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名地理环境
1. 茂名市在哪里,茂名市在哪个省,茂名属于哪个市
茂名市在广东省西南部、鉴江中游东侧,在广东省,是广东省的地级市,不属于其他市。
城市相关信息:
中文名称:茂名市
外文名称:Mowming、Maoming
别名:南方油城
行政区类别:地级市
所属地区:中国华南
政府驻地:茂南区油城六路2号
地理位置:广东省西南部、鉴江中游东侧
方言:粤语-茂名白话、客家语-涯话、闽南语-黎话等
著名景点:浮山岭、虎头山、放鸡岛、中国第一滩、冼太庙、御水古温泉等
(1)茂名地理环境扩展阅读:
地方习俗:
1,正穷节吃艾籺:
农历正月最后一天为“正穷节”,即正月结束的意思。茂名地区“正穷节”还有另一层含义,因本地“正”与“蒸”同音,“正穷”即“蒸穷”,是将穷苦病患从人世间“蒸发掉”之意。这天,乡间户户饮艾茶、插艾花、吃艾籺。
人们都到田野里采摘艾菜,拿回家中洗净、晒干,搓成茸状,放进锅中煮熟,搓干水,伴以米粉、红糖搓匀,做成艾籺。因艾有去尘排积、镇灾驱邪的作用;故艾籺也称“正穷,吃了“正穷”,可使身体健康,无病少痛,人们非常喜欢吃。
2,年廿六、七做籺吃
每年到了农历十二月二十六或二十七,茂名市民间都有做吃的习惯。
3,除夕张贴春联守岁分压岁钱
农历十二月最后一天是除夕,茂名地区称年晚或年三十晚。这一天,农村的生产活动基本停止,家家户户开始贴春联、门神,门额上贴上利是,灶头、水缸、猪栏、牛栏、谷桶等也要开始贴上一张小红纸,以示吉利。
还搞一些祭祀活动,备办鸡、猪肉、鱼等酒菜,烧纸烧香祭祠堂、庙宇、社稷、祖宗、灶君等。
4,年廿三送灶君扫灰尘
农历十二月二十三,茂名地区俗称“小年晚”,也称“祭灶节”,家家户户备办茶酒、素菜、果品、甜品,在厨房中烧纸敬祭灶君,送其升天,然后从里到外清洁卫生、打扫灰尘。
5,做年例睇大戏
农历正月十五为“元宵节”,茂名市俗称“年例”。但茂名地区的年例日却各地有所不同,大体上是从正月初二起至正月底止,也有些地方是在农历二月份的,其余一些“翻秋”年例则每个月都有,年例节一般一个村庄为同一天,少数两天。
也有附近数条村庄的年例节都是在同一日的。农村年例大多以土地庙为中心,周围几个村子一起的。年例节多集中在元宵节前后。
6,春节派利是拜年舞狮子
农历正月初一为春节,是新一年的开始,也叫“新年”,是最隆重的节日。自古以来,茂名人过春节,一般由年初一延续到初五、六。
初一这天凌晨,各地燃放炮竹庆贺。早上起来,孩子首先给长辈拜年,长辈则给孩子派“利是钱”,以示吉利。人们则互相拜年,见面互道“恭喜发财”、“添福添寿”等吉利话,预祝新年万事如意,顺顺利利。
2. 茂名是地震带吗
化州市位于广东省西南部, 地理座标为东经110°21′-- 110°45′,北回纬21°29′-- 22°13′、地处亚热带,气候答温和,雨量充沛,土地肥沃,地理环境条件优越。是我国著名的南菜北运基地之一,北与广西北流县交界,南与广东省吴川市接壤,东与高州市和茂名市茂南区相连,西与广西陆川县及广东省廉江市毗邻。南北距80公里,东西宽40公里。总面积2354平方公里,耕地面积65.9万亩,林地面积161万亩,果园面积90万亩,淡水鱼塘面积10万亩。人口137万人。辖5个街道办事处,1个经济开发试验区,17个镇和13个国有农林场。1994年撤县设市。 化州古称石龙,北宋太平兴国五年改称化州,距今已有1500多年的悠久历史。因盛产橘红,橘红明清时列为贡品又称橘州。 化州地形狭长,状若坐狮,地势由北向南倾斜。全市耕地面积66.5万亩,宜林山地180万亩。矿产资源丰富,据初步探明,金属和非金属矿20多种。 如果我的答案对你有帮助 请选五星满意 3Q
求采纳
3. 茂名的地理位置对气候有没有影响
茂名市位抄于中国南海之滨,地处北回归线以南,地理坐标为东经110°19‘-111°41’,北纬21°22‘-22°42’。属热带亚热带季风温和气候。
茂名市的地理位置对气候有显著的影响。茂名市陆地面积11425平方公里,陆地沿岸至放鸡岛东西沿西伸线的海洋面积75平方公里;且位于亚洲大陆的东南部,海岸绵长,面向着浩瀚的太平洋和处在亚洲大陆南部的热带和亚热带区域的中国南海,受亚热带季风影响比较大,故形成特殊的亚热带温和季风气候。
注:完全没有问题!请提问者及时采纳!
