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地理信息技术重点实验室
A. 我国有关地理信息系统研究机构主要分布
我知道的就是东北长春有一个、北京中科院遥感所、北京中科院地理所、南京土壤所、甘肃寒旱所。
B. 武大测绘遥感信息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GIS导师信息
直接到实验室的官网去查,你看上哪个就联系那个,我们当时都是直接去找的,保送的多
C. 南京师范大学随园校区占地多少亩
南京师范大学随园校区占地面积差不多350000㎡到400000㎡ 530亩到600亩左右
里面有两个食堂,研究生公寓下面的和研究生公寓前面的,味道反正就那样,午饭一般11:00左右是高峰期,12:00基本上就不做菜了;晚饭5:00是高峰期,6:00之后就不怎么有人了。饭菜价格多年来味道如一就是一直在涨价——当然所有学校都在涨价。上坡上有一个小饭店,多年来一直不知道叫什么名字,因为根本木有招牌的说,招牌上写的是酸菜鱼。。。那个小饭店里面可以刷饭卡,旁边是卖包子的,也做黑米糕、银耳等。对面现在可以吃麻辣烫了,还卖土掉渣烧饼。
正门就有麦当劳和一堆小饭店,后门以前有几个饭店,但是今年房租涨了,关了几个,比如沙县小吃就走了。
超市在食堂充值的地方有一个,这学期刚开的,之前开过又关了——因为之前是柜台式的,现在真正变成超市了。出后门也有两个超市,一个是苏果旗下的便利店,还有一个是自营的。
银行有浦发的ATM和交通、招商的ATM,但是木有网点。移动营业厅在后门对面有个动感地带营业厅,应该可以满足你的需求。
南京师范大学,简称“南师大”,位于江苏省南京市,是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的江苏省属重点大学。
南京师范大学的主源可追溯到1902年创办的三江师范学堂,该学堂是中国高等师范教育的发祥地之一,后历经两江师范学堂、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国立东南大学、国立第四中山大学、国立江苏大学、国立中央大学、国立南京大学、南京大学等时期;其另一源头为1888年创办的汇文书院,后发展为私立金陵大学,1951年与私立金陵女子文理学院(曾称私立金陵女子大学)合并,成立公立金陵大学。1952年全国高校院系调整,在原南京大学、金陵大学等有关院系的基础上组建南京师范学院,校址设在原金陵女子大学校址。1984年改办成南京师范大学。1996年进入国家“211工程”高校行列。2000年南京动力高等专科学校并入。2014年入选“卓越教师培养计划”。
南京师范大学拥有仙林、随园、紫金三个校区,随园校区有着“东方最美丽的校园”之美誉。学校占地面积2009906平方米,建筑总面积1053697平方
米。设有二级学院25个、独立学院2个。共有在职教职工3255人,在校普通本科生16425人,在校研究生共9836人。
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虚拟地理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江苏省医药功能材料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
江苏省重点实验室:江苏省光电技术重点实验室、江苏省地理信息科学重点实验室、江苏省分子医学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江苏省生物多样性与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江苏省环境演变与生态建设重点实验室、江苏省生物功能材料重点实验室、江苏省大规模复杂系统数值模拟重点实验室、江苏省微生物与功能基因组学重点实验室、江苏省医药超分子材料及应用重点实验室、江苏省新型动力电池重点实验室、江苏省三维打印装备与制造重点实验室 江苏省工程实验室:江苏省智能信息技术与软件工程实验室、江苏省水土环境生态修复工程实验室、江苏省电气装备电磁兼容工程实验室、江苏省能源系统过程转化与减排技术工程实验室
江苏省工程(研究)中心:江苏省信息安全保密技术工程研究中心、江苏省生物医药功能材料工程研究中心、江苏省海洋综合开发与生态建设工程中心、江苏省微生物资源产业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江苏省萃取分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江苏省渔业重点实验室:江苏省水生甲壳动物病害重点实验室、江苏省水产生物饵料重点实验室
南京市工程(研究)中心:南京管理信息化工程中心、南京市微生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江苏省萃取分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南京师范大学充分发挥“211工程”
建设的主导作用和学科学位点建设的龙头作用。截至2013年4月,学校拥有国家重点学科6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3个,江苏高校优势学科7个,江苏省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培育建设点5个,江苏省一级学科重点学科18个;2011年获批成为研究生院试点建设单位,拥有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2个,覆盖博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专业130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37个,覆盖硕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专业199个,专业博士学位授权点1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16个,本科专业91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9个。学科已涉及哲、经、法、教、文、史、理、工、农、医、管、艺等门类。
重点学科
国家重点学科: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育学原理、学前教育学、中国现当代文学、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动物学
