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地理信息 » 地理环境的重要性

地理环境的重要性

发布时间: 2021-02-11 03:23:06

① 自然环境对人类的重要性

空气与水都是抄生物生存必不可少的,如果袭二者中的一者或两者遭到破坏,生态环境将失去平衡,生物生存将面临巨大挑战,如对动物与植物生存不利,有的生物生存失去平衡,或大量繁殖,或种群数量上急剧下降甚至造成一些物种从地球上消失.对于人类来说,这种情况下也是极为严峻的,会对人类生活造成很大影响,甚至威胁人类生存.1,由于生态平衡破坏,自然灾害增多,会对人类造成财产与人员损失.2,也伴随着气候的改变,温度变化会很不稳定,人们生活方方面面都会受到影响,某些致命疾病也更加难以控制3,一些物种的消失会加速和态的恶化,产生更多问题,也是不可在短时间恢复的.
植物是人与动物食物最根本的来源,了能起到净化空气与水体的重要作用,一旦破坏,某物种减少或灭亡,会造成生物界某条食物链断裂,更多相关联的物种生存困难甚至也随着灭绝.全球环境也会恶化,二氧化碳增多,空气中一些成分无法得到平衡,氧气量也会减少,很多动物无法生存下去.
动物也是生物中极为重要的一支,虽说它对于环境的作用很小,但一旦被破坏,对于人类将十分不利,动物物种的减少,动物多样性降低,会使动物界更容易遭到彻底而无法恢复的破坏,从而影响到人类生存与发展.

② 分析地理位置的重要性要从哪几个方面分析

一个地方地理位置的重要性从何哪方面分析,该从哪里下手?答:一、讲出位置的重要性要有范围,就是说在什么范围内这个位置重要.例如说中东处于五海三洲之地这个位置重要,这样一个交叉地带对什么重要呢,通过读图就可以看出对沟通东西方面的交通是重要的,即在交通这个范围内它的位置是重要的,其次,对于石油是重要的,因为这个地区是世界最主要的石油生产地,全世界的眼睛都盯着这个位置,所以说在石油生产这个范围内它是最重要的.
二、讲好位置的重要性要有全局观.一个位地理是否重要,要看它在全球或一个大的区域内的作用,例如马六甲海峡,它的地理位置很重要.就在于它是沟通世界东西方的一个咽喉要道,没它不可,日本在从中东,从欧洲,从非洲等运送的物资原料就必须走马六甲海峡,因此,日本称它是海上生命线.和马六甲海峡一样的还有很多比如苏伊氏运河,巴拿马运河,等等,对于全球的交通,商业,军事等来说都是重要的.
三、讲好位置的重要性要突出人的意识.一个地理事物,如果没有人的参与,它就是一个大陆,就是一个海峡,就是一个山地,和其他的自然事物没有区别,它之所以重要是因为人的需要,如果没有缩短航程,节省开支,欧洲人就不会花巨资开挖苏伊氏运河,如要不是各个国家对石油的需要,中东也不会成为世界的焦点,也就不会有战争.这样的例子举不胜举.
四、讲好位置的重要性可以运用各种资料作为佐证.
历史资料最有说服力.讲中国东南沿海位置的重要性可以运用我国清末外国入侵中国,在各地开通商口岸这一史料,也可以运用东南各省在改革开放之后创造出的巨大财富等经济方面的资料说明.

③ 地貌对地理环境有什么重要作用

自然地理学是研究自然地理环境的组成、结构、功能、动态及其空间分异规律的学科,是地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学科。狭义的自然地理学仅指综合自然地理学。

自然地理学简史

人类的地理知识起源于远古时代。但自然地理这一术语始用于17世纪,至18世纪后半期已广为流行。自然地理学作为地理学中的一门学科,出现在近代地理学形成时期。自然地理学的发展大致可分为知识积累时期、近代时期、现代时期三个阶段。

19世纪中期以前,地理学以地理知识的描述性记载为主,自然地理知识作为地理学的一个重要方面,主要是了解地球表面的自然现象、记录山川形势、游历探索四方奇胜,进行探险、发现活动等。

