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地理信息 » 地理环境对人类社会

地理环境对人类社会

发布时间: 2021-02-05 04:48:28

地理环境对人类和人类社会的影响

这个方面很大,地理环境对人类和人类社会有极大的影响,不管从地形、气候、水源、土壤等自然因素,,还是从交通、经济、城市规划等人文因素,都是人类社会所必需的。具体的自己去分析吧。

⑵ 地理环境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影响是什么(人类社会的多样性和独特性)

地理决定论。
理决定论是指认为人物的生活习惯及其文化特点由其地理条件而形成内的理论容。地理决定论是由Ellsworth
Huntington提出的,他以罗马帝国在400-500年期间的兴衰为例,在这段期间,由于罗马帝国大部分地区出现干旱,导致土地生产力的下降与农业
产值的减少。食粮的紧缺使得帝国陷入紧张局面并使得其政治形势滨临崩溃。Jared Diamond在其获得普利策奖的著作Guns, Germs,
and Steel中提出了这一理论。
该理论后来发展到地理环境会对社会、政治、经济等领域都发生影响。只有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才能降低地理对社会所产生的风险。
举例说明就是美国和中国的发展,美国是一个多民族多州的一个多文化平台,所以美国的第一重要观念是平等。中国是以农业文明发展起来的国家,所以第一重要的观念是传承。

⑶ 有哪些具体实例可以说明地理(环境)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其实挺多的,我就从自然造物说起吧。在我国你很少看见像非洲中东印度那样的版头顶缸 。因为我们权有竹子, 可以做扁担 ,所以不用头顶缸 。这样的情况有更多 比如美洲没有马,那美洲的文明就被束缚住了 而北欧多港湾 多林 多河流的环境又促进了造船业的发展。 这些自然对人类的束缚或者助益是普遍存在的 ,尤其是工业革命前人类的生产力还不够发达的时候。工业革命后人类改造自然能力不断发展 ,很多地区可以突破自身的局限,如日本自身并没有铁和煤,但是利用海运和全球市场它也可以有发达的钢铁工业。不过,从一个大的宏观的角度来看, 人类的一切成就的基础都建立在对自然造物的应用上 ,我们人类社会本身也可以说是的一种造物 不过是更复杂罢了。

⑷ 地理环境与人类社会的关系

楼主你好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随着人口的增长,生活需求的增大以及工业的迅猛发展,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环境受到了污染,生态遭到破坏,环境问题已成为当今人类面临的全球性问题之一。他应该引起全人类的普遍关注。我们作为社会一员,应该积极行动起来,来保护我们的生存环境。环境问题实质是发展问题。要实现人类的协调发展,就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在漫长的人类文明演变过程中,由于生产力不断发展,人类与地理环境关系在不断的变化。从而使环境问题呈现出不同的历史阶段。
一 原始社会-------崇拜自然的阶段
人类社会在早期,以自然界的千百种生物为采食对象,完全靠天吃饭。集体采集和狩猎给生物资源造成严重的破坏,甚至引起物种灭绝。但这种环境问题,对人类威胁并不严重。因为这一阶段人类的生产力低下并且缓慢,环境制约着人类的活动。人类对环境的改造作用微弱。这阶段人与地理环境的关系是一种依赖关系。
二.农业社会--------改造自然阶段
随着人类步入农业社会,可以开始大规模的改造自然,开发利用土地,水,气候等自然资源,农耕技术有了一定的发展,食物有了一定的稳定和储存。人口开始迅速增长。同时,人对自然的依附性大大减弱,对抗性增强,导致地理环境逐渐恶化。这一时期,人类还不能正确认识人地关系的不协调,只能机械的进行迁移,以此逃避大自然的惩罚。但是古代中国已经出现了人地关系科学的萌芽。例如:《荀子王制篇》斩伐养长,不失其时,故山林不童,而百姓有余林也!;《吕氏春秋义赏》涸泽而渔,岂不获得,而明年无鱼。
三 工业社会---------征服自然阶段
18世纪,各国先后走工业化道路。科学和技术突飞猛进,生产力水平飞速提高。人类开始去试图改变世界,试图成为自然界的主宰,甚至出现“人定胜天”的理论。以牺牲自然为代价而积累物质财富,从而失去人与自然的和谐,人地关系呈现不协调,矛盾迅速激化。各种自然灾害频发,洪涝,干旱,全球变暖,臭氧层破坏等危及人类的生存。这就是地理环境反作用于人类社会。是对人类社会过度索取的报复。
四. 信息社会----------谋求人地协调的阶段
20世纪中年代以来,生产力急速发展,人口急速增长,从而出现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问题。人类被迫重新审视自己的经济行为。开始认识到对自然界的过度索取要付出惨痛代价,开始关注环境和发展的问题。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开始逐步形成并且得到公认。不能再走先污染,后治理的道路,必须走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相互协调的道路。
在这四个阶段中,人类从弱变强,从依赖大自然到控制大自然。大自然是人类社会的生存之本,人类要关心,爱护它,和它和平友好相处!