4. 广东自然地理环境特征和人文地理环境特征
一、自然地理环境特征:
1、广东省地处中国大陆最南部。东邻福建,北接江西、湖南,西连广西,南临南海,珠江口东西两侧分别与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接壤,西南部雷州半岛隔琼州海峡与海南省相望。
2、全境位于北纬20°13′~25°31′和东经109°39′~117°19′之间。全省陆地面积为17.98万平方公里,约占全国陆地面积的1.87%;其中岛屿面积1592.7平方公里,约占全省陆地面积的0.89%。
3、全省沿海共有面积500平方米以上的岛屿759个,数量仅次于浙江、福建两省,居全国第三位,另有明礁和干出礁1631个。全省大陆岸线长3368.1公里,居全国第一位。
4、广东省山脉大多与地质构造的走向一致,以北东―南西走向居多,山脉之间有大小谷地和盆地分布。平原以珠江三角洲平原最大,潮汕平原次之,此外还有高要、清远、杨村和惠阳等冲积平原。台地以雷州半岛―电白―阳江一带和海丰―潮阳一带分布较多。
5、广东省属于东亚季风区,从北向南分别为中亚热带、南亚热带和热带气候,是中国光、热和水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之一。洪涝和干旱灾害经常发生,台风的影响也较为频繁。春季的低温阴雨、秋季的寒露风和秋末至春初的寒潮和霜冻,也是广东多发的灾害性天气。
二、人文地理环境特征:
1、1978年以来,广东在全国率先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促进了经济快速协调发展,已成为中国第一经济大省,经济最发达、具市场活力和投资吸引力的地区之一,珠江三角洲地区已经成为世界知名的加工制造出口基地,是世界产业转移的首选地区之一 。
2、广东文化源远流长,是岭南文化的主体。在中华民族文化的发展史上居于重要地位,起着重要作用。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中最具特色和活力的地域文化之一。
3、岭南文化由本根文化(即语言认同文化)、百越文化(即固有的本土文化)、中原文化(即南迁的中原汉文化)、海外文化(即舶来的域外文化)四部分组成,其内涵丰富多彩。
4、广东文化涵盖岭南建筑、岭南园林、岭南画派、戏曲音乐、工艺美术、民俗节庆、宗教文化、饮食文化、语言文化、侨乡文化等众多内容。从地域上又分为广府文化、广东客家文化和潮汕文化。
5、广东语言状况复杂,除粤北、粤东、粤西有瑶语、壮语、畲语、标话及归属不明的汉方言旧时正话、军话、韶州土话(粤北土话)等,主要流行3种保留了丰富的古汉语特点、又各有特色的汉语方言广东本土汉语方言粤语(包括能古话)、客家语(包括涯话)、闽语。
(4)茂名地理环境扩展阅读
广东省行政规划特征为:
1、广东省下辖21个地级市,划分为珠三角、粤东、粤西和粤北四个区域,其中珠三角:广州、深圳、佛山、东莞、中山、珠海、江门、肇庆、惠州;粤东:汕头、潮州、揭阳、汕尾;粤西:湛江、茂名、阳江、云浮;粤北:韶关、清远、梅州、河源。
2、广东省辖市当中,广州是国家中心城市 ,深圳为计划单列市,深圳、珠海和汕头为经济特区,广州和湛江为中国首批沿海开放城市。
3、广东省下分122个县级行政区,包括65个市辖区、20个县级市、34个县、3个自治县。其中佛山市顺德区被广东省为省直管县试点,对顺德区实行省直接管理县财政体制。顺德区享有地级市的行政执法权限,并将接受广东省的直接考核,分数单列。
5. 广东茂名的位置和自然地理
地理位置 茂名市位于广东省西南部,地理坐标为东经110°19°-111°41°,北纬21°22°-22°42°。内东毗阳江,西临湛江容,北连云浮和广西壮族自治区,南临南海。东北距广州 362公里 ,西南距湛江 121公里 。全市陆地总面积11458平方公里,约占全省陆地面积的 6.4%
6. 茂名在广东的地理位置在哪里
地理位置复 茂名市位于广东省西制南部,地理坐标为东经110°19°-111°41°,北纬21°22°-22°42°。东毗阳江,西临湛江,北连云浮和广西壮族自治区,南临南海。东北距广州 362公里 ,西南距湛江 121公里 。全市陆地总面积11458平方公里,约占全省陆地面积的 6.4%
7. 广东茂名属什么地理环境
茂名的气候应该属于亚热带海洋性气候.