国家重点(培育)学科:法学理论、课程与教学论、人文地理
一级学科博士点:法学、马克思主义理、教育学、中国语言文学、数学、地理学、生物学
D. 南京师范大学有哪些教授的课是必须要去蹭的
大家都在说郦波老师,但郦波老师的课在仙 林 校 区 有 多 难 蹭 到你们知道吗……因为我是转过专业的,在蹭课上有一点点心得,下面我来推荐几位老师吧,课目特别好找,人也很好,平易近人讲课风趣幽默有干货,都是在人文社科上有出色研究成果的老师,我觉得他们的风格也特别能体现南师的人文气息。
1. 董志翘
陈真老师主要研究当代西方伦理学和当代英美哲学,是教授和博士生导师,他的上课风格非常独特。可以说是一叹三咏,充满感情哈哈哈。如果你在他的现场课,你很可能会被他的声音吓到。但是你会学到很多关于哲学的知识,因为陈真老师会用很多实例活泼生动的讲解。。
很多同学在选博雅课的时候会听说陈真老师的“威名”,但其实我非常推荐大家去蹭老师的课,陈真老师能把看似高深的哲学讲得通俗易懂。老师是恢复高考后第一批考入武汉大学哲学系的,在武大读研、任教,后来又在国外积累了多年的教学经验。陈真老师的《西方伦理思想漫谈》博雅课非常生动,每学期老师会请国外的哲学学者来做讲座,上学期还有普林斯顿大学的教授哦。
如何蹭课?本校学生在教务系统可以查到详细的课程表,非南师的学生可以在表白墙求助、可以在教学楼的教室墙壁上寻找……方法多多,总之南师是不会拒绝渴望求知的大家的~
最后,我觉得南师的学习氛围还是很不错的,还有很多很棒的老师等着大家去探索和发现,不要让没蹭过课成为大学的遗憾呀~
E. 南京师范大学有几个重点实验室
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虚拟地理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江苏省专重点实验室:
1.江苏省生物多样属性与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
2.江苏省分子医学与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
3.江苏省地理信息科学重点实验室
4.江苏省光电技术重点实验室
5.江苏省环境演变与生态建设重点实验室
6.江苏省生物功能材料重点实验室
7.江苏省大规模复杂系统数值模拟重点实验室
8.江苏省微生物与功能基因组学重点实验室
9.江苏省医药超分子材料及应用重点实验室
10.江苏省电动车动力电池及其材料重点实验室
F. 南京师范大学的学术研究
截至2015年11月,南京师范大学拥有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公安部重点实验室、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社会科学研究基地和体育文化研究基地、全国妇联妇女与性别研究与培训基地、江苏省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建设点各1个。
南京师范大学还拥有江苏高校协同创新中心4个,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3个,江苏新型高端智库1个,江苏省决策咨询研究基地3个,江苏省委宣传部省级重点研究基地2个,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6个(含培育点1个)、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1个、江苏省学生体质健康促进研究中心1个、江苏省老年学研究基地1个;江苏省重点实验室11个、工程研究中心6个,江苏省工程实验室5个,江苏省渔业重点实验室2个,江苏省科技公共技术服务平台2个。
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虚拟地理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道德教育研究所
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江苏省医药功能材料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
全国妇联研究基地:全国妇女/性别研究与培训基地
国家体育总局研究基地:国家体育总局体育文化研究基地、体育社会科学研究中心
江苏省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培育点:地理环境演化模拟重点实验室
江苏省重点实验室:江苏省光电技术重点实验室、江苏省地理信息科学重点实验室、江苏省分子医学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江苏省生物多样性与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江苏省环境演变与生态建设重点实验室、江苏省生物功能材料重点实验室、江苏省大规模复杂系统数值模拟重点实验室、江苏省微生物与功能基因组学重点实验室、江苏省医药超分子材料及应用重点实验室、江苏省新型动力电池重点实验室、江苏省三维打印装备与制造重点实验室
江苏省工程实验室:江苏省智能信息技术与软件工程实验室、江苏省水土环境生态修复工程实验室、江苏省电气装备电磁兼容工程实验室、江苏省能源系统过程转化与减排技术工程实验室、江苏省先进通信声频技术工程实验室
江苏省工程研究中心:江苏省信息安全保密技术工程研究中心、江苏省生物医药功能材料工程研究中心、江苏省海洋综合开发与生态建设工程中心、江苏省微生物资源产业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江苏省萃取分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江苏省萃取分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江苏省渔业重点实验室:江苏省水生甲壳动物病害重点实验室、江苏省水产生物饵料重点实验室