早在公元前3000多年,古埃及人就开始观测尼罗河水位的变化。公元前5世纪,古希腊希罗多德在《历史》(又称《希腊波斯战争史》)一书中叙述了尼罗河夏季洪水的动态规律,并且指出河口三角洲是由河流带来的泥沙堆积而成。

以后,亚里士多德把地球表面各种自然现象作为土、水、火和气四种基本原质的统一体。埃拉托色尼计算了地球的周长,用数学方法研究、确立地球表面经纬度和事物位置的方法,奠定了数理地理的基础,并且将地球划分出五个气候带。在欧洲,整个中世纪是封建闭塞和宗教观念统治时期,地理学几乎没有取得什么进步。

15~17世纪是地理大发现时期,人类的地理视野大大地扩展,不但最终证实了大地球形说的正确性和地球存在着一个统一的世界大洋,还发现了洋流,确定了南北半球的信风带和对季风形成作出科学解释。这一时期收集的大量地表自然现象资料,为17世纪下半叶探讨海陆起源、植物和动物的分类等理论问题,以及综合地研究地球表面自然现象建立了基础。

德国瓦伦纽斯总结了地理大发现时期的大量资料,发表了叙述和解释地球表面自然现象一般规律的著作《普通地理学》。18世纪法国布丰研究了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认为人在改造自然界中有着巨大的力量,整个地球表面都有人类作用的烙印。这些都为自然地理学的建立提供了思想准备。

在中国,公元前13世纪殷代甲骨文中已有关于天气情况的记载。公元前11~前6世纪作于周代的的《诗经》记述了数十种地貌形态。战国时期成书的《尚书·禹贡》依据名山大川的自然分界将当时的疆域分为九州,并就山川、湖泽、土壤、植被等对各州进行区域对比。《管子·地员》篇是首创土地分类的著作,综合当时关于地貌、土壤和植被的知识,较为系统和详细地把土地分为5大类20多个小类,并记述了山地植被的垂直分布。

西汉(公元前206~公元25)以前成书的《山经》对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的自然条件以山为纲作了综合性记述。公元六世纪初,郦道元完成《水经注》,对中国1252条河流水道的源流、脉络和流经地区的地理情况作了详细的注释。11世纪时,沈括在《梦溪笔谈》中叙述了海陆变迁的事实,从河流沉积作用解释华北平原的成因,从流水侵蚀作用论述了雁荡诸峰的形成,还详细记载了物候现象。

17世纪上半叶,徐霞客对喀斯特地貌、火山地貌、河谷纵横剖面发育、植物与环境的关系等作了详尽的记载和科学的分析,特别是对中国西南地区喀斯特地貌的描述非常详细,其中关于溶蚀洼地分类、钟乳石和溶洞形成,以及峰林的类型、分布与地质构造之间关系等的论述是当时的最高研究水平。

19世纪初期德国洪堡德和李特尔创建近代地理学。自然地理学开始成为一门独立的分支学科。从这时起,自然地理学由单一的、表象的、静态的自然地理成分和现象的研究走向把自然地理环境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综合的、内在的和动态的研究。随着自然地理学研究的深入,许多分支学科,如地貌学、气候学、水文地理学、土壤地理学、植物地理学、动物地理学、冰川学、冻土学等迅速发展起来。

洪堡德把自然地理环境看成一个整体,应用经验的和归纳的比较法,对不同区域、不同地理环境进行比较研究,认为地球表面各种自然现象之间存在着因果上和区域上的相互联系。他根据大量实地考察资料,论证了植物的水平分布和垂直分布与气候的关系,创立植物地理学;还首创世界等温线图,研究了气候的形成和分布,成为近代气候学研究的开端。洪堡德的贡献为自然地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分支学科奠定了基础。

19世纪60年代开始,德国佩舍尔提倡用发生学观点来研究地球表面的自然特征,为自然地理学确立了地理学中分支学科的地位。李希霍芬创立了关于自然现象世界分布的一般概念,把自然地理学的研究论题引向地志学,即阐明特定地区内务种事物相互因果关系。地志学的概念受到赫特纳支持并加以详细论述,他的思想对德国自然地理学进展有深远影响,其重要结果是将注意力转向研究人类及其周围自然界与生物环境之间的关系。