⑸ 怎样理解地理环境和人类社会的关系

地理环境与人类复社会是对立统一的关制系。
统一的关系:地理环境的发展,出现了许多种类的生物。随着地理环境进一步发展,出现了人类。因此大量环境是人类的生存环境,能够为人类的生存提供必需的营养物质、自然资源、清洁的空//生产和生活空间和水源,能够容纳人类的代谢废物、生产废弃物,加以清除的改变。
对立的关系:环境总是按照自己的规律发展。如果人类的需求超过环境的供给能力,就会出现资源短缺问题;如果人类排放的废弃物数量过多,超过环境容纳、清除能力,就会产生环境污染问题。

⑹ 地理环境对人类的影响

人们常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这背后隐藏着人文地理学的原因。近日,北京交通大学旅游管理系主任王衍用的一次演讲,为我们揭示了地理环境对人的影响。地理环境影响人类服饰先说帽子、头饰与地理环境的关系。陕北地区,男人用一条羊肚子毛巾包头,打结在前额头;山西、河北南部,男人把羊肚子毛巾包在头上,在后面系结;到了山东沿海,女同志把一块方巾对折,内套一截铁扎片或封存箱带,使头巾在额前挺括,伸出一段距离,系结在嘴巴下面。陕北地表缺乏植被,冬春风速很大,人们用羊肚子毛巾包头,是为了防止尘土弄脏了头发和御寒。山西中南 部,人们用毛巾包头系结在脑后,是因为晋中南多盆地,风沙小一些,气温稍高的缘故。冀中南、鲁西北位于太行山脉与鲁中南山地丘陵西北角之间的狭窄地区,是 冬夏季风的通道,“狭管效应”使这里风速较大,尘土较多,故这里的人们也用毛巾包头且系结在脑后。山东沿海女人头巾的功能是防晒、防风、防沙。还有一个典型的案例是大理。大理的气候四季如春,按理说人们不用戴帽子或头巾御寒,但因风大,男子多用白布包头,而女子的头围则护住了最易受冷的额头,更是适应了这里的环境特征。身穿长袍,足蹬靴子是草原民族的服饰特色。高寒大风地区的人穿上袍子,再系上腰带,上下空气不易对流,十分保暖。最有意思的是藏族人穿袍子露出一只胳膊,这是因为高原昼夜温差太大所致。穿靴子不仅是御寒和上下马利索,更重要的是靴子适应穿行在戈壁、沙漠上,有利于保护腿脚。木屐是为多雨地湿而备,在日本和中国的南方尤其多见。欧洲多海洋性气候,地面常年湿漉漉的,贵妇人的长裤脚经常被打湿,因而有人发明了高跟鞋。地理环境影响人类食物为什么山西人爱吃醋?原因是黄土高原土壤含钙太多,食入过量的钙,易得胆结石等疾病,因而人们就选择了醋来中和。另外能吃醋的地方是云贵高原。那里多石灰岩地貌,水和食品中含有较多的钙,所以要用酸来中和。显而易见,是地理环境导致了黄土高原和云贵高原的人特别爱吃醋。中国有个顺口溜,讲“江西人不怕辣,湖南人辣不怕,四川人怕不辣”,可见四川人是最能吃辣的。其实辣是 潮湿气候的产物。过度的潮湿,毛孔闭合,人体内需要排泄的物质难以排出,也使得人的情绪低落。吃上一次麻辣火锅,冒一身大汗,身体和情绪都得到排解,十分 舒服。江西和湖南吃辣,也是气候过度潮湿的原因。南甜北咸是因为南方的主食大米糖分较少,人们需要补充糖分;北方的气候导致蔬菜较少,要多放些盐来弥补蔬菜的匮乏。地理环境影响人类心理地理环境对人类的心理和行为的影响十分广泛。农村的推碾、拉磨,城市的打扑克、搓麻将,还有传统游戏击 鼓传花都是逆时针转圈。体育运动如跑步、赛车、赛马也是逆时针运动。我们用右手夹食物往嘴里送同样是逆针向运动,甚至攀援植物都是按逆针向向上生长,老柏 树的扭曲也是逆针向等等。其实,人类的逆针向行为是地球的自转方向造成的,北半球地球的自转方向是逆针向的,那么地球上的生物从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是在地球这个摇篮中逐步被“摇”大的,人类的神经系统、血液系统吻合了逆时针向的运动。人类的逆针向行为是有应用价值的。最典型的案例是曲阜的孔庙,为了满足游人购物的需求,孔庙在前半部东 西对应的两个小房间内开设了商店。有意思的是,东面的商店每月的收入是西面商店的几百倍。原因在于,游人在进入孔庙后按照逆针向运动,先到达了东面商店。 依此原理,如果商店(背靠商店)左面的入口对着车站、影剧院、体育场就会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另外,古代的阵法、迷宫,都是利用人类的逆针向行为,它们的 共同特征是,一会儿顺针向转,一会儿逆针向转,干扰你的神经系统,使你晕头转向

