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地理信息 » 北方地理环境

北方地理环境

发布时间: 2021-02-10 09:35:44

Ⅰ 北方地区自然环境的突出特征是什么

北方地区自然环境的突出特征是什么?
北方地区的主要自然特征:
1.范围:大兴安岭、贺兰山脉、巴颜喀拉山脉以东,秦岭、淮河以北,即我国东部季风区的北部地区。
2.地形特征:平原面积广大,其中东北平原是我国最大的平原,黑土为主,多沼泽,北部冻土层厚;华北平原是我国最平坦的平原,主要由黄河、海河、淮河冲积而成,土层深厚;黄土高原是世界上最广、最厚的黄土堆积区,土质疏松,直立性强,地表植被保护差,水土流失严重,沟壑纵横,流经高原区的河流含沙量大。太行山脉两侧地形差异明显,以东为华北平原,以西为黄土高原。本区主要地形单元有:东北平原(三江、松嫩、松辽)、华北平原、黄土高原、兴安岭山地、长白山地、山东丘陵、辽东丘陵。本区“名山”有:“东岳”泰山(山东)、“西岳”华山(陕西)、“中岳”嵩山(河南)、“北岳”恒山(山西)。
3.气候特征:以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为主,其中大兴安岭北部为寒温带、长城以北为中温带、黄河中下游地区为暖温带,无霜期4-8个月,热量条件南北差异大;年降水量400-800毫米,主要集中在7-8月,大部分属于半湿润、半干旱区(东北的东部及北部山地为湿润区);夏季温暖多雨(东北较短),冬季寒冷干燥(东北漫长严寒多积雪,漠河为我国的“寒极”);主要灾害性天气:冬季寒潮,东北地区夏季低温、秋季早霜,华北地区春季干旱多沙暴、夏季多暴雨。
4.水文特征:水文特征南北差异大。水量北丰南小,汛期北长南短(东北地区有明显融雪春汛),河流含沙量北小南大,结冰期北长南短。
5.主要河流:黑龙江及其支流松花江、乌苏里江,黄河(下游为“地上河”)及其支流渭河、汾河,海河,辽河,鸭绿江,图们江。
6.主要湖泊:白头山天池、兴凯湖。植被:东北地区以针叶林为主(长白山地区为针叶-落叶阔叶混交林),黄河中下游地区为落叶阔叶林。
7.土壤:东北地区黑土分布广泛,黄河中下游地区主要为钙质土。
8.主导因素:积温自北而南逐渐增大。

Ⅱ 北方地区地理位置特点

我国北方地区大体位于大兴安岭、青藏高原以东,内蒙古高原以南,秦岭—淮河以北,东临渤海和黄海。

Ⅲ 说出北方地区的范围与地理位置特点

我国北方地区西到大兴安岭、青藏高原,东到海洋,南至秦岭--淮河一线,北抵长城。我国北方地区位于大兴安岭以东,长城以南,秦岭--淮河以北,青藏高原以东。

Ⅳ 北方的地理环境

北方的地理环境:

地形

北方地区地形以平原为主,兼有高原和山地。

东北平原是中国最大的平原,位于长白山和大兴安岭、小兴安岭之间,由松嫩平原、三江平原和辽河平原三部分组成,土壤为肥力最好的黑土,被誉为“山环水绕,沃野千里”。

华北平原位于燕山以南、太行山以东、淮河以北,东面濒临海洋。华北平原是地质历史时期黄河、海河所挟带的泥沙沉积作用形成的冲积平原,土壤为黄土。

黄土高原位于太行山以西、乌鞘岭以东、内蒙古高原以南大致以长城为界、秦岭以北之间的地区。这里的黄土是地质历史时期风力沉积作用堆积而成的。那时,强劲的偏北风吹扬起沙尘南下。随着风力减弱、沙土沉积、形成了平坦高耸的黄土塬。后来随着黄土高原的植被遭到大规模破坏、疏松的黄土遭受冲刷,导致水土流失严重,形成了沟壑纵横的黄土丘陵(黄土川、黄土梁、峁)

气候

编辑

中国北方地区主要是温带,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特点是一年四季分明,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北方地区年降水量多在400-800毫米,降水集中在 7、8两月,多暴雨,此时河水暴涨,河流易泛滥成灾; 而每年的春季少雨,常有干旱(春旱严重,夏季暴雨)。

1992年以来,除1998年外,其它年份2到4月北方降水量一直在多年平均值以下。这时,在拉尼娜现象影响下,中国北方地区偏北气流盛行,而东南暖湿气流相对较弱,再加上冷暖空气配合不利,此消彼长,一直没能在北方地区形成理想的降雨条件,由此出现了持续少雨干旱的天气。