19世纪后期到20世纪初期,彭克探讨了地形的成因和形成过程,创用“地表形态学” 一词。他还将阿尔卑斯山的第四纪冰期划分为3个间冰期和4个冰期,对冰川学和第四纪地质学作出重要贡献。20世纪初,施吕特尔提出景观研究是地理学的中心目的,用历史地理学方法探索文化景观从原始(或自然)景观演化的现象和过程。他把自然地理学研究的注意力引向研究人类活动所创造的人类居住地。20世纪30年代末期,特罗尔创建景观生态学,对德国自然地理学的发展同样有着深刻影响。

19世纪后半期,美国正处在西部大勘测时代,戴维斯在进化论思想影响下提出了侵蚀轮回学说,并提倡用“地形的解释性描述”来阐述地貌发育过程,对地貌学的建立和发展起了重要作用。以后,德国彭克又提出地貌演化学说。

19世纪后期,在德国地理学思想影响下,俄国沃耶伊科夫从事地球热量与水分子衡研究,主张重视人类对环境的影响。俄国自然地理学创始人道库恰耶夫在论述土壤形成时提出自然综合体概念,并建立了自然地带学说。以后,他还提出地理景观概念,认识到人是地球表面的一个主要变动力量。

20世纪前半期。贝尔格、格里戈里耶夫等发展了自然地带学说和景观学说,为发展自然地理学基本理论作出重要贡献。与欧美不同,苏联地理学家非常重视自然地理学研究,通常把研究注意力放在自然环境各个要素方面,自然地理学内部分化明显,在自然区划、景观制图、地球化学景观、生物地理群落和古地理学等方面研究取得显著进展。

中国近代地理学是在引进欧美近代地理学的基础上逐步形成的。1908年,张相文编著了中国最早的自然地理学教科书《地文学》,开创了中国近代地理教育。从20年代起,竺可桢对气候学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究。中国地理学者对中国的地貌、气候、水文、土壤和植被等进行广泛的考察研究,从50年代起对青藏高原、黄土高原、新疆、黄淮海平原和海岸带,以及冰川、冻土、沙漠等进行了系统考察,自然区域研究迅速发展。

从60年代开始,地理学出现了重大变革,建立了地理系统学说,从学科分化走向新的综合。在综合研究的基础上,又发展了新的分支学科。在研究方法上,引进了电子计算机和遥感技术,加强了定量分析研究。

这时期的自然地理学注重定量分析,并把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紧密结合。主要是通过建立综合性实验站和使用遥感技术,观测自然地理系统内的能量和物质的转换形式、动态过程,获取范围广和连续的各种自然地理信息,应用数学方法和电子计算机处理和分析各种信息,通过模拟实验建立系统结构模式和动态变化的数学模式等,深入研究自然地理系统的结构特征,预测变化趋向。

注意运用生态学的观点对自然地理系统进行研究,注重人类对环境作用的后果,并由此而发展了生态地理学、景观生态学等。

加强了应用研究。运用自然地理学的研究成果,参与解决农业生产、工程建设、资源开发利用、地理环境污染和治理等问题,由此而发展了应用气候学、应用地貌学、资源地理学、环境地理学、医学地理学等应用性分支学科。

自然地理学的内容

自然地理学的研究对象是自然地理环境,包括只受到人类间接或轻微影响,而原有自然面貌未发生明显变化的天然环境,和长期受到人类直接影响而使原有自然面貌发生重大变化的人为环境。

自然地理环境是指地球表面,具有一定厚度的圈层,即岩石圈、水圈、大气圈、生物圈相互作用、相互渗透的区间内的一个特殊圈层。它是在太阳辐射能、地球内能和生物能作用下形成的,比地球的其他圈层的特征要复杂得多。在这里各种固体、液体、气体状态的物质同时稳定地存在并且相互渗透。只有在地球的这一部分才具有生物产生和繁衍的条件,并成为生物圈进一步发展的强大因素。人类出现后,又成为人类生活和生产活动的环境。

