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地理信息 » 女儿国地理位置

女儿国地理位置

发布时间: 2021-02-10 23:13:41

Ⅰ 《西游记》中女儿国是指现在的哪个地方呢

在古典名著《西游记》中,讲述了唐僧师徒四人取经途中路过女儿国时,遭遇到了一系列令人啼笑皆非的奇事。唐僧和八戒由于误喝了子母河里的水,导致怀孕,亏得神通广大的孙悟空找来落胎泉的泉水,才解了他俩的燃眉之急。其后,女儿国的国王倾慕唐僧,差点毁了他的道行。


(古碉群遗址)

其三,这一带有独具特色的传统服饰。

《旧唐书》中记载了东女国的服饰特点:“其王服青毛绫裙,下领衫,上披青袍,其袖委地。冬则羔裘,饰以纹锦。为小鬟髻,饰之以金。”

由此可见,东女国的女子服饰尚青,男子赭面,也就是主要以青黑色为美。现今的丹巴女子的装束,仍然可以看出这种传统元素的印记,与当时的东女国服饰是一脉相承的,她们喜欢黑色的百褶裙和深色披肩。而且不管她们的服饰色彩如何华丽,其主色调一定是黑色的。

由此可见,东女国在历史上确实是存在的。到了唐朝中期,朝廷将定居此处的东女国部落逐步迁移到大渡河边定居,其女王也被朝廷册封为“银青光禄大夫”。不过,在后来的历史进程中,随着汉人文化的影响,东女国逐渐被父权社会所取代直至消亡。

Ⅱ 《西游记》原著中女儿国是在哪一回

《西来游记》原著中女儿国是在第五十回自。

《西游记》中说到了女儿国,在第五十四回,第五十回当中主要描写了唐僧师徒四人在取经的途中路过了一个叫做西梁女国的地方。

在这个国家里面,没有一个男性,所有的官员乃至于国王都是由女性来担任,如果这个国家里面的哪个女人想要繁衍后代,那就需要靠喝子母河当中的水来受孕。

(2)女儿国地理位置扩展阅读:

《西游记》是吴承恩根据民间传说加上自己的艺术加工而成的神话小说,其中大量参考了《大唐西域记》的相关内容,从《西游记》中的女儿国的地理位置、风俗民情来看。

它的原型就是史书上记载的东女国,但是这个东女国并非没有男人,只是男人的社会地位比较低,处处从属于女性,以种地和打仗为主要任务,家庭和国家的权力则掌握在女性手里。

在朝廷中国王和官吏都是女人,男人不能在朝廷做官,只能在外面服兵役。女王去世后,在族群中推选有威望的女性接任女王。

在一般的家庭事务中也是以女性为主,男女之间不存在夫妻关系,家庭中以母亲为尊,掌管家庭财产的分配,主导一切家中事务。

Ⅲ 唐僧取经经过的女儿国现在是应该是那里

在川西嘉绒藏区的白云深处,傲然耸立着一座古老而神秘莫测的神山——墨尔多神山。传说,在很久很久以前,一只美丽的凤凰飞到了墨尔多神山,被山的美景所感化,随即化成千千万万美丽迷人的美女,于是,墨尔多神山下便成了美女如云的地方。 每从吴承恩的《西游记》中读到“那里人都是长裙短袄,粉面油头,不分老少,尽是妇女……”的文字时,男人的本能总让我对这个美女如云的西梁女国和那位“眉如翠羽、肌似羊脂”的女王有着一份离奇的向往与憧憬——这“女儿国”到底是吴承恩天马行空虚构出来的梦幻世界,还是历史上确有其事? “传说中的女儿国,就在墨尔多神山下。” 7月的某个黄昏,朋友一个来自丹巴的长途电话,让我按捺不住了。于是收拾起行囊,日夜兼程往墨尔多神山而去。 盛夏的嘉绒高原,风和日丽,大片大片的向阳葵花在田野、路边、溪旁肆意地绽放着。午后的大渡河风平浪静,阳光无遮拦地在旷野上流窜,所有的风物如同静止在天边的那座墨尔多神山一般,空静而又神秘莫测。墨尔多主峰高耸入云,仿佛君临天下,接受着四周群山的朝拜。 据《墨尔多神山志》记载:墨尔多神山上共有108个圣景,千余处景点。站在墨尔多山之巅,东可远眺峨眉金顶,西可遥视卫藏冈底斯雪山,境内八条银色的河流,如同八条洁白的哈达,缠绕在墨尔多神山56座美丽的山峦之间。 据说,墨尔多山原本叫格尔隆山,山下有位坚强勇敢的藏族青年墨尔多,后为吐蕃王朝所招,率兵远征,打击巴尔布的入侵,凯旋而归。后人为了敬仰他的忠勇,把格尔隆山改名为墨尔多山,并在山脚下建庙宇给他塑像。清乾隆年间,廓尔喀入侵西藏,达赖要求嘉绒派兵援助。嘉绒兵与廓尔喀的仗打得十分激烈。数百次战斗都难决胜负。弹尽粮绝之时,嘉绒官兵面向家乡,向墨尔多山神祈祷。这时奇迹出现了,云雾中但见墨尔多骑着骡子,头戴毡帽,背枪舞剑来到战场,从怀中取出禳袋,撒下千军万马,把侵略者赶了出去。从此,墨尔多将军便成了嘉绒地区的守护神。每逢农历七月初十——墨尔多将军神诞辰日,各地的百姓都会云集墨尔多庙,参拜墨尔多将军,进香还愿,转墨尔多神山。七月初十也就成了嘉戎地区一年一度的“墨尔多将军会”。 岩巅之城,我找到了“女儿国”存在的证据 或许是墨尔多神山的景色太迷人,以至于让我们忘却了时间,忘却了此行的目的,车进丹巴县城,已近黄昏。 丹巴古称章谷,藏语为岩石上的城市之意,故而又有“岩巅之城”及“大渡河畔第一城”之誉。由于地处高原,又是诸多山脉、河流的汇聚及发源之地,自古以来,丹巴总是山顶积雪皑皑,山腰森林葱葱,山脚海子粼粼。 在去丹巴之前,我早就听说过,这里的女孩皮肤白嫩、相貌端庄、气质高雅、美若天仙,为古西夏王族后裔,血液中带着高贵的皇族血统,西夏王朝被蒙古大军灭亡后,大批皇亲国戚、后宫嫔妃从遥远的宁夏沿甘南、阿坝草原一路南下,最后停留在丹巴这块风水宝地上,并在大小金川河谷两岸重建了他们的家园。 当炊烟自山脚的一座座的寨房飘袅而起之时,红日也终于依山而落了。行走在空静而狭长的街道上,一丝莫名的失落感自我的心头泛起:这哪里像是传说中“红粉貌娇娆”的女儿国? 晚上,丹巴文化宫的朋友将我的失落一扫而光:“女儿国确实存在。”据他介绍,在唐代,吐蕃人和唐人就把居住在墨尔多神山周围的部族称为嘉莫查瓦绒,嘉莫藏语为女王、后妃或神妃之意,是唐代藏族人民对“东女国”的称呼。查瓦绒是指河谷,合起来意即为女王的河谷。现在的丹巴嘉绒藏区就是当年嘉莫查瓦绒的简称。当时的女儿国——东女国的国王就是个丹巴美女,现在丹巴美人谷的美女有着女王的血统。历史上神秘消亡的东女国故都遗址就在丹巴中路乡。 顾不上被高原反应折磨得几乎要裂开的脑袋,喜出望外的我连夜翻阅起朋友留给我的一些有关东女国的资料及史书来。 一东一西,女国兴衰一百年 原来在南北朝至唐代,青藏高原上先后出现过两个以女性为中心的女权国家,西部的称西女国,东部的称东女国。东女国是公元6、7世纪出现的部落群体和地方政权。《旧唐书》第一百九十七卷《南蛮西南蛮传》中记载:“东女国,西羌之别称,以西海中复有女国,故称东女焉。俗以女为王。东与茂州、党项接,东南与雅州接,界隔罗女蛮及百狼夷。其境东西九日行,南北二十二行。有大小八十余城。其王所居名康延川,中有弱水南流,用牛皮为船以渡……”按照以上的地名以及当时马道的行程来推算,古代东女国中心确在丹巴一带。而隋唐史籍中的记载,则进一步明确了东女国的性质,如“女王号为宾就,有女官,曰高霸,平议国事。在外官僚,并男夫为之……。若大王死,即小王嗣立……,无有篡夺”等等。综合史书及史料的记述,可将东女国描述为:女性掌权,国王与官吏皆女子,男人不能从政,仅任征战与种田之役。宫中女王的旨意,通过女官传达到外面。东女国设有女王和副女王,在族群内部推举有才能的人担当,女王去世后,由副女王继位。一般家庭中也是以女性为主导,不存在夫妻关系,以母亲为尊,掌管家庭财产的分配,主导一切家中事务。 据史料记载,当时东女国的人口有4万余户,兵1万余人,散布于山谷之间的80余座聚邑之中。早在隋朝时,东女国就与隋朝政府有使者往来。在唐朝时期,东女国与唐中央政府始终保持着友好的关系。武则天还曾册拜东女国敛臂为左玉钤卫员外将军,赐以瑞锦制蕃服,东女国使者亦多次来朝。当时东女国女王曾到朝廷朝见,被册封为“银青光禄大夫”,虽然是虚衔,但是品级很高,相当于现在的省级官员。 