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西洋地理位置
① 大西洋城地理位置是在哪里呢
一页淡雅的墨香里,陪你一季诗丛花梦间往返
② 大西洋的地理环境
地球上第二大洋。位于欧洲、非洲与南、北美洲和南极洲之间。北以冰岛-法罗岛海丘和威维尔-汤姆森海岭与北冰洋分界,南临南极洲并与太平洋、印度洋南部水域相通;西南以通过南美洲最南端合恩角的经线同太平洋分界,东南以通过南非厄加勒斯角的经线同印度洋分界;西部通过南、北美洲之间的巴拿马运河与太平洋沟通,东部经欧洲和非洲之间的直布罗陀海峡通过地中海,以及亚洲和非洲之间的苏伊士运河与印度洋的附属海红海沟通。太平洋西南以塔斯马尼亚岛东南角至南极大陆的经线与印度洋分界(东经147°),东南以通过南美洲最南端的合恩角的经线与大西洋分界(西经68°),北经白令海峡与北冰洋连接,东经巴拿马运河和麦哲伦海峡、德雷克海峡沟通大西洋,西经马六甲海峡和巽他海峡通印度洋大洋东西较狭窄、南北延伸,轮廓略呈S形,自北至南全长约1.6万千米。大西洋的赤道区域,宽度最窄,最短距离仅约2400多千米。
大西洋的面积,连同其附属海和南大洋部分水域在内(不计岛屿),约9165.5万平方千米,平均深度为3597米,最深处位于波多黎各海沟内,为9218米。
大西洋东西两侧岸线大体是平行的。南部岸线平直,内海、海湾较少;北部岸线曲折,沿岸岛屿众多,海湾、内海、边缘海较多。岛屿和群岛主要分布于大陆边缘,多为大陆岛。开阔洋面上的岛屿很少。主要的岛屿和群岛有大不列颠岛、爱尔兰岛、冰岛、纽芬兰岛、古巴岛、伊斯帕尼奥拉岛及加勒比海——地中海中的许多群岛,格陵兰岛也有一小部分位于大西洋。在几个大洋中,大西洋入海河流流域面积最广,流域面积达4742.3万平方千米。主要河流有圣劳伦斯河、密西西比河、奥里诺科河、亚马孙河、巴拉那河、刚果河(扎伊尔河)、尼日尔河、卢瓦尔河、莱茵河、易北河以及注入地中海的尼罗河等。
地理分区
根据大西洋的风向、洋流、气温等情况,通常将5°N作为南、北大西洋的分界。大西洋在北半球的陆界比在南半球的陆界长得多,而且海岸蜿蜒曲折,有许多属海和海湾。
③ 大西洋的地理特点是什么
大西洋,位于南、北美洲、非洲之间,南接南极洲,通过深入内陆的属海地专中海、黑海与亚属洲濒临。大西洋面积约9430万平方千米,是世界第二大洋。
大西洋沿岸和大西洋中有近70个国家和地区。欧洲西部,南、北美洲的东部,非洲的几内亚湾沿岸,濒临辽阔的大西洋是各大洲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
④ 大西洋半球位置与经纬位置
半球:大部分在西半球,南北半球均有分布。
经纬度位置:北纬66.5到南纬66.5,西经100(墨西哥湾)到东经40(黑海)。
大西洋位于欧洲、非洲与南、北美洲和南极洲之间。北以冰岛-法罗岛海丘和威维尔-汤姆森海岭与北冰洋分界,南临南极洲并与太平洋、印度洋南部水域相通;西南以通过南美洲最南端合恩角的经线同太平洋分界,东南以通过南非厄加勒斯角的经线同印度洋分界;西部通过南、北美洲之间的巴拿马运河与太平洋沟通,东部经欧洲和非洲之间的直布罗陀海峡通过地中海,以及亚洲和非洲之间的苏伊士运河与印度洋的附属海红海沟通。
大西洋(AtlanticOcean),是世界第二大洋,占地球表面积的近20%,原面积8221.7万平方千米,在南冰洋成立后,面积调整为7676.2万平方千米,平均深度3627米,最深处波多黎各海沟深达9219米。
属海和海湾包括:加勒比海、墨西哥湾、地中海、黑海、里海、北海、波罗的海、比斯开湾、几内亚湾、哈得孙湾、巴芬湾、圣劳伦斯湾、威德尔海、马尾藻海等。
岛屿和群岛包括:大不列颠岛、爱尔兰岛、冰岛、纽芬兰岛、古巴岛、伊斯帕尼奥拉岛及加勒比海和地中海中的许多群岛,格陵兰岛也有一小部分位于大西洋。
⑤ 大西洋位于什么地方
大西洋是世界第二大洋,也是跨纬度最多的大洋。大西洋古称阿特拉斯海,它起源于希腊神话中的一位名叫阿特拉斯大力士神。
从地理位置来看,大西洋位于欧洲、非洲与北美、南美之间。大西洋北接北冰洋,南接南极洲,西南以通过合恩角的经线(西经67°)与太平洋为界,东南以通过厄加勒斯角的经线(东经20°)与印度洋为界。大西洋包括属海的面积为9431.4万平方公里,不包括属海的面积为8655.7万平方公里;包括属海的体积为33271万立方千米,不包括属海的体积为32336.9万立方千米;包括属海的平均深度为3575.4米,不及太平洋和印度洋,不包括属海的平均深度为3735.9米。目前,已知大西洋最大深处为9218米。