自然地理学的研究内容随着学科的发展越来越广泛,但主要还是研究各自然地理成分的特征、结构、成因、动态和发展规律;研究各自然地理成分之间的相互关系,彼此之间的物质和能量的循环与转化的动态过程;研究自然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研究各个区域的部门自然地理和综合自然地理特征,并进行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的评价,为区域开发提供科学依据;研究受人类干扰、控制的人为环境的变化特点、发展趋势、存在的问题,寻求合理利用的途径和整治措施。

随着自然地理学的发展以及与许多自然科学发生联系,形成了众多的分支学科。按研究的特点,自然地理学可分为综合性的和部门性的两组分支学科。

综合性的分支学科有综合自然地理学、区域自然地理学、古地理学和历史自然地理学等。

综合自然地理学是研究自然地理环境整体的综合特征的学科。

区域自然地理学是研究某一特定地区的自然地理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和自然地理环境的特征、结构、发展变化的学科,也是区域地理学的分支学科。

古地理学是研究和重建地质时期地球表面自然地理现象的学科。

历史自然地理学是研究近一万年来人类历史时期自然地理环境的变化及其规律的学科,也是历史地理学的分支学科。

另外,有普通自然地理学,它是研究自然地理环境的物质组成、结构特征形成和变化规律的学科,也有人认为它是综合自然地理学的分支学科。

部门性的分支学科有地貌学、气候学、水文地理学,土壤地理学、生物地理学、冰川学、冻土学、化学地理学和医学地理学等。

地貌学、气候学、水文地理学、土壤地理学、生物地理学是在研究自然地理环境整体的基础上以自然地理环境的某一成分为研究对象,研究其组成、结构、动态及分布等特征和规律。它们的形成与某些自然科学有关,是自然地理学与相邻的其他科学的边缘学科。

地貌学又称地形学,是研究地球表面的形态特征、成因、分布及其演变规律的学科,是自然地理学与地质学的边缘学科。

气候学是研究气候特征、形成、分布和演变规律,以及气候与其他自然因子和人类活动的关系的学科,是自然地理学与大气科学的边缘学科。

水文地理学,研究地球表面各类水体的性质、形态特征变化与时程分配,以及分布规律的学科,是自然地理学与水文学的边缘学科。

土壤地理学是研究土壤与地理环境的关系的学科,是自然地理学与土壤学的边缘学科。

植物地理学是研究植被空间分布规律的学科,是自然地理学与植物学的边缘学科。

动物地理学是研究动物在地璋表面的分布及其生态地理规律的学科,是自然地理学与动物学的边缘学科。

以独特的自然综合体或自然地理环境的某一方面为研究对象的分支学科有:

冰川学是研究地球表面各种自然冰体的形成、特征、发育及其分布规律的学科。

冻土学是研究冻土的形成、特征、发育及其分布规律的学科。

化学地理学是研究地理环境的化学组成和化学元素的分布、迁移转化规律的学科,是自然地理学与化学的边缘学科。

医学地理学是研究人群疾病和健康状况的地理分布、与地理环境的关系,以及医疗保健机构和设施地域合理配置的学科。它既是地理学与医学的边缘学科,也是应用地理学的分支学科。

此外,还有环境地理学、海洋地理学、荒漠学、河流学、沼泽学等分支学科。

现代自然地理学不断加强定量分析、生态化和应用研究的同时,还注意吸收其他学科的新成就和研究方法,开始进行地理预测研究,并将更加重视全球环境问题。同时,自然地理学研究与人文地理学研究将越来越紧密的联系在一起。

④ 什么叫“地理位置的重要性”

