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知识拓展
① 学科地理教学知识怎样进行拓展
1、如果你是学生抄,跟科任走就可以。
2、如果你是老师,要结合你的研究,建议以知识点为线索进行延伸,但是千万不要走太远,以免舍本逐末。
3、如果是类似地理兴趣小组,则可做专题,要求面广、深入。
个人心得,不知妥否?
② 如何建立地理知识结构,形成地理知识体系
一 注意知识的分门别类、小模块化
地理知识所涉及的方面非常多,对于高一的学生而言,由于受初中观念的影响,会给学习地理知识带来负面影响。所以在刚开始学习时,教师可以及时帮助学生改变学习地理知识的态度,加深他们学习地理知识的重要性。在后续的教学中刚开始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构建小模块知识。比如在讲“地球运动”时,就可以以地球运动作为模块。引导学生先认识地球运动的分自转与公转,然后引出自转与公转的中心、方向、速度和周期,进而再引出自转与公转的轨道平面分别是赤道平面和黄道平面,它们的夹角为黄赤交角。拓展黄赤交角的变化会引起五带范围,太阳直射点的移动速度、范围又将发生怎样的变化,最后又拓展出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这样就构建了地球运动的小模块化知识,为后续的复习提供了帮助。
二 去繁求精
对于高中文科的学生而言,高考课标要求掌握的知识除了必修和选修而外,还要求掌握世界地理知识和中国地理知识。因此,面对如此多的知识怎样把繁而多的知识精益求精,就显得非常重要。比如在学习“德国鲁尔区的传统工业”时,本课中有许多的文字介绍。在字里行间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见一条知识线索,它首先分析了德国鲁尔区的区位优势:煤炭资源丰富、水资源充沛、交通便利、离法国洛林铁矿区近。紧接着分析了德国鲁尔区工业衰落的原因包括生产结构单一、煤炭能源地位下降、世界钢铁过剩,最后分析了综合整治的措施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新兴工业和第三产业、调整产业布局、优化和美化环境。因此,从课文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见这一条线索,而且德国鲁尔区可以作为一个标准案例。在以后的试题中如果遇到分析传统工业(钢铁工业)的区位因素、面临问题及其解决措施时,学生可以德国鲁尔区为标准有选择性地解答。这样在繁重的知识学习中就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 在学习地理知识时注意与其他学科知识的交叉渗透
每门课程都有自身的知识结构体系。但在教学中我们会发现有些知识内容并不是独立存在的,讲解这些知识时可以引用其他学科的知识进行分析。这样可以使一些抽象难懂的知识变得更加简单,使教学显得更加直观化。学生在掌握这些知识时就会得心应手。如关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的概念,在阐述海洋与陆地温度差异形成原因时,可以先举出物理学科中关于“比热容”的知识。对于海洋与陆地而言,海洋是液体(水),它的比热容比陆地(固体)大。所以海洋具有吸热慢放热也慢,陆地吸热快放热也快的特点。因此对于白天而言,让陆地与海洋同时增温,将会出现陆地气温高于海洋。而夜晚由于陆地放热速度快于海洋,将会出现陆地气温低于海洋。这样海洋与陆地之间就会存在一个温度差异,这就是所谓的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在教学时引入了物理学科中关于比热容的知识,所以学生在掌握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时就更易懂,而且还加深了对海陆热力性质差异这一概念的掌握深度。
四 用生活实例点缀知识,加强知识的记忆深度
