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地理信息 » 台山地理环境

台山地理环境

发布时间: 2021-02-12 03:05:26

⑴ 江门台山镇海港地理环境

根据广东省海域地名志,镇海湾的地理位置:21°44′~21°56′30″N,112°24′~112°33′E。镇海湾形似喇叭状,两头大,中间小,走向为NNW-SSE,口门宽约16.3km,纵深27km,湾中最窄处1.6km。
镇海湾(Zhènhǎi Wān)原名北海湾。在广东省江门市台山市西南部汶村镇与北陡镇之间海域。东邻广海湾。面积约100平方公里。以湾北连接镇海港,1986年命名镇海湾。

⑵ 大台山风景区的地理位置

其风姿秀美,景色宜来人源,山上石人、石马、石洞等历史古迹记载着历史的变迁,流淌水泉述说着千古流传的故事。此地虽风景优美,以前却很少有游人光顾。2002年5月,镇西堡农民刘铁民创作的评书《大台山传奇》在铁岭电视台播出后,增加了大台山的知名度。2002年五一节期间,引来全省各地游人来此观光,共接待游客20000多人。

⑶ 急求台山的地理坐标~!!!谢谢~~~

台山市,始建于明弘治十二年(公元1499年),原称新宁县; 民国三年(公元1914年)改名台山县。1992年4月17日,经国务院批准设立台山市。
台山市位于珠江三角洲西南部,毗邻港澳,幅员辽阔,总面积3286平方公里。现辖17个镇和一个华侨农场,共分313个村(居)委会,3655条自然村。市内人口98.92万,旅居海外及港澳台等92个国家和地区的台山籍乡亲130多万,素有“全国第一侨乡”、“内外两个台山”之美誉。台山人出国,追溯到清乾隆39年(公元1774年),已有232年历史。
市境南临南海,海(岛)岸线长587公里,境内有大小岛屿95个,以川山群岛中的上川岛、下川岛为最大。上川岛157平方公里,是广东面积最大的岛屿;下川岛98平方公里,面积居全省岛屿第五位。境内有盆地、平原、丘陵、高山、滩涂,土地肥沃,物产丰饶。台山属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21.8℃,年平均日照2006小时,年均降雨量1936毫米。
改革开放以后,台山经济发展尤为迅速。2005年全市国内生产总值109.49亿元。全市工业已形成了以机械、铝材、电子电器、纺织、医药、建材、食品、五金、化工、制衣等行业为主的工业体系,产品远销世界各地。农业初步建立了优质水稻、海水养殖、淡水养殖、花生、甘蔗、蔬菜、禽畜、水果、花卉、林木等十大生产基地。
台山基础设施建设日臻完善。水陆交通方便。公路四通八达,通车里程1975公里。2001年建成贯通市境南北、全长53公里的新(会)台(山)高速公路;2002年建成贯通市境东西、全长87公里的广东西部沿海(台山段)高速公路。港口建设日趋完善。台山发电厂10万吨级的煤运码头已投入使用。建于市境北部潭江河岸的公益港,可停泊数千吨级的集装箱货运船和豪华快速客轮,每天都有航班往返香港。建于市境南部广海湾的广海港距香港87海里,距澳门48海里。即将建成的还有可停泊万吨级货轮的鱼塘港。可建设20—30万吨级深水港的川岛港正在进行前期测量和可行性研究工作,发展前景远大。台山是全省有名的电能源基地,电力建设投资不断加大。现有火电、水电设施的总装机容量为245万千瓦。在建中的台山电厂是规划总装机容量亚洲最大的燃煤发电厂,一期工程5台共300万千瓦(每台60万千瓦)的发电机组已建成4台,目前火力发电总装机容量居全省第一;5号机组正加紧建设,将于今年底并网发电。