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地理信息 » 贵阳在贵州的地理位置

贵阳在贵州的地理位置

发布时间: 2021-02-11 05:59:46

⑴ 贵阳的地理环境

贵阳位于贵州省中部,该市地处东经106°07′至107°17′,北纬26°11′至26°55′之间。东南与瓮安县、龙里县、惠水县、长顺县接壤,西靠平坝县和织金县,北邻黔西县、金沙县和遵义县。
贵阳全市幅员面积8034平方千米,占全省面积的4.56%。其中,云岩区在老城区北部,面积67.5平方千米;南明区在老城区南部,面积89.68平方千米;花溪、乌当、白云区面积2257.63平方千米。其中,花溪区在市西南部,面积1020.73平方千米,乌当区(包括贵阳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在市东北部和西部,面积964.9平方千米,白云区在市西北部,面积272平方千米。新城观山湖区,位于市西北部,总面积达307平方公里。全市空间建成区面积达到230平方千米。
“一市三县”总面积5625.5平方千米,占全市面积的70.04%。其中,清镇市在贵阳市西部,面积1492平方千米,占全市面积的18.58%;修文县在市北部,面积1071平方千米,占全市面积的13.33%;息烽县在市北部,面积1036.5平方千米,占全市面积的12.91%;开阳县在市东北部,面积2026平方千米,占全市面积的25.22%。 贵阳地处黔中山原丘陵中部,长江与珠江分水岭地带。总地势西南高、东北低。苗岭横延市境,岗阜起伏,剥蚀丘陵与盆地、谷地、洼地相间。相对高差100—200米,最高峰在水田镇庙窝顶,海拔1659米;最低处在南明河出境处,海拔880米。中部层状地貌明显,主要有贵阳——中曹司向斜盆地和白云——花溪——青岩构成的多级台地及溶丘洼地地貌。峰丛与碟状洼地、漏斗、伏流、溶洞发育。较平坦的坝子有花溪、孟关、乌当、金华、朱昌等处。南明河自西南向东北纵贯市区,流域面积约占市区总面积的70%。
贵阳地貌属于以山地、丘陵为主的丘原盆地地区。其中,山地面积4218平方千米,丘陵面积2842平方千米;坝地较少,仅912平方千米;此外,还有约1.2%的峡谷等地貌。 贵阳市海拔高度在1100米左右,处于费德尔环流圈,常年受西风带控制,属于亚热带湿润温和型气候,年平均气温为15.3℃,年极端最高温度为35.1℃,年极端最低温度为-7.3℃,年平均相对湿度为77%,年平均总降水量为1129.5毫米,年雷电日数平均为49.1天,年平均阴天日数为235.1天,年平均日照时数为1148.3小时,年降雪日数少,平均仅为11.3天。
贵阳夏无酷暑,夏季平均温度为23.2℃,最高温度平均在25-28℃之间,在最热的7月下旬,平均气温也仅为23.7℃,全年最高温度高于30℃的日数少,近五年平均仅为35.8天,大于35℃的天数仅为0.3天;紫外线强度仅在中午很短的时间内达到4级,其余时间均为弱或很弱;夏季雨水充沛,约500毫米,夜间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的70%。贵阳冬无严寒,最冷一月上旬,平均气温是4.6℃。更有贵阳环城林带提供了富足的负氧离子,可谓“天然氧吧”,博得了“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气候宜人数贵阳”之美誉。 野生动物:历史上贵阳境内有普通无脊椎动物7个门类,100余种;脊椎动物202种(亚种),其中鱼纲50种,两栖纲11种,爬行纲15种,鸟纲85(亚种)种,哺乳纲(亚种)41种。自20世纪60年代以后,各类动物急剧减少。贵阳市远郊和三县一市深山中尚存少量国家各级保护动物。计有:大鲵、鸳鸯、红腹锦鸡、穿山甲、八哥(鹩哥)、林麝、弥猴等及多种蛇类、蜥蜴类动物。
野生植物:贵阳境内历史上植物资源极为丰富。仅1958年,在贵阳境内采集到藻类植物标本就有24科、40属、62种。其中大部可食用或药用。
1978年,贵阳市查明的菌类植物中,可食用的伞菌就有37种,以长裙竹荪、木耳、牛肝菌、松乳菇、多汁乳菇、羊肚菌、大白菇等为常见食用品种。药用菌以灵芝、紫芝、茯苓较常见。
苔藓植物有128种,分属42科,80属。现城区已经不多见。蕨类植物有23科,37属,63种,其中绝大多数可以入药。紫箕、蕨菜的嫩芽可以做菜,根中的淀粉是珍贵的保健食品。
种籽植物有316种,分属87科,187属,常见的用材植物有马尾松、杉木、柏树、侧柏和各种栎树等,珍稀树种有青岩油杉、南方铁杉、云贵鹅耳枥等数十种。药用贵重品种有厚朴、杜仲、黄柏等。此外,还有多种油脂植物和芳香植物。比较珍稀的观赏树有南方红豆杉等。各种可药用的草本植物有127科,近700种。20世纪60年代在城内山上即可采集到多种药用木本、草本植物。
花溪青岩油杉自然保护区是贵阳市唯一的自然保护区。 火电总装机容量107.5千瓦,年发电量24.21亿千瓦小时,水能蕴藏更为丰富,达1000万千瓦,其火电的装机容量占全省的70%,年发电73亿千瓦小时。
铝土矿、磷矿是当前贵阳地区优势矿产,其他如重晶石、水晶、石英砂等也有较大开发前景。传统矿产为煤矿,国营部分已基本枯竭。

