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地理信息 » 咸阳地理知识

咸阳地理知识

发布时间: 2021-02-11 17:21:02

❶ 咸阳的地理位置

咸阳市位于关中平原的中部,既在关中北部诸山以南,又在渭水以北,山南叫阳,水北专也叫属阳,山水俱阳,故名咸阳。铁路、公路、航空立体交通网络已形成。陇海铁路贯通东西,咸(阳)铜(川)、西(安)韩(城)铁路与陇海线在此交汇;西(安)兰(州)、咸(阳)宋(家川)、西(安)宝(鸡)、西(安)铜(川)等公路干线四通八达,县县、乡乡实现了油路化。已建成的西安至宝鸡、西安至铜川高等级公路穿境而过。几千年的“咸阳古渡”已被横跨渭河的铁路和公路大桥代替。为国内第四大机场的现代化大型航空港——西安咸阳国际机场已开辟国际、国内航线80多条,二期扩建工程正在紧张进行。

❷ 关于咸阳的地理特征

咸阳位于陕西省八百里秦川腹地。渭水穿南,宗山亘北,山水俱阳,故称咸阳。它东邻省内会西安,北与容甘肃接壤,是古丝绸之路的第一站,我国中原地区通往大西北的要冲。市辖1市2区10县,面积10213平方公里,人口473万。
咸阳是我国著名古都之一,是历史悠久的文化古城。古时,周人曾在咸阳一带长期活动,修筑城邑,发展经济,留下了许多遗迹。公元前250年秦孝公将国都迁到咸阳,秦王赢政在此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制的多民族政权—封建帝国秦王朝。周、汉、唐等十一个朝代也都曾把咸阳做为都城或京畿之地,成为我国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在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史上,咸阳闪烁过灿烂的光辉。

❸ 初二地理 咸阳的地理位置

咸阳地处陕西关中平原腹地,位于东经107°38′至109°10′,北纬34°11′至35°32′之间,南与西安市隔水相望,北与甘肃相连,东与渭南、铜川市毗邻,西与宝鸡市接壤。全市总面积10213平方公里,总人口504多万,辖3区1市10县,169个乡镇3736个行政村。
咸阳自古素有交通要冲之称。古时,咸阳北有关中通往河西走廊的泾河谷地;南扼渭水漕挽天下;西通陇西;东处泾渭交汇地带。左扶崤函,右控陇蜀,战时兵家必争。渭水于此折向东北,构成关中东西大道的分界线,自古中原和长安来往于川、甘、青、宁、新各地者,均由此处渡渭,咸阳成为西出阳关,北上萧关,东至长安,直抵中原的交通枢纽。尔后,陇海、咸铜、西韩铁路在此接轨,公路网织,四通八达,咸阳国际机场是我国最大航空港之一,初步形成了公路、铁路、民航相互交融的大交通格局。
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上下坚持把发展交通事业作为富民兴市和建设西部经济强市的战略措施来抓,全力实施交通跨越式发展战略,抢抓机遇,加快发展,全市交通事业取得辉煌成就。
1、公路:截止2003年底,全市境内公路总里程4297.399公里,公路密度为42.1公里/百平方公里,按养管单位分:省高速集团养管公路里程129.74公里(不包括绕城高速及机场中线),咸阳公路管理局养管的国省道里程为780.73公里(国道423.663公里,省道486.807公里);市地道处养管的农村公路3386.929公里。 全市拥有农村公路3386.929公里,其中县道1590.999公里,乡道1662.57公里,专用公路133.36公里。按技术等级分:一级路4.7公里,二级路198.161公里,三级路1666.25公里,四级路1453.289公里,等外路65.529公里(等外路全部为专用公路)。全市13个县区市中有12个实现了用二级以上公路相连接,173个乡镇全部实现了油路化,3776个行政村全部通上了公路。截止目前,全市共拥有客货运输车辆16185辆,其中客车4758辆(班线车1955辆,出租车2803辆),货车11427辆,客运量、旅客周转量、货运量、货运周转量分别达到3464万人次、237963万人次、 2003万吨、 177447万吨。全市共拥有客运站16个,其中一级客运站1个,二级客运站6个,分布在咸阳市区、礼泉、永寿、彬县、泾阳、三原,其余均为三、四级客运站。
2、铁路:咸阳车务段管辖陇海线、咸铜和西户支线共计163公里上的20个车站,2002年,完成货物发送量281.76万吨,旅客发送量163万人次,运输总收入26658.59万元,完成年度计划的115.5%,创车务段历史最好水平。
3、民航:西安咸阳国际机场是我国重要的国内干线机场、国际定期航班机场和区域性中心机场。目前,机场与国内外26家航空公司建立了业务往来,国内通航城市68个,国际11个,已形成以西安为中心, 沟通祖国各地的航空运输网,并有通往日本、韩国、泰国等国的国际航线和香港、澳门的地区航线以及新加坡、阿塞拜疆的包机航线。2002年机场旅客吞吐量达443万人次,货邮吞吐量达9.87万吨。