英语中大西洋“Atlantic”一词源于希腊语词,意思是希腊神话中擎天巨神阿特拉斯之海。按拉丁语,大西洋称为Mare Atlanticum,希腊语的拉丁化形式为Atlantis。原指地中海直布罗陀海峡至加那利群岛之间的海域,以后泛指整个海域。据有些拉丁语的文献资料显示,大西洋也称为Oceanus Occidentalis,意思是指西方大洋。
古时候,关于大西洋的知识均被记载于托勒密地图里。1440~1540年间,大西洋上的几乎全部岛屿以及大洋的陆界基本测绘清楚。1819~1821年间,发现南极大陆及其周围的岛屿。1770年,B.富兰克林组织编绘的北大西洋海流图(主要描述了湾流的路径)制版付印。此时,大西洋的岛屿及陆界、海流图都已经被确定下来。
自19世纪以后,人类已经开始进入对海洋学调查研究阶段。在各国组织的调查中,较重要的有英国的“挑战者”号(1872~1876)、“发现”号(1925~1927和1929~1938)、俄国的“勇士”号(1886~1889)、德国的“羚羊”号(1874~1876)和“流星”号(1925~1927)等考察活动,以及美国海岸及大地测量局对湾流的调查等。这些海洋学调查研究对大西洋的研究有着重要的作用。
20世纪70年代以来,为了更进一步了解大西洋,人们开始着手于联合研究、实验等多方面。比如,人们对大西洋进行了海-气相互作用联合研究、多边形-中大洋动力学实验、全球大气研究计划大西洋热带实验和法摩斯计划等专题调查和海上现场试验。这样以来,人们对大西洋有了更多的了解和认识。
在大西洋自然环境中,大陆棚面积较大是大西洋海底地形特点之一。主要分布于欧洲和北美洲沿岸。此外,大西洋自然环境还包括气候特征。
大西洋地处欧洲、非洲与南、北美洲和南极洲之间。北以冰岛-法罗岛海丘和威维尔-汤姆森海岭与北冰洋分界,南临南极洲并与太平洋、印度洋南部水域相通;西南以通过南美洲最南端合恩角的经线同太平洋分界,东南以通过南非厄加勒斯角的经线同印度洋分界;西部通过南、北美洲之间的巴拿马运河与太平洋沟通;东部经直布罗陀海峡通过地中海,以及苏伊士运河与红海沟通。
从整体来看,大洋东西狭窄、南北延伸,轮廓略呈S形,自北至南全长约1.6万公里。大西洋在赤道区域,其宽度最窄,最短距离仅有2400多公里。
大西洋东西两侧的岸线大致平行。南部岸线平直,内海、海湾较少;北部岸线曲折,沿岸岛屿众多,海湾、内海、边缘海较多。岛屿和群岛主要分布于大陆边缘,多为大陆岛。因此,大西洋在开阔洋面上的岛屿比较少。
大西洋是几个大洋中入海河流域面积最广的,其流域面积达4742.3万平方公里。主要河流有圣劳伦斯河、密西西比河、奥里诺科河、亚马孙河、巴拉那河、刚果河(扎伊尔河)、尼日尔河、卢瓦尔河、莱茵河、易北河以及注入地中海的尼罗河等。由此可见,大西洋的入海河流域面积较为广泛。
从大西洋的风向、洋流、气温等方面来看,通常以北纬5°作为南、北大西洋的分界。此外,大西洋的北半球陆界要比南半球陆界长得多,而且海岸曲折,有许多属海和海湾。
大西洋的平均深度为3300公尺,其最深的地方是波多黎各海沟为8380公尺。洋底地貌的突出特征是有一条纵贯南北呈S形的海岭,宽达1610公里,称为大西洋中脊,它是环球海岭(72450公里)的一个组成部分。中脊两侧海盆平均深度在4200-6300公尺之间。北大西洋有北亚美利加海盆、圭亚那海盆(西侧)和加那利海盆、维德角海盆(东侧)。南大西洋有巴西海盆、阿根廷海盆(西侧)和安哥拉海盆、开普海盆(东侧)。这些海盆充分说明了大西洋海底地形。
⑥ 大西洋的分布及其主要特征
大西洋位于来欧洲、非自洲与南、北美洲和南极洲之间,面积9336万平方千米,约占海洋总面积的1/4,为太平洋面积的一半多一点,平均深度为3600米,最深处为波多黎各海沟,深度为9218米。大西洋呈“S”形,是世界第二大洋。大西洋海底地形特点之一是大陆架面积较大,占其总面积的9%左右,主要分布在欧洲和北美沿岸,因而一些世界著名渔场也多在这一带海区,海洋渔获量约占世界的1/3。大西洋的水文状况也有其特点,由于大西洋与东西两侧大陆间的气候关系,加上受地形(如安第斯山)的影响,使大西洋的汇水量比太平洋多3倍,因此出现大西洋的低盐水流向各大洋的现象。