公元7世纪时,吐蕃王朝拓疆扩土,直逼唐朝疆域,东女国归附于吐蕃,成为吐蕃政权的一部分,“岁输于吐蕃”。只是当时吐蕃无暇顾及东女国,实仍由女王代管。为了自保,当时的东女国一面向吐蕃进贡纳岁,另一方面又向唐朝俯首称臣。正是这种左右摇摆的暧昧关系令东女国走向了灭亡。虽然唐皇答应划地归女王,但条件是由女王之子为王。而这一点恰恰是不为吐蕃政府所允许的。当吐蕃政府将东女国管理权收回之时,女王唯一的出路就是携旧部仓促逃往金川谷地隐居。与此同时,女国就此消亡。 美人谷里,路边那对母女惊若天人 第二天一早,我在一位向导的陪同下匆匆地上路——目的地:美人谷。 向导告知,美人谷位于丹巴县巴底乡,距县城约26公里。顾名思义,是一个盛产美人的山谷。那里的女孩不仅艳丽如玫瑰,娇媚似桃花,且个个秉承西夏皇族的气质以及唐代“东女国”的遗风流韵。她们喜欢盘发髻,着长裙,衣饰古典华美,气质优雅端庄。不管身居山野、乡村还是走出大山几乎从来都不施粉黛。因为天生丽质,所以她们不怕风吹日晒,劳动之余,只需稍加梳洗,便气韵毕显,光彩照人。天生的冰肌玉肤似乎永远那么含烟凝碧;婀娜的身姿似乎永远那么婷婷玉立,娇艳容貌似乎永远那么温婉动人,艰苦的体力劳动和生活的打磨,似乎永远不能改变她们作为一个美人所应有的那份姿容、形体及气质,反而让她们拥有了一副颀长而健美的身材…… 我也查了些资料。史载,东女国还有女子服饰尚青俗,即以青(黑)色为美。因此,美人谷的女子,服饰无论多么的华丽,其主色调一定是黑色的。而她们跳的“锅庄”舞,则带有浓郁的宫廷音乐韵味。即使是婚恋,也保留了古老的“顶毪衫”、“爬房子”、“抢头帕”走婚习俗。到目前为止,美人谷的许多家庭还延续着大女儿当家、男子要嫁进女家、财产由女儿继承、家中由母亲掌权这一传统。而这一习俗与传统,都与曾经的东女国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当晨雾渐渐散去,阳光将山野的葵花照得一片金黄之时,我们的车进入了美人谷。谷内倒是鸟语花香,山青水碧,美不胜收。行走在期间,空灵、幽美、恬静、神秘、遥远之感油然而生。可是,原以为一进如美人谷,如云的美女便会扑面而来,结果出乎我意料,整个谷中,除了一些上了年纪的妇女及小女孩之外,几乎见不到一个传说中“天生丽质,温婉动人”的美女。一打听,告之美人们都不在家,大部分美人都被外地来的宾馆、餐厅、歌舞团招聘去了,而留在本地的美人们,一般十七八岁就谈婚论嫁了,婚后由于生育、劳作等关系,红颜往往不再。再问,什么时候能见到美人?答曰,春节,美人都会回家过节,但要想一睹美女如云的场面,那就必须去参加一年一度的“选美大会”,到时候,成千上百的美丽俏佳人,个个美艳群芳,是一览美人的最佳时机。 从美人谷出来,太阳已升至头顶。正当有些心灰意懒的我们准备驾车离开之时,一对母女出现在了盘山公路上。但见那位母亲头披玫红镶边五彩头帕,身着黑色的绣花围裙,笑意盈盈地牵着女儿的手向我们走来。虽然岁月已在那位母亲的脸上刻画出了些许的沧桑与艰辛,但那高高的鼻梁,大大的眼睛,婀娜的身姿,还是让我从中窥探出了一丝丹巴美人的气质与风韵。当我提出为她们拍张照片的要求时,母亲欣然答应。在镜头中,母亲与小女孩笑得是那样大方、自然、纯真而又美丽——这些正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美人所必须具备的!因为,唯有由心而发的美与微笑,才是最美。 告别了这对母女,我们便往东女国故都遗址的所在地——中路乡而去。 在去中路乡的路上,我一直在想,既然东女国是一个女权至高无上的国度,那么生活在这国度上的女人们,她们所居住的房屋是否与当时的那些男尊女卑的国家有着颠覆性的差异呢?没有想到,我的这个猜测随即就被证明是正确无误的。 午后的中路乡,阳光如流金般灿烂,葱绿山野之间,一座座被誉为“东方金字塔”的古碉楼端正笔直、棱角如刀峰。虽然历尽数百年的沧桑岁月,有的碉楼已倾斜,似比萨斜塔;有的布满苍苔,野草丛生……但其精湛绝妙的建筑技艺及顶天立地的雄浑之气,却依然散发着耀眼的光芒,成为了嘉绒藏区一道最美丽的风景线。 据中路乡的乡长介绍,中路乡现存古碉楼193座,中路乡三面临水,地势险要,易守难攻,前有墨尔多神山护佑,后有梭坡乡土地储备,山上泉水长流不息,山下有大、小金川汇合成大渡河南流。这样看来,中路乡无论讲地理位置,还是讲战争防御条件,都是古时冷兵器时代应对频繁战乱的绝好建都之址。这一切,都与史料记载的东女国女王居所相吻合,因此,东女国故都在丹巴中路乡应无疑的了。 在我的印象当中,碉楼是御敌的坚固工事,应与男人及战争有关。然而,走进中路乡,我却蓦然发现,这里的许多碉楼,虽然与防御及战争有关,却完全与男人无关,尤其许多高层的碉楼,其真正的称谓应为“闺房”。 史载,东女国时期,昌都地区及四川西北藏区已有较发达的文明。当时东女国人所居之处均筑“重屋(即碉房):一般民众所住的为上下六层,而女王所居则有九层,这表明了东女国高超的建筑水平。中路乡的碉楼,其造型有四角、五角、八角、十三角等,高度一般在十至三十米之间,且其功能也可将其划分为用作战争的防御碉、传递情报的烽火碉,以及以求福保平安的风水碉等,但如果按照“民众住六层以下,唯女王居九层”这一概念来划分或定性的话,那么多半层次皆在六层以上的碉楼,便成为了名副其实的“闺房”及女官们藏“娇”之用的金屋了。 夕阳渐渐西斜,而我的女儿国之行也即将结束。离开丹巴的前一天晚上,丹巴文化馆的朋友竟又告诉了我一个有关女儿国消亡的传说。说是东女国女王爱泡热水塘(位于中路乡的一个温泉),泡澡时必有众男侍奉,且要吃唯有中路乡出产的高山香梨,并将梨花放进温泉香熏,女王因此天资国色。这一来,国内的女子纷纷仿效,一时间,东女国倒是美女如云了,可战斗力也因此土崩瓦解…… 按照他的说法,东女国竟是因美色招致亡国的了。

