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河的地理位置
1. 黑河的地理位置
黑河市地处中国东北边陲,黑龙江省西北部,小兴安岭北麓,位于北纬47°42′-51°03′,东经124°45′-129°18′之间
2. 黑河地理位置经济情况有市场吗
黑河本地人群的消费观念目前比较落后,如果你想在黑河拓展发展空间,最好把内消费群体容定位在黑河对岸的布拉戈维申斯克人群,现在黑河边贸政策比前几年好多了,建议去你先去考察一下。在哈站乘坐黑河旅游号,晚上睡一觉早上就到,一点都不耽误事。
3. 黑河流域的地理环境
黑河发源于南部祁连山区,分东西两支:东支为干流,上游分东西两岔,东岔俄博河又专称八宝河,源于俄博滩东属的锦阳岭,自东向西流长80余公里,西岔野牛沟,源于铁里干山,由西向东流长190余公里,东西两岔汇于黄藏寺折向北流称为甘州河,流程90公里至莺落峡进入走廊平原,始称黑河,上述流域为黑河(干流)的上游。西支源于陶勒寺,上游称讨赖河,也有东西两岔,于朱龙庙附近汇合,称北大河(或临水河)。黑河从莺落峡进入河西走廊,于张掖市城西北10公里附近,纳山丹河、洪水河,流向西北,经临泽、高台汇梨园河、摆浪河穿越正义峡(北山),进入阿拉善平原。莺落峡至正义峡流程185公里,河床平均比降2‰,为黑河(干流)的中游。黑河流经正义峡谷后,在甘肃金塔县境内的鼎新与北大河汇合,北流150公里至内蒙古自治区额济纳旗境内的狼心山西麓,又分为东西两河,东河(达西敖包河)向北分八个支流(纳林河、保都格河、昂茨河等)呈扇形注入东居延海(索果淖尔);西河(穆林河)向北分五条支流(龚子河、科立杜河、马蹄格格河等)注入西居延海(嘎顺淖尔)。
4. 黑河流域地质概况
(一)自然地理概况
黑河是我国西北地区较大的内陆河,地处河西走廊和祁连山中段,流经青海、甘肃、内蒙古三省(自治区)。地理位置位于东经97°37′~102°06′,北纬37°44′~42°40′,流域范围南以祁连山为界,北止居延海,与蒙古人民共和国接壤,东以大黄山与石羊河接壤,西与黑山、疏勒河为界。东西长400余千米,南北长800多千米,流域面积约13万平方千米。
黑河流域所处的战略位置十分重要,是古丝绸之路和今欧亚大陆桥的必经之地,在这里,有我国的卫星发射基地,有漫长的与蒙古国接壤的边界线。这里历史上曾繁华一时,沧桑巨变,黑水古国、楼兰古国消失了,变成了今天的戈壁沙滩,这一切都与水系相关。因此,建立黑河流域地下水三维地质结构模型,摸清其地质结构,对于流域内干旱区找水、流域内生态环境建设、经济和社会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1.气象
黑河流域地处欧亚大陆腹地,远离海洋,为典型的大陆性气候。在夏季,东南太平洋暖湿气流可途经我国大陆,翻越秦岭和黄土高原,影响本区;西南气流因受青藏高原影响,可把印度洋和孟加拉湾等南亚洋面的水汽带入区内的东部;西部大西洋和北部北冰洋气流,远途跋涉欧亚大陆,经中亚、黑海,翻越准格尔界山、天山,到本区西部已是尾翼,变得水汽缺少、空气干燥,影响较弱。在冬季,本区受蒙古、西伯利亚高压控制,显得格外寒冷和干燥。总体来说,本区南部山区降水量最大,中部与北部平原区降水量最少,东部比西部降水量大;蒸发量则相反,北、西部蒸发量大,东、南部蒸发量小。