关于大西洋的名称,众说纷纭。一种说法是罗马人根据非洲西北部的阿特斯山的名称而命名的。另一种说法是,在我国明朝年间有关东西洋的分界常以雷州半岛至加里曼丹一线为界,西面(现印度洋)称“西洋”,郑和下西洋即由此而来,东部叫“东洋”,常把日本人称为“东洋人”。随着人们对欧洲地理状况的了解,改称印度洋为“小西洋”,而把欧洲以西的大洋称为“大西洋”。
⑦ 大西洋的地理位置在哪
大西洋位于欧洲、非洲、美洲和南极洲之间,整个轮廓略呈“S”形,年龄距今内只有约一亿年。容它南接南极洲;北以挪威最北端—冰岛—格陵兰岛南端一戴维斯海峡南边—拉布拉多半岛的伯韦尔港与北冰洋分界;西南以通过南美洲南端合恩角的经线同太平洋分界;东南以通过南非厄加勒斯角的经线同印度洋分界。
⑧ 大西洋所处的地理位置大约是多少
位于欧洲、非洲与南、北美洲和 南极洲 之间。
⑨ 大西洋的地理环境怎么样
大西洋是世界第二大洋,也是跨纬度最多的大洋。大西洋古称阿特拉斯海,它起源于希腊神话中的一位名叫阿特拉斯大力士神。
1.大西洋概况
大西洋是世界第二大洋,也是跨纬度最多的大洋。大西洋古称阿特拉斯海,它起源于希腊神话中的一位名叫阿特拉斯大力士神。
海洋概况
从地理位置来看,大西洋位于欧洲、非洲与北美、南美之间。大西洋北接北冰洋,南接南极洲,西南以通过合恩角的经线(西经67°)与太平洋为界,东南以通过厄加勒斯角的经线(东经20°)与印度洋为界。大西洋包括属海的面积为9431.4万平方公里,不包括属海的面积为8655.7万平方公里;包括属海的体积为33271万立方千米,不包括属海的体积为32336.9万立方千米;包括属海的平均深度为3575.4米,不及太平洋和印度洋,不包括属海的平均深度为3735.9米。目前,已知大西洋最大深处为9218米。
英语中大西洋“Atlantic”一词源于希腊语词,意思是希腊神话中擎天巨神阿特拉斯之海。按拉丁语,大西洋称为Mare Atlanticum,希腊语的拉丁化形式为Atlantis。原指地中海直布罗陀海峡至加那利群岛之间的海域,以后泛指整个海域。据有些拉丁语的文献资料显示,大西洋也称为Oceanus Occidentalis,意思是指西方大洋。
古时候,关于大西洋的知识均被记载于托勒密地图里。1440~1540年间,大西洋上的几乎全部岛屿以及大洋的陆界基本测绘清楚。1819~1821年间,发现南极大陆及其周围的岛屿。1770年,B.富兰克林组织编绘的北大西洋海流图(主要描述了湾流的路径)制版付印。此时,大西洋的岛屿及陆界、海流图都已经被确定下来。
自19世纪以后,人类已经开始进入对海洋学调查研究阶段。在各国组织的调查中,较重要的有英国的“挑战者”号(1872~1876)、“发现”号(1925~1927和1929~1938)、俄国的“勇士”号(1886~1889)、德国的“羚羊”号(1874~1876)和“流星”号(1925~1927)等考察活动,以及美国海岸及大地测量局对湾流的调查等。这些海洋学调查研究对大西洋的研究有着重要的作用。
20世纪70年代以来,为了更进一步了解大西洋,人们开始着手于联合研究、实验等多方面。比如,人们对大西洋进行了海-气相互作用联合研究、多边形-中大洋动力学实验、全球大气研究计划大西洋热带实验和法摩斯计划等专题调查和海上现场试验。这样以来,人们对大西洋有了更多的了解和认识。
2.大西洋的地理环境
在大西洋自然环境中,大陆棚面积较大是大西洋海底地形特点之一。主要分布于欧洲和北美洲沿岸。此外,大西洋自然环境还包括气候特征。
地理位置
大西洋地处欧洲、非洲与南、北美洲和南极洲之间。北以冰岛-法罗岛海丘和威维尔-汤姆森海岭与北冰洋分界,南临南极洲并与太平洋、印度洋南部水域相通;西南以通过南美洲最南端合恩角的经线同太平洋分界,东南以通过南非厄加勒斯角的经线同印度洋分界;西部通过南、北美洲之间的巴拿马运河与太平洋沟通;东部经直布罗陀海峡通过地中海,以及苏伊士运河与红海沟通。
从整体来看,大洋东西狭窄、南北延伸,轮廓略呈S形,自北至南全长约1.6万公里。大西洋在赤道区域,其宽度最窄,最短距离仅有2400多公里。
大西洋东西两侧的岸线大致平行。南部岸线平直,内海、海湾较少;北部岸线曲折,沿岸岛屿众多,海湾、内海、边缘海较多。岛屿和群岛主要分布于大陆边缘,多为大陆岛。因此,大西洋在开阔洋面上的岛屿比较少。