很多人认为课本知识是枯燥乏味、一成不变的,其实这个想法很片面。课本知识虽然是静止的,但它所含的内容却是丰富多彩的。而且很多知识都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这些知识多源于生活实践,是对生活实践的诠释。因此在学习这些知识时,我们可以用生活实例去点缀知识,加强知识的记忆深度,从而更好地完成地理知识结构体系的构建。如在讲“亚洲东部季风环流”时,对于高一的学生而言他们很多人还区分不出偏北风和偏南风在气候上有何特点。关于冬、夏季风的特点他们把握不准,也许课堂上记住了但是一做题目时又容易出错。所以对于偏北风(东北风、西北风)的特点是寒冷干燥。教师在讲解这一知识时,可以引用俗语“北风飘,冬来到”从而得出吹偏北风时是冬季,气候是寒冷干燥的。再如必修一关于岩石圈的物质循环中三类岩石的特点,如果只是单一地用文字和图片去描述它,学生会很容易遗忘。所以在讲授这一内容时,可以从自然界中找三块这样的石头,让学生亲自观察它的质地、气孔多少及其纹理结构,最后再由学生讨论分析得出三类岩石的特点。这样从生活中选取实例,就能把抽象的知识直观化、形象化,让学生加强知识的记忆深度。
③ 八年级人教版地理拓展知识
你好,我觉得重点的内容是我国的自然环境如山脉、河流(长江、黄河)。对于河流的保护应该拓展一些。
④ 各位高手,高中地理必修三拓展知识、补充材料、学法建议,以起到开阔学生视野的作用,大约120-150字之间
热点一:四大工程。①西气东输;②青藏铁路;③南水北调;④西电东输。
■热点二:经济建设。①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②建设大西南;③中部崛起战略。以武汉为中心的中部经济圈涉及十堰二汽工业区位选择的变化,东湖高科技工业区的兴起,长江三峡水电建设,三峡移民、丹江口水库与南水北调中线调水,江汉平原农业基地和产业结构调整,历史上汉阳钢铁厂和新中国成立后武汉钢铁工业基地区位的选择,政、史、地跨学科综合命题的空间很大。
■热点三:我国的四大区域经济。(1)环渤海地区。环渤海地区发展经济的有利条件,环渤海地区发展农业的限制性因素和治理措施。①京津唐地区:优越的政治地位和地理;得天独厚的历史遗存;丰富的资源;南水北调的目的地。②辽中南地区:中国重要的重工业基地;有便利的交通和丰富的资源;大连、沈阳、鞍山的经济一体化建设;东北亚开放和东北开发主要集中于这一地区。③胶东半岛地区:优越的地理位置;工业体系较完整,有石油、化工、机电(如海尔)等;优良的港口城市较多,如青岛、烟台、威海、日照;这一地区有近代较早的通商口岸,也是历史上俄、日、德等国争夺的重要地区。(2)长三角地区。①古代中国较早出现资本主义萌芽的地区,也是古代中国财税集中之地,是古代粮食生产地和手工业聚集地。②是近代工业化较早的地区。③长江经济带的龙头上海位于该地区,民工集中地。④长三角的合作与长江流域的经济互动。⑤最优越的地理位置,完备的工业体系。(3)珠三角地区。①古代对外贸易的主要港口集中于该地区,如广州。②改革开放的前沿,当代中国重要的制造业基地。③西电东送的重要目的地之一。④珠三角与香港、澳门结合起来。⑤台湾与大陆关系问题。(4)成渝地区。以重庆、成都、宜宾为中心的成渝经济圈涉及以下考点:①都江堰、郑国渠的兴建及我国基础设施建设;②长江上游水文特征与宜宾水电建设;③地势、地形等高线的分析与农业区位因素的选择;④河流综合治理与铁路的建设。
■热点四:农业生产。将农业问题与区域地理相结合,以区域为载体,分析影响农业生产的气候条件及该地农业类型等,一些重点区域如美、俄、日等国农业问题应格外关注。
除了传统农业类型,对那些彩色农业、生态农业、循环农业等新型农业也适当关注,注意这些新型农业与传统农业相比,其优势在哪里,哪些地域适合发展这些新型农业。
涉及地理方面的内容:加强农田水利和生态建设,提高农业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加快农业科技创新,提高农业科技含量;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业发展环境;继续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提高农业竞争力。
■热点五:自然灾害与环境问题。自然灾害是指由于自然原因给人类社会巨大经济损失或人员严重伤亡的一类自然现象,按成因分为天文灾害、气象气候灾害、地质灾害、水文灾害和生物灾害等。环境问题主要包括环境污染及其破坏的原因、环境保护的措施、森林在环境保护中的作用、草原及湿地的利用和保护、野生动植物资源的保护以及自然保护区等内容。如生态系统、温室效应、酸雨形成、臭氧层破坏、海潮、咸潮等都将成为地理学科中有关环境问题的背景材料。此类题目,分析原因时,既分析人为原因,又分析自然原因,分析影响时既讲正面影响,又要讲负面影响,分析防治措施时,既考虑短期效益,也要考虑长期效益。