⑵ 贵州省位于什么位置

贵州地处云贵高原,介于东经103°36′~109°35′、北纬24°37′~29°13′之间,东靠湖南,南邻广回西,西毗答云南,北连四川和重庆,东西长约595千米,南北相距约509千米。全省国土总面积176167平方千米,占全国总面积的1.8%。

⑶ 贵阳的地理位置有何讲究

南面是水(南明河)
北面是山(黔灵山、相宝山等一系列的山)

符合风水宝地的定义

⑷ 评价贵阳的地理位置

贵阳市具有良好的能源优势、丰富的旅游资源、特色的民族药业资源、雄厚的机电制造业基础和彰显特色的文化资源。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贵阳将深入实施“产业耦合、资源整合、交通融合”的互利共赢战略,加强与泛珠三角区域内各方的全面合作,努力提高城市发展力,实现区域经济和谐发展。主要的举措是承接区域产业梯度转移,努力实现产业耦合;推动区域城市化建设进程,努力实现市场整合;加快区域基础设施建设,努力实现交通融合。
(一)贵阳适合人居,夏季平均气温24度,中国气象学会授予“贵阳避暑之都”的称号,适合避暑,贵阳空气中负氧离子高,据科学研究表明每一立方厘米就有1500个负氧离子,是“爽爽的贵阳”,是休闲放松的好地方。贵州省委常委、贵阳市委书记李军说:“生态环境优势是贵阳最大的比较优势,最大的本钱和希望”、“气候资源是可以转化为经济优势的,气候是可以卖钱的”。
(二)贵阳旅游业全面提升,已建立起通往众多国内国际城市的航班、铁路和公路交通网络,实现了至泰国、香港、韩国的飞机直航;开通了贵阳至武汉的直达列车,飞往海南的航班每周在原来的基础又增加5个。随着旅游交流接待的增多,酒店住宿业近年来也取得长足发展,目前市星级宾馆酒店已有50多家,其中经济型酒店发展快速,达到20多家,已占全市酒店总量的40%。
(三)近年来,贵阳市科技创新工作取得了长足进步,自主创新能力明显提高,科技事业快速发展,开发了一批关键和共性技术,培养和造就了一支科技人才队伍,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科技支撑。贵阳市已连续5届获得全国科技进步考核先进城市称号,成为全国循环经济试点城市、科技部制造业信息化示范城市、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
(四)贵阳市已被科技部列为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这标志着贵阳市在建设创新型城市的进程中迈出了坚实的一步,也标志着贵阳市站到了国家战略先行先试的平台上。贵阳创新型城市试点工作以自主创新能力提升为中心、以当前长远结合为内在要求、以发挥优势特色为有效途径、以完善区域创新体系为重要手段、以创新体制机制为有力保障,着力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着力创新体制机制、着力加强创新人才培养和创新基地建设、着力落实和完善激励自主创新的政策措施。将重点实施科技创新、科技创业、科技金融、科技民生、科技人才和科技宣传等6大工程。