据1957—1983年的气象资料统计,区内多年平均降水量为42mm,年内降水量60%~70%集中在7~9月,一次降水量在10mm以上者甚少;年平均蒸发度为3755mm,是降水量的89倍左右,蒸发最强烈的季节出现在5~8月,约占全年蒸发量的50%左右。降水和蒸发随地势的升降而变化,一般地势越高降水量越大,蒸发量越小,地面标高每增加1000m降水量增加3.5~4.8mm,蒸发量减少25~32mm;多年平均气温8.04℃,最高为41.8℃,最低为-36.4℃,日温差一般为14~17℃,最高达34.2℃;年日照时数3325.6~3432.4t;年均绝对湿度4.2mb,相对湿度32%~35%,湿润系数低于0.009%~0.012%,盛行西北风,年均风速4.2m/s,最大风速15.0m/s,8级和8级以上的大风日数年均54天,沙尘暴日数年均29天,大风多在春季和夏初。
2.水文
流域内的主要河流为黑河,又称弱水(或称额济纳河),发源于祁连山北麓,分东西两支,东支称黑河,为干流;西支称北大河,汇流于鼎新南,经双城子流入额济纳旗境内,至狼心山西麓的巴彦博古都分为东、西两河。东河向北分8个支流呈扇形汇入东居延海(索果淖尔),西河向北分4个支流汇入西居延海(嘎顺淖尔)。河流全长821km,流域面积1.28万km2。出山口莺落峡以上为上游,河长303km,流域面积1.0万km2;莺落峡至正义峡为中游;正义峡以下为下游。
流域内天然湖泊很少,只在黑河干流的尾闾有东居延海(索果淖尔)和西居延海(嘎顺淖尔),由地表水和地下水补给,系淡水湖。历史上西居延海湖水面积350km2;1961年干涸,东居延海1958年湖水面积35.5km2,现有水面20多平方千米,平均水深1m,蓄水量约2000万m3。
流域内的大小冰川428条,分布在河流源头,覆盖面积129.79km2,估计冰储量3.3km3左右,年补给河流的冰川融水量约3.65亿m3,占流域地表径流量的9.8%。
(二)区域地形地貌
黑河流域内地势南高北低,西高东低。南部祁连山脉海拔高,山峰高程大多在3000~5000m之间,最高峰为5564m;中部海拔多为1500~2500m,以青龙山海拔为最高,达3600m;北部海拔多在1000~1500m左右,高程变化相对平缓一些。
黑河流域南部为祁连山山脉,山势高耸陡峻,沟谷切割剧烈,峭壁横生,主要是水流刻蚀及冰川剥蚀景观。流域中部多为低山地形,有合黎山、龙首山等山脉,现代地貌景观虽与高山区大体相似,但受干燥气候影响,风化地形较为发育,部分区域半荒漠、荒漠化景观较为明显。北部平原处于黑河下游冲洪积平原,地势较低,相对高程较小,由于受近代强烈的风力及剥蚀作用,在平原上形成了广大的沙漠、风蚀洼地、堆积地形、丘陵及波状准平原地貌特征,同时,北部山体山势大多宽广低矮,山顶平缓,沟谷不发育。
区域内地貌形态比较丰富,依据地貌的基本成因及形态,可将本区地貌划分为山地、平原、戈壁、沙漠几种类型,对每种类型可分为若干亚类型。如山地有褶皱断块高山、褶皱断块中山、构造剥蚀低山丘陵、剥蚀堆积垄岗状丘陵。平原有陡倾斜的洪积扇形平原、洪积平原、冲积-洪积平原、冲积平原。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类型地貌单元:构造剥蚀地形、主要是一些褶皱状的高中低山及丘陵地带;剥蚀堆积地形,主要是一些山间平原、沟谷平原;堆积、冲洪积、湖积平原及风积地形;戈壁;沙漠。
(三)区域地质构造
1.构造概况
区域内构造复杂,包括了较多地质单元。各构造单元的边缘,基本都有大的断裂所控制,如在祁连山山麓,有一系列逆冲断层组成叠瓦式断裂,控制着盆地的水文地质条件。另外,还有许多隆起带和凹陷带的分布,与断裂一起,把流域平原切割为几个大的盆地。
构造运动表现为在南部山地上升,走廊盆地相对下降,为第四系沉积提供了良好的场所。如酒泉东盆地和张掖盆地。中部山地和北部山地相对稳定,上升幅度小,盆地的第四系松散层沉积物主要来自南盆地,因此厚度较薄,沉积颗粒较细。
在流域内第四纪地层出露较为齐全,而各盆地的基底可分为下古生界以前的变质岩和火成岩组,侏罗系至上古生界碎屑岩组,第三系、白垩系以泥岩为主的细粒岩组。还有部分的Q1岩组。