江苏省社科类研究基地:江苏法治发展研究院、创新经济研究院、江苏省老年学研究基地、语言信息科技研究中心、马克思主义研究院、教育社会学研究中心、司法现代化研究中心、江苏城乡一体化研究基地、江苏民营经济研究基地、江苏省学生体质健康促进研究中心、江苏艺术强省建设研究基地 研究概况 截至2015年11月,南京师范大学获得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15项、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4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项、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项目3项;在国际权威学术期刊《科学》和《自然》上发表第一作者单位论文5篇,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1项(第一单位),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一等奖6项、自然科学一等奖3项(第一单位),8部专著入选“国家社科基金优秀成果文库”,科研成果入选2008年度“中国高等学校十大科技进展”和“中国基础研究十大新闻”。该校教师主持、历时8年修订的点校本《史记》,入选《光明日报》“2013十大文化亮点”和《中华读书报》“2013十大文化事件”。 自然科学研究 南京师范大学1992年科研经费投入比1985年增长2.6倍,应用科研项目比重由1985年的44%上升到67%。承担了国家"八六三"高技术、"八五"科技攻关、攀登计划、火炬计划等高新技术研究项目。通过科研成果鉴定113项,获国家专利18项,公开出版专著800部,发表论文近7000篇,其中在国际学术刊物上发表120多篇,科研成果获国家和省级政府部门奖91项。 社会科学研究 2015年,学校共获得各类国家社科基金项目36项,立项数位居全省第二,重大重点项目立项数居全省首位。在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第二批)立项名单中。该校获批5项,全国并列第七。
由该校地理科学学院郑洪波教授作为首席科学家申报的的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973计划)项目“末次冰消期以来中国中东部极端气候环境事件与农业起源发展和人类适应研究”于2014年正式获得科技部批准立项。
在2013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集中受理期间,该校共申报218项,其中65项获立项资助,包括重点项目2项、面上项目30项、青年科学基金项目33项,立项总经费3544.5万元。
在2013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立项结果中,该校获批项目31项(其中重点项目5项,一般项目19项,青年项目7项),立项数首次突破30大关,申报项目的立项率为21.8%,远超全国平均立项率13.3%的水平。获批立项项目总数位列全国高校(含科研院所)第10名、全国师范院校第2名、全省高校第2名(仅次于南京大学)。其中,获批立项重点项目总数位列全国高校(含科研院所)第4名、全国师范院校和全省高校第1名。
在2013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立项中,该校共获立项项目27项,其中规划基金项目13项,青年基金项目13项,科研诚信与学风建设专项任务项目1项。 馆藏资源 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是1952年在原金陵女子文理学院图书馆的基础上,调集前南京大学师范学院、金陵大学等单位所藏书刊资料组建而成。全馆形成了三区七馆的分布格局:随园校区随园图书馆(文学图书馆)和华夏图书馆(教育图书馆);紫金校区紫金图书馆(工科图书馆);仙林校区敬文图书馆(总馆)、社科图书馆(含密集书库)、数理化图书馆和生地图书馆。截至2015年9月,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纸质馆藏已逾300万册,其中教育学、文学、理学、艺术学等学科馆藏文献尤为丰富,古籍、民国文献、工具书等颇具特色。古籍藏书12万余册,其中线装书11万余册,被收入《中国古籍善本书目》的有190种3000多册,其中孤本明末刊孚中道人的《且居批评息宰河传奇》、明天顺间刻本《宋学士文集》等,弥足珍贵。另有《四库全书》、民国时期教育学文献收藏、《方志丛书》等古籍影印精装本1万余册。2008年被国务院列入首批“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共有41部古籍入选《江苏省珍贵古籍名录》,23部入选《国家珍贵古籍名录》。图书馆拥有中外文电子图书约320万册,中外文电子期刊累计31000种,各类数据库资源112个。
敬文图书馆(总馆):敬文图书馆得益于香港朱敬文教育基金会捐助,并以已故教育实业家朱敬文先生名字命名。文献收藏的重点是为教学服务的文理科中外文书刊、工具书,社科和理科中文样本图书、教学参考书和本校教师著作等。
随园图书馆(文学图书馆):随园图书馆主要为本科生、研究生及教师提供所需的中外文书刊,收藏的重点以文史为主,有古籍、工具书、文科期刊样本、文革前及民国期间出版的文献、本校博硕士学位论文等。
华夏图书馆(教育图书馆):华夏图书馆原为金陵女子文理学院图书馆。1988年5月得益于香港华夏教育基金会捐助,建成中国国内第一所面向全国基础教育、师范教育的专业图书馆。主要收藏中文人文样本图书、港台版图书等,是江苏省高校文献信息保障系统教育学文献中心。
紫金图书馆(工科图书馆):馆藏以工科为主,同时藏有《中国国家标准》、《中国专利文献》等文献资料。江苏省高校文献信息保障系统文理科中文图书采编中心设在该馆。
生地图书馆:生地图书馆主要收藏生物、地理类中外文书刊资料约4万册。
社科图书馆(含密集书库):社科图书馆面向公共管理学院、商学院和法学院提供学科专业服务。有社会科学研究型文献约5万册。密集书库主要收藏用频较低的中外文书刊50万册。