大西洋是几个大洋中入海河流域面积最广的,其流域面积达4742.3万平方公里。主要河流有圣劳伦斯河、密西西比河、奥里诺科河、亚马孙河、巴拉那河、刚果河(扎伊尔河)、尼日尔河、卢瓦尔河、莱茵河、易北河以及注入地中海的尼罗河等。由此可见,大西洋的入海河流域面积较为广泛。
从大西洋的风向、洋流、气温等方面来看,通常以北纬5°作为南、北大西洋的分界。此外,大西洋的北半球陆界要比南半球陆界长得多,而且海岸曲折,有许多属海和海湾。
海底地形
大西洋的平均深度为3300公尺,其最深的地方是波多黎各海沟为8380公尺。洋底地貌的突出特征是有一条纵贯南北呈S形的海岭,宽达1610公里,称为大西洋中脊,它是环球海岭(72450公里)的一个组成部分。中脊两侧海盆平均深度在4200-6300公尺之间。北大西洋有北亚美利加海盆、圭亚那海盆(西侧)和加那利海盆、维德角海盆(东侧)。南大西洋有巴西海盆、阿根廷海盆(西侧)和安哥拉海盆、开普海盆(东侧)。这些海盆充分说明了大西洋海底地形。
大陆棚面积比较大是大西洋海底地形特点之一,主要分布在欧洲和北美洲沿岸。超过2000米的深水域占80.2%,200~2000米之间的水域占11.1%,大陆棚占8.7%,比太平洋、印度洋都大。大西洋海底地形的第二个特点就是,洋底中部有一条从冰岛到布韦岛,南北延伸约15000多千米的中大西洋海岭,在赤道地区被狭窄分水鞍所切断,一般距水面3000米左右,有些部分突出水面,形成一系列岛屿。由此可以看出,整条海岭蜿蜒呈S形,将大西洋分隔成与海岭平行伸展的东西两个深水海盆。
从东西海盆来看,东海盆要比西海盆浅,一般深度不超过6000米。我们知道,西海盆较深,其深海沟大部分在西海盆内。在南半球,中大西洋海岭主体向东、向西还伸出许多横的山脊支脉,如伸向非洲西南海岸的沃尔维斯海岭(鲸海岭),伸向南美洲东海岸的里奥格兰德海丘。在中大西洋海岭南端,布韦岛以南是一片水深达5000米的地区,被称为大西洋-印度洋海盆。南大西洋最深的地方是南桑威奇海沟,其深度达8428米。然而,中大西洋海岭的北端则相反,海底逐渐向上隆起,在格陵兰岛、冰岛、法罗群岛和设得兰群岛之间,海深不到600米。在大西洋东部地区,特别是在北半球的热带和亚热带,有许多水下浅滩。
3.大西洋的气候特征
由于大西洋向南北伸延、赤道横贯中部,所以气候南北对称、气候带齐全是大西洋比较显著的气候特征。同时受洋流、大气环流、海陆轮廓等因素影响,各海区间气候又有差别。大西洋赤道带属于低气压带,又是南北信风的辐合带,在这个地区,风力微弱、风向不定,因而称无风带。
大西洋气候特征
由于大西洋赤道带是低气压带,所以上升气流较强盛,多发生对流性云系降水。此地带年降水量多达2000毫米,是大西洋中的多雨带。副热带是高压带,气流以下沉辐散为主,云雨稀少,天气晴朗,蒸发旺盛。一般降水量500~1000毫米。在大西洋高压中心,即大洋东部亚速尔群岛附近海域,年降水量只有100~250毫米,远远小于蒸发量,因而此地带为大西洋中的干燥带。
从副热带高压带下沉流向赤道低压带的气流称为信风带。北半球为东北信风,南半球为东南信风。信风风向稳定、风力较大(3~4级),成为大西洋中重要风带,也是大洋表层洋流形成和维持的动力。从副热带高压下沉流向副极地低压带的气流,称盛行西风带,是中高纬度强大的行星风带,也是南北纬40°~60°西风漂流形成的动力。此外,西风带还经常与来自极地的冷空气相汇,形成锋面和气旋。在这种锋面和气旋的作用下,就会产生多变天气和较多降水,尤其冬季常常带来暴风雪,给高纬海区造成狂风巨浪,严重影响航运和海上渔业、石油工业生产。北半球60°以北的高纬海区(主要是东部)受暖流和气旋影响,年降水量可达1000毫米左右;相反,在南半球60°以南的海域,由于受干冷的空气和没有暖流调剂的影响,其降水量就很少,一般在100~250毫米。
大西洋与太平洋上的气温分布基本相似,都是沿纬度方向延伸,从赤道地区向高纬递减。赤道地区气温最高。年均温25~26℃,气温年变幅很小(一般不超过3℃)。南北纬20°附近,最热月气温达25℃左右,最冷月为20℃左右。南北纬40°附近,北大西洋因受暖流影响,气温高于南大西洋,最热月为20℃,南大西洋只有15℃,最冷月分别为13℃和10℃。南北纬60°附近,北大西洋的暖流增温效应更为明显,最热月气温达10℃,南大西洋则为0℃,最冷月分别为0℃和-10℃。由此可知,北大西洋上的气温要比南大西洋上的气温高。