2.构造运动
区域内构造运动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升降运动:主要表现为山地一直处于上升状态,盆地则处于下沉过程中,如南北山体的处于上升运动,平原区则处于沉降运动过程。山地以祁连山、大黄山上升为剧,盆地以大马营、永昌盆地沉降幅度最大。
褶曲变动:在第三系下及第四系下、中更新统广泛形成褶曲构造,证实了第四系早期新构造运动是十分强烈的。
断裂运动:区域内断裂构造屡见不鲜,有的出露于地表,有的隐伏于地下,这些构造多见于山麓地带,丘陵区和平原区,断层线长度从几千米到数十千米的均有。性质上多属压性或压扭性逆断层、平推断层。出露地表的断层比较明显,一般有断层构造破碎带存在。隐伏断层多分布于山麓地带及平原区,如祁连山北麓大断层等。这些断层对盆地地下水的形成和运移起着不同程度的控制作用,可以作为盆地的分界线。
地震作用:据史料记载,区域内地震活动频繁,有的地震震级高,破坏性严重,这也是现代地壳运动活跃的反映,是新构造运动的又一佐证。
(四)区域地层
流域内的出露地层较为齐全,新老地层都有出现,在山区古生、中生界较多一些,如奥陶系、志留系、泥盆系、石炭系、二叠系、三叠系、侏罗系、白垩系都在建模剖面上有所展现。本次建模主要涉及平原区的盆地,在山区由于勘探资料少,在此不予考虑。
在地层中还有许多侵入岩存在,如花岗岩、石英闪长岩、花岗闪长岩及超基性岩,它们岩枝或岩脉的形式侵入到不同时代的地层中。在盆地第四系中也时有出现。
区域内各个盆地广泛发育着第四系,这也是我们建模的主要对象。下面具体就各个时代不同成因类型的第四系进行说明。
全新统(Qh):此地层广泛分布于区域内地表,但沉积厚度较薄,成因类型比较复杂,有洪积、冲积、淤积、湖积、风积类型。洪积代表岩性有砂碎石层,含泥质成分较高,碎石分选性差。冲积分布于冲积平原沟谷古河道地带,以砂、砂砾石居多,砂砾分选及磨圆性均好,砂以细砂和中细砂为主,水平层理发育,松散,局部夹薄层粘土。淤积分布于剥蚀洼地,为现代沟谷洪水携带物质最终沉积的场所,以粘土亚粘土为主,夹粉细砂。湖积主要分布于湖盆地带,岩性为粘土夹薄砂层。风积主要在沙丘形式出现,岩性以粉细砂为主。冲积、湖积和湖沼沉积分布于黑河流域中下游河床两侧与河流的古河道内,分布范围较为狭长。
上更新统(Q3):分布广大平原上。上更新统一般以含砾砂和砂为主。洪积类型成因的地层分布于山前倾斜平原,以砂砾石层为主,成分因地而异。洪积扇岩性以砾卵石为主,细土平原由亚砂土、砂和亚粘土组成,厚度数十米至百余米。
中更新统(Q2):岩性主要为砾卵石、亚粘土、亚砂土、粘土与砂互层,上层多被上更新统砂砾石层覆盖,由于强烈的剥蚀作用,在洼地的周边可见露头,以灰黄色粘土夹薄层粉细砂为主。中更新统的堆积物是在继承了下更新统的沉积环境上接受沉积的,故岩性及厚度在纵横方向的变化规律与下更新统是基本一致的。
下更新统(Q1):在流域平原内分布较广,岩性主要由粘土夹砂土组成,沉积厚度与岩性变化较大。局部为厚层状砾岩、砂砾岩夹砂岩,泥钙质胶结,在南盆地的北部和北盆地中,形成以泥岩为主的第四系松散层的基底。
(五)区域水文地质条件
由于第四系沉积物岩相的差异和地下水补给和排泄条件的不同,并且受基底起伏形态的变化影响,区域内水文地质条件有明显的差别。
祁连山前的盆地第四系松散层厚度大,疏松多孔,是赋存地下水的有利场所,潜水水位埋深较大,一般为100~300m。由南向北,至中部地带,基底抬升,地下水水位埋深变浅,许多地方地下水甚至以泉的形式溢出地表。在北部盆地,主要为细土平原带,地下水类型为多层结构的潜水-承压水结构。