数理化图书馆:数理化图书馆位面向数学科学学院、物理科学学院、化学科学学院和计算机科学学院提供学科专业服务。有理学研究型文献约6万册。 学术期刊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是南京师范大学主办、江苏省教育厅主管的哲学社会科学综合性学术期刊。主要刊登马克思主义理论、哲学、教育学、心理学、经济学、管理学、法学、社会学、政治学、历史学、文学等方面的学术论文。2010年已入选教育部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名刊工程。其刊登的论文在《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和《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等主要文摘类刊物上的二次文献转摘率,在全国高校学报中名列前茅。一直被中国社会科学院文献信息中心编制的《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要览》、上海图书馆编制的《全国报刊索引》、北京大学图书馆编制的《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评为综合性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在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中心编制的《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中,该刊一直是中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CSSCI)来源期刊,其论文每年的被引频次在全国高校社会科学综合性学报中均排在20名以内。在江苏省新闻出版局举办的优秀期刊评比中,该刊连续获得社科类十佳期刊、优秀期刊的称号。在全国高等学校文科学报研究会举行的近三届优秀社会科学学报的评选中,分别获得了全国高校“双十佳”、“三十佳”学报和“全国社科学报名刊”荣誉称号。
《南京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是南京师范大学主办、江苏省教育厅主管的综合性自然科学学术期刊。刊载的论文主要涉及的学科有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地理学、体育和实验心理学等,其中的数学、生命科学和地理学等学科的论文在中国国内外有很大影响。
该刊是国家科委确定的重要自然科学学术期刊、国家科委组建的国家级外向性文献数据库--中国科学技术期刊文摘(CSTA)第一批收录的大学自然科学学报,也是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中国科技期刊(光盘版)》最早的成员期刊之一。收录该刊的中国国内外重要检索系统(数据库)主要有:美国数学评论、美国化学文摘、美国生物学文摘、俄罗斯化学文摘、日本科学技术文献速报、中国数学文摘、中国光学与应用光学文摘、中国物理文摘、中国化学化工文摘、中国生物学文摘、中国无机分析化学文摘、中国地理科学文摘、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国家科技信息研究所万方数据库、中国期刊网、龙源国际期刊网、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科技期刊精品数据库等。
《南京师范大学学报》(工程技术版)是南京师范大学主办的、江苏省教育厅主管的综合性工程技术学术期刊。主要刊登电气工程、电子工程、动力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医学工程等领域的学术研究、技术研究和应用研究论文。
据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每年公布的《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显示,该刊2002—2005年的影响因子分别为0.025、0.0563、0.115、0.204;的被引频次分别为10、10、20、22、61。已被国家科技信息研究所万方数据库、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期刊网、龙源国际期刊网、俄罗斯文摘杂志、美国化学文摘、英国科学文摘、美国剑桥科学文摘、电子科技文摘、中国数学文摘等数据库或文摘刊物收录。
G. 江苏省测绘工程院怎么样
江苏省测绘工程院是江苏省测绘地理信息局直属全额拨款事业单位,主要承担基础地理信息数据的采集、加工处理和开发利用等相关业务,是国家首批授予的甲级测绘资质单位。现有编制内在岗职工257人,其中,本科及以上学历专业技术人员占83.3%,高、中级技术人员占79.1%。现下设7个职能部门(党委办公室、行政办公室、总工程师办公室、业务科、生产科、财务科、质量保证科),9个生产和开发服务单位:国土测绘分院(海洋技术分院)、地理国情监测分院(摄影测量分院)、工程测量分院、信息处理分院、空间信息技术研究中心、卫星测绘技术与应用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重点实验室(江苏省测绘地理信息局)办公室(简称卫星测绘技术与应用重点实验室,另加挂卫星测绘应用江苏分中心牌子)、遥感分院、JSCORS中心和信息中心(数据中心)等。目前,该院在职工人数、生产规模、业务能力和生产业绩等方面均居全国省级测绘单位的前列。主要业务范围包括:大地测量;摄影测量与遥感;工程测量;不动产测绘;行政区域界线测绘;地理信息系统工程;海洋测绘;地图编制;互联网地图;导航电子地图;测绘监理等。
近两年来,江苏省测绘工程院荣获全国测绘地理信息系统先进集体、江苏省文明单位、江苏省五一劳动奖状等荣誉称号。
H. 请教GIS考研的前辈们
gis是朝阳产业,前景看好,国家现在大力推进信息化进程,可以说gis是测绘科学与地理学科还有计算机技术的有力结合,至于你说的痛苦,现在做什么不痛苦呢,只要你好好学,未来一定会好好的。
我强烈建议你考 武汉大学
你顾虑的地域问题是不是怕以后回家就业问题?
这个你放心,凡是武测(武汉大学信息学部的旧称)毕业的全国各地就业形势相当好,武测gis势力超群而且比北大北师中科都好考点(全校3个地方收gis研究生一年收130左右的人!),武测gis排名不说,比其他学校占优势的地方是50年的学科积淀,到处都有武测的牛人,武测的牌子是其它任何一所学校不可能相比的,而且武大研究生2年毕业,你是女生早一点毕业比较好吧,北京除了你说的学校还有人大,势力一般,但是招的人少学校牌子好,故并不好考,还有首都师范中国农大和北林,首师是近几年gis发展势头挺猛的学校,而且去年的gis排名已经进入前十(PS.那里的老师还有南师的老师很多都是武测毕业的),但是学校不是211,如果你不介意去非211的学校就考那里吧,北林gis方向不对(是水土保湿学院的),不建议考。中国农大的gis不了解,势力一般,考的话应该不难。
ps.武大很漂亮,很有味道,你来的话会喜欢上武汉大学的!