Ⅳ 西游记女儿国概括50字面

唐僧师徒来到西梁女国,八戒误食子母河的水而怀孕,为救师弟,悟空与掌握去胎井水的鞋子精展开斗争。而西梁女王又看中了唐僧,要以身相许,让出王位,唐僧师徒无可奈何。

悟空设计逃出西梁女国,琵琶洞的蝎子女妖,又乘机抢去唐僧,女王为救唐僧被蝎子精毁容。悟空、八戒、沙僧与蝎子精展开殊死搏斗,沙僧以水克火击败蝎子精,救出唐僧,悟空用法使女王恢复青春的容貌。

(4)女儿国地理位置扩展阅读:

《西游记》是吴承恩根据民间传说加上自己的艺术加工而成的神话小说,其中大量参考了《大唐西域记》的相关内容,从《西游记》中的“女儿国”的地理位置、风俗民情来看,它的原型就是史书上记载的东女国。

但是这个东女国并非没有男人,只是男人的社会地位比较低,处处从属于女性,以种地和打仗为主要任务,家庭和国家的权力则掌握在女性手里。在朝廷中国王和官吏都是女人,男人不能在朝廷做官,只能在外面服兵役。女王去世后,在族群中推选有威望的女性接任女王。

在一般的家庭事务中也是以女性为主,男女之间不存在夫妻关系,家庭中以母亲为尊,掌管家庭财产的分配,主导一切家中事务。

今天,在扎坝地区仍然以女性为中心,家庭主要事务由女性掌管,与东女国的“以女为王”比较相似。而且依然实行走婚制,男女双方相好时建立走婚关系,这种关系叫做“甲依”。

由男方在夜晚爬上女方所居住的碉楼,与之相会,第二天早上就离去,以后可以保持这种固定的婚姻关系,也可以随时解除,别外寻找自己的对象,一般一个姑娘一生要结交很多个“甲依”,他们所生的孩子则由女方抚养,跟随母姓,与男方没有任何关系。

