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地理信息 » 临汾地理环境

临汾地理环境

发布时间: 2021-02-11 21:37:13

Ⅰ 山西临汾地处大山吗地理位置

1、山西省临汾来市地处自临汾盆地当中,地势平坦,不在大山里。

2、临汾市的地理位置:36.0884297634 ,111.5133688082,即北纬N36°05′18.35″ ,东经E111°30′48.13″。海拔:451.20 米。

Ⅱ 山西的地理环境

2014年,山西省常住人口为3647.96万人。人口出生率为10.92‰;人口死亡率为5.93‰;人口自然增长率为4.99‰。共有家庭户1166.40万户,家庭户人口为3580.84万人,占常住人口的98.16%,平均每个家庭户人口为3.07人。
常住人口中,男性为1872.97万人,占常住人口的51.34%;女性为1774.99万人,占常住人口的48.66%,性别比为105.52。
常住人口中,0—14岁人口为571.50万人,占常住人口的15.67%;15—64岁人口为2759.95万人,占常住人口的75.65%,其中:15-59岁人口为2573.11万人,占常住人口的70.53%;60岁及以上人口为503.35万人,占常住人口的13.80%,其中:65岁及65岁以上人口为316.51万人,占常住人口的8.68%。
常住人口中,居住在城镇的人口为1962.32万人,占常住人口的53.79%;居住在乡村的人口为1685.64万人,占常住人口的46.21%。 截至2016年3月底,山西省共有太原武宿国际机场(飞行区等级4E)、运城关公机场(飞行区等级4D)、长治王村机场(飞行区等级4C)、大同云冈机场(飞行区等级4C)、吕梁大武机场(飞行区等级4C)、忻州五台山机场(飞行区等级4C)、临汾乔李机场(飞行区等级4C)等7个民用机场。
2013年山西省民用机场共保障运输起降9.64万架次,完成旅客吞吐量973.3万人次,货邮吞吐量4.97万吨,分别同比增长10.7%、14.2%、2.5%,旅客吞吐量增幅高出全国平均水平3.1个百分点。其中,太原机场完成运输起降7.5万架次,旅客吞吐量780万人次,货邮吞吐量4.4万吨,分别增长12.4%、14.5%、4.1%;运城机场完成运输起降12069架次,旅客吞吐量101万人次,货邮吞吐量2818吨,分别增长25.18%、9.34%、15.68%;长治机场完成运输起降7230架次,旅客吞吐量57.4万人次,货邮吞吐量919.5吨,分别增长11.94%、14.38%、-43.14%;大同机场完成运输起降架次4736架次,旅客吞吐量35.9万人次,货邮吞吐量1965.1吨,分别增长10.29%、27.07%、-7.89%。

Ⅲ 山西临汾地区的地理环境,历史文化,风土人情有何特色

山西临汾介绍

称为华夏第一都尧都,位于山西省西南部汾河谷地,东倚太行山与长治、晋城两市相连,西北沿吕梁山与吕梁地区毗邻,西隔黄河与陕西相望,北以韩信岭为界与晋中地区相隔,南与运城地区接壤。汾河自北向南贯穿全境,沿河形成了临汾盆地。吕梁山延伸临汾的部分叫姑射山,而屹立在临汾西面的山峰叫平水,又叫晋水。古代的临汾城位于现在的金殿镇一带,因城池建筑于平水之阳而得名平阳,有“尧都平阳”之说,又因城如卧牛,亦称卧牛城。临汾市历史悠久,古代,曾在这里先后设置平阳郡、平阳县、平河县。隋代开皇三年(公元583年)改名为临汾县,现在为临汾市。地理座标为北纬35°23′——36°57′、东经110°22′——112°34′,全地区辖3市14个县。总面积20280平方公里,管辖3市14县,人口358万,城市人口20多万。
该区属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气候,四季分明,气候特征比较显著,春季多风少雨,夏季温度偏高,秋季阴雨较多,科季空气干燥。

解放后经过每年的建设发展,社会经济各方面都有了长足的进步,现已初步形成一个以原煤、焦机、钢铁、电力为主,化工、建材、轻工、农材组成的门类就齐全的国民经济体系。临汾以花果城闻名全国,全城绿化覆盖率占城市建设面积的20%以上,市内各主要大街都已初步绿化,市内有梨树街、柿树街、红果街、樱花街,沿街种植果木树达1500余株,建花坛500多处,各种绿荫树100多万株,行道树1万多株。春、夏、秋三季,市内百花齐放,色彩缤纷,果实喷香。