关于你补充的问题,你学的是工科,这个方面比较强的有武测,同济,中国矿大,中国地大,你上面提到的都是理科gis较强的院校,还是来武测吧,不管是工科还是理科都是没的说的,女生的话还是理科的好些。
怕你不清楚2者区别,给你说下。
理科gis 叫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
工科gis 叫地图制图学与地理信息工程
前者是 一级学科地理学(0705)下的二级学科(070503),考研执行理科分数线;
后者是 一级学科测绘科学与技术(0816)下的二级学科(081603),考研执行工科分数线;
具体到考试科目上主要是 数学的区别,后者对数学要求较高一般为数学一
后者对数学要求较低一般为数学二或高等数学或不考数学(不考数学的学校都不太好)。
ps.我今天脑袋有问题了,给一个不给悬赏分的费尽口舌。。。
I. 国土资源部重点实验室
1.国土资源部同位素地质重点实验室
2013年,承担各类项目29项,其中973计划专题2项,行业专项课题8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7项,地调项目2项,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4项,其他项目6项。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论文25篇,其中SCI检索论文6篇。
Ar—Ar测年样品超过150件。热电离质谱实验室全年运行机时率>80%;多接收器等离子体质谱实验室全年运行机时率>280%;稀有气体实验室全年运行机时率>200%。组织了第六届全球华人地质大会的同位素地质专题会议和第十届全国同位素地质年代学与地球化学学术讨论会。
在蓟县剖面下马岭组发现大量菱铁矿,天山中段成矿带成矿地质背景的同位素热年代学应用研究、西准噶尔中基性岩墙的年代学和地球化学研究、(U-Th)/He等低温热年代学约束下库车盆地吐孜2井构造热演化研究方面均取得重要进展。建立了特殊样品的铁、铜、镁的纯化方法和微量样品的铁的纯化方法。
第十届全国同位素地质年代学与地球化学学术讨论会
2.国土资源部地层与古生物重点实验室
截至2013年底,实验室共有固定人员20人,其中研究员11人、副研究员2人,博士生导师5人、硕士生导师2人,另有在站博士后4人。实验室有多人新进入或留任国内外的相关学术组织:3人任国家古生物化石专家委员会第二届委员,1人当选亚洲恐龙协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4人进入中国古生物学会第十一届理事会,10余人在第四届全国地层委员会各工作组任组长或成员。
“燕辽—热河生物群重要脊椎动物宏演化与生态多样性研究”荣获2013年度北京市科学技术一等奖。“中国辽宁首次发现侏罗纪多瘤齿兽类哺乳动物”入选中国地质科学院2013年度十大科技进展。2013年,实验室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科研论文26篇(其中Science论文1篇、其他SCI检索论文14篇),出版专著1部。2013年,共承担各类科研项目近30项。50余人次参加了国内外学术会议,并有20余人次做大会或分会学术报告;1人应邀赴台湾进行讲学交流;邀请3名国内知名院士和学者来实验室作学术报告;组织1次实验室内部的学术交流会议。
重要成果:完成“鲁科一钻”1600米的钻探工程,取芯率97%,为认识胶莱盆地晚白垩世地层层序、寻求陆相白垩系和古近系界线提供了极为珍贵的研究材料;研究了我国辽西中侏罗世多瘤齿类哺乳动物一新属种(欧亚皱纹齿兽);系统描述了峡东地区埃迪卡拉纪多门类微体化石90种(其中3新属、40新种),为埃迪卡拉纪生物地层划分及国际对比、埃迪卡拉纪年代地层划分及全球界线层型的建立提供了重要的古生物学依据;在河南、江西、内蒙古发现并研究了多种恐龙等爬行类动物化石,丰富了对恐龙演化的认识。
峡东地区埃迪卡拉纪微体化石的研究成果作为专刊发表于国际知名学术刊物上(封面)
3.国土资源部深部探测与地球动力学重点实验室
2013年,承担各类项目28项,其中国家专项1项,973项目1项、国家自然基金重点项目2项、面上项目5项,青年基金项目6项,公益性行业专项5项,地调项目8项。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SCI检索论文31篇,其中国际SCI检索论文22篇,国内SCI 检索论文10篇。实验室成员作为主要完成人获国土资源科学技术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获中国地质调查成果一等奖1项;获中国地质科学院2013年度十大科技进展1项。被地质研究所评为年度“优秀科研团队”。
高锐主任向学术委员会作2013年工作进展汇报