■热点六:“红色旅游”。以“红色旅游”为切入点,结合旅游地的气候、地形、水文等自然地理特征考查旅游景观的欣赏,旅游资源的特性,运用综合思维对旅游资源开发条件进行评价。
■热点七:“十一五”计划与构建和谐社会。和谐社会;循环经济;科学发展观;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新型工业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热点八:能源战略。我国能源消费结构;我国太阳能、风能、地热能、海洋能、水能、煤炭、石油、天然气的分布特点;我国在能源安全方面采取的措施等。
■热点九:“神舟”系列载人飞船的发射成功与探月计划。对航天发射基地的条件分析;观测条件的分析;大气的有关知识。
■热点十:重点热点区域。中俄文化交流、国家领导访问非洲、拉美资源、欧盟东扩背景等。
⑤ 地理知识拓展题~跪求高手帮助~
1珠穆来朗玛峰 峰顶
2死海自
3马里亚纳海沟 11034米
4珊瑚海
5格陵兰岛
6刚果盆地
7安第斯山脉
8马尔马拉海
9亚速海
10里海
11莫桑比克海峡
12里海
13五大湖
14波罗的海
15马尾藻海
16杭州湾钱塘潮
17墨西哥湾暖流
18加里曼丹岛
19新几内亚岛
20德雷克海峡
21德雷克海峡
最曲折的海峡:麦哲伦海峡
船只通过最多的海峡:英吉利海峡
石油运输最繁忙的海峡:霍尔木兹海峡
喷发次数最多的火山:埃特纳火山
轮廓最完整的火山:马荣火山,其次富士山
27.最低的洼地 死海
28.最大的三角洲 恒河三角洲
29.最大的流动沙漠 塔克拉玛干大沙漠
30.最长的河流峡谷 黄土高原
31.最深的河流峡谷 雅鲁藏布江峡谷
32.岩溶地貌最发育的高原 喀斯特高原
33.流量最大的河流 亚马孙河
34.流域面积最广的河流 亚马孙河
35.最长的内流河 伏尔加河,
36.降水最少的地方 智利北部的阿塔卡马沙漠
37.最典型的季风区
东亚,东南亚和南亚的季风区
38.地震最频繁的国家 日本
39.最年轻的海 红海
五谷 是黍、稷、麦、菽、稻;一说是黍、稷、麦、菽、麻。
六畜 牛、羊、马、猪、狗、鸡
⑥ 地理知识拓展
给你点提示,可以从气温和降水等方面分析他们的不同。比如:东南亚大部回分位于热带,答主要为热带雨林和热带季风气候,高温多雨,房屋多为尖顶;而南亚主要是热带沙漠气候,高温少雨,所以房屋多为平顶……就按照这个套路也吧,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⑦ 高中地理常识拓展
最大的海:珊瑚海(479万多平方公里).其次阿拉伯海和南海
最小的海:马尔马拉海,其次亚速海和渤海
盐度最高的海:红海,也是最年轻的海
盐度最低的海:波罗的海
唯一没有海岸线的海:马尾藻海
岛屿最多的海:爱琴海
最著名的涌潮:钱塘江潮
最大的洋:太平洋,也是最深的,水温最高的,锰结核最多的
最小的洋:北冰洋 海运最繁忙的洋:大西洋(为什么?)
最大的洋流:西风漂流,也是最大的寒流
最大的暖流:墨西哥暖流
面积最大的群岛:马来群岛
最高的岛屿:新几内亚岛,也是分属两国的最大岛屿
唯一分属三国的岛屿:加里曼丹岛
最长的海峡:莫桑比克海峡
最深的海峡:德雷克海峡,也是最宽的海峡
最曲折的海峡:麦哲伦海峡
船只通过最多的海峡:英吉利海峡
石油运输最繁忙的海峡:霍尔木兹海峡
最大的海湾:孟加拉湾,墨西哥湾,几内亚湾其次
最深的海沟:马里亚纳海沟11034
最大的珊瑚礁:大堡礁
最长的山系:科迪勒拉山系
最高的山峰:珠穆朗玛峰
喷发次数最多的火山:埃特纳火山
轮廓最完整的火山:马荣火山,其次富士山
最大的高原:巴西高原(500多万平方公里).
最高的高原:青藏高原(4000米以上).
最大的平原:亚马孙平原(560万平方公里).其次东欧平原,西西伯利亚平原
最大的盆地:刚果盆地,其次大自流盆地(最大的自流盆地),塔里木盆地(最大内陆盆地)
最大的三角洲:恒河-布拉马普特拉河三角洲,其次长江三角洲,湄公河三角洲
最低的洼地:死海,吐鲁番盆地第4,死谷第7
最大的沙漠:撒哈拉沙漠,其次维多利亚沙漠,阿拉伯沙漠
最大的流动沙漠:塔克拉干沙漠
最大的黄土地貌区:黄土高原
最长的河流峡谷:雅鲁藏布大峡谷,其次科罗拉多大峡谷
最长的裂谷带:东非大裂谷(长6000公里).
