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地理信息 » 地理信息与智慧生活

地理信息与智慧生活

发布时间: 2021-02-12 03:48:00

1. 地理信息系统工作都具体做什么

  1. 地理信息系统(简称GIS)是在计算机硬、软件系统支持下,对整个或回部分地球表层(包括大气答层)空间中的有关地理分布数据进行采集、储存、管理、运算、分析、显示和描述的技术系统。

  2. 它是一种基于计算机的集成工具,可以对空间信息进行分析和处理。 GIS 技术把地图这种独特的视觉化效果和地理分析功能与一般的数据库操作(例如查询和统计分析等)集成在一起。

  3. 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范围非常广,包含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智慧城市,智慧矿山;交通消防,医院急救,山洪灾害预警与监测,电力管线管理等现代社会的各个方面。

  4. 一个优秀的地理信息系统,不仅需要准确和更新及时的数据,最关键的是计算机信息系统的设计者和编程人员。人们的生活已经离不开地理信息系统的支持,平常所使用的网络地图、滴滴打车、快递运输以及许多可以获取用户位置的手机应用,都离不开地理信息系统的支持。

2. 收集生活中的地理信息

具体见 http://..com/question/20683038.html1.泥 石 流 泥石流经常发生在峡谷地区和地震火山多发区,在暴雨期具有群发性。它是一股泥石洪流,瞬间爆发,是山区最严重的自然灾害。 多发地带:环太平洋褶皱带(山系)、阿尔卑斯--喜马拉雅褶皱带、欧亚大陆内部的一些褶皱山区。世界上有近50多个国家存在泥石流的潜在威胁。其中比较严重的有哥伦比亚、秘鲁、瑞士、中国、日本。 中国,有泥石流沟1万多条,其中的大多数分布在西藏、四川、云南、甘肃。四川、云南多是雨水泥石流,青藏高原则多是冰雪泥石流。中国有70多座县城受到泥石流的潜在威胁。 日本,竟然有泥石流沟62000多条,在春季、雨季经常爆发。 1970年,秘鲁的瓦斯卡兰山爆发泥石流,500多万立方米的雪水夹带泥石,以100公里每小时的速度冲向秘鲁的容加依城,造成2.3万人死亡,灾难景象惨不忍睹。1985年,哥伦比亚的鲁伊斯火山泥石流,以50公里每小时的速度冲击了近3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其中包括城镇、农村、田地,哥伦比亚的阿美罗城成为废墟,造成2.5万人死亡,15万家畜死亡,13万人无家可归,经济损失高达50亿美元。 人们记忆犹新的泥石流灾难: 在1998年,5月6日,意大利南部那不勒斯等地区突然遭到建国以来非常罕见的泥石流灾难。造成100多人死亡,200多人失踪,2000多人无家可归。萨尔诺村56岁的福尔斯勒在睡梦中被怪声惊醒,想打开门看看究竟。他的太太帮他打开电灯,就在福尔斯勒开门的一刹那,一股巨大的泥流将他掀翻在地,他的太太在惊恐万分中伸手试图拉起她的丈夫,但更多的泥流不断涌入,泥流上涨,她只好跳上桌面避难,眼睁睁看着自己的丈夫被泥流吞没。就象这样,许多人被泥流无声无息的淹没、冲走,甚至连呼救的机会都没有。 由于我们的生态环境日益遭到严重的破坏,进入20世纪后,全球泥石流爆发频率急剧增加,发生逾百次。 2.飓 风 飓风又称台风、龙卷风,形成于赤道海洋附近的热带气旋。飓风常常行进数千公里,横扫多个国家,造成巨大损失。 地球上风灾最严重的是加勒比海地区、孟加拉湾、中国、菲律宾,其次是中美洲、美国、日本、印度,南大西洋影响最小。其原因在于风源多出自印度洋、太平洋、大西洋的热带海域。 1999年9月“弗洛伊德”飓风袭击美国东部地区,造成至少47人死亡,自9月14日在美国东南部沿海登陆后,一路北上,先后袭击了佛罗里达、佐治亚、南卡罗来纳、北卡罗来纳、纽约等州及首都华盛顿,造成了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风速最高达每小时约200公里,2天后降至每小时100公里以下,已转变为热带风暴。“弗洛伊德”飓风所过之处,普降暴雨,造成许多地方被淹,民房受损,交通停顿,供电中断,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受到严重影响。在南卡罗来纳、北卡罗来纳、新泽西和弗吉尼亚州,飓风共造成150万户人家停电。新泽西州及华盛顿、巴尔的摩、费城和纽约等市的公立学校普遍停课,300万学生不能上学。此外,航班停飞,火车停运,造成数万名旅客滞留。在华盛顿,不少联邦政府部门只留值班人员,国会众议院的会议也推迟举行,许多活动被迫取消。 狂暴的“莱尼”飓风:1999年11月20日 “莱尼”飓风袭击维尔京群岛,以每小时217公里的速度 袭击了维尔京群岛,并引发风暴和暴雨。 据统计,全球每年约产生风力达8级以上的热带气旋80多个,死亡人数约2万,经济损失超过80亿美元。历史上造成死亡人数达10万以上的飓风灾难就达8次。20世纪最大的飓风灾难发生在孟加拉:1970年11月12日,飓风夹带风暴潮席卷孟加拉,30万人死亡,28万头牛、50万只家禽死亡,经济损失无法计量。