地理位置重来要性的分析自从哪些方面入手?
一个地方地理位置的重要性从何哪方面分析,该从哪里下手?
答:一、讲出位置的重要性要有范围,就是说在什么范围内这个位置重要。例如说“中东”处于五海三洲之地这个位置重要,这样一个交叉地带对什么重要呢,通过读图就可以看出对沟通东西方面的交通是重要的,即在交通这个范围内它的位置是重要的,其次,对于石油是重要的,因为这个地区是世界最主要的石油生产地,全世界的眼睛都盯着这个位置,所以说在石油生产这个范围内它是最重要的。 二、讲好位置的重要性要有全局观。一个位地理是否重要,要看它在全球或一个大的区域内的作用,例如马六甲海峡,它的地理位置很重要。就在于它是沟通世界东西方的一个咽喉要道,没它不可,日本在从中东,从欧洲,从非洲等运送的物资原料就必须走马六甲海峡,因此,日本称它是海上生命线。和马六甲海峡一样的还有很多比如苏伊氏运河,巴拿马运河,等等,对于全球的交通,商业,军事等来说都是重要的。

⑤ 地貌对地理环境有什么重要作用

地貌是地理环境的重要因素,适合种植的地貌能带来经济利益,合理利用水资源和开发矿藏给人类造福。

⑥ 自然资源的重要性是什么自然环境的重要性是什么

自然资源,可以提供人类生存所需的衣食住行的原材料,没有自然资源人类就难以生存下去。自然环境是指地球上的不受人类活动影响或者受影响较小的环境,重要意义就是进行着地球上最原始
自然的物质循环,孕育着各种生命,一定程度上净化人类活动的造成的污染。

⑦ 学习地理的重要性 学习地理对国家的好处

学以致用是最好的!!我地理学的不错,我来说说哈。
1.增长见识,丰富见闻。你可以没去过九寨沟、没去过巴黎、没爬过乞力马扎罗,但是你学习地理可以知道它的大概,“足不出户而知天下”。这会构成你认识世界的知识体系,成为一个博学的人,一个能和别人有谈话资本的人。非常重要!
2.辨清事物方位。有的人连中国省份大体在哪里都不知道?请问他外出会不会有麻烦?呵呵,学地理,就是把事物相关位置放在脑子里,给你一个轮廓,让你去想象。比如,索马里海盗为什么那么猖獗和能够劫道货船?你首先要知道索马里在非洲东北部,相当穷,不能生活后都成了海盗,而他附近时红海,重要的国际货运航线,所以有很多货船,才有劫持的可能性。这仅仅是个例子,不过,很好的说明了,学地理可以认识事物,认识世界。
3.野外求生必备。地理中有很多关于自然界事物的介绍,比如北斗星指向,沙漠中水源存在,自然灾害如地震、泥石流、台风等发生如何躲避危险………………太多了,学地理可以获得求生之道。
4.认识自然界,其实地理跟生物、航空、地质学等联系死十分紧密的。如树木生长规律、地质构造、宇宙结构、大气构成……这些都是认识世界的最最基本的方式。学了地理后, 你就知道,现在的温室效应是怎么回事,低碳经济是怎么回事,各种自然灾害如何形成和发作,煤矿挖煤为什么会发生瓦斯爆炸,为什么要实施登月计划,有没有外星人…………太多了
呵呵,我非常喜欢地理,它确实给生活带来乐趣,这就非常重要了,还有好多我没说的, 打字累了……祝你学好地理,学以致用哈!地理有用!!

⑧ 地理环境决定论的意义

正确地阐明地理环境对人类社会发展的作用,有助于发展地理学理论研究和指导实践版应用权。毫无疑问,主宰人类社会历史演变的是其固有的内在规律;地理环境是社会发展的客观物质条件而不能上升为主导的或决定性的因素。马克思在《资本论》中说过,封建社会之解体与资本主义的产生是一个合乎逻辑的过程,“并非自然的恩赐”。但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也或多或少地受到地理环境的影响。当人类社会活动与地理环境发生联系并能加以利用与改造时,才能显示其特性并对社会发展产生加速或延缓的影响。社会发展阶段越古老,人类对地理环境的依赖性越大;即使在原始阶段,社会发展速度也并非与地理环境优越性程度成正比。地理环境与人类社会均处于不断运动变化而又相互影响、相互制约之中。走向另一极端主张无视地理环境和随心所欲地践踏地理环境的地理环境虚无主义,均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相违背,也必然在实践中碰壁。