资源

编辑

粮食

北方地区气候雨热同期,适宜农作物生长。一些省份是产粮大省,如黑龙江(总产最高)、吉林(单产最高)、河南、山东、辽宁等省。

东北地区主要种植玉米、水稻、大豆、高粱、春小麦等农作物,华北地区主要种植冬小麦、玉米、大豆等农作物。

东北地区主食为大米,出产优质的东北大米。华北地区主食为面食。

北方地区盛产温带水果,比如苹果,梨,桃,杏,柿,枣,葡萄等。地方特产也很丰富,著名的有“东北三宝”(人参,鹿茸,貂皮)、洛阳牡丹、兰州白兰瓜等。

矿产

北方地区矿产资源十分丰富。东北地区盛产石油、天然气、煤炭、金属、木材等等,华北地区则煤炭储量极为丰富。

Ⅳ 北方地区的自然环境特征可以从哪五个地理要素进行描述

应该从位置、范围、地形,土壤,气候、河流

Ⅵ 说说北方地区的地理位置,主要的气候类型,主要的平原和高原

北方地区的划分也有多种划分方法,我个人答不全,说实在的也太多,写不完,这里以中学地理最常用的来说明:
1.位置范围:北方地区为我国东部季风区的秦岭——淮河以北的地区,主要包括东北三省(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黄土高原、以及内蒙古高原东部。
2.气候类型:东部季风区中的温带季风气候区。
3.降水量:400-800mm之间
4.干湿区:大部分为半湿润地区,东北平原的东部和东北部为湿润地区。
5.温度带:华北平原和黄土高原南部为暖温带,东北平原大部和黄土高原北部为中温带,大兴安岭北部为寒温带
6.1月均温在0度以下,河流有结冰现象,越往北结冰时间越长
7.自然带多为温带落叶阔叶林带,植被多为温带落叶阔叶林,大小兴安岭、长白山为针阔叶混交林
8.耕地及农业:由于降水量不多,并且是我国耕地最多的地区,所以旱地为主,是主要的旱作农业区,主要种植的粮食作物是小麦(东北平原主要是春小麦,华北平原和黄土高原南部主要是冬小麦),其次玉米。油料作物花生,糖料作物为甜菜,经济作物棉花(主要在华北平原)
9.内外流河(湖)及内外流区:外流河(湖),外流区。
10.语言:北方方言区,又分为东北方言区,华北方言区,黄土高原方言区等
11.三大自然区:为东部季风区。
12.土壤:华北平原和黄土高原的黄土,东北平原的黑土分布区。
13.地形地势:地形以平原、高原为主,位于我国地势的第二、三级阶梯。

Ⅶ 地理北方的自然环境特征

A.河湖众多,水抄网纵横,属于我国南方地区的地理环境特征.故不符合题意.
B.气候湿润,降水充沛,属于我国南方地区的地理环境特征.故不符合题意.
C.平原高原为主,地形平坦,属于我国北方地区的地理环境特征.故符合题意.
D.深居内陆,气候干旱,属于我国西北地区的地理环境特征.故不符合题意.
故选:C.

Ⅷ 北方地区地貌特征和环境问题是什么

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冲积扇的演化受构造、气候、基准面、流域地质地貌条件、植被覆盖程度以及人类活动等诸多环境因素的影响,因此,冲积扇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我国北方地区气候条件多样,许多规模悬殊的山间和山前盆地边缘都有冲积扇发育。论文以吕梁山、贺兰山、祁连山等三个地区的冲积扇为研究对象,通过实地考察与实验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辅以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手段,对各地区冲积扇的形态、结构、物质组成和沉积过程等特征进行研究;对断陷盆地边缘冲积扇发育规律进行了探讨;对不同断陷盆地内的冲积扇进行了对比;对三个地区的冲积扇进行了对比;对冲积扇地区农地的发育规律进行了探讨。 研究表明,不同地区冲积扇的地貌特征和沉积特征有较大差异。吕梁山地区冲积扇的规模相对较小,沉积过程以河流充填沉积为主,其次为片流沉积;贺兰山东麓南段和北段的冲积扇形成了强烈对比:南段的冲积扇以水石流沉积为主,面积和坡度都较大,而北段的冲积扇以河流过程为主,粒度细,面积和坡度都相对较小;祁连山地区冲积扇规模大,沉积过程为河流沉积。从冲积扇发育的时代看,晚更新世冲积扇是各地区冲积扇的主体。 对侯马盆地冲积扇的研究揭示了断陷盆地边缘冲积扇的发育规律。结果表明,冲积扇的形态、结构、沉积过程等与冲积扇所处盆地构造部位密切相关。扇顶切割程度、流域内沉积物充填状况、扇项基岩出露特征以及沉积过程的类型等可以做为判别断陷盆地中边界断层活动强弱的标志。 太原盆地、临汾盆地和侯马盆地冲积扇的对比表明,构造活动、汾河基准面等因素是三个盆地中冲积扇发育程度差异的重要原因,这些因素也影响冲积扇的沉积过程、流域内沉积物充填和冲积扇扇顶切割状况。三个区域冲积扇的对比表明,三个地区冲积扇的发育程度受气候条件、冲积扇的沉积过程等因素的影响。 对三个地区冲积扇上农地分布的研究表明,细粒组分的分布是影响冲积扇上农地发育的主要因素;冲积扇独特的沉积过程与地貌特点共同决定了冲积扇上细粒组分的分布;黄土过程作为外来过程也是冲积扇上农地发育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