❹ 咸阳的自然地理环境和社会发展特征

咸阳是中国甲级对外开放城市、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全国双拥模范城、国家卫生城市、首专届中国魅力城属市、中国地热城、全国十佳宜居城市、首批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精神文明创建工作先进市及中华养生文化名城。咸阳东邻省会西安,西接国家级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西北与甘肃接壤。辖2区1市10县,总面积10246平方公里。
咸阳拥有国内六大航空港之一和西北地区最大的航空港及出口产品内陆港,从这里坐飞机出发,一小时之内可达全国40多个重要城市。毗邻西安北客运站,全国9条铁路、6条高速路在此纵横贯穿。今天的咸阳,更是西北重要的工业城市,是西北最大的电子工业基地,陕西重要的能化工业、轻纺工业基地,形成了以能源化工、装备制造、电子、医药、纺织、食品、建材、航空物流、太阳能光伏等九大产业为主体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奠定了城市未来发展的雄厚基础。

❺ 咸阳市地理地域特色

咸阳,抄陕西省地级市,位于陕西省袭八百里秦川腹地,渭水穿南,嵕山亘北,山水俱阳,故称咸阳。咸阳东邻省会西安,西接国家级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西北与甘肃接壤。辖2区1市10县,总面积10246平方公里。2014年末全市常住人口495.68万,其中城市人口91.5万,位居陕西省第三位,仅次于西安、宝鸡。[1-2]
咸阳是秦汉文化的重要发祥地。秦始皇定都咸阳,使这里成为“中国第一帝都”。咸阳也是古丝绸之路的第一站,中国中原地区通往大西北的要冲。

❻ 咸阳的地形特点是什么

咸阳应该在西安的附近吧,那边山比较多,这叫咸阳,是不是在咸水的北安呢?在咸水的北边,所以叫她边喂羊吗?

❼ 陕西咸阳地理说明文

围绕说明对象 确定事物说明文 或事理说明文 运用多种说明方法 多层次 有重点
说明文就是对事物的状貌、性质、特征、成因等加以说明和解释的一种文体,目的是给人以科学的知识和科学地认识事物的方法。通常有事物说明文和事理说明文。

为了使说明的对象更清楚、明白,让读者更好懂,并对事物留
下深刻的印象,写说明文时首先要抓住说明对象的特征,其次要恰当地安排说明的顺序,正确地使用说明的方法,还要在语言的的运用上下功夫,无论是平时的说明,还是生动的说明,都要力求做到语言准确、简洁、周密。

所谓“特征”,就是一种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特别显著的标志,也就是该事物与其他事物的不同之处。因为每种事物各有特征,其形状、性质、成因、功用等,都各不相同。即使同一事物,其结构变化、功用等在各个部分、各个阶段也有很大差别,各有其特点。因此,只有写出说明对象的特点,才能使读者了解该事物。