⑨ 1,地理环境对社会发展有什么重要作用

地理环境对社会历史发展起着什么作用地理环境,或者说,社会发展的自然环境、自然条件、自然基础,是社会物质生活和社会发展的经常的必要条件之一.它包括在历史上形成的与人类社会生活相互起作用或可能相互起作用的自然条件,如地理位置、地形、气候、土壤、水文、矿藏、植物、动物,等等.地理环境是上述诸方面及其交互作用下形成的复杂系统.不仅如此,不能只从自然物质及其运动规律来看待地理环境,还应当从人与自然的交互作用来看待.这样,地理环境不仅和各个地区、各个国家的人类活动构成了一个复杂的大系统,而且在今天,整个人类社会和整个地球已经形成了一个十分复杂的更大系统.
人类创造历史的活动是在一定的空间内进行的.从这个意义上说,地理环境似乎就是人类活动的背景,起着类似舞台、布景乃至道具的作用.但是,人类历史创造活动的一个重要方面是通过和自然界之间的物质变换,或者说,通过对自然物质的调整、控制和改造,以谋求自身的生存和发展.因此,地理环境不单是人类历史活动的沉默背景和消极的旁观者,它本身就是人类历史创造活动的参与者,是这种活动的对象和材料.地理环境不仅为社会的发展提供有利的或不利的条件,它自身也在与人类活动的交互作用中不断改变面貌.自有人类以来,地理环境因自然本身的发展而引起的变化一般来说是缓慢的,而在人与自然的交互作用下引起的变化,却随社会的发展,人类征服自然能力的加强而不断扩大、加剧和加深[2].因此,作为人与自然相互关系的一个方面的地理环境主要是一个历史的范畴.
地理环境是一个历史的范畴,更具体些说,第一,自然界本身由于自己内部原因而在发生变化,尽管这种变化一般来说是缓慢的,但其中有一些变化终究对人类社会的发展有着相当的影响.一两千万年至几百万年前的亚非大陆热带、亚热带和温带某些地区地理环境的变化,给古猿向人的演化带来了有利的自然条件.我国五千年气候的变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3],已经为人所习知.而气候变化所引起的一系列社会后果,也开始有人探索[4].至于局部地区,短暂时间内的地理环境由于自身原因而引起的剧烈变化,如地震、火山喷发、山崩、海啸、洪水、大旱等等,往往对该地区的人类活动产生重大的有时竟是决定性的影响.至于局部地区地理环境由于自身原因引起的缓慢变化,虽然不那么惊心触目,但也对历史的发展起过或大或小的影响.像唐后期非常繁荣,被称为扬一益二的扬州,在这以后由于长江航道的淤塞和海岸线的延伸,失去了海港河港的优势而趋衰落,在历史上并非少见的现象.
第二,在人类发展的初始阶段,由于生产力水平低下,人与自然的关系是简单和狭隘的.最早,人们所利用的更多的是获得生活资料的自然富源,如土壤的肥力,鱼产丰富的水等.随着人类进入较高的发展阶段,劳动资料的自然富源,如瀑布、河流、森林、金属、煤炭等等,获得了更重要的意义.如今,人类活动的地理环境的范围已从陆地表面伸展到了外层空间、洋底和地层深处.而人类所能利用的自然物质、自然力和自然条件也日益增多、扩大和深化.原先不知其性质与用途,或限于技术水平而无法利用的自然物质、自然力和自然条件,像低品位矿石,工业废料,稀有金属,潮汐力,缺乏引力接近于真空的外层空间等被利用起来,参加到人与地理环境交互作用的大系统中来.
第三,自从人类摆脱动物状态,从动物界分化出来以后,人类就通过劳动从单纯依赖于自然界,利用现成的自然条件逐渐走上了改造与支配自然的道路.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这种改造的规模日益扩大,程度日益加深,以致今天的地球上遍布着整治过的土地,人工驯化的动物,经过育种的栽培植物,巨大的堤坝,无数的城市村镇,四通八达的道路和运河等,和远古的面貌已经大不相同.后人就在先辈改造过的地理环境中活动,并继续先辈从事地理环境的改造.而这种经过人类改变过了的地理环境,又会给活动在其间的人类带来新的巨大的影响和前所未有的问题.人和自然的关系就是这样不断地扩展、深化和交融.人类控制和改造自然的能力越发展,就越能认识和利用自然规律,克服地理环境对自己的限制.但这并不意味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和地理环境的作用是反比关系,仿佛人类社会越发展,地理环境对社会的作用就愈小.事实上,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人和自然的关系逐步进入更宽、更深和更高的层次.许多新的自然条件和人们尚未认识或尚未充分认识的自然规律,随着人和自然关系的扩展和深化而加入到这种关系中来,使人类征服自然的活动出现了新的局面,新的动力,也带来了始料所未及的后果.例如农业的发展带来森林和草原的破坏,引起水土流失和气候变化,工业的发展带来环境污染乃至大气层二氧化碳增加这类全球性的长远问题等.人类对自然的斗争永无止息,人类对自然的改造始终在进行,人类和自然的关系是一个历久而又常新的过程.
第四,即使是同样不变的自然条件,在人类发展的不同阶段,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往往起着不同甚至相反的作用.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大洋曾经妨碍了人们的交往,但当帆船、轮船相继出现以后,它就成了人类最重要的交往途径之一.多少年来,外层空间与人类社会的生产和生活几乎毫不相关,今天由于火箭及人造卫星的发明,它已经深深进入人类社会生活与政治生活领域.
总之,地理环境的范围、深度、对人类社会的影响,在社会发展的各个阶段各不相同,它是随人类发展而变化的,是人与自然的复杂关系的产物.之所以如此,不仅是自然界本身的发展,更重要的是取决于人类社会的物质生产水平和社会制度,以及由此而形成的人类改造、利用、控制地理环境的能力.因此,我们说地理环境是一个历史的范畴.正因为这样,在研究人类社会历史发展时绝不能忽视地理环境及其作用.马克思、恩格斯说:;任何历史记载都应当从这些自然基础以及它们在历史进程中由于人们的活动而发生的变更出发.