与此同时,由于大西洋东西沿岸受寒、暖流的不同影响,就会造成南北纬30°间的大洋西部气温高于东部约5℃左右。北纬30°以北的大洋东部气温高于西部约5~10℃,而南纬30°以南,因陆地变窄、海域宽阔以及西风漂流影响。因此,大西洋东部和西部之间的气温差并不是太明显。
大西洋南北气候有较大的差别,东西两侧也有差异。气温年较差不大,赤道地区不到1℃,亚热带纬区为5℃,北纬和南纬60°地区为10℃,仅大洋西北部和极南部超过25℃。大西洋北部盛行东北信风,南部盛行东南信风。温带纬区地处寒暖流交接的过渡地带和西风带,风力最大。因此,在南北纬40~60°之间多有暴风,在北半球的热带纬区5~10月常有飓风。大西洋地区的降水量,高纬区为500~1000毫米,中纬区大部分为1000~1500毫米,亚热带和热带纬区从东往西为100~1000毫米以上,赤道地区超过2000毫米。大西洋水面气温在赤道附近平均约为25~27℃,在南北纬30°之间东部比西部冷,在北纬30°以北则相反。由此可知,在大西洋范围内,南、北两半球夏季浮冰可分别达南、北纬40°左右。
大西洋全年气温变化都不是很大,赤道地区年温差不到1℃。此外,副热带年温差为5℃,中纬地带年温差为10℃,但仅在西北部和极南部超过20℃。海水平均温度为17℃,稍低于太平洋。大西洋的含盐度要高于太平洋,平均为35.4。
在北大西洋中,北纬15°~30°之间为副热带高压带,向南为东北信风带。北纬40°~60°之间为盛行西风带。在南大西洋,到热带高压带位于南纬30°附近,盛行西风带从南纬40°几乎延伸到南极洲。在南北纬度5°~20°的大西洋面上,每年7-10月多飓风。夏季在纽芬兰沿海常有海雾;冬季在欧洲大西洋沿岸多海雾;非洲西南沿海四季多雾。由此可见,大西洋洋流南北各成一个环流。
大西洋的北部环流主要由北赤道暖流、墨西哥湾暖流、加那利寒流组成。南部环流由南赤道暖流。巴西暖流、西风漂流、本吉拉洋流组成。此外,由于墨西哥湾流是大西洋中最强盛的暖流,所以对欧洲西北部的气候起着明显的调剂作用。
4.大西洋的海洋资源
大西洋中的海洋资源相当丰富,主要有矿产资源和水产资源可供人们利用。大西洋是世界第二大洋,其海洋资源也相当丰富。
海洋资源
在大西洋中,主要的矿产资源有石油、天然气、煤、铁、重砂矿和锰结核等。大西洋两岸边缘的海盆中有两个油气带,就是东大西洋带和西大西洋带。
大西洋中的西大西洋油气带主要包括如下:
1.在委内瑞拉有两个油田,即马拉开波湖海底油田和特立尼达岛之间的帕里亚湾油田。已探明储量40.2亿吨,天然气8624亿立方米。近几年,油田的年开采量近1亿吨,天然气高达50亿立方米。
2.墨西哥湾海底油田。这个油田主要分布在西南部的坎佩切湾和美国得克萨斯州和路易斯安那州沿海。据有关人员探明坎佩切湾石油储量近50亿吨(1978),而美国的墨西哥湾大陆架区石油储量为20亿吨,天然气储量3600亿立方米。
大西洋中的东大西洋油气带包括如下:
1.北海大陆架油田,据探明它的储油量超过40亿吨,天然气为3万亿立方米(1977)。近年来石油年产量达1亿多吨,天然气年产量近1000亿立方米。北海油田的开采极大地改善了北欧国家的能源条件。然而,由于北海海域秋、冬季多风暴,而且多阴雨,从而给海上钻探、开采带来很大的困难,并且提高了采油成本。
2.几内亚湾一带的海洋油区主要是尼日利亚,探明储油量约为26亿吨。此外,在大西洋西岸的加拿大、巴西、阿根廷的近海大陆架也相继发现油气资源。同时,在近海陆架油田的部分已经投产。
海底煤炭也是大西洋的重要海洋资源。海底煤炭主要分布在英国东北部苏格兰的近海和加拿大新斯科舍半岛外侧的大陆架。英国的海底煤藏量不少于5.5亿吨,每年采煤量达2000~2500万吨。此外,在西班牙、土耳其、保加利亚、意大利等国沿海海底也发现有煤的储藏。在北美加拿大的纽芬兰岛东侧,人们发现了世界是最大海底铁矿,估计储量超过20亿吨,现已开采。波罗的海、芬兰湾也有海底铁矿。大西洋还有重砂矿,美国、巴西、阿根廷、挪威、丹麦、西班牙、葡萄牙、塞内加尔等海岸外都有发现。大西洋深4000~5000米海底广泛分布着锰结核,总储量约1万亿吨,主要分布在北美海盆和阿根廷海盆底部。大西洋的矿产资源的富集程度和品位都比不上太平洋和印度洋。