8. 茂名森林公园的地理环境
茂名森林公来园位于茂名市茂自南区公馆镇,地势平坦,土壤以沙壤土为主,部分为砖红壤土、微酸性、土质瘦、有机质含量低。
该森林公园中主峰区平和岭,海拔56.4米,面积147亩,是公园最高点,登高远望,可纵览市区全景。
属热带季风性海洋气候,高温多雨,光照充足,年日照平均时数1916h,年平均气温23.2摄氏度。全年无霜,降雨量1500~1800mm,4~9月为雨季,降雨量占全年84%,夏秋之间有台风雨。
9. 茂名的过年习俗与茂名的地理环境有什么关系呢
首页
BOSS要娶我
所有茂名人,这些过年习俗你
10. 茂名港的自然条件
茂名市地处热带边缘,面临南海,气候潮湿,雨量充沛;夏季长,冬季短,呈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
根据茂名市电白区电城气象站2003~2005年的实测资料统计:
1、气温:年平均气温22.3℃,历年极端最高气温37.2℃,历年极端最低气温3℃;最热月为7月,月平均气温28.5℃,最冷月为1月,平均气温15.6℃。
2 . 降水量:年平均降水量为1265mm,年最多降水量2169.5mm,最少降水量为1009.9mm;一日最大降水量182.3mm。降水主要集中在4~9月,约占年降水总量的92%。日降水量≥25mm的年平均天数为15天。
3 . 风况:本地区季风明显,夏半年盛行西南风,冬半年盛行东北风。常风向为ESE,出现频率为16.0%;次常风向ENE,出现频率为15.0%;强风向为WNW,最大风速为30m/s。年平均风速为2.6m/s;偏东向平均风速较大,为3.2m/s。全年≥7级风日数多年平均为7.5天。
对茂名地区有影响的热带气旋主要出现在5~11月,7~9月居多;每年约发生3~4次,最多8次(1964年)。影响时的最大风速超过12级,极大风速达40m/s;风向多为NNW向,其次为ENE向;热带气旋造成的最大降水量可达647mm。
4 . 雾:年平均雾日数4.8天,年最多雾日数15天(1985年)。雾多出现于1~4月,春、冬季较多。海雾以平流雾为主。 1. 潮位
(1)基面关系。高程基面采用当地理论最低潮面。
莲头岭:理论最低潮面在85国家高程基准下1.56m
水东港:理论最低潮面在56黄海基面下1.32m
(2)潮汐性质及特征值。本海区的潮汐主要受外海潮波的控制,外海潮波由东南向西北传播。潮汐性质数在1.14~1.39之间,属不正规半日潮。经相关分析,临时验潮站潮汐与炮台站的相关系数为0.99,相关关系较好。
2.水流
(1)潮流
茂名近海的潮流性质属于非正规半日潮,潮流运动形式基本为往复流。涨潮流向指向西偏北;落潮流向指向东偏南,潮汐通道处的流向与泻湖通道方向平行。根据2004年水文测验资料,莲头岭和博贺滩外海域的垂线平均流速为0.22~0.8m/s;垂线最大流速为0.2~0.91m/s;最大实测涨潮流出现在3#垂线,最大涨、落潮流速均为0.91m/s。据以往资料,水东湾外最大涨潮流速0.56m/s,最大1.53m/s。
(2)余流
茂名近海的余流一般都是风成海流,大多数余流的方向为WSW和W向;余流的流速较大,由单点系泊处一年测流资料统计最大余流流速可达117cm/s,
3.波浪
茂名港濒临南海,受外海波浪影响较大,海域波型为以风浪为主的混合浪;风浪出现频率为100%,涌浪出现频率为36%;东北季风期的涌浪较多,西南季风期的涌浪较少。全年波向以ESE向为主,出现频率15.9%,西向浪次之,为10.7%。年平均有效波高(Hs)为1.23m,单点系泊处实测的最大有效波高为7.75m,方向ESE。该海域的东北季风期的强浪向为ESE向,次强浪向为E向;西南季风期的强浪向为W向。各方向波高分布情况见图1-3。海域受外海涌浪的影响,年平均周期较大,为5.1s,实测最大周期8.8s;各月的平均周期变幅不大。
由单点系泊处一年实测资料统计的H4%≤2m的出现频率为70%左右,H4%>3m的出现频率为4.2%左右。 博贺新港区1994年开始建设25万吨级单点系泊,由外海25万吨级单点系泊装置、海底管线和陆上85万立方米罐区及63.87公里输油管线与炼厂衔接,设计通过能力1000万吨。2008,单点系泊改造升级为30万吨级。
2008年10月30日,茂名市委、市政府举行了博贺新港区开发建设启动仪式,拉开了港区全面开发建设的序幕。目前,港区供水、供电、进港公路、进港铁路等公共基础设施正在加快建设,港区内粤电博贺煤炭码头项目、物流基地五千吨级通用码头等一批重大项目前期工作全面启动,项目涉及投资近29亿元。中石化投资建设的200万吨原油商业储备基地项目已全面施工,首期工程建设15座12.5万立方米的超大型油罐,将于2011年下半年建成投用。 博贺港区内目前主要为渔港,博贺渔港是广东省三大渔港之一,是茂名市发展海洋捕捞业的重要基地。现有渔业码头岸线800米,渔业泊位31个,并配有制冰厂、仓库、鱼货加工厂等完善的渔港设施,码头年设计通过能力为30万吨。建成旅游码头1个,经营博至放鸡岛航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