⑩ 地理的重要性

地理学研究地球表面同人类相关的地理环境,以及地理环境与人类的关系。地理内学对人地关系的研究着重容是空间关系。
地是人类生产生活的舞台,是人类创造文明的基石,地理就是了解地的学科。明白了地理就明白了很多事:为什么欧洲人的鼻子如此之高?为什么中国台湾会受“莫拉克”侵袭?为什么中国地区发展如此不平衡?
因为地理是自然科学,所以在生活中就能找到地理,地理是很实用的一门科目。
初中的地理课程只要会考就结束了,不算入中考成绩,相对来说是比较不受重视的科目。因为初中只是打基础,稍稍涉足地理。
地理学在社会上是非常重要的一门学科,它包括气象、地质、地区发展、人类生活的等等发面。涉及面很广,测绘就是应用地理的一个例子,是一个国家发展的保障,通过测绘了解了一个国家的基本数据才能进行科学的建设与发展。
又例如石油工业的血液,煤炭是工业的粮食,通过学习地质学就能知道石油煤炭的分布情况,对于国家建设可是举足轻重的。
一个国家的资源情况是领导者决策的依据,是国家和社会发展路灯,地理的确很重要。

热点内容
鹿特丹港国家地理 发布:2021-03-15 14:26:00 浏览:571
地理八年级主要的气候类型 发布:2021-03-15 14:24:09 浏览:219
戴旭龙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发布:2021-03-15 14:19:37 浏览:408
地理因素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发布:2021-03-15 14:18:30 浏览: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发布:2021-03-15 14:16:36 浏览:425
工地质检具体干些什么 发布:2021-03-15 14:15:00 浏览:4
东南大学工程地质考试卷 发布:2021-03-15 14:13:41 浏览:840
中国地质大学自动取票机 发布:2021-03-15 14:13:15 浏览:779
曾文武汉地质大学 发布:2021-03-15 14:11:33 浏览:563
中国冶金地质总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网 发布:2021-03-15 14:10:10 浏览: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