3. 举例说明生活中与我们密切相关的地理信息有哪些

1、导航,寻找到目的地的最短路线。
2、看地图,搜索店铺位置,距离,范围等。

4. 分析智慧城市,大数据,物联网与地理信息技术的关系

记住人际研究院院长王相关的文章,你可以去看看。

5. 智慧生活是什么

智慧生活就是:现在社会,你看不惯的不去看,帮不到的不去帮。洁身自好,也少了很专多不必要属的麻烦。现在的社会,好人是不好当的。做事但要分清哪个急、哪个不急。哪个重要、哪个不重要。做手上的事,你还要想下一步要做什么。要做到物尽其用。不是要把这个事做好就可以了,关键是怎么去做。事会告诉你怎么去做的,人只不过是个思维罢了。不要和不三不四的人去鬼混,自己有三、四个知己(或好朋友)就够了。多看些书,少去外面转。提高自己的修养和素质······以上说的是生活,智慧是自己的、看你怎么去用。

6. 地理信息系统为智慧城市建设提供什么

地理信息系统为智抄慧城市建设提供分析、管理空间信息。
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或 Geo-Information system,GIS)有时又称为“地学信息系统”。它是一种特定的十分重要的空间信息系统。它是在计算机硬、软件系统支持下,对整个或部分地球表层(包括大气层)空间中的有关地理分布数据进行采集、储存、管理、运算、分析、显示和描述的技术系统。

7. 有地理信息与智慧城市专业的研究僧筒子么

湖北武汉不断推进智能城市建设。近期在武汉举行第四届中国卫星导航学术年会(以下简称“北斗年会”)上,武汉被确定为“北斗”产业化试点城市。
北斗年会是我国北斗导航系统投入应用以来的首次年会。中国卫星导航系统管理办公室主任冉承其透露,一旦相关应用技术成熟,到2020年,中国卫星导航产值将达5000亿元。
武汉市市长唐良智在这次年会上表示,要把武汉建设成全国重要北斗导航应用产业基地。
而随着这一产业的发展,作为“大学之城”的武汉有望借此改变人才外流及科研成果本地转化不足的现状。
中国工程院院士、原武大校长刘经南介绍称,丰富的科研资源是武汉成为试点的重要区位优势之一。
刘经南表示,武汉有武大、华中科大等众多高校和研究所,可为产业发展提供强大技术支撑;武汉还拥有全国最多数量的高校毕业生,可以提供足够的人才;其次武汉作为“九省通衢”之地,是中国内陆最大的水陆空交通枢纽,这些交通设施在未来几年都会使用北斗卫星导航。
此外,智慧城市建设的浪潮,将逐步推动北斗的规模化应用。武汉在2012年已宣布将投入800多亿元建设智慧城市。
湖北省统计局副局长叶青称,“北斗”这样的高新产业与武汉市拥有的科教资源相结合,是对高校科研成果转化的重要探索。
但是一直以来,拥有众多科研院所和高校,及全国大学生数量最多的武汉,科教优势并没有最大化彰显,当地高校科研成果转化反而与广东等沿海地区联系紧密。据了解,如武大、华中科大等高校,都在广东建立研究院,将科研成果运用于当地企业。
人才流失也较严重。武汉市公布的相关数据显示,2011年,武汉地区高校毕业生22.12万人,11.2万人选择留汉就业;2011年毕业生总人数26.77万人,留汉为8.83万人;2012年毕业生为27.66万人,留汉仅为8.64万人。
前瞻网了解到,近些年,武汉市逐步认识到这方面的不足,陆续出台政策。2012年,武汉政府借鉴湖南长沙等地模式出台“黄金十条”,包括支持教授“下海”创业,为其保留5-8年岗位,以及将成果收益权的70%乃至80%划归创业人员等一系列令外界关注政策内容。
今年以来,武汉市启动“留汉工程”,争取每年新增留汉大学生人数到10万人,并出台取消毕业生落户限制、新就业大学生可享公租房、服务基层可直接入编,以及给予重点引进人才资助等优惠政策。
为推动科研成果转化,2012年10月,武汉市政府和华中科技大学共建的武汉光电工业技术研究院与武汉智能装备工业技术研究院同时在东湖高新区未来科技城成立,12月,与武汉大学共建的“武汉导航与位置服务工业技术研究院”挂牌。到2013年,武汉市政府与其他重点高校合作建立工业研究院也都提上日程。
“从落户政策到资金支持,能想到的政策都已经公布,能不能留住人才并加快科研成果本地转化,要看政策的执行力度。”叶青表示。