⑸ 贵州的具体地理位置

贵州简称“黔”或“贵”,位于中国大西南东部,介于东经103°36′—109°35′、北纬24°37′—29°13′之间,东靠湖南,南邻广西,西毗云南,北连四川和重庆,东西长约595千米,南北相距约509千米。全省国土总面积176167平方千米,占全国总面积的1.84%。省会贵阳市距重庆长江口岸300多千米、距广西北海直距约500千米。是一个山川秀丽,气候宜人,资源丰富的省份,是西部大开发的沃土。
贵州地貌属于中国西部高原山地,通称贵州高原,境内地势西高东低,向北、东、南三面倾斜,平均海拔在1100米左右。贵州地貌的特征之一是高原山地居多,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说。全省地貌可概括分为高原山地、丘陵和盆地三种类型,其中92.5%的面积为山地和丘陵。境内山脉众多,重峦叠峰,绵延纵横,山高谷深。北部有大娄山,自西向东北斜贯北境,川黔要隘娄山关海拔1444米;南部苗岭横亘,主峰雷公山海拔2178米;东北境有武陵山,由湘蜿蜒入黔,主峰梵净山海拔2572米;西部高耸乌蒙山,属此山脉的赫章县珠市乡韭菜坪海拔2900.6米,为贵州境内最高点。而黔东南州的黎平县地坪乡水口河出淑处,海拔高程为147.8米,为境内最低点。特征之二是境内岩溶地貌分布范围广泛。喀斯特(出露)面积109084平方千米,占全省国土总面积的61.9%,且形态类型齐全,地域分异明显,构成一种特殊的岩溶生态系统。
贵州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气候温暖湿润,年气温变化小,冬暖夏凉,气候宜人。年平均气温15℃左右,最冷月(1月)平均温一般在3℃~6℃,比同纬度其他地区高,最热月(7月)平均温一般在22℃~25℃,为典型夏凉地区。降水较多,雨季明显,阴天多,日照少。年降水量1100毫米~1300毫米,受季风影响降水多集中于夏季;全年日照时数约1300小时,无霜期为270天左右,阴天日数一般超过150天,常年相对湿度在70%以上。受大气环流及地形等因素影响,贵州气候呈多样性,“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气候不稳定,灾害性天气种类较多,干旱、秋风、凌冻、冰雹等频度大,对农业生产危害尤严重。
贵州河流处在长江和珠江两大水系上游交错地带。

⑹ 贵州的地理位置,还有地形特征

地理位置
贵州地处云贵高原,介于东经103°36′~109°35′、北纬24°37′~29°13′之间,东靠湖南,南邻广西,西毗云南,北连四川和重庆,东西长约595千米,南北相距约509千米。全省土地总面积176167平方千米,占全国总面积的1.8%。
贵州地貌属于中国西部高原山地,境内地势西高东低,自中部向北、东、南三面倾斜,平均海拔在1100米左右。贵州高原山地居多,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说。全省地貌可概括分为:高原山地、丘陵和盆地三种基本类型,其中92.5%的面积为山地和丘陵。境内山脉众多,重峦叠峰,绵延纵横,山高谷深。北部有大娄山,自西向东北斜贯北境,川黔要隘娄山关高 1444米;中南部苗岭横亘,主峰雷公山高2178米;东北境有武陵山,由湘蜿蜒入黔,主峰梵净山高2572米;西部高耸乌蒙山,属此山脉的赫章县珠市乡韭菜坪海拔2900.6米,为贵州境 内最高点。而黔东南州的黎平县地坪乡水口河出省界处,海拔为147.8米,为境内最低点。贵州岩溶地貌发育非常典型。喀斯特(出露)面积109084平方千米,占全省国土总面积的61.9 %,境内岩溶分布范围广泛,形态类型齐全,地域分布明显,构成一种特殊的岩溶生态系统 。
贵州的气候温暖湿润,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气温变化小,冬暖夏凉,气候宜人。特别是气候独特的可处。2002 年,省会贵阳市年平均气温为14.8℃,比上年提高0.3℃。从全省看,通常最冷月(1月)平均 气温多在3℃~6℃,比同纬度其他地区高;最热月(7月)平均气温一般是22℃~25℃,为典型夏凉地区。降水较多,雨季明显,阴天多,日照少。2002年,9个市州地所在城市中,降水量最多是兴义市,为1480毫米;最少的是毕节市,为687.9毫米。受季风影响降水多集中于夏季。境内各地阴天日数一般超过150天,常年相对湿度在70%以上。受大气环流及地形等影响,贵州气候呈多样性,“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
贵州植被丰厚,具有明显的亚热带性质,组成种类繁多,区系成分复杂。全省维管束植物( 不含苔藓植物)共有269科、1655属、6255种(变种)。植物区系以热带及亚热带性质的地理成分占明显优势,如泛热带分布、热带亚洲分布、旧世界热带分布等地理成分占较大比重,温带性质的地理成分也不同程度存在。此外,还有较多的中国特有成分。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贵州植被类型多样,既有中国亚热带型的地带性植被常绿阔叶林,又有近热带性质的沟谷季雨林、山地季雨林;既有寒温性亚高山针叶林,又有暖性同地针叶林;既有大面积次生的 落叶阔叶林,又有分布极为局限的珍贵落叶林。植被在空间分布上又表现出明显的过渡性,从而使各种植被类型在地理分布上相互重叠、错综,各种植被类型组合变得复杂多样。