断层对地下水水位的影响很大,往往伴随着地下水的跌水和溢出现象的发生。断层两侧水位埋深相差很大。
5. 江苏省黑河是什么地方
不知道你为来什么会提出这样的问自题,也许是你的地理只是学的不好吧。江苏省好像没有黑河市吧,黑河市在东北,属于黑龙江省,两个地方相差老远,差个几千里之遥。
黑河市好像还是我国最北端的城市,不信可以去翻翻地理课本和地图,江苏省根本就没有黑河市,江苏省整个省都很发达,黑河市和江苏省的任何一个市都没法比。
6. 黑河流域地理范围包括哪些省
中国有多个黑河
甘肃,青海 :黑河流域自上游至下游居延海,分别流经青专海省的祁连县,甘肃省的肃属南县、山丹、民乐、张掖、临泽、高台、金塔县(市)。
陕西 : 黑河(Heihe River),渭河右岸支流,流域全在周至县境内。古称芒水,以其出秦岭芒谷而得名;又因其水色黑,故称黑河。
四川,甘肃 :黑河,是黄河上游重要支流之一,发源于四川省红原县和松潘县交界处的岷山山脉西侧,向北流经松潘草地后,在甘肃省玛曲县东南注入黄河,全长456公里,流域面积7608平方公里。
河北,北京: 黑河,俗称黑河沟,地处燕山地区,源于河北省张家口市赤城县黑龙山森林公园境内,流经三道川乡,白草镇,东万口乡,茨营子乡,东卯镇,北京市密云县,最终流入密云水库。
越南黑河(Black River)
越语称沱江(Song Da),汉语称李仙江(Li-hsien Chiang)。
东南亚红河主要支流之一,发源于中国云南省中部,东南流入越南西北部後与红河平行,至和平坝突然转北,於河内西北约56公里处与红河汇合,全程近800公里。
7. 黑河在中国地图上的地理位置
8. 黑河的地理
黑河临近冷空气发源地——西伯利亚大草原,境内又有小兴安岭山脉纵贯南北,使全市呈寒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特征,横跨三、四、五、六4个积温带。春季气温不稳定,干旱多风,夏季温热多雨,秋季凉爽舒适,冬季严寒、漫长而干燥,冬长夏短、四季分明。全市年均降雨量500——550毫米,有效积温1950——2300℃,日照时数2560——2700小时,无霜期90——120天,年均气温-1.3——0.4℃,日最高气温38.2℃,最低气温零下40℃,平均风速2—3.5米/秒 。
寒冷是黑河地区气候主要特征之一,黑河年平均气温为零下1.3到零下0.4℃。一月最冷,平均气温为零下25.4到零下23.8℃。七月最热,平均气温为19.4-21.3℃。年较差为44.2-46.7℃,国内其它地区少有。每年10月中旬到次年4月中旬,全区日平均气温小于或等于0℃,长达183-195天;每年11月下旬到次年2月底,为日平均气温小于或等于-20℃的严寒时段,长达88-103天。一年中最低气温小于或等于-30℃的日数,平均可达25-54天,而且自11月下旬到次年3月都可出现。各地极端最低气温值均超过-40℃,大部分年份均能出现。1965年冬,最低气温小于或等于-30℃的天气达91天,小于或等于-40℃的天气达20天,1980年1月还观测到-48.1℃的极端最低气温记录。
黑河地区夏季气候宜人,中午较热,早晚凉爽。5月下旬至8月下旬,为日平均气温大于或等于20℃时段,达80天以上。最高气温大于或等于30℃的日数,每年平均出现7-12天。德都县1968年7月曾出现过38.2℃的最高气温记录。5月中旬至9月中旬,黑河日平均气温稳定在10℃以上的日数,孙吴县最少,为116天,其它县(市)为123-128天;大于或等于10℃的积温,在19.44℃~23.06℃之间,孙吴县最少。形成小兴安岭腹地气温最低,积温值最小,向山脉两边延伸,则气温逐渐增高,积温逐渐增多的特点。 水资源充足,境内拥有黑龙江、嫩江两大水系大小河流621条。全市人均占有量是全国的3.5倍,是黑龙江省的2.6倍。