Ⅳ 唐僧取经女儿国在新疆什么地方

新疆库车。
据考证,书中所提到的西梁女国位于现在的新疆库车。库车古代被称为龟兹,是丝绸之路上的重要城市。这里水土好,是出美女的地方。传说中的子母河就是现在的库车河,当然喝河水就能怀孕只能是小说中的情节。
《大唐西域记·屈支国》称:“屈支国东西千余里,南北六百余里,国大都城,周十七八里”。屈支,即龟兹。据考证,文中所称之“大都城。就是位于库车县出附近的龟兹都城(一称皮朗故城),汉代名延城,唐代名伊罗卢城,汉唐时期均为龟兹国都。这座古城早已废弃。
唐贞观二年(公元628年),著名高僧玄奘去印度取经西行至此,见寺庙僧侣云集,香火甚盛,便在这里滞留两月余讲经弘法。7世纪中叶,唐安西都护府移设龟兹后,内地高僧集聚这里,暮鼓晨钟,佛事兴隆,到了9世纪,佛寺为战火所焚,因而日趋衰败,14世纪初彻底废弃。
1998年国务院第四公布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苏巴什佛寺遗址位于库车县城北约25公里铜厂河(库车河)出雀勒塔山口两岸的洪积台地上。苏巴什佛寺遗址被库车河水从中分割为东西两个部分,故有东、西寺之称。“苏巴什”维吾尔语意为“水头”之意。“苏巴什佛寺遗址”是由遗址的地理位置而得名。

Ⅵ 国内唯一的“女儿国”是哪里有多少女性呢

提起四大名著,大家都耳熟能详,其中最家喻户晓的当属《西游记》,无论是小说原著,还是电视剧版本,都承包了一大批国民的青春,如今的电影翻拍同样令人拍手称快。看过《西游记》的小伙伴都对这个地方不陌生,那就是“女儿国”,那是一个让唐僧都差点儿动情的地方。一直以来,小编都深感好奇,都说艺术来源于生活,那么在人类社会中,这样的“女儿国”究竟存不存在呢?


这里是难得的清净之地,虽然生活着2万多僧尼,但却丝毫不显嘈杂,一切的纷烦都融入了河水之中,亚青寺宛若一位亭亭玉立的姑娘,在水一方。值得一提的是,这里还有一个不成文的规矩,那就是天黑后禁止去商店,大概是为了磨练僧尼们的意志,毕竟寺庙不比大都市,需要斩断一切私欲与余念,设立这样的规矩,可以让僧尼们心无杂念地修行。更让人意外的是,这里的僧尼小到豆蔻少女,大到耄耋之年的妇人,只要你足够诚心,都可以来到这里修行。

