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天气地理知识
Ⅰ 求关于地理知识天气系统之间的比较
天气系统是具有一定的温度、气压或风等气象要素空间结构特征的大气运动系统。如有 的以空间气压分布为特征组成高压、低压、高压脊、低压槽等。有的则以风的分布特征来分,如气旋,反气旋,切变线等。有的又以温度分布特征来确定,如锋。还有则的以某些天气特征来分,如雷暴,热带云团等。通常构成天气系统的气压,风,温度及气象要素之间都有一定的配置关系。大气中各种天气系统的空间范围是不同的,水平尺度可从几公里到1—2千公里。其生命史也不同,从几小时到几天都有。 最大的天气系统范围可达2,000公里以上,最小的还不到1公里。尺度越大的系统,生命史越长;尺度越小的系统,生命史越短,较小系统往往是在较大尺度系统的孕育下形成、发展起来的,而较小系统的发展、壮大以后,又给较大系统以反作用,彼此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关系错综复杂。各种天气系统有一定的空间范围,一定的新生、变化和消亡的过程。各种天气系统发展的不同阶段有其相应的天气现象分布。在天气预报中通过对于各种系统的预报,可以大致预报未来一段时间内的天气变化。许多天气系统的组合,构成大范围的天气形势,构成半球甚至全球的大气环流。 按照气象要素的空间分布而划分的具有典型特征的大气运动系统(通常指气压空间分布所组成的系统),如高(气)压、低(气)压、高压脊、低压槽等。有时指风分布的系统,如气旋环流、反气旋环流、切变线等。有时指温度分布的系统,如高温区、低温区、锋区等。有时指天气现象分布的系统,如雷暴、热带云团等。这一要素系统同另一要素系统之间常常有一定的配置关系。气压系统和风场之间的关系较好:低压和气旋环流相配置,有时称为低压,有时称为气旋;高压和反气旋相配置,有时称为高压,有时称为反气旋。气压系统和温度系统也常呈一定配置关系。如:低压和低温区相配置,称为冷低压或冷涡;低压和高温区相配置,称为热低压。气压系统还可同天气现象存在一定配置关系,如雷暴和(小)高压配置,称为雷暴高压。天气系统可以通过各种天气图和卫星云图等分析工具分析出来。 各种天气系统有一定的空间范围,一定的新生、变化和消亡的过程。各种天气系统发展的不同阶段有其相应的天气现象分布。在天气预报中通过对于各种系统的预报,可以大致预报未来一段时间内的天气变化。许多天气系统的组合,构成大范围的天气形势,构成半球甚至全球的大气环流。谢谢采纳!!
Ⅱ 列举一些关于天气和气候的谚语,用地理知识思考含义
[气象谚语集锦]
天气
1、久雨刮南风 天气将转晴 2、云绞云 雨淋淋
3、朝起红霞晚落雨 晚起红霞晒死鱼 4、天有铁砧云 地下雨淋淋
5、直雷雨小 横雷雨大 6、南闪四边打 北闪有雨来
7、月亮撑红伞 有大雨 8、月亮撑蓝伞 多风去
9、日落射脚 三天内雨落 10、西北天开锁 午后见太阳
11、星光含水 雨将临 12、久晴天射线 不久有雨见
13、对时雨 连几天 14、朝有棉絮云 下午雷雨鸣
15、风静又闷热 雷雨必强烈
物象
16、燕子低飞 天将雨 17、燕子窝垫草多 雨水多
18、群雁南飞天将冷 群雁北飞天将暖 19、蚂蚁搬家 天将雨
20、大榕树冬不落叶 兆春寒 21、猪衔草 寒潮到
22、狗泡水 天将雨 23、鸡晒翅 天将雨
24、蜜蜂迟归 雨来风吹 25、蚯蚓封洞 有大雨 气象谚语看云测天谚语1、早起浮云走,中午晒死狗 2、早怕南云漫,晚怕北云翻
3、早看东南,晚看西北 4、云从东南涨,有雨不过晌
5、日出红云升,劝君莫远行; 日落红云升,来日是晴天
6、日落云里走,地雨半夜后 7、乌云接日高,有雨在明朝;乌云接日低,有雨在夜里8、乌龙打坝,不阴就下。 9、云在东,雨不凶;云在南,河水满
10、天上钩钩云,地上雨淋淋 11、天上棉絮云,地上有雨淋
12、天上堡塔云,地下雨淋淋 13、云交云雨淋淋
14、西北黄云现,冰雹到跟前 15、屏山出云,不用问神
16、晚上西北暗,有雨还有闪;晚若西北明,来日天气晴