此外,大西洋还有着丰富的生物资源,最主要的是鱼类。大西洋鱼类捕获量约占大西洋中海洋生物捕获量的90%左右。大西洋的渔获量曾居世界各大洋第一位。60年代以后,低于太平洋,退居第二位。但是,在单位面积上,其渔获量达250千克/平方千米,仍居世界第一位。其中捕获量最多的是东北诸海域,即北海、挪威海、冰岛周围,年渔获量约占大西洋总渔获量的45%,单位面积产量平均达830千克/平方千米,大陆架区域约1200千克/平方千米。其次是大西洋西北海域,渔获量占总渔获量的20%,单位面积平均渔获量690千克/平方千米。在纽芬兰、美国、加拿大东侧的大陆架海域,是世界大洋中单产量最高的渔场,单位面积产量平均达1500千克/平方千米。
此外,加勒比海、比斯开湾、安哥拉、纳米比亚的沿海地区也是重要的捕渔区。大西洋靠近南极洲的海域是磷虾和鲸的重要捕获区。大西洋海域捕获的主要鱼类有鲱鱼、北鳕鱼、毛鳞鱼、长尾鳕鱼、比目鱼、金枪鱼、鲑鱼、马古鲽鱼、海鲈鱼等。这些鱼主要分布在大陆架和岛屿附近陆架区。开阔水域特别是热带海域尚有帆鱼和飞鱼。西欧和北美沿岸区盛产牡蛎、贻贝、海扇、螯虾和蟹类。目前,大西洋沿海一些国家正在积极发展人工养殖贻贝、沙噀等软体动物。
在大西洋中,生物带形成了5个水层,自洋面至洋底分别为:
1.海滨底栖带,它的最大深度在60公尺以内,包括各种近岸的动物和大部分海藻;
2.亮带,它的最大深度在180公尺以内,属于阳光能够照亮的部分,栖息在该带的生物包括大量浮游动植物,提供海洋中营养物质的90%;
3.中深带,它的深度在200~900公尺,是抹香鲸和乌贼的生活带;
4.深洋带,它的深度在900~4000公尺,为黑暗带,是发光动物栖息带;
5.底栖带,它的深度在4000公尺以下,栖息著结构原始的动物。
渔业
大西洋的渔业资源也相当丰富,在西北部和东北部的纽芬兰和北海地区为主要渔场,盛产鲱、鳕、沙丁鱼、鲭、毛鳞鱼等,其他还有牡蛎、贻贝、螯虾、蟹类以及各种藻类等。海洋渔获量约占世界的1/3~2/5左右。此外,南极大陆附近盛产鲸、海豹和磷虾,海兽的捕获量也相当大。
大西洋上的渔场占世界一半以上。高产区主要在南北美沿岸。纽芬兰岸外地处湾流与拉布拉多洋流汇合处,是世界上最富的渔场。20世纪后半期的过度捕捞,使几个传统渔场造成鱼荒,在北大西洋尤为严重。因此,大西洋的渔业也受到严重破坏。
5.大西洋的交通运输
大西洋在世界航运中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它西通巴拿马运河连太平洋,东穿直布罗陀海峡、经地中海苏伊士运河通向印度洋,北连北冰洋,南接南极海域,航路四通八达、十分便利。同时大西洋沿岸几乎都是各大洲最发达的地区、经济水平较高的资本主义国家,贸易、经济交往频繁。因此,大西洋在世界环球航运体系中起着重要的环节和枢纽。
交通运输
全世界有2000多个港口,而大西洋沿岸就占3/5,其中不少是世界知名港口。每天在北大西洋航线上的船只平均有4000多艘,拥有世界2/3的货物周转量和3/5的货物吞吐量,是世界航运最发达的大洋。下列是大西洋中5条主要航线:
1.连接欧洲与北美间的北大西洋航线。
2.连接欧洲与亚洲、大洋洲间的远东航线。
3.连接欧洲与墨西哥湾和加勒比海间的中大西洋航线。
4.连接欧洲与南美间的南大西洋航线。
5.从欧洲沿非洲大西洋岸绕到开普敦的航线。
北大西洋航线是世界上最繁忙的航线,因为世界商船的1/3以上航行都在这条航线上。海运的主要货物是石油和石油制品,其次是铁矿石、谷物、煤炭、铝土及氧化铝等。沿岸主要港口有:欧洲的格但斯克、汉堡、鹿特丹、安特卫普、伦敦、利物浦、勒阿弗尔、马赛、热那亚、的里雅斯特、康斯坦察、敖德萨等;非洲的亚历山大、达尔贝达(卡萨布兰卡)、蒙罗维亚、哈科特港、开普顿等;北美洲的纽约、费城、巴尔的摩、诺福克、坦帕、新奥尔良、休斯敦等;南美洲的马拉开波、图巴兰、里约热内卢、布宜诺斯艾利斯等。其中最著名的鹿特丹海港是世界上最大海港,最高年吞吐量高达3亿吨。
20世纪70年代,北大西洋海底已经接通电缆,其总长达20万千米,其中16条是连接西欧与北美间的海底电缆。此外,大西洋上空也是联系西欧、北美、南美和非洲之间的交通要道。
航运
大西洋的海运比较发达,东、西两侧分别经苏伊士运河及巴拿马运河沟通印度洋和太平洋。海轮全年均可通航,世界海港约有75%分布在这一海区。其中有前面所提到的大西洋五大航线,以及连接西欧、北美、南美和非洲之间的电缆。这些航运都给大西洋带来了非常便利的交通。此外,在大西洋沿岸还分布有很多有名的港口。因此,大西洋成为世界上最繁忙的航线。