北京市

北京东城区、北京市朝阳区、北京未来科技城、北京市丽泽商务区、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1]房山区长阳镇[1]
天津市

天津津南新区、天津市生态城、武清区、河西区[1]
河北省

石家庄市、秦皇岛市、廊坊市、邯郸市、迁安市、北戴河新区、唐山市曹妃甸区[1]、唐山市滦南县、保定市博野县[1]
山西省

太原市、长治市、朔州市平鲁区、阳泉市、大同市城区、晋城市[1]、朔州市怀仁县[1]
内蒙古自治区

乌海市、呼伦贝尔市、鄂尔多斯市、包头市石拐区[1]
辽宁省

沈阳市浑南新区、大连生态科技新城、营口市、庄河市、大连市普湾新区[1]
吉林省

辽源市、磐石市、四平市、榆树市、长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1]、白山市抚松县、吉林市船营区搜登站镇[1]
黑龙江省

肇东市、肇源县、桦南县、齐齐哈尔市、牡丹江市、安达市[1]
上海市

上海市浦东新区
江苏省

无锡市、常州市、镇江市、泰州市、南京河西新城、苏州工业园区、盐城市城南新区、昆山市花桥经济技术开发区、昆山市张浦镇、南通市、丹阳市、苏州吴中太湖新城、宿迁市洋河新区、昆山市[1]、徐州市丰县、连云港市东海县[1]
浙江省

温州市、金华市、诸暨市、杭州市上城区、宁波市镇海区、杭州市拱墅区、杭州市萧山区、宁波市(含海曙区、梅山保税港区、鄞州区咸祥镇)[1]、宁波市宁海县、临安市昌化镇[1]
安徽省

芜湖市、铜陵市、蚌埠市、淮南市、阜阳市、黄山市、淮北市、合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宁国港口生态工业园区[1]、六安市霍山县[1]
福建省

南平市、平潭市、福州市仓山区、莆田市、泉州台商投资区[1]
江西省

萍乡市、南昌市红谷滩新区、新余市、樟树市、共青城市[1]、上饶市婺源县[1]
山东省

东营市、威海市、德州市、新泰市、寿光市、昌邑市、肥城市、济南西区、烟台市、曲阜市、济宁市任城区、青岛市崂山区、青岛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青岛中德生态园[1]、潍坊市昌乐县、平度市明村镇[1]
河南省

郑州市、鹤壁市、漯河市、济源市、新郑市、洛阳新区、许昌市、舞钢市、灵宝市[1]
湖北省

武汉市、武汉市江岸区、黄冈市、咸宁市、宜昌市、襄阳市[1]
湖南省

株洲市、韶山市、株洲市云龙示范区、浏阳市柏加镇、长沙市梅溪湖国际服务区、岳阳市岳阳楼区[1]、长沙市长沙县、郴州市永兴县、郴州市嘉禾县、常德市桃源县漳江镇[1]
广东省