17、鱼鳞云,不雨也风颠 18、西北来云无好货,不是风灾就下雹
19、黑云是风头,白云是雨兆 20、云结亲,雨更猛 观风测天谚语 1、四季东风下,只怕东风刮不大 2、春东夏西秋不论
3、春起东风雨绵绵,夏起东风并断泉; 秋起东风马牛不相及 秋不论,冬起东风雪边天
4、开门风,闭门雨 5、东风下雨东风晴,再刮东风就不灵
6、南风刮到底,北风来还礼 7、东风急,雨打壁
8、南风腰中硬,北风头上尖 9、早刮东风不雨,涝刮西风不晴
10、南风转东风,三天不落空 11、雨后西南风,三天不落空
12、五月南风下大雨,六月南风井底干 13、西风随日落止,不止刮倒树
14、西北风开天锁 15、西南转西北,还得半个月
16、南风不过三,过三不雨就阴天 17、风乱转,不用算
18、东风湿,西风十,北风寒,南风暖 19、顶风上云,不雨就阴 雷电声光测天谚语 1、早雷下大雨,下雨不过晌 2、雷打天顶不雨不大,雷打云边大雨降
3、响雷雨不凶,闷雷下满坑 4、急雷快晴,闷雷难晴,
5、昙天西北闪,有雨没多远 6、雷声像拉磨,狂风夹冰雹
7、春雷十日阴,春雷十日寒 8、露水闪,来日晴
9、东闪空,西闪雨,南闪火门开,北闪连夜来
Ⅲ 地理气候的知识
热带雨林气候:抄全年高温多雨
热带季风气候:一年分雨季、旱季.
热带草原气候:一年分雨季、旱季,年气温较高.
热带沙漠气候:终年高温干旱.
地中海气候:冬季受来自海洋的西风控制,温和多雨;夏季受副高影响,高温少雨
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温带海洋性气候:年降水量均匀,夏季不热,冬季不冷.
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温带大陆性气候:夏季炎热、冬季寒冷、降水多集中在夏季.
Ⅳ 寻求地理方面:天气与气候有关的知识。
天气——
经常不断变化着的大气状态,既是一定时间和空间内的大气状态,也是大气状态在一定时间间隔内的连续变化。所以可以理解为天气现象和天气过程的统称。天气现象是指发生在大气中发生的各种自然现象,即某瞬时内大气中各种气象要素(如风、云、雾、雨、雪、霜、雷、雹等)空间分布的综合表现。天气过程就是一定地区的天气现象随时间的变化过程。
天气是一定区域短时段内的大气状态(如冷暖、风雨、干湿、阴晴等)及其变化的总称。天气系统通常是指引起天气变化和分布的高压、低压和高压脊、低压槽等具有典型特征的大气运动系统。各种天气系统都具有一定的空间尺度和时间尺度,而且各种尺度系统间相互交织、相互作用。许多天气系统的组合,构成大范围的天气形势,构成半球甚至全球的大气环流。
天气系统总是处在不断新生、发展和消亡过程中,在不同发展阶段有其相对应的天气现象分布。因而一个地区的天气和天气变化是同天气系统及其发展阶段相联系的,是大气的动力过程和热力过程的综合结果。
各类天气系统都是在一定的大气环流和地理环境中形成、发展和演变着,都反映着一定地区的环境特性。比如极区及其周围终年覆盖着冰雪,空气严寒、干燥,这一特有的地理环境成为极区低空冷高压和高空极涡、低槽形成、发展的背景条件。赤道和低纬地区终年高温、潮湿,大气处于不稳定状态,是对流性天气系统产生、发展的必要条件。中高纬度是冷、暖气流经常交绥地带,不仅冷暖气团你来我往交替频繁,而且其斜压不稳定,是锋面、气旋系统得以形成、发展的重要基础。天气系统的形成和活动反过来又会给地理环境的结构和演变以深刻影响。因而认识和掌握天气系统的形成、结构、运动变化规律以及同地理环境间的相互关系,对于了解天气、气候的形成、特征、变化和预测地理环境的演变都是十分重要的。
天气预报是人类预报天气的发展的科学。
从谚语开始到今天使用计算机进行纳维-斯托克斯方程式等等的运算,数值预报这门科学的历史长久。
今天的天气预报可以对一星期内的天气做比较准确的预报。
现在气预报大都播报最高、最低气温,降雨机率,晴天、阴天,紫外线指数