实验室开展多种形式的国际合作与开放研究,派出访问学者1名,中美联合培养博士后1名,参加了SSA、AGU等国际学术会议,接待国(境)外专家来访6名,与美国、西班牙、蒙古等国知名大学及科研机构开展合作研究。依托已有项目经费设立8项开放研究项目,累计经费达491万元,南京大学、吉林大学、同济大学等高校团队承担了项目。培养了博士后3人、博士生7人、硕士生6人。
重要成果:天山与塔里木盆山结合部深反射剖面揭示出现今岩石圈尺度构造关系及造山变形深部动力学过程。突破深反射地震探测技术瓶颈,获得青藏高原腹地巨厚地壳强反射。用深反射地震剖面综合分析解释了龙门山地壳结构,系统地建立了青藏高原东缘构造演化模型。宽频地震观测研究发现华南大陆东南缘“薄岩石圈”。与深地震反射剖面和多种地球物理综合研究,提出了成矿地球动力学模式。
横过班公—怒江缝合带及羌塘盆地中央隆起的深反射地震剖面获得可靠Moho反射
4.国土资源部成矿作用与资源评价重点实验室
2013年6月4日,国土资源部党组书记、部长姜大明一行来实验室调研
实验室以高分通过评估
申报国家重点实验室进展汇报会
地球物理勘查新技术新方法高级研讨班在厦门举行
2013年6月4日,国土资源部党组书记、部长姜大明一行到实验室调研。2013年6月21日,实验室以114.6分的高分通过部科技司组织的现场评估。2013年12月10日,中国地质科学院组织召开成矿作用与资源评价重点实验室申报国家重点实验室进展汇报会。专家们一致认为实验室紧密围绕国家目标,瞄准国际矿产资源科学前沿,创新成矿理论,开展矿产资源评价,特色和优势明显、设备精良、科研成果丰硕,为我国地质找矿勘查作出了突出贡献,建议按照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的要求组织论证材料,尽快申报。
据不完全统计,2013年发表论文107篇,其中SCI检索论文37篇,含国际SCI检索论文21篇,国内核心期刊论文70篇;出版专著2部;获国家发明专利2项、实用新型专利3项。协办了第六届全国成矿理论与找矿方法学术讨论会、第十届全国同位素地质年代学与同位素地球化学学术讨论会、固体地球科学重点实验室联盟学术委员会会议和全国岩石学与地球动力学研讨会等,还举办了多期实验和探测技术培训班。
实验室新引进Helix SFT稀有气体同位素质谱仪、激光剥蚀等离子质谱Bruker M90和MICRO/LAS 193nm激光剥蚀系统。各类在研项目经费6000万元。指导中铝资源公司、西藏地质五队在多龙铜金矿集区发现荣那超大型铜金矿(勘查确定铜资源量超过450万吨,伴生金超过80吨),厘定为典型的斑岩—浅成低温热液成矿系统。运用地球物理新技术和综合信息技术,在东准琼河坝拉伊克勒克覆盖区发现多处异常,经钻探验证,探明了高品位的矽卡岩型铜铁矿和高品位斑岩钼矿体。
HELIX SFT稀有气体同位素
MICRO/LAS 193nm
5.国土资源部盐湖资源与环境重点实验室
2013年,承担项目23项,总经费3200万元,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项,973课题3项,公益性行业专项2项,地质调查计划项目1项和工作项目10项,其他项目3项。发表学术论文27篇,其中国际SCI检索论文4篇,国内SCI检索论文4篇,国内EI检索论文3篇,中文核心期刊论文12篇,会议论文4篇。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16人次,做学术报告7人次,邀请国内外专家来做报告3人次。2013年成为国土资源科普基地。获中国地质科学院2013年度十大科技进展1项。
在郑绵平院士带领下,在钾盐资源勘查与基础研究、盐湖资源调查、盐湖古气候古环境研究、油田水资源调查评价以及火星试验场研究等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在普洱市宁洱县一带发现找钾有利区,主体埋藏深约500~1500米;调查西藏湖泊15个,其中11个为前人没有调查过的湖泊,填补了这些湖泊水化学等资料空白,估算了三个盐湖资源量;在青藏高原柴达木盆地盐湖区,建立了火星盐类环境类比试验场。
MK-1井含钾石盐岩心
MK-1井含钾石盐镜下鉴定
郑绵平主任在云南察看钾盐钻探岩芯
参加44LPSC会议并与同行交流
6.国土资源部新构造运动与地质灾害重点实验室
2013年实验室承担各类项目73项,其中地调项目32项,公益性行业专项4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5项,科技支撑1项,973项目1项。发表论文71篇,其中SCI检索论文19篇,EI检索论文7篇,中文核心期刊论文28篇,科技核心期刊论文10篇;出版专著3部。获发明专利2项、实用新型专利1项。获国土资源科学技术二等奖1项,中国地质调查成果一等奖1项,中国地质学会2013年度十大地质科技进展1项。实验室邀请专家讲学4次,派出交流或学习4人次(2次国外)。在部组织的重点实验室评估中获得优秀。
现有研究人员38人,实验人员20人,管理人员2人。2013年培养研究生37人。2人获得院新华联科技奖,1人获得中国地质学会青年地质科技奖银锤奖。1人入选中国地质调查局首批高层次地质人才计划,2人入选中国地质调查局青年地质英才计划。
