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的地理知识
『壹』 地理知识!黄河!
利:
1)减少黄河径流泥沙含量;2)增加“土壤水库”库容;3)改善流域生态环境;4)减缓水库内淤塞、延长拦河水库寿容命;5)改善流域水热平衡。
弊:
1)短期内影响水沙平衡,可能导致河床、河岸坍塌,影响行洪安全;2)减缓河口区(山东东营)泥沙补给,倒不一定减少渔业资源,可能会影响到河口湿地稳定,甚至引起三角洲岸线侵蚀后退。
『贰』 关于黄河的地理知识
黄河为中国第二大抄河、世界大河之一。全长5464公里,居世界第七、亚洲第四(仅次于长江、叶尼塞河、黑龙江);平均流量1775立方米/秒(世界大河中属非常小的流量规模);流域面积逾75万平方公里。 黄河依次流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山东九省,在中国北方蜿蜒流动。从高空俯瞰,它非常像一个巨大的“几”字,又隐约像是我们民族那独一无二的图腾——龙。巴颜喀拉山北麓的卡日曲、约古宗列曲是黄河的正源,源头位于青海巴颜喀拉山的雅拉达泽峰,干流长度4675千米,平均流量1774.57立方米/秒,在山东省东营市垦利县注入渤海(莱州湾)。上、中游分界点是内蒙古自治区的河口镇,中、下游分界点是河南省的旧孟津。黄河的入海口河宽1500米,一般为500米,较窄处只有50米,水深一般为2.6米,有的地方的深度只有1.2米~1.6米。
『叁』 黄河长江的地理知识点
黄河:
1.上中来下游的分界点:
2.水电站自、水利枢纽;
3.中游的水土流失(原因,措施);
4.下游的“地上河”(原因,措施);
5.支流:
长江:
1.支流;
2.洪涝灾害;
3.荆江的治理;
4.沿江经济;
5.上中下游的分界点;
6.上游的水能资源
『肆』 高中地理有关黄河的所有知识点
我凭经验给你一点啊:1,凌迅!黄河几字形冬天有凌迅形象。2,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原版因?治沙建议。权3,下游干旱原因,节水建议。4,黄河下游河水与潜水关系。5,三门峡、小浪底等水电站的意义及位置。6,河流附近省会城市
『伍』 黄河长江的地理知识.急!!!!!!!!!!!
1、三门峡水坝
2、塞上江南
3、长江
4、都江堰
5、黄土高原 下游的华北平原
6、长江中下游 太湖 乱砍乱伐 降雨集中
『陆』 有关黄河的地理知识 急
黄河,中国北部大河,全长约5464公里,流域面积约752443平方公里,世界第五大长河、中国第二长河。
黄河发源于青海省青藏高原的巴颜喀拉山脉北麓约古宗列盆地的玛曲,呈“几”字形。自西向东分别流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及山东9个省区,最后流入渤海。[1]
黄河中上游以山地为主,中下游以平原、丘陵为主。由于河流中段流经中国黄土高原地区,因此夹带了大量的泥沙,所以它也被称为世界上含沙量最多的河流。但是在中国历史上,黄河及沿岸流域给人类文明带来了巨大的影响,是中华民族最主要的发源地,中国人称其为“母亲河”。[2]
中文名
黄河
外文名
Yellow River
发源地
巴颜喀拉山脉北麓约古宗列盆地玛曲
注入海洋
渤海
上中下游划分
上游—河口—中游—桃花峪—下游
流经重要城市
郑州、济南、兰州、西宁、太原等
黄河全长
约5464公里
流域面积
79.5万平方公里
集流面积
752443平方公里
古 称
大河、河水、浊河
最大含沙量
911kg/m3
最大年沙量
39亿吨
最大支流
渭河
河川径流量
占全国河川径流总量的2%
最大淡水湖
扎陵湖和鄂陵湖
入海口
山东省东营市
黄河属太平洋水系。干流多弯曲,素有“九曲黄河”之称,河道实际流程
黄河流域图[4]
为河源至河口直线距离的2.64倍。黄河支流众多,从河源的玛曲曲果至入海口,沿途直接流入黄河,流域面积大于100平方公里的支流共220条,组成黄河水系。支流中面积大于1000平方公里的有76条,流域面积达58万平方公里,占全河集流面积的77%;大于1万平方公里的支流有11条,流域面积达37万平方公里,占全河集流面积的50%。较大支流是构成黄河流域面积的主体。
黄河左、右岸支流呈不对称分布,而且沿程汇入疏密不均,流域面积沿河长的增长速率差别很大。黄河左岸流域面积为29.3万平方公里,右岸流域面积为45.9万平方公里,分别占全河集流面积39%和61%。大于100平方公里的一级支流,左岸96条,流域面积23万平方公里;右岸124条,流域面积39.7万平方公里。龙门至潼关区间,右岸流域面积是左岸的3倍。全河集流面积增长率平均为每公里138平方公里。上游河段长3472公里,面积增长率为每公里111平方公里;中游河段长1206公里,汇入支流众多,面积增长率为每公里285平方公里;下游河段长786公里,汇入支流极少,面积增长率仅有每公里29平方公里。