Ⅶ 曾经的“女儿国”是现在的什么地方

在川西嘉绒藏区的白云深处,傲然耸立着一座古老而神秘莫测的神山——墨尔多神山。传说,在很久很久以前,一只美丽的凤凰飞到了墨尔多神山,被山的美景所感化,随即化成千千万万美丽迷人的美女,于是,墨尔多神山下便成了美女如云的地方。 每从吴承恩的《西游记》中读到“那里人都是长裙短袄,粉面油头,不分老少,尽是妇女……”的文字时,男人的本能总让我对这个美女如云的西梁女国和那位“眉如翠羽、肌似羊脂”的女王有着一份离奇的向往与憧憬——这“女儿国”到底是吴承恩天马行空虚构出来的梦幻世界,还是历史上确有其事? “传说中的女儿国,就在墨尔多神山下。” 7月的某个黄昏,朋友一个来自丹巴的长途电话,让我按捺不住了。于是收拾起行囊,日夜兼程往墨尔多神山而去。 盛夏的嘉绒高原,风和日丽,大片大片的向阳葵花在田野、路边、溪旁肆意地绽放着。午后的大渡河风平浪静,阳光无遮拦地在旷野上流窜,所有的风物如同静止在天边的那座墨尔多神山一般,空静而又神秘莫测。墨尔多主峰高耸入云,仿佛君临天下,接受着四周群山的朝拜。 据《墨尔多神山志》记载:墨尔多神山上共有108个圣景,千余处景点。站在墨尔多山之巅,东可远眺峨眉金顶,西可遥视卫藏冈底斯雪山,境内八条银色的河流,如同八条洁白的哈达,缠绕在墨尔多神山56座美丽的山峦之间。 据说,墨尔多山原本叫格尔隆山,山下有位坚强勇敢的藏族青年墨尔多,后为吐蕃王朝所招,率兵远征,打击巴尔布的入侵,凯旋而归。后人为了敬仰他的忠勇,把格尔隆山改名为墨尔多山,并在山脚下建庙宇给他塑像。清乾隆年间,廓尔喀入侵西藏,达赖要求嘉绒派兵援助。嘉绒兵与廓尔喀的仗打得十分激烈。数百次战斗都难决胜负。弹尽粮绝之时,嘉绒官兵面向家乡,向墨尔多山神祈祷。这时奇迹出现了,云雾中但见墨尔多骑着骡子,头戴毡帽,背枪舞剑来到战场,从怀中取出禳袋,撒下千军万马,把侵略者赶了出去。从此,墨尔多将军便成了嘉绒地区的守护神。每逢农历七月初十——墨尔多将军神诞辰日,各地的百姓都会云集墨尔多庙,参拜墨尔多将军,进香还愿,转墨尔多神山。七月初十也就成了嘉戎地区一年一度的“墨尔多将军会”。 岩巅之城,我找到了“女儿国”存在的证据 或许是墨尔多神山的景色太迷人,以至于让我们忘却了时间,忘却了此行的目的,车进丹巴县城,已近黄昏。 丹巴古称章谷,藏语为岩石上的城市之意,故而又有“岩巅之城”及“大渡河畔第一城”之誉。由于地处高原,又是诸多山脉、河流的汇聚及发源之地,自古以来,丹巴总是山顶积雪皑皑,山腰森林葱葱,山脚海子粼粼。 在去丹巴之前,我早就听说过,这里的女孩皮肤白嫩、相貌端庄、气质高雅、美若天仙,为古西夏王族后裔,血液中带着高贵的皇族血统,西夏王朝被蒙古大军灭亡后,大批皇亲国戚、后宫嫔妃从遥远的宁夏沿甘南、阿坝草原一路南下,最后停留在丹巴这块风水宝地上,并在大小金川河谷两岸重建了他们的家园。 当炊烟自山脚的一座座的寨房飘袅而起之时,红日也终于依山而落了。行走在空静而狭长的街道上,一丝莫名的失落感自我的心头泛起:这哪里像是传说中“红粉貌娇娆”的女儿国? 晚上,丹巴文化宫的朋友将我的失落一扫而光:“女儿国确实存在。”据他介绍,在唐代,吐蕃人和唐人就把居住在墨尔多神山周围的部族称为嘉莫查瓦绒,嘉莫藏语为女王、后妃或神妃之意,是唐代藏族人民对“东女国”的称呼。查瓦绒是指河谷,合起来意即为女王的河谷。现在的丹巴嘉绒藏区就是当年嘉莫查瓦绒的简称。当时的女儿国——东女国的国王就是个丹巴美女,现在丹巴美人谷的美女有着女王的血统。历史上神秘消亡的东女国故都遗址就在丹巴中路乡。 顾不上被高原反应折磨得几乎要裂开的脑袋,喜出望外的我连夜翻阅起朋友留给我的一些有关东女国的资料及史书来。 一东一西,女国兴衰一百年 原来在南北朝至唐代,青藏高原上先后出现过两个以女性为中心的女权国家,西部的称西女国,东部的称东女国。东女国是公元6、7世纪出现的部落群体和地方政权。《旧唐书》第一百九十七卷《南蛮西南蛮传》中记载:“东女国,西羌之别称,以西海中复有女国,故称东女焉。俗以女为王。东与茂州、党项接,东南与雅州接,界隔罗女蛮及百狼夷。其境东西九日行,南北二十二行。有大小八十余城。其王所居名康延川,中有弱水南流,用牛皮为船以渡……”按照以上的地名以及当时马道的行程来推算,古代东女国中心确在丹巴一带。而隋唐史籍中的记载,则进一步明确了东女国的性质,如“女王号为宾就,有女官,曰高霸,平议国事。在外官僚,并男夫为之……。若大王死,即小王嗣立……,无有篡夺”等等。综合史书及史料的记述,可将东女国描述为:女性掌权,国王与官吏皆女子,男人不能从政,仅任征战与种田之役。宫中女王的旨意,通过女官传达到外面。东女国设有女王和副女王,在族群内部推举有才能的人担当,女王去世后,由副女王继位。一般家庭中也是以女性为主导,不存在夫妻关系,以母亲为尊,掌管家庭财产的分配,主导一切家中事务。 据史料记载,当时东女国的人口有4万余户,兵1万余人,散布于山谷之间的80余座聚邑之中。早在隋朝时,东女国就与隋朝政府有使者往来。在唐朝时期,东女国与唐中央政府始终保持着友好的关系。武则天还曾册拜东女国敛臂为左玉钤卫员外将军,赐以瑞锦制蕃服,东女国使者亦多次来朝。当时东女国女王曾到朝廷朝见,被册封为“银青光禄大夫”,虽然是虚衔,但是品级很高,相当于现在的省级官员。 公元7世纪时,吐蕃王朝拓疆扩土,直逼唐朝疆域,东女国归附于吐蕃,成为吐蕃政权的一部分,“岁输于吐蕃”。只是当时吐蕃无暇顾及东女国,实仍由女王代管。为了自保,当时的东女国一面向吐蕃进贡纳岁,另一方面又向唐朝俯首称臣。