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地理信息 » 大冶地理位置

大冶地理位置

发布时间: 2021-02-12 03:25:38

㈠ 大冶县有哪些乡镇

截至2017年:

一、9个镇:

金牛镇、保安镇、灵乡镇、金山店镇、还地桥镇、殷祖镇、刘仁八镇、陈贵镇、大箕铺镇。

二、1个乡:茗山乡

乡政府驻彭范道,面积80平方千米。辖29个村委会:范道、张谦、柯畈、杨桥、西洪、学堂、袁大、仄船、名山、朱山、上汪、余祠、中门、天益、鹤桥、边街、晏庄、子禹、华若、黄湾、洋湖、柯胡、京南、九龙、均畈、大鲁、下余、彭晚、屋段村。

茗山乡位于大冶市西部,地处大金省道,陈贵苗木花卉走廊的边缘地带,大冶西北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板块经济之中。东与陈贵接壤,南与灵乡毗邻,北与金山店交界,西与鄂州太和镇隔山相望。

(1)大冶地理位置扩展阅读

一、灵乡镇

湖北经济强镇。2005年,全镇预计完成工农业总产值39亿元,完成综合财政收入1.2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200元。并作为湖北省唯一的乡镇列入全国18个小康明星乡镇建设标兵。

二、金山店镇

金山店镇为于湖北省大冶市,东临大冶市经济开发区,西邻保安镇,北据还地桥镇。全镇国土面积为59.37平方公里。全镇辖2个居委会,22个行政村,205个村民小组。全镇总人口为4.8万人。

金山店镇素有“山山藏瑰宝,处处埋金洋”的美誉金山店,是大冶市“四大工矿镇”之一。金山店镇物产较为丰富。农业基本形成东南、西北、中三大经济板块。2006年全镇实现工农业总产值62340万元。金山店镇基础设施齐全。通信能力较强、服务设施一应俱全。镇区内公路纵横交错,形成两纵三横的中心框架。

三、殷祖镇

殷祖镇位于大冶市的南部山区,素有“果城里”之称。殷祖镇背靠罗宵山脉和幕阜山脉,地形多为丘陵或山地,现有山场面积10.3万亩,居大冶市首位

四、金牛镇

金牛镇隶属于湖北省大冶市,地处大冶市西南部,东与灵乡镇接壤,东南与咸宁市担山镇为邻,南连咸宁市双溪桥镇,西邻武汉市江夏区湖泗镇,北接鄂州市太和镇。

金牛镇总面积158.5平方千米,2014年末,下辖3个社区、32个行政村。2011年末,该镇总人口9.13万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2.5万人。2011年,该镇完成农业总产值2亿元,工业生产总值4.5亿元

金牛镇是“全国重点镇” ,被称为“五县通衢” ,境内的鄂王城是湖北省简称“鄂”的源头。 鄂王城城址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五、陈贵镇

陈贵镇隶属湖北省大冶市,地处东经114°43′-114°49′,北纬30°03′-35°30′,位于大冶中部,东连大冶金湖街道,南交刘仁八镇,西接灵乡镇,北与茗山乡、金山店镇毗邻。国土面积160.4平方公里,辖19个村、2个社区,总人口6.59万人(2013年)。

2011年,陈贵镇位列湖北省百强乡镇第二 。2013年7月,被湖北省政府列入全省“四化同步”示范乡镇试点。 2012年,地方财政收入3.45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0282元。陈贵镇境内著名景点有小雷山、天台山、大泉沟等。