二期工程4台共400万千瓦的机组正争取列入国家“十一五”规划。投资总额超800亿元的台山腰古核电厂已列入国家“十一五”电力发展规划,前期工作进展顺利,明年初将正式动工建设。装机容量4.95万千瓦的川岛风电场正争取于今年下半年投入建设。农网改造工程全面铺开,共有220KV、110KV、35KV等变电站20座,总变电容量112.98万千伏安。台山是全国电信百强县(市)之一,近年信息化建设步伐加快,已建成总长近2.6万纤芯公里的光纤宽频传输网络, IT技术正在加速向经济社会各个层面渗透,程控电话装机容量32.1万门,移动电话信号覆盖全市,有移动电话用户45万个,互联网用户3.6万个,中英文版《台山招商网》已开通使用,率先在全国县(市)中建立开播数字电视平台。城镇建设日新月异。六福山庄、侨雅花园等多个新住宅小区初具规模。首期工程建筑面积16.29万平方米的台山“碧桂园”正在开发建设中。市区台城连续5次通过“全国卫生城市”复检。各镇区建设不断出现新面貌。
以旅游业和现代流通服务业为重点的第三产业发展成效显著。近年来,全市围绕“第一侨乡,休闲胜地”的主题、以“海岛、温泉、漂流、侨乡”为主要内容,着力包装、推介台山休闲度假旅游市场。省级旅游度假区—上下川岛正在努力营造“AAAA”环境,“广东第一泉”—三合温泉人潮如流,富都温泉应接不暇,北峰山漂流、凤凰峡漂流刺激有趣,还有石花山旅游风景区、北峰山森林公园、广海“海永无波”石刻公园等著名景点,每年吸引上百万游客到台山观光旅游。
华侨、港澳台同胞多,是台山的一大优势。每年都有大批旅外乡亲、港澳台同胞回乡探亲观光。他们爱国爱乡,不但捐资兴办公益事业,还积极在家乡投资兴办实业。
台山又有“文化之乡”之美誉。市区文化新区颇具规模,影剧院、电视大学、中专学校、科学馆、少年宫、图书馆、博物馆、文化艺术馆、书画院等设施都在其内。32家侨刊发行世界各地。2006年,“台山广东音乐”入选“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全市共有学生16.8万。中小学教室基本实现楼房化,是全省校舍建设特级市。普及九年义务教育,被省评为“优”级。电大台山分校、中等专业学校、电子学校、教师进修学校、卫生学校、排球运动学校等也办得有声有色。台山是“全国体育先进市”,素有“排球之乡”之美誉。排球运动自1914年传入台山后,已成为遍及城乡的群众性体育运动。台山排球队曾多次在全国比赛中获奖,青年、少年排球队曾数次代表国家参加国际大赛并获奖。全市共有医疗机构34个、病床1732张,各类卫生技术人员2167人。
目前,台山市已具备了资源、侨乡、环境、后发四大优势,初步形成了大交通、大能源、大港口、大资源、大旅游、大商贸、大养殖的发展格局。随着CEPA、“9+2”泛珠三角发展战略的实施和港珠澳大桥的规划建设,“接轨大特区,融入珠三角”已成为台山市的发展趋势和必然选择。台山市委、市政府带领全市人民正以发展为第一要务,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认真实施“工业强市、科教兴市、农业稳市、商旅旺市、强镇富市”五大发展战略,增创资源、侨乡、环境、后发新优势,大力开展招商引资,着力发展工业经济、民营经济、镇级经济、园区经济、海洋经济、旅游经济等特色经济。积极推进工业化、城市化、信息化,努力实现跨越式发展,全面抓好“三个文明”建设,不断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步伐,开创侨乡现代化建设新局面。