地形特征
贵州地貌属于中国西南部高原山地,境内地势西高东低,自中部向北、东、南三面倾斜,平均海拔在 贵州龙宫喀斯特地貌1100米左右。贵州高原山地居多,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说。全省地貌可概括分为:高原、山地、丘陵和盆地四种基本类型,其中92.5%的面积为山地和丘陵。境内山脉众多,重峦叠嶂,绵延纵横,山高谷深。北部有大娄山,自西向东北斜贯北境,川黔要隘娄山关高1444米;中南部苗岭横亘,主峰雷公山高2178米;东北境有武陵山,由湘蜿蜒入黔,主峰梵净山高2572米;西部高耸乌蒙山,属此山脉的赫章县珠市乡韭菜坪海拔2900.6米,为贵州境内最高点。而黔东南州的黎平县地坪乡水口河出省界处,海拔为147.8米,为境内最低点。贵州岩溶地貌发育非常典型。喀斯特地貌面积109084平方千米,占全省国土总面积的61.9 %,境内岩溶分布范围广泛,形态类型齐全,地域分布明显,构成一种特殊的岩溶生态系统。

⑺ 贵阳在地理位置上,位于四川凉山州的什么方位

贵阳市是贵州省的省会城市,和四川凉山州没有半毛钱关系,你的中学地理是数学老师教的么。

贵阳,简称“筑”,别称林城、筑城,是贵州省省会,国,务院批复确定的中国西南地区重要的区域创新中心、中国重要的生态休闲度假旅游城市;截至2020年11月,贵阳全市下辖6个区、3个县、代管1个县级市,总面积8034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360平方公里,常住人口497.14万人,城镇人口378.47万人,城镇化率76.13%。

贵阳地处中国西南地区、贵州中部,是西南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之一 ,贵州省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教、交通中心,西南地区重要的交通、通信枢纽、工业基地及商贸旅游服务中心,全国综合性铁路枢纽,也是国,家,级大数据产业发展集聚区 、呼叫中心与服务外包集聚区 、大数据交易中心、数据中心集聚区。

境内有30多个少数民族,有山地、河流、峡谷、湖泊、岩溶、洞穴、瀑布、原始森林、人文、古城楼阁等32种旅游景点,是首个国家森林城市 、国家循环经济试点城市 、中国避暑之都,荣登“中国十大避暑旅游城市”榜首。

“贵阳”之名较早见于明(弘治)《贵州图经新志》:郡在贵山之阳故名。贵阳因为在贵山的南面所以得名。因贵阳古代盛产竹子而闻名,故用“竹”的谐音“筑”来作为贵阳的简称。

⑻ 贵州在中国地理位置

贵州省简称“黔”或“贵”,位于中国西南的东南部,介于东经103°36′—109°35′、北纬24°37′—29°13′之间,东毗湖南、南邻广西、西连云南、北接四川和重庆。

地貌

贵州地貌属于中国西南部高原山地,境内地势西高东低,自中部向北、东、南三面倾斜,平均海拔在1100米左右。高原山地居多,素有“地无三里平”之说。全省地貌可概括分为:高原、山地、丘陵和盆地四种基本类型,其中92.5%的面积为山地和丘陵。

境内山脉众多,重峦叠峰,绵延纵横,山高谷深。北部有大娄山,自西向东北斜贯北境,川黔要隘娄山关高1444米;中南部苗岭横亘,主峰雷公山高2178米;东北境有武陵山,由湘蜿蜒入黔,主峰梵净山高2572米;西部高耸乌蒙山,属此山脉的赫章县珠市乡韭菜坪海拔2900.6米,为贵州境内最高点。

而黔东南州的黎平县地坪乡水口河出省界处,海拔为147.8米,为境内最低点。贵州岩溶地貌发育非常典型。喀斯特地貌面积109084平方千米,占全省国土总面积的61.9%,境内岩溶分布范围广泛,形态类型齐全,地域分布明显,构成一种特殊的岩溶生态系统。

