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地理信息 » g和地理位置

g和地理位置

发布时间: 2021-02-11 05:34:35

㈠ g如何随地理位置变化为什么

随着纬度升高而增大 重力加速度系重力与质量比值 而质量在宏观低速情况下可以认为是内空间位置不变量(即质量守容恒定律) 现考虑重力如下:地球上重力源于地球万有引力 和物体绕地轴旋转向心力并为万有引力的二分力 随着纬度的升高 一方面~地心物体距离变小 万有引力变大 致使其分力重力增大 ;另一方面~物体绕地轴旋转半径变小 旋转角速度不变情况下向心力减弱 加之二分力夹角增大 于是导致重力进一步变大 以上两点前者为主导因素 后者影响较前者为小

㈡ 怎么看A,B,C,D,E,G,F是什么地理位置

图为南极地区俯视图,H为南极半岛,与A 南美洲 的分界线是德雷克海峡,然后利用方向可知 A向东 G是大西洋 再向东C是非洲 再向东E是印度洋,再向东B是大洋洲 再向东F是太平洋

㈢ g值在不同地理位置存在差异的原因

GM=gR2,地理位置不一样,那R就不一样

㈣ 物理量g与地理位置有关吗

地球表面附近的物体,在仅受重力作用时具有的加速度叫做重力加速度专,也叫自由落属体加速度,用g表示。
重力加速度的数值随海拔高度增大而减小。当物体距地面高度远远小于地球半径时,g变化不大。而离地面高度较大时,重力加速度g数值显著减小,此时不能认为g为常数。
距离地面同一高度的重力加速度,也会随着纬度的升高而变大。由于重力是万有引力的一个分力,万有引力的另一个分力提供了物体绕地轴作圆周运动所需要的向心力。物体所处的地理位置纬度越高,圆周运动轨道半径越小,需要的向心力也越小,重力将随之增大,重力加速度也变大。地理南北两极处的圆周运动轨道半径为0,需要的向心力也为0,重力等于万有引力,此时的重力加速度也达到最大。
由于g随纬度变化不大,因此国际上将在纬度45°的海平面精确测得物体的重力加速度g=9.80665米/秒^2;作为重力加速度的标准值。在解决地球表面附近的问题中,通常将g作为常数,在一般计算中可以取g=9.80米/秒^2;。理论分析及精确实验都表明,随纬度的提高,重力加速度g的数值略有增大

㈤ G=mg中g会随地理高度和位置改变而改变吗

质量m是物体中所含物质的多少.它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它不随物体的形状、状态专以及地理属位置的改变而改变,通常用天平来测质量.
重量G是由于物体受到重力而产生的,它会随地理位置的改变而改变,通常用弹簧测力计来测重量.
G=mg.g是重力加速度在地球不同的位置就有不同的值,不过差别不是很大.
质量的国际单位是千克!
但重量=重力!单位是牛!重量是由于物体受到重力作用产生的,其根本原因是万有引力.
质量是指含有多少物质,所以质量是不变的.由于天体质量不同,所以同一质量的重量也不相同.根据万有引力,重量不仅跟物体的质量有关,还跟天体的质量(如果物体在地球上就是地球,在月亮上就是月球)和两者的距离相关.因为月球重量是地球的大约六分之一,所以同一物体在月球上的重量为地球的1/6.

㈥ 区位和地理位置有什么不同

“区位”一词在现代汉语词典中没有收入,那么“区位”是什么意思呢?课本中的解释是:“某事物的区位包括两层含义:一方面指该事物的位置,另一方面指该事物与其他事物的空间的联系。”对区位一词的理解,严格的说还应包括以下两个方面:①它不仅表示一个位置,还表示放置某事物或为特定目标而标定的一个地区、范围;②它还包括人类对某事物占据位置的设计、规划。区位活动是人类活动的最基本行为,是人们生活、工作最初步和最低的要求,可以说,人类在地理空间上的每一个行为都可以视为是一次区位选择活动。例如:农业生产中农作物种的选择与农业用地的选择,工厂的区位选择,公路、铁路、航道等路线的选线与规划,城市功能区(商业区、工业区、生活区、文化区等)的设置与划分,城市绿化位置的规划以及绿化树种的选择,房地产开发的位置选择,国家各项设施的选址等。
“区位”一方面指该事物的位置,另一方面指该事物与其他事物的空间的联系。农业工业生产活动,城市的形成和发展必须有一个确定的空间位置,也离不开于其他事物的联系,这种联系可以分为两大类:一是与自然环境的联系,而是与社会经济环境的联系。因此生产活动和城市的形成和发展实际是综合了自然和社会经济两大要素的结果。要分析生产活动和城市的形成和发展的规律,就要从作用于生产活动和城市的自然和社会经济要素着手。地理位置指地表上某一事物与其外在客观事物间的空间关系。这种关系的基本要素是方向和距离。地理位置的类型主要有:
①数理地理位置。又称天文位置。用地球经纬度坐标表示,反映某一事物与地球表面整体的空间关系。
②自然地理位置。是某一事物与地表某一自然要素或自然综合体的相对空间关系。
③政治或经济地理位置。是某一事物与政治地理或经济地理条件的相对空间关系。
可见,区位相对于位置来说,强调区域,而位置可以是一个点。在自然要素和人文要素方面,区位更强调要素之间的空间关系,注重两方面;位置强调自然方面,经济地理位置就是区位的重要概念内容。两者相交但不重合。