珠海市、广州市番禺区、广州市萝岗区、深圳市坪山新区、佛山市顺德区、佛山市乐从镇、肇庆市端州区、东莞市东城区、中山翠亨新区[1]
海南省

万宁市
重庆市

重庆市南岸区、重庆市两江新区、永川区、江北区[1]
四川省

雅安市、成都市温江区、郫县、绵阳市、遂宁市、崇州市[1]
贵州省

铜仁市、六盘水市、贵阳市乌当区、贵阳市、遵义市(含仁怀市、湄潭县)、毕节市、凯里市[1]、六盘水市盘县[1]
广西壮族自治区

南宁市、柳州市(含鱼峰区)、桂林市、贵港市、[1]
云南省

昆明市五华区、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蒙自市、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弥勒市[1]
西藏自治区

拉萨市、林芝地区[1]
甘肃省

兰州市、金昌市、白银市、陇南市、敦煌市[1]
陕西省

咸阳市、杨凌示范区、宝鸡市、渭南市、延安市[1]
宁夏回族自治区

吴忠市、银川市、石嘴山市(含大武口区)[1]、银川市永宁县[1]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库尔勒市、奎屯市、乌鲁木齐市、克拉玛依市、伊宁市[1]
2012年试点扩大范围

常州市试点新增新北区[1]
武汉市试点新增蔡甸区,2012年试点含江岸区
沈阳市:新增沈河区、铁西区、沈北新区,2012年已批复浑南新区[1]
南京市:新增高淳区、麒麟科技创新园(生态科技城),2012年已批复河西新城区(建邺区)[1]
长沙大河西先导区:新增洋湖生态新城和滨江商务新城,2012年试点含梅溪湖区[1]
佛山市:新增南海区,2012年已批复顺德区、顺德区乐从镇
公开数据显示,武汉市高新技术产业产值从2009年的2055亿元增长到2012年的4556亿元,年均增长30%,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从2009年的711亿元增长到2012年的1353亿元,年均增长24%。技术合同交易额从2009年的74亿增长到2012年的169.7亿,年均增长32%以上。
“北斗”产业化试点落户武汉,无疑会推动相关研究以及新兴产业的发展,带动城市产业升级转型。
到2015年,广东全省信息化总体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珠三角地区信息化水平迈进世界先进行列。智慧城市建设取得显著成效,信息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信息技术自主创新体系基本形成,信息技术与传统产业深度融合,大数据和商业智能试点示范应用成效明显,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电子化、网络化全面普及,信息化有效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和生产方式转变,信息化成果惠及全省人民。
更多关于智慧城市的未来发展趋势楼主可以去网络搜索前瞻产业研究院
满意的话采纳下 谢谢了
记得采纳哦
我是NBD

8. 求地理信息系统生活中的实例~~

金土工程”是国土资源部这几年工作的重点。“金土工程”指在现代信息技术支持下,通过建立结构完整、功能齐全、技术先进并与国土资源管理现代化要求相适应的国土资源信息系统,来带动国土资源管理方式的根本转变,形成完整的国土资源信息化体系。
为促进国土资源地政管理信息系统建设,提高建设用地申报审批工作的效率和质量,增强管理工作的透明度,实现信息的社会共享与服务,限制各种违法行为,更好地为国家经济建设服务,浙江省国土局决定建设用地审批管理信息系统。



浙江省用地审批管理信息系统流程图

目标:省市县纵向共享

浙江省用地审批管理信息系统项目的总体目标是:

根据建设用地管理现状,分别设计省、市、县三级内部使用的建设用地审批公文流转系统,实现建设用地审批信息的录入、处理、存储、分析、查询、输出、传递和管理的智能化,并可方便地调用相关图形进行辅助审查。

在国土资源信息网的基础上,建设连接省、市、县三级试点单位的国土资源系统内部的纵向网,实现用地审批信息共享、数据快速上报下传、均衡负荷及分布处理,并在此基础上实现用地信息的网上发布,从而提高国土资源管理部门的社会公众形象。

最后,在试点单位投入运行后的未来两三年内,系统将在全省范围内推广,真正实现上联国土资源部,下联市、县国土地资源局的多级建设用地申报审批管理运转体系。

结构:三层体系

浙江省用地审批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框架采用上海数慧系统技术有限公司业务基础平台(DAP)和数慧地理信息平台(DGP)实现系统建模、数据共享和互操作,基于业界标准的三层体系结构。采用这种体系结构无论从平台的角度还是从开发的方面,均是一个结构灵活,便于调整的应用体系。

