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学院地理位置
㈠ 成都大学在哪里 在哪里啊在哪里
http://www.c.e.cn/
成都大学简介
成都大学成立于 1978 年,是成都市人民政府主办,经教育部批准的以工学、文学、管理学为主的普通本科高等学校。学校有特色鲜明的发展思路,团结创业的文化氛围,人尽其才的用人环境,是志士才俊施展抱负、实现人生价值的良好舞台。
成都大学于 2002 年 7 月迁至风景秀丽、交通便捷的成都十陵历史文化风景区,占地面积 92.7 万平方米( 1390 亩),校舍建筑面积 29 万余平方米, 2004 年被成都市政府评为“园林化校园”,整个校园气度恢宏,动静结合,令人赏心悦目,流连忘返。在重视校园建设的同时学校还加大投入,用于增添教学、实验仪器设备,建设现代化教育信息网络系统,改善教学条件,引进高层次人才和高水平教师,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各项办学条件均达到国家对本科院校的要求。
学校拥有固定资产 54504 万元,教学仪器设备值 3516.5 万元,馆藏图书 62 万册。现有教职工 600 多人,其中专任教师 470 人,教授 33 人,副教授 146 人;教师队伍中具有博士后、博士、硕士研究生学历的 170 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11 人,成都市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家 5 人;聘请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 80 余人担任客座教授和兼职教授。学校建有校内基础实验室和实习厂 9 个、专业实验室 11 个、研究型实验室 1 个、研究所 7 个。
学校近年来大力加强现代化教学设施建设,积极引入现代教育技术和手段,重点建设好校园网、现代教育技术中心、图书馆、计算机房、 CAI 教室、 CAD 室等。现有 CAI 教室 24 个, CAD 室 4 个,多媒体教室和语音室座位数达到 3462 座,拥有计算机近 3000 台,基本实现了教学手段现代化和教学管理、行政办公自动化。
学校体育设施完善 . 拥有体育馆、标准运动场、游泳池、足球场、网球场、篮球场、排球场等全新高标准运动场馆,并配备先进的体育运动设施和比赛使用设备,能够满足万名师生体育教学和体育活动的需要。
成都大学是一所综合性大学,设有机械工程、建筑工程、电子信息工程、计算机科学技术、生物工程、外语、中文、设计艺术、工商管理、经济与法律、旅游等 11 个系,另设有中外文化交流中心、华夏职教师资培训中心、教育体育部、成人教育部和都江校区。开办有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土木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与计算科学、生物工程、制药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自动化、电子信息工程、广播电视新闻学、汉语言文学、英语、工商管理、工商管理 ( 旅游管理 ) 、会计学、艺术设计、动画、广播电视编导等 18 个本科专业和 30 多个专科专业,其中有 3 个专业为国家级教改试点专业。现有全日制普通教育在校生 9000 多人,各类成人教育学生 3000 多人,先后招收外籍留学生 200 余人。
学校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教学理念,紧密跟踪和依据人才市场的需求,努力探索最有利于学生成才和就业的办学模式和培养模式,严格的学分制使学生能更加自主而合理地安排自己的学习进程,拥有更多弥补学习差距、达到学习要求的机会;近百门涵盖工、文、管、理、法、教育、经济 7 大学科的选修课使学子们可以自由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最有利于自我设计实现的课程。学校鼓励、扶植各系各专业根据自身条件在省内办出特色与优势,如外语专业学生专业英语四级考试成绩名列川内高校前茅;艺术设计专业的师资、硬件、办学效果在四川处于领先地位,毕业生受到人才市场的青睐;自动化等电气类专业 “ 宽基础、多方向 ” 的培养模式及完善的实践教学条件,体现了 “ 以人为本 ” 的办学精神,造就了一批批能适应电类相关行业中的生产、管理与营销等需要的专业人才;工商管理专业为满足学生自我设计的需要而进行教学改革,法律专业探索法律与营销的全面结合,这些培养模式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 这些都体现了作为综合性大学的优势和魅力。
学校十分重视多管齐下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经常开展生动活泼的科技创新活动,实施 “ 科创学分 ” 奖励制度,极大地调动了学子们参加科技创新活动的积极性。我校学生近年在参加国家、省市组织的大学生科技创新竞赛中均取得了优异成绩:数学建模连续多年荣获全国大奖, 2004 年又获得全国一等奖两项;在 2004 年首次参加的机械创新设计中,我校代表队获得全国三等奖一项,西南地区一等奖一项,二等奖一项;在全国大学生 “ 挑战杯 ” 课外科技作品竞赛中,我校连续两年获得全国三等奖;在 2003 年中国艺术院校大学生数码媒体艺术大赛中,我校设计艺术系学子获得唯一最佳动画片大奖,更显示了我校学生的创新能力;此外,在让学生深入社会、服务社会的 “ 社会实践 ” 活动,我校连续多年获得中宣部、团中央和教育部的表彰。这一系列的科创与实践活动及取得的成绩,已成为学校鲜明的办学特色与优势之一,成为推动大学生成才的有效途径。