黄河水系,按地貌特征,可分为山地、山前和平原三个类型。这些不同类型的河流,分布于流域各地,由于复杂的地质构造、基岩性质与地表形态的影响,使水系的平面结构呈现出多种不同的形式,河网密度各地也不同。[5
『柒』 黄河的地理知识50字
黄河
中国古代也称河,发源于中华人民共和国青海省巴颜喀拉山脉,流经青海、四川回、甘
肃、宁答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山东9个省区,最后于山东省东营垦利县注入渤
海。干流河道全长5464千米,仅次于长江,为中国第二长河。黄河还是世界第五长河。
『捌』 黄河的地理知识
【自然特征】
黄河是我国第二长河,源于青海巴颜喀拉山,干流贯穿九个省、自治区,流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山东,全长5464公里, 流域面积75万平方公里,年径流量574亿立方米,平均径流深度79米。但水量不及珠江大,沿途汇集有35条主要支流,较大的支流在上游,有湟水、洮河,在中游有清水河、汾河、渭河、沁河,下游有伊河、洛河。两岸缺乏湖泊,黄河下游流域面积很小,流入黄河的河流很少。黄河的入海口河宽1500米,一般为500米,较窄处只有300米,水深一般为2.5米,有的地方深度只有1.2~1.3米。
【地理环境】
从河源至贵德多系山岭及草地高原,属青藏高原,海拔均在3000米以上山峰超过4000米,源头河谷地海拔4200米,河源段河谷两岸地形平缓排水不畅,形成大面积沼泽地,湖泊多;贵德自孟津江段是黄土高原地区,黄土高原为吕梁西波,南为渭河谷地,北与鄂尔多斯高原相接,西至兰州谷地;黄土高原海拔一般在1000~1300米,地形起伏不平,坡陡沟深,沟壑地面坡度15~20度,沟谷面积占40~50%,沟道密度3~5公里/平方公里切割深度100米以上;孟津以下进入地势低平华北平原,海拔不超过50米,进入下游后河道平坦,平均比降只有0.12%,水流变缓,泥沙大量淤积,高出地面4~5米;由于黄河多次改道,地面冲积出扇状的古河床和古自然堤,成为缓岗与洼地相间分布的倾斜平原,洼地比较开阔平展。
【流域概况】
黄河从源头到内蒙古自治区托克托县河口镇为上游,河长3472千米;河口镇至河南郑州桃花峪间为中游,河长1206千米;桃花峪以下为下游,河长786千米。(黄河上、中、下游的分界有多种说法,这里采用黄河水利委员会的划分方案)黄河横贯中国东西,流域东西长1900千米,南北宽1100千米,总面积达752443平方千米。
黄河,像一头脊背穹起、昂首欲跃的雄狮,从青藏高原越过青、甘两省的崇山峻岭;横跨宁夏、内蒙古的河套平原;奔腾于晋、陕之间的高山深谷之中;破“龙门”而出,在西岳华山脚下调头东去,横穿华北平原,急奔渤海之滨。它流经9个省、区,汇集了40多条主要支流和1000多条溪川,行程5464公里,流域面积达75万多平方公里,是中国第二长河。全流域年平均降水400毫米左右,而黄河平均年径流总量仅574亿立方米,在中国河流中居第八位。流域内,连同下游豫、鲁沿河地区共有2亿多亩耕地,1亿左右人口。
黄河全河多年平均天然径流量580亿立方米,流域平均年径流深77毫米,流域人均水量593立方米,耕地亩均水量324立方米。
黄河中游河段流经黄土高原地区,支流带入大量泥沙,使黄河成为世界上含沙量最多的河流。最大年输沙量达39.1亿吨(1933年),最高含沙量920千克/立方米(1977年)。三门峡站多年平均输沙量约16亿吨,平均含沙量35千克/立方米。
主要支流
黄河主要支流有白河、黑河、湟水、祖厉河、清水河、大黑河、窟野河、无定河、汾河、渭河、洛河、沁河、大汶河等。
主要湖泊
有扎陵湖、鄂陵湖、乌梁素海、东平湖。
『玖』 黄河地理知识
http://ke..com/view/4479.html
『拾』 黄河的地理知识500字
黄河,中国北部大河,全长约5464公里,流域面积约752443平方公里。世界第六大长河,中国第二长河。
黄河发源于青海省青藏高原的巴颜喀拉山脉北麓约古宗列盆地的玛曲,呈“几”字形。自西向东分别流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及山东9个省(自治区),最后流入渤海。
黄河中上游以山地为主,中下游以平原、丘陵为主。由于河流中段流经中国黄土高原地区,因此夹带了大量的泥沙,所以它也被称为世界上含沙量最多的河流。但是在中国历史上,黄河下游的改道给人类文明带来了巨大的影响。是中华文明最主要的发源地,中国人称其为“母亲河”。每年都会生产差不多十六亿吨泥沙,其中有十二亿吨流入大海,剩下四亿吨长年留在黄河下游,形成冲积平原,有利于种植。
附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