要抓住事物的特征,一是要对说明对象作仔细、全面、深刻的观察。因为观察是认识客观事物的重要途径。二是对事物要作认真比较,既要掌握认识说明对象的共同之处,更要注意发现它们的不同之处。说明对象主要有事物、事理两种类型。不同类型的说明对象,其特征表现各不相同。对于事物,可以从它的形状、构造、演变及功用等方面了解其特征;对于事理,可以从它的本质属性、内部规律、原理等方面了解其特征。三是扩大生活视野和阅读范围,不断丰富知识、积累写作材料,做到尽可能多地熟识客观事物。

说明文的写作顺序有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等。例如:《中国石拱桥》对赵州桥和卢沟桥的说明采用的是地理位置、修建时间、结构特征的逻辑顺序,《故宫博物院》对故宫建筑物的说明采用的是空间顺序,《大自然的语言》对一年四季的物候景观的说明采用的是时间顺序,而对影响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的说明则采用由主到次、由大到小的逻辑顺序。

说明文写作的目的是给人以科学的知识,它要求如实地反映客观事物。所以在语言的运用上一定要注意准确而无失误、简明而不罗索含糊、周密而无疏漏。当然,在不影响其科学性的基础上可运用一些生动的语言以使说明的对象更形象,更有趣,从而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❽ 咸阳的地理环境