学校十分重视教育教学研究、科学研究和科技开发工作。近年来,获得国家、省、市级科研成果奖 57 项,国家级教学成果奖 1 项,省级教学成果奖 8 项 ; 被国际著名三大文献检索系统 SCI 、 EI 、 ISTP 收录的论文 19 篇。学校办有在国内外公开发行的《成都大学学报》(自科版和社科版),刊发的文章有百余篇被《人大报刊复印资料》、《新华文摘》等收录。学校自行研制开发的以不定型耐火材料系列、自动控制系列实验系统为代表的一批新产品、新技术得到推广应用;在机械设备研制、建筑、生物技术、文艺生态学、经济学、艺术设计和秘书学等领域,取得了较高水平的研究成果。
学校自 1978 年成立以来,已为国家输送了本专科毕业生 2 万多名,他们中的绝大多数都已成为各行各业的骨干力量,其中不乏博士生导师、具有全国影响的企业家、党政高级管理人员等俊杰。今天,风华正茂的成都大学不仅占有西部大开发和省市党委、政府、成都人民关心厚爱之天时,还拥有成都作为西部商业贸易和科教文化中心并要实现 “ 三新 ” 、 “ 三最 ” 宏伟目标之地利,更拥有全体师生员工筚路蓝缕、栉风沐雨、精诚团结、同舟共济之人和。
朝气蓬勃的成都大学,向四方才俊热情地张开双臂!
㈡ 成都大学在哪里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外东十陵镇
成都大学在办学历程中三易校址,始黉门街,历花回圃路、荷花答池,1999年成都市人民政府斥资数亿,置地千余亩建设成都大学新校区。2002?年7月,学校整体迁至自然风光优美、人文底蕴丰厚的成都十陵历史文化风景区。学校校园环境优美,2004年被成都市人民政府评为“园林式单位”。2006年3月,经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原成都教育学院、成都幼儿师范学校、成都卫生学校整建制并入成都大学。同年,成都市人民政府决定毗邻十陵主校区再征地1400余亩,进一步拓展学校的办学空间。目前,学校新校区建设正在有序推进,在不久的将来,一座功能更加完善的现代化校园将呈现在成都十陵历史文化风景区。为增强学校办学实力,促进学科发展,2010年6月,成都市人民政府将三级甲等医院成都铁路中心医院成建制划转成都大学作为附属医院,并更名为成都大学附属医院。
㈢ 成都学院具体位置在哪里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外东十陵镇
成都大学在办学历程中三易校址,始黉门街,历花圃路、荷花池内,1999年成都容市人民政府斥资数亿,置地千余亩建设成都大学新校区。2002?年7月,学校整体迁至自然风光优美、人文底蕴丰厚的成都十陵历史文化风景区。学校校园环境优美,2004年被成都市人民政府评为“园林式单位”。2006年3月,经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原成都教育学院、成都幼儿师范学校、成都卫生学校整建制并入成都大学。同年,成都市人民政府决定毗邻十陵主校区再征地1400余亩,进一步拓展学校的办学空间。目前,学校新校区建设正在有序推进,在不久的将来,一座功能更加完善的现代化校园将呈现在成都十陵历史文化风景区。为增强学校办学实力,促进学科发展,2010年6月,成都市人民政府将三级甲等医院成都铁路中心医院成建制划转成都大学作为附属医院,并更名为成都大学附属医院。
㈣ 四川师范大学成都学院的具体地理位置
自己看图鐧惧害鍦板浘
本数据来源于网络地图,最终结果以网络地图最新数据为准。
㈤ 电子科大成都学院地理位置在什么地方听别人说,电子科大成都学院周围治安很差,是这的吗
电子科技大学成都学院位于高新西区百叶路一号,成都学院不能拿到电子科大本部的毕业证,但是治安还比较好,在三本类学校里教育比较好,就是学费很贵
㈥ 成都大学共有几个校区,地址分别是什么
成都大学只有一个校区,地址位于成都市成洛大道2025号,邮编:610106。
成都大学1978年经教育部批准设立,是四川省和成都市共建的综合性大学,成都市重点建设的综合性大学,拥有百年历史的三级甲等综合附属医院,国家级抗生素研发基地的四川抗菌素工业研究所。学校具有学士、硕士学位授予权,设有博士后实践基地。
(6)成都学院地理位置扩展阅读:
学校现有专任教师1200余人,其中正高职称182人,副高职称430人,博士408人。学校名誉校长为中国工程院原副院长樊代明院士,有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教育部“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创新团队带头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等专家10余人。
学校占地面积2946亩,毗邻3万余亩青龙湖湿地公园,环境优美,地铁4号线设成都大学站,交通便利。学校校舍建筑面积76.52万平方米,其中教学科研行政用房面积43.7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2.3亿元,图书馆纸质图书总量220余万册。
学校拥有三甲综合成都大学附属医院和成大附中、附小、附幼。体育场馆设施先进,功能完备。
目前设立艺术学、文学、管理学、教育学、经济学、法学、工学、医学、理学、农学10个学科门类,59个本科专业,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类别)9个,二级学科(领域)24个,建有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
学校有省级特色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卓越计划试点专业、应用型示范专业25个,精品课程(精品开放课程、精品资源共享课程)40门,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3个,教学团队4个,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2个,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375项。
㈦ 四川外语学院成都学院和四川外语学院的地理位置是同一个地方吗
四川外语学院成都学院位于成都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西区.四川外语学院在重庆,坐落在嘉陵江畔、歌乐山麓