1、天气形势:在一张特制的地图上,填上世界各地气象台站在同一时间内所观测到的气压、风、温度、湿度、云、天气现象等要素,经过绘图分析,可以看到在某一天、某一时间,整个地球是或者某一地区的空气运动状态和天气分布情况,就好像给地面上的空气和天气照了一张大“像片”,从这张“像片”上可分析出冷和暖,气压高低,空气流动方向、速度、刮风下雨等,这就叫做天气形势。这张图收天气形势图。对于未来天气形势会有什么变化,将可能出现某种其他的天气形势,这种分析判断,称为天气形势预报。
2、高压和高压脊:在海拔相同的平面上,中心气压高于毗邻四周气压的区域称为高压。高压区气流自中心向外围流散,受地球自转偏向力的影响,在北半球向右偏,并作顺时针方向流动。如某一区域的气压高于毗邻三面,而低于另一面时,则该区称为高压脊,常是高压凸出的部分,犹如高山延伸的山脊。在高压和高压脊控制的地方,空气有下沉运动,天气晴朗,云雨和大风少见。
3、低压和低压槽:和高压含义正好相反的称为低压。即中心气压值低于毗邻四周气压的区域,气流自外围向低压中心流动,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作反时钟方向流动。若某一区域气压低于毗邻三面,而高于另一面时,则该区称为低压槽,犹如大湖延伸出去的一年河沟。在低压和低压槽控制的地方,空气有上升运动,天气较复杂,常有云雨、大风出现。
4、槽线:在低压槽内,把气压最低值的点连接起来成一条线,叫“槽线”。槽线的两侧有明显的温度湿度差别和风向的突变。在一般情况下,槽前多偏南风的暖湿空气,多上升运动,如果水汽充沛,易产生降水。槽后多为偏北风的干冷空气,为下沉气流,云雨少风,虽有时产生少量云系,也会消散。槽线自西向东移动,我们称之为“西来槽”。
5、切变线:在某一区域,由于空气流动的方向,速度有明显的差异,形成较大的不连续或突然的转变,如夏季在济南和山东半岛附近,经常有副热带高压的后部会出现东南风和西南风的切变,这个东西向的横切变,如果北上时将影响河北省自南往北的较大雷雨天气。有时在北京稍北的区域也易生成横切变而后南压,影响河北局地降水天气。
6、低涡:低涡是高空等压面上中心高度较低的空气涡旋。低涡内的气流成反时钟方向流动,有上升运动,如水汽充沛,常造成阴雨天气。在华北的西南部四川、甘肃、青海一带生成的低涡叫西南涡,当其东北移动到我省上空时会产生较大的降雷雨天气,有时伴有冰雹和大风,群众说“雷雨三后晌”,常是这种冷低涡所引起的。
7、冷锋:地球表面由于凹凸不平,海陆分布不匀,吸收太阳热能差别就很大,因而低层空气就有冷暖之分。冷暖空气的交界处就是锋。当冷空气推着暖空气向前移动,叫冷锋,这是华北常风的一种。在冷锋前天气暖和,湿度大,云系较多。冷锋过时,常有恶劣天气产生,有时雷雨交加,伴有冰雹大风。冷锋过后,在一般情况下是北风呼啸,气温下降,天气逐渐转晴。当冷锋从西北方向移来的叫西北冷锋,由西向东移的是西来冷锋,从北边南压的叫偏北冷锋。在主要冷锋的后边有时会再生成一条冷锋,这叫副冷锋。
8、台风:台风是发生在北太平洋西部的“热带气旋”,是一种极猛烈的风暴。台风刚形成时,只不过是热带低气压,随着向西移动,逐渐加深,使洋面上局部湿热空气大规模上升至高空,周围低层空气向低压中心流动,形成一个反时钟旋转的大旋涡,直径一般为200-1000km,中心是“台风眼”,半径多为 5-30km,气压极低,风小浪高,云层裂开变薄,有时可见日月星光,其四周则是高耸的云壁,狂风暴雨均发生在台风眼之外。台风对华北影响机会较少,有时在7-8月受台风倒槽或边缘影响,可产生较大的暴雨和强烈的东北大风。
9、飑线:具有强烈对流,且风向风速有剧烈变动的天气变化带,常发生在春夏季移动很快的冷锋前方,和台风的边缘。飑线过境时,气压猛升风向急转,风速猛增,一般情况下都有较大的雷阵雨,有时还伴有冰雹。雹线生成时间暂短,其生命史也很短,但对生产和人民生活影响极大。
10、气象要素:表明大气物理状态,物理现象的各项要素。主要有:气温、气压、风、湿度、云、降水以及各种天气现象。气象要素及其变化的资料常应用在天气预报,气候分析和有关科学研究等方面。
11、天气现象:大气中的各种物理现象。例如云雾、降水雷暴、大气中的虹霓日耳等光的现象。其综合变化常能表现大气变化的特征。