㈦ 地理位置

工作区位于河西走抄廊西段疏勒河流域袭,包括流域中下游地区的玉门-踏实盆地、安西-敦煌盆地、花海盆地,南依祁连山-阿尔金山,北至北山山前,西连库姆塔格沙漠,东接金塔盆地,面积约1.93万km2,地理坐标:东经93°30′~98°15′,北纬39°50′~40°40′。

工作区涉及1∶25万标准图幅8幅,分别为:玉门关[K46C004003]、敦煌市[K46C004004]、花海[K47C004002]、玉门镇[K47C004001]、阿克塞[J46C001003]、肃北[J46C001004]、昌马[J47C001001]、嘉峪关[J47C001002],后4幅图仅涉及边角。

行政区划上,工作区位于甘肃省酒泉地区的玉门市、安西县、敦煌市3个县(市)。

平原区内交通较为便利,有兰新铁路、G312线、S313线、G215线等主干线公路构成基本交通网络,县、乡、村之间基本都有公路相连。区内荒漠、戈壁及山地基本无道路可通行,交通条件较差(图1-1)。

图1-1 交通位置图

㈧ G=mg中g的大小与什么有关

g随高度的增大而减小。根据万有引力定律F=GmM/R^2 所以高度增大,重力加速度减小。祝你学习进步。 因为g的大小与当地与地心的距离有关,g=G*m/(r

㈨ 地理位置和地理区位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区位一方面指该事物的位置,另一方面指该事物与其他事物的空间的联系。版比如某城权市为什么什么空间地方,或者某事物存在某种联系:一是与自然环境的联系,二是与社会经济环境的联系区位因素:位单位进行空间配置的外部约束因素(区位单位是经济区位的布局主体),不同的区位上,人口分布、市场供求、资源分布等状况不同,从而其区位利益就具有很大差异,区位单位的布局状况也就不同。
一般有3大类:第一是农业,第二是工业素,第三是交通1,农业区位因素:
自然条件因素:气候、水源、土壤、地形。
社会经济因素:市场、交通运输、政府政策、劳动力、土地价格、资金、管理。
技术条件:冷藏、良种、化肥、机械。2,
工业区位因素:比较多
我列举几个你应该就能明白原料指向,能源指向,劳动力指向,市场指向,技术指向和环境指向3,交通区位因素这个比较复杂
总体上我说下铁空水航管五种运输方式的比较
其次是交通线路
还有什么港口建设的条件
气候对交通的影响等等
所有和交通有关的都是
区位选择就是相对区位因素而言,意思就是说哪种选择最好!
比如一个城市要中要建设一个工厂,具体建设在什么方向好,
就是区域选择

㈩ 地理位置和行政区划

(一)地理位置

福建省地处我国东海之滨,位于北纬23°33'~28°20'、东经115°50'~120°40'之间,背回山面海,处于亚热带地区。答东隔台湾海峡与我国台湾省相望,东北与浙江省毗邻,西北横贯武夷山脉与江西省交界,西南与广东省接壤,具体地理位置见图1-1。境内群峰耸峙,山岭蜿蜒,丘陵起伏,素有“东南山国”之称。东部海湾和岛屿众多,较大港湾有22个;海岸线曲折绵亘,总长度达3752千米。全省东西宽约540千米,南北长约550千米,土地总面积12.14万平方千米(未含金门和马祖等岛屿)。

图1-1 福建省地理位置图

(二)行政区划

2007年福建省行政区共划分为8个省辖市(福州市、漳州市、泉州市、莆田市、三明市、南平市、龙岩市和宁德市)、一个计划单列市(厦门市)(图1-2)。全省共有85个县(市、区),包括45个县、14个县级市、26个市辖区,分928个乡镇(表1-1)。

图1-2 福建省行政区划图

表1-1 2007年福建省行政区划表

热点内容
鹿特丹港国家地理 发布:2021-03-15 14:26:00 浏览:571
地理八年级主要的气候类型 发布:2021-03-15 14:24:09 浏览:219
戴旭龙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发布:2021-03-15 14:19:37 浏览:408
地理因素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发布:2021-03-15 14:18:30 浏览: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发布:2021-03-15 14:16:36 浏览:425
工地质检具体干些什么 发布:2021-03-15 14:15:00 浏览:4
东南大学工程地质考试卷 发布:2021-03-15 14:13:41 浏览:840
中国地质大学自动取票机 发布:2021-03-15 14:13:15 浏览:779
曾文武汉地质大学 发布:2021-03-15 14:11:33 浏览:563
中国冶金地质总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网 发布:2021-03-15 14:10:10 浏览: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