环沧海,右拥太行,北枕居庸,南襟河济,诚天府之国”。
气候环境
北京的气候为典型的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夏季炎热多雨,冬季寒冷干燥,春、秋短促。年平均气温10~12摄氏度。1月-7~-4摄氏度,7月25~26摄氏度。极端最低-27.4摄氏度,极端最高42摄氏度以上。全年无霜期180~200天,西部山区较短。年平均降雨量600多毫米,为华北地区降雨最多的地区之一,山前迎风坡可达700毫米以上。降水季节分配很不均匀,全年降水的80%集中在夏季6、7、8三个月,7、8月常有暴雨。曾经北京及华北春季多发沙尘暴,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北京市政府经过对内蒙古草原、黄土高原和河北相关地区进行环境治理,北京的沙尘情况有所好转。
⑥ 与北京有关的地理知识
演讲五分钟,那要好几千字的。自己写呗,可以从人文社会、自然环境等方面着手,先说自专然环境,属主要包括地理位置,气候特点,地质,地貌,土壤,水文,植被等方面描述;人文方面主要包括:政治、经济、文化、交通等方面描述
⑦ 有关地理知识
110、青藏高原是世界最高的高原,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高原上,雪山、冰川很多,有“固体水库”之称。
111、西藏有三大特产:藏羊、牦牛(右图)和酥油草,统称“藏北三宝”。
112、内蒙古高原是中国第二大高原。它地面平坦,很多地方是一望无际的草原。
113、因覆盖着厚厚的黄土而得名的黄土高原,是中华民族文明的发祥地之一。
114、云贵高原地面高低不平,地势比较平坦的山间小盆地,被当地人称之为“坝子”。
115、云贵高原上石灰岩分布广泛,形成奇异的喀斯特地形,如世界闻名的云南路南石林和贵州的龙宫、打鸡洞等。
116、塔里木盆地位于新疆境内,在天山以南,是中国面积最大的盆地。
117、塔克拉马干沙漠是中国面积最大的沙漠,也是世界最大的流动沙漠。
118、准噶尔盆地位于新疆境内,在 天山以北。由于降水较多,农牧业发达,被誉为“塞北江南”。
119、柴达木盆地平均海拔在3000米左右,是中国地势最高的盆地。盆地里盐矿丰富,据初步估计,足够全世界的人食用1万年。
120、成都平原在 四川盆地西部,因有两千多年历史的“都江堰”自流灌溉,农业发达,农产品丰 富,所以四川省自古有“天府之国”的美称。
121、东北平原是中国面积最大的平原。
122、黑龙江省的大庆油田是中国最大的油田。
123、华北平原是中国第二大平原,也是中国重要的粮棉生产基地。
124、长江中下游平原的地势很低,平均海拔在10米以下,河流多,湖泊多,有“水乡”之称。
125、长江中下游地区是中国稻米和淡水鱼主要产区,所以有“ 鱼米之乡”的美称。
126、历史相传的五岳:东岳是 泰山(山东)、西岳是华山(陕西)、北岳是恒山(山西)、南岳是 衡山(湖南)、中岳是嵩山(河南)。
127、泰山地处中国东部,古称东岳,是一座历史名山,历代皇帝和许多名人,都攀登过泰山,留下众多的文物古迹。联合国将泰山列入世界自然文化遗产的保护名录。
128、泰山脚下的岱庙是历代皇帝举行大典、祭祀泰山神和居住的地方,它与北京故宫、曲阜孔庙一起誉为中国三大宫殿建筑群。
⑧ 北京地理知识
直接网络一下北京地理就行了!我们口述肯定不如网上准确和专业!楼主你这个补充有点刁啊!
北京位于北纬39°56′,东经116°20′,雄踞华北大平原北端,总面积16,800多平方公里。平原地区有“北京湾”之称,从地理位置上看,其西拥太行、北枕燕山、东濒渤海,南向华北大平原,整个地势西北高、东南低,河流纵横,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自古以来这里是沟通我国中原地区和东北、西北地区的交通枢纽。诚如古人所言:“幽州之地,左环沧海,右拥太行,北枕居庸,南襟河济,诚天府之国。”
北京的西、北、东北面群山环绕、连绵不断,东南面为开阔的平原。西部山地统称西山,属太行山脉,北部山地统称军都山,属燕山山脉,两条山脉在关沟附近交汇。东北部平谷县境的造山为燕山的西缘,与军都山交会于潮白河谷。西、北、东北面连绵不断的诸山岭形成一个向东南展开的半圆形大山湾。山区面积为10,418平方公里,约占全市总面积的62%,最高峰为位于西境的东灵山,海拔高度2,303米。
境内主要河流有属于海河水系的永定河、潮白河、北运河、拒马河和属于蓟运河水系的泃河。这些河流都发源于西北山地,乃至蒙古高原。其中泃河、永定河分别经潮白新河、永定新河直接入海,拒马河、北运河都汇入海河注入渤海。
“四季俱可喜,最佳新秋时”,北京地区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降水适中,四季分明,无霜期较长,年平均气温在8—12摄氏度。冬季寒冷干燥,时有风沙;夏季潮湿多雨。年均降水量600多毫米,降水季节分配很不均匀,70%的降雨集中在7、8、9三个月。最好的季节是4月下旬—6月上旬、8月下旬—11月底。
我国古代文人墨客形象地称北京山环水绕的形胜是“山川峙濯,险甲寰区”,“山水一大交汇”,“诚万古帝王之都”的“天府”、“神京”
⑨ 北京地理环境
http://www.dili360.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