12、毫巴:气象上常用的气压单位。毫巴是压强的单位,它是巴的千分之一,一毫巴等于3/4毫米,一个标准大气压为760毫米,也等于1013.3毫巴。
13、等压线:气压数值相同各点的联线。可显示空间气压高低的分布状况,看清高压,低压的位置,范围与强弱。
14、位势米:位势高度的单位之一。在纬度45度的海平面处,一位势米与一米相等,但随着纬度的改变也稍有差异,但其差值不超过0.02米。
15、天气谚语:劳动人民在长期生活和生产实践中积累着丰富的看天经验,总结并归纳成气象谚语,流传至今。我国的天气谚语,极其丰富、广泛,有阐述天气现象,天气变化和反映气候特点等多种,例如“早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东北风雨太公”、“春风唤秋雨”、“九里风,伏里雨”等等。天气谚语往往受地区性和季节性的限制,故需加以仔细的研究分析,去假存真,去粗取精,使用中应从当地具体条件出发,在反复验证的基础上灵活运用。
气候——
气候是长时间内气象要素和天气现象的平均或统计状态,时间尺度为月、季、年、数年到数百年以上。气候以冷、暖、干、湿这些特征来衡量,通常由某一时期的平均值和离差值表征。
气候是地球上某一地区多年时段大气的一般状态 ,是该时段各种天气过程的综合表现。气象要素(温度、降水、风等)的各种统计量(均值、极值 、概率等)是表述气候的基本依据。气候与人类社会有密切关系,许多国家很早就有关于气候现象的记载。中国春秋时代用圭表测日影以确定季节,秦汉时期就有二十四节气、七十二候的完整记载。气候一词源自古希腊文,意为倾斜,指各地气候的冷暖同太阳光线的倾斜程度有关。
由于太阳辐射在地球表面分布的差异,以及海洋、陆、山脉、森林等不同性质的下垫面在到达地表的太阳辐射的作用下所产生的物理过程不同,使气候除具有温度大致按纬度分布的特征外,还具有明显的地域性特征。按水平尺度大小,气候可分为大气候、中气候与小气候。大气候是指全球性和大区域的气候,如:热带雨林气候、地中海型气候、极地气候、高原气候等;中气候是指较小自然区域的气候,如:森林气候、城市气候、山地气候以及湖泊气候等;小气候是指更小范围的气候,如:贴地气层和小范围特殊地形下的气候(如一个山头或一个谷地)。
在纬度位置、海陆分布、大气环流、地形、洋流等因素的影响下,世界气候大致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热带雨林气候:全年高温多雨;
热带草原气候:全年高温,分旱湿两季;
热带沙漠气候:高温少雨;
热带季风气候:全年高温分凉热雨三季;
亚热带季风气候和季风湿润性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低温少雨;
亚热带沙漠气候:基本与热带沙漠气候相似,但冬季气温稍比热带沙漠气候低;
亚热带草原气候:基本与热带草原气候相似,但分布在亚热带;
地中海气候:冬季温和多雨,夏季炎热少雨;
温带海洋性气候:冬暖夏凉,年温差小,年降水量季节分布均匀;
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稀少,冬季严寒,夏季酷暑,年温差大;
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温带阔叶林气候:夏季炎热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温带草原气候:夏暖冬寒;
温带沙漠气候:极端干旱,温差较大;
亚寒带针叶林气候:夏季温和,冬季寒冷;
山地气候:从山麓到山顶垂直变化;
极地苔原气候:冬长而冷,夏短而凉;
极地冰原气候:全年严寒。
天气和气候有什么区别——
天气是指相对快速的冷热改变或是暂时的冷热条件。气候则是指一般情况下具有的天气状况或长期存在的主要天气状况。区分清楚二者的不同是十分重要的,因为它们对人类行为的影响是不一样的。其次,在研究天气对人的影响时,控制一些文化和社会因素要比研究气候对人的影响时更难以控制。
希望对你有帮助!