㈡ 黄石的地理环境

黄石地处中纬度,太阳辐射季节性差别大,远离海洋,陆面多为矿山群,春夏季下垫面粗糙且增湿快,对流强,加之受东亚季风环流影响,其气候特征冬冷夏热、四季分明,光照充足,热能丰富,雨量充沛,为典型的亚热带大陆性季风气候。
黄石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雨量充沛。黄石年平均气温17℃。最热月(7月)平均29.2℃,最冷月(1月)平均3.9℃。无霜期年平均264天,年平均降水量1382.6毫米,年平均降雨日132天左右,全年日照1666.4-2280.9小时,占全年月日可照射时数的31℅-63℅。境内多东南风,年平均风速为每秒2.17米。全境气候温和、湿润,冬寒期短,水热条件优越,有利农作物生长。但由于大气环流、地形、季节变换,气候各要素年际、年内变化较大,因而倒春寒、大暴雨、强风、伏秋连旱等灾害性天气时有发生。 大冶市矿产资源丰富。已发现的有金属、非金属、能源和水气矿产4大类计64种,黑色金属有铁、锰,有色金属有铜、钨、钼、锌、铅、钴,贵重金属有金、银,稀散元素矿产有锗、镓、铊、铟、硒、碲等;非金属矿有磷、硫、含钾岩石、石灰石、重晶石、方解石、天青石、膨润土、石膏、硅灰石等39种;燃料矿有煤炭,其中硅灰石质量居世界第二。具有品种全、矿产配套程度高,主要矿产相对集中,交通方便,易采易选,共(伴)生矿产可综合开发利用等特点。已列入储量表的矿产有42种,其中铜、钴、钨、钼、金、银、锶、铼、硅灰石、透辉石、泥灰岩、熔结凝灰岩、饰面大理岩等14种矿产储量潜在经济价值达4000多亿元。
主要矿产的储量公布十分集中,全市小型以上的铁、铜、金矿床共190多处。铜矿保有储量占全省的91.8%,共有大型矿床4处,中型矿床9处,为大冶有色金属公司重要的供矿基地。金矿保有储量占全省的88%。水泥用石灰岩矿床规模大、质量好、矿层厚度大,宜于露天开采,为发展水泥等建材行业奠定了雄厚的基础;铁矿石保有储量虽只占全省储量的23.7%,但产量居全省第二,襄阳第一,共有大、中型铁矿床6处,是武汉钢铁铁矿石原料重要产地。 黄石地区在中国植被区划上属于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区,而地带性植被类型则是亚热带常绿阔叶落叶混交林,实际上亚热带针叶林占一定优势。此外,还有亚热带竹林、灌丛、荒山草地及人为栽种的混合植被型(街道、公园绿化带)。
黄石植被种类繁多,已知的主要植被种类有:裸子植物7科18属30多种,被子植物150多种300余属2000余种,蕨类植物有18科30多属60余种,还有藻类、菌类、地衣、苔藓等各类植物。被子植物占绝对优势,其中又以菊科、禾木科、豆科、十字花科、蔷薇科、葫芦科、苋科、毛莨科等植物品种为最多。 三纵三横一环
一纵:麻城至阳新高速公路及武穴长江公路大桥,境内长约20公里。
二纵:黄石至阳新高速公路,全长约50公里。
三纵:大广高速东方山至阳新龙港段,全长约77.6公里。
一横:沪渝高速及鄂东长江公路大桥。
二横:黄咸高速及棋盘洲长江公路大桥,境内全长约71公里。
三横:杭瑞高速阳新龙港至界首段,全长约65公里。
一环:即由黄咸高速大冶金湖至阳新棋盘洲段、棋盘洲长江公路大桥、沪渝高速管窑至散花段、鄂东长江公路大桥以及大广高速花湖至金湖段组成,形成涵盖面积近600平方公里的大城市高速公路外环,环线总长度约108公里。 黄石站:二级客货运输站,可到达上海南、北京西、福州、温州、宁波、深圳、西安等地。黄石车站为武九复线改造后新建车站,自2003年11月动工,2006年1月9日完工。位于武九线108公里+146米处,处在黄石与大冶两市的结合部,设计能力为一等客运站。车站建筑形式为框架结构,建筑总面积为23795平方米,外型呈轴线型艺术对称布局。候车厅面积4131平方米,分为一、二楼普通候车室、母婴候车室、软席候车室、贵宾候车室,可同时容纳旅客3442人。设有8个售票窗口(车站内6个,黄石代售点1个,大冶代售点1个)。站内有两座站台,均设有V字形风雨棚,一站台面积8250平方米,二站台面积6655平方米,一,二站台间设有全封闭天桥一座,地下通道一个,为上下车旅客提供安全、便捷的通行。车站还设有650平方米的行包托运仓库,办理全国各地行李包裹业务。站前广场面积近80000平方米,为出行旅客提供了休闲场地。黄石车站每天发送旅客800余人,春运高峰期可达到8000人。
黄石东站(老火车站):运营武黄短途客运(即“武黄快巴”)以及黄石市、大冶市及周边地区的旅客运输任务,现为三等客运站。
黄石北站:黄石北站是武石城际铁路在黄石市区设立的站点,为高速铁路站。武石城际铁路已于2014年6月18日开通运营,每天均有七对列车开往武汉。
大冶北站:武石城际铁路在黄石大冶设立的站点,为高速铁路站。大冶北站为武石城际铁路终点站。
阳新火车站:三级客货运输站,地处阳新县城城西南处,旧火车站于1989年建成通车,连通武九线和汉丹线。现为武九复线改造后新建车站,于2005年8月20日通车。可到达上海南、北京西、福州、温州、南昌、宁波、深圳西、汕头等地。 (时间截至为2013年3月30日)
黄石市是一个少数民族杂散居地区,全市共有回族、满族、土家族、壮族、苗族、蒙古族、白族、瑶族、布依族、锡伯族、侗族、土族、彝族、朝鲜族、基诺族、黎族、畲族、傈僳族、塔塔尔族、维吾尔族、藏族、京族、水族、仡佬族、仫佬族、傣族、东乡族、高山族、哈尼族、怒族、普米族、毛南族、门巴族、佤族、纳西族、羌族、景颇族、达斡尔族、拉祜族、裕固族、哈萨克族等41个少数民族,常住少数民族人口有5435人,占全市总人口0.21%,人口最多的是土家族(1340人),满族(1099人),回族(917人),壮族(449人)苗族(404人)。
武汉市西藏中学、黄石市清真寺、兴山县实验小学、中南民族大学等25个单位,被命名为省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武汉市经济开发区军山街龙湖村、宜城市流水镇余棚回族村、天门市渔薪镇罗亭土家族村等15个单位,被命名为省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黄石市阿里木江烧烤店、房县东伊顺清真饭店、孝感市孝南区阿卜杜拉清真牛羊肉店等12个单位被命名为省民族团结进步示范经营户。 佛教:弘化禅寺(东方山)
道教:飞云山飞云洞道观
伊斯兰教:黄石市清真寺(开发区市委党校)
天主教:团城山天主教教堂 宗教协会及负责人教会主要负责人出生日期黄石佛教协会会长 演觉 1963年9月 黄石市天主堂本堂神父 涂耀兵 1975年7月 黄石市基督教牧羊堂/天恩堂主任牧师 徐承香 1973年10月