2013年12月在京组织召开了“新构造运动与地质灾害重点实验室”2013年度学术年会暨工程滑坡与地震滑坡防治关键科技问题研讨会。围绕“工程滑坡与地震滑坡防治关键科技问题”主题,安排了有关工程滑坡防治研究方面的5个专题报告,地震滑坡防治研究4个专题报告。
实验室学术年会
在四川芦山地震地质及地质灾害应急调查中,分析研究了芦山地震的发震构造、地应力变化特点,并分析总结了地震地质灾害的发育特征及其成灾规律,为芦山地震灾区应急地质调查和救灾部署提供了决策参考和技术支撑。
在雅砻江畔调查崩塌危岩体
7.国土资源部古地磁与古构造重建重点实验室
2013年在研项目25项,发表科研论文30余篇,其中SCI检索论文13篇,EI检索论文2篇,中文核心期刊论文11篇,受邀专题报告1个。研究人员和技术人员16名,国外留学人员2名,其中具有博士学位12名,博导6名,硕导6名,研究员9人,副研究员3人,助理研究员1人。客座人员7名,其中院士1人,研究员6人。目前在读13名博士、11名硕士,并有1名博士后出站,6名博士后在站。
1人入选首批国土资源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开发和培养计划,1个团队入选首批国土资源科技创新团队培育计划,1人入选首批中国地质调查局高层次地质人才计划,1人获中国地质学会第十四届青年地质科技奖金锤奖。获中国地质科学院2 013年度十大科技进展1项。
参加了构造地质论坛会议、中国地球物理年会,并作学术报告,展示了成果;赴南极、法国、吉尔吉斯、美国、奥地利等开展学术交流和科学考察。
古地磁与古构造重建重点实验室人员赴奥地利参加EGU会议
完成了南极拉斯曼丘陵地区1:25000地质图(待出版),这是我国在南极地区完成的第一张大比例尺地质图。重新厘定了南极温德米尔群岛及其内陆地区中元古代构造事件,该构造活动带穿过南极内陆,与北美南部格林威尔期活动带相连,增生造山作用在该事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2G 755-4K长岩心超导磁力仪测试系统
8.国土资源部生态地球化学重点实验室
2013年11月以“土壤地球化学环境现状与污染防控”为主题的香山科学会议第477次学术讨论会在京召开。为配合香山科学会议,实验室举办了“生态环境地球化学关键科学问题研讨会”;举办“矿山环境地球化学研究系列讲座”,邀请李冰研究员等8位专家就矿床学、表生地球化学、矿物加工工艺学、地球化学环境监测、元素形态分析等作了学术报告。
参加第三十三届二A英大会
2013年发表论文30篇,其中SCI检索论文17篇。3人赴芬兰开展环境修复领域的学术交流和合作磋商;与加拿大PARSON′S公司开展交流与磋商;出访欧洲著名的兰卡斯特环境中心;参加了韩国二A英大会;赴英国Hall Analytical Laboratories Ltd 学习高分辨磁质谱原理、调谐方法和仪器维护方法。
在芬兰开展学术交流
地调计划项目《生态地球化学环境修复技术研究》通过验收,项目在金属矿山、稀土矿山地球化学环境及与人体健康研究、环境污染的控制与修复研究及示范等方面取得成果。地调工作项目《中国农业生态地球化学评价体系研究与成果集成(测试中心)》通过验收,项目完成了我国低硒带典型地区生态环境中硒的现状和演变的研究工作,对造成环境低硒的主要地学因素作了较全面的分析,对目前仍然存在的大骨节病高发区的地学环境开展了研究。
生态环境地球化学关键科学问题研讨会参会人员合影
9.国土资源部地下水科学与工程重点实验室
参与组织承办第二届全国地下水污染学术研讨会和中国地质学会水文地质专业委员会2013年年会暨地下水与生态学术研讨会。到德国、法国、澳大利亚、美国交流学习6次,参加在荷兰、澳大利亚、法国、印度尼西亚以及西安、北京等举办的国际学术会议8次,参加国内学术交流、学术会议多次。澳大利亚、美国、日本、香港、中科院等国内外知名学者来访9次,了解了国内外研究动态,学习了先进经验,取得了良好效果。
地下水科学与工程重点实验室参与承办的地下水与生态学术研讨会
不同密度粘性土弱透水层超滤性能实验结果
地面沉降压缩释水机理图
承担由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资助的国际合作项目2项,项目名称为“利用重复同位素示踪分析技术评价华北平原高强度地下水开采条件下的补给和水文动力学响应”和“华北平原滨海地区承压含水层古地下水年龄测定”。承担973项目《华北平原地下水演变机制与调控》第3课题《深层含水层系统变异与地下水可更新能力演变机理》,深化了水—土复合作用及地面沉降发生机理认识,编制了华北平原地面沉降防治分区图,探索了地下淡水—咸水界面移动与驱动机制,证明了越流过程中粘性土存在阻盐效应,认识了复合地下水漏斗演变及地下水可更新能力。
IAEA国际合作项目协调会在维也纳召开
10.国土资源部地球化学探测技术重点实验室