正是这种左右摇摆的暧昧关系令东女国走向了灭亡。虽然唐皇答应划地归女王,但条件是由女王之子为王。而这一点恰恰是不为吐蕃政府所允许的。当吐蕃政府将东女国管理权收回之时,女王唯一的出路就是携旧部仓促逃往金川谷地隐居。与此同时,女国就此消亡。 美人谷里,路边那对母女惊若天人 第二天一早,我在一位向导的陪同下匆匆地上路——目的地:美人谷。 向导告知,美人谷位于丹巴县巴底乡,距县城约26公里。顾名思义,是一个盛产美人的山谷。那里的女孩不仅艳丽如玫瑰,娇媚似桃花,且个个秉承西夏皇族的气质以及唐代“东女国”的遗风流韵。她们喜欢盘发髻,着长裙,衣饰古典华美,气质优雅端庄。不管身居山野、乡村还是走出大山几乎从来都不施粉黛。因为天生丽质,所以她们不怕风吹日晒,劳动之余,只需稍加梳洗,便气韵毕显,光彩照人。天生的冰肌玉肤似乎永远那么含烟凝碧;婀娜的身姿似乎永远那么婷婷玉立,娇艳容貌似乎永远那么温婉动人,艰苦的体力劳动和生活的打磨,似乎永远不能改变她们作为一个美人所应有的那份姿容、形体及气质,反而让她们拥有了一副颀长而健美的身材…… 我也查了些资料。史载,东女国还有女子服饰尚青俗,即以青(黑)色为美。因此,美人谷的女子,服饰无论多么的华丽,其主色调一定是黑色的。而她们跳的“锅庄”舞,则带有浓郁的宫廷音乐韵味。即使是婚恋,也保留了古老的“顶毪衫”、“爬房子”、“抢头帕”走婚习俗。到目前为止,美人谷的许多家庭还延续着大女儿当家、男子要嫁进女家、财产由女儿继承、家中由母亲掌权这一传统。而这一习俗与传统,都与曾经的东女国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当晨雾渐渐散去,阳光将山野的葵花照得一片金黄之时,我们的车进入了美人谷。谷内倒是鸟语花香,山青水碧,美不胜收。行走在期间,空灵、幽美、恬静、神秘、遥远之感油然而生。可是,原以为一进如美人谷,如云的美女便会扑面而来,结果出乎我意料,整个谷中,除了一些上了年纪的妇女及小女孩之外,几乎见不到一个传说中“天生丽质,温婉动人”的美女。一打听,告之美人们都不在家,大部分美人都被外地来的宾馆、餐厅、歌舞团招聘去了,而留在本地的美人们,一般十七八岁就谈婚论嫁了,婚后由于生育、劳作等关系,红颜往往不再。再问,什么时候能见到美人?答曰,春节,美人都会回家过节,但要想一睹美女如云的场面,那就必须去参加一年一度的“选美大会”,到时候,成千上百的美丽俏佳人,个个美艳群芳,是一览美人的最佳时机。 从美人谷出来,太阳已升至头顶。正当有些心灰意懒的我们准备驾车离开之时,一对母女出现在了盘山公路上。但见那位母亲头披玫红镶边五彩头帕,身着黑色的绣花围裙,笑意盈盈地牵着女儿的手向我们走来。虽然岁月已在那位母亲的脸上刻画出了些许的沧桑与艰辛,但那高高的鼻梁,大大的眼睛,婀娜的身姿,还是让我从中窥探出了一丝丹巴美人的气质与风韵。当我提出为她们拍张照片的要求时,母亲欣然答应。在镜头中,母亲与小女孩笑得是那样大方、自然、纯真而又美丽——这些正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美人所必须具备的!因为,唯有由心而发的美与微笑,才是最美。 告别了这对母女,我们便往东女国故都遗址的所在地——中路乡而去。 在去中路乡的路上,我一直在想,既然东女国是一个女权至高无上的国度,那么生活在这国度上的女人们,她们所居住的房屋是否与当时的那些男尊女卑的国家有着颠覆性的差异呢?没有想到,我的这个猜测随即就被证明是正确无误的。 午后的中路乡,阳光如流金般灿烂,葱绿山野之间,一座座被誉为“东方金字塔”的古碉楼端正笔直、棱角如刀峰。虽然历尽数百年的沧桑岁月,有的碉楼已倾斜,似比萨斜塔;有的布满苍苔,野草丛生……但其精湛绝妙的建筑技艺及顶天立地的雄浑之气,却依然散发着耀眼的光芒,成为了嘉绒藏区一道最美丽的风景线。 据中路乡的乡长介绍,中路乡现存古碉楼193座,中路乡三面临水,地势险要,易守难攻,前有墨尔多神山护佑,后有梭坡乡土地储备,山上泉水长流不息,山下有大、小金川汇合成大渡河南流。这样看来,中路乡无论讲地理位置,还是讲战争防御条件,都是古时冷兵器时代应对频繁战乱的绝好建都之址。这一切,都与史料记载的东女国女王居所相吻合,因此,东女国故都在丹巴中路乡应无疑的了。 在我的印象当中,碉楼是御敌的坚固工事,应与男人及战争有关。然而,走进中路乡,我却蓦然发现,这里的许多碉楼,虽然与防御及战争有关,却完全与男人无关,尤其许多高层的碉楼,其真正的称谓应为“闺房”。 史载,东女国时期,昌都地区及四川西北藏区已有较发达的文明。当时东女国人所居之处均筑“重屋(即碉房):一般民众所住的为上下六层,而女王所居则有九层,这表明了东女国高超的建筑水平。中路乡的碉楼,其造型有四角、五角、八角、十三角等,高度一般在十至三十米之间,且其功能也可将其划分为用作战争的防御碉、传递情报的烽火碉,以及以求福保平安的风水碉等,但如果按照“民众住六层以下,唯女王居九层”这一概念来划分或定性的话,那么多半层次皆在六层以上的碉楼,便成为了名副其实的“闺房”及女官们藏“娇”之用的金屋了。 夕阳渐渐西斜,而我的女儿国之行也即将结束。离开丹巴的前一天晚上,丹巴文化馆的朋友竟又告诉了我一个有关女儿国消亡的传说。说是东女国女王爱泡热水塘(位于中路乡的一个温泉),泡澡时必有众男侍奉,且要吃唯有中路乡出产的高山香梨,并将梨花放进温泉香熏,女王因此天资国色。这一来,国内的女子纷纷仿效,一时间,东女国倒是美女如云了,可战斗力也因此土崩瓦解…… 按照他的说法,东女国竟是因美色招致亡国的了。