㈢ 大冶的地理环境


大冶,位于湖北省东南部,长江中游南岸,地处武汉、鄂州、黄石、九江城市带之间和湖北“冶金走廊”腹地,地跨东经114°31′—115°20′,北纬29°40′—30°15′。总面积1566.3平方公里 截至2013年,全市动物有:野生动物19目32种100多科,常见的有野猪、野鸡、野兔、小麂、野鸭;珍稀动物有狼、穿山甲、猫头鹰等;家养动物有猪、牛、羊、狗、鸡、鸭、鹅、鸽等。
全市植物有高等植物207科,1165属,3800多种。其中,珍稀植物有水杉、银杏、罗汉松、金钱松、白玉兰、云锦杜鹃、野生兰花草、水仙花、野生大豆等。 大冶矿产丰富,素有“百里黄金地,江南聚宝盆”之美誉。已发现和探明的大小矿床273处,金属矿、非金属矿53种,是全国6大铜矿生产基地,10大铁矿生产基地和建材重点产地。其中:黄金、白银产量居湖北省之冠,硅灰石储量居世界第二。
市境内已发现矿产65种,探明资源储量42种。其中,能源矿产1种,金属矿产12种,非金属矿产29种。能源矿产主要是煤,储量7625万吨;金属矿产以铜铁金为主,其中,铜储量239万吨,铁36451万吨,金13.48万吨。非金属矿产点多面广,储量丰富,主要有石灰石、硅灰石、方解石、白云石、石膏、陶瓷土、水泥用灰岩等。