气候

贵州气候温暖湿润,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冬暖夏凉,气候宜人。其中,最冷月(1月)平均气温在1.9℃-10.4℃,高于同纬度其他地区;最热月(7月)平均气温在17.7℃-27.9℃之间,为典型夏凉地区, 省会贵阳拥有“中国避暑之都”美誉。

年均降水量1181mm,雨季明显,年均日照时数1185小时,年均无雨日数190天,阴天多,辐射小,常年相对湿度在80.1%以上。贵州立体气候明显,“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

水文

贵州境内河网密度大,河流坡度陡,天然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水能资源蕴藏量为1874.5万千瓦,居全国第六位,其中可开发量达1683万千瓦,占全国总量的4.4%,特别是水位落差集中的河段多,开发条件优越。乌江、南盘江、北盘江、都柳江等水力资源丰富。

(8)贵阳在贵州的地理位置扩展阅读:

农业

2013年全年粮食作物种植面积311.84万公顷(4,677.60万亩),比上年增长2.1%。油料作物种植面积56.08万公顷(841.20万亩),比上年增长2.4%。烤烟种植面积25.49万公顷(382.35万亩),比上年增长7.5%。蔬菜种植面积84.77万公顷(1,271.55万亩),比上年增长9.5%。中药材种植面积11.75万公顷(176.25万亩),比上年增长57.4%。

饮食

辣香是贵州菜的主要特点,著名菜点大多与辣椒密切相关,如宫保鸡丁、各类火锅、肠旺面等,都需要用辣椒来调味,黔菜带辣味的菜肴更是口感各异,又分为油辣、糊辣、青辣、酸辣、麻辣、蒜辣等几大系列,有的辣而酸、有的辣而香、有的辣得令人张口咋舌、大汗淋漓。

贵州菜主要属于川菜系列,但贵州菜又有自己独特的风味。四川主要是麻辣型,云南为甜辣型,而贵州主要是鲜辣、酸辣为主要特色。辣、麻、酸是黔菜很突出的风味。

交通

贵州由于地处云贵高原,交通密度不及中国沿海地区,但是自2014年底贵广高铁开通,贵州融入珠三角快速经济网,贵阳到广州只需要4-5小时,2015年沪昆高铁(贵阳-长沙)段开通,贵阳到长沙只需要3小时,到上海高铁9小时,贵阳至北京高铁9小时,贵州目前已经接入全国高铁网。

2015年底还实现了贵州88个县县通高速,成为西部第一个县县通高速的省份。目前已经形成了四通八达的高速公路网和高铁网络公路网,交通的便捷也让贵州经济进入高速增长期。

高铁:贵阳至成都、广州、重庆、昆明、长沙、南宁、兴义(延伸至东南亚)等八向高铁,除了至南宁(350)和兴义 2016年开工外,其他均已通车或开工。

⑼ 贵阳在贵州东部还是西部,具体位置

贵阳市是贵州省省会,位于中国西南云贵高原东部,贵阳市位于贵州省中部偏北,东经106°内 27′ ~容 107°03 ′,北纬26°11′~ 26°55′,地处云贵高原的东斜坡上,是我国西南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之一,是贵州省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教、交通中心和西南地区重要的交通通信枢纽、工业基地及商贸旅游服务中心,被誉为“高原明珠”。 贵阳因位于境内贵山之南而得名,延用至今,已有400多年历史。

⑽ 贵阳在哪靠近哪个省市具体点的

云贵高原!!就是云南和贵州。贵阳是贵州的省会。最近的地震四川离这很近!

热点内容
鹿特丹港国家地理 发布:2021-03-15 14:26:00 浏览:571
地理八年级主要的气候类型 发布:2021-03-15 14:24:09 浏览:219
戴旭龙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发布:2021-03-15 14:19:37 浏览:408
地理因素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发布:2021-03-15 14:18:30 浏览: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发布:2021-03-15 14:16:36 浏览:425
工地质检具体干些什么 发布:2021-03-15 14:15:00 浏览:4
东南大学工程地质考试卷 发布:2021-03-15 14:13:41 浏览:840
中国地质大学自动取票机 发布:2021-03-15 14:13:15 浏览:779
曾文武汉地质大学 发布:2021-03-15 14:11:33 浏览:563
中国冶金地质总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网 发布:2021-03-15 14:10:10 浏览: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