公路:截止2003年底,咸阳境内公路总里程4297.399公里,公路密度为42.1公里/百平方公里。截至2010年,咸阳共拥有客货运输车辆16185辆,其中客车4758辆(班线车1955辆,出租车2803辆),货车11427辆,客运量、旅客周转量、货运量、货运周转量分别达到3464万人次、237963万人次、2003万吨、177447万吨。咸阳共拥有客运站16个,其中一级客运站1个,二级客运站6个,分布在咸阳市区、礼泉、永寿、彬县、泾阳、三原,其余均为三、四级客运站。
铁路:咸阳车务段管辖陇海线、咸铜和西户支线共计163公里上的20个车站,2002年,完成货物发送量281.76万吨,旅客发送量163万人次,运输总收入26658.59万元,完成年度计划的115.5%,创车务段历史最好水平。 咸阳市2013年生产总值1860.39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2012年增长13.1%。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15.44亿元,增长4.6%,占生产总值的比重为17.0%;第二产业增加值1076.17亿元,增长16.5%,占57.8%;第三产业增加值468.78亿元,增长10.7%,占25.2%。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生产总值37695元,按年平均汇率折合为6087美元。咸阳县域经济平均规模达到110.4亿元,比2012年增加17.7亿元。
2013年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944.9亿元,占生产总值的比重为50.8%,比2012年提高0.8%。 2013年粮食种植面积598.23万亩,比2012年下降0.4%。其中,夏粮336.29万亩,下降1.8%;秋粮261.93万亩,增长1.6%。棉花种植2807亩,下降26.3%。油料种植36.63万亩,增长2.7%。蔬菜种植134.44万亩,增长2.8%。
2013年粮食总产189.43万吨,比2012年减少10.8万吨,减产5.4%。其中,夏粮产量88.91万吨,减产13.4%;秋粮产量100.52万吨,增产3.1%。其中,主要粮食产品中,小麦产量88.78万吨,减产13.4%;玉米产量96.42万吨,增产4.2%。全年棉花产量130吨,比上年减产32.3%;油料产量4.15万吨,减产11.1%;蔬菜产量387.28万吨,增产5.2%。
2013年果园面积达到415.98万亩,比2012年增长1.1%。其中,苹果面积321.57万亩,增长0.8%。果园挂果面积349.83万亩,增长6.9%。水果产量545.81万吨,与上年基本持平。其中,苹果产量453.87万吨。
2013年肉类总产量21.38万吨,比2012年增长4.34%。其中,猪肉产量15.96万吨,增长4.7%;牛肉产量1.44万吨,增长0.4%;羊肉产量1.06万吨,增长5.0%;禽肉产量16494吨,增长1.6%。年末生猪存栏206.53万头,与上年基本持平;生猪出栏223.2万头,增长5.0%。禽蛋产量11.22万吨,增长4.6%。奶类产量79.06万吨,增长6.0%。其中,牛奶产量68.58万吨,增长5.7%。
当年造林42.52万亩,零星(四旁)植树1216万株,新育苗4.66万亩,苗木产量8479万株,成林抚育作业13.2万亩。
2013年水产品产量8899吨,比上年增长0.8%。 2013年咸阳市全部工业增加值925.67亿元,比2012年增长17.5%。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834.97亿元,增长18.7%。
2013年咸阳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682户,完成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2633.0亿元,比2012年增长16.7%。在规模以上工业中,国有企业261.7亿元,增长15.4%;集体企业55.19亿元,下降1.5%;股份合作企业12.69亿元,增长25.5%;股份制企业1896.9亿元,增长15.3%;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208.67亿元,增长20.0%;其他经济类型企业197.85亿元,增长37.9%。轻工业767.69亿元,增长24.7%;重工业1865.3亿元,增长13.7%。
2013年规模以上工业中,七大支柱产业完成总产值2469.5亿元,比2012年增长15.3%。其中,能化工业1091.49亿元,增长7.2%;装备制造工业511.39亿元,增长19.6%;食品工业409.67亿元,增长27.6%;建材工业109.65亿元,增长31.0%;医药工业106.54亿元,增长11.5%;纺织服装工业108.29亿元,增长18.8%;电子工业51.48亿元,增长24.0%。