⑷ 羊台山森林公园的自然环境

羊台山森林公园地势走向以大羊台山为中心,向四周延伸,形成中间高,四面低的版高权丘陵、低山地貌的特征。园内最高处为石岩与西丽交界处的大羊台山,海拔587.1米,有深圳西部第一峰之称,最低处位于南山区境内,海拔33.4米,相对海拔高度为553.7米。山区森林茂盛,山谷大小水库、水池4处,天然泉水到处可见。
羊台山森林公园主要有‘四多两丰富’的特点。“四多”指峰多、石头多、沟谷多、水源多。此外,园内日照时间长、气候温和湿润,野生动植物资源均非常丰富,共有植物114科400多种、野生动物120多种,其中属于国家重点保护的植物有桫椤、苏铁蕨、白桂木、土沉香、野生樟树等,动物则有蟒蛇、穿山甲、猫头鹰、野生猕猴和褐翅鸦鹊等。
羊台山地下水资源丰富,石、泉、树、果、野生动物及山峦构成美丽的海岸山峦生态旅游环境。山泉水质甜美,清冽爽口。溪谷与山脊相间分布,错落有致,山上林木茂盛、空气清新。柿子是羊台山特有水果,成熟之季,树挂金果、满山飘香。

⑸ 台山市台城龙山路的地理位置

台山市台城龙山路的地理位置
北纬N22°18′35.66″ 东经E112°48′40.04″

靠近:广东省江门市台山市龙山路
参考:广东省江门市台山市水步镇天狮坡村西南方向约1.68公里

⑹ 台山的地理环境

台山位于珠江三角洲西南部,东邻珠海特区,北靠江门新会区,西连开平、恩平、阳江三市,南临南海。毗邻港澳,幅员辽阔,陆地总面积3286平方公里,是广东省面积最大的县市之一。现辖广海湾工业园区、16个镇、1个街道办事处和1个华侨农场,共分313个村(社区)委会,3655条自然村。市内常住人口98.4万人;有130多万台山籍华人华侨、港澳台同胞侨居92个国家和地区,故素有“中国第一侨乡”、“内外两个台山”之美誉。台山人出国追溯到清乾隆39年(公元1774年),已有230多年历史。
台山有山地、丘陵、平原、滩涂,土地肥沃,气候温和,物产丰饶,是珠江三角洲著名的“鱼米之乡”。
市境南临南海,海(岛)岸线长649.2公里,境内有大小岛屿265个,以川山群岛中的上川岛、下川岛,但上川岛面积最大。上下川被誉为‘东方夏威夷’上川岛157平方公里,是广东面积最大的岛屿,下川岛98平方公里。全市境内有盆地、平原、丘陵、高山、滩涂,土地肥沃,物产丰饶。台山属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21.8℃,年平均日照2006小时,年均降雨量1936毫米。
台山多山。东北面有北峰山,台山市第一峰狮子头海拔高度是982米东南方的都斛镇东南面有南峰山,台山与新会界山,其间高峰插云,绝壁排空,气势轩昂,过二、三公里,再起一峰,峰顶石排如一瑞兽晓首逆风仰天长啸,故名“望风朔”(831米),比邻“望风塑”有一小峰“邱风云”(又称姆指峰或童子拜观音),再东行数里,又起一峰,据传,此峰乃此山脉中唯一面朝台山的山峰,故新会人又称之为“无情山”,而台山人因其和蔼可亲,山顶石壁如玉,远看如一女子,明眸皓首,故称之为“刘三妹”(694米),临海尾峰,名叫“琴莳头”(701米),西南面有大隆山和紫罗山,南海中有上川山和下川山;西北面大山较少,丘陵却特别多。山地和丘陵,约占全县总面积的三分之二。
台山西北面丘陵四布,高度一般由一二十米至一百几十米,但其间也不乏二百米以上高地。作为潭江与矬峒河分水岭的横塘丘陵,把东面的北峰山脉与西面的大隆山脉连络起来。横塘圩东的秦皇点兵山,有280米高;再东的黄蛇型、大灶山,都有220多米高。大灶山以东的三娘迳,是名胜“文迳吊古”的所在。在横塘圩西,有232米高的高掌岭;再西,又有243米高的那旺山;再西,多是百米以下的丘陵,到台、开边上,才又有二百几米高的马山。
台山山海之间,河流两岸,有广阔的平原。概算全县平原——包括滨海平原、盆地中和丘陵间的平原,约占全县总面积的三分之一。全县最大的平原是广海平原。在这平原上的,有冲蒌、斗山、都斛、端芬、广海六个公社和赤溪公社的西北角,拥有肥沃的土地三四十万亩。平原南边的古城广海,历来是祖国的海防要地。至今,广海城郊南湾的山岗上,还保留着明代平定倭寇的纪功石刻——“海永无波”。第二个较大的平原是海晏平原——一个半岛状的平原。在这平原上的海宴镇和汶村镇,盛产鱼、盐、米。这平原西面的汶村城,是明末抗清民族英雄王兴的根据地和殉难处,至今人们还传说着他们英勇斗争的故事。位于台山北边的大江、三八、白沙三个公社,分别为一些丘陵所间隔,但它们的北部均为潭江平原的一部分。
还有一部分平原处在盆地中。由于县境高山和丘陵多,往往把一些平原环抱住,形成了盆地。在北部,有水步盆地、四九盆地、三合盆地、联安盆地;在西南部,有那扶盆地、深井盆地和墩寨盆地等。此外,许多低丘之间和河谷中,也有小块的冲积平原。
在南部滨海,也有好些局部小平原,如溪城平原、小江平原、陡门平原、那琴平原等。就是在上川、下川两岛的山地中,也各有一个小平原。
滨海平原的临海一边往往特别低,成为低原。广海平原的南部和东部,海晏平原的南部,那扶盆地、深井盆地的南部,和其他滨海小平原的部分地方,都是低原。这些低原,多数有围堤保护,成为围田——其中大部分是单造田。全县现有的25万亩单造田,绝大部分集中在这些低原上。而且还有许多海滩,可以筑堤截取为田。