个人宣言:我是hk——honest king——诚实的国王,不是香港的英文缩写,切记切记……
Ⅳ 地理知识 天气和气候
我觉得气候是常年观察而得出的结论,一年或者一个月是当然得不出版来的,但是一般得出一权种气候也不要十年吧...
可做题中间一般我们所看到的当然都只显示一年的...
这个问题,你还是求助于更多比我知道得更多的人比较好、
Ⅵ 用地理知识分析的天气变化原因
天气变化是气抄候的表现形式袭。
一般来讲,影响气候的因素有大气环流、地形、下垫面和洋流。这里不再多说了。
影响天气的具体的因素也有很多,最主要的就是天气系统,比如说高压系统(反气旋)和低压系统(气旋);有锋面系统,包括冷锋和暖锋;还有锋面气旋系统。
不同的地方还有其他不同的因素。比如说在城市里面,有城市热岛效应;在山区里面有山谷风;在沿海有海陆风。
总之有很多,我现在也没说全。不知楼主需要解决的是哪种?
Ⅶ 有关天气的谚语三句,最好用上地理知识
1、时季有早晚,逐年无相看.----每年各季出现的时间不尽相同,有变化.
2、二八乱穿衣,三九褴糁穿版;三月穿三样权,四月穿蚊帐.---指春季天气多变.
3、东风是个精,不下也要阴.(湖北枣阳)
温带区域和它的北面--就是约在30°N的地方--的雨水,主要是由于气旋带来的.气旋的行动,老是自西向东的,在它的前部,盛行着东北风、东风或东南风.故气旋将到的时候,风向必定偏东的.所以东风可以看做气旋将来的预兆.因为气旋是一种风暴,是温带区域下雨的主要因子,所以我们看到吹东风,使知是雨天的先兆.
Ⅷ 地理气象知识
1、划为24个时区,分为东1-12时区、西1-12时区,每个时区横跨经度15度,时间正好是专1小 时。
2、我国陆地面属积约为960万Km²,占全世界陆地面积的1/15,仅次于俄罗斯和加拿大,居世界第三位.