临汾地区自然条件复杂多样,文化历史源远流长,形成丰富多彩的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该区境内多山,有雄伟高峻的山峰,标灌众生的山地,清澈奔涌的泉水,稀有珍贵的动植物。“仙洞沟”以其雄伟险秀、寂静隐蔽而著称。“壶口瀑布”是世界第一大“黄瀑”。听之若雷庭之鸣,望之如虹霓之射,现已被称为国家级旅游风景名胜之一。“龙”子祠泉和霍泉“因群泉汇集,由青石雕刻的龙口吐出而得名。该区古遗址、古建筑、雕塑、民居多,观赏价值高。广胜寺、候马晋国遗址、丁树遗址作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享誉华夏。千佛庵、东岳庙、尧庙宫、洪洞古大槐树、丁村明清民居、明代监狱(苏三监狱)等十余处景点建筑精美,景色宜人风格独特。“花果城”作为临汾市(地区行署所在地)的象征,越来越受到中外游人的青睐。

临汾历史悠久,人才辈出,汉朝大将卫青、霍去病都是临汾人,为抗击匈奴的入侵留下了英名,是中国古代有影响的著名将领。

Ⅳ 尧都文化与地理环境的论述

尧都区传为五帝之一的文明始祖商尧陶唐氏诞生、建都之地。

自然特征

境内东为太岳山脉,西为吕梁山余脉,中部为断陷盆地,汾河纵贯南北,将全区分为汾西、河东两个基本对等的部分,形成东西两山夹平原的地貌。全区山地面积627平方公里,丘陵面积138平方公里,台地134平方公里,平原417平方公里。2003年末耕地面积43423公顷。属暖温带亚干旱第一气候区,暖温带大陆半干旱季风气候,多年平均气温 9-13 ℃,无霜期197天 ,多年平均降水494.19毫米。

资源特点

农副土特产丰富,粮食主产小麦,经济作物蔬菜为主,水果以苹果为主,生产临汾团枣为山西十大名枣之一,畜牧业发达。

交通建设

尧都交通发达,通讯便捷。同蒲铁路复线贯通南北,大(同)运(城)高速公路横跨全境。发达的公路网不仅直通临汾市17个县市,而且连通陕、豫、冀等临省。区内公路四通八达、公共汽车16条线路通车旅程400余公里。

Ⅳ 山西省临汾市怎么样

我就是正宗临汾的,临汾就一个师大好。赶上今年50校庆,可喜可贺!!内!有一些庆祝容活动,比如一些名师讲坛,有请了于丹等一些名人来演讲。临汾现在正处于一个改革发展的时期,目前全市正在大面积的修路和进行一些东西方向的扩城项目。师大位于临汾市鼓楼的西南方向,地理位置也不错。最后一句,不管去哪也好,学习努力在个人,从北大清华出来的照样有找不下工作的;从师大出去的也有考上了名校的研究生的。就看你努力不努力了。我不同意前面这位的说法,我也去过大同,大同有什么好的??产煤基地。污染的比临汾重多了。而且也是街道脏兮兮的,知道以前的大同叫什么吗??匪城!! 现在可能要好点了。而且大同也没啥好学校,以前有个燕北师专还凑合,后来合并成大同大学了。现在如何就不清楚了。

Ⅵ 山西临汾怎么样

临汾
临汾地区位于山西省境西南,
东与长治、晋城两市相接,西隔黄河与陕西为邻,南和运城地区接壤,北与吕梁、晋中两地区毗连。现辖3市14县,计71镇170乡12个街道办事处。
行政公署驻临汾市。
【历史】
临汾地区历史悠久,早在15万年以前的“丁村人”就已在此劳动、生息。临汾古称平阳,相传为唐尧古都。春秋属韩,秦、汉为河东郡地。晋永嘉三年刘渊建都于此。隋为临
汾郡,唐置晋州,宋、元、明、清为平阳府。民国初属河东道。解放后设晋南区,属陕甘宁边区。1950年为山西省临汾专区。1954年与运城专区并为副晋南专区。一九七一年两区分置,称为地区。
【地理地貌】
临汾地区地处黄河高原,汾河下游。东有太岳,西有吕梁,两山之间为临汾盆地。最高峰为太岳山系的霍山,海拔2346米,境内的吕梁山系以隰县的紫荆山为最高,海拔2012米。河流有百余条,主要为黄河、汾河、沁河、昕水河等。黄河及其支流汾河、沁河为常流河,其他多为季节河。
【气候】
临汾地区气候温和,四季分明,大陆性气候特点极为显著,年均气温10.7℃,一月零下
4℃左右,七月26℃。年降雨量555毫米。无霜期为180天。
【气候】
全区共有耕地
646万亩,主要农作物有麦、棉、杂粮、烟草、麻皮、花生、葫麻等经济作物迹有种植,林木覆盖面积392万亩,四旁植树1.7亿株。
临汾地区矿藏丰富,主要有煤、铁、铝、铜、石膏、油页岩等。煤的储量达160亿吨,以霍县,乡宁的煤最为驰名。
工业主要有机械、冶炼、煤炭、化工、建筑、电力、造纸、纺织、食品等生产和加工部门。其中规模较大的企业有临汾钢铁公司、临汾动力机械厂、霍县矿务局、候马发电厂等。
【交通】
全区交通四通八达,南同蒲铁路纵贯区境南北,大运公路、临汾至平顺河口、晋城至禹门口、大宁至临猗、临汾至大宁、临汾至吉县七郎窝等干线公路和隰县石口至孝义桃红坡、霍县至石楼、襄汾至乡宁、隰县至永和、临汾至浮山等支线公路和众多的简易公路,纵横交借,创成了较完整的交通网。此外,太原至临汾开辟有民用航空线。极为方便。
【名胜古迹】
临汾地区是中华民族“古代文化摇篮”之一,名胜古迹与革命遗址颇多,较著名的有襄汾的“丁村遗址”、吉县的“壶口瀑布”、临汾市的尧庙、洪洞县的广胜寺、隰县的小西天、蒲县的东岳庙、候马市的晋国遗址“新田旧址”、曲沃的景明瀑布、霍县的霍州署衙、乡宁县的千佛洞、永和县的赵家沟等。
【名优特产】
特产有临汾、襄汾的麻纸、浮山的民间剪纸。候马的皮影、乡宁的紫砂工艺品、冀城的 都砂锅,曲沃的烟叶,隰县的金梨,永和的红枣、古县、安泽的核桃、红果等,都享有盛名。

