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地理信息 » 下图示意自然地理环境循环

下图示意自然地理环境循环

发布时间: 2021-02-10 20:42:08

⑴ 自然地理环境的各要素之间存在着物质与能量的交换,下图为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

B B

⑵ 读“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相互联系示意图”(如图). 下列说法合理的是()A.现今地球大气的成分,是


A.地球大气很复杂,它的产生也伴随着生命活动的整个过程,并且使生物从低级专到高级演化.故属正确;
B.生物循环不只存在于有机界,还存在于无机界,故错误;
C.水循环也参与其他物质循环,成为沟通有机界和无机界联系的纽带.因此水循环不仅仅存在于有机界,故错误;
D.地形不仅影响河流的流向也影响着流速.我国地势西高东低,使我国大部分河流自西向东流入海洋.同时在河流的不同河段,是由于河流流经的地形地势不一样.流速也不一样,一般在河流的中上游,落差大,流速较快,很多的水电站也多见于此.在河流下游地势平坦,流速较慢.故正确;
故正确答案:AD.

⑶ 下图示意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读图回答1-2题 1.图中各要素的关系反映了自然地理的

1、C
2、D

⑷ 下图为“某地区地理环境变化示意图”。读图回答各题。 小题1:引起该地环境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A.地


小题1:A
小题2:D

⑸ 下图表示某些自然地理现象的循环过程。读图完成1~3题。 1.若此图表示三圈环流中的中纬环流,a

1.D
2.B
3.B

⑹ 如图为地理环境的物质循环示意图.读图,回答8-9题.若此图表示地壳物质循环,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A、丁为沉积岩,可能含有化石,故不符合题意;
B、花岗岩和玄武岩属于岩浆岩,对应的是丙,故不符合题意;
C、丙类岩石是岩浆冷却凝固形成,故正确;
D、②为重熔再生,故不符合题意.
故选:C.

⑺ 读“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如图)完成下列各题.(1)图中甲、乙分别代表______岩和______岩.(2)图中

(1)只有岩浆经过上升冷却凝固作用,才能转化成岩浆岩,即:只有一个箭头内指向的是岩浆容岩,故甲为岩浆岩.岩浆岩和沉积岩都可以经过变质作用转化为变质岩,故乙为变质岩.
(2)岩浆经过上升冷却凝固作用转化为岩浆岩.故①表示冷却凝固作用.各类岩石经过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和固结成岩等外力作用转化为沉积岩.故表示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和固结成岩等外力作用的是②.
(3)自然地理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包括:地壳物质循环、水循环和生物循环.故答案为生物循环.
故答案为:(1)岩浆岩 变质岩 (2)冷却凝固②(3)生物循环

⑻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如图所示是大自然中水循环现象的示意图.江、河、湖、海以及大地表面层中的水不

(1)水变成水蒸气是汽化过程,水蒸气温度降低液化成小液滴或凝华成小冰晶,云是由内水蒸气液化或容凝华形成的,小冰晶形成雨属于熔化过程,属于吸热过程;
故答案为:汽化,液化,凝华,熔化,吸
(2)这是因为水的状态转化是需要一定条件,水蒸气只有在遇到冷空气时,才能被液化成小水滴,从而形成降雨.

⑼ 如图为“地理环境中的碳循环示意图”.读图回答33~34题.此图可以说明()A.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和


A.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与碳循环关系很明显.光合作用是植物等在可专见光的照射下,经过反应属,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有机物,并释放氧气的过程.光合作用是一系列复杂的代谢反应的总和,也是生物界赖以生存的基础,同时也是地球碳循环的重要媒介.故错误;
B.碳循环不仅涉及大气圈,还要涉及水圈,生物圈,岩石圈.故错误;
C.地理环境的各要素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不能单独存在.故错误;
D.地理环境中的物质处于不断的运动和循环之中,从而形成一系列的循环,如水循环,碳循环,氧循环等.故正确;
故正确答案是:D.

热点内容
鹿特丹港国家地理 发布:2021-03-15 14:26:00 浏览:571
地理八年级主要的气候类型 发布:2021-03-15 14:24:09 浏览:219
戴旭龙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发布:2021-03-15 14:19:37 浏览:408
地理因素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发布:2021-03-15 14:18:30 浏览: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发布:2021-03-15 14:16:36 浏览:425
工地质检具体干些什么 发布:2021-03-15 14:15:00 浏览:4
东南大学工程地质考试卷 发布:2021-03-15 14:13:41 浏览:840
中国地质大学自动取票机 发布:2021-03-15 14:13:15 浏览:779
曾文武汉地质大学 发布:2021-03-15 14:11:33 浏览:563
中国冶金地质总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网 发布:2021-03-15 14:10:10 浏览: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