2013年规模以上工业中,35个大类行业中30个比上年增长。其中,农副食品加工业产值234.94亿元,增长31.0%;纺织业产值91.64亿元,增长15.5%;通用设备制造业142.63亿元,增长19.0%;专用设备制造业81.26亿元,增长13.3%;煤炭开采和洗选业376.6亿元,增长17.6%。六大高耗能行业工业产值904.02亿元,比2012年增长9.3%。其中,非金属矿物制品业167.52亿元,增长48.9%;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136.39亿元,下降6.8%;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267.37亿元,增长29.2%;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125.31亿元,增长38.9%;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131.95亿元,增长10.7%;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316.12亿元,下降6.4%。
2013年规模以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2454.08亿元,比2012年增长16.1%;利润总额274.18亿元,增长16.1%;税金总额170.97亿元,增长3.2%。
2013年全社会建筑业增加值150.5亿元,比2012年增长10.6%。咸阳市具有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企业86户,比2012年增加1户;累计总产值516.7亿元,比2012年增长13.5%。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302.2亿元,增长4.9%。资质以上建筑企业共签订合同额905.9亿元,增长17.3%。咸阳建筑企业房屋建筑施工面积2731.8万平方米,增长17.7%。其中,新开工面积1176.2万平方米,增长3.7%。 2013年咸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59.68亿元,比2012年增长15.4%。其中,限额以上企业(单位)消费品零售额187.08亿元,增长23.7%。按经营地分,城镇消费品零售额347.27亿元,比2012年增长16.5%;乡村消费品零售额112.41亿元,增长11.9%。按消费形态分,餐饮收入57.51亿元,增长12.2%;商品零售402.17亿元,增长15.8%。在商品零售中,限额以上企业(单位)商品零售额163.5亿元,增长27.3%。其中,石油及制品类增长22.3%、家具类增长95.6%、建筑及装潢类增长25.0%、中草药及中成药类增长66.2%、日用品类增长26.6%,五金、电料类增长24.8%,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增长31.8%,粮油、食品、饮料、烟酒类增长22.2%,汽车类增长31.2%。
2013年外贸进出口总值(海关口径)6.05亿美元,比2012年增长39.9%。其中,出口4.78亿美元,增长28.1%;进口1.27亿美元,增长114.4%。
引进合同项目303个,合同引进资金2332亿元,到位资金708.1亿元。外商直接投资合同项目2个,当年实际使用外资7561万美元。
2013年共接待国内外游客4000.0万人次,比2012年增长28.0%;旅游总收入200.0亿元,增长21.5%。其中,接待境外旅游者11.8万人次,创外汇收入0.74亿美元。咸阳乡村旅游接待游客1000.0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5.5亿元。
2013年邮电业务总量30.98亿元,比2012年增长12.6%。其中,邮政业务总量2.64亿元,增长25.7%;电信业务总量28.34亿元,增长11.5%。年末咸阳电话用户达488.02万户,比52012年增长1.7%。其中,固定电话用户58.42万户,下降2.2%;移动电话用户429.6万户,增长2.3%。移动电话中的3G用户135.65万户,增长93.1%。电话普及率达到98.7部/百人。国际互联网用户达到56.83万户,增长7.8%。
2013年末咸阳金融机构人民币(不含外资)各项存款余额1811.67亿元,比2012年增长15.4%;比年初新增241.17亿元,同比增加5.85亿元。其中,个人储蓄存款余额1148.19亿元,比2012年增长17.0%;比年初新增166.61亿元,同比增加11.28亿元。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762.4亿元,比2012年增长18.0%;比年初新增116.31亿元,同比多增11.28亿元。其中,短期贷款236.63亿元,比2012年增长22.5%,比年初新增43.43亿元,同比增加10.72亿元;中长期贷款499.72亿元,比2012年增长18.2%,比年初新增76.91亿元,同比增加6.71亿元。金融存贷比为42.1%,比2012年提高1%。
咸阳市2013年保险主体机构36家,其中产险公司19家,寿险公司17家。全年保险保费收入46.2亿元,同比增长12.3%。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11.66亿元,增长25.0%;寿险保费收入34.54亿元,增长8.5%。全年保险业机构支付各类赔(给)付款13.15亿元,赔(给)付率为28.5%,比2012年度提高4.9%。其中,财险赔付5.73亿元,赔付率为49.2%,比2012年度提高1%;寿险赔(给)付7.42亿元,其中长期险给付7.04亿元,给付率22.9%,比上年提高7%,短期险赔付0.37亿元赔付率22.3%,比2012年降低6.1%。