3、地貌晕滃法、地貌晕渲法、分层设色法、等高线法
4、利用罗盘或指北针 、太阳与月亮测向 、利用表影观测法
5、队标、队号
6、答案不知道
7、气象武器
Ⅸ 关于地理知识气候变化的顺口溜
地球特点
赤道略略鼓,两极稍稍扁。
围绕着地轴,自西向东转。
南北为经线,相对凑成圈。
东西为纬线,独成平行圈;
赤道约4万,两极缩成点。
3东西南北半球的划分
西经二十度,东经一百六,
一刀切下去,东西两半球。
南北半球分,赤道零纬度,
四季温带显,南北相反出。
4昼夜交替和四季变化
地球自转,昼夜更换。
绕日公转,四季出现。
自转一日,公转一年。
自西向东,方向不变。
5地球五带
地球有五带,全靠四线分;
回归间热带,极圈分寒温;
寒温各有二,五带温①不均。
①温,指温度。
6地图辨方向
地图方向辨,摆正放眼前;
上北下为南,左西右东边。
标图易分辨,经纬网较难;
纬线指南北,东西经线圈。
极地投影图,定向较特殊:
对于北半球,心北四周南;
北纬圈东西,自转反时走。
对于南半球,心南北四周;
南纬圈东西,自转顺时走。
7大洲和大洋
地球表面积,总共五亿一;
水陆百分比,海洋占七一。
陆地六大块,含岛分七洲;
亚非南北美,南极大洋欧。
水域四大洋,太平最深广;
大西“S”样,印度北冰洋。
板块构造学,六块来拼合;
块内较稳定,交界地震多。
8大洋和大洲的位置
洋以洲为界,洲以洋分野。
太平洋为四洋首,位于亚澳两美间。
大西洋西南北美,东岸临界欧与非。
印度洋临亚非澳,南部三洋水相连。
北冰洋面为最小,亚欧北美三洲环。
9七大洲分界和位置
地表十分陆占三,亚欧非洋两美南①。
亚欧两洲本一体,乌拉高加分两边②;
亚非原本相结连,苏伊运河来割断③;
亚洲北美隔水望,白令海峡在中间;
中美南北来牵线,巴拿运河又阻拦④;
数大洋洲面积小,似断不断亚下边。
亚欧非洋东半球,南北美占西半边,
唯有南极搞独立,冰层覆盖称高原。
①洋,大洋洲。两美,南美洲和北美洲。南,南极洲。
②乌拉,乌拉尔山脉和乌拉尔河。高加,高加索山脉。
③苏伊运河,苏伊士运河。
④巴拿运河,巴拿马运河。
10七大洲地形
(1)亚洲
亚洲地形杂,中高四周洼。
冲积平原广,山地高原大。
江河放射流,水资源可夸。
(2)欧洲
半岛缘海多,形体分节肢;
山地居南北,中部平原低;
地形平原主,海拔倒第一。
(3)北美洲
东部高原联山地,西部山地接高原。
东西相间高大陆,世称湖海在其间。
(4)南美洲
安第斯山雄踞西,东部平原高原区。
地形多为世界最,高原平原列首位。
西部山脉为最长,亚马逊河流域广。
热带雨林居世首,草原要数潘帕斯。
(5)非洲
平均海拔六百米,号称大陆高原洲,
东部高原连一体,西部沙漠平原有。
(6)大洋洲
面积小,分两区,
一大陆,二岛屿。
大陆东西高,中部是盆地。
(7)南极洲
四周环三洋,多年冰雪积;
超过二千米,海拔数第一。
11海底地形
浅海大陆架,外缘大陆坡;
洋盆海沟岭,洋底不可测。
12地形变化
地形变化,内外力加。
沧海桑田,内部力大;
板块运动,拉伸挤压,
断层褶皱,出现高洼;
火山地震,板块缘发。
外部力量,不可轻它;
风浪水冰,侵蚀变化,
天长日久,削高填洼。
13天气和气候
天气:短时阴晴雨雪冷热风
气候:多年平均春夏和秋冬
14气温分布规律
气温分布有差异,低纬高来高纬低;
陆地海洋不一样,夏陆温高海温低,
地势高低也影响,每千米相差6℃。
15地球变暖危害
大气污染,地球变暖;
冰川融化,沿海被淹。
采取措施,刻不容缓。
16风的形成
温高气上升,低压下形成;
气自高压来,流动形成风。
17地球气压带
高气压带四,低气压带三:
南北五度间,高温气上翻,
赤道低气压,降水造方便;
南北三十度,气流下偏转,
副热高气压,少雨常干旱;
极地气压低,靠近两极点;
南北六十度,副极低压然。
18地球风带
气压带相隔,风带共有六:
信风赤道搂,东风两极出,
南北西风带,四十、六十度。
19降水形成条件
空汽饱,气温降;
凝结核,相碰撞;
体重加,雨雪降。
20降水分布规律