最深的河流峡谷:金沙江的虎跳峡 岩溶地貌最发育的高原:喀斯特高原,其次云贵高原流量最大的河流:亚马孙河,也是流域面积最广的河流,流域面积中刚果河,密西西比其次
最长的内流河:伏尔加河,也是流域面积最广的内流河,长度中锡尔河,阿姆河其次
流经国家最多的河流(指干流):多瑙河(9),其次尼罗河,赞比西河,莱茵河,湄公河(6)
含沙量最大的河流:黄河,其次恒河,布拉马普特拉河,长江
最长的运河:京杭大运河,苏伊士运河第3,基尔运河第5,巴拿马运河第6
最深的湖泊:贝加尔湖,其次坦噶尼喀湖,里海
最大的淡水湖:苏比利尔湖
最大的咸水湖:里海
最宽的瀑布:非洲赞比西河上的莫西奥图尼亚瀑布1800米
最高的瀑布:南美委内瑞拉东部奥里诺科河支流上的安赫尔瀑布980米,
最高的气温记录:阿尔及利亚撒哈拉沙漠中,达58℃
最低气温记录:南极洲东方站,-88.3℃
风速最大的地方:南极巨大谷口地区19米/秒
降水最多的地方:印度东北的乞拉朋齐,26461毫米
降水最少的地方:智利北部的阿塔卡马沙漠,年降水量0.5毫米
最典型的季风区:东亚,东南亚和南亚的季风区
地震最频繁的国家:日本,平均每天4次
能源消耗最多的国家:美国
最大的石油储集区:波斯湾油区,其中沙特阿拉伯是世界石油储量最多的国家
石油产量最多的国家:俄罗斯
产油最多的地区:中东地区
煤炭储量最多的国家:俄罗斯
煤炭产量最多的国家:中国
水能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中国,其次俄罗斯,巴西
最大的水电站:巴西与巴拉圭合建的伊泰普水电站1260千瓦,2009年后,三峡成为第一
核能发电最多的国家:美国
核电比重最大的国家:法国
铁矿储量最多的国家:俄罗斯,其次巴西,中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印度,美国
铝土储量最多的国家:几内亚,其次澳大利亚,巴西,牙买加
铜矿储量最多的国家:智利,其次美国,赞比亚
锡矿储量最多的国家:印度尼西亚,其次中国,马来西亚,泰国,产锡最多:马来西亚
黄金储量最多的国家:南非,1.65万吨,其次俄罗斯,美国,澳大利亚
黄金产量最多的国家:南非,年产500吨以上,其次俄罗斯,加拿大,巴西
白银产量最多的国家:墨西哥,年1000吨以上,其次俄罗斯,加拿大
金刚石储量最多国家:刚果(金),其次博茨瓦纳,澳大利亚
铀矿储量最多的国家:美国,其次澳大利亚,南非,加拿大
农作物产量之最:
水稻:中国 小麦:美国 玉米:美国 棉花:中国 大豆:美国 香蕉:中美
花生:印度 芝麻:印度 油菜:中国 向日葵:俄罗斯茶叶:印度 蚕丝:中国
烟草:中国 黄麻:印度 甜菜:俄罗斯 咖啡:巴西 苹果:俄罗斯竹子:中国
花卉:荷兰 葡萄:法国 椰枣:伊拉克 长绒棉:埃及 可可:加纳 剑麻:坦桑尼亚
油橄榄:西班牙或意大利 甘蔗:印度或巴西 橡胶:马来西亚 油棕:马来西亚
农作物之故乡:
水稻:中国 小麦:中国 玉米:墨西哥 马铃薯:南美洲
大豆:中国 可可:南美 花生:南美洲 茶树:中国 桑蚕:中国 烟草:南美
黄麻:东南亚 咖啡:北非 橡胶:亚马孙河口 丁香:马来群岛 柑橘:中国 葡萄:地中海沿岸 菠萝:南美 核桃:伊朗 栗树:中国
畜牧业,渔业,林业之最:
养猪:中国 养马:中国 养牛:印度
养羊:澳大利亚 羊毛出口:澳大利亚 骆驼:索马里 养鸡:中国 蜂蜜:俄罗斯 渔场:北海道 森林资源:俄罗斯 热带雨林:巴西 木材进口:日本
工业:钢铁:中国 造船:日本 汽车:日本 水泥:中国 化肥:中国 造纸:美国
手机:中国 电话:中国 飞机:美国 计算机芯片:美国 彩电:中国 冰箱:中国