表示层

在浙江省建设用地审批管理信息系统中,表示层提供用户服务,通过可视化的用户界面表示信息和收集数据,是用户使用应用系统的接口。表示层使用基于ArcGIS Engine(ArcObjects)开发的DGP/Dist-Map作为用户的地图表现界面,文本、报表等业务信息通过组件提供,整个客户端软件风格遵循于MS Office界面风格,兼顾用户的计算机使用习惯及专业应用要求显示业务信息,收集客户数据;系统的服务器端负责处理客户通过客户端发出的各种数据请求,专项数据分析处理则实现分布式处理。

业务层

业务层是实际业务规则的执行部分。业务层通过将正规的过程和业务规则应用于相关数据来实现客户通过表示层发出的业务请求。在此三层体系框架中,专有的GIS模块在业务层中使用COM+和Web Service技术。

数据层

数据层是空间数据和业务数据的存放地。通常数据层使用一个空间数据引擎(如ESRI的ArcSDE)来实现空间数据的集中管理,同时使用一个关系型数据库来实现数据的存储,数据集中管理,实现业务数据的完整性、安全性和灾难防护。

功能:管理审批同步

浙江省用地审批管理信息系统实现的功能包括:

建设用地审批管理,实现建设用地从预审、农转用审批到具体供地的整个过程,提供所有业务流程的数据输入、加工、流转、数据输出等基本功能。

农转用指标管理,该部分功能是建设用地审批业务和规划指标间的主要关联纽带,从中可以实现计划指标的下达,查询计划指标、折抵指标、周转指标的下达情况(数据来源)、使用情况和结余情况,辅助规划审批,并实现省、市、县三级指标库的统一管理,使建设用地审批在各个级别实现数据基础的一致。

数据外部交换功能,实现省市县三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内部的业务数据上报和审批、下递(包括业务所涉及的图形数据),为数据的同步提供技术保障。

GIS图形数据管理,提供和建设用地相关图件的入库、查询、图属关联定位、输出,以及基于图形的基本统计分析功能。

GIS辅助决策功能,通过建设用地项目的相关图件(勘测定界图)和基础图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土地利用现状图等)的分析,得出数据和调查数据进行比较,为决策者提供分析数据。

土地开发整理复垦,实现对土地开发、土地整理、土地复垦业务的管理,记录申请及验收批准的数据,并通过和指标库的关联实现和建设用地审批业务的联动。

规划农保管理,根据建设用地审批的需要对相关的规划业务数据进行辅助管理,实现规划项目的录入、输出、查询等。

报表统计、数据备案,统计是国土资源管理日常工作中非常重要的内容,需要对建设用地审批、土地开发整理复垦、土地利用规划业务过程中的相关数据内容进行统计,生成符合要求的电子报表,并对系统涉及的业务数据进行数据备案,同时提供对业务办理信息的统计。

OA事务管理,提供业务流转的基础平台功能,包括档案袋收发、流转、权限控制、过程查询、业务督办等。

系统管理,提供对用户管理、业务流程管理、表单管理、数据字典维护等功能。

9. 智慧城市主要应用了哪些地理信息技术

笼统来讲,智慧城市主要运用了包括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定位系统在内的3S技术。

10. 地理信息系统在生活的应用

他可以用于根据地理的信息,帮助大家预测怎样管理

热点内容
鹿特丹港国家地理 发布:2021-03-15 14:26:00 浏览:571
地理八年级主要的气候类型 发布:2021-03-15 14:24:09 浏览:219
戴旭龙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发布:2021-03-15 14:19:37 浏览:408
地理因素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发布:2021-03-15 14:18:30 浏览: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发布:2021-03-15 14:16:36 浏览:425
工地质检具体干些什么 发布:2021-03-15 14:15:00 浏览:4
东南大学工程地质考试卷 发布:2021-03-15 14:13:41 浏览:840
中国地质大学自动取票机 发布:2021-03-15 14:13:15 浏览:779
曾文武汉地质大学 发布:2021-03-15 14:11:33 浏览:563
中国冶金地质总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网 发布:2021-03-15 14:10:10 浏览: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