Ⅸ 北方地区地理环境特征

A.河湖众多,水网纵横,属于我国南方地区的地理环境特征.故不符合题意.
B.气候版湿润,降水充沛权,属于我国南方地区的地理环境特征.故不符合题意.
C.平原高原为主,地形平坦,属于我国北方地区的地理环境特征.故符合题意.
D.深居内陆,气候干旱,属于我国西北地区的地理环境特征.故不符合题意.
故选:C.

Ⅹ 北方地区的自然特征

北方地区的自然特征有地形以高原和平原为主、地形以高原和平原为主、温带季风气候等。

我国的南北之分界是以淮河为界线的,北方地区是指中国东部季风区的北部,主要是秦岭-淮河一线以北,大兴安岭、乌鞘岭以东的地区,东临渤海和黄海.包括东北三省、黄河中下游五省二市的全部或大部分,以及甘肃东南部,内蒙古、江苏、安徽北部。

面积约占全国的20%,人口约占全国的40%,其中汉族占绝大多数,少数民族中人口较多的,有居住在东北的满族、朝鲜族等。

北方地区耕地面积较大,且多为旱田.森林面积较大,全国大部分的针叶林都在此地,.气候多样,有干旱区、半干旱区、湿润区、半湿润区。

(10)北方地理环境扩展阅读:

中国北方地区位于秦岭-淮河以北、内蒙古高原以南、大兴安岭、青藏高原以东,东临渤海和黄海,面积约占全国的20%,人口约占全国的43%,其中汉族占绝大多数。

从行政区划看,具体包括黑龙江、吉林、辽宁、北京、天津、河北、山东、河南、山西、陕西、内蒙古东部、江苏中原官话区、安徽中原官话区。

北方地区地形以平原为主,兼有高原和山地。东北平原是中国最大的平原,

华北平原位于燕山以南、太行山以东、淮河以北,东面濒临海洋。华北平原是地质历史时期黄河、海河所挟带的泥沙沉积作用形成的冲积平原,土壤为黄土。

黄土高原位于太行山以西、乌鞘岭以东、内蒙古高原以南大致以长城为界、秦岭以北之间的地区,中国北方地区主要是温带,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特点是一年四季分明,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北方地区气候雨热同期,适宜农作物生长。一些省份是产粮大省,如黑龙江(总产最高)、吉林(单产最高)、河南、山东、辽宁等省。

东北地区主要种植玉米、水稻、大豆、高粱、春小麦等农作物,华北地区主要种植冬小麦、玉米、大豆等农作物。东北地区主食为大米,出产优质的东北大米。华北地区主食为面食。

热点内容
鹿特丹港国家地理 发布:2021-03-15 14:26:00 浏览:571
地理八年级主要的气候类型 发布:2021-03-15 14:24:09 浏览:219
戴旭龙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发布:2021-03-15 14:19:37 浏览:408
地理因素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发布:2021-03-15 14:18:30 浏览: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发布:2021-03-15 14:16:36 浏览:425
工地质检具体干些什么 发布:2021-03-15 14:15:00 浏览:4
东南大学工程地质考试卷 发布:2021-03-15 14:13:41 浏览:840
中国地质大学自动取票机 发布:2021-03-15 14:13:15 浏览:779
曾文武汉地质大学 发布:2021-03-15 14:11:33 浏览:563
中国冶金地质总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网 发布:2021-03-15 14:10:10 浏览: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