大西洋的航运业也相当发达。西部通过中美巴拿马运河,直通太平洋;也可绕过南美南端合恩角,穿过德雷克海峡或麦哲伦海峡,到达太平洋。东部穿过直布罗陀海峡进入地中海,穿过苏伊士运河经过红海,抄近路到达印度洋;也可绕过非洲南端的好望角,进入印度洋。大西洋与北冰洋之间的联系比其他大洋都要方便,而且还有多条航道相连通。
此外,大西洋还有多条国际航线,与欧洲、美洲、非洲的沿岸国家相联系。其中,大西洋的货运量居各大洋第一位。尤以北大西洋更为繁忙。联系大西洋与北海的多佛尔海峡和英吉利海峡,是世界海上交通最繁忙的地方。大西洋沿岸港口很多,主要有波士顿、纽约、巴尔的摩、新奥尔良、哈瓦那、阿姆斯特丹、哥本哈根、威尼斯等。这些港口为大西洋的航运提供了很大的方便,也有利于各大洲之间的贸易交往。
⑩ 大西洋地理概况有哪些
【位置】位于欧、非洲与南、北美洲和南极洲之间。
【面积】面积9336.3万平方千米,约占海洋面积的25.4%,约为太平洋面积的一半,为世界第二大洋。
【范围】大西洋南接南极洲;北以挪威最北端-冰岛-格陵兰岛南端-戴维斯海峡南边-拉布拉多半岛的伯韦尔港与北冰洋分界;西南以通过南美洲南端合恩角的经线同太平洋分界;东南以通过南非厄加勒斯角的经线同印度洋分界。大西洋的轮廓略呈S形。
【深度】平均深度为3627米。最深处达9212米在波多黎各岛北方的波多黎各海沟中。
【地理分区】根据大西洋的风向、洋流、气温等情况,通常将北纬5°作为南、北大西洋的分界。大西洋在北半球的陆界比在南半球的陆界长得多,而且海岸曲折,有许多属海和海湾。
【重要的属海和海湾】加勒比海、墨西哥湾、地中海、黑海、北海、波罗的海、比斯开湾、几内亚湾、哈得孙湾、巴芬湾、圣劳伦斯湾、威德尔海、马尾藻海等。
【重要的岛屿和群岛】大不列颠岛、爱尔兰岛、冰岛、纽芬兰岛、古巴岛、伊斯帕尼奥拉岛及加勒比海和地中海中的许多群岛,格陵兰岛也有一小部分位于大西洋。
【自然环境】海底地形大西洋海底地形特点之一是大陆棚面积较大,主要分布在欧洲和北美洲沿岸。超过2000米的深水域占80.2%,200-2000米之间的水域占11.1%,大陆棚占8.7%,比太平洋、印度洋都大。其二是洋底中部有一条从冰岛到布韦岛,南北延伸约15000多千米的中大西洋海岭,在赤道地区被狭窄分水鞍所切断,一般距水面3000米左右,有些部分突出水面,形成一系列岛屿。整条海岭蜿蜒成S形,把大西洋分隔成与海岭平行伸展的东西两个深水海盆。东海盆比西海盆浅,一般深度不超过6000米;西海盆较深,深海沟大都在西海盆内。在南半球,中大西洋海岭主体向东、向西还伸出许多横的山脊支脉,如伸向非洲西南海岸的沃尔维斯海岭(鲸海岭),伸向南美洲东海岸的里奥格兰德海丘。在中大西洋海岭的南端布韦岛以南为一片水深5000多米的地区,称大西洋-印度洋海盆。南桑威奇海沟深达8428米,为南大西洋的最深点。中大西洋海岭的北端则相反,海底逐渐向上隆起,在格陵兰岛、冰岛、法罗群岛和设得兰群岛之间,海深不到600米。大西洋东部地区,特别在北半球的热带和亚热带,有许多水下浅滩。
气候大西洋的气候,南北差别较大,东西两侧亦有差异。气温年较差不大,赤道地区不到1℃,亚热带纬区为5℃,北纬和南纬60°地区为10℃,仅大洋西北部和极南部超过25℃。大西洋北部盛行东北信风,南部盛行东南信风。温带纬区地处寒暖流交接的过渡地带和西风带,风力最大。在南北纬40-60°之间多暴风;在北半球的热带纬区5-10月常有飓风。大西洋地区的降水量,高纬区为500-1000毫米,中纬区大部分为1000-1500毫米,亚热带和热带纬区从东往西为100-1000毫米以上,赤道地区超过2000毫米。大西洋水面气温在赤道附近平均约为25-27℃,在南北纬30°之间东部比西部冷,在北纬30°以北则相反。在大西洋范围内,南、北两半球夏季浮冰可分别达南、北纬40°左右。
洋流大西洋的洋流南北各成一个环流系统:北部环流为顺时针方向运行,由北赤道暖流、安的列斯暖流、墨西哥湾暖流、加那利寒流组成,其中墨西哥湾暖流延长为北大西洋暖流,远入北冰洋;南部环流为反时针方向运行,由南赤道暖流、巴西暖流、西风漂流和本格拉寒流组成。在两大环流之间有赤道逆流,赤道逆流由西向东至几内亚湾,称为几内亚暖流。