河流均属山区性河流,落差大,适合修建水电站的坝址多,黑龙江干流黑河段水能蕴藏量1500万千瓦。内河装机容量67万千瓦,占全省52%,已建成的10个水电站总装机19.4万千瓦 。 有各种矿藏93种,矿产地410余处,已探明储量的221处56种,其中金、铜、玛瑙石、石灰石、矿泉水等15种矿藏储量居全省之首。多宝山铜矿为全国第二大铜矿,五大连池矿泉水与法国维西矿泉、格鲁吉亚、高加索矿泉并称世界三大冷泉。
黑河市矿产资源十分丰富,大兴安岭、黑河、伊春铁多金属产业带穿越境内。市域内共发现黑色、有色、贵重、稀有等金属矿产及能源、化工原料、冶金辅料、稀散元素等非金属矿产,种类达95种,现已查明储量的有37种,分别占全省的72.5%和48%、全国的53.9%和 24.2%;发现矿产地600余处,其中探明储量73处,主要矿产资源潜在经济价值约10000亿元以上。现探明铜、钼、钨、沸石等16种资源储量,均居全省首位。其中,多宝山铜矿为东北地区最大的铜矿,翠宏山铁多金属矿为全省第二大铁矿。已探明煤炭资源储量9.6亿吨。另外,铂族金属、硫铁矿、珍珠岩等特色矿产资源储量也相对较高,为省内其他地市少见。 黑河市有林地面积281.3万公顷,木材蓄积量1.58亿立米,是黑龙江省三大林区之一。
辖区内有马鹿、驼鹿等野生动物467种,野生植物1000多种,国家重点保护的一、二级珍稀动物都有分布,是中国重要的野生动植物资源圃和基因库。境内已发现的中草药材350多种,人参、鹿茸、林蛙油等名贵中药材和刺五加、平贝、黄芪、五味子、赤芍、苍术等道地药材产量较大,野生药材年蕴藏量大约在1700万公斤左右。经多年的种植探索,掌握了成熟的栽培技术,先后成功种植了人参、五味子、水飞蓟、板蓝根、黄芪、甘草、刺五加、防风、平贝等13个品种,面积近10万亩。在江河湖泊中,生长着18科87种鱼,其中黑龙江特产的大马哈及“三花五罗”等鱼种尤为珍贵。
9. 黑河的地理位置怎么样
黑河市,位于中国黑龙江省北部,北纬47°42′-51°03′,东经124°45′-129°18′之间,市区以黑龙江主航道中心线为界,与俄罗斯远东第三大城市——阿穆尔州首府布拉戈维申斯克市(海兰泡)之间仅相距750米,是中俄4374公里边境线上,唯一一个与俄联邦主体首府相对应的距离最近、规模最大、规格最高、功能最全、开放最早的中国边境城市,辖"二市三县二区"(北安市、五大连池市、嫩江县、孙吴县、逊克县、爱辉区和五大连池风景区),幅员66803平方公里,有汉、满、鄂伦春、达斡尔等32个民族,人口170万(市区人口14万),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23人。
黑河地区山丘起伏连绵,河流纵横交错,小兴安岭犹如一道绿色的屏障自西北向东南贯穿全市,使地势呈现出中部高、两侧低,北部高、南部低的特点。低山面积17235平方公里,占全区总面积的25.08%,平均海拔在500-900米之间,最高的大黑山海拔867.4米。有丘陵地26990平方公里,占全区总面积的39.27%,海拔在300-500米之间。有火山群16座,占山地密集的1/4,海拔在400-600米之间,以五大连池火山群为最有特色,是全国著名的旅游风景区。全区大体为"六山一水一草二分田"。
10. 黑龙江的黑河市在那个方位呀
我勒个去,我家就是黑河的,你要去黑河吗?
黑河在黑龙江江畔,对面是俄罗斯远东第三大城市。楼上说黑河在最北面,真是胡扯,那是漠河好吧~~
如果你只想知道在哪里那就直接网络地图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