赤道热,降水多:
两极寒,降水难。
回归线,分西边;
陆西岸,副高带,
信风吹,降水亏;
陆东岸,季风故,
气候温,降水富。
中纬度,居内部;
距海远,气候干。
21影响气候的因素
影响气候因素,四个方面兼顾;
纬度位置第一,赤道两极悬殊;
其次要看海陆,远海夏季干酷;
地形也很重要,高寒背风雨勿;
洋流不可低估,暖流到来水富。
22陆地自然带分布与特征
地表气候不一般,植被动物随着变。
九自然带分布谈,热温类型各有三;
亚寒苔原冰原带,另外高山垂直变。
热带雨林赤道边,高温多雨树参天;
猩猩猿猴时常现,河马大象不少见。
热带草原夹两边,非洲南美最广泛;
干湿两季南北反,稀树密草动物欢;
狮犀斑马长颈鹿,干季向着水草迁。
热带沙漠回归线,非澳两洲最大片;
草木稀少多沙丘,鸵鸟骆驼耐饿旱。
温带沙漠居陆间,亚美澳非都可见;
夏季高温冬季寒,植被较少能耐干。
温带草原四季显,多位北半球中间;
雨水较少草尤短,黄羊野兔最常见。
温带森林阔叶繁,熊猫梅花鹿罕现。
北部亚寒针叶林,松树云杉能耐寒;
亚美北部欧大半,动物冬夏羽毛换。
苔原气候冬长寒,亚欧美洲最北边;
植物地衣和苔藓,特有动物驯鹿焉。
南极冰原和冰山,企鹅海豹近海岸;
北极点与格陵兰,白熊海象不畏寒。
23世界自然资源
(1)土地资源
土地资源,生存条件;
耕林草建,伐垦泛滥,
流失沙化,人增地减,
采取措施,齐抓共管。
(2)水资源
地球水多,海水大片;
只能利用,淡水资源。
河湖地下,分布有偏;
满足需要,比较困难。
保护资源,节用当先;
植树造林,防治污染。
海水淡化,为期较远。
(3)森林资源
森林用途:提供材木,
含蓄水源,增加湿度;
防风护田,保持水土;
调净空气,①“自然调度”。
保护资源,植伐同步。
①调,调节大气成分。净,净化。
(4)矿产资源
矿产种类实不少,煤铁石油最重要。
俄巴中澳印加美①,七国铁矿储量高;
煤矿要数中美俄,亚欧北美煤质好;
石油分布很集中,中东俄美中墨英。
①巴,巴西。印,印度。
24世界人口分布
世界人口居住,亚洲东部南部;
北美东部欧洲,人口稠密在数;
地属沿海平原,气候湿润温暖;
农业历史悠久,工交城市发展。
25人口问题编辑
人口发展过快,环境资源受害;
人口城市迁移,带来诸多不宜:
住房交通水电,医教就业问题。
26世界人种问题
世界人种分清,要看肤发眼睛。
白居欧洋北美①,黄人主在亚东,
黑人非洋美国,种族歧视受轻。
①洋,大洋洲,后面“洋”字亦同。
27世界主要语言
世界民族二千,多有自己语言。
汉语使用最多,亚洲中国东南①;
英语使用面广,英澳北美印度;
俄语比较集中,拉美西语侵占②;
法语世称美丽,主要法国内焉;
阿拉伯语亚非,国际重要语言。
①东南,东南亚②西语,西班牙语
28世界三大宗教
世界宗教三,佛基伊斯兰。
基督徒十亿,欧美洋广泛①;
佛教源印度,回真伊斯兰,
六亿穆斯林,亚非最多见。
①欧美洋,欧洲,美洲和大洋洲。
Ⅹ 关于天气,地理知识的问题
七台河市处于中温带湿润气候区,属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降水各季分布不均。冬季长内而干容燥寒冷,夏季短而湿热多雨,春、秋两季气候多变,春季回暖快、风大而少雨干旱,秋季降温快,来霜早。年平均温度4.0℃。最冷月(一月)平均气温为-18.3℃。极端最低气温达-39.0℃。最热月(七月)平均气温为21.9℃。,极端最高气温37.4℃。年平均无霜期为128天,年平均降水量549毫米,年平均日照时数2484。5小时,≥10积温2550℃。五至九月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的79%,七至九月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的60%。水热同季,昼夜温差大。
你要查气候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