㈧ 成都所有高校名称和地址,详细地址
以下这些就是教育部公布的成都高校名单
四川省
1 四川大学 教育部 成都市 本科
2 西南交通大学 教育部 成都市 本科
3 电子科技大学 教育部 成都市 本科
4 西南财经大学 教育部 成都市 本科
5 西南民族大学 国家民委 成都市 本科
6 成都理工大学 四川省 成都市 本科
7 西华大学 四川省 成都市 本科
10 成都中医药大学 四川省 成都市 本科
11 四川师范大学 四川省 成都市 本科
16 成都信息工程学院 四川省 成都市 本科
19 成都医学院 四川省 成都市 本科
24 成都体育学院 四川省 成都市 本科
25 四川音乐学院 四川省 成都市 本科
27 成都学院 四川省 成都市 本科
31 成都电子机械高等专科学校 四川省 成都市 专科
32 四川烹饪高等专科学校 四川省 成都市 专科
33 成都纺织高等专科学校 四川省 成都市 专科
37 民办四川天一学院 四川省教育厅 成都市 专科
38 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 四川省 成都市 专科
以下民办校
256 民办四川天一学院 四川省教育厅 成都市 专科
257 四川国际标榜职业学院 四川省教育厅 专科
258 成都艺术职业学院 四川省教育厅 成都市 专科
259 成都东软信息技术职业学院 四川省教育厅 成都市 专科
260 四川托普信息技术职业学院 四川省教育厅 专科
261 四川科技职业学院 四川省教育厅 专科
262 四川华新现代职业学院 四川省教育厅 专科
263 四川文化传媒职业学院 四川省教育厅 专科
264 四川警安职业学院 四川省教育厅 专科
㈨ 四川成都大学本部的邮编和地址(详细的)
成都大学本部在四川省成都市成洛大道十陵上街2025号,邮编是610106。川抗所校区在四川省成都市成华区龙潭总部经济城华冠路168号;文家校区在四川省成都市青羊区文家场;附属医院校区在四川省成都市二环路北二段82号。
成都大学(Cheng University)是四川省和成都市共建的综合性大学、成都市重点建设大学,是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校、教育部国防教育特色高校、四川省博士学位授权立项建设单位。
入选“四川2011计划、四川省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四川省卓越教师教育培养计划、四川省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
1978年12月,成都大学创办;1983年,停办本科,只办专科;2003年5月,恢复为普通本科院校,更名为成都学院;2006年,成都教育学院、四川省成都卫生学校、四川省成都幼儿师范学校并入成都学院。
2010年4月,成都铁路中心医院成建制划归成都学院作为附属医院;2013年8月,四川抗菌素工业研究所全部国有产权无偿划转给成都学院;2018年12月7日,教育部发文正式批准成都学院更名为成都大学。
截至2018年11月,学校占地面积2946亩,校舍建筑面积76.52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2.3亿元,图书馆纸质图书总量220余万册;设有14个二级学院,开办59个本科专业。
拥有学术学位一级学科硕士点2个、学术学位二级学科硕士点9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类别7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领域15个;专任教师1200余人,全日制本专科在校生21930人,在校研究生近900人,留学生近600人。
(9)成都学院地理位置扩展阅读:
一、办学规模
1、院系设置
截至2018年11月,学校设有14个二级学院,开办59个本科专业,涵盖艺术学、文学、管理学、教育学、经济学、法学、工学、医学、理学、农学10个学科门类;拥有直属三甲综合附属医院1所、附属幼儿园1所。
2、学科设置
截至2018年11月,学校拥有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1个、学术学位一级学科硕士点2个、学术学位二级学科硕士点9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类别7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领域15个,拥有四川省重点学科1个、四川省医学乙级重点学科3个、四川省医学甲级重点专科2个。
二、教学建设
截至2018年11月,学校有国家级特色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卓越计划试点专业7个,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1门,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2个,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38个,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181项。
有省级特色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卓越计划试点专业、应用型示范专业25个,省级精品课程(精品开放课程、精品资源共享课程)40门,省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3个,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2个,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375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