2013年,实验室建立了全国地球化学基准网。通过研究制作了全国稀土和稀有分散元素地球化学图及全国放射性元素(钍、铀、钾)地球化学基准图,发现了镉等8个重金属元素与人类活动存在密切关系,初步发现氧化钙含量分布与降雨量和酸雨分布之间存在密切关系,同时发现成矿元素,如金、钨、锡、铜、铅、锌、铀、稀土等分布与已有的成矿省和大型矿集区分布存在显著的空间对应关系。基准网研究工作的深入将为化学元素在中国大陆的演化、全国资源评价、未来环境变化提供定量参照标尺。
鄂尔多斯盆地东胜地区铀地球化学图
盆地穿透性地球化学探测理论与技术取得原创性成果,并在鄂尔多斯盆地砂岩型铀矿区域调查中取得实效。在鄂尔多斯盆地成功开展了砂岩型铀矿区域地球化学勘查方法实验。在区域上使用微细粒级地球化学探测技术,准确圈定了砂岩型铀矿矿化出露区与矿床隐伏区的区域地球化学异常。
推进全球尺度地球化学国际研究中心获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批准。
王学求主任向CCOP国家培训班学员示范地球化学样品采集方法
11.国土资源部地球物理电磁法探测技术重点实验室
在国家863计划、水合物国家专项和公益性行业专项共同支持下,在祁连山木里地区开展了陆域天然气水合物物化探方法技术攻关。通过实验研究了水合物矿藏的地球物理和地球化学响应特征,初步建立了判断水合物成藏的物化探综合指示标志,提出冻土、断裂、地下水环境和气源是水合物成藏的重要控制条件;确立了地震、电磁法、有机地球化学勘查方法技术组合,建立了预测评价指标。
木里地区水合物主要成藏模式示意图
(1)依据物化探方法提出的验证井位成功钻遇水合物实物样品。研究了水合物矿藏的地球物理和地球化学响应特征,初步建立了判断水合物成藏的物化探综合指示标志。水合物地震学响应呈现“高频、弱振幅”特征,不存在海洋地震剖面上的BSR特征。
水合物地震学响应呈现“高频、弱振幅”特征
(2)提出冻土、断裂、地下水环境和气源是水合物成藏的重要控制条件;深部烃类气体沿断裂构造向上运移,在冻土的封盖下,在断裂破碎带内富集,在稳定的地下水环境下,于适合的温压条件下成藏是木里地区水合物的主要成藏模式之一。
(3)确立了地震、电磁法、有机地球化学勘查方法技术组合,建立了预测评价指标。
(4)在DK9孔井下188.20~367.59米区间,发现4层水合物,单层厚度超过20米,累计厚度45.56米。
DK9孔井
12.国土资源部岩溶生态系统与石漠化治理重点实验室
实验室学术会议
2013年,承担各级各类项目26项,其中国家科技支撑2项,国家科技专项1项,省级科技计划及国土资源公益性行业专项项目12项,其他项目11项,研究项目总经费达4914.66万元;公开发表学术论文31篇,其中5篇为SCI检索论文;出版专著1部;承办或参加学术会议11次,大会报告5人次。
实验室年会
1人入选首批国土资源科技领军人才开发和培养计划;实验室引进硕士2人,培养在读博士3人、硕士13人,加强了科研队伍建设;资助开放课题4项。地调计划项目“中国地质碳汇潜力研究”成果报告通过评审,养殖场废弃物资源化处理技术与模式、乌蒙山片区生态环境地质调查评价、岩溶土壤改良增汇技术、典型岩溶峰丛洼地水土保持技术研究、从古地理学角度探讨广西石漠化分布特征、利用遥感影像反演土壤属性及元素含量、土壤空气二氧化碳浓度变化特征、不同石漠化等级下土壤—植被—大气连续体水势梯度及其环境效应、鹤庆县石漠化调查初步分析、滇中引水工程鹤庆岩溶与水文地质专题研究等方面均取得了进展。
岩溶生态系统与石漠化治理重点实验室2013年学术委员会会议人员合影
13.国土资源部岩溶动力学重点实验室
2013年,实验室新增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含面上1项),广西自然科学基金4项(含重点1项),国家留学基金1项,其他项目24项,总经费1657万元。出版专著1部,发表论文35篇,其中SCI检索论文5篇,EI检索论文2篇。1人入选地调局青年地质英才计划,2人入选首批国土资源杰出青年科技人才培养计划,1个团队入选国土资源科技创新团队培育计划。获中国地质调查成果一等奖1项。实验室顺利通过国土资源部重点实验室评估,并先后被中国地质调查局认定为“全球气候变化中心”,被广西科技厅认定为“广西院士工作站”,被科技部认定为“岩溶动力系统与全球变化国际联合研究中心”。完成中国地质碳汇综合潜力调查,为国家“增汇、减排”提供科学决策;与德国美因茨大学共同研究碳酸酐酶的作用机制,为中国西南岩溶区如何利用生物技术开展石漠化治理提供了科学依据,该研究成果发表在《Planta》上(影响因子3.65)。
“岩溶动力系统与全球变化国际联合研究中心”揭牌
实验室学术会议(袁道先院士作报告)
岩溶泉群发育特征考察
邀请外国专家来实验室作报告
J. 武大资环的地图制图学与地理信息工程与重点实验室的有什么区别那个要好些
都是看导师的,的确是不同的导师,方向不同,也就关系着今后的工作方向以及就业。对资环院还算了解。建议读杜青运老师,李霖老师,艾廷华老师的硕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