㈣ 湖北大冶市“广夏名城”的具体位置

在大冶阳光花园旁边,马路对面是华中学校。从黄石方向来,做七陆车在阳光花园处下。坐18路在铜草花园处下,两边步行不到2分钟。若从武汉方向来,也可以在阳光花园下

㈤ 黄石的地理位置是多少

黄石市位于湖北省东南部,长江中游南岸。东北临长江,与浠水县、蕲春县、武穴市隔江相望,北接鄂州市,西靠武昌县,西南与咸宁市、通山县为邻,东南与江西省武宁县、瑞昌县接壤。境内村村通公路,对外通往全国各地,沪蓉高速公路横贯市区北隅,上通渝蓉,下通宁沪;武(昌)黄(石)九(江)铁路,东连浙赣线,西接京广线;水路依托长江可出海对外交通便利,区位优势明显。
黄石市地处幕阜山北侧,为幕阜山向长江河床冲积平原,过渡地带,辖地内多低山。境内较大的山有东方山、黄荆山、云台山、父子山、七峰山等,最高峰为阳新境内的七峰山主峰南岩岭,海拨860米,次高峰为大冶太婆尖,海拔839.9米,最低处为阳新境内的富水南城潭河床,海拨8.7米。长江自北向东流过市境,北起鄂州市艾家湾,下迄阳新县天马岭,全长76.87公里,市境内主要水系有富水水系、大冶湖水系、保安湖水系、还有海口湖、磁湖、青山湖、三山湖、花马湖、葛湖、荆山源、上巢湖等水系。最大的水系为阳新境内的富水水系,富水河发源于通山,由西向东,注入长江,全长196公里,流域面积5310平方公里,在市境内阳新长81公里。

流域面积2245平方公里;大冶湖水系1339平方公里,保安湖水系570平方公里。境内岩溶地貌发育,溶洞众多,很多具有旅游开发价值。全境地势由西南向东北倾斜,地形破碎,局部地方形成不完整的山间盆地。岗地坡度一般较为平缓,沿江一带标高较低。

市区形状呈“入”字形,三面环山,一面临江,风光绮丽的磁湖镶嵌市区中心。有东方山、西塞山、飞云洞等旅游景点。磁湖面积8平方公里宛如嵌在市区中心一颗璀璨的明珠,是闻名遐迩的风景旅游胜地。市区城市建设用地一般在海拨18-50米之间。

黄石市地质条件较好,地耐力一般较高,除个别软土层低于10t/m2 以上,一般在15-20t/m2之间。地下水含量丰富,工程地质性质良好,这些是城市建设和发展的有利条件。

黄石地震设防烈度为6度。

㈥ 大冶市有多少人口,有多少个镇

大冶市有98.02万人(2016年)。有9个镇,分别是金牛镇、保安镇、灵乡镇、金山店镇、还地桥镇、殷祖镇、刘仁八镇、陈贵镇、大箕铺镇。

大冶市(图二)

大冶市风光(图三)

大冶市风光(图四)

大冶市(图五)

拓展资料:

大冶市,位于湖北省东南部,长江中游南岸,地处武汉、鄂州、黄石、九江城市带之间和湖北“冶金走廊”腹地,中国中小城市综合实力百强县市,世界青铜文化发祥地,中国矿冶名城,中国最具投资潜力城市,中国龙狮之乡,中国诗词之乡,中国石雕之乡,中国楹联文化城市,中国古建第一市,湖北省园林城市,湖北省文明城市。

大冶市总面积1566.3平方公里,截至2017年,大冶市辖3个街道、9个镇、1个乡(东岳路街道、金湖街道、罗家桥街道;金牛镇、保安镇、灵乡镇、金山店镇、还地桥镇、殷祖镇、刘仁八镇、陈贵镇、大箕铺镇;茗山乡)。全市共有33个社区、335个村。其中汪仁镇和金山街道(含1个社区和34个村)由黄石市经济技术开发区代为托管。

大冶市是第12届和第13届全国百强县湖北唯一上榜县市 ,湖北城乡一体化统筹发展标兵城市。大冶市是世界青铜文化发祥地,中国矿冶名城,中国最具投资潜力中小城市百强。

2016年12月7日,大冶市被列为第三批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地区。

2017年2月,大冶市入选国家重大市政工程领域PPP创新工作重点城市。

2017年,大冶市入选为第五届全国文明城市。

资料来源:网络 大冶市

㈦ 黄石市在哪里

黄石是湖北省地级市,位于湖北省东南部。

黄石地理位置:

1、东北临长江,与黄冈市隔江相望;