交通: 铁路:美国 公路:美国 高速公路:美国 内河航程:俄罗斯
海拔最高:南极洲 海拔最低:欧洲 跨纬度最多:亚洲 最热:非洲 山脉最多:亚洲
活火山:亚洲 高峰最多:亚洲 海岸线最长:俄罗斯 人口最多的国家:中国
人口最密:摩纳哥 跨两洲的城市:伊斯坦布尔 水城:威尼斯 佛教寺院:泰国
伊斯兰圣地:麦加 电影城:洛杉矶 啤酒城:慕尼黑 汽车城:底特律 港口:鹿特丹
最冷的首都:雷克雅未克 雾都:伦敦 音乐之都:维也纳 地壳最薄:太平洋海沟
分布最广的海洋生物:硅藻 最长的城墙:长城 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汉语
使用最广的语言:英语 最著名的金塔:缅甸瑞光大金塔
最高的山峰:珠穆朗玛峰(中国、尼泊尔边界)海拔8848米
最高的高原:青藏高原(中国西部)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
最大的高原:巴西高原(南美洲)500万平方千米
最长的河流:尼罗河(非洲)6671千米
流量最大的河流:亚巴逊河(南美洲)入海流量每秒11万立方米,占全球入海流量的1/5
流域面积最大的河流:亚马逊河(南美洲)700万立方千米
含沙量最大的河流:黄河(中国)37千克/立方米
最大的淡水湖:苏必利尔湖(美国、加拿大边界)8.24万平方千米
最大的咸水湖:里海(欧洲)37.1万平方千米
最深的湖泊:贝加尔湖(俄罗斯)1620米
落差最大的瀑布:安赫尔瀑布(委内瑞拉)979米
最大的平原:亚马逊平原(南美洲)560万平方千米
最大的沙漠:撒哈拉沙漠(非洲北部)777万平方千米
最大的半岛:阿拉伯半岛(亚洲)300万平方千米
陆地最低点:死海(亚洲西部)-392米
热极:巴士拉(伊拉克)58.8℃(1991年)
冷极:南极极点附近-89.2℃(1983年)
雨极:乞拉朋齐(印度)26416毫米(1961年)
旱极:阿塔卡拉沙漠(智利北部)连续91年无雨(1845年—1936年)
最大的盆地:刚果盆地(非洲)337万平方千米
最长的山系:科迪勒拉山系(南、北美洲)1.5万千米
最高的死火山:阿空加瓜山(南美洲)6960米
最大的火山口:阿苏山(日本)周长达100千米
最大、最深的峡谷:雅鲁藏布江大峡谷(中国)长496.3米
最长的洞穴:猛犸洞(美国)长240千米
最大的三角洲:恒河三角洲(亚洲)8万平方千米
海洋最深处:马里亚纳海沟(太平洋最深处)11034米
最大的海:珊瑚海(太平洋西南)479万平方千米
最小的海:马尔马拉海(亚、欧两洲之间)1.1万平方千米
最长的海峡:莫桑比克海峡(非洲)1670千米
最大的珊瑚礁:大堡礁(澳大利亚)21万平方千米
最大的群岛:马来群岛(亚洲)243万平方千米
最大的海湾:孟加拉湾(印度洋)217万平方千米
最大的岛屿:格陵兰岛(北美洲)217.56万平方千米赞同
⑧ 请推荐一本地理的普及常识类,一些概念拓展的书籍,快高二了,学文科。
人教版文科地理主要讲三本书 分别是 1 必修3区域地理 2 选修2海洋地理 3 选修6环境保护(苏州)专
都是必修1 2 的扩展属 选修在不同地方是不一样的 自己注意
推荐《高中地理E刊》 <<地理高考图册》》 《美国/中国国家地理》
参考http://www.pep.com.cn/gzdl/
⑨ 高中生学习地理怎么进行知识拓展
地理是文科中的理科,好好学习数理化吧
⑩ 高中地理拓展的知识点怎么学
多看书,看电视,听广播时间长了,知道的自然就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