⑺ 八台山的地理环境

八台山耸立在群山之上,高峻雄伟,气势巍峨。周围河谷深切,峰谷高差达1500一1700m。站在峰顶,脚下群山起伏,如波似涛,延绵千里。其西南部为白沙河支流,谷坡宽阔,其上发育相对高差达100m的石灰岩孤丘36座,参差错落,形似象棋的棋子,故称棋盘山,这是四川省独一无二的石灰岩丘陵群景观。
在八台山海拔1500m以上,漫山遍野都是低矮的沙棘灌丛,秋冬季节,沙棘果红,把山体染红。在海拔1800m以上至山顶又是另一派景象,叶大而长,高约1m的木竹(蓼叶竹)林,常年翠绿,密密丛丛,高矮一致,恰似万顷麦田。初步估计山顶有4万多亩木竹林,这是四川省木竹林面积最大的景区,也是八台山最吸引人的生景。山风吹拂,万顷竹海轻波悠悠,生机勃勃,令人流连忘返。在垭口以东,有一大片杜鹃花林,计有100多亩,春末夏初,杜鹃花盛开,粉红色的杜鹃花与竹海相映衬,形成“万绿丛中一片红”的迷人景象。 八台山以北的任河属汉江水系,八台山以南的龙潭河属嘉陵江水系,显示八台山区域是秦岭—大巴山主脉的支脉,是我国地理南北分界的重要区域。八台山还是长江流域的重要水源区,是嘉陵江两大支流(中河、后河)的分水岭。
八台山地质公园北界为发源于八台山主峰北坡的抠壁子河。

⑻ 天台山的地理环境

天台山秀丽的山水,令无数文人骚客为其倾倒。“天台山者,盖山岳之神秀者也”,“穷山海之瑰富,尽人神之壮丽矣”
天台山的自然景观得天独厚,有那画不尽的奇石、幽洞、飞瀑、清泉,说不完的古木、名花、珍禽、异兽,“山水神秀”,是天然的植物园和动物园。奇草异木、珍禽异兽极多。有隋梅、唐樟、宋柏、宋藤,有被称为“长生不老药”的乌药和“救命仙草”的铁皮石斛。
尤其是广布千米高山的云锦杜鹃,龄逾百年,古干如铁,虬枝如钩,枝繁叶茂。每年暮春,淡红、嫩黄之花竞相开放,花大而艳,一树千葩,团花锦簇,望之似锦若霞。树之古、面之广、花之盛,全国少见,为天台山一大植物奇观。
杜鹃是在灵气浸润之下,生长在天台山上。 是目前世界上最古老、最高、最大的“杜鹃之王”,生长在天台山华顶峰海拔1200米,面积近300亩的山间,树龄大多在400年至1000年之间,树干如铁,虬枝如钩,枝繁叶茂,独具气势。
每年5月,云锦杜鹃花树争相竞放,淡红、嫩黄的花朵大而艳。每株树上的逾千朵杜鹃又每每分作7至13朵小杜鹃花蜷成一团,形成一簇碗口大的花束,花束再一团团地簇在一起,看上去似锦若霞,十分艳丽。因此云锦杜鹃又有个很形象的名字叫做“千花杜鹃”。
另外,还有大灵猫、 苏门羚、云豹等珍稀野生动物。这些都极大地丰富了天台山的风景旅游资源。 天台山的景点也各有特色,可概括为古、 清、奇、幽四个字。赤城栖霞、双涧回澜、华顶秀色、琼台月夜等被称为天台八景。石梁景区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天台山的精华所在。
自古以来有“大八景,小八景,有名有胜三十景,究竟共有多少景,数来数去数不清”之说。
东晋文学家孙绰在《游天台山赋序》中描写道:“天台山者,盖山岳之神秀者也……夫其峻极之状,嘉祥之美,穷山海之瑰富,尽人神之壮丽矣。”
明代大旅行家徐霞客足迹遍天下,三上天台山,写下二篇游记,并将《游天台山日记》赫然标于《徐霞客游记》篇首。
清代著名学者潘耒在游览天台山后发出了浩叹:“吾足迹半天下,所见名山岳镇多矣,大率山自为格,不能变换。掩众美、罗诸长、出奇无穷、探索不尽者,其惟天台乎!……台山能有诸山之美,诸山不能尽台山之奇,故游台山不游诸山可也,游诸山不游台山不可也。”对天台山的自然景观作了高度的评价。

热点内容
鹿特丹港国家地理 发布:2021-03-15 14:26:00 浏览:571
地理八年级主要的气候类型 发布:2021-03-15 14:24:09 浏览:219
戴旭龙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发布:2021-03-15 14:19:37 浏览:408
地理因素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发布:2021-03-15 14:18:30 浏览: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发布:2021-03-15 14:16:36 浏览:425
工地质检具体干些什么 发布:2021-03-15 14:15:00 浏览:4
东南大学工程地质考试卷 发布:2021-03-15 14:13:41 浏览:840
中国地质大学自动取票机 发布:2021-03-15 14:13:15 浏览:779
曾文武汉地质大学 发布:2021-03-15 14:11:33 浏览:563
中国冶金地质总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网 发布:2021-03-15 14:10:10 浏览: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