⑺ 地理环境对社会发展有什么作用

地理环境是指与人类社会所处地理位置相联系的各种自然条件的总和。地理环境在社会回发展中的作用是答:
1、地理环境是社会存在与发展的必要条件。地理环境既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场所,又为人类提供生活资料和生产建设的资源。
2、地理环境通过影响生产的发展,制约社会的发展。首先,地理环境影响劳动生产率的高低:优越的地理环境可使一个国家或民族获得较高的劳动生产率,从而加快社会发展速度;恶劣的地理环境可使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劳动生产率较低,从而延缓社会发展速度。其次,地理环境制约一个国家生产部门的分布。再次,地理环境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不同国家经济发展的特点。最后,地理环境制约一个国家生产发展的潜力和前景。

⑻ 地理环境对社会存在的影响

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在社会形成和发展中的作用

1.社会存在及其特点
人类社会历史活动表现为多个方面,既有物质活动又有精神活动、政治活动等,其中物质活动起决定作用。社会政治的或精神的活动归根到底要受到物质活动的决定,从属于物质活动;同时人们的精神活动和政治活动的基础也是经济活动,也以社会存在为基础。是否承认社会存在的决定作用是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斗争的焦点。
社会存在作为人类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作为社会历史的物质基础,是指各种物质要素的总和。主要包括三大内容:地理环境、人口因素、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其中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最主要的内容,也是对社会历史发展惟一起决定作用的社会存在。
2.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
在社会形成和发展中的作用地理环境是指与人类社会生活的地理位置相关联的各种自然条件的总和。它包括地理位置、地表构造、土壤、山脉、河流、气候条件及其他条件,人口因素则是从事生产实践活动的各种有生命个人的总和。它包括人口数量、质量、增长率和密度等(2001年文科多选题第17题考查过)。
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都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前提与基础,都对社会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1)社会的存在和发展必须以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为基础,而要进行生产就必须要有原材料、生产工具,同时还要有进行生产的人。因此无论是脱离了地理环境还是脱离了人本身,社会都不可能存在和发展。
(2)无论是地理环境还是人口因素都能对社会的存在和发展起加速或者延缓的作用。
那些环境好,人口质量比较高,人口分布比较合理的地区发展就可能比较快一些,就更加有利一些;那些环境很差,交通不便,人口质量不高,人口结构不合理,人口密度过密或者过稀的国家或地区,发展速度就会减慢一些。由此可见,地理环境的优劣的确能对社会的存在和发展产生较大的影响,但是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都不能对社会的存在和发展起决定作用,最终起决定作用的是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既要反对夸大人口因素的人口决定论,又要反对夸大地理环境作用的地理环境决定论(2008年分析题第38选做题Il考查过)。
地理环境决定论者认为,社会地理环境的各种因素如气候的冷热,地理位置的特点等能够决定人的性格,能够决定国家采取民主还是专制的制度等。这就完全夸大了地理环境的作用,是一种错误的历史观。人口决定论则以英国著名经济学家马尔萨斯提出的观点为最主要的代表。这种观点认为,社会发展的快慢,社会发展中的各种问题主要都是由人口的因素造成的。他认为,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过程中,由于人口的增长是以几何级数增长,而人类社会的物质生活资料的增长只能是按算术级数增长,这必然会导致人口爆炸或者人类物质生活资料的匮乏,人类只有通过战争、瘟疫等途径来消灭过剩人口,才能维持人类社会正常的存在和发展。人口决定论既没有真正找到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决定性力量,又没有找到解决社会历史问题的根本途径,而一味地把各种社会历史问题都归结到人口的增长和人口的爆炸上,是一种完全错误的历史观。

热点内容
鹿特丹港国家地理 发布:2021-03-15 14:26:00 浏览:571
地理八年级主要的气候类型 发布:2021-03-15 14:24:09 浏览:219
戴旭龙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发布:2021-03-15 14:19:37 浏览:408
地理因素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发布:2021-03-15 14:18:30 浏览: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发布:2021-03-15 14:16:36 浏览:425
工地质检具体干些什么 发布:2021-03-15 14:15:00 浏览:4
东南大学工程地质考试卷 发布:2021-03-15 14:13:41 浏览:840
中国地质大学自动取票机 发布:2021-03-15 14:13:15 浏览:779
曾文武汉地质大学 发布:2021-03-15 14:11:33 浏览:563
中国冶金地质总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网 发布:2021-03-15 14:10:10 浏览:864