2、北接鄂州市鄂城区;

3、西靠武汉市江夏区、鄂州市梁子湖区;

4、西南与咸宁市咸安区、通山县为邻;

5、东南与江西省九江市武宁县、瑞昌市接壤。



(7)大冶地理位置扩展阅读:

黄石市历史沿革:

1949年5月15日,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石黄镇。

1949年5月15日,大冶解放。

1950年6月16日,湖北省人民政府以鄂民政特字第104号文,向中南军政委员会请求,将石黄工矿区改组为市,定名“黄石市”。

1950年8月21日,湖北省辖黄石市正式成立。

1952年6月,大冶县划归黄冈专署管辖。

1959年1月26日,大冶县从黄冈地区划出,改属黄石市;同年12月,撤销大冶县建制,并入黄石市。

1962年6月1日,恢复大冶县建制,仍属黄石市。

1979年,黄石正式设立黄石港、石灰窑、下陆、铁山4个县级市辖区。

1992年,湖北省人民政府批准黄石经济技术开发区为省级高新技术和经济技术开发区。

1994年4月28日,大冶撤县建市,定名大冶市。

1995年1月1日,大冶正式建市。

1996年12月2日,国务院批准阳新县从咸宁地区划归黄石市。

1999年,建立黄石高新产业开发区、花湖开发区、团城山开发区。

2002年,整顿开发区,正式建立黄石经济技术开发区(副厅级)。

2010年3月21日,国务院批准黄石经济技术开发区升级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

2013年5月,阳新县所辖的大王镇、太子镇和金海煤炭开发区,两镇一区由黄石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托管。

㈧ 湖北在中国地理上属于哪个方位

湖北省位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中部,简称鄂。地跨东经108°21′42″~116°07′50″、北纬29°01′53″~33°6′47″。全省地势大致为东、西、北三面环山,中间低平,略呈向南敞开的不完整盆地。在全省总面积中,山地占56%,丘陵占24%,平原湖区占20%。

湖北省东邻安徽,南界江西、湖南,西连重庆,西北与陕西接壤,北与河南毗邻。东西长约740公里,南北宽约470公里。全省土地总面积18.59万平方公里,占全国总面积的1.94%。最东端是黄梅县,最西端是利川市,最南端是来凤县,最北端是郧西县。

(8)大冶地理位置扩展阅读:

湖北省的省会是武汉。武汉,简称“汉”,俗称“江城”,位于中国腹地中心、湖北省东部、长江与汉水交汇处,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中部地区的中心城市,是全国重要的工业基地、科教基地和综合交通枢纽。

武汉市属北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具有常年雨量丰沛、热量充足、雨热同季、光热同季、冬冷夏热、四季分明等特点。年平均气温15.8℃~17.5℃,极端最高气温41.3℃(1934年8月10日),极端最低气温为-18.1℃(1977年1月30日)。年无霜期一般为211天~272天,年日照总时数1810小时~2100小时,年总辐射104千卡/平方厘米~113千卡/平方厘米,年降水量1150毫米~1450毫米,降雨集中在每年6月~8月,约占全年降雨量的40%左右。

湖北省人民政府-湖北省情概况

㈨ 黄石市地理位置

黄石,位于湖北省东南部,长江中游南岸,1950年8月建市,是新中国成立后湖北省最早设立的两个省辖市之一,是武汉城市圈副中心城市,华中地区重要的原材料工业基地,也是国务院批准的沿江开放城市。

热点内容
鹿特丹港国家地理 发布:2021-03-15 14:26:00 浏览:571
地理八年级主要的气候类型 发布:2021-03-15 14:24:09 浏览:219
戴旭龙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发布:2021-03-15 14:19:37 浏览:408
地理因素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发布:2021-03-15 14:18:30 浏览: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发布:2021-03-15 14:16:36 浏览:425
工地质检具体干些什么 发布:2021-03-15 14:15:00 浏览:4
东南大学工程地质考试卷 发布:2021-03-15 14:13:41 浏览:840
中国地质大学自动取票机 发布:2021-03-15 14:13:15 浏览:779
曾文武汉地质大学 发布:2021-03-15 14:11:33 浏览:563
中国冶金地质总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网 发布:2021-03-15 14:10:10 浏览: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