【海洋资源】渔业海洋资源丰富,西北部和东北部的纽芬兰和北海地区为主要渔场,盛产鲱、鳕、沙丁鱼、鲭、毛鳞鱼等,其它尚有牡蛎、贻贝、螯虾、蟹类以及各种藻类等。海洋渔获量约占世界的1/3-2/5左右。南极大陆附近产鲸、海豹和磷虾,海兽捕获量也很大。
矿物加勒比海、墨西哥湾、北海、几内亚湾和地中海均蕴藏有丰富的海底石油和天然气。
【交通运输】航运大西洋航运发达,东、西分别经苏伊士运河及巴拿马运河沟通印度洋和太平洋。海轮全年均可通航,世界海港约有75%分布在这一海区。主要有欧洲和北美的北大西洋航线;欧洲、亚洲、大洋洲之间的远东航线;欧洲与墨西哥湾和加勒比海之间的中大西洋航线;欧洲与南美大西洋沿岸之间的南大西洋航线;从西欧沿非洲大西洋岸到开普敦的航线。大西洋海底电缆总长20多万千米。从爱尔兰的瓦伦西亚岛和从法国的布列塔尼半岛西北端开始通到加拿大纽芬兰岛的东南端,或一直通到加拿大新斯科舍半岛北端的线路是大西洋海底电缆的主要干线。
大西洋的航运业极为发达。西部通过中美巴拿马运河,直通太平洋;也可绕过南美南端合恩角,穿过德雷克海峡或麦哲伦海峡,到达太平洋。东部穿过直布罗陀海峡进入地中海,穿过苏伊士运河经过红海,抄近路到达印度洋;也可绕过非洲南端的好望角,进入印度洋。大西洋与北冰洋的联系,比其他大洋都方便,有多条航道相连通。大西洋有多条国际航线,联系欧洲、美洲、非洲的沿岸国家,货运量居各大洋第一位。尤以北大西洋更为繁忙。联系大西洋与北海的多佛尔海峡和英吉利海峡,是世界海上交通最繁忙的地方。大西洋沿岸港口很多,主要有波士顿、纽约、巴尔的摩、新奥尔良、哈瓦那、阿姆斯特丹、哥本哈根、威尼斯等。
【大西洋由来及在中国的影响】大西洋:大西一词,出自古希腊神话中大力士阿特拉斯的名字。传说阿特拉斯住在大西洋中,能知任何一个海洋的深度,有擎天立地的神力。1845年,伦敦地理学会统一定名为大西洋。
“大西洋”并非翻译名,是地道的国产外洋地名呢!中国自明代起,在表述地理位置时,常习惯以雷州半岛至加里曼丹作为界线,此线以东为东洋,此线以西为西洋。这就是我们常称日本人为东洋人,称欧洲人为西洋人的原因。明神宗时,利马窦来华拜见中国皇帝,他用中国方式说,他是“小西洋(当时中国指印度洋的说法)”以西的“大西洋”人。可见那时我们已称AtlanticOcean为“大西洋”了,此名至今没再做其他译法。
大西洋英文名称叫ATLANTICOCEAN,古称OCEAMUSATLANTICUS,得名于古希腊神话中的大力士神阿特拉斯的名字。阿特拉斯神能知道任何一个海洋的深度,并支撑石柱使天和地分开。传说大西洋是他居住的地方。最初希腊人以阿拉斯神命名非洲西北部的山地,随后扩大到直布罗陀以外的海洋。此名称在1650年为荷兰地理学家伯思哈德?瓦寺尼(1622-1650年)所引用。
“大西洋”这一中文名称最早见于明代记载。在明代,习惯上东西洋分界,大体以雷州半岛至加里曼丹岛一线为界,其西叫“西洋”,其东为“东洋”,故我国习惯上称欧洲人为“西洋人”,而把日本人称“东洋人”。随着明末欧洲地理知识的增多,于是改称印度洋为“小西洋”,而把欧洲以西的海域称为“大西洋”。西方地理学和地图传入以后,对ATLANTICOCEAN一词,翻译家颇感难以译成贴切的汉语,便按习惯译成“大西洋”,并一直沿用至今。
【发生在大西洋的战争】诺曼底登陆、日德兰大海战、敦刻尔克撤退
【其他】大西洋海底大部分的海岭都隐没在海底3000米以下,只有少数山脊突出洋面形成岛屿。大部分的岛屿集中在加勒比海的西北部。当年哥伦布错把北美洲当成了印度,因此给他们取了一个十分不恰当的名字“西印度群岛”。传说中大西洋底是古代的亚特兰蒂斯文明。
大西洋奇特的“S”型海岸线还触发了德国气象学家魏格纳的灵感,使他大胆的提出了著名的大陆漂移学说。
在北大西洋,也有一个顺时针环流,由北赤道流、墨西哥湾暖流、北大西洋暖流和加那利寒流组成。其中,墨西哥湾暖流是世界最大的暖流,它的流量相当于全世界河流量总和的120倍,像一条巨大的暖气管,供应巨量的热,使西北欧的气候温暖如春。南大西洋的环流是逆时针方向,由南赤道流、巴西暖流、西风飘流和本格拉寒流组成。大西洋的潮汐,大多属于半日潮。在开阔洋面上,潮差不明显;在近岸或狭窄的海湾,潮差很大。英国南岸的布里斯托尔湾潮差高达11米多,北美的芬地湾潮差高达21米。南美的亚马孙河口的涌潮,比我国钱塘江大潮还要壮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