❾ 咸阳市乡土地理

咸阳位于陕西省八百里秦川腹地。渭水穿南,宗山亘北,山水俱阳,故称咸阳。它东邻省会西安,北与甘肃接壤,是古丝绸之路的第一站,我国中原地区通往大西北的要冲。咸阳风景秀丽,四季分明,物产丰富,人杰地灵。气候属暖温带大陆型季风气候,冻冷夏热,雨热同季。地处陕西关中平原腹地的咸阳
咸阳市位于关中平原的中部,既在九竣诸山以南, 又在渭水以北,山南叫阳,水北也叫阳,山水俱阳,故名咸阳。咸阳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中国的封建王朝一秦王朝建都之地。南北长1 45千米,东西最宽106千米,面积1 0119平方千米。辖兴平市一市,秦都、渭城、杨凌3个区,武功、泾阳、三原、礼泉、乾县、永寿、彬县、长武、旬邑、淳化10个县,共有216个乡镇,8个街道办事处,3843个行政村,163个居委会。人口504万人。
地势:由东南向西北呈阶梯形,表现为三个单元:一是南部渭河、泾河平原,约占总面积1/5;二是中部台塬区,也约占总面积的1/5;三是北部高原丘陵区,约占总面积3/5。境内大小11条土石山岭,集中在北部。市区海拔378—421米。东北部的石门山海拔为1885.3米,为全市最高点。全市最低处在东南部三原县大程镇清河出境地,海拔362米。境内山脉集中分布在中北部,主要有子午岭余脉的马栏山、石门山,中部嵯峨山、笔架山、九峻山,北仲山和五峰山自南而北依次排列。
气候:因地形特征,又分为两个具有明显差异的气候区:南部平原地区气候温和,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12℃,无霜期213天;北部高原沟壑区,气候稍寒,冬春略长,年平均气温不足1 0℃,无霜期180天。全境年均降水量500—600毫米,由南向北递增,50%集中在7、8、9月,常常秋雨连绵,久阴不晴。
河流:泾河从西北入境,向东南流出注入渭河。渭河自西向东沿南界流过,形成“人”型水系。其大大小小的河沟,像毛细血管一样,分别注入泾渭两条动脉。
矿藏:主要有煤、铁,石灰石、陶土、铁矿石、大理石等1 6种。市区北部属渭北“黑腰带”的一部分,煤炭储量在100亿吨以上,为陕西第二大煤田。中部石灰石储量40亿立方米。
经济: 有耕地41.54万公顷,是陕西主要粮、棉生产基地,全市有9个省级优质商品粮基地县和6个国家级优质商品粮基地县,人均产粮居陕西之首,每年提供商品粮5亿多公斤。多种经营已形成以棉花,苹果、烤烟、蔬菜、笼养鸡、生猪等产品为主的1 5个商品基地。尤其是“红富士” 苹果等新品种多次获国家和省优质果品奖。大力发展礼泉短富、皇家嘎拉、美国8号等优质品种。美国红地球葡萄已在泾阳、三原、礼泉、永寿建立了200公顷开发示范园。境内动物以家畜家禽为主,是关中驴、秦川牛的主要产地,奶山羊发展较快,已成为陕西奶山羊基地之一。天然次生林5万公顷,优势树种有辽东栎,山杨,白桦、油松等,林木总蓄积量为456.5万立方米。11.5万公顷草场。中草药资源比较丰富,已发现品种达626种。野生动物资源有鸟类14目、30科、140余种。
咸阳是一个新兴的工业城市,已形成纺织、电子、煤炭、石油化工、机械为主体的工业体系。纺织工业经过50多年的发展,已形成棉纺、毛纺、化纤、印染、服装、纺织机械及纺织科研门类齐全、相互配套的完整体系,成为全市出口创汇的主导产业,其年产值占全省纺织业的I/3。电子工业已成为实力较强、技术装备水平较高的新兴产业,全国最大的彩管厂陕西彩色显像管总厂等13家大中型电子企业集中于市区西郊,其年产值占全省电子工业的近一半。秦都已被人们誉为“纺织电子城”。咸阳市已成为陕西最大的果品生产加工基地,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电子工业基地、能源化工基地,医药保健基地、纺织工业基地。
交通: 陇海铁路贯通东西,咸(阳)铜(川)、西(安)韩(城)铁路与陇海线在此交汇;西(安)兰(州)、211国道、咸(阳)宋(家川)、西(安)宝(鸡)、西(安)铜(川)等公路干线四通八达,县县、乡乡实现了油路化。已建成的西安至天水、西安至铜川高等级公路穿境而过。几千年的“咸阳古渡”已被横跨渭河的铁路和公路大桥代替。国内第四大机场西安咸阳国际机场有国际、国内航线80多条。
名胜古迹: 全市文物景点5000多处,国家级文物12处,省级73处。乾陵举世闻名,是中国历史上第一座夫妇皇帝唐高宗李治和女皇武则天的合葬墓。昭陵(唐太宗墓)、茂陵(汉武帝墓)、阳陵(汉景帝墓)等27座帝王陵墓和256座陪葬墓,形成绵延百里、蔚为壮观的帝王陵墓群。还有郑国渠渠首遗址、彬县大佛寺、唐昭仁寺大殿、杨贵妃墓等。咸阳市是全国历史文化名城。

热点内容
鹿特丹港国家地理 发布:2021-03-15 14:26:00 浏览:571
地理八年级主要的气候类型 发布:2021-03-15 14:24:09 浏览:219
戴旭龙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发布:2021-03-15 14:19:37 浏览:408
地理因素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发布:2021-03-15 14:18:30 浏览: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发布:2021-03-15 14:16:36 浏览:425
工地质检具体干些什么 发布:2021-03-15 14:15:00 浏览:4
东南大学工程地质考试卷 发布:2021-03-15 14:13:41 浏览:840
中国地质大学自动取票机 发布:2021-03-15 14:13:15 浏览:779
曾文武汉地质大学 发布:2021-03-15 14:11:33 浏览:563
中国冶金地质总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网 发布:2021-03-15 14:10:10 浏览: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