希望采纳

Ⅷ 西游记女儿国拍摄地

86版西游记的女儿国拍摄地在苏州。

取景遍及苏州三大名园:拙政园、狮子林版、网师园和苏州盘门,展现出了江权南水乡的韵致美。

拓展资料

《西游记》又称央视86版《西游记》,改编自明代小说家吴承恩同名文学古典名著。是由中国国际电视总公司出品的一部41集古装神话剧。由杨洁执导,戴英禄,杨洁,邹忆青共同编剧,六小龄童、徐少华、迟重瑞、汪粤、马德华、崔景富、闫怀礼、刘大刚等主演,李世宏、李扬、张云明、里坡等担任主要配音。

该剧讲述的是孙悟空、猪八戒、沙僧辅保大唐高僧玄奘去西天取经,师徒四人一路抢滩涉险,降妖伏怪,历经八十一难,取回真经,终修正果的故事。

1986年春节一经播出,轰动全国,老少皆宜,获得了极高评价,造就了89.4%的收视率神话,至今仍是寒暑假被重播最多的电视剧,重播次数超过3000次,依然百看不厌,成为一部公认的无法超越的经典。

Ⅸ 女儿国在哪

女儿国,史称“东女国”,其本是位于唐朝的西边,公元六、七世纪出现的回部落群体及地方政答权,它是川西及整个藏族历史上重要的文明古国。

女儿国景区则位于中国湖北省随州市洪山镇,它是西游神话世界景区之一,景区占地三千六百亩,包括女王温泉区、西游记公园、省委大院和蟠桃园养生区四个部分,分为体验区和观光游览区。它是以《西游记》的故事情节、场景、人物原型为背景,结合自身的地理环境,打造出具有西域风情的神秘国度旅游景区。

(9)女儿国地理位置扩展阅读

《西游记》原著中女儿国是在第五十回。

《西游记》中说到了女儿国,在第五十四回,第五十回当中主要描写了唐僧师徒四人在取经的途中路过了一个叫做西梁女国的地方。在这个国家里面,没有一个男性,所有的官员乃至于国王都是由女性来担任,如果这个国家里面的哪个女人想要繁衍后代,那就需要靠喝子母河当中的水来受孕。

Ⅹ 《西游记》中的女儿国指的是什么地方

西凉女儿国,古称凉州,现甘肃武威市。

热点内容
鹿特丹港国家地理 发布:2021-03-15 14:26:00 浏览:571
地理八年级主要的气候类型 发布:2021-03-15 14:24:09 浏览:219
戴旭龙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发布:2021-03-15 14:19:37 浏览:408
地理因素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发布:2021-03-15 14:18:30 浏览: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发布:2021-03-15 14:16:36 浏览:425
工地质检具体干些什么 发布:2021-03-15 14:15:00 浏览:4
东南大学工程地质考试卷 发布:2021-03-15 14:13:41 浏览:840
中国地质大学自动取票机 发布:2021-03-15 14:13:15 浏览:779
曾文武汉地质大学 发布:2021-03-15 14:11:33 浏览:563
中国冶金地质总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网 发布:2021-03-15 14:10:10 浏览: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