Ⅶ 临汾历史的地理环境

称为华夏第一都尧都,位于山西省西南部汾河谷地,东倚太行山与长治、晋城两市相连,西北沿吕梁山与吕梁地区毗邻,西隔黄河与陕西相望,北以韩信岭为界与晋中地区相隔,南与运城地区接壤。汾河自北向南贯穿全境,沿河形成了临汾盆地。吕梁山延伸临汾的部分叫姑射山,而屹立在临汾西面的山峰叫平水,又叫晋水。古代的临汾城位于现在的金殿镇一带,因城池建筑于平水之阳而得名平阳,有“尧都平阳”之说,又因城如卧牛,亦称卧牛城。临汾市历史悠久,古代,曾在这里先后设置平阳郡、平阳县、平河县。隋代开皇三年(公元583年)改名为临汾县,现在为临汾市。地理座标为北纬35°23′——36°57′、东经110°22′——112°34′,全地区辖3市14个县。总面积20280平方公里,管辖3市14县,人口358万,城市人口20多万。
该区属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气候,四季分明,气候特征比较显著,春季多风少雨,夏季温度偏高,秋季阴雨较多,科季空气干燥。

解放后经过每年的建设发展,社会经济各方面都有了长足的进步,现已初步形成一个以原煤、焦机、钢铁、电力为主,化工、建材、轻工、农材组成的门类就齐全的国民经济体系。临汾以花果城闻名全国,全城绿化覆盖率占城市建设面积的20%以上,市内各主要大街都已初步绿化,市内有梨树街、柿树街、红果街、樱花街,沿街种植果木树达1500余株,建花坛500多处,各种绿荫树100多万株,行道树1万多株。春、夏、秋三季,市内百花齐放,色彩缤纷,果实喷香。

临汾地区自然条件复杂多样,文化历史源远流长,形成丰富多彩的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该区境内多山,有雄伟高峻的山峰,标灌众生的山地,清澈奔涌的泉水,稀有珍贵的动植物。“仙洞沟”以其雄伟险秀、寂静隐蔽而著称。“壶口瀑布”是世界第一大“黄瀑”。听之若雷庭之鸣,望之如虹霓之射,现已被称为国家级旅游风景名胜之一。“龙”子祠泉和霍泉“因群泉汇集,由青石雕刻的龙口吐出而得名。该区古遗址、古建筑、雕塑、民居多,观赏价值高。广胜寺、候马晋国遗址、丁树遗址作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享誉华夏。千佛庵、东岳庙、尧庙宫、洪洞古大槐树、丁村明清民居、明代监狱(苏三监狱)等十余处景点建筑精美,景色宜人风格独特。“花果城”作为临汾市(地区行署所在地)的象征,越来越受到中外游人的青睐。

临汾历史悠久,人才辈出,汉朝大将卫青、霍去病都是临汾人,为抗击匈奴的入侵留下了英名,是中国古代有影响的著名将领。

Ⅷ 临汾在山西地理位置图

大致如图所示,大圈是山西省,小圈是临汾市。

Ⅸ 山西临汾风俗习惯

1、威风锣鼓:

晋南威风锣鼓是临汾一带由锣、鼓、铙、镲四种乐器共同演奏的一种地方传统打击乐艺术形式。威风锣鼓主要分布在山西晋南地区,尤其是在临汾市的汾西县、洪洞县、霍州市等地流传最广。由于其鼓声如雷,钹音清脆,锣鸣镗镗,威风凛凛,所以叫做威风锣鼓。其中,汾西县的下团柏村更是威风锣鼓之村,下团柏村威风锣鼓有着“华夏第一鼓”的美誉

2、晋南花鼓:

晋南花鼓起源于万荣县,后来流行于整个晋南地区。据说晋南花鼓是在明朝时期由安徽凤阳逃荒的人们将它带到了万荣县。万荣花鼓表演有三种形式:高鼓(鼓置于胸前),低鼓(鼓置于腰间)和多鼓(身体携带多面鼓)。表演者边敲边舞,通常还伴有大锣和铙钹。象木偶戏一样,皮影戏也常常演出一段民间故事。戏中人物和道具由皮革制成,它们的轮廓被投影到屏幕上。表演者在幕后为戏中的人物配音和演唱。

3、炕画

山西有在炕周围墙上作画的习俗。这些画用来装饰房间和保护粉刷的墙壁。 炕画内容丰富,从风景,花鸟,野兽到历史和传说故事。在原平发掘的宋代古墓中发现了与现代炕画相似的壁画,证明了炕画这种民间艺术至少已有800年的历史了。

4、刺绣

山西农村的这种手工作品十分普及。各地的刺绣都有它们独特的形式:有的华丽精美,有的庄严清晰,有的简单精制。 刺绣作品有三种,衣服、日常用品和典礼装饰。在传统衣服上,刺绣通常用来装饰领子、袖子和童鞋、围兜和童帽。日常用品中,一种典型的刺绣作品是枕头,有的设计成两只虎头、一只人脸虎头、一只鱼尾虎头或一只青蛙。现在,刺绣更广泛地作在垫子、鞋垫、钱包和旅游纪念品。用于典礼的刺绣作品主要有挂在庙宇上的垂帘和殉葬衣服。

5、平阳木板年画

源于宋朝平阳(古临汾)的木板年画艺术在元、明、清时期得到广泛发展。宋朝灭亡以后,元代统治者强迫许多印刷工人从南方迁到平阳,使这里成为印刷工业的中心,从而产生了平阳木板年画。大部分平阳木板画是由有此嗜好的农民在业余时间雕刻印制而成的。取材于当地的习俗和传说故事,木板画的内容主要是些花、鸟、鱼和历史人物。

采用夸张生动的描写手法和鲜明的颜色,画面充满当地的风味,反映了当地人民健康、勇敢、浪漫的性格。平阳年画根据不同的用途有不同的种类。有的悬挂在卧室,有的贴在门窗上,有的则用来装饰厨房或桌子。

6、霍州面塑

当地人称之为羊羔儿馍,古时的“羊”同“祥”,取吉祥的寓意。春节来临前,农家妇女会捏制小猫、小狗、小虎、玉兔、鸡、鸭、鱼蛙、葡萄、石榴、茄子、佛手、等形象的面塑制品,以象征吉祥如意、福寿荣华。在寒食节时,上坟祭祖用的面塑造型是“蛇盘盘”。据说,吃掉“蛇头”便能“减毒头,免灾祸”。

Ⅹ 临汾位于中国的什么部位

临汾地处太原、郑州、西安三个省会城市连接中点,地处我国7大地理分区中版的华北地区。临汾市区位优势权突出,交通通讯便捷。临汾市位于山西省西南部,东倚太岳,与长治、晋城为邻;西临黄河,与陕西省隔河相望;北起韩信岭,与晋中、吕梁毗连;南与运城市接壤。地理坐标为北纬35°23′~36°57′,东经110°22′~112°34′之间,南北最大纵距170多平方公里,东西最大横距约200公里,总面积20275平方公里,占全省面积的13%。

热点内容
鹿特丹港国家地理 发布:2021-03-15 14:26:00 浏览:571
地理八年级主要的气候类型 发布:2021-03-15 14:24:09 浏览:219
戴旭龙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发布:2021-03-15 14:19:37 浏览:408
地理因素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发布:2021-03-15 14:18:30 浏览: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发布:2021-03-15 14:16:36 浏览:425
工地质检具体干些什么 发布:2021-03-15 14:15:00 浏览:4
东南大学工程地质考试卷 发布:2021-03-15 14:13:41 浏览:840
中国地质大学自动取票机 发布:2021-03-15 14:13:15 浏览:779
曾文武汉地质大学 发布:2021-03-15 14:11:33 浏览:563
中国冶金地质总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网 发布:2021-03-15 14:10:10 浏览: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